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便携式骨龄检测仪对杭嘉湖地区儿童及青少年骨龄调查研究
1
作者 钱琦 高铖铖 +2 位作者 徐宏亮 曹黎明 马慧娟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291-296,331,共7页
目的基于便携式骨龄检测仪对杭嘉湖地区儿童及青少年骨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该地区的骨龄评估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054名杭嘉湖地区3~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X线骨龄图像,并对骨龄图像进行骨龄判读,分析男性、女性的骨龄发育与生... 目的基于便携式骨龄检测仪对杭嘉湖地区儿童及青少年骨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为该地区的骨龄评估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1054名杭嘉湖地区3~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X线骨龄图像,并对骨龄图像进行骨龄判读,分析男性、女性的骨龄发育与生活年龄的差异及Greulich-Pyle图谱法(GP)、Tanner Whitehouse Ⅲ(TW3)计分法R系列(TW3-R)和C系列(TW3-C)两种以及《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法(中华05法)中的中华05-R系列、中华05-C系列5种骨龄评估方法的变化趋势,并对身高、BMI百分位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男性组≥3~<9岁年龄段及≥13~<18岁年龄段5种评估方法的骨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13岁年龄段间不同评估方法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女性组从≥3~<5岁到≥13~<15岁的年龄段5种测评方法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种骨龄评估方法所测骨龄与生活年龄的差值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TW3-R系列在所有年龄段骨龄测量结果均比较接近实际生活年龄,中华05-C系列和TW3-C系列在中间层年龄段的骨龄测量结果更为准确。结论基于便携式骨龄检测仪的5种骨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准确度,但无法精确反映杭嘉湖地区儿童及青少年的骨骼发育实际情况,放射科医师需结合多种评估方式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深度学习 儿童 青少年 便携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概述
2
作者 钱琦 安晓飞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1期93-98,107,共7页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的研究涌现了多种学术观点。辨证方式主要包括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及根据临床分期辨证两种。病因病机辨证主要包括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中主要涉及脾不散精理论和心肾一体论... 近年来临床上关于糖尿病肾病(DKD)中医辨证分型和治法方药的研究涌现了多种学术观点。辨证方式主要包括根据病因病机辨证及根据临床分期辨证两种。病因病机辨证主要包括病因辨证与脏腑辨证,脏腑辨证中主要涉及脾不散精理论和心肾一体论;分期辨证则多以DKD的各种西医分期为基础。随着检验检查技术的提高,检验指标和检查结果逐渐成为辨证分型的物质基础和量化指标,DKD辨证分型涉及的检查指标主要有糖脂代谢指标、炎症因子、尿蛋白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肾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等。参考文献82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辨证分型 病因辨证 脏腑辨证 分期辨证 脾不散精理论 心肾一体
下载PDF
清洁鼻孔有何禁忌
3
作者 钱琦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4期59-59,共1页
我们的鼻腔里布满了黏液腺,会不断地分泌黏液,这些分泌物的出现,主要是为了保证吸入的干燥空气变湿润,不会刺激到呼吸道,同时挡住外来的灰尘和病菌。随着我们的呼吸,黏液中的水分就会被蒸发,再加上灰尘的混入,“鼻屎”就形成了。
关键词 干燥空气 黏液 水分 灰尘 分泌物 呼吸道 病菌
下载PDF
深度学习模型在儿童TW3法骨龄评估的临床效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程梦 钱琦 +3 位作者 高铖铖 田曼曼 励杨晟 林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模型在儿童应用TW3法进行骨龄评估的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180例儿童左手X线片。评估基于Tanner-Whitehouse III(TW3)法的掌指骨和腕骨骨龄。以3位高年资主任医师的评估均值为金标准组,计算并比较深度学习模型(模型... 目的探讨深度学习模型在儿童应用TW3法进行骨龄评估的临床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180例儿童左手X线片。评估基于Tanner-Whitehouse III(TW3)法的掌指骨和腕骨骨龄。以3位高年资主任医师的评估均值为金标准组,计算并比较深度学习模型(模型组)及2位低年资医师(医师组,分别记作医师1、医师2)与金标准组评估时间差异,掌指骨骨龄、腕骨骨龄的均方误差(MSE)及平均绝对误差(MAE);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模型组和医师组与金标准组结果一致性。结果骨龄评估所用时间模型组明显少于医师组(P<0.05)。掌指骨骨龄评估,模型组和医师1、医师2与金标准组相比MSE、M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骨骨龄评估,模型组和医师1、医师2与金标准组相比MSE、MA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掌指骨骨龄评估,模型组与金标准组ICC为0.988,医师1、医师2与金标准组的ICC分别为0.986、0.977。腕骨骨龄评估,模型组与金标准组ICC为0.971,医师1、医师2与金标准组ICC分别为0.970、0.953。结论对于儿童,应用TW3法深度学习模型在评估掌指骨和腕骨骨龄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龄 深度学习 TW3法 儿童
下载PDF
颈部CT血管成像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评价中的应用
5
作者 叶芮研 吴安琪 +1 位作者 钱琦 林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1期32-34,3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TCD和CTA检查确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9例患者进行资料收集,记... 目的对比分析颈部CT血管成像(CTA)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椎动脉型颈椎病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经TCD和CTA检查确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79例患者进行资料收集,记录两种检查的各项测量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8支椎动脉中CTA检出140支有形态学异常,异常率88.6%,以椎动脉迂曲及椎动脉纤细变异居多;TCD检出129支椎动脉存在流速异常,流速异常率81.6%,以低流速表现为主;椎动脉异常形态学改变的血管流速异常率较椎动脉无异常形态学改变的血管流速异常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235,P<0.01)。结论颈椎退变合并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引起血流动力学失衡可能与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相关,CTA及TCD对于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供血不足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部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MRI评价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旁肌改变
6
作者 曾晶晶 田曼曼 +2 位作者 王经英 钱琦 林敏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4期576-577,58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旁肌面积及T2WI信号强度变化,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3例L_(4-5)椎间盘突出患者、45例腰椎间盘正常体检者,采用GE/HDXT/1.5T T_(2)WI序列分别测量L_(4-5)中心层面双侧椎旁...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椎旁肌面积及T2WI信号强度变化,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43例L_(4-5)椎间盘突出患者、45例腰椎间盘正常体检者,采用GE/HDXT/1.5T T_(2)WI序列分别测量L_(4-5)中心层面双侧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腰大肌)横截面积、T_(2)WI信号强度,比较椎间盘突出组和正常组在椎旁肌横截面积、T_(2)WI信号强度的差异,组间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腰突组和正常组比较,L_(4-5)右侧多裂肌T2WI信号强度比值、右侧竖脊肌T_(2)WI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旁肌横截面积及T_(2)WI信号强度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腰突组组内比较,L_(4-5)两侧竖脊肌面积、两侧多裂肌T_(2)WI信号强度比值、两侧竖脊肌T2WI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旁中央型腰突组内比较,腰突侧与非腰突侧的椎旁肌横截面积、T_(2)WI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多裂肌、竖脊肌T_(2)WI信号强度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估及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肌 T2WI信号强度 横截面积 椎间盘突出
下载PDF
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的X线、MR及CTA影像分析
7
作者 王秀 钱琦 李阳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1期1694-1696,1699,共4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DFO)患者常规X线、MR及CTA的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40~85岁;70例患者均接受足部X线及MR检查,其中2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患者有无骨髓炎分为2...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合并骨髓炎(DFO)患者常规X线、MR及CTA的影像特征。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70例,男50例,女20例;年龄40~85岁;70例患者均接受足部X线及MR检查,其中26例患者行CTA检查;根据患者有无骨髓炎分为2组,分析X线、MRI、CTA影像特征,为确定独立的预测性MR影像特征,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X线各影像学特征的敏感度明显不如MR;在MR检查中T_(2)WI信号增高、T_(1)WI信号减低、骨质破坏、溃疡四种影像学特征在骨髓炎患者中更常见,其敏感度分别为93.9%、78.8%、48.5%、81.8%。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_(1)WI信号减低为诊断骨髓炎的主要因素(P<0.05)。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以膝下动脉为主,狭窄的严重程度在有无骨髓炎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_(1)WI信号减低是诊断糖尿病骨髓炎有力的证据,结合MR影像特征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判断是否合并骨髓炎;下肢CTA检查可以充分显示病变血管、狭窄程度及钙化程度,有利于影像医师对狭窄程度进行准确分级,但其狭窄程度并不能判断是否合并骨髓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骨髓炎 影像诊断 MRI CTA
下载PDF
血清脂蛋白(a)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8
作者 钱琦 姜海 +2 位作者 郭守玉 徐少华 龙明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01-1203,共3页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因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19例,其中男性21... 目的检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Lp(a)]的变化,探讨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1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因胸痛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419例,其中男性210例,女性209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提示至少有1支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归为冠心病组(189例);造影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直径减少<50%为阴性者,作为对照组(230例)。冠心病组患者根据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101例)、双支病变组(41例)和三支病变组(47例)。所有受试者采集血标本检测血清Lp(a)水平,同时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水平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患者年龄较大,糖尿病、高血压及高脂血症病史比例较高,吸烟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冠心病组血清TC、LDL-C、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除传统危险因素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史、吸烟史、LDL-C外,TC(OR=2.531,95%CI:1.783~3.594),Lp(a)(OR=1.006,95%CI:1.004~1.008)是冠心病最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冠心病三支病变组血清Lp(a)水平为(462.34±275.39)mmol/L,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251.63±139.99)mmol/L、双支病变组(413.90±184.14)mmol/L;双支病变组血清Lp(a)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脂蛋白(a)与冠心病以及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脂蛋白(a)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聚丙烯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钱琦 吴唯 吕先丽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4-37,共4页
采用普通毛细管流变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测定流变性能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团聚、分散和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采用偶联剂处理并包覆长链分子型分散剂后 ,可增加界面层厚度 ,形成相... 采用普通毛细管流变仪和高压毛细管流变仪 ,通过测定流变性能 ,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团聚、分散和界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纳米SiO2 采用偶联剂处理并包覆长链分子型分散剂后 ,可增加界面层厚度 ,形成相间缓冲层 ,由此增大纳米颗粒与颗粒间的距离 ,使纳米颗粒团聚体变得松散 ,摩擦阻力有所下降 ,熔体流动性损失减少。PP基纳米SiO2 复合材料的熔融流动性基本随纳米SiO2 用量的增加而下降 ;当纳米SiO2 质量分数约为 3 %时 ,该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变性能近似于纯PP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基 纳米SIO2 复合材料 流变性能 研究
下载PDF
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补体因子H浓度与冠心病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钱琦 陈忠 +4 位作者 马根山 冯毅 蒋益波 陈学军 孙彩琴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研究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补体因子H(CFH)浓度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sCRP和CFH浓度。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2和3支病变,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 目的:研究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补体因子H(CFH)浓度与冠心病(CAD)的关系。方法:采用Judkins法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hsCRP和CFH浓度。冠状动脉病变分为1、2和3支病变,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hsCRP对CAD易感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7(95%CI为0.540—0.675,P=0.002),敏感性72%,特异性59%。CFH对CAD易感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483(95%CI为0.414~0.552,P=O.624),敏感性52%,特异性48.7%。2支病变组hsCRP水平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CFH浓度在不同血管病变支数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校正性别、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参数后,吸烟和高血压仍然是CAD的独立危险因子,hsCRP与CAD无关。结论:hsCRP和CFH与CAD之间无相关性,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弱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补体因子H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汶川M_s 8.0级地震断层间相互作用及其对起始破裂段的启示 被引量:11
11
作者 钱琦 韩竹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92,共9页
汶川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北东向与北西向两个方向的地表破裂带,余震分布也清晰地显示沿着小鱼洞断裂存在一条北西向小震密集条带。为了研究北西向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破裂过程中的作用,在已有的地表破裂数据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 汶川地震在地表形成了北东向与北西向两个方向的地表破裂带,余震分布也清晰地显示沿着小鱼洞断裂存在一条北西向小震密集条带。为了研究北西向小鱼洞断裂在汶川地震破裂过程中的作用,在已有的地表破裂数据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汶川地震前小震资料和余震资料,完善了汶川地震震源构造模型。分别计算了以北川—映秀断裂西南的虹口段(BY1)与小鱼洞断裂作为初始破裂段所产生的库仑静应力变化量(ΔCFS)分布图像。结果显示,以北川—映秀断裂虹口段(BY1)做为起始破裂段,虽然小鱼洞断裂西北段(XYD2)的局部地段处于应力触发区,但在出现地表破裂的小鱼洞断裂东南段(XYD1)却处于1.5 bar的应力抑制区,同时随着北川—映秀断裂向北东方向的进一步破裂,小鱼洞断裂仍处于应力抑制区,并且范围有所扩大。如果这样,在汶川地震过程中,小鱼洞断裂应该是稳定的,不可能产生地表破裂带及小震密集条带;以小鱼洞断裂作为起始破裂段,北川—映秀断裂BY1段的大部分区段处于1.0~1.5 bar的应力触发区,不但如此,小鱼洞断裂对彭灌断裂也有触发作用。基于以上结果,认为汶川地震破裂过程是以北西向小鱼洞断裂为起始破裂段,该断裂的破裂触发了北川—映秀断裂和彭灌断裂,并导致北川—映秀断裂向北东方向发生级联破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北西向小鱼洞断裂 库仑静应力变化量(ΔCFS) 起始破裂
下载PDF
血浆B型钠尿肽检测对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琦 马根山 +4 位作者 陈忠 冯毅 李拥军 陈立娟 蒋益波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快速床旁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ACS患者67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27例、非STEMI(NSTE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快速床旁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ACS患者67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27例、非STEMI(NSTE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入院24h内行床旁BNP快速测定,随访并对比分析30、90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ACS患者血浆BNP(559.59±535.16)(pg/m1)明显高于SA患者的(23.28±11.69)(pg/m1)(P〈0.05);其中,STEMI组(1050.59±932.31)(pg/ml),明显高于NSTEMI组的(357.65±263.48)(pg/m1)和UA组的(98.69±96.99)(pg/ml)(P〈0.05);冠脉3支病变组(972.54±224.05)(pg/ml),明显高于1支病变组的(249.29±192.10)(pg/ml)(P〈0.01);BNP对30d内病死率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5%CI为0.81~0.97)(P〈0.05);当BNP〉100pg/ml时其敏感性75%,特异性97%,准确性81%;3个月MACE预测的AUC为0.79(95%CI为0.67~0.90)(P〈0.05),当BNP〉100pg/ml时其敏感性84%,特异性69%,准确性64%。结论ACS患者床旁快速检测BNP水平有助于ACS的危险分层和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B型钠尿肽 危险分层
下载PDF
PBL教学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钱琦 朱苏敏 +2 位作者 郭守玉 龙明智 俪俊华 《基础医学教育》 2013年第3期275-277,共3页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利用信息资源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在2006级、2007级临床本科实习生中实行PBL教学法,探讨了将PBL教学法在心内科... 以问题为中心学习教学法是目前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利用信息资源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通过在2006级、2007级临床本科实习生中实行PBL教学法,探讨了将PBL教学法在心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优缺点,为今后的实习带教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内科学 教学方法 临床教学
下载PDF
汶川地震对龙泉山断裂地震发生概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钱琦 韩竹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9-497,共9页
通过构建汶川M_s8.0级地震震源断层模型和龙泉山断裂模型,计算龙泉山断裂在汶川地震后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使龙泉山断裂北部(A区)库仑应力增大0.46~0.58 bars,中部(B区)库仑应力增加0.12~0.17 bars,南部(C区)基本上无库... 通过构建汶川M_s8.0级地震震源断层模型和龙泉山断裂模型,计算龙泉山断裂在汶川地震后的库仑应力变化,结果显示:汶川地震使龙泉山断裂北部(A区)库仑应力增大0.46~0.58 bars,中部(B区)库仑应力增加0.12~0.17 bars,南部(C区)基本上无库仑应力变化.汶川地震后至2010年1月龙泉山断裂沿线的M_s≥1.6级小震活动频度变化与库仑应力变化量分布特征相一致,汶川地震对龙泉山地区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触发作用.应用速率/状态摩擦定律,计算了汶川地震后龙泉山断裂未来10年的预期地震发生概率.其中,A区5.0≤M_s<6.0级地震发生概率为63~77%,汶川地震前为18~32%;B区未来10年5.0≤Ms<6.0级地震发生概率为33~50%,汶川地震前为18~32%;C区在汶川地震前后5.0≤M_s<6.0级地震发生概率基本无变化,为18~28%.龙泉山断裂沿线的库仑应力变化量明显地改变了该地区不同区段未来地震的发生概率.通过预期地震活动率与背景地震活动率的比值图像分析,表明汶川地震后该区域94.2%的小震都发生在地震活动率增加区,这也部分地验证了未来10年地震发生概率预测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龙泉山断裂 库仑应力变化 速率/状态摩擦定律 地震活动率 地震发生概率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补体因子H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钱琦 陈忠 马根山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8-462,共5页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处补体因子H(CFH)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Ⅰ(高脂饲料喂养10周)、模型组Ⅱ(高脂饲料喂养20周)、预防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予瑞舒...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处补体因子H(CFH)表达的影响。方法 8周龄ApoE-/-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Ⅰ(高脂饲料喂养10周)、模型组Ⅱ(高脂饲料喂养20周)、预防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予瑞舒伐他汀预防性给药10周)和治疗组(于高脂饲料喂养10周后,给予瑞舒伐他汀,喂至20周)。阶段试验结束时取主动脉做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CFH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检测血脂及血清hsCRP、C3a水平。结果与模型组Ⅰ和模型组Ⅱ比较,预防组及治疗组ApoE-/-小鼠主动脉内膜和斑块内CFH表达增多;CFH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血脂、hsCRP、C3a水降低(P<0.01或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降低血脂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免疫反应,增加CFH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补体因子H 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ADC值和SPARCC评分在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期评估中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钱琦 励杨晟 +1 位作者 田曼曼 姜黄维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及骶髂关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评分(SPARCC),探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ADC值及SPARCC评分在评估AS活动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AS活动期患者17例,同时收集19例健康... 目的通过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S)活动期患者及骶髂关节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加拿大脊柱关节炎评分(SPARCC),探讨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WI)ADC值及SPARCC评分在评估AS活动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AS活动期患者17例,同时收集1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两组进行骶髂关节横断位及斜冠状位扫描。通过DWI序列及ADC图,测量患者与正常组骶髂关节(左、右髂侧及骶侧)ADC值,同时测量L5椎体中央区ADC值,比较两组骶髂关节相对ADC值(rADC)变化。同时对活动期AS患者骶髂关节行SPARCC评分,并对rADC与SPARC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DWI可显示骶髂关节炎活动期骨髓水肿情况;活动期双侧骶髂关节rADC值大于正常志愿者。活动期AS患者髂侧ADC多大于骶侧AD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活动期骶髂关节平均r ADC值与SPARCC评分呈正相关(r=0.827,P<0.05)。结论 ADC值在评价AS患者病情活动性中具有一定价值,可以对病变进行定量评估,从而可以成为判断AS活动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表观扩散系数 加拿大脊柱关节炎评分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聚集素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及其在肝细胞癌诊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琦 郑文杰 姚登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810-812,共3页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十分复杂。聚集素(CLU)被证实对H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综述了CLU的分子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对HCC的诊断价值,分析了化疗多药耐药联系和未来靶向治疗前景。认为CLU有... 肝细胞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机制十分复杂。聚集素(CLU)被证实对HCC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综述了CLU的分子结构特点和生物学功能及其对HCC的诊断价值,分析了化疗多药耐药联系和未来靶向治疗前景。认为CLU有望作为HCC新的分子标志物及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聚集素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调控 综述
下载PDF
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危险程度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琦 邱敏 +3 位作者 徐少华 郭守玉 姜海 龙明智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第5期330-333,共4页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冠心病患者及227例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测定患者Cys C、hsCRP。结果:冠心病组Cys C、hsCRP水平明...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 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85例冠心病患者及227例非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透射比浊法检测试剂盒测定患者Cys C、hsCRP。结果:冠心病组Cys C、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升高,不稳定型心绞痛、心梗的患者增多(P<0.01),且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越多(P<0.01),但Cys C水平与冠心病临床分型及血管病变关系无上述相关性。逻辑回归提示Cys C、hsCRP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P<0.01),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两者成正相关(r=0.628,P<0.01),但是ROC曲线提示曲线下面积Cys C为0.615,hsCRP为0.779,Cys C预测冠心病的敏感性为61.1%,特异性为46.7%,hsCRP敏感性为46.5%,特异性为96.9%。结论:Cys C、hsCRP水平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但是hsCRP在预测冠心病方面更优于Cys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胱抑素C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钱琦 朱玉兰 朱春富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64-66,共3页
目的总结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改良根治同期背阔肌皮瓣转移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术后主要并发症,评价术后满意度。结果手术后背部伤口血清肿6例(... 目的总结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接受改良根治同期背阔肌皮瓣转移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技巧、术后主要并发症,评价术后满意度。结果手术后背部伤口血清肿6例(占23.1%),均经穿刺抽液及加压包扎后治愈;假体包膜挛缩1例(占3.85%),再次行包膜松解术后好转;无皮瓣坏死,无伤口感染。随访3~44个月,平均(32.3±7.02)个月。全部病例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无上肢活动明显受限及上肢水肿或功能障碍。再造乳房按美学评分:优秀13例,良好11例,尚可2例,差0例。患者满意率84.6%。结论对于选择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即刻乳房重建术是一种并发症少、手术效果良好的乳房重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即刻乳房重建 背阔肌皮瓣 乳房植入物
下载PDF
16层螺旋CT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价值 被引量:6
20
作者 钱琦 林敏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A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行CTA检查,经图像后处理和血管狭窄程度测量,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学专业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80例后循环缺血性(PCI)眩晕患者椎动脉CTA中,无异常发现5例...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A评价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价值。方法对8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人行CTA检查,经图像后处理和血管狭窄程度测量,由两名高年资影像学专业医师进行分析。结果 80例后循环缺血性(PCI)眩晕患者椎动脉CTA中,无异常发现5例,其余的225支动脉中(左右椎动脉150支,基底动脉75支);提示先天变异120支,粥样硬化狭窄190支,其中闭塞11支,外压性因素;钩椎关节增生32支,肿瘤外压1支,其它痉挛17支和单纯前循环狭窄4支;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93支、中度狭窄51支、重度狭窄23支。结论 16层螺旋CTA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椎动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