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杂散光分析及抑制
1
作者 纪恺祎 邢裕杰 +3 位作者 钮信尚 何春伶 顿雄 程鑫彬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9-287,共9页
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0.4~1.7μm)在食品检测、农业生产、医学分析、刑事侦查等领域有广泛需求,光栅因其具有高色散本领和高环境稳定性的特点,成为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主流分光元件,但采用光栅分光的光谱成像系统存在多级次衍射光谱互相... 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0.4~1.7μm)在食品检测、农业生产、医学分析、刑事侦查等领域有广泛需求,光栅因其具有高色散本领和高环境稳定性的特点,成为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主流分光元件,但采用光栅分光的光谱成像系统存在多级次衍射光谱互相串扰问题,严重影响仪器的探测能力,为了得到准确的光谱信息,需对其进行有效的抑制。文中利用Tracepro光学分析软件对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的多级次衍射杂散光进行仿真分析,发展了利用分区域滤光片和线性渐变带通滤光片来抑制多级衍射杂散光的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它们对多级衍射杂散光的抑制效果。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线性渐变带通滤光片能够有效地抑制多级次衍射带来的杂散光,光谱成像系统杂散光系数降低至10^(-4)量级,满足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对杂散光抑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波段光谱成像系统 光栅多级次衍射 滤光片 杂散光系数
原文传递
纳秒激光薄膜损伤机理和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程鑫彬 焦宏飞 +4 位作者 张锦龙 钮信尚 马彬 沈正祥 王占山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68-2590,共23页
根据我国强激光装置建设和工程任务对强激光薄膜元件的需求,基于对薄膜损伤机制的认识,同济大学提出了“全流程定量化”控制缺陷制备激光薄膜的思路。同济大学利用结构、性质可控人工小球制作定量化人工缺陷,系统研究了基板加工、超声... 根据我国强激光装置建设和工程任务对强激光薄膜元件的需求,基于对薄膜损伤机制的认识,同济大学提出了“全流程定量化”控制缺陷制备激光薄膜的思路。同济大学利用结构、性质可控人工小球制作定量化人工缺陷,系统研究了基板加工、超声清洗、电场模拟与调控、镀膜材料与工艺选择、镀后后处理、激光预处理、传递与保存等因素对薄膜元件激光损伤特性和损伤规律的影响。从损伤形貌和损伤规律上证实了节瘤缺陷电场增强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促进了研究人员对节瘤缺陷损伤机制的认知深度,提出了提升薄膜损伤性能的新途径,创建了新材料,实现了可兼顾环境稳定性、光谱特性和损伤特性的多功能强激光薄膜制备,有力支撑了我国强激光装置建设和激光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薄膜 激光损伤 节瘤 人工缺陷 电场增强
下载PDF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二十年创新历程
3
作者 王占山 张众 +30 位作者 程鑫彬 沈正祥 李文斌 王晓强 马彬 焦宏飞 张锦龙 魏泽勇 王昆 黄秋实 蒋励 伊圣振 邓晓 顿雄 江涛 齐润泽 欧凯 施宇智 黄迪 余俊 顾振杰 骆文锦 董思禹 朱静远 谢凌云 何涛 张哲 盛鹏峰 钮信尚 陈玲燕 李同保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55-2567,共13页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年来,以探索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服务国家重要应用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模拟相结合、科学问题解决与关键技术突破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重要应用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研究所的发展理念,... 同济大学精密光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年来,以探索前沿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服务国家重要应用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模拟相结合、科学问题解决与关键技术突破相结合、基础研究与重要应用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研究所的发展理念,打造了高水平研究平台,在X射线器件与系统、强激光薄膜与应用、光学纳米计量与测试、微纳光学与智能感知四个研究方向上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已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理念 研究平台 研究成果 研究基地
下载PDF
40 keV质子辐照对HfO_(2)/SiO_(2)高反射薄膜激光损伤性能影响试验研究
4
作者 管爽 于强 +5 位作者 李宇 王亚南 王可 韩佳岐 钮信尚 马彬 《航天器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5,共7页
在低地球轨道,低能质子辐照是造成空间光学元器件损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光高反射薄膜是空间激光系统中激光产生和输出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光损伤性能变化直接影响激光系统的稳定性。文章采用地面空间环境模拟装置模拟低能(40 keV)... 在低地球轨道,低能质子辐照是造成空间光学元器件损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激光高反射薄膜是空间激光系统中激光产生和输出部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激光损伤性能变化直接影响激光系统的稳定性。文章采用地面空间环境模拟装置模拟低能(40 keV)质子单独作用效果,通过定点原位测量技术和光热吸收测试获得薄膜的光谱透射率、表面形貌和光热吸收特性,采用激光损伤阈值测量方法表征微小初始破坏的激光损伤阈值及损伤形貌;结合SRIM程序模拟计算粒子在材料中输运的具体过程,定量分析过程中的能量损失情况。试验结果表明,40 keV质子辐照会造成HfO_(2)/SiO_(2)三波段高反膜的激光损伤阈值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质子辐照 空间高反射薄膜 激光损伤阈值 损伤机制
下载PDF
中长波红外双波段自由曲面棱镜
5
作者 余俊 刘晓天 +4 位作者 钮信尚 姜斌斌 焦宏飞 张锦龙 王占山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8-287,共10页
为解决传统双波段红外成像系统构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自由曲面棱镜引入双波段成像系统的一体式构型。基于设计中约束追迹光线角度的低灵敏度优化方法,实现了F数为1、焦距为20 mm、视场角为21.8°×16.4°的双波段(3.7... 为解决传统双波段红外成像系统构型复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自由曲面棱镜引入双波段成像系统的一体式构型。基于设计中约束追迹光线角度的低灵敏度优化方法,实现了F数为1、焦距为20 mm、视场角为21.8°×16.4°的双波段(3.7~4.8μm和8.0~12.0μm)红外光学系统。在20 lp/mm空间频率处,系统中波红外波段和长波红外波段内所有视场的调制传递函数(MTF)分别高于0.79和0.67。经公差分析可知,该自由曲面棱镜的制造可采用单点车削机床实现。同时,完成了长波红外自由曲面棱镜的试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自由曲面棱镜 红外双波段 公差分析
原文传递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dual-band high reflectors affected by nodule defects in the femtosecond regime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彬 韩佳岐 +8 位作者 李静 王可 管爽 钮信尚 李浩然 张锦龙 焦宏飞 程鑫彬 王占山 《Chinese Opt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3-27,共5页
The influence of nodule defec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damage has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In this study,two types of 800 nm/1064 nm dual-band HfO_(2)=Si O_(2) high-reflection films wit... The influence of nodule defect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emtosecond laser-induced damage has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In this study,two types of 800 nm/1064 nm dual-band HfO_(2)=Si O_(2) high-reflection films with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were analyzed.Combined with finite-difference time-domain electric field simulation and focused ion beam analysis,the initial state and growth process of femtosecond laser damage of nodules were explored.In particular,the sequence of blister damage determined by the film design and the inner damage caused by nodules were clarified.The rule of the laser-induced damage threshold of different size nodules was obtained.The difference in the damage behavior of nodules in the two types of films was elucid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mtosecond laser damage nodule defects dual-band high reflector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