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4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超导体:电-声耦合与电子关联
1
作者 钟国华 林海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79-85,共7页
芳香超导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高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随芳香分子尺寸的增大而升高,这引起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关于其超导特性的驱动机制是电-声耦合还是电子关联效应等相关问题吸引了国内外研究组的极大兴趣.本文简述... 芳香超导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型高温超导体,超导转变温度随芳香分子尺寸的增大而升高,这引起了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的广泛关注.关于其超导特性的驱动机制是电-声耦合还是电子关联效应等相关问题吸引了国内外研究组的极大兴趣.本文简述了芳香超导体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金属掺杂芳香化合物后展现出的丰富超导现象,从电-声耦合和电子关联角度,讨论了国内外研究组对芳香化合物超导性的理解,及其对探索具有更高转变温度的芳香高温超导体的意义,最后介绍了目前领域内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超导体 超导电性 电-声耦合 电子关联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检验中尿微量白蛋白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廖继梅 钟国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64-67,共4页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检验中尿微量白蛋白(U-M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3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健康妊娠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U-MA检测,并对观察组患者予... 目的 分析妊娠高血压检验中尿微量白蛋白(U-MA)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3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健康妊娠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予以血清胱抑素C(Cys-C)、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U-MA检测,并对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治疗。比较两组Cys-C、β_(2)-MG、U-MA水平,观察组治疗前后Cys-C、β_(2)-MG、U-MA水平。结果 观察组Cys-C、β_(2)-MG、U-MA水平分别为(3.41±0.34)、(3.67±0.19)、(17.72±2.27)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0±0.27)、(1.18±0.10)、(6.26±0.51)mg/L,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Cys-C、β_(2)-MG、U-MA水平分别为(1.12±0.23)、(1.25±0.12)、(6.35±0.65)mg/L,均低于治疗前的(3.41±0.34)、(3.67±0.19)、(17.72±2.27)mg/L,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 U-MA、Cys-C、β_(2)-MG等指标可作为妊娠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主要参考指标,与健康妊娠者相比,妊娠高血压患者U-MA等水平明显升高,因此,应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保证母婴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尿微量白蛋白 血清胱抑素C 尿β_(2)微球蛋白 早期肾损伤
下载PDF
广西湿地松松脂化学组成的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钟国华 梁忠云 +3 位作者 沈美英 何正洪 刘虹 文彩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广西湿地松松脂的化学成分 ,通过大量的分析数据探讨影响其化学成分变化的气候、地理与环境因素 ,对比了湿地松松脂与马尾松松脂的成分差异。
关键词 湿地松 松脂 树脂酸 化学组成 含油量测定 气候 地理因素 环境因素
下载PDF
植物源物质诱导的斜纹夜蛾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4
作者 钟国华 水克娟 +2 位作者 黄劲飞 贾建文 胡美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9-453,共5页
为了研究植物源物质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了印楝素、喜树碱等9种物质各自对SL-1凋亡小体的浓度效应及时序性。结果表明:印楝素0.1~5.0μg/mL和喜树碱0.5~20.0μmol/... 为了研究植物源物质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了印楝素、喜树碱等9种物质各自对SL-1凋亡小体的浓度效应及时序性。结果表明:印楝素0.1~5.0μg/mL和喜树碱0.5~20.0μmol/L处理SL-1,24~48h后均产生大量典型的凋亡小体;茶皂素、蓖麻碱、黄樟油、丹皮酚、烟碱、苦参碱和博落回碱0.1~20.0μg/mL处理SL-1后,整个观察期72h内均无明显凋亡小体出现,凋亡诱导作用不明显。印楝素0.75μg/mL诱导SL-1细胞凋亡,从凋亡小体判断,处理后0~36h属细胞凋亡早期,36~60h属细胞凋亡中期,60h后为细胞凋亡晚期。喜树碱5.0μmol/L诱导SL-1细胞凋亡,处理后0~24h属细胞凋亡前期,24~54h属细胞凋亡中期,54h后进入细胞凋亡晚期。初步认为印楝素和喜树碱对SL-1有凋亡诱导作用,并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和时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植物源物质 凋亡小体 印楝素 喜树碱 斜纹夜蛾细胞系SL-1
原文传递
印楝素对SL-1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钟国华 水克娟 +3 位作者 吕朝军 贾建文 任太军 胡美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8-627,共10页
本文以喜树碱(camptothecin)作对比,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对照,系统研究了印楝素(azadirachtin)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细胞系(SL-1)的凋亡诱导作用。印楝素0.75μg/mL处理后SL-1细胞后12-72h,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 本文以喜树碱(camptothecin)作对比,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对照,系统研究了印楝素(azadirachtin)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离体细胞系(SL-1)的凋亡诱导作用。印楝素0.75μg/mL处理后SL-1细胞后12-72h,倒置显微镜观察可见大量细胞皱缩,体积变小,胞膜气泡化,与邻周细胞脱落,胞浆浓缩,胞膜突起,细胞器密集,核染色质浓缩并凝聚在核膜周边,出现大量凋亡小体;AO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内致密明亮黄绿色荧光和亮绿色或橘黄色的凋亡小体;透射电镜观察可见细胞皱缩、微绒毛消失、染色质浓缩和边缘化、核膜皱缩界限模糊、部分线粒体嵴结构消失和数量明显增加的吞噬泡等细胞凋亡典型形态学特征;TUNEL实验可见大量被标记为小圆形或环形黄绿色或绿色荧光的阳性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表明,印楝素0.75μg/mL处理后48h凋亡率最高达11.45%,比对照提高381.3倍;而喜树碱以1.72μg/mL处理亦对SL-1具有相似的诱导作用,处理后36h凋亡率最高达到17.42%。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印楝素和喜树碱处理后,SL-1细胞表面没有形成明显的“孔”、“洞”、“门”之类的结构破坏。推测印楝素与喜树碱对SL-1的凋亡信号转导方式和途径不同,导致细胞凋亡时序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喜树碱 SL-1细胞 细胞凋亡诱导 显微形态 超微结构
原文传递
闹羊花素-Ⅲ对菜粉蝶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2 位作者 林进添 徐伟松 马安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采用比色法测定闹羊花素 Ⅲ (简称R Ⅲ )对菜粉蝶 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 ,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定量饲喂或以 2 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 ,能显著降低血淋... 采用比色法测定闹羊花素 Ⅲ (简称R Ⅲ )对菜粉蝶 5龄幼虫血淋巴和中肠酯酶的活性 ,并分析了酯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图谱。活体试验结果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定量饲喂或以 2 0mg/L浸渍叶碟后饲喂试虫 ,能显著降低血淋巴和中肠酯酶比活力 ,以每虫 1~ 3μg处理或 5mg/L浸叶饲喂处理时 ,对酶活性的影响取决于处理剂量和时间。PAGE表明 ,R Ⅲ以每虫 5 μg处理 ,酯酶酶谱发生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羊花素-Ⅲ 菜粉蝶 血淋巴 中肠 酯酶 时间-剂量模型
下载PDF
黄杜鹃提取物对小菜蛾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被引量:28
7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1 位作者 章玉苹 周晓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0-43,共4页
报道了闹羊花素 III(简称R III)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EtOAc)萃取物等对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处理后 72h ,R III(ρ =0 5g·L-1)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 77 5 4%和80 1 3% ,... 报道了闹羊花素 III(简称R III)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EtOAc)萃取物等对小菜蛾 (PlutellaxylostellaL .)的产卵忌避和杀卵作用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试验处理后 72h ,R III(ρ =0 5g·L-1)的产卵忌避率分别为 77 5 4%和80 1 3% ,EtOAc萃取物 (ρ =5g·L-1)的忌避率分别为 5 5 86 %和 6 6 0 1 % .经R III和EtOAc萃取物处理后 ,叶背与叶面卵数之比显著变小 ,卵孵化率明显降低 以 ρ =0 1g·L-1R III处理后 5d ,杀卵率可达 6 6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杜鹃 闹羊花素-Ⅲ 小菜蛾 产卵忌避 杀卵作用
下载PDF
闹羊花素类化合物对斜纹夜蛾幼虫表皮成分的影响及构效关系 被引量:15
8
作者 钟国华 刘金香 +2 位作者 官珊 谢建军 胡美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5-714,共10页
从我国特有的高效杀虫植物闹羊花RhododendronmolleG .Don中分离提纯了 1 4个活性化合物 ,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幼虫表皮成分的影响及构效关系 ,为揭示闹羊花素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优化结构及确定先导化合物... 从我国特有的高效杀虫植物闹羊花RhododendronmolleG .Don中分离提纯了 1 4个活性化合物 ,并研究了这些化合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幼虫表皮成分的影响及构效关系 ,为揭示闹羊花素类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优化结构及确定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参考。通过IR ,UV ,NMR ,MS等光谱鉴定了 3个新化合物黄杜鹃素A ,B ,C (rhodomolinA ,B ,C)。结果表明 :闹羊花素Ⅲ (rhodojaponinⅢ ) ,黄杜鹃素A ,羊踯躅素Ⅰ (rhodomolleinⅠ ) ,黄杜鹃素B ,黄杜鹃素C ,羊踯躅素ⅩⅧ (rhodomolleinⅩⅧ ) ,木藜芦素Ⅲ (grayantoxinⅢ )和对照药剂印楝素 (azadirachtin)的生长发育抑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化合物 ,以 5 0mg L浓度浸渍叶碟饲喂斜纹夜蛾 4龄幼虫后 ,虫重、蛹重以及羽化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处理后 1 2 0h ,各化合物处理和空白对照试虫表皮几丁质相对含量为 2 8 1 5 %~ 35 1 8% ,差异不显著。闹羊花素Ⅲ ,黄杜鹃素A ,B ,C ,羊踯躅素ⅩⅧ和印楝素处理显著降低试虫表皮总蛋白的相对含量 ,提高了表皮总脂肪的相对含量。进一步研究发现 ,闹羊花素Ⅲ和印楝素处理后 ,试虫表皮水溶性蛋白、氢键结合蛋白和共价键结合蛋白相对含量显著降低 ,弱键结合蛋白相对含量显著提高 ,而对电价键结合蛋白相对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羊花素 斜纹夜蛾 表皮成分 构效关系
下载PDF
闹羊花素-III对菜青虫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1 位作者 赵善欢 程东美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闹羊花素 - III处理 5龄菜青虫幼虫 ,试虫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活体活性和离体活性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乙酰胆碱 (ACh)含量显著降低 ;对 Na+ - K+ - ATP酶、Ca2 + -Mg2 + - ATP酶比活力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处理后 2 4 h比活力提高 ... 以闹羊花素 - III处理 5龄菜青虫幼虫 ,试虫乙酰胆碱酯酶 (ACh E)的活体活性和离体活性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 ,乙酰胆碱 (ACh)含量显著降低 ;对 Na+ - K+ - ATP酶、Ca2 + -Mg2 + - ATP酶比活力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处理后 2 4 h比活力提高 ,尤以低剂量 1μg·虫 -1处理的比活力显著提高 ;处理后 6 0 h,以 1~ 3μg·虫 -1处理的比活力恢复正常 ,以 5~ 10μg·虫 -1处理的比活力显著低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羊花素-Ⅲ AChE ACH ATP酶 菜青虫 神经系统 植物性杀虫剂 杀虫机理 农药 R-Ⅲ
下载PDF
闹羊花素-Ⅲ对菜青虫海藻糖含量及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1 位作者 林进添 周利娟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3,共5页
闹羊花素 Ⅲ (Rhodojaponin Ⅲ ,简称R Ⅲ )能显著降低 5龄菜青虫血淋巴和肌肉海藻糖含量。R Ⅲ以每虫 1~ 10 μg处理试虫后 6 0h ,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明显受抑制。R Ⅲ对肌肉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依剂量不同而异。处理后 6 0h内 ,10 μ... 闹羊花素 Ⅲ (Rhodojaponin Ⅲ ,简称R Ⅲ )能显著降低 5龄菜青虫血淋巴和肌肉海藻糖含量。R Ⅲ以每虫 1~ 10 μg处理试虫后 6 0h ,血淋巴海藻糖酶活性明显受抑制。R Ⅲ对肌肉海藻糖酶活性的影响依剂量不同而异。处理后 6 0h内 ,10 μg处理时无明显影响 ,3~ 5 μg处理则有可逆性激活作用 ,1μg处理则在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闹羊花素-Ⅲ 菜青虫 海藻糖 海藻糖酶
下载PDF
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7
11
作者 钟国华 陈永 +1 位作者 杨红霞 胡美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17,共6页
近年来国内外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实践中已成为某些害虫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剂量策略、昆虫辐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和辐照不育昆虫的质量控制,并探讨了昆虫辐照不育... 近年来国内外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实践中已成为某些害虫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昆虫辐照不育技术的剂量策略、昆虫辐照不育机理研究进展和辐照不育昆虫的质量控制,并探讨了昆虫辐照不育技术在实践应用中的限制因素及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辐照不育技术 辐照剂量策略 辐照不育机理 质量控制 限制因素
下载PDF
毒死蜱高效降解酶保护剂配方优化及稳定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国华 何玥 +2 位作者 刘萱清 胡美英 高燕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6-144,共9页
【目的】优化毒死蜱高效降解酶液保护剂组成配方,明确其在不同条件下降解毒死蜱的稳定性。【方法】在自主筛选毒死蜱高效降解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菌种保藏号CCTCCM207111,ITS序列分析GeneBank登陆号EF405864)的基础上,发... 【目的】优化毒死蜱高效降解酶液保护剂组成配方,明确其在不同条件下降解毒死蜱的稳定性。【方法】在自主筛选毒死蜱高效降解真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菌种保藏号CCTCCM207111,ITS序列分析GeneBank登陆号EF405864)的基础上,发酵提取其胞外酶,采用"通用旋转回归法"筛选了酶活性保护剂的最佳配方,并进行验证;利用所得配方进行制剂贮藏实验,利用HPLC检验其降解性能稳定性。【结果】所得酶活性保护剂最佳配方为0.70%氯化钠,0.35%甘氨酸,0.03%苯甲酸钠,0.17%凯松,8.38%甘油,所配制降解酶保护剂在贮藏温度20~50℃,贮藏5个月以内,反应体系中制剂酶蛋白终浓度为9.90mg·L-1降解处理10min时对50mg·L-1毒死蜱降解效果保持在80%以上,光照对降解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所得毒死蜱高效降解酶保护剂配方经济、稳定,为今后商品化生产降解酶制剂,处理农产品农药残留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死蜱 降解酶保护剂 配方优化 稳定性
下载PDF
斜纹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SlitGOBP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国华 李苗孟 +2 位作者 胡美英 罗倩 马金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3,共6页
通过PCR扩增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普通气味结合蛋白1(GOBP1)基因(Slit—GOBP1)全序列.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表明,SlitGOBP1阅读框全长为495bp,编码16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9270... 通过PCR扩增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普通气味结合蛋白1(GOBP1)基因(Slit—GOBP1)全序列.序列测定和结构分析表明,SlitGOBP1阅读框全长为495bp,编码164个氨基酸残基,预测相对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9270和5.29,与已报道的10种鳞翅目昆虫GOBP1相似性为90%-41%.cDNA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F159978.SlitGOBP1序列中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具有GOBP1的典型特征.SlitGOBP1编码的蛋白呈酸性,整个分子呈亲水性,在第40-60位和100位以后的氨基酸表现亲脂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昆虫间GOBP1分子具有明显的保守性,SlitGOBP1与夜蛾科的烟青虫Helicoverpa assulta、烟芽夜蛾Heliothis virescerts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GOBP1属于一个分支,相似性分别为78.1%、87.6%和79.9%、这些结果为进一步了解斜纹夜蛾感受环境信息分子机制,研制昆虫行为调节剂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普通气味结合蛋白1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黄杜鹃花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5
14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翁群芳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8-102,共5页
测定了闹羊花素 - ( Rhodjaponin- ,简称 R- )等黄杜鹃花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条件下 ,R- 对甜菜夜蛾 3龄幼虫拒食作用的 AFC50 分别是 30 .71和 7.30 mg·L- 1;乙酸乙酯 ( Et OAc)萃取物... 测定了闹羊花素 - ( Rhodjaponin- ,简称 R- )等黄杜鹃花提取物对甜菜夜蛾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在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条件下 ,R- 对甜菜夜蛾 3龄幼虫拒食作用的 AFC50 分别是 30 .71和 7.30 mg·L- 1;乙酸乙酯 ( Et OAc)萃取物的 AFC50 分别是 80 8.82和 650 .43mg· L- 1,拒食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粗提物。连续饲喂 48h后 ,至第 5天 ,R- 和Et OAc萃取物对试虫的生长抑制中质量浓度 ( IC50 )分别是 1 3.1 1和 1 1 53.48mg·L-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杜鹃花 闹羊花素-Ⅲ 甜菜夜蛾 生物活性 杀虫剂
原文传递
黄杜鹃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生物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1 位作者 赵善欢 翁群芳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5-58,共4页
本文报道了闹羊花素 - ( Rhodojaponin- ,简称 R- )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 Et OAc)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 Ostrenia furnacalis Guenée3龄幼虫的拒食、生长抑制和毒杀作用。以饲料柱法测定 R- 和 Et OAc提取物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 A... 本文报道了闹羊花素 - ( Rhodojaponin- ,简称 R- )和黄杜鹃花乙酸乙酯 ( Et OAc)提取物对亚洲玉米螟 Ostrenia furnacalis Guenée3龄幼虫的拒食、生长抑制和毒杀作用。以饲料柱法测定 R- 和 Et OAc提取物的非选择性拒食作用 AFC50 为 77.0 2和 384 .30 mg/ kg,而以虫重法表示时 ,则分别为15.60和 2 55.4 4 mg/ kg。以 R- 2 0 0 mg/ kg连续饲喂 4天后 ,换为无毒饲料至 15天 ,试虫死亡率为86.67% ,L T50 为 2 .99天 ;以 Et OAc提取物 2 0 0 0 mg/ kg处理时 ,同期的死亡率 66.67% ,LT50 为 3.85天。R- 和 Et OAc提取物的生长抑制中浓度 IC50 分别为 9.30和 39.64mg/ kg。文中还讨论了亚洲玉米螟拒食作用的测定方法和 R- “取食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杜鹃 闹羊花素-Ⅲ 亚洲玉米螟 拒食作用 生长抑制作用 提取物
下载PDF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蔬菜害虫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钟国华 彭雏燕 +3 位作者 陈文团 官珊 刘晓金 胡美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8,共4页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以药量10mL/667m^2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明显优于其2倍使用剂量的乳油,药后3~7d,对苋菜上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33.33mL/667m^2防治效果;施药量8.33mL/... 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以药量10mL/667m^2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明显优于其2倍使用剂量的乳油,药后3~7d,对苋菜上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1.8%阿维菌素乳油33.33mL/667m^2防治效果;施药量8.33mL/667m^2,药后7d,对丝瓜上美洲斑潜蝇的防治效果达85%以上,与1.8%阿维菌素乳油50mL/667m^2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化学防治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蔬菜害虫 防治效果
下载PDF
杜鹃花科植物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17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09-514,共6页
关键词 杜鹃花科 黄杜鹃 闹羊花素-Ⅲ 活性成分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斜纹夜蛾触角气味结合蛋白基因SlitGOBP2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国华 李苗孟 +2 位作者 胡美英 罗倩 胡黎明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78-584,共7页
应用RT-PCR扩增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斜纹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GOBP2)基因Slit-GOBP2全序列。SlitGOBP2的阅读框全长489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16ku和5.43。cDNA和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 应用RT-PCR扩增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斜纹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GOBP2)基因Slit-GOBP2全序列。SlitGOBP2的阅读框全长489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质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16ku和5.43。cDNA和氨基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F159979和ABM54824。SlitGOBP2氨基酸序列含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位点,具有GOBP2的典型特征,与16种鳞翅目昆虫GOBP2同源性为94%~75%;编码蛋白呈酸性,整个分子呈亲水性,在第40~60位和100位以后的氨基酸表现亲脂性,蛋白质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SlitGOBP2与草地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和甘蓝夜蛾Mamestra brassicae的GOBP2同属于一个分支,一致性分别为94.4%和92.0%。昆虫GOBP2分子在体现保守性的同时也体现了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纹夜蛾 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QSAR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11,共11页
在介绍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 (QSAR)的基本原理后 ,重点评述了 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 (Hansch法 )、Free- Wilson法、分子轨道法 (MO)、距离比较法 (DISCO)、比较分子力场... 在介绍定量结构 -活性关系 (QSAR)的基本原理后 ,重点评述了 QSAR各种方法的主要原理、优缺点及其在农药设计中的研究应用进展 ,包括取代基多参数法 (Hansch法 )、Free- Wilson法、分子轨道法 (MO)、距离比较法 (DISCO)、比较分子力场分析法 (Co MFA)、分子模拟法 (MS)、分子对接法 (MD)、人工神经网络法 (ANN)以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QSAR 农药 设计 取代基多参数法 分子轨道法
下载PDF
木藜芦烷类化合物对萝卜蚜的生物活性及其构效关系 被引量:4
20
作者 钟国华 胡美英 +3 位作者 林进添 刘红梅 谢建军 刘金香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0-625,共6页
从高效杀虫植物闹羊花 (RhododendronmolleGDon)中分离获得 13个木藜芦烷类化合物 ,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化合物 1(RhodojaponinIII)和 6 (RhodomolleinI)对萝卜蚜无翅成蚜具有较高的忌避活性 ,以 2 0mg/L处理后 2 4h ,忌避率分别为 76 .6... 从高效杀虫植物闹羊花 (RhododendronmolleGDon)中分离获得 13个木藜芦烷类化合物 ,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化合物 1(RhodojaponinIII)和 6 (RhodomolleinI)对萝卜蚜无翅成蚜具有较高的忌避活性 ,以 2 0mg/L处理后 2 4h ,忌避率分别为 76 .6 4 %和 6 5 .0 6 % ,化合物 1、4 (RhodomolleinXVI)、6以 5mg/L处理后 ,与CK相比 ,试虫实验种群增殖倍数分别仅为 0 .2 1、0 .31和 0 .2 7;化合物 1、4、8(RhodomolinC)和 10 (RhodomoleinXVIII)浸叶饲喂法处理后 4 8h ,对萝卜蚜无翅成蚜的LC50 分别为 11.6 7、2 0 .14、2 4 .36、2 6 .92mg/L ,毒杀活性明显高于其他供试化合物。构效关系分析表明 ,保留C2 -C3 -环氧基 ,C6保留OH取代或降低其电子云密度 ,C10 保留单键取代基 ,C14 引入适当酯基或其他基团增加其电子云密度 ,均有利于提高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藜芦烷类化合物 闹羊花 萝卜蚜 生物活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