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及运动受限的关联性分析
1
作者 欧阳 钟粲野 +1 位作者 张树堂 王卫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1期79-86,共8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及运动受限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收治的18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测试(PFT)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及运动受限的相关性。方法招募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收治的188例老年稳定期COPD患者,均接受肺功能测试(PFT)和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将肺一氧化碳弥散因子(T_(L)CO)<肺正常下限(LLN)的患者纳入弥散功能异常组(102例),T_(L)CO≥LLN的患者纳入弥散功能正常组(8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患者SA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SAA水平与峰值摄氧量(VO_(2peak))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COPD患者的SAA水平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的Z评分(FEV_(1Z-score))、FEV_(1)与预测值的百分比(ppFEV_(1))的关联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AA水平对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异常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低的ppFEV_(1)、用力肺活量的Z评分(FVC_(Z-score))、(FEV_(1)/FVC)_(Z-score)是促进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较高的ppFVC、FEV_(1)/FVC、肺泡通气量的Z评分(VA_(Z-score))是抑制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异常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弥散功能异常组SAA水平显著高于弥散功能正常组[(135.09±58.05)ng/mL vs(78.10±32.81)ng/mL,t=8.079,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水平具有预测老年COPD患者肺弥散功能异常的应用价值[AUC(95%CI)=0.797(0.735~0.860),P<0.001],最佳截断值为85.07 ng/mL,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7.50%和69.8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EV_(1Z-score)与ppFEV_(1)每降低一个单位,弥散功能异常组患者的SAA水平分别升高0.009(95%CI:-0.013~-0.005)ng/mL、0.149(95%CI:-0.210~-0.088)ng/mL。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COPD患者的SAA水平与VO_(2peak)呈负相关(r=-0.512,P<0.001)。结论在老年COPD患者中,SAA水平与FEV_(1Z-score)有关,检测SAA水平有助于鉴别老年COPD肺弥散功能异常患者。此外,SAA水平与VO_(2peak)呈负相关,说明导致FEV_(1)降低的机制可能有助于解释老年COPD肺弥散功能异常患者运动受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表型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分泌型磷脂酶A2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钟粲野 欧阳 +1 位作者 张树堂 王卫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40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神经功...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联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老年急性脑梗死(ACI)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老年ACI患者140例,采用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缺损组29例,中度缺损组71例,重度缺损组40例。另选取健康老年人60例为对照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预后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血清sPLA2和NIHSS评分预测不良预后的价值。结果轻度缺损组、中度缺损组和重度缺损组血清sPLA2表达水平分别为(12.56±2.00)μg/L、(16.12±4.04)μg/L、(24.08±5.55)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10.78±1.03)μg/L(P<0.05)。并且随着AC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加重,血清sPLA2表达水平越高(P<0.05)。在ACI患者中,血清sPLA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551,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NIHSS评分和血清sPLA2均为老年ACI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OR=5.893,95%CI:1.786~8.983,P=0.000;OR=5.001,95%CI:2.092~11.113,P=0.000)。NIHSS评分预测老年ACI不良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敏感性为85.57%,特异性为77.23%;血清sPLA2分别为0.821、83.31%、79.25%;二者联合可将AUC提高至0.904,敏感性91.56%,特异性83.17%。结论血清sPLA2联合NIHSS评分对老年ACI预后的评估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磷脂酶A 神经病学表现 预后
下载PDF
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9
3
作者 谭红霞 张科 +4 位作者 胡孝海 石娅妮 钟粲野 胡璐 王鹏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983-98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首次化疗前的凝血指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检测89例首次化疗前的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和30例健康者(对照组)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血小板计数(PLT)等,并结合患者的病理类型(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及其他)、肿瘤分化程度(高分化、中分化和低分化)、TNM分期(0期、Ⅰ期、Ⅱ期、Ⅲ期及Ⅳ期)及淋巴结转移(N0、N1及N2)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血浆FIB、D-D及PL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增加,APTT与PT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鳞状细胞癌及大细胞癌患者的FIB、APTT、PT、D-D优于腺鳞癌、腺癌与小细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肿瘤分化程度患者的FIB、APTT、PT、D-D均优于低分化程度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与Ⅲ、Ⅳ期之间FIB、APTT、PT、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优于Ⅲ、Ⅳ期;N0、N1、N2期两两之间FIB、PT、APTT、D-D及PL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TT、P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负相关性(P<0.05),FIB、D-D及PLT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指标与肺癌的病理类型、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系,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也可能是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及转移的信号;肺癌患者极易发生血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老年 凝血指标 分期 分化 预后
下载PDF
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凝血指标异常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谭红霞 张科 +4 位作者 谭咏 石娅妮 钟粲野 胡璐 王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5期7-8,共2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异常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1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4例健康老年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DD)等参数...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异常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81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54例健康老年人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imer,DD)等参数的变化,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急性期PT、TT、APTT明显缩短,DD和FIB明显增高(P<0.05);稳定期PT、TT、APTT均比急性期延长,DD和FIB与急性期患者相比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凝血功能异常与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老人各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可为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凝血功能 凝血酶原时间 血浆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