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矿产勘查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讨
1
作者 韩世炯 杨言辰 +1 位作者 钱烨 王晰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第7期264-265,共2页
结合矿产勘查学课程体系的特点,深入挖掘矿产勘查学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相接轨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地质人才。最后,探讨了评... 结合矿产勘查学课程体系的特点,深入挖掘矿产勘查学课程中包含的思政元素,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工匠精神、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育人相接轨的教学模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地质人才。最后,探讨了评价机制和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勘查学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金银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2
作者 赵立翔 丁正江 +4 位作者 张琪彬 范家盟 滕嘉文 孙金磊 钱烨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胶东地区不仅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矿产形成的关键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部岩浆岩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47~162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25~133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10~123 Ma... 胶东地区不仅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矿产形成的关键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部岩浆岩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47~162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25~133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10~123 Ma)和崂山期(110~118 Ma)。玲珑期花岗岩为地壳重熔S型岩石,源区物质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和太古代TTG片麻岩系;郭家岭期花岗岩为高w(Ba)/w(Sr)值花岗岩,伟德山期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二者均为壳幔混合成因;崂山期花岗岩为地壳重熔A型花岗岩。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接近伟德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金矿床主要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内;金银多金属矿成矿物质均具明显地幔来源特征,与伟德山期花岗岩具有密切联系,上地幔在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的贡献主要通过幔源C-H-O流体活动实现。含金幔源C-H-O流体在进入地壳后发生分异作用,分异后的流体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和大气水的不断加入而发生成矿作用,在岩体内外适当部位形成金银多金属矿,在岩体外部适当部位形成蚀变岩型、脉型等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花岗岩 岩石成因 成岩成矿关系 构造背景 胶东地区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表达水平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和预后关系
3
作者 钱烨 张燕 +3 位作者 鲁小敏 吉浩明 徐榕蔓 储建华 《肿瘤综合治疗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NF-κ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NKILA)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 目的 分析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16/18型感染乳腺癌患者病灶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链非编码RNA(NF-κB interacting long non-coding RNA,NKILA)表达情况及其与乳腺癌分子分型、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334例乳腺癌患者(观察组)和50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癌旁组织和对照组患者病灶组织标本进行NKILA表达检测,并检测血清指标水平。分析两组NKILA表达情况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HPV分型感染情况、不同分子分型、不同预后患者病灶NKILA表达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 <0.05),癌旁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HPV 16/18型感染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HPV16/18型感染组(均P <0.05)。Luminal A型组、Luminal B型组患者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型组(均P <0.05),HER-2过表达型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三阴性组(P <0.05)。复发转移组肿瘤组织NKILA相对表达量、NKILA高表达率均低于未复发转移组(均P <0.05)。NKILA低表达组3年无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NKILA高表达组[24.7%(36/146)∶40.0%(58/145),P <0.05]。结论 相比乳腺癌旁组织和良性疾病病灶,乳腺癌患者病灶NKILA表达下降,且HPV 16/18型感染者、三阴性乳腺癌者和术后复发转移者病灶NKILA表达下降更为明显,NKILA低表达与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乳腺癌 核因子κB相互作用的长非编码RNA 分子分型 预后
下载PDF
“家—校—医”联合背景下ADHD儿童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
4
作者 陆灵俊 钱烨 《现代特殊教育》 2024年第5期68-71,共4页
行为管理治疗是改善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行为的一种干预方式,将家庭支持、学校教育、医院治疗三者有机地结合,可以为儿童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行为干预,使干预效果最优化。文章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 行为管理治疗是改善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行为的一种干预方式,将家庭支持、学校教育、医院治疗三者有机地结合,可以为儿童提供更精准、更全面的行为干预,使干预效果最优化。文章以个案研究为切入点,从“前事控制”“支持家长”“行为训练”“后果处理”四个方面探索“家—校—医”联合背景下行为干预的有效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HD儿童 行为干预 “家—校—医”联合
下载PDF
变质重结晶锆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与U-Pb年代学:以辽宁红透山铜锌矿床赋矿片麻岩为例 被引量:14
5
作者 钱烨 孙丰月 +2 位作者 李碧乐 霍亮 张雅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0-1509,共10页
利用CL和LA-ICP-MS技术,对红透山铜锌矿床赋矿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开展了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和锆石微区定年。CL图像特征显示锆石具有核幔边结构,分析认为核部为岩浆锆石,幔部为变质重结晶锆石;原位微量元素... 利用CL和LA-ICP-MS技术,对红透山铜锌矿床赋矿黑云母斜长片麻岩中的锆石开展了内部结构特征分析、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和锆石微区定年。CL图像特征显示锆石具有核幔边结构,分析认为核部为岩浆锆石,幔部为变质重结晶锆石;原位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的结果显示核部和幔部锆石稀土元素组成存在异同点,相同之处表现在两者的稀土配分模式相似,表明微量元素组成方面变质重结晶锆石对岩浆锆石的继承性;差别之处体现在稀土总量和轻稀土上,幔部变质重结晶锆石的稀土总量和轻稀土量都明显低于核部岩浆锆石,显示变质重结晶过程中锆石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此基础之上,对锆石U-Pb年龄进行合理解释,认为核部岩浆锆石年龄2 552Ma代表研究区海底火山岩的喷发时限,变质重结晶锆石较小年龄2 520 Ma代表区域变质事件的时限。既而限定红透山铜锌矿的成矿时代在2 552 Ma,变质变形时代2 52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质重结晶锆石 锆石微量元素 锆石U-PB年代学 红透山铜锌矿
下载PDF
华北地台东北缘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成矿地质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成矿动力学 被引量:4
6
作者 钱烨 孙金磊 +4 位作者 李予晋 于娜 刘金龙 李碧乐 孙丰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7-1150,共24页
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研究区经历了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形成,元古宙"辽吉洋"的构造演化,中生代早期遭受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影响,中-新生代又有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同时也记录了... 西岔地区金多金属矿位于华北地台东北缘。研究区经历了太古宙结晶基底的形成,元古宙"辽吉洋"的构造演化,中生代早期遭受古亚洲洋最终闭合的影响,中-新生代又有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与改造,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同时也记录了丰富的成矿信息。为厘清区内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与成矿动力学背景,本文对研究区不同成矿地质体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测年和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具有条带状贱金属矿化的荒岔沟组变粒岩锆石年龄为2157Ma,其形成与辽吉洋洋壳俯冲产生的强烈海底火山喷发密切相关,在火山喷发的间歇期形成了条带状矿化的火山-沉积岩;(2)正岔矽卡岩型铅锌矿的成矿地质体(正岔岩体)由具有埃达克属性的高镁闪长岩和低镁花岗岩组成,形成于晚三叠世(224.3~218.5Ma),是古亚洲洋闭合和持续碰撞造山导致的加厚下地壳拆沉作用的产物,暗示华北地台北缘岩石圈规模有限的减薄和克拉通破坏的起始时间可能为晚三叠世;(3)西岔金银矿的成矿地质体西岔正长斑岩的锆石U-Pb年龄将西岔金银矿的成矿时代限定在~121.1Ma。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西岔金银矿的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伸展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多金属矿 华北地台东北缘 辽吉洋 古亚洲洋闭合 古太平洋俯冲 华北克拉通减薄 西岔地区
下载PDF
黑龙江金厂金矿花岗斑岩锆石地球化学、U-Pb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钱烨 孙丰月 +2 位作者 李碧乐 陈静 第五春荣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2-371,共10页
为确定与金厂金矿成矿有关的岩浆类型、活动时限和构造背景,采用LA-ICP-MS技术对研究区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龄及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锆石环带发育,wTh/wU值>0.4,具有岩浆锆石特征;锆石年龄分布于220Ma和103~123Ma ... 为确定与金厂金矿成矿有关的岩浆类型、活动时限和构造背景,采用LA-ICP-MS技术对研究区花岗斑岩开展了锆石U-Pb年龄及原位微区微量元素测定。结果表明:锆石环带发育,wTh/wU值>0.4,具有岩浆锆石特征;锆石年龄分布于220Ma和103~123Ma 2个区间,代表了2期岩浆事件;对2种锆石分别命名为捕获岩浆锆石和新生岩浆锆石;锆石的地球化学和年龄信息显示捕获岩浆锆石的原岩为早三叠世花岗岩;锆石微量元素信息暗示花岗斑岩是早三叠世花岗岩高度熔融结晶分异、侵位于浅部氧化环境而形成,这一过程导致新生岩浆锆石负Eu异常程度降低。新生锆石加权平均年龄为(113.5±3.8)Ma,与成矿年龄一致,据此认为早白垩世的岩浆事件是金厂金矿成矿事件的直接原因,成矿背景为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岩石圈伸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岩浆锆石 地质意义 金厂金矿
下载PDF
榄香烯联合SOX方案治疗晚期转移性胃癌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钱烨 张燕 +1 位作者 鲁小敏 吉浩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17-121,125,共6页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1/oxsliplatin,SOX)方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71例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应用SOX方案的对照... 目的探讨榄香烯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1/oxsliplatin,SOX)方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该化疗方案的安全性进行分析评价,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71例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应用SOX方案的对照组与榄香烯联合SOX方案的观察组,通过RECIST1.1评分和生存曲线对比两组近期和远期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肿瘤标志物、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临床获益率(CBR)高于对照组(χ^2=5.161,P=0.031;χ^2=5.124,P=0.037);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99、IGF-1、MMP-9、IL-2和IFN-γ水平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改善(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现,观察组白细胞下降程度、贫血、乏力、恶心呕吐的发生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7.1个月,95%可信区间为4.037~10.248)和中位总生存时间(8.8个月,95%可信区间为6.634~10.907)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4.9个月,95%可信区间为2.324~6.839)和中位总生存时间(6.5个月,95%可信区间为5.007~7.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26)。结论榄香烯联合SOX方案对晚期转移性胃癌患者具有较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且其毒副作用较少,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替吉奥 奥沙利铂 晚期转移性胃癌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酱猪蹄和酱猪肘中5种胆固醇氧化物 被引量:4
9
作者 钱烨 张雅玮 +3 位作者 王震 尹敬 彭增起 周光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39-546,共8页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酱猪蹄和酱猪肘中7β-羟基胆固醇、5α,6α-环氧化胆固醇、胆甾烷-3β,5α,6β-三醇、25-羟基胆固醇和7-酮基胆固醇5种胆固醇氧化物(COPs)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氯仿(1∶2, v/v)混合溶液提取,硅胶固相...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酱猪蹄和酱猪肘中7β-羟基胆固醇、5α,6α-环氧化胆固醇、胆甾烷-3β,5α,6β-三醇、25-羟基胆固醇和7-酮基胆固醇5种胆固醇氧化物(COPs)含量的方法。样品经甲醇-氯仿(1∶2, v/v)混合溶液提取,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加入N,O-双(三甲基硅基)乙酰胺-三甲基氯硅烷-三甲基硅基咪唑(3∶2∶3, v/v/v)(Sylon BTZ)进行衍生化处理,设置合理的柱温升温程序,采用选择离子扫描(SIM)模式进行检测。在优化条件下,5种COPs在22 min内实现分离,且分离度良好。5种COPs的线性范围满足测定要求,3个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61.16%~96.96%,相对标准偏差≤7.80%(n=3),检出限(以信噪比为3计)和定量限(以信噪比为10计)分别为0.02~47.07 ng/g和0.06~156.90 ng/g。该法快速简便,线性范围广,灵敏度高,可作为测定实际样品中COP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固相萃取 胆固醇氧化物 酱猪蹄 酱猪肘
下载PDF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钱烨 孙丰月 +1 位作者 张雅静 马芳芳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7-22,共6页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清原花岗-绿岩地体内,矿体为石英脉型;控矿构造为NEE向浑河断裂和NW向苏子河断裂,控矿岩体为中生代南口前岩体;成矿动力学背景为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伸展转换期。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 辽宁清原王家大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北缘清原花岗-绿岩地体内,矿体为石英脉型;控矿构造为NEE向浑河断裂和NW向苏子河断裂,控矿岩体为中生代南口前岩体;成矿动力学背景为中生代碰撞造山过程的挤压-伸展转换期。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包裹体以气液二相为主,成矿流体属于NaCl-H2 O体系类型。成矿流体具有中等盐度(w(NaCl)为17.19%~22.88%)、低密度(0.73~0.92 g/cm3)的特点,成矿峰值温度为200~220℃,成矿平均压力27.73 MPa,成矿深度2.8 km左右。矿质卸载沉淀的主要原因为流体有限沸腾与单纯冷却。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以岩浆水为主,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幔源。综合研究表明,王家大沟金矿床成因类型属造山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造山型金矿床 王家大沟金矿床
下载PDF
吉林中部早侏罗世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钱烨 赵昌吉 +3 位作者 张涛 张学海 刘学生 王永胜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562-568,577,共8页
为明确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开始的时间,以吉林中部老少沟岩体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运用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老少沟岩体形成于早侏罗世,加权平均年龄为(176.3±1.1)Ma;地球化... 为明确古太平洋向欧亚大陆俯冲开始的时间,以吉林中部老少沟岩体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运用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全岩地球化学等方法,研究其形成的构造环境。结果表明:老少沟岩体形成于早侏罗世,加权平均年龄为(176.3±1.1)Ma;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老少沟岩体为富硅、富全碱、高全铁、贫镁、钙、磷的特征,属于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岩体富集轻稀土,轻重稀土分馏强烈,微量元素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K、Th),亏损Sr、Ba元素和高场强元素(Nb、P、Ti)等特征,显示老少沟岩体为铝质A型花岗岩。吉黑东部和小兴安岭—张广才岭两条早侏罗世岩浆带分别显示了火山弧和弧后伸展的特征,研究认为古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开始于早侏罗世,老少沟岩体形成俯冲背景的弧后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早侏罗世 地球化学 U-PB同位素 古太平洋
下载PDF
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烨 吉浩明 +2 位作者 张燕 谢锦华 沈预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4年第4期302-303,共2页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结果 19例患者总有效率5.3%,疾病控制率(CR+PR+SD)57.9%。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5.2个月,1 a生存率...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均接受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结果 19例患者总有效率5.3%,疾病控制率(CR+PR+SD)57.9%。全组中位无病生存期5.2个月,1 a生存率47.4%。主要毒副反应为轻度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环磷酰胺节拍化疗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晚期乳腺癌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塞来昔布 节拍化疗 晚期乳腺癌
下载PDF
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烨 吉浩明 +2 位作者 谢锦华 沈预程 张燕 《现代医药卫生》 2014年第6期888-889,共2页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9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进行3D—CRT,每天1次,每周5次,分割剂量为每次3.0-3.5Gy,照射次数13-20次,总...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PVTT)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9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伴PVTT患者进行3D—CRT,每天1次,每周5次,分割剂量为每次3.0-3.5Gy,照射次数13-20次,总剂量45.5-60.0Gy,观察其疗效。结果肝癌原发灶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4例,疾病进展(PD)9例,有效率为55.1%(16/29);PVTT CR7例,PR14例,SD2例,PD6例,有效率为72.4%(21/29)。中位生存期为9.6个月。结论3D.CRT治疗对原发性肝癌伴PVTT有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疗法 适形 门静脉 栓塞 肝肿瘤 并发症 存活率 三维适形放疗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证治 被引量:11
14
作者 钱烨 《光明中医》 2013年第3期637-639,共3页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微血管病变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人数也随之上升,其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致死... 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微血管病变最严重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病人数也随之上升,其已成为糖尿病患者重要致死原因之一。目前,在西医方面,尚无防治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措施,也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特效药。而从中医理论出发对DN的不同阶段辨证论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已成为糖尿病肾病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合近些年来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探讨糖尿病肾病的证型分布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医 证型 治疗
下载PDF
东昆中隆起带东段闪长岩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72
15
作者 李碧乐 孙丰月 +3 位作者 于晓飞 钱烨 王冠 杨延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63-1172,共10页
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中隆起带东段分布一套高钾的钙碱性闪长岩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Rb)、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P),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岩浆... 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中隆起带东段分布一套高钾的钙碱性闪长岩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K、Ba、Rb)、LREE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P),具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岩浆岩特征。该闪长岩属混合成因,即由交代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与地壳物质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混合形成。阿斯哈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值为244Ma左右,属印支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钾钙碱性侵入岩 岩石成因 构造背景 U-PB年龄 东昆中隆起带
下载PDF
胶东邢家山钼钨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0
16
作者 丁正江 孙丰月 +5 位作者 刘建辉 刘殿浩 李碧乐 张丕建 钱烨 李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721-2732,共12页
邢家山矿床是胶东地区一特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对接地带,在成因上与幸福山似斑状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归属于该区与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铜钼多金属矿床... 邢家山矿床是胶东地区一特大型矽卡岩-斑岩型钼钨矿床,构造位置上处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与扬子板块对接地带,在成因上与幸福山似斑状含角闪二长花岗岩密切相关,归属于该区与燕山早期花岗质岩浆作用有关的特大型、大型和中型铜钼多金属矿床成矿系列。本文对该矿床透辉石榴矽卡岩中的辉钼矿进行了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辉钼矿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范围为156.91±1.78Ma至160.70±1.66Ma,加权平均值为158.91±1.91Ma,对应的Re-Os等时线年龄为158.70±2.06Ma;这些年龄数据与区域上的燕山早期花岗岩锆石U-Pb年龄(158.53±0.79Ma)相近,指示区域上该期铜钼多金属矿化与区内花岗岩具有密切的时间和成因关系。中、晚侏罗世华北东部广泛的地壳增厚作用和地壳重熔导致的大规模地壳重熔型花岗质岩浆活动为该区钼钨多金属矿成矿提供了主要成矿物质和流体。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认为胶东地区中生代以来岩浆活动及相应的成矿作用可能主要存在4期,即:约165~155Ma的铜钼多金属矿化期、约137~110Ma的金矿化期、约120~110Ma的铜钼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和约100~75Ma的金银铅锌多金属矿化期,分别对应于燕山早期-燕山晚期的各期次花岗质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 辉钼矿 钼钨矿床 邢家山 胶东地区
下载PDF
东昆仑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花岗斑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背景 被引量:32
17
作者 许庆林 孙丰月 +3 位作者 李碧乐 钱烨 李良 杨延乾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21-433,共13页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研究程度较低的斑岩型矿床。本文首次采用LA-ICP-MS技术对成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其成岩年龄为222±1 Ma,属印支晚期。莫河下拉花岗斑岩SiO2含量为66.62%~70.75%...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近几年新发现的研究程度较低的斑岩型矿床。本文首次采用LA-ICP-MS技术对成矿花岗斑岩进行了锆石U-Pb定年分析,获得其成岩年龄为222±1 Ma,属印支晚期。莫河下拉花岗斑岩SiO2含量为66.62%~70.75%,富碱((Na2O+K2O)=7.69%~8.69%), K2O/Na2O=1.38~2.38, A/CNK=0.77~0.90,属高钾钙碱性至钾玄岩系列的准铝质花岗岩。岩石明显富集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Nb、Ti、P等高场强元素(HFSE);稀土总量(ΣREE)为144×10-6~189×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9.15~12.1),并表现出中等负 Eu 异常(δEu=0.43~0.64)。综合区域地质背景及年代学数据认为,莫河下拉花岗斑岩为上地壳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的产物,成岩成矿的动力学背景为印支晚期阿尼玛卿洋闭合以后的后碰撞伸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斑岩 元素地球化学 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 莫河下拉银多金属矿床 东昆仑
下载PDF
东昆仑沟里地区暗色包体及其寄主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陈广俊 孙丰月 +4 位作者 李碧乐 王冠 钱烨 许庆林 刘国才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92-904,共13页
通过青海东昆仑东部沟里地区阿斯哈岩体中寄主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岩石成因及其构造属性。阿斯哈岩体中暗色包体广泛分布,包体岩性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包体具有岩浆结构,部分包体具有塑性流变特征... 通过青海东昆仑东部沟里地区阿斯哈岩体中寄主闪长岩和暗色微粒包体的岩相学、全岩地球化学研究,确定了岩石成因及其构造属性。阿斯哈岩体中暗色包体广泛分布,包体岩性主要为角闪辉长岩。包体具有岩浆结构,部分包体具有塑性流变特征,包体中可见寄主岩石矿物的捕掳晶和针状磷灰石,表现出岩浆混合的岩相学特征。主岩及暗色包体同属准铝质、高钾钙碱性钾玄岩系列过渡岩石,主量元素在Harker图解及 Al2 O3/K2 O CaO/K2 O和 SiO2/CaO K2 O/CaO的共分母协变图上具良好的线性关系,反映两者成分的变化与岩浆混合作用有关。两者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总体一致,显示二者密切的成因联系。两者都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Rb、K ),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 )。暗色包体具有贫硅(w(SiO2)=50.70%~53.88%)和富镁、铁、钙的地球化学特征,其 Mg#值较高(Mg#=0.52~0.59),暗示其来源于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楔的部分熔融。主岩的 Rb/Sr值为0.22~0.27,接近地壳平均值,Nb/Ta值为14.5~15.2,介于地幔平均值与地壳平均值之间,表明寄主岩石岩浆具有壳源岩浆的性质并经历了幔源岩浆的混合作用。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认为阿斯哈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早三叠世,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俯冲带流体交代地幔楔,导致其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底侵的幔源基性岩浆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并与之发生混合形成本区闪长岩,而其中的暗色包体为幔源岩浆混合不彻底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色微粒包体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岩浆混合作用 沟里地区 东昆仑造山带
下载PDF
青海东昆仑卡尔却卡地区野拉塞铜矿床成因类型及成矿机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李碧乐 孙丰月 +4 位作者 于晓飞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丁清峰 钱烨 张晗 许庆林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696-3708,共13页
青海野拉塞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是近年来祁曼塔格地区新发现的热液铜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床的容矿围岩主要是印支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其次是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和基性火山岩。矿化主要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蚀变为硅化、绢... 青海野拉塞铜矿位于东昆仑造山带西段,是近年来祁曼塔格地区新发现的热液铜矿床,规模已达中型。矿床的容矿围岩主要是印支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其次是志留纪滩间山群大理岩和基性火山岩。矿化主要受NWW向断裂构造控制,主要蚀变为硅化、绢云母化和钾长石化。根据脉体穿切关系和矿物交代关系,成矿过程划分为主要的Ⅰ、Ⅱ和Ⅲ个阶段。研究表明,野拉塞铜矿床石英中发育气液两相(W型)、含子矿物三相(S型)和富CO2三相(C型)3种类型包裹体。流体盐度为3.42%~65.48%NaC leqv,集中在40.00%~55.00%NaC leqv和4.00%~10.00%NaC leqv两个区间;流体盐度、密度在直方图上主要表现为双峰特征。流体密度为0.43~1.25g.cm-3,集中在1.07~1.14g.cm-3和0.55~0.85g.cm-3两个区间。成矿温度为187~579℃,成矿Ⅰ、Ⅱ和Ⅲ阶段成矿温度分别为332~579℃、294~345℃和187~212℃。成矿Ⅰ阶段C型与S型包裹体共存,表明该阶段发生过沸腾或不混溶。可能的流体演化机制是,岩浆结晶的最后阶段从岩浆中直接出溶的极高温、中高盐度(约为15%~25%NaCleqv)的原始成矿流体(岩浆流体),通过不混溶作用形成高温高盐度S型、高温低盐度C型和高温低盐度W型流体,该过程导致成矿物质的第1次沉淀富集。成矿Ⅱ阶段流体的混合作用则是铜沉淀的主要原因。通过等容线图解法估算成矿压力为47.4~93.1MPa,成矿深度为1.8~3.5km。与成矿关系密切的酸性侵入岩类为高钾、铝过饱和的钙碱性系列岩石。岩石的稀土总量TREE为133.9×10-6~240.6×10-6,介于上、下地壳平均值之间,岩石轻稀土分馏明显,重稀土分馏不明显,δEu为负异常。岩石具明显的K、Rb、Th等正异常,亏损重稀土,显示Nb、Ta负异常,尤其亏损P、Ti,与碰撞带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类似。在Rb-Y+Nb和Nb-Y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样品均落在同碰撞花岗岩区,成矿作用发生在早印支后期陆内强烈的造山时期。矿床成因类型为受线性断裂构造控制的似斑岩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同碰撞环境 似斑岩型铜矿 野拉塞 东昆仑
下载PDF
吉林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李向文 王可勇 +4 位作者 钱烨 王献忠 常亮 韦烈民 孙丰月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173-3182,共10页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 大黑山钼矿床为一产于燕山早期花岗闪长岩-花岗闪长斑岩复式侵入体内的超大型斑岩型矿床,按矿物组合不同,其成矿作用可划分为Ⅰ浸染状黄铁矿±辉钼矿-石英;Ⅱ辉钼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4个阶段。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Ⅰ、Ⅱ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含NaCl子矿物三相、富气相及气液两相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高温、高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含矿的花岗闪长斑岩体;Ⅲ、Ⅳ矿化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NaCl-H2O体系热液,来源于花岗闪长斑岩岩浆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物。大黑山钼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陆内环境下斑岩钼矿床NaCl-CO2-H2O体系型成矿热液有明显区别,暗示其形成于非陆内环境,而是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俯冲体制下活动大陆边缘或岛弧环境岩浆活动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黑山钼矿床 成矿流体 地球化学特征 斑岩型矿床 吉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