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1
作者 宋思捷 钟晓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新型急性期反应物,其在EOS/LOS、NEC早期即明显升高、持续时间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这两种疾病诊治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SAA及其在EOS/LOS、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新生儿低血糖病因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钟晓云 余友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 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方法 对 5 97例高危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7.71 % ;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 目的 了解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情况、探讨低血糖病因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及危害性措施。方法 对 5 97例高危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高危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 7.71 % ;早产儿组较之于足月儿组、低出生体重儿和巨大儿组较之于正常出生体重儿组、小于胎龄儿组较之于适于和大于胎龄儿组 ,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高 (P <0 .0 0 2 2 7)。结论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小于胎龄儿易发生低血糖 ;围产期缺氧和应激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 ;出生后 3d内尤其 1d内易发生低血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 高危新生儿 发生率 病因
下载PDF
母婴同室对新生儿常见病发病情况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钟晓云 《重庆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母婴同室 新生儿 常见病 发病情况 母乳喂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八对联体双胎的临床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钟晓云 郎振苍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9年第3期111-111,123,共2页
本文对重庆市历经14年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病因配对及动态监测所见8对联体双胎进行临床及病因分析后提出:重庆市联体双胎发生率高,为072/万,农村多见,产妇年龄小。环境因素、妊娠前、早期接触农药是本文联体双胎发生的... 本文对重庆市历经14年出生缺陷流行病学调查、病因配对及动态监测所见8对联体双胎进行临床及病因分析后提出:重庆市联体双胎发生率高,为072/万,农村多见,产妇年龄小。环境因素、妊娠前、早期接触农药是本文联体双胎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缺陷 联体双胎 环境因素 病因
下载PDF
七对联体双胎的临床及病因探讨
5
作者 钟晓云 郎振苍 《中国优生优育(1990-2002上半年)》 1995年第3期143-144,共2页
联体双胎(Conjoined Twins简称CT)为临床罕见病例,发生率1/50万。我市历经10年出生缺陷(Brith Defects简称BD)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病因配对及动态监测共见CT7对,发生率0.79/万,较国外有关文章报告为高,且国内医学杂志近来缺乏... 联体双胎(Conjoined Twins简称CT)为临床罕见病例,发生率1/50万。我市历经10年出生缺陷(Brith Defects简称BD)描述性流行病学调查、病因配对及动态监测共见CT7对,发生率0.79/万,较国外有关文章报告为高,且国内医学杂志近来缺乏该病发生率及病因报道。特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体双胎 临床 发生率 病因 CT 罕见病例 出生缺陷 缺乏 国内
原文传递
不同起始量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多中心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44
6
作者 廖翎帆 龚华 +5 位作者 易明 龙华 陈文 周利刚 钟晓云 罗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11-41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三家... 目的探讨不同起始量的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疗效及差异。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按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三家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43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且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商品名:珂立苏)治疗,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使用起始剂量为70 mg/kg和100 mg/kg的PS进行治疗,检测并记录使用PS前后不同时间血气分析结果、胸片结果、重复使用PS的次数、并发症的发生、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1两组用药后需氧浓度、PaO_2、PaCO_2、胸片结果均较用药前有好转(P<0.05);2 PS100组应用PS后12、24、36 h较PS70组对氧的需求更低(P<0.05),PO_2及PCO_2改善更明显(P<0.05);3 PS100组应用PS后24 h,胸片情况较PS70组明显好转(P<0.05);4PS100组在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方面均低于PS70组(P<0.05)。结论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起始剂量为100 mg/kg的疗效优于7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早产儿静脉营养中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供给方案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吴艳 钟晓云 +4 位作者 蒋静 龚华 陈文 李刚 王琪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6-618,621,共4页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62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氨基酸的不同起始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测量其体质量、身长、枕额头围、上臂围等生长指标变化,监测血尿素氮、肌酐... 目的评价早期应用不同初始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62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根据氨基酸的不同起始剂量随机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测量其体质量、身长、枕额头围、上臂围等生长指标变化,监测血尿素氮、肌酐、胆红素、血气分析等血生化指标。结果 (1)各生长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恢复出生体质量、静脉营养使用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出生后7日血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尿素氮水平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pH值、直接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剂量氨基酸摄入有利于早产儿早期达到正氮平衡,并且不会增加代谢性酸中毒、肾功能损害、胆汁郁积症等不良后果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外营养 婴儿 早产 氨基酸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应用时限选择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禄全 余加林 +34 位作者 封志纯 史源 汪丽 陈盛 钟晓云 陈文 刘建红 刘向红 唐成和 杨卫红 郑军 王晓鹏 刘芳 杜志方 武彦秋 刘霞 周晓玉 胡毓华 张成元 李忠良 杨震英 龙博文 瞿运萍 吕红艳 吴素静 乔彦霞 王素敏 叶青青 卞洪亮 蔡志勇 谢俊英 马友凤 赵柏丽 黄水霞 黎瑞春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 目的探讨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制剂——牛肺表面活性物质(calf pulmonary surfactant,CPS,商品名: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时有效减少肺出血发生率的最终应用时限。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09年6月国内22家各级医院新生儿病房应用PS治疗NRDS的相关临床资料。NRDS患儿分为3组,第1组:重度NRDS采用常规机械通气(CMV)+CPS治疗;第2组:轻度NRDS采用CMV+CPS治疗;第3组:轻度NRDS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CPS治疗;将生后1、2、3、4、5、6、7、8 h作为时间界点,逐一比较在界点前后使用CPS的各组肺出血的发生率,并探讨NRDS严重程度相同的患儿在不同通气模式下肺出血发生率。结果对于重度NRDS患儿,以生后4、5、6、7、8 h作为使用CPS的时间界点时肺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生后5 h内使用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 h后使用组(3.2%vs9.7%,P<0.05)。对于轻度NRDS患儿,以生后5 h为界点,第3组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第2组(0.3%vs 6.5%,P<0.05)。结论生后5 h内使用CPS是治疗NRDS时有效降低肺出血发生率的最后时限,对于轻度NRDS,生后5 h内使用CPS联合nCPAP可明显减少肺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出血 肺表面活性物质 多中心研究
原文传递
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强化母乳喂养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吴艳 钟晓云 +1 位作者 蒋静 龚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3-148,共6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部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内环境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22例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强化母乳组(human milk fortification,... 目的:通过前瞻性部分随机分组对照研究分析强化母乳喂养对住院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和内环境的影响,评估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22例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分为强化母乳组(human milk fortification,HMF组,62例)和早产儿配方奶组(premature formula feeding,PF组,60例),比较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体重、身长、头围、上臂围)、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骨代谢情况及合并症发生率。结果:(1)HMF组周平均身长增长率高于PF组[(0.89±0.23)cm/week vs.(0.79±0.34)cm/week,P=0.04],两组日平均体重增长率、周平均头围增长率和周平均上臂围增长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MF组最低体重出现时间[(5.58±2.48)d vs.(4.37±2.06)d,P=0.004]、恢复出生体重时间[(10.13±4.03)d vs.(8.03±3.28)d,P=0.002]和静脉营养使用时间[(16.77±6.63)d vs.(14.23±4.15)d,P=0.01]均明显长于PF组,总住院时间和开始喂养时间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儿出院时体重、头围、身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入院时和出院时两组患儿血红蛋白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入院时HMF组钙水平明显低于PF组[(2.19±0.22)mmol/L vs.(2.32±0.27)mmol/L,P=0.005],出院时HMF组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PF组[(363.98±122.49)mmol/L vs.(299.73±117.39)mmol/L,P=0.004];(6)HMF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6.5%vs.18.3%,P=0.04)、败血症发生率(4.8%vs.16.7%,P=0.03)明显低于PF组,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慢性肺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强化母乳喂养可以获得与早产配方奶喂养相似的体格生长速率且更有利于钙吸收,强化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早产超低和极低出生体重儿败血症、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同时不增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早产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母乳喂养
下载PDF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代谢性骨病危险因素的全国多中心调查 被引量:15
10
作者 贺晓日 梁灿 +17 位作者 俞元强 吴佩家 陈湘红 陈玉君 刘翠青 欧阳向东 单若冰 潘维伟 常艳美 王丹 钟晓云 罗开菊 杨勇晖 董青艺 胡劲涛 贺鸣凤 童笑梅 陈平洋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55-562,共8页
目的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VLBW/ELBW)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多中心61 786例新生儿资料... 目的分析极低/超低出生体重(very/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VLBW/ELBW)早产儿代谢性骨病(metabolic bone disease of prematurity,MBDP)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多中心61 786例新生儿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VLBW/ELBW早产儿504例,其中诊断MBDP 108例,纳入MBDP组,其余396例纳入非MBDP组。收集两组孕母及早产儿基本资料、住院期间主要疾病、营养支持策略和其他治疗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BD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VLBW早产儿MBDP发生率为19.5%(88/452),ELBW早产儿MBDP发生率为38.5%(20/52)。极早产儿、超早产儿MBDP发生率分别为21.7%和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BDP组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均小于非MBDP组,住院时间更长,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发生率更高(P<0.05);MBDP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贫血、低钙血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较非MBDP组高(P<0.05);MBDP组较非MBDP组平均加奶速度更慢、达全肠内喂养日龄更大、肠外营养使用时间更长(P<0.05);MBDP组患儿枸橼酸咖啡因使用比例高于非MBDP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比例低于非MBD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32周、低钙血症、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败血症是MBDP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胎龄、低钙血症、出院时宫外发育迟缓、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增加VLBW/ELBW早产儿MBDP发生的风险,应加强围生期孕期保健,避免早产,提高新生儿科医师对MBDP的防治意识,对早产儿采取积极合理的营养策略和综合管理措施,以改善VLBW/ELBW早产儿的近远期临床结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21,23 (6):555-5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代谢性骨病 危险因素 极低/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
下载PDF
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情况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吴艳 钟晓云 +5 位作者 陈文 李刚 周利刚 谢茜 王琪 沈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 :总结分析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情况,为提高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7例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的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并发症、... 目的 :总结分析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的情况,为提高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生存率和生存质量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197例早产超、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一般临床资料、住院期间的喂养方式、营养状况、并发症、结局等。结果:(1)收治的超、极低出生体重儿有逐年增加趋势,救治存活率亦逐渐提高,从2011年80.77%上升到2014年87.36%。(2)引起死亡疾病依次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脑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Ⅲ-Ⅳ°、坏死性小肠结肠炎。(3)出院时体质量、头围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为45.18%、24.53%。(4)超、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63.45%;败血症发生率14.72%,其中早发性败血症占34.48%、晚发性败血症占65.52%;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0.51%;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9.88%;视网膜病变发生率21.65%;胆汁淤积发生率1.01%。结论 :影响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因素除医疗救治水平外,与家庭经济状况、患儿预后关系密切;为了提高极早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应进一步加强孕妇产前规范化应用类固醇激素促胎肺成熟,应用INSURE技术,规范氧疗、肠内外营养、抗菌素应用等防治感染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超低出生体重 婴儿 极低出生体重 存活率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妊娠糖尿病孕妇分娩新生儿血糖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琪 钟晓云 +2 位作者 张琴 廖翎帆 章晓婷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4年第3期373-374,共2页
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GDM)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方法监测50例GDM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1、4、8、12h的血糖水平。结果新生儿出生后1、4、8、12h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2%、6%、2%、0%,出生后1h低血糖发生... 目的了解妊娠糖尿病(GDM)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出生后的血糖水平及低血糖发生情况。方法监测50例GDM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1、4、8、12h的血糖水平。结果新生儿出生后1、4、8、12h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2%、6%、2%、0%,出生后1h低血糖发生率最高(P<0.05);顺产及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13%、44%,剖宫产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较高(P<0.05);巨大儿与正常出生体质量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47%、23%,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孕妇所分娩新生儿在出生后早期易发生低血糖,有必要进行血糖水平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新生儿 血糖监测 低血糖
下载PDF
院内不同喂养方式对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体格生长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16
13
作者 蒋静 钟晓云 +6 位作者 龚华 吴艳 陈文 李玲 李刚 王琪 李仁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19-823,共5页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的体格生长、血液生化和喂养安全性。方法按照不同喂养方式将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00 g的158例早产儿分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婴儿液态配方奶... 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比较不同喂养方式下,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住院期间的体格生长、血液生化和喂养安全性。方法按照不同喂养方式将出生胎龄<37周、出生体质量≤2500 g的158例早产儿分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婴儿液态配方奶组(早产奶组,58例)、纯母乳喂养组(母乳组,47例)、液态配方奶及纯母乳混合喂养组(混合组,53例),比较各组的体格生长、血液生化指标,喂养不耐受、感染事件发生率,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等项目。结果早产奶组、母乳组、混合组婴儿的体质量增长速率分别为(16.46±5.14)g/(kg.d)、(11.56±4.11)g/(kg.d)、(15.19±4.53)g/(kg.d),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围增长速率分别为(0.72±0.34)cm/周、(0.49±0.34)cm/周、(0.71±0.29)cm/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身长增长速率分别为(0.89±0.41)cm/周、(0.69±0.38)cm/周、(0.89±0.39)cm/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奶组的出生体质量恢复时间、静脉营养使用时间也短于其余两组,住院时间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生3d和2周后各组早产儿组间比较表明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相似,但组内比较显示入院2周后各组均有尿素氮下降和白蛋白上升;喂养不耐受、感染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早产奶组婴儿头围、EUGR发生率低于母乳组(P<0.05)。结论早产儿院内喂养采用早产奶安全,并且在促进早产儿体格生长方面优于单纯母乳喂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体格生长 早产儿
下载PDF
基于危重新生儿协作网中重庆5家三级甲等医院危重新生儿数据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王建辉 余加林 +5 位作者 钟晓云 易明 陈盛 伍剑 杜立中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2-336,共5页
目的基于危重新生儿协作网(简称数据库)的数据,反映危重新生儿的诊治现状,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帮助。方法数据库上报小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 h的新生儿,且在上报医院住院时间... 目的基于危重新生儿协作网(简称数据库)的数据,反映危重新生儿的诊治现状,为提高诊疗水平提供帮助。方法数据库上报小早产儿、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 h的新生儿,且在上报医院住院时间≥24 h。根据上述4种疾病情况,设置一般信息、围生期情况、动脉导管未闭、神经系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氧气支持或呼吸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感染、炎性指标、抗感染治疗、NEC、转归11个模块用于分析,协作医院均安排专人负责数据的收集及录入和审核,并行统一培训。结果 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数据库纳入重庆5家三级甲等协作医院1 501例危重新生儿,小早产儿435例(29.0%),新生儿败血症814例(54.2%),NEC 343例(22.8%),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时间≥4 h新生儿742例(49.4%),总体存活率为75.2%(1 129/1 501)。出生体重〈750 g、~999 g、~1 249 g、~1 499 g、≥1 500 g小早产儿存活率分别为50.0%(3/6)、56.5%(13/23)、65.4%(53/81)、74.9%(131/175)和82.0%(123/150);〈27、27~、28~、29~、30~、31~和≥32孕周的小早产儿存活率分别为23.1%(3/13)、65.0%(13/20)、69.4%(26/36)、71.2%(52/73)、71.8%(61/85)、80.9%(89/110)和81.6%(80/98)。315例(72.4%)小早产儿行头颅B超检查,其中生后3 d内完成检查占45.3%(197例)。264(60.7%)使用机械通气,163例有创机械通气,101例单纯n CPAP。217例(49.9%)小早产儿发生NRDS。165/217例(76.0%)使用PS。74/813例(9.1%)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时间〉2周,预防与非预防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存活率分别为88.9%(16/18),87.5%(42/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4,P=1.000)。数据库上报的1 501例病例中NEC 343例(22.9%),174例在腹胀10 d内能做出NEC诊断,313例行腹部X线片检查,仅有44例描述具有确诊意义的X线征象(肠壁积气、肠穿孔和肝门积气)。742例(49.4%)接受机械通气治疗,单纯无创机械通气180例,有创机械通气562例,无创机械通气和有创机械通气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2/180)和17.4%(98/562)。结论危重新生儿协作网对了解和提高中国危重新生儿诊疗水平有积极的探索性意义。危重新生儿诊治在3 d内行头颅B超检查、无创通气和践行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使用CPAP技术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协作网 存活率 机械通气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体格和神经发育结局随访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吴艳 钟晓云 +4 位作者 龚华 陈文 章晓婷 赵祥群 李明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45-1449,1455,共6页
目的了解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的体格和神经系统预后情况,为家长和医师的救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间存活出院的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的随访资料。结果(1)我院救治存活至出院的超早产儿(extreme preterm infants... 目的了解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的体格和神经系统预后情况,为家长和医师的救治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2019年间存活出院的超早产儿纠正6月龄内的随访资料。结果(1)我院救治存活至出院的超早产儿(extreme preterm infants,EPIs)共63例,失访11例,纳入本研究者共52例,出生胎龄(26.85±0.76)周,出生体重(952.25±123.04)g。(2)出院时、纠正胎龄40周和纠正6月龄时体重宫外生长迟缓(extrauterine growth retardation,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75.00%、38.46%、23.07%,头围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78.84%、23.08%、25.64%,身长EUGR的发生率分别为76.92%、40.38%、12.82%。(3)纠正3~6月龄时婴儿神经系统国际测量量表(infant neurological international battery,Infanib)测评结果过渡51.28%,正常48.72%。(4)纠正6月龄时Gesell发育量表结果提示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性、语言及个人社交发育商(DQ)轻中度落后的比例分别为32.43%、10.81%、32.43%、10.81%、13.51%;五个功能区均>75分21例(56.75%)。(5)纠正6月龄时Bayley发育量表结果:单纯MDI<70分者1例(2.70%),单纯PDI<70分者3例(8.11%),MDI及PDI均<70分者1例(2.70%),均≥80分19例(51.35%)。MDI或PDI评分<80分与住院时间长、合并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相关。(6)未发现失明和耳聋的发生。结论纠正6月龄时40%~50%超早产儿神经系统评估处于轻度异常至临界状态,针对这部分孩子需进一步加强规范化的随访和神经系统早期干预,以期减少神经系统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 体格发育 发育商 超早产儿 预后
下载PDF
早产儿及足月儿蛋白质水平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文 廖翎帆 +2 位作者 李秋红 钟晓云 白帮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707-1708,共2页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及足月儿蛋白质指标的分析,找到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新生儿营养的指标,并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入选标准对2008~2010年本院新生儿病房的部分早产儿及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部分足月适于胎龄儿分段抽血查前清...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及足月儿蛋白质指标的分析,找到更敏感更准确的反映新生儿营养的指标,并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入选标准对2008~2010年本院新生儿病房的部分早产儿及同期本院产科出生的部分足月适于胎龄儿分段抽血查前清蛋白(PA)、清蛋白(ALB)、总蛋白(TP),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胎龄越小或体质量越轻者,PA越低;早产儿在采用静脉营养后PA有显著升高;早产小于胎龄儿、早产适于胎龄儿、早产大于胎龄儿间也存在PA的差异。结论 PA作为营养指标较ALB、TP更敏感,可更准确地反映新生儿不同时期的营养状况,并为早产儿营养支持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足月儿 前清蛋白 清蛋白
下载PDF
强化母乳喂养在NICU住院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儿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蒋静 李开云 +4 位作者 周云 钟晓云 吴艳 龚华 陈文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5期4731-4733,4736,共4页
目的评价强化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的短期生长、内环境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入住NICU的早产儿根据不同奶方分为早产奶组、母乳组、强化母乳组(HMF组),比较其生长指标、血生化、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共147例... 目的评价强化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住院早产儿的短期生长、内环境的影响及临床安全性。方法入住NICU的早产儿根据不同奶方分为早产奶组、母乳组、强化母乳组(HMF组),比较其生长指标、血生化、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共147例早产儿符合要求,体质量增长速率在早产奶组、母乳组、HMF组各为(19.44±5.14)、(14.53±5.86)、(17.09±5.81)g·kg-1·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头围增长速率在早产奶组(0.72±0.34)cm/w和HMF组(0.71±0.29)cm/w高于母乳组(0.51±0.34)cm/w,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达到或超过出生体质量时间在早产奶组(8.55±3.20)d和HMF组(9.43±4.53)d患儿中较母乳组(10.93±3.02)d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时早产奶组和HMF组的头围宫外生长迟缓(EUGR)发生率明显低于母乳组(P<0.05);喂养不耐受率早产奶组(15.52%)高于母乳组(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MF喂养可在有效控制感染和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的前提下优化早产儿院内体质量和头围增长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母乳 早产 低出生体质量儿
下载PDF
用质粒Gap-LCR-ELISA法检测孕妇尿中沙眼衣原体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金林 韦红 +2 位作者 吴仕孝 钟晓云 余加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23-525,共3页
目的:研究孕妇尿液中对质粒缺口-连接酶链反应(Gap-LCR)-ELISA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去除方法,以提高该方法检测无症状孕妇CT感染的灵敏度。方法:对181份孕妇首段尿(FVU)进行全面尿化学分析后,采用CT标准株“Spik... 目的:研究孕妇尿液中对质粒缺口-连接酶链反应(Gap-LCR)-ELISA法检测沙眼衣原体(CT)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及其去除方法,以提高该方法检测无症状孕妇CT感染的灵敏度。方法:对181份孕妇首段尿(FVU)进行全面尿化学分析后,采用CT标准株“Spike”法(铆钉法),对出现Gap—LCR—ELISA抑制的标本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与抑制作用相关的成分,在进行一系列去抑制处理后比较各方法的转阳率。结果:孕妇FVU对质粒Gap-LCR-ELISA检测CT的抑制率为6.08%(11/181),其中白细胞和磷酸盐结晶与抑制作用相关;对FVU作-70℃~37℃快速冻融2次的预处理可使90.91%的假阴性转为阳性,并对模板无明显降解作用。结论:孕妇尿液中确有对Gap—LCR—ELISA产生抑制作用的物质存在,可通过改良标本预处理的方法降低其所致的假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眼衣原体 尿 孕妇 质粒缺口-连接酶链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 抑制物
下载PDF
重庆市妇幼保健院16年新生儿出生情况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章晓婷 钟晓云 +3 位作者 吴艳 陈文 李刚 龚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053-3055,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1992和2008年分娩的新生儿的调查,同时与2005年全国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我市目前新生儿出生情况和这16年来的发展变化及与全国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差别。方法对本院1992年及2008年产科分娩所有活产新生... 目的通过对本院1992和2008年分娩的新生儿的调查,同时与2005年全国新生儿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我市目前新生儿出生情况和这16年来的发展变化及与全国新生儿出生情况的差别。方法对本院1992年及2008年产科分娩所有活产新生儿,资料采用SPSS 13.0软件对两组新生儿性别、出生体重、胎龄、孕产次、Apgar评分、分娩时情况及母亲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92年组与2008年组新生儿男女性别比分别为1.01∶1和1.04∶1,无明显差异;(2)两组在胎龄构成、出生体重、窒息发生率、母亲生产次数、母亲年龄分布上有显著差异。结论(1)早产儿发生率明显增加;(2)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明显;(3)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下降;(4)社会因素剖宫产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体质量 胎龄 新生儿窒息 剖宫产
下载PDF
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晓婷 申燕 钟晓云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44-46,共3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502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年度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检出311株,其中G+菌89株,G-菌211株;2009~2010年... 目的 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感染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方法 502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年度新生儿肺炎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年共检出311株,其中G+菌89株,G-菌211株;2009~2010年共检出191株,其中G+菌37株,G-菌141株.G-菌对头孢一代、二代及三代均有不同程度耐药,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较少.G+菌对青霉素耐药率高.共检出肺炎克雷伯菌12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40株,产酶率32.5%.结论 新生儿肺炎咽试子培养病原菌仍以G-菌为主,对头孢类药物有不同程度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咽试子 病原菌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