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结构与功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民章 宋后燕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54-57,共4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重要的溶血栓药物,还能降低心脏病人的死亡率,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t-PA突变体,探索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 t-PA是分子量为68000的单链多肽,由527个氨...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重要的溶血栓药物,还能降低心脏病人的死亡率,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重组DNA技术,构建t-PA突变体,探索它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取得了新的进展。 t-PA是分子量为68000的单链多肽,由527个氨基酸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 纤溶酶原 激活剂 结构 功能
下载PDF
谈教师对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钱民章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年第11期24-24,62,共2页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教师对学生成长的影响力不可低估。教师要对自己的品格提出高标准要求,成为学生的榜样,不断学习提高自己,在教学中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加强与学生交流,在学生成人成才中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 教师 大学生 成人成才
下载PDF
影响人γ—型干扰素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效率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民章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1-3,共3页
本工作研究了影响人γ—型干扰素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效率的3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M9+LB发酵培养基,控制工程菌培养时间和温度,即种子菌在LB(Amp)液中30℃生长10h,转入发酵培养基中30℃扩增3h,42℃诱导培养3h,并按种子菌液与... 本工作研究了影响人γ—型干扰素基因在工程菌中表达效率的3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M9+LB发酵培养基,控制工程菌培养时间和温度,即种子菌在LB(Amp)液中30℃生长10h,转入发酵培养基中30℃扩增3h,42℃诱导培养3h,并按种子菌液与发酵培养液2%的比例扩增工程菌,可使发酵菌液中工程菌密度达OD(600)1.6,IFN-γ表达水平占菌体总蛋白的65%~70%,使IFN-γ活性达1.68×107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工程菌 发酵 表达 培养基 IFN-8
下载PDF
启发式教学法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钱民章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174-175,共2页
关键词 医学教育 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
下载PDF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cDNA亚克隆的构建
5
作者 钱民章 宋后燕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25-29,共5页
从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cDNA 克隆 pHS-1获取 t-PAcDNA 片段,与质粒pUC_8构建了 t-PAcDNA 亚克隆。从该克隆中获得分离 t-PA 基因的探针.
关键词 克隆 亚克隆 DNA重组 质粒
全文增补中
嵌合纤溶酶原激活剂的研究
6
作者 钱民章 宋后燕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58-60,共3页
纤溶酶原激活剂有组织型和尿激酶型两类(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两者均属丝氨酸蛋白酶家系,通过水解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参与血栓溶解。嵌合纤溶酶原激活剂(chimeric plasminogen Act... 纤溶酶原激活剂有组织型和尿激酶型两类(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urokinase-plasminogen Activator,u-PA)。两者均属丝氨酸蛋白酶家系,通过水解纤溶酶原为纤溶酶参与血栓溶解。嵌合纤溶酶原激活剂(chimeric plasminogen Activotor,CPA)是指用基因工程的手段将t-PA和u-PA分子中的不同功能区域融合后得到的具有激活纤溶酶原活性的嵌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纤溶酶原 激活剂 研究
下载PDF
橙皮甙抗LDL氧化及对MCP-1 mRNA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娄桂予 江渝 +1 位作者 彭家和 钱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17-719,共3页
目的 研究橙皮甙体内外抗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兔食饵性动脉斑块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制备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 ,Cu2 + 诱导其氧化 ,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体系中丙二醛含量... 目的 研究橙皮甙体内外抗脂质氧化作用及其对兔食饵性动脉斑块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转录的影响。方法 ①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制备正常人低密度脂蛋白 ,Cu2 + 诱导其氧化 ,测定不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体系中丙二醛含量。②采用高脂饮食加免疫损伤的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将 18只家兔随机化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橙皮甙组。每组 6只 ,分别给予普通饲料 (正常对照组 )和高脂饲料 (模型组 )喂养 ,橙皮甙组在喂高脂饲料的同时 ,加橙皮甙 ( 2g d)一同喂养。建模 10周末耳缘静脉采血 ,检测各组动物血清中丙二醛和一氧化氮的含量。而后处死动物 ,取胸主动脉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动脉壁细胞中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 体外实验中 ,橙皮甙显著抑制丙二醛的生成 ,并呈一定浓度依赖关系 (P <0 .0 5 ,P <0 .0 1,P <0 .0 0 1)。体内实验中 ,橙皮甙明显降低血浆丙二醛的含量 (P <0 .0 1)和一氧化氮的水平 (P <0 .0 0 1) ;并对胸主动脉壁细胞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1mRNA的转录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5 )。结论 橙皮甙在体内外均有抗氧化作用 ,其下调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甙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培养方法 被引量:23
8
作者 李琴山 冯赞杰 +2 位作者 刘洋 徐海燕 钱民章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彰胶原酶(1:1)混合酶液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化完全培养液组分(不添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素等辅助因子),当原代培养细胞80%以上汇合后用胰... 目的:建立稳定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离和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彰胶原酶(1:1)混合酶液消化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简化完全培养液组分(不添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素等辅助因子),当原代培养细胞80%以上汇合后用胰蛋白酶消化传代;用形态学、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鉴定.结果:种植在培养瓶中的内皮细胞4h贴壁生长,48~96h生长最快,7—10d汇合.内皮细胞呈单层铺路石样外观,Ⅷ因子相关抗原(Ⅷ:Ag)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KDR)鉴定内皮细胞纯度达95%以上.结论:用混合酶液灌注脐静脉消化内皮细胞是获取内皮细胞的一种好方法,可靠性大,成功率高,可以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脐静脉 细胞培养
下载PDF
橙皮苷与芦丁体外抗高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的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琴山 娄桂予 钱民章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15-116,119,共3页
目的 :探讨橙皮苷、芦丁体外抗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氧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血清HDL ,Cu2 + 诱导HDL氧化 ,检测反应体系中的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 ,观察橙皮苷、芦丁对HD... 目的 :探讨橙皮苷、芦丁体外抗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氧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一次性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方法分离血清HDL ,Cu2 + 诱导HDL氧化 ,检测反应体系中的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 ,MDA) ,观察橙皮苷、芦丁对HDL氧化的抑制作用。结果 :橙皮苷、芦丁对Cu2 + 诱导的HDL氧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橙皮苷、芦丁体外抗HDL的氧化作用是它们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橙皮苷 芦丁 体外 高密度脂蛋白 氧化修饰 检测 血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CCR2介导MCP-1诱导的人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艳 刘喜平 +2 位作者 李琴山 尚惠锋 钱民章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本室前期工作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诱导人内皮细胞(hVECs)凋亡.为进一步揭示MCP-1诱导凋亡分子机理,首先观察MCP-1对hVECs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chemokine receptor-2,CC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CP-... 本室前期工作发现,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可诱导人内皮细胞(hVECs)凋亡.为进一步揭示MCP-1诱导凋亡分子机理,首先观察MCP-1对hVECs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C-C motifchemokine receptor-2,CCR2)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MCP-1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CCR2在hVECs的表达.以脂质体为载体的CCR2反义寡核苷酸序列转染hVECs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膜联蛋白(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显示,CCR2反义寡核苷酸转染hVECs48h后可明显降低CCR2蛋白质的表达(P<0.05),抑制MCP-1诱导的hVECs凋亡(P<0.01).反义CCR2抑制凋亡结果与加入CCR2阻断剂RS102895后细胞凋亡测定结果一致.上述结果表明,MCP-1的主要受体CCR2介导了MCP-1诱导的hVECs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CC类趋化因子受体2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反义寡核苷酸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胆固醇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7
11
作者 卢志顺 余晓 +1 位作者 唐俊利 钱民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679-1681,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一氧化氮(ni... 目的研究胆固醇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别以浓度为6.25、12.50、25.00、50.00mg/L的胆固醇作用于ECV304细胞48h,检测细胞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活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浓度,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nthase,NOS)活性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浓度。结果与无胆固醇组比较,胆固醇浓度为50.00mg/L时培养液中LDH活性显著增加;25.0mg/L,50.0mg/L浓度组培养液中NO浓度显著降低;胆固醇浓度为6.25、12.5、25.0、50.0mg/L组与无胆固醇组比较,随着胆固醇浓度提高,培养液中NOS活性逐渐降低,MCP-1浓度逐渐增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浓度的胆固醇能直接损伤人血管内皮细胞结构,影响内皮细胞的部分分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固醇 人血管内皮细胞 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绞股蓝总甙对高脂诱导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炎性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权媛 钱民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甙(gyrenosides,GP)对高脂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病变部位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AS模型。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P 3个剂量组、辛伐... 目的研究绞股蓝总甙(gyrenosides,GP)对高脂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病变部位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和腹腔注射维生素D3建立大鼠AS模型。60只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GP 3个剂量组、辛伐他汀组。7周后处死大鼠,光镜下观察胸主动脉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表达;ELISA法测定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ox-LDL);比色法测定血清总抗氧化能力、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GP各剂量组可减轻AS病变;下调主动脉壁ICAM-1、MCP-1和NF-κBp65的表达(P<0.01);降低血清MDA、ox-LDL水平(P<0.01),升高血清总抗氧化水平(P<0.01)。结论GP可下调ICAM-1及MCP-1的表达、抑制实验性大鼠AS病变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进而抑制NF-κB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动脉粥样硬化 绞股蓝总甙 氧化应激 炎症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抑制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激活 被引量:5
13
作者 冯赞杰 卢志顺 +2 位作者 刘洋 李琴山 钱民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因子κB激活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为对象,用50 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细胞2 h,并加入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因子κB激活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为对象,用50 mg/L的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作用细胞2 h,并加入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10,30,90 mol/L)对其进行干预,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因子κB亚单位p65核移位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κB抑制蛋白-α含量变化,硝酸还原酶法测定各组细胞培养液中一氧化氮生成量。结果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经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2 h后,其核移位阳性细胞数为76.67±3.21,与空白组1.33±0.58相比明显增加(P<0.01),再与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共同孵育2 h后,核移位阳性细胞数分别为28.33±2.52,19.67±1.53和15.67±2.89,与单纯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相比明显减少(P<0.01),且随着浓度升高有递减的趋势;30,90μmol/L金雀异黄素能明显增加细胞内κB抑制蛋白-α的含量;各组细胞培养液内的一氧化氮生成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金雀异黄素能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核因子κB的活化;其作用机制可能涉及增加细胞内κB抑制蛋白含量,未发现与一氧化氮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素 核因子ΚB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κB抑制蛋白-α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束波 刘志江 钱民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7-223,共7页
研究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大鼠模型,观察绞股蓝总苷对血脂各成分的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血管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绞股蓝总苷能降低大... 研究绞股蓝总苷对高脂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高脂大鼠模型,观察绞股蓝总苷对血脂各成分的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及血管表型标志物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绞股蓝总苷能降低大鼠血脂水平并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去分化表型改变;增加高脂大鼠动脉分化标志蛋白SM-actin的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蛋白PCNA的表达。说明绞股蓝总苷能有效抑制高脂诱导的大鼠平滑肌细胞去分化,机制可能与抑制MCPI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蛋白1
下载PDF
鼠碳酸酐酶Ⅶ(mCA_7)cDNA亚克隆的构建
15
作者 钱民章 《遵义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构建一个鼠碳酸酐酶ⅦcDNA亚克隆 ,用于研究该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设计两个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缺失N端 2 3个氨基酸残基的mcA7cDNA片断 ,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到 pGEM T载体 ,再用Kunkel方法突变 72 4位的NdeI位点 ,突变... 目的 构建一个鼠碳酸酐酶ⅦcDNA亚克隆 ,用于研究该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方法 设计两个引物 ,用PCR方法扩增缺失N端 2 3个氨基酸残基的mcA7cDNA片断 ,将扩增的目的基因克隆到 pGEM T载体 ,再用Kunkel方法突变 72 4位的NdeI位点 ,突变后的mCA7b’片断插入表达载体 pET3 1f1(+)。结果与结论 构建了pET3 1f1mcA7b’亚克隆。该克隆顺序正确 ,可高效表达N端缺失 2 3个氨基酸残基的mcA7突变体 ,并适用于mcA7b’基因的点突变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 亚克隆 突变体 PCR CDNA 碳酸酐酶Ⅶ
下载PDF
重组人r-型干扰素包涵体的制备
16
作者 钱民章 《遵义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249-250,共2页
本工作研究了人重组r-型干扰素包涵体的制备条件。用多次超声,差速离心等方法使包涵体与破碎的细胞结构和可溶性蛋白分离,使IFN-r占包涵体总蛋白的90%。通过用变性剂和透析等手段,使包涵体溶解,以利于IFN-r的进一步纯化。
关键词 干扰素 包涵体 超声法 离心 IFN-R 制备
下载PDF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8
17
作者 官秀梅 钱民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单核细胞趋化蛋1(0.1、1.0、10及100μg/L)作用于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fo... 目的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单核细胞趋化蛋1(0.1、1.0、10及100μg/L)作用于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采用细胞计数、MTT、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细胞中cfos基因的表达。结果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能诱导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呈剂量依赖关系,100μg/L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人脐静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作用强于平滑肌细胞增殖因子血小板源生长因子的作用(P<0.00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在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同时引起cfos基因的高表达(P<0.001)。结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不仅是趋化激活剂,而且是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的促增殖因子,并且其促增殖的功能可能与增强c-fos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生物学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流式细胞术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动脉粥样硬化 C-FOS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对PCSK9基因表达及辛伐他汀降血脂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柳松 钱民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9-85,共7页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gypenosides,GPs)对大鼠肝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表达及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模型组(... 目的:探讨绞股蓝总苷(gypenosides,GPs)对大鼠肝脏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基因表达及辛伐他汀的降血脂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饲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高脂模型组(model组)、辛伐他汀组(Simvastatin组)、GPs组和GPs与辛伐他汀联合用药组(combined组)。除正常对照组喂食普通饲料外,其余3组大鼠均喂食高脂饲料。将GPs溶于0.3%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溶液中,用灌胃方式给药。Control组和model组灌0.3%CMC-Na(1mL/100 g),GPs组灌GPs 160 mg·kg^(-1)·d^(-1),simvastatin组灌辛伐他汀5mg·kg^(-1)·d^(-1),combined组灌两者联合剂量。实验8周后,处死大鼠。取腹腔动脉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称大鼠体重及肝脏组织湿重,测定肝指数;取肝脏用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HE染色作常规形态学检测;另取肝脏提取总RNA,real-time PCR测定PCSK9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的mRNA表达;提取肝脏总蛋白,Western blot测定PCSK9和LDLR蛋白的表达。结果:成功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与model组大鼠比较,simvastatin组、GPs组以及combined组TC、TG和LDL-C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各组HDLC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与model组大鼠比较,simvastatin组、GPs组以及combined组肝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肝组织病理结果显示,高脂血症性大鼠出现脂肪肝病变;Simvastatin组、GPs组以及combined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程度有不同程度减轻,尤以combined组效果显著。与model组比较,simvastatin组PCSK9和LDLR的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GPs组以及combined组PCSK9的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GPs组LDLR的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combined组LDLR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Simvastatin组PCSK9和LDLR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GPs组和combined组的PCSK9蛋白表达明显降低,LDLR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GPs能抑制肝脏PCSK9表达,增加LDLR表达量;与辛伐他汀联用可增强其降血脂和减轻肝脏脂肪病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 高脂血症 PCSK9基因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辛伐他汀
下载PDF
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的抗菌性能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邱顺华 金李芬 钱民章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8-590,共3页
目的研究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ethanol Crude extract,ECE)的抗菌性能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ECE的抗菌性能;观察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低温保存对ECE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正安野木瓜ECE对大肠肝菌、金... 目的研究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乙醇粗提物(ethanol Crude extract,ECE)的抗菌性能及稳定性。方法采用牛津杯法和二倍稀释法研究ECE的抗菌性能;观察不同温度、不同加热时间、低温保存对ECE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正安野木瓜ECE对大肠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伤寒沙门氏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均有抗菌作用,其活性随浓度降低而减弱,其浓度的自然对数与抑菌圈面积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符合典型的抗生素作用方程。ECE热稳定性好,低温保存对其抗菌活性无影响。结论贵州正安野木瓜果实60%乙醇粗提物有抗菌作用,稳定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木瓜果实 乙醇粗提物 抗菌活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金雀异黄素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琴山 刘洋 +1 位作者 冯赞杰 钱民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74-879,共6页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并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0.1μmol、1μmol、10μmol、50μmol)和终浓度为10μg/L的MCP-1作用24h;...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素对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培养并鉴定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0.1μmol、1μmol、10μmol、50μmol)和终浓度为10μg/L的MCP-1作用24h;先用MTT比色法观察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DNA含量及细胞周期,观察其对hUVECs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技术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Fas、Bcl-2、Bax的表达,探讨金雀异黄素对MCP-1诱导hUVECs凋亡干预的可能机制。结果:金雀异黄素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抑制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P<0.01,P<0.01,P<0.01)。MTT值明显增高;凋亡细胞明显少于对照组(10μg/LMCP-1),Bcl-2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Fas、Bax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金雀异黄素能抑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作用有量效相关性,抑制机制可能与下调Fas、Bax蛋白及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1 染料木黄酮 脐静脉内皮细胞 蛋白质BAX 蛋白质Fas 蛋白质Bel-2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