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专业拓展课程学情调查分析及改进建议--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课程为例
1
作者 钱自卫 朱术云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第12期55-58,共4页
专业拓展课程在促进学生多元化技能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专业拓展课程为例,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选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改进等内容开展研究,发现该课程已整体达到... 专业拓展课程在促进学生多元化技能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专业拓展课程为例,教师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课程选择、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效果、课程改进等内容开展研究,发现该课程已整体达到预设教学目标,但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在实践教学、教学效果等方面存在差异。文章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了按专业方向组班因材施教、课程质量标准优化调整、根据学校特色增减教学内容、加强课程思政等课程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拓展课程 地质灾害 调查问卷 学情
下载PDF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课程线上教学
2
作者 朱术云 张卫强 钱自卫 《中国冶金教育》 2023年第2期1-3,共3页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课程具有很强的线下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的实践教学特点,为了尽量达到线下授课的效果,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毕业要求及特点进行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方面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多数学生对所教内容都有了... 工程地质数值模拟课程具有很强的线下借助计算机进行模拟的实践教学特点,为了尽量达到线下授课的效果,在线上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毕业要求及特点进行了课前、课中和课后3个方面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大多数学生对所教内容都有了很好的掌握,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习主动性,达到了线上教学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数值模拟 线上教学 互动模式 毕业要求
下载PDF
煤矿立井过平顶山砂岩水害预注浆治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杜波 钱自卫 +2 位作者 闫昕岭 韩泰然 聂秋洪 《能源与环保》 2023年第2期53-57,共5页
工作面预注浆是立井过含水岩层主要水害防治方法之一。平顶山及周边煤田广泛发育的平顶山砂岩厚度一般在80~140 m,该层砂岩硬度较高,裂隙发育,但裂隙具有高倾角、微细、横向连通性差等特点,水害治理难度大。针对如平顶山砂岩这类含水岩... 工作面预注浆是立井过含水岩层主要水害防治方法之一。平顶山及周边煤田广泛发育的平顶山砂岩厚度一般在80~140 m,该层砂岩硬度较高,裂隙发育,但裂隙具有高倾角、微细、横向连通性差等特点,水害治理难度大。针对如平顶山砂岩这类含水岩层,采用分段注浆来保证整体注浆效果、多圈布孔避免残留注浆盲区、交叉环向螺旋布孔增强高倾角裂隙的连通性、水泥浆—化学浆联用保证微细裂隙的注浆扩散效果。该技术已在平煤十矿三水平进风井、十三矿己五采区进风井平顶山砂岩段水害预注浆治理等多个工程中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治理效果。较传统工作面注浆方式,在相对减少钻孔布置、节省工期及造价的同时,可保证治理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立井 平顶山砂岩 工作面预注浆 螺旋布孔
下载PDF
巷道顶板渗淋水多层次注浆治理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惠金卫 马小卫 +1 位作者 王言龙 钱自卫 《陕西煤炭》 2023年第1期68-71,共4页
巷道顶板长期多点渗淋水将恶化巷道运行环境、影响支护强度及巷道运行安全,治理难度较大,对注浆工艺、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高。以山寨煤矿井底车场巷道顶板渗淋水治理为例,根据巷道渗淋水的现状及地质条件,设计锚索眼专门注浆封堵、注浆... 巷道顶板长期多点渗淋水将恶化巷道运行环境、影响支护强度及巷道运行安全,治理难度较大,对注浆工艺、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高。以山寨煤矿井底车场巷道顶板渗淋水治理为例,根据巷道渗淋水的现状及地质条件,设计锚索眼专门注浆封堵、注浆封堵围岩漏水、深孔帷幕注浆及端部深部截流注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选择普通水泥浆、超细水泥浆与化学浆组合使用,采用单孔单次注浆及二次套孔复注的施工工艺,注浆后治理段水量降低90%以上,且无显见水点,达到预想治理效果,为类似井巷渗漏水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淋水 顶板渗淋水 围岩注浆 化学浆液
下载PDF
弱胶结孔隙介质渗透注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5
作者 钱自卫 姜振泉 +1 位作者 曹丽文 孙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2,147,共5页
为了研究弱胶结孔隙介质化学注浆浆液充填及减渗的基本规律,采取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效粒径及细度模数的模型材料注浆前、后渗透系数、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试验过程中控制了注浆泵流量、浆液性能、静水压力等参数,共完成... 为了研究弱胶结孔隙介质化学注浆浆液充填及减渗的基本规律,采取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有效粒径及细度模数的模型材料注浆前、后渗透系数、孔隙率及抗压强度变化规律,试验过程中控制了注浆泵流量、浆液性能、静水压力等参数,共完成6个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模型材料注浆充填率在9%~41%之间,随着模型材料粒度及渗透系数的减小,注浆充填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注浆前、后模型材料的渗透系数随着有效粒径及细度模数的减小而逐渐减小,且减小的比例逐渐增加;注浆大幅地减小了材料的渗透性,各模型渗透系数减小幅度在84%~97%之间;注浆前各模型材料的抗压强度较低且较为接近,注浆后各模型材料的强度增加量在6~10倍之间,且强度增量表现为随着模型有效粒径及细粒模数的减小而逐渐增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介质 渗透注浆 模型试验 有效粒径 细度模数
原文传递
井下大直径通风立孔围岩剥落探测及封堵技术
6
作者 周恒心 钱自卫 +1 位作者 程继东 胡陈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3-207,共5页
济宁二号煤矿φ2500 mm通风立孔施工完成后即出现围岩剥落现象,且伴随有淋水,2 a多时间即失去通风功能。采用自主设计的空间扫描设备对通风孔围岩剥落现状进行探测,发现围岩存在严重的孔壁围岩剥落、垮落现象。分析发现通风孔围岩剥落... 济宁二号煤矿φ2500 mm通风立孔施工完成后即出现围岩剥落现象,且伴随有淋水,2 a多时间即失去通风功能。采用自主设计的空间扫描设备对通风孔围岩剥落现状进行探测,发现围岩存在严重的孔壁围岩剥落、垮落现象。分析发现通风孔围岩剥落的原因为孔壁未支护的泥质岩,在淋水软化及高速风风化作用下,岩层稳定性大幅降低,进而剥落、垮落。通风立孔采用“下口挡墙+下段充填封堵”的处理方案,挡墙与被注浆充填加固的巷道及通风孔复合形成阻挡结构,实现防隔水煤(岩)柱功能,防止通风孔淤积的碎石、积水溃出,有效消除了安全隐患。济宁二号煤矿通风立孔围岩剥落现象的发生及治理过程可为类似灾害的防治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立孔 围岩剥落 探测 封堵
原文传递
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微观机理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钱自卫 姜振泉 +2 位作者 孙强 朱术云 李东林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5-610,共6页
随着煤层开采层位的加深,对煤系软岩水稳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巨野3号煤顶底板岩层以泥质岩为主,赋存深度900~1200m,为典型的深部煤系软岩。通过水理性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对巨野煤田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 随着煤层开采层位的加深,对煤系软岩水稳性的研究越来越重要。巨野3号煤顶底板岩层以泥质岩为主,赋存深度900~1200m,为典型的深部煤系软岩。通过水理性试验、X射线衍射试验及电镜扫描试验,对巨野煤田深部煤系软岩遇水崩解的宏观特征及微观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软岩水稳性较差,浸水后在30min内开始崩解;岩样粘土矿物以高岭石及蒙伊混层为主,结构上表现为明显的疏松性及定向排列性。通过分析认为深部煤系软岩崩解是粘土矿物内外膨胀联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软岩结构特征是导致该类岩石遇水崩解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 煤系软岩 水稳性 微观机理
下载PDF
基于围岩松动圈理论的井筒壁后防渗注浆技术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钱自卫 姜振泉 +1 位作者 曹丽文 孙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9-193,共5页
分析了井筒开挖后井壁围岩"松动含水圈层"的形成原因及对井壁渗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松动圈理论的井筒壁后注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比较了其相对传统壁后注浆设计方法的优势。通过在某煤矿相同工程条件下对比检验,采用基于松... 分析了井筒开挖后井壁围岩"松动含水圈层"的形成原因及对井壁渗漏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松动圈理论的井筒壁后注浆的基本原理及方法,并比较了其相对传统壁后注浆设计方法的优势。通过在某煤矿相同工程条件下对比检验,采用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壁后注浆方法比传统方法施工的浆材用量、钻孔进尺及工期都有较大幅度的减小,说明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壁后注浆方法比传统的方法更具经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动圈 渗漏 破壁注浆 松动含水圈层
下载PDF
孔隙砂岩多次化学注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钱自卫 曹丽文 +1 位作者 姜振泉 孙强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6-2230,2240,共6页
选取宁东地区典型的孔隙砂岩,采用不同颜色示踪的化学浆液进行4次注浆试验;揭示了浆液在孔隙中的扩散、充填规律及注浆次数与被注岩层渗透系数、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次化学注浆浆液的充填情况有明显的差别,首次注浆浆液在整... 选取宁东地区典型的孔隙砂岩,采用不同颜色示踪的化学浆液进行4次注浆试验;揭示了浆液在孔隙中的扩散、充填规律及注浆次数与被注岩层渗透系数、孔隙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每次化学注浆浆液的充填情况有明显的差别,首次注浆浆液在整个岩样均有较均匀的充填,后续的各次注浆浆液均呈现部分区域积聚充填的现象;随着注浆次数的增加岩样的渗透系数减小,孔隙充填率增加,渗透系数、孔隙充填率与注浆次数的关系可分别采用幂函数及对数函数拟合;4次注浆后岩样的渗透系数减小了97%,说明多次注浆起到了很好的减渗效果。依据试验成果,建立数值计算模型,预测了不同注浆次数、不同开挖条件下注浆孔及井筒的涌水量,并与井筒实际涌水量进行对比,发现两者数据较为吻合,说明依据试验结果建立数值模型进行涌水量预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砂岩 多次化学注浆 渗透系数 数值模型 涌水量
原文传递
基于高压注水试验的断层破碎带渗透特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钱自卫 黄震 +1 位作者 张蕊 梁德贤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834-1841,共8页
采用现场原位高压注水试验研究了巷道底板不同位置断层破碎带的渗透特性。共布置了3个测试孔,进行了5个轮次的注水试验,试验时一孔注水,其它孔水压监测。采用逐级增、降流量的试验路径,过程中连续记录注水流量、注水压力及监测孔水压值... 采用现场原位高压注水试验研究了巷道底板不同位置断层破碎带的渗透特性。共布置了3个测试孔,进行了5个轮次的注水试验,试验时一孔注水,其它孔水压监测。采用逐级增、降流量的试验路径,过程中连续记录注水流量、注水压力及监测孔水压值。研究发现:(1)在注水流量增加阶段,断层破碎带注水压力整体呈现"快增→突降→小幅波动"的变化过程,符合典型岩体水力劈裂压力曲线特征;(2)单孔多次高压注水劈裂压力差异较小,断层带劈裂裂隙具有较强愈合能力,重复注水试验产生新劈裂通道;(3)断层带注水劈裂压力、劈裂前初始渗透系数整体分别表现为随着测试点与巷道底板距离减小而减小、增加的趋势;(4)在同等注水流量条件下,流量减小阶段的水力隙宽明显大于流量增加阶段,劈裂后注水会导致了破碎带被冲蚀。把断层破碎带阻水强度与含水层水压的比值定义为断层带防突水安全系数,构建了断层带防突水安全评价方法,提出了断层突水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破碎带 注水试验 劈裂压力 渗透系数 安全系数
原文传递
基于3D打印透明微细孔隙模型的多孔介质渗流规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钱自卫 黄震 袁世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901-2907,共7页
多孔介质渗流规律研究是油、气、水资源开采及水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物理模型试验是开展此研究的重要手段。基于真实砂层试样CT图片,经剪切、二值化处理、矢量边界提取、建模等步骤,构建了二维孔隙模型;采用高精度光固型3D打印机,选用... 多孔介质渗流规律研究是油、气、水资源开采及水害防治的基础性工作,物理模型试验是开展此研究的重要手段。基于真实砂层试样CT图片,经剪切、二值化处理、矢量边界提取、建模等步骤,构建了二维孔隙模型;采用高精度光固型3D打印机,选用刚性光敏材料,制备了透明微细孔隙试验模型。构建了包括注水系统、压力监测系统、观测系统、孔隙模型及管路的试验系统,开展了12个注水流量梯度、4个不同渗流方向的渗流模型试验,实现了对孔隙渗流过程的可视化观测及注水压力的高密度实时监测,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多孔介质渗流规律。研究发现:①在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分流及汇流持续发生,试验模型不同位置孔隙渗流的活跃性差异较大;②随着水力梯度的增大,达西定律计算的渗透系数整体呈下降趋势,在低水力梯度条件下,同一模型平面90°改变注入方向时,渗透系数差异较大;水力梯度越大,水力梯度与渗透系数呈现相关性越强的幂函数关系;③渗流速度与水力梯度呈高度相关的二次函数关系,渗流速度越高相关性越强,符合Forchheimr型非线性渗流公式,同一模型平面90°改变注入方向时,水力梯度差异较大,呈现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④孔隙试验模型渗流为“层流+紊流”的混合流,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加,紊流惯性力对水力梯度的贡献占比增大,其主要与孔隙介质中孔隙及喉道结构特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介质 渗流规律 微细孔隙模型 3D打印 各向异性
下载PDF
斜井二次涌水原因分析及注浆治理措施 被引量:5
12
作者 钱自卫 马保明 +1 位作者 姜振泉 刘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22,共4页
山西潞安集团黑龙煤矿副斜井在经过迎头预注浆后,在预注浆段内掘进时再次发生涌水现象,导致井筒被淹。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初次注浆形成的软粘土与浆液共同的裂隙充填体稳定性差。对于涌水裂隙采取分流泄压再堵水的总体治理方案,即变不可... 山西潞安集团黑龙煤矿副斜井在经过迎头预注浆后,在预注浆段内掘进时再次发生涌水现象,导致井筒被淹。分析其主要原因为初次注浆形成的软粘土与浆液共同的裂隙充填体稳定性差。对于涌水裂隙采取分流泄压再堵水的总体治理方案,即变不可控涌水为可控水后再注浆处理。涌水点注浆堵水严格控制注浆压力,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通过布设检查孔对注浆效果进行检查分析注浆质量较好,为类似有软粘土充填裂隙岩体的注浆治理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涌水 软粘土充填 充填体稳定性 注浆治理
下载PDF
地质野外实习中的课程思政探索与构建--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25
13
作者 钱自卫 朱术云 张卫强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3期12-16,共5页
野外实习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纽带作用。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与具体要求。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将各个野外实习... 野外实习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发挥着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之间的纽带作用。在野外实习教学中开展思想政治引领,是新时代专业课程教学的一项重要使命与具体要求。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通过将各个野外实习教学环节与实习基地的地理文化背景相结合,探索出在专业实践教学的同时,因地制宜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地质工匠精神、生态文明理念、道路制度自信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效提升了"课程思政"引领示范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野外实习 课程思政 爱国主义
下载PDF
深部采煤工作面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
14
作者 靳文举 宋传祥 +2 位作者 朱腾 郑健 钱自卫 《煤矿现代化》 2023年第4期52-57,共6页
山东巨野煤田赵楼井田西部采区煤层埋深超过800 m,被巨厚松散层覆盖,基岩厚度小,开采过程存在顶板突水溃砂风险。开展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对于防水(砂)煤(岩)柱留设设计至关重要。采用井下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方法对5304工作面顶... 山东巨野煤田赵楼井田西部采区煤层埋深超过800 m,被巨厚松散层覆盖,基岩厚度小,开采过程存在顶板突水溃砂风险。开展顶板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研究对于防水(砂)煤(岩)柱留设设计至关重要。采用井下现场实测及数值模拟方法对5304工作面顶板导裂带发育高度进行研究,共布置观测孔3个,通过仰孔分段注水及钻孔成像,确定测试点导裂带发育高度为94.9 m。采用UDEC数值模拟方法,以5304工作面为背景构建数值模型,结果显示导裂带发育高度约为94.0 m。综合实测及数值模拟结果,导裂带高度选用94.9 m,测试点煤层开采厚度为7.5 m,以此计算导裂带高度与采煤厚度之比为94.9/7.5=12.7。研究成果可作为赵楼井田深部采区防水(砂)煤(岩)柱留设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导水裂缝带 钻孔成像 分段注水
下载PDF
赵楼井田新近系底部砂层抗突涌能力测试研究
15
作者 靳文举 陈优阔 +2 位作者 钱自卫 朱腾 郑健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3年第6期96-98,共3页
薄基岩近松散层开采易引发矿井突水溃砂灾害,砂层抗突涌能力测试数据是开展煤层开采突水溃砂危险性评价的依据。赵楼井田西部大面积区域基岩厚度小于100 m,松散层厚度普遍超过650 m,底部砂层普遍发育,3#煤层开采存在突水溃砂风险。为此... 薄基岩近松散层开采易引发矿井突水溃砂灾害,砂层抗突涌能力测试数据是开展煤层开采突水溃砂危险性评价的依据。赵楼井田西部大面积区域基岩厚度小于100 m,松散层厚度普遍超过650 m,底部砂层普遍发育,3#煤层开采存在突水溃砂风险。为此,利用勘探钻孔采集砂层试样,采用自行设计制备的试验模型开展了砂层的抗突涌能力测试,计算了抗突涌临界水力梯度。研究成果可为赵楼井田西部薄基岩区水砂灾害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楼井田 新近系砂层 突水溃砂 室内测试
下载PDF
工作面两侧采空区大体量积水疏放技术
16
作者 方亚杰 黄伟 +1 位作者 钱自卫 吴现帅 《陕西煤炭》 2023年第2期106-109,157,共5页
陈家山煤矿418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已形成10 a以上,预计积水总量为6.7×10^(5)m^(3),最大水头高度103 m。418工作面设计采用8 m的小煤柱,在工作面掘进前必须对两侧采空积水进行提前疏放,以防止发生水害事故。考虑到该区... 陈家山煤矿418工作面为孤岛工作面,两侧采空区已形成10 a以上,预计积水总量为6.7×10^(5)m^(3),最大水头高度103 m。418工作面设计采用8 m的小煤柱,在工作面掘进前必须对两侧采空积水进行提前疏放,以防止发生水害事故。考虑到该区域为向斜构造,且418工作面中部位于向斜核部位置,创新性地在418工作面中间施工专门疏放水巷道,在疏放水巷道向前延伸掘进过程中,在巷道中依次布置4个疏放点,两侧采空区施工钻孔对积水进行超前疏放,通过多孔监测采空区积水水位数据实时评价疏放效果,实现疏放巷道掘进、采空区积水疏放与418工作面顺槽施工同步进行,保证418工作面安全顺利开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孤岛工作面 向斜 积水疏放
下载PDF
生产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经验——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钱自卫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9期63-64,共2页
生产实习衔接着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教学形式,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三峡秭归生产实习为例,根据近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实习教学中教学方法、... 生产实习衔接着理论教学和生产实践,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作为地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的重要教学形式,正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文章以中国矿业大学地质工程专业三峡秭归生产实习为例,根据近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实习教学中教学方法、现场资料、教师及学生积极性和课程思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探索,总结了相关问题的改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工程 生产实习 问题改进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扩底供水井的钻探施工及优势分析
18
作者 钱自卫 吴慧蕾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8年第2期59-62,共4页
主要介绍了扩底供水井的结构形式;扩底供水井用扩底孔的钻探施工方法;扩底供水井较常规供水井的优势。为以后供水井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扩底孔 扩底供水井 供水井流量
下载PDF
基于地电场响应的多孔岩石注水-注浆模拟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姜春露 姜振泉 +3 位作者 刘盛东 孙强 钱自卫 杨彩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02-605,共4页
采用大型有机玻璃模型对弱胶结多孔岩石注水-注浆过程中地电响应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电位和激励电流响应能很好地反映出试验过程的几个阶段。模型饱和前注水阶段,自然电位缓慢上升,激励电流发生小幅度跃升并稳定;模型... 采用大型有机玻璃模型对弱胶结多孔岩石注水-注浆过程中地电响应进行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电位和激励电流响应能很好地反映出试验过程的几个阶段。模型饱和前注水阶段,自然电位缓慢上升,激励电流发生小幅度跃升并稳定;模型饱和后继续注水,自然电位迅速升高到极大值并稳定,激励电流急剧跃升到极大值;停止注水后自然电位和激励电流都下降。注浆过程中,浆液渗流扩散区自然电位大幅度降低,而激励电流则迅速升高到较高数值;停止注浆后,浆液未到达区自然电位恢复到注浆前量值,而浆液充填良好区自然电位降到低于注浆前量值。综合注水-注浆过程中自然电位和激励电流的响应并与试验过程中摄取的数字图像对比分析可以得出,自然电位和激励电流对流体运动具有很好的"可视化"再现和指示流体渗流位置功能,尤其对水和化学浆液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用此可以反映注浆工程中浆液扩散情况及检验注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岩石 注水-注浆 模拟试验 地电场响应
下载PDF
质量缺陷及粉化破裂立井井壁治理措施 被引量:6
20
作者 姜希印 周玉华 +2 位作者 刘体军 程继东 钱自卫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1-164,共4页
济宁二号煤矿副立井存在井壁质量缺陷、粉化、渗漏等问题,严重威胁井筒作业人员及装备的安全。采用调查、现场检测、水质等分析发现,井壁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不佳、井壁出水是井壁缺陷、粉化的主要原因,针对井壁的现状制定了"渗漏... 济宁二号煤矿副立井存在井壁质量缺陷、粉化、渗漏等问题,严重威胁井筒作业人员及装备的安全。采用调查、现场检测、水质等分析发现,井壁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不佳、井壁出水是井壁缺陷、粉化的主要原因,针对井壁的现状制定了"渗漏水点化学注浆封堵+缺陷及粉化区域锚网喷修复+井壁壁面硅烷浸渍防腐"的总体治理方案,目前井壁已完成修复近1年时间,没有发生新生粉化、渗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井井壁 质量缺陷 修复 注浆 硅烷浸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