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9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内涵发展与质量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10
1
作者 钟秉林 陈燕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4年第5期1-4,共4页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转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大学的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已经是摆在各级各类大学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刊为此专访了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教授,请钟教授就上述问题谈了真知灼见,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关键词 大学内涵发展 质量建设 访谈录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科学发展观——北京师范大学钟秉林校长谈当前高等教育热点问题 被引量:10
2
作者 钟秉林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3-7,共5页
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1日-2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在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和加快国际化的今天,大陆、港澳台地区及众... 由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和香港大学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2月21日-23日在厦门大学举行。在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和加快国际化的今天,大陆、港澳台地区及众多国外学者云集一起,共同探讨中华高等教育改革问题,为中华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与会期间,厦门大学高教所研究生刘自团、覃红霞就此次国际会议的主题,结合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热点,对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专访。本文是专访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的访谈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大众化 发展观
下载PDF
钟秉林:破解城市教育难题
3
作者 钟秉林 《教育家》 2015年第11期10-11,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优质学校是城市声誉的名片,与其他领域相似,教育领域也在遭遇发展瓶颈和改革阵痛。比如"钱学森之问",关注"课业减负",治理"办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优质学校是城市声誉的名片,与其他领域相似,教育领域也在遭遇发展瓶颈和改革阵痛。比如"钱学森之问",关注"课业减负",治理"办班热、辅导热"的呼声,是对教育质量、教育方式的深层拷问;"择校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治理"条子生""高考移民"和"考试舞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难题 高考移民 优质学校 教育方式 教育质量 考试舞弊 子女入学 教育改革 学生资助体系 教育资源配置
下载PDF
钟秉林:借用互联网+改革传统课堂
4
作者 钟秉林 《中国教育网络》 2016年第6期68-68,共1页
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它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出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借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应当突破目前传统的“万人一... 面临的挑战 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它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提出挑战。在这种环境下,我们需要思考: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和质量观。借用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我们应当突破目前传统的“万人一面”“千校一面”的桎梏,对人才进行多样化、个性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学 传统课堂 科学的人才观 改革 教育教学观念 传统教育 个性化培养 主要表现
下载PDF
基础学科对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钟秉林 苏原正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共7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是大学的基层组织基础,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基础学科作为以基础科学知识为研究内容的学科类别,是开展基础研究...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学科是系统性的知识体系,也是大学的基层组织基础,是大学实施人才培养与科研活动的基本单元。基础学科作为以基础科学知识为研究内容的学科类别,是开展基础研究并产生原始创新成果的重要土壤,通过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和科研创新等途径对建设教育强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实现基础学科对教育强国的战略支撑,需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高校有组织基础研究能力建设;鼓励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基础学科跨域协同创新能力建设;提升学科管理效能,持续深化对基础学科建设规律的认识;加大资源投入,确保基础学科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基础学科 基础研究 原始创新
下载PDF
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博士生教育:成效、问题与举措
6
作者 景安磊 钟秉林 +1 位作者 周海涛 林思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9,共7页
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博士生培养在规模结构和整体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优化、国外优... 博士生教育是国民教育的最高端,全面提升博士生自主培养质量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关键支撑。面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部署和高等教育的龙头作用,我国博士生培养在规模结构和整体质量、管理评价机制、导师队伍建设、资源配置优化、国外优秀生源吸引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面向教育强国建设,加快推动博士生培养高质量发展,宜稳步扩大博士培养规模,推动博士生教育提质增效;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评价改革,激发博士生人才队伍创新活力;加强导师职责岗位管理,打造一流博士生导师队伍;强化优质资源协同配置,促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全面提高博士生自主培养能力,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 教育强国建设 突出问题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概念与路径 被引量:1
7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0,共10页
现代化是指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结果。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 现代化是指现代性不断增长的过程或者结果。考试招生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体现了教育治理理念的转变,促进了教育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推动了政府主导、学校自主办学、社会多元参与的教育治理格局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以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实现了教育领域的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路径,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这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持续推进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应在坚持统一高考制度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推进改革,处理好科学、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教育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 治理现代化 考试招生制度
下载PDF
大学排名所隐喻的时代挑战与理性超越 被引量:1
8
作者 钟秉林 陈昱泽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13,共10页
作为一种以“结果的可计算性”为基础的大学排名自诞生起就饱受争议。然而,大学排名却在无数的批判与警示声中迅速风靡全球,不断淡化着大学的精神底色。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统摄于现代性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高等教育从地... 作为一种以“结果的可计算性”为基础的大学排名自诞生起就饱受争议。然而,大学排名却在无数的批判与警示声中迅速风靡全球,不断淡化着大学的精神底色。造成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主要来自统摄于现代性的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高等教育从地方性走向全球性、高等教育各方参与者对符号与科学主义的偏好、以及在“声誉”向“绩效”转变中的“危”“机”辩证。作为现代化浪潮席卷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体现,大学排名隐喻着大学最为深刻与根本性的时代挑战:现代性中的虚无主义倾向与大学的“恶托邦”化。只有在对现代性危机根源深刻觉知的基础上实现对中国式“合理性”概念的复归,大学才有机会重新立于朝向“伟大理性”之路的起点。由此,大学便可永葆对真理的信念,拥有对抗排行榜之异化的永恒力量,从而在时代的剧变中长盛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排名 现代性 科学主义 理性主义 符号资本
下载PDF
ChatGPT对教育的挑战(笔谈) 被引量:75
9
作者 钟秉林 尚俊杰 +4 位作者 王建华 韩云波 刘进 邹红军 王争录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5,共23页
识变与应变:ChatGPT热潮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作为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预训练生成模型,简称ChatGPT)使用一种名为“Transformer”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海量文本数据的预训练... 识变与应变:ChatGPT热潮下的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作为OpenAI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工具,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即预训练生成模型,简称ChatGPT)使用一种名为“Transformer”的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海量文本数据的预训练,具备了强大的自然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可以理解和回答各种形式的语言输入,是目前最先进的对话系统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理解 人工智能 人工神经网络 GPT 文本数据 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生成能力 CHAT
下载PDF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动因、进路与方向
10
作者 钟秉林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共5页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既要满足教育系统内外部客观现实需求,又要解决考试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问题,同时还需回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诉求的重大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一项既要满足教育系统内外部客观现实需求,又要解决考试招生制度本身的科学性与公平性问题,同时还需回应不同利益相关群体的多元诉求的重大制度改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部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的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服务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使命、新要求,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部署,以考试招生制度现代化助推中国教育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试招生制度 高考改革 教育现代化
下载PDF
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笔谈) 被引量:13
11
作者 钟秉林 常桐善 罗志敏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13,共11页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对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尽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受到培养计划统筹协调、相关资源与政策保障、评价方式等多方因素制约。拔尖创新人...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任务,对高校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了新的迫切要求。尽管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受到培养计划统筹协调、相关资源与政策保障、评价方式等多方因素制约。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提高,需要在“面”上构建起科学合理、特色鲜明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和体系,在“线”上以激励机制牵引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整个流程,在“点”上利用好科技平台这一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的助力器。基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需要建立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特殊教育体制和文化,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基础。一是彰显学生优势发展的教育哲学原则,提供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必须匹配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遵循知识整体性学习的教育规律,为学生的学习从课程设置的序列性和学科学习的交叉性层面建立知识的关联;三是突破学习成果质量评价标准的束缚,引导学生追求“超常模”的挑战性学习;四是植根于丰富学生就读经历的质量内涵式发展战略路径,开阔学生视野和丰富学生学养并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人才 科技自立自强 教育强国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秉林:聚焦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12
作者 何曼 钟秉林 《在线学习》 2020年第6期26-29,共4页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由社会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转化为社会大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 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由社会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与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转化为社会大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选择性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矛盾.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钟秉林与本刊对话时表示,实现高等教育"质"的提升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以规模扩张和空间拓展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变为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资源 我国高等教育 外延式发展 发展新路径 优化结构 提高质量 空间拓展
原文传递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93
13
作者 钟秉林 董奇 +2 位作者 葛岳静 方瑾 何丽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24,共3页
北京师范大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思考了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设计出一系列大教育观课程,有效地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机整合部门合力并辅以弹性教学管理,系统实践了一系列既能适应创... 北京师范大学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思考了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师范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设计出一系列大教育观课程,有效地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机整合部门合力并辅以弹性教学管理,系统实践了一系列既能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特色课程 培养平台 个性化通道 多元化 制度整合
下载PDF
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容维度与影响因素
14
作者 王瑞朋 钟秉林 《重庆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3-52,共10页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是博士生接受学术训练、实现学术成长的过程。加强对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研究,对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学科建设和教育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N大学教育学学术型博士生进行质性... 博士生学术社会化是博士生接受学术训练、实现学术成长的过程。加强对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研究,对教育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教育学科建设和教育理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建构扎根理论方法,通过对N大学教育学学术型博士生进行质性研究后发现,教育学博士生学术社会化包括知识社会化、能力社会化、情感社会化和职业认同社会化4个维度,其中知识社会化影响能力社会化和职业认同社会化,情感社会化影响知识社会化和职业认同社会化。教育学博士生的学术社会化受到个体、人际关系和学术环境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人际关系因素涉及导师、其他教师和同辈群体;学术环境因素包括学术发表环境、求职环境和学科文化。个体因素是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内因,人际关系因素和学术环境因素是博士生学术社会化的外因,博士生在内外因综合作用下实现个体学术的成长与发展。对于教育学博士生的培养而言,导师应以更加负责任的态度加强对博士生的全面指导,既要加强对博士生的学业指导,又要注重对博士生的能力培养、心理指导与职业指导;博士生消极情感体验的疏解,需要个人意志品质与团体交流互助相结合;学术界应给予博士生更大的发表空间,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而不是“以发表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学博士生 学术社会化 建构扎根理论 学术成长与发展
下载PDF
创新教师培养模式 构建多元化教师教育体系 被引量:13
15
作者 钟秉林 张健 +2 位作者 张斌贤 刘欣尚 丛立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5年第11期12-14,共3页
上个世纪末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确立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坚持转型、凸显特色"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 上个世纪末以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在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理念,确立建设"综合性、有特色、研究型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坚持转型、凸显特色"的发展策略的基础上,举全校之力,在教师教育体系、培养模式、课程结构以及支撑保障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养模式 教师教育体系 多元化 创新 基础教育改革 经济社会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 高水平大学 办学理念 学校定位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目标、特征、内容及推进策略 被引量:90
16
作者 钟秉林 赵应生 洪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12,共8页
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协调和改善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可能脱离中国的特殊政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定的社会发... 创建现代大学制度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协调和改善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大学内部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中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不可能脱离中国的特殊政治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国际大环境。这项制度建设既要充分吸收西方大学制度的合理内容,又要植根于中国国情,应具有普适性、时代性、效率性、法治性、多样性等特征。目前,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已基本明确,但具体建设内容需进一步研究细化,应当把改善政府宏观管理、完善大学领导体制、优化大学组织结构、保障大学民主管理、制订大学章程、推进大学专业评价作为重点。在制度建设推进中,要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要抓关键环节,重点突破;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尽可能减小改革的阻力;要重视大学文化建设,促进大学精神的复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 教育改革
下载PDF
新时代高等教育研究的取向及路径(笔谈) 被引量:11
17
作者 钟秉林 洪成文 +2 位作者 李立国 周海涛 李枭鹰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3,共13页
深化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关注和发现重大现实问题,要增强问题意识,发现新问题,研究真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指导、支撑和解释作用,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 深化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需要关注和发现重大现实问题,要增强问题意识,发现新问题,研究真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增强科研成果转化意识,在坚持问题导向的同时,应高度重视教育基本理论的指导、支撑和解释作用,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运用。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中,既要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更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优秀教育理念,筑牢高等教育研究的历史文化基石。统筹学理研究与咨政建言的关系、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学派塑造与国际互鉴的关系,从整体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系统化。高等教育研究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实践问题,研究高等教育的全局问题和趋势,以更广阔的研究视野、更多元的研究方法来呼应高等教育的实践。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要为立德树人服务,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服务,为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提供理性思维和行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研究 现实问题 理论体系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内涵 被引量:243
18
作者 钟秉林 方芳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6,共6页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营造优良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多样化地探索一流本科教育... 一流本科教育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高等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治理结构和管理体制、营造优良校园文化和育人氛围,多样化地探索一流本科教育的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双一流”建设 本科人才培养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的未来教育与基础教育学建设(下)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秉林 袁振国 +8 位作者 孙杰远 朱旭东 朱德全 邬志辉 刘海峰 李铁安 徐士强 倪娟 李政涛 《基础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9-67,共29页
钟秉林:基础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第一,关注和发展重大现实问题。随着教育主要矛盾转化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学校从社会边缘步入社会中心,教育利益相关者诉求多元,以及教育内外部联系更加紧密,各种影响因素... 钟秉林:基础教育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第一,关注和发展重大现实问题。随着教育主要矛盾转化和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学校从社会边缘步入社会中心,教育利益相关者诉求多元,以及教育内外部联系更加紧密,各种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和制约,教育现象更加复杂,教育规律更加隐蔽。这样的发展特点导致教育决策难度明显增加,教育改革推进更为艰难,而学校的内涵建设任务也更加繁重。同时,也让我们面临教育观念、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形态与教育生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教育结构 教育要素 话语体系 学科建设
下载PDF
我国“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44
20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之一,是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双一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应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核心,...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之一,是普及化阶段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对“双一流”建设成效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是促进“双一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应以一流人才培养为核心,注重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多元参与,优化评价内容,处理好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同时,“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需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共性要求与分类评价,主观、定性评价与客观、定量评价等评价标准的关系,完善政府、高校、同行专家、第三方评估机构等多元协作的评估体系,以更好地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内涵式发展 评价标准 增量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