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院前急救1048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钟立光 陈小凡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12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的疾病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1~2003年院前急救104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外伤、心脑血管疾病为院前急救及院前死亡的主要病种,院前急救月份分布以1~4月、8~10月为主.结论:院前急救培训应以损伤、心脑血管病的...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的疾病分布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1~2003年院前急救104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外伤、心脑血管疾病为院前急救及院前死亡的主要病种,院前急救月份分布以1~4月、8~10月为主.结论:院前急救培训应以损伤、心脑血管病的现场急救作为培训重点,并能适应季节性流行疾病病谱的变化,救护车装备及药械配备亦应适应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回顾性分析 病谱 院前死亡 月份分布 主要病种 疾病分布 培训重点 适应 结论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钟立光 张广基 冯清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7年第8期875-876,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D-dimer)变化及其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脑梗死患者,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D-dimer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D-二聚体(D-dimer)变化及其在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48例脑梗死患者,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hs-CRP,D-dimer水平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4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hs-CRP、D-dimer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情重者升高更明显。结论:hs-CRP、D-dimer水平升高可作为脑梗死急性期的诊断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反应蛋白 急性脑梗死 D-二聚体
下载PDF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钟立光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3年第10期2285-2286,共2页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药物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w后肺功能指标。治疗10w后...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60例,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药物治疗措施,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措施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0w后肺功能指标。治疗10w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稳定期中重度COPD有显著疗效,且有效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粉吸入剂 稳定期 中重度COPD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钟立光 《社区医学杂志》 2004年第6期11-12,共2页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4年收治的AMI病例198例。结果 198例AMI病死率29.8%,院前死亡占61%。结论 降低AMI病死率关键在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性能优良的急救设备及熟练的医疗急救人员是提高...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院前急救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04年收治的AMI病例198例。结果 198例AMI病死率29.8%,院前死亡占61%。结论 降低AMI病死率关键在于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性能优良的急救设备及熟练的医疗急救人员是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前急救 急性心肌梗死(AMI) 病死率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分析 院前死亡 回顾分析 结论 水平 目的
下载PDF
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的改进 被引量:9
5
作者 石丹琴 马晓华 +3 位作者 林真珠 赵俐玫 张立民 钟立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1780-1781,共2页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成功率。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在现有条件下,改进配合医生最便捷、有效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缩短收住院时间。结果50例患者经急诊科初步急救,病情稳定护送综合ICU或心内科住院部,... 目的为了提高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成功率。方法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在现有条件下,改进配合医生最便捷、有效抢救护理流程模式,缩短收住院时间。结果50例患者经急诊科初步急救,病情稳定护送综合ICU或心内科住院部,成功率94%,与改进前50例比较,成功率提高10%(P〈0.05),收住院时间由传统平均每人次15.5min,下降到平均每人次6min(P〈0.01)。结论探索急诊科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护理流程模式,改进能有效配合医生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缩短收住院时间,为时间就是生命的抢救中争取了更宝贵的时间,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心肌梗死 抢救护理 流程模式 改进
原文传递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的关系探讨
6
作者 冯清洲 钟立光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07年第7期-,共2页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行前瞻性的探讨与研究.结果 TIA患者共62例,按病情分为两组:TIA症状于60 min内缓解为A组(34例);TIA超过60 min并反复发作但无脑梗死发生为B组... 目的 通过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与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进行前瞻性的探讨与研究.结果 TIA患者共62例,按病情分为两组:TIA症状于60 min内缓解为A组(34例);TIA超过60 min并反复发作但无脑梗死发生为B组(28例).所有病例均于起病后24 h内,第7、15、30天检测血清CRP水平,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同时对所有病例随访1年,观察脑梗死发生的情况.结果 两组TIA患者血清CRP均高于对照组(P<O.05)且B组又高于A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B组脑梗死发生率(7例,25%)高于A组(4例,12.5%)(P<0.05).结论 CRP升高是TIA的危险因素,尤其在TIA反复发作者,CRP持续升高是TIA可能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可以为TIA的治疗及预后提供较可靠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C-反应蛋白 动态监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