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高压患者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钟秀君 方漫兮 +4 位作者 胡芸倩 王岚 臧娜 姜蓉 汤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806-810,共5页
目的 分析探讨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307例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等指标的相关性,评估肺功能与血气分析、血常规中证型相关... 目的 分析探讨肺动脉高压(PH)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特征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等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分析307例患者的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以及中医证型与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等指标的相关性,评估肺功能与血气分析、血常规中证型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PH的中医辨证要素中病位证素分布呈肺>心>肾>脾>肝的趋势,其中肺、心出现频次居前两位;病性证素分布呈气虚>血瘀>阳虚>阴虚>痰浊>寒>水饮>血虚>热>气滞的趋势,其中气虚、血瘀出现频次居前两位,气虚血瘀证也是最多见的证型。肺功能、血气分析、血常规有关指标在各中医证型间有明显差异,痰热郁肺证中FVC%pred、FEV1%pred、FEV1/FV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LY%、MONO%最低,NEUT%最高。肺功能相关指标与PaCO_(2)、NEUT%呈负相关,与LY%呈正相关。结论 气虚、血瘀为PH的基本病机,痰热郁肺证肺功能最差,PH患者肺功能与血气分析、血常规有关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肺功能检查有助于判定中医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中医证素 中医证型 肺功能 相关性
下载PDF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顾文燕 李晓宁 +1 位作者 钟秀君 周东花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COPD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致骨骼肌萎缩,并从单味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中药制剂方面分别综述具有健脾补肺作用的中药通过调控细... 综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骼肌萎缩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中药干预作用研究进展。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COPD骨骼肌细胞凋亡可致骨骼肌萎缩,并从单味中药提取物、中药复方、中药制剂方面分别综述具有健脾补肺作用的中药通过调控细胞凋亡干预COPD骨骼肌萎缩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骨骼肌萎缩 细胞凋亡 中药 脾主肌肉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三七总皂苷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钟秀君 汤杰 +1 位作者 张谊 杨佩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价三七总皂苷(PNS)对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并通过细胞因子的变化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感染合并SIRS患者52例,随机分为PNS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PNS... 目的 评价三七总皂苷(PNS)对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疗效,并通过细胞因子的变化来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感染合并SIRS患者52例,随机分为PNS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PNS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周.在开始治疗当天及治疗1周后分别抽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小板计数(PLT),并进行SIRS评分、统计患者的住院天数、2周好转出院例数和4周生存率.结果 PNS组较对照组能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低患者的SIR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NS组与治疗前比较PLT有所上升(P〉0.05),而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则明显下降(P〈0.05);PNS组在2周好转出院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4周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病例的平均住院天数上较对照组比较仅略有优势.结论 PNS能更有效地降低下呼吸道感染合并SIRS患者CRP的表达,降低SIRS评分,使PLT相对上升或恢复到正常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总皂苷(PNS)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C反应蛋白(CRP) 血小板计数(PLT) SIRS评分
下载PDF
蠲饮泄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气道黏液高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钟秀君 徐威 +2 位作者 汪珍 汤杰 王庆其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3期410-414,421,共6页
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中医证候、痰液理化性质及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 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中医证候、痰液理化性质及黏蛋白5AC(MUC5AC)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2例,将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蠲饮泄肺方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蠲饮泄肺方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蠲饮泄肺中药复方。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和各单项证候积分,同时在入院第1天及第7天分别检测患者24 h痰量、痰液干/湿比重及MUC5AC含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种干预措施均能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蠲饮泄肺方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1)。治疗后,除胸闷外,两组患者主症治疗前后组内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且蠲饮泄肺方组在改善咳嗽、咳痰、喘息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但在改善胸闷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另单独统计两组次症(除胸痛外)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治疗前后在改善痰热壅肺证证候方面(除胸痛外)均具有疗效;但在改善发热、胸痛、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方面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蠲饮泄肺方组未显示优势。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痰量、痰液干/湿比重、痰液MUC5AC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P<0.001),且蠲饮泄肺方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痰中MUC5AC含量与痰液干/湿比重呈明显正相关(R=0.880,P<0.001)。结论蠲饮泄肺方在西医的基础治疗上能够较好地改善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中医证候,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黏蛋白MUC5AC的表达,稀释痰液、减少痰量,缓解黏液高分泌对患者的影响,从而减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 蠲饮泄肺方 痰液理化性质 黏蛋白5AC
下载PDF
蠲饮泄肺方通过SOCS1负调控JAK1/STAT1通路对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钟秀君 顾文燕 +3 位作者 徐威 汤杰 杨佩兰 王庆其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9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分别用脂多糖作用6 h、0.005%浓度的蠲饮泄肺方相应处理细胞,并对细胞进行SOCS1-siRNA转染,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Western ... 目的探讨蠲饮泄肺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16HBE细胞,分别用脂多糖作用6 h、0.005%浓度的蠲饮泄肺方相应处理细胞,并对细胞进行SOCS1-siRNA转染,荧光定量PCR技术(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效果。根据不同的处理措施,分为空白对照组、试验1组(仅脂多糖刺激)、试验2组(脂多糖刺激+SOCS1-siRNA转染)、试验3组(脂多糖刺激+蠲饮泄肺方)、试验4组(脂多糖刺激+SOCS1-siRNA转染+蠲饮泄肺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裂解液中SOCS1、MUC5AC、磷酸化JAK1和STAT1表达量,同时检测JAK1、STAT1总蛋白,以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DPH)蛋白表达量为内参。结果 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SOCS1-siRNA转染效果明确。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试验1组细胞内SOCS1表达被抑制,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1);试验2组细胞内SOCS1表达被抑制及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增高更明显(P<0.001);试验3组相比试验1组,细胞内SOCS1表达增高,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试验4组相比试验2组,细胞内SOCS1表达增高,MUC5AC、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下降(P<0.001)。使用蠲饮泄肺方后能改善脂多糖和SOCS1-siRNA对细胞内SOCS1表达的抑制,降低JAK1和STAT1磷酸化水平及MUC5AC的表达。结论蠲饮泄肺方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MUC5AC高表达,从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与SOCS1抑制JAK1/STAT1信号通路、产生负反馈调节、降低磷酸化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蠲饮泄肺方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 JAK1/STAT1通路 气道黏液高分泌
原文传递
无创通气并发气胸的临床病例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钟秀君 时国朝 汤杰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10期1814-1817,共4页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后气胸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无创通气患者气胸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因素。结果148例无创通气合并气胸6例,发生率为4.1%,155例有创通气合并气胸7例... 目的分析无创通气后气胸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探讨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68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无创通气患者气胸的发生率及相关性因素。结果148例无创通气合并气胸6例,发生率为4.1%,155例有创通气合并气胸7例,发生率为4.5%,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无创通气并发气胸患者中,4例为间质性肺病,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例重症肺炎;气胸发生前1~4天内均有上调压力的情况;所有患者均清醒,好发于肺纤维化时期。结论对于肺部疾病肺纤维化时期的清醒患者,应注意无创通气引起气胸的风险,尽量避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通气 肺纤维化 气胸
下载PDF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中医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钟秀君 汤杰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110-110,F0003,共2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指机体对各种刺激或打击包括感染、缺氧、创伤、坏死等引起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免疫反应。自1992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胸科医师协会明确其定义,确定为多脏器功能障...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是指机体对各种刺激或打击包括感染、缺氧、创伤、坏死等引起的全身失控性炎症免疫反应。自1992年美国危重病医学会/胸科医师协会明确其定义,确定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multiple organdysfunction syndrome , MODS)发生的基础,所以防治SIRS对MODS的发生至关重要。西医治疗尽管随着机理研究的深入,不断提出新的治疗方法,如抗炎性介质治疗、肠道去污治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INFLAMMATORY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治疗方法 中医 胸科医师协会 危重病医学会 抗炎性介质
下载PDF
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秀君 徐威 +2 位作者 方漫兮 汤杰 王庆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26期2861-2864,2914,共5页
目的观察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住院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 目的观察反激逆从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科住院的72例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反激逆从法代表方蠲饮泄肺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1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的变化,记录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33/35)和75.5%(28/37),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E、EGFR、IL-6、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血清NE、EGFR、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FEV1%、FEV1/FVC、FVC%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均<0.05),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治疗期间及停药7 d之后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反激逆从法联合西医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患者疗效更好,机制可能与该治法可调节EGFR、NE的表达,降低IL-6水平而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痰热壅肺证 反激逆从法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1、3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钟秀君 周建英 +1 位作者 丁伟 陆国华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7期12-14,共3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Glut 1)和3(Glut 3)在肺癌及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肺癌和1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采用单克隆抗体Glut 1、Glut 3的免疫组化ABC法进行检测。结...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Glut 1)和3(Glut 3)在肺癌及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以及两者在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肺癌和17例肺良性病变组织,采用单克隆抗体Glut 1、Glut 3的免疫组化ABC法进行检测。结果68例肺癌组织中58例Glut 1阳性,表达率为85.3%;其中鳞癌100.0%表达,腺癌70.5%,Gluf 1在肺癌组织染色阳性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显著相关;Glut 3有18例在肺癌中染色阳性,表达率23.5%,其中鳞癌41.2%表达,腺癌11.8%,Glut 3在肺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差异,Glut 3染色阳性对应的标本Glut 1都染色阳性。在肺良性病变组织均未检测到Glut 1、Glut 3的表达。结论Glut 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过度表达,且与肿瘤的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等密切相关,参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Glut 3在少数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发生在Glut 1过度表达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组织化学 葡萄糖转运蛋白1 葡萄糖转运蛋白3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与肺癌 被引量:5
10
作者 钟秀君 周建英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 2005年第2期118-120,共3页
关键词 葡萄糖转运蛋白 肺癌 肿瘤细胞 分类 组织分布
下载PDF
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海燕 张谊 +4 位作者 钟秀君 蔡晓莉 姚亮 汤杰 杨佩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治疗组(31例),对照组予以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评分(ACT)、缓解药物使用次数、血清总Ig E水平、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结果:治疗组愈显率(痊愈+显效)为96.7%,优于对照组的66.7%(P<0.05);治疗组对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其中对喘息、咳嗽、胸闷及寒象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ACT评分、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在治疗前后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总Ig 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在治疗前后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的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联合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冷哮证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喘息、咳嗽、胸闷及寒象等中医证候积分,提高ACT评分,减少缓解药物的使用次数,有效降低血清总Ig E水平和外周血EOS计数,有利于支气管哮喘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慢性持续期 穴位敷贴 直流电离子 中医
原文传递
社区获得性与医院获得性MRSA感染监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顾克菊 王雪文 +2 位作者 钟秀君 陶建敏 朱玉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36-138,125,共4页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 目的了解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与医院获得性MRSA(HA-MRSA)的耐药特征,为临床经验性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中医外科和重症监护室(ICU)2006年1月-2008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的MRSA菌株资料,并对2个病区分离的CA-MRSA、HA-MRSA及其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ICU分离的87株MRSA来源:痰液71株,咽拭子6株,伤口分泌物5株,血液、静脉穿刺管各2株,胸腔积液1株;其中HA-MRSA占98.85%(86/87)。中医外科的41株MRSA均分离自伤口脓液,其中CA-MRSA占48.78%(20/41),且有逐年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20.00%上升至2008年的71.43%(χ^2=8.24,0.01〈P〈0.025)。药敏结果显示,HA-MRSA对克林霉素(98.13%)、四环素(98.13%)、红霉素(100.00%)、环丙沙星(100.00%)、左氧氟沙星(100.00%)、庆大霉素(100.00%)的耐药率显著高于CA-MRSA(分别为42.86%、66.70%、33.33%、0.00%、0.00%、4.76%),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住院患者中CA-MRSA感染呈上升趋势。CA-MRSA与HA-MRSA的耐药性并不一致,对非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多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社区获得性MRSA 医院获得性MRSA 抗药性 微生物 合理用药
下载PDF
葡萄糖转运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3
作者 陆国华 钟秀君 +1 位作者 丁伟 周建英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76-181,192,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的两种异构体Glut1、Glut3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亚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包括癌组织...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cose transporter,Glut)的两种异构体Glut1、Glut3及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的亚基HIF-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4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包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和17例肺良性病变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Glut1、Glut3及HIF-1α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用RT-PCR半定量检测Glut1、Glut3及HIF-1α的m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Glut1、Glut3及HIF-1α蛋白的表达,并测两者相关性。结果:Glut1、Glut3及HIF-1α在肺癌组织中mRNA相对含量为0.689±0.245、0.506±0.246、0.693±0.248,对应癌旁组织为0.338±0.157、0.482±0.238、0.351±0.184,Glut1和HIF-1α在肺癌组织中显著升高(P<0.001),而Glut3差别无显著性(P>0.05)。Glut1、Glut3、HIF-1α在癌组织中蛋白相对含量为0.582±0.247、0.551±0.251、0.525±0.246,癌旁组织为0.288±0.151、0.436±0.224、0.261±0.135,在肺良性病变中为0.291±0.142、0.402±0.206、0.271±0.176,Glut1和HIF-1α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01)和肺良性病变组织(P<0.001);而Glut3差别无显著性(P>0.05)。Glut1和HIF-1α在低分化组明显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期明显高于和期(P<0.05),且HIF-1α的表达与Glut1明显相关(r=0.854,P<0.01)。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中,Glut1和HIF-1α存在高表达,其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密切相关,且Glut1和HIF-1α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病理学 单糖转运蛋白质类/生物合成 葡萄糖转运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
下载PDF
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谊 汤杰 +1 位作者 杨佩兰 钟秀君 《临床肺科杂志》 2011年第2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G^+)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G^+菌感染的VAP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3次以上培养出G^+... 目的探讨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G^+)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分析2007年6月-2010年7月在我院住院的52例G^+菌感染的VAP患者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7例。所有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3次以上培养出G^+菌。两组分别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和万古霉素注射液,治疗疗程为7-14 d。按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52.0%vs 37.0%);病死率低于对照组(28.0%vs 44.4%);G^+菌清除率高于对照组(72.0%vs 55.6%);使用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0%vs 2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G^+的VAP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MRSA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下载PDF
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防 被引量:18
15
作者 顾克菊 王雪文 +1 位作者 钟秀君 沈永红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11期2870-2871,2874,共3页
[目的]分析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病原菌来源及感染预防策略。[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ICU留置尿管病人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27.8%,留置尿管病人中泌... [目的]分析ICU病人留置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探讨感染病原菌来源及感染预防策略。[方法]对2006年7月—2008年6月ICU留置尿管病人分离出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CU医院感染发生率27.8%,留置尿管病人中泌尿道感染发生率为20.8%(78/375),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56.3%,真菌占29.5%,革兰阳性菌占14.3%。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株检出率53.1%,肺炎克雷伯菌37.5%。未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结论]ICU留置尿管病人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率较高,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严格无菌操作和手卫生规范,加强对重点菌种如耐万古霉素肠球菌、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的专项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留置尿管 医院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肺结核中医证候与CT空洞征象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红梅 陈亮 +4 位作者 裴宁 钟秀君 邹成韵 江燕 王海英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探索肺结核不同中医证候与CT空洞征象特征间的关系,为肺结核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1—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确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73例,采集患者中医病史、临床表现及舌脉象等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分型,... 目的探索肺结核不同中医证候与CT空洞征象特征间的关系,为肺结核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纳入2019年1—8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确诊的初治肺结核患者173例,采集患者中医病史、临床表现及舌脉象等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筛选胸部CT检查提示有结核性空洞者71例,根据患者胸部CT征象的特征,分析中医证候与肺结核空洞CT征象特征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73例初治肺结核患者,肺阴亏虚证89例(51.45%),阴虚火旺证38例(21.96%),气阴两虚证37例(21.39%),阴阳两虚证9例(5.20%)。其中胸部CT检查显示有空洞者71例,包括肺阴亏虚证31例(43.66%),阴虚火旺证22例(30.99%),气阴两虚证15例(21.13%),阴阳两虚证3例(4.22%)。单因素分析发现气阴两虚证患者空洞周围渗出发生率(66.67%,10/15)最高,显著高于肺阴亏虚证患者(32.26%,10/31)(χ^2=4.870,P=0.027);肺阴亏虚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患者空洞个数分别为2.00(1.00,5.00)、4.50(1.00,8.25)、3.50(1.75,8.50)(Z=2.952,P=0.229);空洞体积分别为1884.00(435.50,5569.50)、7969.50(2958.25,29710.00)、3250.00(1162.00,8492.00)mm3(Z=10.534,P=0.005);空洞面积分别为420.50(191.75,753.00)、888.00(487.00,2283.00)、572.00(190.50,1264.50)mm2(Z=6.822,P=0.033);空洞壁厚度分别为3.00(1.25,4.00)、4.00(3.13,5.88)、3.50(2.50,5.00)mm(Z=10.436,P=0.005)。阴虚火旺证患者空洞体积、空洞面积、空洞壁厚度显著高于肺阴亏虚证患者(Z值分别为-17.017、-13.792和-16.695;P值分别为0.004、0.027、0.004)。比较空洞形态,肺阴亏虚证薄壁空洞发生率(74.19%,23/31)显著高于阴虚火旺证(31.82%,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07,P=0.004)。多因素分析显示,空洞周围渗出是影响中医肺结核证候分型的独立相关因素(OR=0.238;95%CI:0.076~0.741;P=0.013)。结论肺结核中医各证候间CT空洞征象的特征表现不同。肺结核肺阴亏虚证阶段,空洞形态以薄壁空洞为主;进展到阴虚火旺型,空洞范围出现增大趋势,空洞壁逐渐增厚,空洞形态向厚壁空洞转变;气阴两虚证空洞周围更容易出现渗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中医证候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空洞 疾病特征 数据说明 统计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反激逆从法”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汪珍 钟秀君 +2 位作者 汤杰 王庆其 杨佩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从"反激逆从法"的概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三方面探讨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思路。"反激逆从法"在药物配伍方面主要表现为敛散互用、润燥同用、寒热并投、补泄互寓、动静... 从"反激逆从法"的概念、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三方面探讨该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的临床思路。"反激逆从法"在药物配伍方面主要表现为敛散互用、润燥同用、寒热并投、补泄互寓、动静结合、升降有常、刚柔相济等;探讨并思考"反激逆从法"治疗慢阻肺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逆从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药配伍
原文传递
中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蛋白5AC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顾文燕 钟秀君 汤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8年第10期105-108,共4页
综述中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蛋白5AC表达的研究进展。黏蛋白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处于高表达状态,半夏、苦杏仁、桔梗等单味中药、黄酮类、皂苷类等单味中药提取物及清金化痰汤等中药复方被证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黏蛋白5AC高... 综述中药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黏蛋白5AC表达的研究进展。黏蛋白5A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处于高表达状态,半夏、苦杏仁、桔梗等单味中药、黄酮类、皂苷类等单味中药提取物及清金化痰汤等中药复方被证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调节黏蛋白5AC高表达,为中药治疗慢阻肺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黏蛋白5AC 综述
原文传递
从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漫兮 钟秀君 +1 位作者 汤杰 王庆其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645-648,共4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科常见病。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病变、肺血管阻力不断升高为特征,最终可引起右心衰竭的肺循环疾病。现于临床发现瘀与慢阻肺合并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引起的持续的气流受限和呼吸道症状为特征的呼吸科常见病。肺动脉高压是以肺血管病变、肺血管阻力不断升高为特征,最终可引起右心衰竭的肺循环疾病。现于临床发现瘀与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疾病的发生发展联系密切,且中医证型多兼瘀,从瘀论治疗效显著,故笔者试结合相关研究结果系统论述从瘀论治慢阻肺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动脉高压 血瘀
下载PDF
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顾文燕 高其若 +4 位作者 耿志强 徐威 钟秀君 杨佩兰 汤杰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第11期1916-1919,1924,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如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VIP、CBM),选取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 目的系统评价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如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VIP、CBM),选取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免疫功能影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624例受试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确切,体现在免疫细胞水平含量提高,包括CD3+T细胞[MD=5.47,95%CI(4.69,6.25),P<0.00001]、CD4+T细胞分别为[MD=10.41,95%CI(9.02,11.08),P<0.00001]及[MD=3.41,95%CI(2.64,4.18),P<0.00001]、CD4+T/CD8+T[MD=0.62,95%CI(0.95,0.65),P<0.00001]、IgA[MD=0.49,95%CI(0.37,0.61),P<0.00001]、IgG[MD=0.96,95%CI(0.48,1.43),P<0.0001];并下调CD8+T细胞[MD=-3.02,95%CI(-3.73,-2.66),P<0.00001],而对IgM,两组无明显差异。另一方面,临床有效率[OR=3.02,95%CI(1.53,5.95),P=0.001]提示优于对照组。结论灯盏花素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灯盏花素 免疫功能 META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