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抗氧化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张腾龙 郭晨阳 +3 位作者 钟华晨 刘嘉琳 宋洁 王丽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90-1499,共10页
【目的】探究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以及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提取物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8头体况、泌乳期、泌乳量相近,且4个乳区混合乳样中体细胞数(SCC)&... 【目的】探究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生产性能以及血清抗氧化、免疫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植物提取物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选取18头体况、泌乳期、泌乳量相近,且4个乳区混合乳样中体细胞数(SCC)>5×105/mL的经产荷斯坦奶牛,根据乳样中SCC相近原则,分为对照组(CON组)、蒲公英组(DAN组)和连翘组(FOR组)。对照组饲喂全混合型饲粮(TMR),蒲公英组饲喂TMR+蒲公英提取物,连翘组饲喂TMR+连翘提取物,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添加剂量均为60 g/d。试验开始前1周内,奶牛均未进行过药物治疗,试验期45 d。试验期间每7 d采集1次乳样,测定乳成分和SCC;试验结束后采集乳样并测定牛髓过氧化物酶(MPO)、乳酸脱氢酶(LDH)和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活性;采集血液样品并测定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①饲粮中添加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05)。②蒲公英和连翘组牛乳中LDH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蒲公英组牛乳中NAG活性显著降低(P<0.05)。③蒲公英组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升高(P<0.05),连翘组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两种中草药提取物组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④蒲公英和连翘组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A(IgA)、IgG和Ig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中添加蒲公英和连翘提取物均能够调控隐性乳房炎奶牛的炎症反应,增强其免疫及抗氧化能力,进而达到防控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蒲公英 连翘 生产性能 抗氧化
下载PDF
内蒙古不同地区奶牛产奶量及乳品质比较研究
2
作者 张莹 王丽芳 +4 位作者 张腾龙 钟华晨 宋洁 郭晨阳 刘嘉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2期82-87,102,共7页
[目的]对内蒙古不同地区生鲜牛乳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并对农区与牧区、规模化牧场与散养户奶牛的单产以及乳品质进行比较。[方法]于2023年10月分别从呼和浩特市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呼和浩特市散养户奶牛场、呼伦贝尔市奶牛养殖场、锡林郭... [目的]对内蒙古不同地区生鲜牛乳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并对农区与牧区、规模化牧场与散养户奶牛的单产以及乳品质进行比较。[方法]于2023年10月分别从呼和浩特市规模化奶牛养殖场、呼和浩特市散养户奶牛场、呼伦贝尔市奶牛养殖场、锡林郭勒盟奶牛养殖场采集生鲜乳样品各30批次,共120批次,并收集各奶牛场生产记录信息。测定不同地区乳样的乳成分(乳脂率、乳蛋白率、总固体含量、非脂乳固体含量、乳糖含量)、体细胞数及菌落总数;依据《生牛乳质量分级》(NY/T 4054—2021)对3个地区的生鲜乳进行质量等级划分;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农区(呼和浩特市)与牧区(呼伦贝尔市及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规模化牧场与散养户奶牛的平均单产以及生鲜乳品质。[结果]锡林郭勒盟牛场生鲜乳的乳脂率和菌落总数(6.16%,83.10×10^(4)CFU/mL)显著(P<0.05)高于呼和浩特市(3.96%,14.05×10^(4)CFU/mL)和呼伦贝尔市(4.15%,38.94×10^(4)CFU/mL);呼伦贝尔市牛场的生鲜乳体细胞数(39.99万个/mL)显著(P<0.05)高于锡林郭勒盟(18.18万个/mL)和呼和浩特市(18.35万个/mL);根据生牛乳质量分级标准,呼和浩特市牛场的生鲜乳为特优级,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牛场的生鲜乳为优级。农区牛场奶牛的平均单产和生鲜乳乳糖含量(29.07 kg/d,5.14%)显著(P<0.05)高于牧区(16.56 kg/d,4.85%);牧区牛场生鲜乳的乳脂率、体细胞数和菌落总数(4.88%,48.39万个/mL,49.52×10^(4)CFU/mL)显著(P<0.05)高于农区牛场(4.05%,20.20万个/mL,13.99×10^(4)CFU/mL)。呼和浩特市规模化牛场奶牛的平均单产以及生鲜乳非脂乳固体和乳糖含量(34.46 kg/d,9.44%,5.19%)显著(P<0.05)高于散养户(20.71 kg/d,9.21%,5.07%);散养户的生鲜乳体细胞数(23.24万个/mL)显著(P<0.05)高于规模化牛场(16.04万个/mL)。[结论]呼和浩特市生鲜乳质量优于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农区牛场奶牛的产奶量及生鲜乳品质优于牧区,规模化牧场奶牛的产奶量及生鲜乳品质优于散养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奶牛 产奶量 乳品质 比较研究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乳房炎奶样与环境中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钟华晨 王丽芳 +2 位作者 郭晨阳 刘嘉琳 宋洁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7-826,共10页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部分奶牛养殖场乳房炎生鲜乳样本及环境样本致病菌种类和耐药性,为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临床用药指导和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对内蒙古地区4个规模化养殖场468份(乳房炎生鲜乳样本199份,乳房炎奶牛饲养环境样...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部分奶牛养殖场乳房炎生鲜乳样本及环境样本致病菌种类和耐药性,为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临床用药指导和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对内蒙古地区4个规模化养殖场468份(乳房炎生鲜乳样本199份,乳房炎奶牛饲养环境样本269份)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且对引发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高盐甘露醇培养基上呈现出小、白且偏黄色的菌落,经16S rDNA测序比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相似的菌株共56株,分离率为11.97%;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呈现出黑紫色泛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经16S rDNA测序比对,与大肠杆菌高度相似的菌株共44株,分离率为9.40%。在199份生鲜乳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1.11%和17.09%;在269份环境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5.20%和3.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异噁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相对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63%、78.13%、75.00%、68.75%;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高。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磺胺异噁唑存在明显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00%、94.29%、45.71%;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E、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及利福昔明表现出较高敏感性。【结论】内蒙古地区引发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异噁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磺胺异噁唑存在明显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致病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郭晨阳 刘嘉琳 +3 位作者 张腾龙 王丽芳 宋洁 钟华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3年第1期44-53,共10页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 [目的]研究饲粮中添加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4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对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24头泌乳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3%/(头·d)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共75 d,预试期15 d,正试期60 d。于试验正式期第60天通过口腔采集奶牛瘤胃液,提取瘤胃液样品总DNA,利用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在OTU水平上可相互分离。试验组奶牛瘤胃细菌的α多样性指数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改变奶牛瘤胃中17个细菌菌门相对丰度,但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2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总菌群中占比最高;在属水平上,试验组瘤胃细菌相对丰度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组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 1)。通过LEFse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奶牛瘤胃中的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相对丰度显著(P<0.05)降低,而双歧杆菌科(Bifidobacteri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增加。[结论]在泌乳期奶牛饲粮中添加0.3%的蒲公英、益母草、金银花和连翘复合提取物具有调节瘤胃菌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 益母草 金银花 连翘 复合植物提取物 奶牛 瘤胃菌群
下载PDF
群体感应抑制剂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吴荣 顾悦 +2 位作者 张悦 钟华晨 贺银凤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3期264-270,共7页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合成并释放一种叫做信号分子的化学因子,作为细胞间或细胞内传递信息的介质。这种信号分子积累到一定水平,会对细菌生理性状的表达产生调控作用,即群体感应现象。细菌群体感应现象对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会合成并释放一种叫做信号分子的化学因子,作为细胞间或细胞内传递信息的介质。这种信号分子积累到一定水平,会对细菌生理性状的表达产生调控作用,即群体感应现象。细菌群体感应现象对食品腐败变质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群体感应抑制剂在食品保藏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中,笔者根据细菌分泌信号分子类型的不同,综述了不同细菌的群体感应抑制剂及其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食品保质期 食物保藏
下载PDF
高产生物膜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胞外多糖分泌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钟华晨 张悦 +4 位作者 顾悦 郑砚学 纪亚楠 王艳 贺银凤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6-86,共11页
生物膜是微生物在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多数研究集中在病原菌和有害菌。乳酸菌作为食品工业和人体肠道中重要的微生物,若以被膜态生长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益生作用。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过程中分泌出的代谢产... 生物膜是微生物在受到外界不良环境影响时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多数研究集中在病原菌和有害菌。乳酸菌作为食品工业和人体肠道中重要的微生物,若以被膜态生长则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益生作用。胞外多糖是乳酸菌生长过程中分泌出的代谢产物,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乳酸菌胞外多糖分泌越多,预示着其产生物膜的能力越强。本研究对课题组前期分离出的41株乳酸菌,以高产生物膜为指标,筛选和鉴定出10株优良菌株。以1株乳酸片球菌RJ2-1-4为研究对象,探讨改变培养基成分对胞外多糖合成量的影响。乳酸片球菌RJ2-1-4产胞外多糖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葡萄糖20 g/L,大豆蛋白胨20 g/L,磷酸氢二钾8 g/L,此时EPS产量达到最大值为(427.83±18.4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高产生物膜 胞外多糖 培养基优化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3
7
作者 钟华晨 王丽芳 +2 位作者 冯小慧 张三粉 宋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9年第12期102-107,共6页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在奶牛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奶牛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局部炎症,其不仅会造成奶牛产奶量降低,而且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兽药残留和由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奶... 奶牛乳房炎发病率高且危害大,在奶牛养殖中属于常见疾病。该病主要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奶牛乳腺组织而引发的局部炎症,其不仅会造成奶牛产奶量降低,而且还会影响牛奶的品质。由于治疗过程中的兽药残留和由某些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奶牛乳房炎治愈率低等问题,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显得极为重要。从病原菌的种类、致病机理以及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等方面介绍了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奶牛乳房炎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病原微生物 发病机理 预防措施
下载PDF
群体感应系统调控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8
作者 钟华晨 贺银凤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年第5期7-12,共6页
主要介绍了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细菌群体感应(QS)的概念以及革兰阴性菌的AHL-LuxI/LuxR型QS系统、革兰阳性菌的QS系统、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AI-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信息系统4种QS系统的调节机制。就QS系统在细... 主要介绍了细菌生物膜的概念及其形成过程、细菌群体感应(QS)的概念以及革兰阴性菌的AHL-LuxI/LuxR型QS系统、革兰阳性菌的QS系统、LuxS/AI-2介导的种间QS系统、AI-3/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信息系统4种QS系统的调节机制。就QS系统在细菌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对生物膜的调控进行初步阐述,以期为乳酸菌的开发利用和致病菌耐药性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膜 群体感应 乳酸菌 致病菌
下载PDF
复合植物水提物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制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钟华晨 王丽芳 +3 位作者 张三粉 宋洁 郭晨阳 黄洁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7-22,共6页
研究旨在针对复合植物水提物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11种复合植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 研究旨在针对复合植物水提物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进行研究。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11种复合植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采用牛津杯法测得复合物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连翘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复合物连翘+益母草相对于其他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最低;复合物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连翘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而其他复合物对其抑制效果不明显。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得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连翘抑制效果明显,MBC值为3.91 mg/ml,金银花+连翘+益母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蒲公英+金银花+益母草、金银花+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明显,MBC值均为7.81 mg/ml,复合植物水提物连翘+益母草、蒲公英+益母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MBC值均为125 mg/ml;复合物连翘+益母草+蒲公英、连翘+蒲公英、金银花+蒲公英+益母草+连翘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较为明显,MBC值均为125 mg/ml,复合物金银花+连翘+益母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金银花+益母草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不明显,MBC值均大于500 mg/ml。结果提示,不同的复合植物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存在差异性,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相对于大肠杆菌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复合植物水提物 最小抑菌浓度 最小杀菌浓度
下载PDF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宋洁 王丽芳 +4 位作者 张腾龙 郭晨阳 钟华晨 张三粉 黄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724-5732,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为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及奶牛乳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胎次、体重、泌乳期和泌乳量相近,体细胞数高于50万个/mL的患乳腺炎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2...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植物提取物对乳腺炎奶牛生产性能、乳品质和免疫机能的影响,为植物提取物的开发及奶牛乳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选取胎次、体重、泌乳期和泌乳量相近,体细胞数高于50万个/mL的患乳腺炎荷斯坦奶牛1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5头牛。对照组饲喂全混合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全混合日粮基础上,按照每头牛每天干物质饲喂量的0.3%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试验期6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45 d。结果表明:1)第15、30、45天,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30天产奶量显著高于第45天(P<0.05)。2)第15天,试验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第45天,试验组乳蛋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30、45天,试验组乳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30天乳糖率显著高于第1天(P<0.05)。第30、45天,试验组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第45天非脂乳固体含量显著高于第1天(P<0.05)。4)第30天,试验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试验组第15天血清白细胞介素-4含量显著高于第45天(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能够提高乳腺炎奶牛产奶量和干物质采食量,改善乳品质,降低体细胞数,增强机体抗炎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提取物 奶牛 乳腺炎 生产性能 乳品质 免疫
下载PDF
微波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饲料中色氨酸的含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宋洁 王丽芳 +5 位作者 姚一萍 史培 钟华晨 郭晨阳 张欣昕 黄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建立微波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奶牛全混合日粮饲料(TMR)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微波碱水解最佳条件,联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LCAK06/Na(4.6 mm×150 mm)色谱柱分离... [目的]建立微波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快速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以奶牛全混合日粮饲料(TMR)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微波碱水解最佳条件,联合氨基酸自动分析仪LCAK06/Na(4.6 mm×150 mm)色谱柱分离及快速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结果]水解温度是影响饲料色氨酸含量的最主要因素。微波碱水解测定饲料中色氨酸含量的最佳条件是:水解温度170℃、水解时间30 min、碱浓度5 mol/L,通过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TMR饲料色氨酸含量为0.14%。色氨酸在0.025~0.600μmol/mL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7。定量限(LOQ)为0.05%,色氨酸回收率93%~104%,精密度RSD为3.58%。[结论]该方法高效、准确,检测结果与国家标准《饲料中色氨酸的测定》(GB/T 15400—2018)中的常规碱水解法对比无显著差异,对于饲料中色氨酸含量测定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水解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饲料 色氨酸
下载PDF
饲料中色氨酸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洁 王丽芳 +4 位作者 姚一萍 史培 张三粉 钟华晨 郭晨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1年第1期45-50,共6页
色氨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对于动物维持采食、生长、免疫等生理功能及机体蛋白质合成必不可少。由于在配合饲料中大量使用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色氨酸成为饲料中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的准确测定对饲料蛋白质营养平衡至关重要。评... 色氨酸属于芳香族氨基酸,对于动物维持采食、生长、免疫等生理功能及机体蛋白质合成必不可少。由于在配合饲料中大量使用合成的蛋氨酸和赖氨酸,色氨酸成为饲料中主要的限制性氨基酸。色氨酸的准确测定对饲料蛋白质营养平衡至关重要。评述了近年来饲料中色氨酸的分析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紫外或荧光分光光度计法、近红外法、氨基酸分析仪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质联用、毛细管电泳等方法,以期为饲料营养价值评定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色氨酸 分析方法
下载PDF
乳房炎源生鲜乳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现状及防控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芳 杨健 +4 位作者 钟华晨 宋洁 张三粉 郭晨阳 黄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0年第5期52-57,共6页
主要介绍了乳房炎患病牛乳中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耐药情况及防控措施。总结出乳房炎患病牛乳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克雷伯菌,不同地区乳房炎乳样中的病原微生物不同,产生的耐药性和耐药基... 主要介绍了乳房炎患病牛乳中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耐药情况及防控措施。总结出乳房炎患病牛乳中的病原微生物种类较多,主要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克雷伯菌,不同地区乳房炎乳样中的病原微生物不同,产生的耐药性和耐药基因存在差异。旨在为减少因滥用和乱用抗生素导致药物残留和耐药性产生、降低乳房炎患病牛乳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以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炎 生鲜乳 污染现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猪毛蒿醇提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研究
14
作者 郭晨阳 刘嘉琳 +1 位作者 钟华晨 王丽芳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2年第3期36-41,共6页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冷凝管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关键提取条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根据提取物得率确定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 [目的]研究菊科植物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冷凝管回流提取法,以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以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为关键提取条件,采用四因素三水平设计正交试验,根据提取物得率确定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分析方差和极差R值表明,4个因素对猪毛蒿醇提物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是: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对提取物得率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是影响猪毛蒿乙醇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对提取物得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是影响提取效果的次要因素。确定猪毛蒿有效成分的醇提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5%,料液比1∶7,提取温度75℃,提取时间3.0 h。[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确定了猪毛蒿醇提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猪毛蒿提取物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毛蒿 乙醇提取物 得率 正交试验 提取工艺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奶牛生鲜乳微生物污染状况及耐药性评估
15
作者 钟华晨 王丽芳 +2 位作者 郭晨阳 刘嘉琳 宋洁 《黑龙江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8-22,共5页
为了探明内蒙古地区奶牛生鲜乳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及耐药风险隐患,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法、革兰氏染色法、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从内蒙古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的73份生鲜乳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针对生鲜乳中主要致... 为了探明内蒙古地区奶牛生鲜乳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状况及耐药风险隐患,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法、革兰氏染色法、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对从内蒙古地区4个规模化奶牛养殖场采集的73份生鲜乳样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同时针对生鲜乳中主要致病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从生鲜乳样本中共分离出25株致病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分离率为20.55%;大肠杆菌7株,分离率为9.59%;无乳链球菌3株,分离率仅为4.11%。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高达75.00%;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也存在明显的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62.50%和50.00%。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噻吩的耐药性最高,耐药率高达100%。说明内蒙古地区生鲜乳污染水平整体较低,但存在的微生物仍会带来潜在危害,且分离得到的主要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存在耐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奶牛 生鲜乳 致病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原文传递
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钟华晨 张三粉 +2 位作者 冯小慧 宋洁 王丽芳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7-121,126,共6页
为了分析蒲公英等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及这四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 为了分析蒲公英等植物提取物对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微生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益母草提取物及这四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表明:蒲公英提取物、连翘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及这四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为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7.0,13.3,15.0,15.7 mm,MIC值分别为7.81,7.81,31.3,3.91 mg/mL,MBC值分别为15.6,7.81,62.5,3.91 mg/mL;只有金银花提取物和四种植物提取物的混合物对大肠杆菌有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30,11.7 mm,MIC值为125,62.5 mg/mL,MBC值为250,125 mg/mL;益母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没有抑菌效果。说明除益母草之外的其他植物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抑菌效果存在差异,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优于大肠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植物提取物 抑菌效果 MIC MBC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