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汉宁窗变密度条纹的储罐沉降视觉测量方法
1
作者 伏喜斌 魏崴 +5 位作者 黄学斌 刘东明 钟剑锋 王东 钟舜聪 张焱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65,共8页
针对储罐沉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汉宁窗变密度条纹和二维视觉的储罐沉降测量系统。将设计的汉宁窗变密度条纹附于被测储罐的表面,在一定距离处通过远焦成像相机对表面的条纹进行实时采集,再通过特定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取... 针对储罐沉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汉宁窗变密度条纹和二维视觉的储罐沉降测量系统。将设计的汉宁窗变密度条纹附于被测储罐的表面,在一定距离处通过远焦成像相机对表面的条纹进行实时采集,再通过特定的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以提取储罐的沉降位移。通过SOLIDWORKS三维建模、运动仿真和图像成像模块模拟了不同条件下储罐沉降的图像序列,对主要的测量性能影响因素、测量可行性和准确性进行了模拟分析。搭建了储罐沉降模拟实验测量系统,对系统的测量性能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测量方法可实现储罐沉降位移的实时监测,在7.5 m距离外沉降位移测量精度优于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宁窗变密度条纹 远焦成像相机 储罐沉降 视觉监测
下载PDF
数字型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逆向设计及优化
2
作者 居学尉 张林烽 +7 位作者 黄峰 朱国锋 李淑锦 陈燕青 王嘉勋 钟舜聪 陈盈 王向峰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1-158,共8页
针对高性能太赫兹功能器件的规范化设计需求,本文将智能逆向设计方法应用于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优化中.建立与数字空间映射的亚波长超表面等效模型,从设定器件的目标功能和约束条件出发,利用智能算法探索整个解空间中的全部可能结... 针对高性能太赫兹功能器件的规范化设计需求,本文将智能逆向设计方法应用于太赫兹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优化中.建立与数字空间映射的亚波长超表面等效模型,从设定器件的目标功能和约束条件出发,利用智能算法探索整个解空间中的全部可能结构,迭代寻优至最优结构图案.本文利用搭建的逆向设计框架设计了中心频率为0.51 THz、带宽为41.5 GHz、插入损耗为–0.1071 dB的太赫兹带通滤波器.与传统的人工正向设计相比,逆向设计方法可解构出窄带、低插入损耗、带外抑制强、极化稳定性强的带通滤波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设计 太赫兹超表面 数字编码 映射建模
下载PDF
弹性滞后对双梁型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滞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杨晓翔 欧阳忠杰 +5 位作者 梁伟 高剑虹 郭金泉 钟舜聪 林杰文 张秋坤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7-575,共9页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滞是影响质量称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探索其产生因素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传统双梁型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光相干的弹性体位移传感测量方法,实现了弹性体弹性滞后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 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滞是影响质量称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探索其产生因素及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传统双梁型应变式称重传感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宽带光相干的弹性体位移传感测量方法,实现了弹性体弹性滞后与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滞的同步测量,实现了弹性体弹性滞后对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滞影响的定量评价.测试结果表明:1)基于宽带光相干的位移传感测量系统,对弹性体形变位移的测量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性能稳定.2)弹性体弹性滞后误差和应变式传感器迟滞误差总是在所测试最大载荷的一半位置达到最大;加卸载迟滞测试所施加的载荷越大,弹性滞后误差和传感器迟滞误差也越大.3)弹性体的弹性滞后是造成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迟滞的主要原因,弹性体的弹性滞后误差约占传感器迟滞误差的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式 称重传感器 宽带光相干 弹性滞后 迟滞
下载PDF
基于LPSO-GRNN模型的螺栓松紧状态预测研究
4
作者 梁伟 陈志雄 +4 位作者 欧阳忠杰 龚晟炜 钟建华 钟舜聪 廖华忠 《机电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14-1822,共9页
在轴重式动态汽车衡的服役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型货车频繁的加卸载循环冲击,会导致其内部螺栓发生松弛脱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莱维飞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LPSO-GRNN)的轴重式动态汽车衡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 在轴重式动态汽车衡的服役状态下,由于受到重型货车频繁的加卸载循环冲击,会导致其内部螺栓发生松弛脱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莱维飞行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广义回归神经网络(LPSO-GRNN)的轴重式动态汽车衡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并结合振动信号特征提取,将该模型应用于汽车衡螺栓松紧状态的预测。首先,研究并提取了螺栓不同松紧状态下输出振动信号的波形指标、峰值指标、脉冲指标、峭度指标等信号特征,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共同输入特征向量;然后,采用莱维飞行提高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寻优能力,通过产生随机步长,提高了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值;利用改进的算法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的光滑因子进行了优化,得到了全局最优的光滑因子;最后,通过设计实验,分别使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粒子群算法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PSO-GRNN)和LPSO-GRNN,以此来对螺栓松紧状态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PSO-GRNN建立的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其预测准确率可达到95%。研究结果表明:该螺栓松紧状态预测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汽车衡螺栓松紧预测的准确率,同时有效解决粒子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收敛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重式动态汽车衡 LPSO-GRNN预测模型 螺栓紧固 振动信号特征提取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 粒子群算法优化 莱维飞行
下载PDF
管道周向二维振动线阵视觉条纹同步测量
5
作者 钟剑锋 涂钊 +4 位作者 李思钰 刘东明 池守疆 黄跃鑫 钟舜聪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6-82,99,共8页
针对管道振动监测问题,提出基于线阵相机的管道周向二维振动同步测量方法。在待测管道圆周表面预置单密度正弦条纹,采用线阵相机作为监测器对管道表面条纹图案进行实时采集,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条纹进行处理以提取条纹序列的密度... 针对管道振动监测问题,提出基于线阵相机的管道周向二维振动同步测量方法。在待测管道圆周表面预置单密度正弦条纹,采用线阵相机作为监测器对管道表面条纹图案进行实时采集,利用时频分析方法对采集的条纹进行处理以提取条纹序列的密度变化曲线,再通过条纹密度曲线的对称中心变化及其密度值的变化计算管道周向二维振动位移。首先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管道振动测量模型,通过软件视觉成像模块对管道的预设振动进行模拟测量,再对视觉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最后搭建实验测量系统并与电涡流传感器测量系统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测量方法可高效地实现10 mm范围内管道周向二维振动的准确同步测量,位移测量精度优于1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相机 正弦条纹 管道 周向二维振动 动态测量
下载PDF
基于复合点位移的旋转棒料直线度检测及弯曲定位方法
6
作者 魏崴 钟剑锋 +4 位作者 涂钊 池守疆 刘东明 钟舜聪 肖顺根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26,共6页
通过分析现有空间直线度测量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目前企业对于棒料直线度检测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点位移的旋转棒料直线度检测方法并实现弯曲角度定位。通过研究空间直线度、圆跳动、全跳动等形位误差关系,确定采用螺旋线提... 通过分析现有空间直线度测量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目前企业对于棒料直线度检测的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点位移的旋转棒料直线度检测方法并实现弯曲角度定位。通过研究空间直线度、圆跳动、全跳动等形位误差关系,确定采用螺旋线提取法为测量点提取方法,两端点连线法为直线度评价方法。通过激光位移传感器沿轴向运动采集旋转棒料的位移,建立位移变化信息与直线度的数学模型,从而判断棒料的直线度误差;并根据位移变化信息与转动行程的关系实现棒料的弯曲角度定位。基于上述方法,设计开发了一套直线度检测及弯曲角度定位装置,通过实验对测量精度与误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的精度、重复精度、弯曲定位精度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料 直线度 圆跳动 全跳动 自动测量
下载PDF
管道杂散电流干扰及防腐层破损分析
7
作者 包黄莉 汤彬坤 +6 位作者 冯阳 吴涛 曾小康 钟剑锋 伏喜斌 黄学斌 钟舜聪 《无损检测》 CAS 2023年第5期1-5,15,共6页
建立管道杂散电流模型,研究杂散电流与地铁和变电所间距、土壤电阻率、地铁牵引电压以及走行轨和埋地管道间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防腐层破损管道的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地铁与变电所间距的减小、地铁牵引电压的减小、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走... 建立管道杂散电流模型,研究杂散电流与地铁和变电所间距、土壤电阻率、地铁牵引电压以及走行轨和埋地管道间距之间的关系及其对防腐层破损管道的干扰规律。结果表明,地铁与变电所间距的减小、地铁牵引电压的减小、土壤电阻率的增大、走行轨与埋地管道间距的增大均会减少杂散电流对管道的干扰。埋地管道杂散电流随着管道防腐层破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且变电所附近的破损点腐蚀比较严重。从防腐层破损时的管地电位分布图可以直观确定破损点的位置,从而为管道防腐层破损点定位提供新的分析手段,为钢制天然气管道潜在高危区域的判断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同时能够为新建管道的地段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散电流 埋地管道 破损点 有限元分析 管地电位
下载PDF
转轴多维动态参数端面视觉测量方法
8
作者 郑育江 钟舜聪 +3 位作者 钟剑锋 刘东明 伏喜斌 陈新伟 《测控技术》 2023年第12期29-37,56,共10页
针对转子多维动态信号测量需要在多个位置采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进行分布测量以及难以通过单一传感器实现转子多动态参数同步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阵相机的转轴多维动态参数的视觉同步测量方法。首先,系统地描述了基于转轴端面标靶... 针对转子多维动态信号测量需要在多个位置采用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进行分布测量以及难以通过单一传感器实现转子多动态参数同步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面阵相机的转轴多维动态参数的视觉同步测量方法。首先,系统地描述了基于转轴端面标靶图案的三维振动位移和转速视觉测量原理,建立了转轴真实动态参数和标靶图案动态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推导了转轴振动三维位移和转速测量公式,联合转轴三维运动仿真模型验证了转轴动态参数的测量原理和算法正确性,通过仿真模型分析了影响系统测量精度的因素。最后,通过搭建转子测试平台,将视觉系统测得的转轴三维振动位移和转速分别与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和编码器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转轴多维动态参数端面视觉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测量 转轴三维位移 转轴转速 同步测量
下载PDF
基于解析法的激励器磁感应位置测量方法
9
作者 陈丽武 李劲林 +1 位作者 李怡杰 钟舜聪 《测控技术》 2023年第11期6-12,31,共8页
针对空间用磁悬浮隔振平台六自由度运动量测量系统复杂、成本高、测量与驱动异位等问题,提出一种激励器磁感应位置测量方法。首先运用分子环流法、镜像法和Biot-Savar定律建立激励器气隙磁场精确解析模型;进而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建... 针对空间用磁悬浮隔振平台六自由度运动量测量系统复杂、成本高、测量与驱动异位等问题,提出一种激励器磁感应位置测量方法。首先运用分子环流法、镜像法和Biot-Savar定律建立激励器气隙磁场精确解析模型;进而结合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建立激励线圈在单自由度方向以恒定速度运动时位置与感应电压的解析模型;最后通过有限元仿真和物理实验对上述位置与电压关系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所提出解析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及仿真结果的满量程偏差均在±5%以内,拟用于测量的线性区的偏差在5%以内,可知所提出的激励器磁感应位置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 位置测量 解析建模 有限元
下载PDF
MATLAB与VB混合编制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软件包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舜聪 丁康 孙智娟 《微型电脑应用》 2001年第6期36-3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 MATL AB- Visual Basic- Ac-tive X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软件包编制方法。利用 Active XAutomation协议连接 ,MATL AB作为服务器 (Server)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作为控制端 (Controller) ,来实现 MATL AB和 Visual Ba... 提出了一种基于 MATL AB- Visual Basic- Ac-tive X的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软件包编制方法。利用 Active XAutomation协议连接 ,MATL AB作为服务器 (Server) ,Visu-al Basic应用程序作为控制端 (Controller) ,来实现 MATL AB和 Visual Basic的混合编程。文后用典型实例叙述了该软件包的使用方法、特点和效果。实践表明 ,该软件包具有良好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TLAB语言 VB语言 混合编程 “信号分析与处理系统软件包”
下载PDF
基于回路成形法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钟舜聪 李升平 孙智娟 《汕头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19-26,共8页
在对信号和系统范数以及鲁棒性描述的基础上介绍一种鲁棒控制器的图形设计方法──回路成形法,它能有效地解决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问题.最后,针对一设计实例用 Matlab的动态仿真工具 Simulink对设计出来的控... 在对信号和系统范数以及鲁棒性描述的基础上介绍一种鲁棒控制器的图形设计方法──回路成形法,它能有效地解决被控对象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问题.最后,针对一设计实例用 Matlab的动态仿真工具 Simulink对设计出来的控制器进行系统仿真,成功地验证了回路成形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路成形法 鲁棒控制器 范数 乘积摄动 鲁棒稳定性 鲁棒性能 图形设计方法 经典控制理论 控制系统
下载PDF
离散频谱综合相位差校正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丁康 朱小勇 +2 位作者 谢明 钟舜聪 罗江凯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相位差的离散频谱综合校正法——时域平移 +改变窗长法 ,即第二段时域序列比第一段滞后 L 点 ,对这两段时域分别作 N点和 M点的 FFT分析 ,利用对应峰值谱线的相位差进行频谱校正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通用的离散频谱相位... 提出一种利用相位差的离散频谱综合校正法——时域平移 +改变窗长法 ,即第二段时域序列比第一段滞后 L 点 ,对这两段时域分别作 N点和 M点的 FFT分析 ,利用对应峰值谱线的相位差进行频谱校正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一种通用的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法 ,文献 [10~ 11]提出的校正方法只是此法的两个特例。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实现方便 ,精度较高 ,适合于各种对称窗函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 信号处理 相位差 离散频谱综合校正法
下载PDF
通用的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 被引量:50
13
作者 丁康 钟舜聪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42-145,共4页
现有三种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通过时移和加不同的对称窗进行两次FFT分析 ,并利用离散频谱对应峰值谱线的相位差以求得频率和相位校正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用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 :时域平移 +改变窗长 +改变... 现有三种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法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 ,通过时移和加不同的对称窗进行两次FFT分析 ,并利用离散频谱对应峰值谱线的相位差以求得频率和相位校正量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用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 :时域平移 +改变窗长 +改变窗函数 ,即第二段时域序列比第一段滞后L点 ,采用不同窗函数对两段时域分别作N点和M点的FFT分析 .文献 [10 ]、文献 [9]和文献 [11]提出的校正方法是此法改变不同参数的三个特例 .仿真结果表明 ,该方法实现方便 ,精度较高 ,适合各种对称窗函数 ,抗噪声能力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频谱 相位差 校正方法 信号处理 FFT分析 窗函数
下载PDF
M02-10t门座起重机整机结构有限元分析与应变测试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金泉 杨晓翔 +3 位作者 刘思靓 钟舜聪 黄祥声 何锦坤 《机电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253-256,共4页
为了评估运行15年的M02-10t门座起重机的结构完整性,首先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门座起重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起重机整机结构进行了变形和应力分布状态分析,然后采用数字式静态应变仪对起重机进行了现场应变测试实验,... 为了评估运行15年的M02-10t门座起重机的结构完整性,首先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门座起重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该起重机整机结构进行了变形和应力分布状态分析,然后采用数字式静态应变仪对起重机进行了现场应变测试实验,最后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现场应变测试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较为吻合,同时说明该起重机的刚度和强度仍能满足起重机安全运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座式起重机 有限元分析 应变测试 结构完整性
下载PDF
太赫兹波在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传播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涂婉丽 钟舜聪 +1 位作者 周卿 姚立纲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6,共8页
基于有限时域差分法研究太赫兹波在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传播特性。建立了太赫兹波在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脉冲检测模型,并进行了涂层系统中无缺陷和有缺陷情况的仿真研究。对多层结构涂层中各涂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涂层中存在的气孔、... 基于有限时域差分法研究太赫兹波在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传播特性。建立了太赫兹波在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脉冲检测模型,并进行了涂层系统中无缺陷和有缺陷情况的仿真研究。对多层结构涂层中各涂层厚度进行定量分析,并对涂层中存在的气孔、涂层氧化物等缺陷进行诊断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有限时域差分模型为基于太赫兹脉冲成像的船舶防护涂层系统的无损检测和评估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提供及时有效的维护措施以及涂层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防护涂层 多层结构 有限时域差分法 太赫兹 无损检测和评价
原文传递
基于模态振型和平稳小波变换的悬臂梁微小缺陷识别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金泉 欧芬兰 +2 位作者 许艺青 钟舜聪 杨晓翔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6-1021,1119,共6页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有很多种,通常结构振动模态振型对缺陷的损伤识别较为敏感,振型体现结构的固有属性及结构局部的特征,可以用于检测缺陷的存在及其位置。但是缺陷比较微小时,仅仅通过振型难以进行损伤识别。因此本文通过对振型进行平稳... 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有很多种,通常结构振动模态振型对缺陷的损伤识别较为敏感,振型体现结构的固有属性及结构局部的特征,可以用于检测缺陷的存在及其位置。但是缺陷比较微小时,仅仅通过振型难以进行损伤识别。因此本文通过对振型进行平稳小波变换处理来检测悬臂梁的微小缺陷。通过有限元模态分析获得含不同缺陷深度、不同缺陷宽度、不同缺陷位置的悬臂梁模型的振型并利用平稳小波变换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判断缺陷的存在及其位置,并且平稳小波细节系数突变峰值随着缺陷深度增大而增大,随着缺陷宽度增大而增大;另外,该方法受振型节点影响,在工程实际应用时应综合前几阶次振型进行缺陷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臂梁 微小缺陷 损伤识别 振型 平稳小波变换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丁康 钟舜聪 朱小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2-55,共4页
在综合分析三种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仿真研究 ,得出在无噪声和小噪声情况下 ,第一种相位差法 (连续采两段信号分别作相同点数FFT)优于第二种相位差法 (采一段信号分别作N点和前面N/ 2点FFT)和第三种相位差法 (采... 在综合分析三种离散频谱相位差校正方法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仿真研究 ,得出在无噪声和小噪声情况下 ,第一种相位差法 (连续采两段信号分别作相同点数FFT)优于第二种相位差法 (采一段信号分别作N点和前面N/ 2点FFT)和第三种相位差法 (采一段信号 ,再构造新序列 :将原时域序列前N/ 2点平移N/ 4点 ,将序列的前后N/ 4点置零 ,分别对原序列和新序列进行FFT分析 ,利用对应峰值谱线的相位差进行频谱校正的通用方法 )。在大噪声情况下 ,第三种相位差法的校正精度高于其它两种方法。对于相隔较近的频率成分 (不小于 4个频率分辨率 ) ,第一种和第三种相位差法均高于第二种方法。在小噪声的实际工程中 ,推荐使用第一种相位差法加Hanning窗进行校正 ,幅值误差小于 1% ,频率误差小于0 .0 2个频率分辨率 ,相位误差小于 5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分析 信号处理 相位差 相位校正方法 离散频谱
下载PDF
MATLAB在计算机辅助数值分析与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智娟 徐杜 钟舜聪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70-73,107,共5页
简要介绍了MATLAB语言 ,并把MATLAB语言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数值分析与计算中 ,在MATLAB软件环境下研制了计算机辅助数值分析与计算 (CANAC)软件包 ,最后用一个典型实例较为深入地对其使用方法、特点和效果进行讨论。实践表明 。
关键词 MATLAB 计算机辅助 数值分析 软件包 数值计算机
下载PDF
轴承圆锥滚子外观缺陷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丹阳 曹丽 +2 位作者 林一高 张秋坤 钟舜聪 《机电工程》 CAS 2015年第8期1084-1087,共4页
针对目前基于目视法的轴承滚子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低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基于光学单缝衍射原理搭建圆锥滚子外观缺陷检测系统。利用CMOS摄像头采集轴承滚子表面的衍射条纹图像,与无缺陷衍射条纹图像进行了差分运算,实现了对由于... 针对目前基于目视法的轴承滚子表面缺陷检测效率低且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的问题,基于光学单缝衍射原理搭建圆锥滚子外观缺陷检测系统。利用CMOS摄像头采集轴承滚子表面的衍射条纹图像,与无缺陷衍射条纹图像进行了差分运算,实现了对由于圆锥滚子表面存在缺陷引起衍射条纹局部弯曲导致图像变化的检测。采用形态学运算有效去除噪点并增强衍射条纹,达到了改善图像质量的目的,便于实现对轴承滚子表面缺陷有效检测和识别。利用了旋转圆柱体的摩擦力带动圆锥滚子的转动,实现了圆锥滚子锥面所有区域的缺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单缝衍射原理的检测系统为轴承外观缺陷检测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实时性好的工具,可推荐应用于轴承工业中圆锥滚子外观缺陷的在线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缝衍射 圆锥滚子 形态学算法 衍射条纹
下载PDF
基于热-结构耦合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循环应力分布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宇慧 陈丹阳 +4 位作者 钟舜聪 杨天雪 杨晓翔 涂善东 轩福贞 《机电工程》 CAS 2013年第8期905-908,946,共5页
针对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在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涂层应力沿层深分布情况及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将氧化层简化为正弦波形式,采用热-结构耦合瞬态计算周期边界条件,考虑了涂层系统上下表面与环境对流传热、涂层系统各层间热传导以及... 针对等离子喷涂热障涂层在升温-恒温-降温过程中涂层应力沿层深分布情况及相关力学性能的影响,首先,将氧化层简化为正弦波形式,采用热-结构耦合瞬态计算周期边界条件,考虑了涂层系统上下表面与环境对流传热、涂层系统各层间热传导以及各层材料热机属性随温度变化等非线性关系,建立了热障涂层分析模型;然后,分析比较了涂层蠕变对残余应力的影响,以及随着氧化层厚度的变化,应力的再分布情况;最后,对循环过程与单独降温过程结果进行了比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恒温阶段蠕变的影响,应力大幅减小;应力增长主要集中在降温过程中,其中最大应力出现在氧化层与粘结层界面波峰处;随着氧化层厚度的增加,氧化层/粘结层内部拉应力显著增加,膜基结合力大幅下降,对涂层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热-结构耦合 蠕变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