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0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承传统工艺理念 开设计教育新篇——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钟声访谈
1
作者 钟声 《中国艺术》 2021年第1期11-15,共5页
《中国艺术》:您何时加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如何?钟声:我是2002年从韩国培材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的,至今一直在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工作。今日的... 《中国艺术》:您何时加入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工艺美术专业在当时的发展情况如何?钟声:我是2002年从韩国培材大学毕业后来到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北工大")的,至今一直在艺术设计学院工艺美术系工作。今日的"工艺美术系",原先并不叫这个名字,当时叫作"装饰艺术系",沿袭的是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系 工艺美术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北工大 艺术系 钟声
下载PDF
钟声造物
2
作者 拾二 钟声 《中华手工》 2016年第2期54-56,共3页
大漆有很好的粘稠性,除了用于器物表面装饰,还可以修补残缺物品。现在为人所知的便是来自日本的金缮技艺。大漆修复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制作步骤如做漆一样,一步也不能少。2015年8月,在北京798前方艺术空间,漆艺家钟声的作品展在这... 大漆有很好的粘稠性,除了用于器物表面装饰,还可以修补残缺物品。现在为人所知的便是来自日本的金缮技艺。大漆修复需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制作步骤如做漆一样,一步也不能少。2015年8月,在北京798前方艺术空间,漆艺家钟声的作品展在这里开幕。与单纯的作品展示不同,主办方在展览现场还原了钟声工作室的样貌,为的是让前来参观的人更加直观、真实地感受艺术家在创作时的状态,也借此告诉大家,大漆并不神秘,只要使用得当,它可以源源不断带来惊喜。这大约也是钟声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与大漆"对话"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稠性 表面装饰 艺术空间 制作步骤 展览现场 作品展示 黑漆 独自一人 十年 葫芦器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隐性教育路径探索研究
3
作者 钟声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5期10-12,共3页
文章通过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过程中高校融媒体所呈现出的新常态和新问题,对当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路径设计,认为高校融媒体提供的潜在课堂对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 文章通过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过程中高校融媒体所呈现出的新常态和新问题,对当前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的教育模式进行创新路径设计,认为高校融媒体提供的潜在课堂对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领会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自觉接受课程思政隐性教育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 融媒体 课程思政 隐性教育
下载PDF
江苏省县域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4
作者 楚翠姣 钟声 +2 位作者 梁进 茅晶晶 郁建桥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4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文章利用江苏省2017年-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县域细颗粒物(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并比较了与主城区PM_(2.5)浓度的差异。结果显示,江苏省县域PM_(2.5)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5年降幅为25.4%,... 文章利用江苏省2017年-2022年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全省县域细颗粒物(PM_(2.5))浓度时空变化特征,与气象因素的相关关系,并比较了与主城区PM_(2.5)浓度的差异。结果显示,江苏省县域PM_(2.5)浓度呈逐年下降趋势,5年降幅为25.4%,年均下降速率为2.1μg/(m 3.a)。空间分布呈“西北部偏高,东南部偏低”的特征。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表明,县域PM_(2.5)月均浓度整体与月均气温、月均风速呈显著负相关,但仅个别月份,与月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主城区PM_(2.5)平均浓度相比,县域平均浓度整体较低,但二者浓度差呈现逐年迅速减小趋势,从日变化看,二者浓度差最大出现在上下班高峰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污染 县域 城县差异 气象因素 江苏省
下载PDF
大气氨气污染特征分析及其对PM_(2.5)二次无机组分的影响
5
作者 孙鹏 钟声 +1 位作者 徐政 秦艳红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为研究大气中氨气的污染特征及其对细颗粒物(PM_(2.5))二次无机组分的影响,于2021—2022年在江苏省南京、无锡、镇江、常州、徐州5个城市同期开展氨气及气溶胶组分的在线监测,并采用热动力学稳态模型(ISORROPIA)评估氨气的减排成效。结... 为研究大气中氨气的污染特征及其对细颗粒物(PM_(2.5))二次无机组分的影响,于2021—2022年在江苏省南京、无锡、镇江、常州、徐州5个城市同期开展氨气及气溶胶组分的在线监测,并采用热动力学稳态模型(ISORROPIA)评估氨气的减排成效。结果表明,5个城市氨气年均质量浓度为10.1μg/m^(3),5个城市年均质量浓度为7.7~15.2μg/m^(3),其中徐州最高,南京最低。总氨于夏季(6月)达到浓度峰值,受温度及硝酸铵的热不稳定性影响,氨气在12:00左右出现浓度峰,而铵盐则呈现出昼低、夜高的日变化特征。5个城市均处于富氨水平,全年气溶胶呈中性,氨气中和额外酸性气体的潜力较为突出。冬季江苏省各市只有通过大幅度的氨减排(>60%)才能使PM_(2.5)浓度显著下降,而对二氧化硫(SO_(2))、氮氧化物(NO_(X))进行减排才能更加高效地减轻PM_(2.5)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气 二次气溶胶 硫酸铵 硝酸铵 细颗粒物 氨减排
下载PDF
臭氧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钟声 孙鹏 +3 位作者 吴祺 徐政 万学平 项萍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5期17-23,共7页
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是完善光化学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技术,因其高时空分辨率的廓线探测优势而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对流层臭氧浓度的遥感探测。阐述了臭氧激光雷达的原理,归纳总结了雷达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 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是完善光化学立体监测体系的重要技术,因其高时空分辨率的廓线探测优势而得以迅速发展,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对流层臭氧浓度的遥感探测。阐述了臭氧激光雷达的原理,归纳总结了雷达系统及关键技术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梳理了臭氧激光雷达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基于我国城市臭氧污染问题现状和管理需求,初步探索设计了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业务应用的整体框架。指出了臭氧激光雷达技术及应用中存在厂家众多但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和行业标准,数据质量及准确性有待提高,与标准分析方法产生数据的可比性较差等不足之处;提出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系统小型化、自动化及商用化,多平台以及与其他监测方式联用等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 臭氧 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花鸡足豆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7
作者 欧阳青 钟声 +8 位作者 罗胜红 匡崇义 任健 李乔仙 吴文荣 袁福锦 王馨 徐驰 吴梦霞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23年第6期130-136,共7页
【目的】黄花鸡足豆(Ornithopus compressus)属豆科鸡足豆属一年生牧草,能够适应较贫瘠土壤、酸性土壤和干旱地区生境,营养价值较高,但其种子的休眠特性限制了其利用。为提高种子萌发率,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花鸡足豆种子萌发... 【目的】黄花鸡足豆(Ornithopus compressus)属豆科鸡足豆属一年生牧草,能够适应较贫瘠土壤、酸性土壤和干旱地区生境,营养价值较高,但其种子的休眠特性限制了其利用。为提高种子萌发率,本研究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花鸡足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通过擦破种皮、温水浸种、化学腐蚀、激素处理等方法研究黄花鸡足豆种子萌发特性,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等相关指标。【结果】黄花鸡足豆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处理为变温(20℃/30℃);机械擦破种皮后黄花鸡足豆种子的发芽率由30.67%提高至78.33%。40℃温水浸种60 min发芽势为46%,显著高于浸泡10、30 min和对照组(P<0.05)。98%浓硫酸浸种20 min后,种子发芽率显著提高,缩短了种子的发芽时间。【结论】机械擦破种皮、40℃温水浸种60 min、98%浓H2SO4浸种20 min处理均能显著提高黄花鸡足豆种子发芽率,促进种子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鸡足豆 种子 处理方法 萌发 休眠
下载PDF
排土场GNSS监测数据变形特征与预警等级研究
8
作者 钟声 张军 +1 位作者 闫杰 吾木提江·许库尔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为研究排土场边坡变形规律与灾害预警等级,以宜化露天煤矿首采区倾斜内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划分了堆积松散体的变形阶段,并研究各个阶段的变形特征;结合排土场3个监测点数据分析了排土场变形特征,并设置了排土场的预警阈值。研究结果... 为研究排土场边坡变形规律与灾害预警等级,以宜化露天煤矿首采区倾斜内排土场边坡为工程背景,划分了堆积松散体的变形阶段,并研究各个阶段的变形特征;结合排土场3个监测点数据分析了排土场变形特征,并设置了排土场的预警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排土场分为瞬时变形、主固结变形和次固结变形3个变形阶段;排土场在主固结变形阶段表现为先期快速变形,后期缓慢变形;排土场主要为沉降变形,水平变形受到临空面与地层倾角影响;快速变形阶段位移量约为整体监测量的1/2~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排土场 GNSS 边坡变形特征 预警等级
下载PDF
苏南城市一次PM_(2.5)污染过程水溶性离子化学特征及来源
9
作者 王爱平 艾洁 +2 位作者 周安琪 钟声 陆维青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3年第7期64-68,共5页
针对2022年1月8—11日江苏省苏南城市群(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一次连续性污染过程,利用PM_(2.5)组分特征进行污染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是典型持续静稳天气伴随冷高压南移的区域污染过程,主要是前期本地累积和区域... 针对2022年1月8—11日江苏省苏南城市群(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一次连续性污染过程,利用PM_(2.5)组分特征进行污染来源解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是典型持续静稳天气伴随冷高压南移的区域污染过程,主要是前期本地累积和区域输送所致。污染过程中苏南城市群出现60 h持续污染,短时峰值达重度污染,PM_(2.5)浓度增幅为2.3μg/(m^(3)·h)。PM_(2.5)化学组分中二次无机盐SNA(NO_(3)^(-),NH_(4)^(+)和SO_(4)^(2-))占比超过90%,相关系数均在0.9以上,OC/EC的比值超过2.0,均表征本次污染过程中二次粒子污染较为突出。基于PMF模型分析本次污染过程中苏南城市的行业贡献,主要因子为二次源、工业、扬尘,其中,二次源贡献率为58.5%~79.9%,工业源贡献率为10.1%~33.7%,扬尘贡献率为8.5%~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污染过程 组分特征 源解析
下载PDF
常州市基于网格监测的臭氧污染过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陆维青 艾洁 +3 位作者 周安琪 钱洪 钟声 王爱平 《环境生态学》 2023年第4期79-87,共9页
为研究常州市2022年6月14-21日的臭氧连续超标过程,利用EKMA曲线分析此次污染过程中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VOCs和NO_(x)的敏感性,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对网格化数据进行插值对该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市臭氧及其前体物存在明... 为研究常州市2022年6月14-21日的臭氧连续超标过程,利用EKMA曲线分析此次污染过程中臭氧生成对其前体物VOCs和NO_(x)的敏感性,通过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对网格化数据进行插值对该污染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州市臭氧及其前体物存在明显的日变化特征。6月臭氧超标天的臭氧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常州市臭氧处于强VOCs控制区,削减VOCs会使当地臭氧生成潜势逐步降低;不当削减NO_(x)排放反而会使当地臭氧生成潜势上升。6月14-18日,江苏省呈区域型污染,常州市温度偏高有利于臭氧生成;19-20日臭氧污染气团不断向西移动,臭氧高值区处于常州市;21日主导风向转为东南风,常州本地臭氧生成叠加周边区域影响,致使常州市臭氧仍处于高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KMA曲线 反距离权重插值算法 臭氧生成机制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白三叶草栽培技术
11
作者 沈良英 王福军 +5 位作者 刘彦培 蔡明 罗富成 钟声 牟兰 黄必志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27-1038,共12页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 为深入探究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在草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脉络,从主观判断转向客观计量,该研究以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为数据来源,借助VOSviewer和CiteSpace软件对白三叶草栽培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关于白三叶栽培技术研究的发文量呈现“初期缓慢、中期迅速、后期趋减”的趋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是国内的主要研究机构。经过生成期、转折期和成熟期3个阶段,白三叶栽培技术的研究主题逐步从牧草资源开发和生态适应性向果园生草转移,其主要研究趋势为提高牧草产量和发展草业是白三叶的研究基础,新西兰等国家在该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果园生草”及“果园碳氮循环”是未来白三叶牧草栽培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文献计量 研究热点 内容分析 果园生草 栽培技术 提质增效
下载PDF
基于成长体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需求响应方法研究
12
作者 唐冬来 李擎宇 +3 位作者 龚奕宇 钟声 谢飞 聂潇 《自动化仪表》 CAS 2024年第3期93-96,102,共5页
随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逐步开展,需求响应作为优化电网调控的方式之一,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对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用户需求响应激励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长体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需求响... 随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逐步开展,需求响应作为优化电网调控的方式之一,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解决电动汽车充电站对不同类型的电动汽车用户需求响应激励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成长体系的电动汽车充电站需求响应方法。该方法采用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电池退化成本计算电动汽车充电站需求响应成本,通过电动汽车用户需求响应成长值等级激励措施,实现了对不同需求的电动汽车用户需求响应价格的浮动,从而保持了前段电动汽车用户的需求响应活跃度,提升了电动汽车充电站需求响应的盈利能力。在某城市的实例运行表明,相较于多时间尺度随机优化需求响应方法,该方法的利润提高了77.97%。该方法能激励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提升电动汽车充电站盈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站 成长体系 需求响应 静态博弈 运营系统 激励标准 盈利能力
下载PDF
南京温室气体监测点位规划方法研究
13
作者 蔡哲 钟声 +5 位作者 周德荣 张伟 王诗琦 陈佳豪 覃栎 江飞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5期100-105,共6页
以南京市为温室气体监测区域,以2021年1月和7月作为冬、夏季的代表,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和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对南京市已有的高塔点位进行筛选,研究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最优位置。通过计算不同点位的城市CO_(2)贡献度,... 以南京市为温室气体监测区域,以2021年1月和7月作为冬、夏季的代表,利用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LPDM)和K均值(K-Means)聚类算法对南京市已有的高塔点位进行筛选,研究温室气体监测点位布设最优位置。通过计算不同点位的城市CO_(2)贡献度,最终确定了冬季和夏季各8个温室气体监测建议点位。结果表明,通过聚类算法筛选出的监测站点选址能对南京市大部分城区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相对最大的覆盖范围和较高的敏感性,能够有效反映出南京市CO_(2)排放量的梯度变化,对南京市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相对最好的监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监测点位 碳中和 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 K均值聚类算法 南京
下载PDF
大气中部分新污染物浓度特征、来源解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14
作者 孙鹏 钟声 +2 位作者 徐政 秦艳红 郁建桥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3年第5期156-162,共7页
基于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数分布仪(SMP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X荧光(XRF)方法,于2022—2023年在南京市开展了部分大气新污染物的在线监测,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其健康风险,进一步结合正定矩阵因... 基于电迁移率颗粒物粒径数分布仪(SMP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X荧光(XRF)方法,于2022—2023年在南京市开展了部分大气新污染物的在线监测,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其健康风险,进一步结合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污染物及其健康风险进行来源解析。结果表明,南京市大气中新污染物浓度与其他地区报道的可比,且在遭遇污染过程时显著升高,锰元素的升幅最大(116.3%)。各类新污染物的健康风险均在安全阈值之内。PMF共分解出大气新污染物的5类来源,其中,超细颗粒物(UFPs)主要来自交通源(49%)、光化学(23%)和工业源(28%);重金属主要来自工业源(74%),而挥发性有机物(VOCs)则由工业源(52%)、交通源(25%)和燃烧源(13%)贡献。南京市大气新污染物的非致癌风险由工业源主导,而致癌风险则分别来自交通源、轮船源和工业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新污染物 超细颗粒物 重金属 挥发性有机物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力施工任务验收方法
15
作者 唐冬来 李擎宇 +3 位作者 钟声 陈泽宇 龚奕宇 聂潇 《微型电脑应用》 2024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解决电力施工任务验收中存在的验收人员主观性强、不同人员验收结果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力施工任务验收方法。基于尺度不变特征算法建立电力施工现场三维模型,建立关键验收位置、工艺质量标准等验收指标库,并通... 为了解决电力施工任务验收中存在的验收人员主观性强、不同人员验收结果差异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电力施工任务验收方法。基于尺度不变特征算法建立电力施工现场三维模型,建立关键验收位置、工艺质量标准等验收指标库,并通过熵权法调整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增强现实(AR)技术提取电力施工现场实物数据,并将其与三维模型进行对比,自动生成电力施工任务验收评估结果。将该方法应用到某省电力施工作业现场的任务验收中,该方法的电力施工任务验收分析准确率为99.3%。因此,所提方法能有效提高电力施工任务验收的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现实 电力施工 任务验收 三维模型 尺度不变特征 施工工艺
下载PDF
传统广电媒体MCN的商业化策略探析
16
作者 李瑶瑶 钟声 《视听》 2024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新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行业革新,让传统广电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MCN模式的出现为传统广电媒体的商业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商业化的MCN机构成了传统广电媒体的重点问题。广电媒体MCN领域的布局者应积极打... 新型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行业革新,让传统广电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MCN模式的出现为传统广电媒体的商业化转型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造商业化的MCN机构成了传统广电媒体的重点问题。广电媒体MCN领域的布局者应积极打造贴合受众喜好的IP,在建立短视频横向矩阵的同时,拓展与知识类社区的纵向合作,不论是传播策略还是变现模式,都以用户体验为核心。在运用新兴技术、创新思维的基础上,采用多元混合的商业化模式,延长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以实现传统广电媒体MCN的初步商业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电媒体 MCN 商业模式
下载PDF
云贵高原区青贮玉米不同播种方式的饲草产量和效益
17
作者 李世平 张诗慧 +7 位作者 袁福锦 侯洁琼 余梅 吴文荣 刘彦培 欧阳青 刘建勇 钟声 《草学》 2023年第6期44-48,共5页
以大田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播种方案对青贮玉米单株生长、饲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区青贮玉米生产时,采用农机穴播,播种量45kg/hm^(2),种植密度8~9万株/hm^(2)时,饲草产量和效益最高。与籽实玉米生... 以大田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分析了不同播种方案对青贮玉米单株生长、饲草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区青贮玉米生产时,采用农机穴播,播种量45kg/hm^(2),种植密度8~9万株/hm^(2)时,饲草产量和效益最高。与籽实玉米生产相比,青贮玉米不仅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抵制自然灾害导致的减产风险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但青贮玉米生产在收贮、运输及利用等方面与籽实玉米生产相比存在一定局限性。云贵高原区玉米改籽实为青贮原料生产时,其规模应与当地养牛、养羊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播种密度 播种方式 产量 效益 云贵高原
下载PDF
紫茎泽兰对16种牧草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 被引量:66
18
作者 钟声 段新慧 奎嘉祥 《草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81-87,共7页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给当地草地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牧草替代种植是紫茎泽兰严重危害地区草地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生物试验方法,检测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5%的榨取液对我国亚热带种植的16种主要... 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目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给当地草地畜牧业带来极大危害。牧草替代种植是紫茎泽兰严重危害地区草地生态恢复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生物试验方法,检测了紫茎泽兰地上部分5%的榨取液对我国亚热带种植的16种主要牧草,共38个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对多数牧草发芽势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只对少数牧草的发芽率、死亡率和败育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所有幼苗生长都没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茎泽兰对不同草种的化感潜力存在较大差异,但对种内不同品种间的影响差异较小,对少数草种的化感作用不明显;紫茎泽兰对部分牧草幼苗生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根据化感作用检测结果,初步认为非洲狗尾草、鸭茅、紫花苜蓿、大翼豆、箭筈豌豆和光叶紫花苕是紫茎泽兰牧草替代种植的适宜草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茎泽兰 化感作用 牧草 发芽 幼苗生长
下载PDF
点状不良地质体钻孔雷达响应特征——围岩及充填效应正演分析 被引量:11
19
作者 钟声 王川婴 +2 位作者 吴立新 唐新建 王清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91-1195,共5页
钻孔地质雷达探测是一种有效获取高分辨率深部岩体信息的井中地球物理方法。针对钻孔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中常见的空洞、岩溶和地下埋藏物等点状不良地质体,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岩土体内点状不良地质体围岩介质和充填状况进行... 钻孔地质雷达探测是一种有效获取高分辨率深部岩体信息的井中地球物理方法。针对钻孔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中常见的空洞、岩溶和地下埋藏物等点状不良地质体,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对岩土体内点状不良地质体围岩介质和充填状况进行了雷达响应正演研究,分析了这些点状不良地质体围岩介质和充填状况对钻孔地质雷达反射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岩与空洞内充填物的相对介电常数相对值,决定着雷达反射剖面信号的强弱对比,介电常数相对值较大时,更易确定目标地质体的前、后部界面位置,而低阻围岩的雷达波信号大部分被围岩介质吸收,通过单孔反射方法几乎不可能探测到空洞的存在。通过反射信号强度和正负相反射特性及其强弱变化,可以定性地判断空洞内填充物质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地质雷达 时域有限差分 围岩介质 充填状况 点状不良地质体
原文传递
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钟声 周自玮 +1 位作者 文际坤 杨世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对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 :两者在产量和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上有一定差异 ,在早期生长速度、再生性、年总产量和抗寒性等方面差异较小 ;多次刈割利用时 ,两者均表现出再生性好 ,饲草产量高的特点 ,其鲜草、... 对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 :两者在产量和养分的季节变化动态上有一定差异 ,在早期生长速度、再生性、年总产量和抗寒性等方面差异较小 ;多次刈割利用时 ,两者均表现出再生性好 ,饲草产量高的特点 ,其鲜草、干物质和粗蛋白的年总产 ,象草平均为 2 98t hm2 、5 3 7t hm2 和 4 18t hm2 ,王草为2 76t hm2 、5 8 2t hm2 和 4 30t hm2 。种植利用时两者可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草 象草 云南 亚热带地区 适应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