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机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钱会银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36期253-254,共2页
目的为了减少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探讨术后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机的合理应用,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83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转ICU的患者,进行呼吸系统功能监测及呼吸机应用。结... 目的为了减少体外循环心脏术后呼吸系统的并发症,探讨术后呼吸功能监测和呼吸机的合理应用,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83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转ICU的患者,进行呼吸系统功能监测及呼吸机应用。结果经过有效的术后呼吸功能监测与呼吸机的应用,使术后患者血氧分压维持满意水平,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81例患者中除1例因术前合并心力衰竭,术后发生急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后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其余82例患者均在病情稳定后转入普通病房,痊愈出院。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ICU有效呼吸系统功能监测,掌握确当的停机、拔管时机可保证患者顺利度过手术风险期。探讨正确的气道管理,合理呼吸机参数设定,对患者早日康复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脏 术后 呼吸功能监测 呼吸机 应用探讨
下载PDF
成人CPR中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邹勤华 钱会银 +5 位作者 徐波 朱建良 周保纯 刘一韡 朱凌霞 刘励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39-546,共8页
目的在成人心肺复苏术(CPR)中,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的应用是否优于肾上腺素尚未定论,本研究针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方法在PubMed、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成人CPR联合或单独应用肾上腺素的所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 目的在成人心肺复苏术(CPR)中,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的应用是否优于肾上腺素尚未定论,本研究针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资料进行荟萃分析。方法在PubMed、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成人CPR联合或单独应用肾上腺素的所有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观察指标包括复苏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入院存活率(或短期存活率)、出院存活率(或长期存活率)和神经功能预后。结果在检索到的191篇文献中,最终纳入分析的有8项随机对照研究(共5740例患者),其中5项为院外心脏骤停(OHCA,5172例患者)研究,3项为院内心脏骤停(IHCA,568例患者)研究。依据患者心脏骤停(CA)最初检测到的心律,分为室颤/室速(VF/VT),无脉性电活动和心室停顿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与单用肾上腺素组比较,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组能提高成人心脏骤停患者入院存活率(短期存活率)(RR=1.15,95%CI=1.01~1.32,P=0.04),而ROSC率、出院存活率及神经功能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发现,联合用药组对于IHCA患者ROSC率(RR1.30,95%CI=1.11~1.51,P=0.001)及短期存活率(RR1.23,95%CI=1.05~1.44,P=0.01)效果优于肾上腺素组。结论血管加压素联合肾上腺素较单用肾上腺素可明显提高CA患者人院存活率(短期存活率);对于IHCA患者,联合应用可提高患者ROSC率和短期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复苏(CPR) 心脏骤停(CA) 血管加压素 肾上腺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亚低温对心肺复苏大鼠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和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陆件 钱会银 +7 位作者 刘励军 周保纯 肖盐 毛锦宁 安国印 芮明忠 王涛 朱昌来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41,共7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MH)对心肺复苏(CPR)后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ROS)产生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BC... 目的:观察亚低温(MH)对心肺复苏(CPR)后海马神经细胞活性氧(ROS)产生量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 mRNA和自噬相关蛋白轻链3(LC3)表达的影响。方法65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BC,n=5);CPR组(n=60)。CPR组制作窒息法心肺复苏模型,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再随机分为2组:常温CPR组(NT)和低温CPR组(HT)。NT组在ROSC后保持37℃恒温,HT组在ROSC后立即行低温32℃干预4 h。根据观察时点的不同,再将两组CPR组随机分2个亚组:即 ROSC后12 h和24 h组(NT-12,NT24,HT-12,HT-24)。到达观察时点先对存活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然后立即取双侧海马组织,应用流式法检测大鼠海马单细胞悬液ROS水平。利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神经细胞细胞核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形态学变化。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海马神经细胞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B)测定海马神经细胞LC3蛋白水平。应用SPSS 19.0软件包,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 ±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60只大鼠中有44只(73%)成功ROSC,存活到观察时点的有33只大鼠(55%)。NT和HT组各时点的NDS明显低于BC组(F=8.107,P<0.05),HT-12和HT-24组的NDS与相同时点的NT组比较有显著提高(t=9.692,P<0.01;t=14.374,P<0.01)。NT和HT组各时点的ROS产生量明显高于BC组(F=16.824,P<0.05),而HT-12和HT-24组的升高程度则明显低于相同时点的NT组大鼠(t=9.836,P<0.01;t=7.499,P<0.01)。NT和HT组各时点的caspase-3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BC组(F=24.527,P<0.05),而HT-12和 HT-24组的升高程度则明显低于相同时点的 NT 组大鼠(t =6.935,P<0.01;t=4.317,P<0.01)。NT 和 HT 组各时点的 LC3B-Ⅱ/Ⅰ的表达量明显高于 BC 组(F=6.584,P<0.05),而 HT-12和 HT-24组的升高程度则明显低于相同时点的 NT 组大鼠(t=10.836,P<0.001;t=2.653,P=0.02)。NT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和线粒体的形态学变化较BC组有明显改变,HT组海马神经细胞核和线粒体与相同时点NT组比较损伤有所减轻。结论 MH能减轻ROSC后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并提高其神经功能,其机制之一是减少了CPR后大鼠神经细胞ROS的产生,并通过抑制caspase-3和LC3的表达使神经细胞凋亡和自噬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心肺复苏 活性氧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轻链3 自噬 Caspase-3 LC3
原文传递
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钱会银 朱建良 +4 位作者 邹勤华 周保纯 赵旭明 陆件 刘励军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7-102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治疗性低温... 目的 系统评价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的影响.方法 检索MEDLINE、Pub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治疗性低温对心脏骤停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结局指标为神经功能预后和存活率.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二分类变量效应量用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表达,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在8个随机对照实验中,共1 512例心脏骤停患者.与常温组比较,治疗性低温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4,95% CI:1.01~1.78,P<0.05);两组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1.09,95%CI:0.98~1.20,P>0.05).与常温组比较,应用传统降温方法的治疗性低温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51,95% CI:1.22~1.87,P<0.01);传统降温方法的治疗性低温能提高存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R=1.36,95%CI:1.13 ~1.63,P<0.01).结论 治疗性低温能改善心脏骤停后患者神经功能预后,不能提高存活率;应用传统降温方法的治疗性低温不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而且能提高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低温 心脏骤停 神经功能预后 存活率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 被引量:8
5
作者 钱会银 王晓培 《临床医学》 CAS 2012年第12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手段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6)。治疗组32例为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手段分为治疗组(n=32)和对照组(n=36)。治疗组32例为2011年4月至2012年10月治疗的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并联合常规抗感染、呼吸机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36例为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用常规抗感染、呼吸机机械通气及对症支持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体温、血象恢复时间、氧合指数改善、机械通气时间、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肺泡灌洗吸痰术治疗重症监护室肺部感染安全可行,能够迅速清除气道分泌物和黏液栓,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吸痰术 重症监护室 肺部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