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试点设想
1
作者 钟小剑 卢顺发 +1 位作者 丁树芳 祁新华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界定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要素—运行”多层次框架,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投入—全周期运行”的水土保... 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践行“双碳”目标的重要内容。在界定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内涵基础上,论述了基于“主体—要素—运行”多层次框架,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投入—全周期运行”的水土保持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并以福建省龙岩市为试点示范区,系统梳理其试点基础及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试点策略,以期为龙岩市及类似地区实践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水土保持碳汇 “双碳”目标 试点示范 龙岩市
下载PDF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成功交易主要做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智广 吴娟 +2 位作者 钟小剑 王海燕 卢顺发 《中国水土保持》 2024年第3期4-7,共4页
2023年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长汀签约成交。此创新之举对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标志和示范意义,为推动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提供了实践案例。主要做法是:①积极开展碳汇研究和顶... 2023年12月7日,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福建长汀签约成交。此创新之举对推进水土保持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标志和示范意义,为推动将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提供了实践案例。主要做法是:①积极开展碳汇研究和顶层设计,为项目碳汇监测核算提供支撑;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选定碳汇监测核算试点项目;③建构上下协同工作团队,科学开展试点项目监测核算;④选定碳普惠交易平台,开展碳汇初始登记;⑤开展协调工作,撮合项目碳汇交易出让方和受让方;⑥大力组织宣传推广,发挥首单交易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首单 交易 碳汇 水土保持 长汀县
下载PDF
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机制与途径构建
3
作者 李智广 钟小剑 王海燕 《中国水利》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水土保持碳汇具备负碳技术的特性,受到政府和交易主体广泛关注和青睐,未来将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建立碳汇项目开发团队、实施碳汇监测与核算、协调撮合交易和宣传示范等4个方面,总结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 水土保持碳汇具备负碳技术的特性,受到政府和交易主体广泛关注和青睐,未来将在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从建立碳汇项目开发团队、实施碳汇监测与核算、协调撮合交易和宣传示范等4个方面,总结全国首单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实践探索,提出水土保持碳汇项目开发与交易的机制与途径,包括加强水土保持碳汇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完善水土保持碳汇监测和核算体系、开展碳汇项目开发和探索碳汇交易途径与机制、建立水土保持碳汇纳入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建设碳汇项目开发队伍与机构、提升项目开发信息管理水平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碳达峰碳中和 碳汇项目 开发 途径
下载PDF
崩岗治理碳汇作用与碳汇能力评估
4
作者 成辉 钟小剑 +2 位作者 李智广 吴娟 卢顺发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6-153,共8页
为了评估崩岗治理的碳汇能力,在福建省安溪县选择未治理崩岗(UB)为对照,综合治理模式崩岗(MB)和整地造林模式崩岗(AB)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10、10~20和20~40 cm土壤样品,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机碳,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通过样方法... 为了评估崩岗治理的碳汇能力,在福建省安溪县选择未治理崩岗(UB)为对照,综合治理模式崩岗(MB)和整地造林模式崩岗(AB)为研究对象,分层采集0~10、10~20和20~40 cm土壤样品,使用碳氮分析仪测定土壤有机碳,环刀法测定土壤密度;通过样方法和全面清查法调查树种、胸径、树高,利用生物量方程和收获法测定生物量。结果表明:1)崩岗治理产生明显的保土保碳、减蚀减排和增绿增汇的作用;2)AB的增汇作用以植被碳库提升为主,MB以土壤碳库提升为主;3)AB的碳汇能力高于MB,2种模式的造林及其管护方式是引起碳汇增量差异的主要原因;4)崩岗治理10a左右,拦蓄沙土中的土壤碳密度低于南方红壤区退化土地植被修复后的土壤碳密度,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崩岗治理是防治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具有明显的保碳减排增汇等作用,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崩岗治理的模式选择与其碳汇能力评估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岗治理 水土保持 碳汇 碳中和 监测评价
下载PDF
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碳汇能力监测评价——以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钟小剑 成辉 +4 位作者 李智广 吴娟 卢顺发 李登秋 谢锦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4-311,共8页
[目的]监测并评价土壤和植被的碳汇,为实施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动态监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为水土保持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与研究制定相关规则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采用实地采样分析、激光雷达、遥感等相关参数,核算福建省长汀... [目的]监测并评价土壤和植被的碳汇,为实施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动态监测和评价提供技术和方法,为水土保持项目参与碳排放权交易与研究制定相关规则提供理论和方法支撑。[方法]采用实地采样分析、激光雷达、遥感等相关参数,核算福建省长汀县罗地河小流域2001—2022年植被碳库和土壤碳库的储碳量,评价小流域水土保持各治理措施的碳汇能力。[结果](1)21 a综合治理后,罗地河小流域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均有显著提升碳汇的作用和能力,小流域碳储量增加3.97×10^(4) t,年均增长1.89×10~3 t/a。(2)碳库角度上看,2001—2022年土壤和植被的碳储量分别增加73.73%和346.41%。小流域碳汇量达到3.05×10^(4) t,其中土壤碳汇1.66×10^(4) t,植被碳汇1.39×10^(4) t。(3)各种措施提升碳汇增量的能力存在差异,其中板栗和施肥马尾松林增汇最为明显,其次是针阔混交林、抚育管护马尾松林、水平阶整地马尾松林,最后是封禁治理及杨梅。[结论]各种水土保持措施的保碳、固碳和增汇作用明显,而板栗和施肥马尾松林等实施整地、造林、配以施肥养育措施的林地碳汇能力增加更加显著,是提高保土持水效益,增加碳汇量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小流域 综合治理 碳汇能力 福建省长汀县
下载PDF
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特征、动力机制与趋势——基于国际经验比较 被引量:17
6
作者 钟小剑 黄晓伟 +3 位作者 范跃新 王莹莹 杨智杰 杨玉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31-340,共10页
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是目前各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厘清其发展特征和动力是推动碳交易的前提。将碳交易市场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一环,从国际、国内两个尺度对碳交易市场... 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场是目前各国政府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厘清其发展特征和动力是推动碳交易的前提。将碳交易市场作为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反馈机制的一环,从国际、国内两个尺度对碳交易市场的特征、动力机制和趋势做了分析,发现国际气候谈判的核心利益、减排的融资需求、货币霸权是碳交易市场全球化和金融化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具有分阶段、市场规模大、发展不平衡、试点区域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体系等特征。鉴于中国经济增速快、碳排放增量大、能源依赖性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政府主导经济发展和外围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减排压力和国际声誉作为内在驱动机制,与国际相通的驱动机制共同促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同时,中国碳交易市场存在规模和业务扩大、制度更加完善、成为有世界话语权的碳交易市场等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碳交易市场 特征 动力机制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及政策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钟小剑 杨玉盛 +2 位作者 杨智杰 陈光水 谢锦升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0年第1期21-26,共6页
基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国内外的形势和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近30年的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发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碳排放在2005年已经高于全国的人均碳排放,净碳排放呈现出急剧上升的... 基于全球变化背景下国内外的形势和低碳经济的基本概念,通过分析海峡西岸经济区近30年的碳排放总量、单位GDP碳排放、人均碳排放的变化趋势,发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均碳排放在2005年已经高于全国的人均碳排放,净碳排放呈现出急剧上升的态势,单位GDP碳排放低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是不容置疑的,在面对国内外巨大减排压力的条件下,发展低碳经济也是必要的.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海峡西岸 必然性 政策
下载PDF
辅导员破解大学生职业规划冲突的方法:就业生态位视角 被引量:2
8
作者 钟小剑 李小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第3期3-5,共3页
职业规划冲突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个人职业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一种现象。职业规划过程其实质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寻找在社会环境中适合于自己生存的一个定位,与生物学中的生态位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主... 职业规划冲突是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学生个人职业理想与现实相矛盾的一种现象。职业规划过程其实质是学生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寻找在社会环境中适合于自己生存的一个定位,与生物学中的生态位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辅导员作为大学生职业规划主要引导者在学生就业生态位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从就业生态位的角度出发,提出辅导员解决学生职业规划冲突的天然和谐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规划冲突 就业生态位 辅导员
下载PDF
高校辅导员网站构建策略:媒介生态位视角——以无忧指航网(www.51zhihang.com)为例
9
作者 钟小剑 李小燕 《新余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104-105,共2页
从生态位的角度探讨辅导员工作网站的建设策略。阐述了媒介生态位的理论体系,实例分析了无忧指航网的建站策略及其运作定位,也分析了大学辅导员工作网站的建设意义及其困难,为辅导员网站的建设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辅导员网站 媒介生态位 构建策略
下载PDF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及季节动态 被引量:35
10
作者 范跃新 杨玉盛 +4 位作者 杨智杰 谢锦升 陈光水 钟小剑 郭剑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5751-5759,共9页
为探明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吸存潜力,选取演替时间为15a(演替初期)、47a(演替中期)、110a(演替后期)3个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析了各演替阶段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碳(DOC)和微生物熵(SMQ)的季节变化。... 为探明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吸存潜力,选取演替时间为15a(演替初期)、47a(演替中期)、110a(演替后期)3个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析了各演替阶段的土壤有机碳(SOC)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可溶性碳(DOC)和微生物熵(SMQ)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演替中、后期不同土层的土壤SOC、MBC、DOC含量和SMQ均显著高于演替初期(P<0.05);与演替中期相比,演替后期土壤MBC、DOC含量有所降低,SOC含量和SMQ无显著差异。土壤SOC、MBC和DOC含量随土层加深而显著性降低(演替初、中期DOC除外),并随演替进行逐渐向腐殖质层富集。不同演替阶段MBC、DOC和SMQ均有显著季节变化,最低值出现在秋季,最高值随演替进程由冬季逐步转向夏季。相关分析表明,不同演替阶段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极显著相关(P<0.01),且土壤活性有机碳(MBC、DOC)和SMQ对土壤碳库变化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演替 微生物量碳 可溶性碳 微生物熵 季节动态
下载PDF
构建生态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探索 被引量:10
11
作者 孙杰 尹云锋 +3 位作者 李守中 杨红玉 钟小剑 杨玉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73-276,共4页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安全至关重要。安全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态学实验室。针对生态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分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存在的安全... 实验室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安全至关重要。安全管理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态学实验室。针对生态学实验室安全隐患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分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对安全管理体系构建进行了实践与探索。现结合实践提出“安全第一、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管理理念,倡导建设实验室安全文化与安全管理制度,形成有效互补,积极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实验室安全。实践表明,该体系使实验室取得了多年来无安全事故的效果,可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的经验,共同维护和谐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安全隐患 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中亚热带森林转换对地表CH_4氧化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刘小飞 杨智杰 +3 位作者 谢锦升 易黎明 钟小剑 杨玉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2,共6页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中亚热带常绿阔叶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进行17个月的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在观测期间(2009-04—2010-08),天然林与人工林均表现为大气CH4汇,天然林与杉木人工林地表CH4年均氧化速率分别为32.01和25.31μg·m-2h-1,天然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10.83~75.02μg·m-2h-1,人工林地表CH4氧化速率为7.66~46.40μg·m-2h-1;地表CH4氧化速率受土壤温度、含水量及其交互作用的影响,土壤体积含水量显著影响地表CH4氧化速率,而土壤温度对地表CH4氧化速率的影响则因土壤体积含水量和土壤深度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转换 天然林 人工林 CH4氧化速率
下载PDF
实验室科研服务平台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2
13
作者 孙杰 谢锦升 钟小剑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3-236,265,共5页
实验室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提高平台运行效率,结合实验室管理实践,对实验室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了梳理,建立与完善大型仪器管理机制,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与管理,建... 实验室科研服务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提高平台运行效率,结合实验室管理实践,对实验室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了梳理,建立与完善大型仪器管理机制,加强实验队伍建设与管理,建立运行经费长效机制,扩大实验室开放传播科普知识等。并针对平台运行管理制度欠完善、技术人员工作量大、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运行经费日益增加等问题,提出解放思想、学习和借鉴优秀平台管理经验,建立实验技术队伍激励机制,开源节流等对策,探索建设"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高效、有特色的平台来服务科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仪器设备 使用效率 科研服务
下载PDF
温度和湿度对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微生物氮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跃新 谢麟 +5 位作者 陈仕东 郭剑芬 杨智杰 钟小剑 钟羡芳 徐玲琳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5年第2期9-15,共7页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MBN含量的影响存在不同结论。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不同温度(15℃、25℃、35℃)和湿度(25%、50%、75%)条件下,培养35天后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和增量分别为红壤27...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MBN含量的影响存在不同结论。通过室内培养试验,测定不同温度(15℃、25℃、35℃)和湿度(25%、50%、75%)条件下,培养35天后武夷山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和增量分别为红壤27.51mg·kg^-1、0.63~2.51mg·kg^-1,红黄壤55.53mg·kg^-1、2.09~5.11mg·kg^-1,黄壤76.01mg·kg^-1、3.04-7.64mg·kg^-1和山地草甸土165.17mg·kg^-1、6.23-13.51mg·kg^-1,均随海拔升高显著增加(P〈0.01),且与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含量显著相关(P〈0.05);温度对土壤MBN含量的影响因海拔而异,增量最大的温度区间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湿度对不同海拔土壤MBN增量的影响规律一致,均为50%〉25%〉75%(P〈0.01)。研究表明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含量是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同海拔土壤MBN含量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不同,但对湿度的响应规律保持一致,两者均影响土壤MBN含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量氮 温度 湿度 海拔
下载PDF
1978—2010年福建省CO_2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旭 范跃新 +3 位作者 钟小剑 郭剑芬 杨智杰 杨玉盛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年第1期61-67,共7页
为探明城市化进程对区域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福建省CO2排放分解为CO2强度效应(ΔCF)、能源结构效应(ΔCN)、经济规模效应(ΔCY)、能源强度效应(ΔCI)和人口规... 为探明城市化进程对区域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本研究以中国东南沿海快速城市化地区福建省为研究区域,采用LMDI指数分解法,将福建省CO2排放分解为CO2强度效应(ΔCF)、能源结构效应(ΔCN)、经济规模效应(ΔCY)、能源强度效应(ΔCI)和人口规模效应(ΔCP)5个影响因素,探讨福建省1978—2010年期间CO2排放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78—2010年期间,福建省CO2排放增加了5 817.10×104t,年均增长率为8.8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动福建省CO2排放增加的核心因素是经济规模扩张和人口增加,而抑制CO2排放增长的主要因素为能源强度的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和CO2排放强度变化不是福建省CO2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比较不同城市化阶段发现,经济规模效应对CO2排放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大,能源强度抑制CO2排放增长的贡献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CO2排放 LMDI 福建省 变化机制
下载PDF
“生态学实验与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杰 钟小剑 +1 位作者 杨红玉 尹云锋 《实验室科学》 2019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是验证和发展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环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态学实验与技术”实验课,从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的重要教学手段,是验证和发展生态学理论的重要环节。福建师范大学地理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生态学实验与技术”实验课,从实验课程内容的优化、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完善、优秀实验教师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的灵活多样等方面开展改革与实践,最后得出实验教学效果良好的结论。本课程的开设目的是培养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索性实验,既锻炼了使用生态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能力,又培养了开拓创新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实验教学 综合能力 科学素养
下载PDF
浅谈纯电动汽车总装底盘合装的同步工程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小剑 刘成 +1 位作者 沈晓春 刘根根 《时代汽车》 2019年第15期87-88,共2页
纯电动汽车的底盘合装继承了传统车型的高度集成化和复杂度的特点,本文结合实际项目经验和研究主流纯电动汽车底盘结构,重点通过纯电动汽车前悬带动力总成合装工艺进行SE分析,用以阐述总装SE在纯电动汽车产品开发中的应用知识。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同步工程 底盘合装
下载PDF
中国2004—2015年间石灰工业的CO_2排放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莹莹 钟小剑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8年第2期7-12,共6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作为中国工业中仅次于水泥生产的第二大工业过程碳排放源,石灰工业的碳排放量鲜见报道。本研究估算了中国石灰工业的过程排放量(即工业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CO_2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即由...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作为中国工业中仅次于水泥生产的第二大工业过程碳排放源,石灰工业的碳排放量鲜见报道。本研究估算了中国石灰工业的过程排放量(即工业生产过程中直接产生的CO_2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即由燃料燃烧直接产生的CO_2排放)以及间接排放量(由电力消耗产生的CO_2排放)。估算结果表明:石灰的工业过程CO_2排放量增加迅速(从2004年的0.979×108t到2015年的1.649×108t)。到2015年,中国石灰工业的CO_2排放量为2.361×108t,其中,燃料燃烧的CO_2排放量是0.658×108t,环保先进窑的排放量占46.05%;间接排放量为0.053 5×108t,环保先进窑的排放量占21.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工业 CO2排放量 温室气体清单 减排
下载PDF
探讨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装配防错及追溯技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成 钟小剑 +1 位作者 朱俊德 袁扬 《时代汽车》 2019年第17期78-79,共2页
纯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领域内处于发展初期,当前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还比较有限,同样面临汽车产品召回问题.为实现纯电动汽车问题零部件的快速追溯和召回,本文探讨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装配防错及追溯技术,试图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结合条形... 纯电动汽车在整个汽车领域内处于发展初期,当前在社会中的普及程度还比较有限,同样面临汽车产品召回问题.为实现纯电动汽车问题零部件的快速追溯和召回,本文探讨纯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装配防错及追溯技术,试图通过信息管理平台,结合条形码读取技术,构建完善、高效的电动汽车零部件信息分析系统,促进纯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装配防错 追溯技术
下载PDF
一种废品管控的统计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扬 钟小剑 沈晓春 《时代汽车》 2019年第19期57-58,共2页
本文通过江铃新能源公司总装生产过程中内部产生的废品费用所应用"佩恩特图"统计方法来加强总装车间对废品的管理与控制,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对新能源汽车废品管控,提高市场竟争优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内废 佩恩特图统计法 成本管理与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