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代谢性酸中毒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钱英俊 罗丽红 +2 位作者 范伟峰 牛建英 顾勇 《当代医学》 2009年第36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MA)与微炎症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血液透析患者,采血测pH﹑HCO3-﹑BUN、Scr、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常规﹑电解质﹑iPTH等并计算eKT/V。同时检测各患者的Hs-CRP。将患者按透前H...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代谢性酸中毒(MA)与微炎症状况的关系。方法选择44例血液透析患者,采血测pH﹑HCO3-﹑BUN、Scr、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常规﹑电解质﹑iPTH等并计算eKT/V。同时检测各患者的Hs-CRP。将患者按透前HCO3-分为高HCO3-组(HCO3-≥20mmol/l)和低HCO3-组(HCO3-<20mmol/l)。随访3年后观察pH﹑HCO3-﹑BUN﹑Scr﹑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血常规﹑电解质﹑iPTH等并计算eKT/V。同时随访各患者的Hs-CRP。结果入选时两组间RBC﹑BUN﹑血钙﹑血磷等差异显著(P<0.05),Hs-CRP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年后,两组间除了RBC﹑BUN﹑血钙﹑血磷等差异显著(P<0.05),Hs-CRP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长期的代谢性酸中毒可能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代谢性酸中毒 微炎症状态 Hs-CRP 统计学差异 前白蛋白 IPTH BUN
下载PDF
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2
作者 周韵娇 李鹏 +2 位作者 张丽红 钱英俊 牛建英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在疾病进程中可能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CGN患者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h1/Th2和CD28+细胞的百分率,用SPSS 16.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百分率的变化在疾病进程中可能的细胞免疫学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0例CGN患者及30名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Th1/Th2和CD28+细胞的百分率,用SPSS 16.0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GN患者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明显降低(P<0.05),Th1和Th2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h1/Th2比值明显增高(P<0.05);CGN患者CD28+、CD4+CD28+细胞百分率明显减少(P均<0.01)。结论 CGN患者体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和活化受限,细胞免疫功能低下,Th1和Th2细胞失衡,通过对CGN患者外周血Th1/Th2及CD28+细胞的检测,有助于了解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为临床诊断和免疫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TH2细胞 CD28^+细胞 流式细胞术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莹 牛建英 +4 位作者 范伟锋 罗丽红 钱英俊 张绮 顾勇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5期288-292,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例老年MHD患者,均于透析间期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完善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 目的探讨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8例老年MHD患者,均于透析间期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完善血液生化指标和心脏超声检查。根据动态血压监测中夜间收缩压下降率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血压节律正常组和血压节律异常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血液生化指标、动态血压参数、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MHD患者透析间期血压节律的影响因素。结果(1)血压节律异常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对称性动态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质量指数高于血压节律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旁腺激素、对称性动念动脉硬化指数、左室肥大是动态血压节血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继发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动脉硬化、左室肥大是老年MHD患者透析间期动态血压节律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液透析 动态血压
下载PDF
网络“行话”(之二)——网络新词是这样诞生的
4
作者 钱英俊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年第6期23-23,共1页
关键词 伴随网络 行话 新词汇 《扬子晚报》 关键要素 常用词汇 电子邮件 网民 中国传统 同音字
下载PDF
网络“行话”(之一)
5
作者 钱英俊 杨金 《语文世界(上旬刊)》 2001年第5期21-21,共1页
关键词 网络公司 行话 风险资本 网络时代 维生素C 网络寻呼机 数字网络 数字时代 高低贵贱 实际意义
下载PDF
亲水性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术(附500例报告)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志强 钱英俊 +2 位作者 龚锦艳 王妮 张玲 《海军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45-247,共3页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乳房后间隙 (Cooper筋膜腔内 )隆乳效果。 方法 :乳房下皱壁单腔注射法。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共 5 0 0例 ,其中优 318例 ,良 119例 ,中 5 6例 ,差 7例。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 目的 :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乳房后间隙 (Cooper筋膜腔内 )隆乳效果。 方法 :乳房下皱壁单腔注射法。结果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共 5 0 0例 ,其中优 318例 ,良 119例 ,中 5 6例 ,差 7例。结论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法隆乳术操作简单易行 ,不开刀 ,痛苦轻 ,填充材料安全可靠 ,术后乳房形状良好 ,并发症少且易于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水凝胶 隆乳术
下载PDF
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并Ⅰ期肌腱转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辉 孙长胜 +4 位作者 张玲玲 李文君 王婷婷 苏波 钱英俊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3期267-268,共2页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并Ⅰ期肌腱转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9月,对20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均急诊再植并Ⅰ期肌腱转位修复指屈伸肌腱,动静脉直接吻合或移植血管桥接,神经Ⅰ期接合。结果再植并Ⅰ期转位修复再植... 目的探讨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再植并Ⅰ期肌腱转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9月,对20例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伤均急诊再植并Ⅰ期肌腱转位修复指屈伸肌腱,动静脉直接吻合或移植血管桥接,神经Ⅰ期接合。结果再植并Ⅰ期转位修复再植指体全部成活,其中3例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及时探查移植血管后成活,2例指背挫伤皮肤坏死,经局部换药植皮术愈合。随访3~12个月,手指对掌、对指活动度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9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5%,两点辨别觉6~10 mm。结论拇指旋转撕脱性离断急诊再植并Ⅰ期肌腱转位,可恢复拇指较好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再植 旋转撕脱性离断
下载PDF
接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孙长胜 苏波 +4 位作者 李文君 张辉 张玲玲 王婷婷 钱英俊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8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接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6年5月,应用接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7例7指,创面大小为1.5 cm×1.2 cm^2.8 cm×2.5 cm,皮瓣大小为1.8 cm×1.5... 目的探讨接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7月-2016年5月,应用接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7例7指,创面大小为1.5 cm×1.2 cm^2.8 cm×2.5 cm,皮瓣大小为1.8 cm×1.5 cm^3.2 cm×2.8 cm,其中拇指桡背侧皮瓣5例,尺背侧皮瓣2例。拇指背侧供区4例直接缝合,其余3例取全厚皮片植皮。结果 7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后愈合,1例出现静脉危象,拆除部分缝线后缓解。随访3~12个月,皮瓣外观满意,两点辨别觉9~12 mm。结论接合神经的拇指背侧皮瓣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手术操作简单,皮瓣成活率高,是修复拇指再植坏死后创面较为理想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指损伤 外科皮瓣
下载PDF
上海闵行地区城乡老年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 被引量:16
9
作者 张丽红 于倩倩 +5 位作者 范伟峰 李鹏 吴青 钱英俊 牛建英 顾勇 《中华肾脏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56-362,共7页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闵行地区城乡老年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城乡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以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江川街道和浦江镇分别代表上海闵行区的城市和乡村,以60岁以上常住老年居民为调查对象,... 目的通过分析上海闵行地区城乡老年人群的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城乡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患病率以及发病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随机抽取江川街道和浦江镇分别代表上海闵行区的城市和乡村,以60岁以上常住老年居民为调查对象,其中资料完整的6151例。比较两组人群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生化指标、CKD患病率的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城乡CKD发生相关的因素。结果(1)调查人群平均年龄(69.57±7.04)岁,城市居民4345例,乡村居民1806例。城、乡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乡村80岁以上老年人群占13.1%,高于城市人群的7.4%(P〈0.001)。(2)城市居民中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三酰甘油、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均高于乡村,分别为26.4%比13.7%、9.9%比2.3%、53.7%比37.4%、51.4%比15.6%(均P〈0.01)。城乡肾脏病、高脂血症的知晓率分别为32.9%比44.2%、84.6%比6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城市居民高血压、高血脂的治疗率均高于乡村(均P〈0.01)。(3)CKD的患病率为23.4%。女性CKD患病率高于男性,分别为26.3%和18.5%(P〈0.01)。城市CKD患病率为22.2%,低于乡村的25.2%(P〈0.05)。城市血尿患病率低于乡村,而肾功能下降的患病率高于乡村,随着年龄的增加CKD的患病率呈增加趋势(均P〈0.01)。(4)城市老年人群中年龄(OR=1.072)、既往吸烟(OR=1.543)、既往肾病史(OR=1.351)、糖尿病(OR=1.373)、高尿酸血症(OR=2.498)、肥胖(OR=1.364)、介入治疗史(OR=1.896)与CKD发生呈正相关,而中高等教育程度(OR=0.676,OR=0.604)和正在饮酒(OR=0.585)与CKD发生呈负相关;乡村老年人群中年龄(OR=1.032)、女性(OR=1.860)与CKD发生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CKD已经成为老年人群中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乡村CKD患病率高于城市。高龄是城乡CKD共同的相关因素,而既往吸烟、既往肾病史、糖尿病、高尿酸血症、肥胖、介入治疗史、中高等教育、正在饮酒与城市CKD有关,女性与乡村CKD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不全 慢性 老年人 患病率 危险因素 城乡
原文传递
慢性肾脏病患者高血压的控制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晓红 王莹 +7 位作者 范伟峰 张琦 罗丽红 钱英俊 李鹏 张丽红 牛建英 顾勇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76-580,共5页
目的研究并发高血压的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药使用和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并发高血压的CKD患者共726例,记录其基本资料、血压、降压药使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 目的研究并发高血压的住院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降压药使用和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象为2009年3月至2010年4月期间于本院住院的并发高血压的CKD患者共726例,记录其基本资料、血压、降压药使用及其他相关资料,分析其用药方案及血压控制率。结果91.74%患者接受了降压治疗,分别有21.21%、22.59%、19.56%、28.37%患者使用1、2、3、≥4种降压药。CKD患者总体高血压控制率为42.4%,平均血压为(137.86±20.75)/(76.30±11.35)mmHg。CKD1+2、3、4+5期(未透析)、透析组的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0.8%、46.7%、42.0%、33.5%,各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透析组高血压控制率(〈130/80ml/1Hg)显著高于透析组(〈140/90rnmHg)(44.9%比33.5%,P〈0.05)。血透组与腹透组高血压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3%比38.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优势比OR=1.787,95%叫1.045~3.056)和应用ACEI类降压药(OR=4.378,95%CI1.830~10.472)是高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而脉乐差增大(OR=0.847,95%CI0.811~0.885)和并发糖尿病(OR=0.415,95%C10.188~0.919)是高血压控制的不利因素。结论住院CKD患者的高血压治疗率很高,但控制率仍较低。女性、ACEI类降压药是CKD患者血压控制的有利因素,而脉压差大、糖尿病是血压控制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慢性 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糖尿病
原文传递
肾组织水通道蛋白表达与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鹏 牛建英 +5 位作者 张绮 范伟峰 罗丽红 钱英俊 张丽红 顾勇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35-739,共5页
目的了解肾组织局部水通道蛋白(AQP)表达与肾病综合征(NS)水肿的关系。方法NS患者分为水肿组(14例)及无水肿组(8例),以非NS患者为对照组(1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AQP1、2、4表达,分析其与患者水肿程度... 目的了解肾组织局部水通道蛋白(AQP)表达与肾病综合征(NS)水肿的关系。方法NS患者分为水肿组(14例)及无水肿组(8例),以非NS患者为对照组(10例)。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患者肾组织AQP1、2、4表达,分析其与患者水肿程度的关系。结果NS患者AQP1主要表达在近端肾小管,其中水肿组免疫组化阳性指数为0.0373±0.0110,表达量显著低于非水肿组的0.0510±0.0120和对照组的0.0574±0.0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P1在各组。肾小球也有表达,水肿组阳性指数为0.0106±0.0037,显著高于非水肿组的0.0021±0.0013和对照组的0.0020±0.0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QP2主要表达在集合管系统,其中水肿组阳性指数为0.0498±0.0081,非水肿组为0.0370±0.00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0255±0.0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水肿组与非水肿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AQP4在肾脏皮质集合管未见表达。结论不同AQP亚型在NS患者肾组织表达有差异。AQP2在NS水肿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而AQP1的表达异常也参与水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水肿 水通道蛋白质类
原文传递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肉瘤并发肾微小病变一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丽红 牛建英 +5 位作者 李鹏 钱英俊 李小静 张杰 刘少军 顾勇 《中华肾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0-71,共2页
纤维母细胞性网状细胞肉瘤(fibroblasticreticularcellneoplasm,FRCN)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恶性肿瘤,1984年由Turner首次报道,FRCN合并肾病综合征病例尚未见报道。我们将本科诊断的FRCN合并肾微小病变一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网状细胞肉瘤 肾病综合征 微小病变 母细胞性 纤维 并发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血药浓度监测利培酮中毒治疗一例
13
作者 王莹 牛建英 +2 位作者 钱英俊 张丽红 顾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09,共1页
患者,女,26岁。因“过量服用利培酮3h”于2010年9月28日凌晨1时入院。9月27日21:30服用利培酮98片(2mg/片)后出现持续胸闷,无胸痛、心悸,无腹痛、吐泻,无静坐不能、震颤,无意识不清、四肢僵直、抽搐。
关键词 利培酮 血药浓度监测 中毒治疗 过量服用 静坐不能 意识不清 入院
原文传递
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英俊(综述) 牛建英(审校)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10年第3期387-390,共4页
体液平衡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预防透析患者体内水分过多或者过少,体液过多可能导致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功能衰竭,而体液过少易产生容量缺失综合征及透析过程低血压。临床上常通过超滤法去除体液达到目标体... 体液平衡是血液透析治疗中的重要部分,可以预防透析患者体内水分过多或者过少,体液过多可能导致容量依赖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心功能衰竭,而体液过少易产生容量缺失综合征及透析过程低血压。临床上常通过超滤法去除体液达到目标体重被称为”干体重”。但是,目前干体重的评估缺乏标准测定,本文将对干体重估测的现状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体重
原文传递
(足母)趾底动脉背侧支供血的(足母)甲瓣修复拇和手指甲床及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6
15
作者 李文君 苏波 +6 位作者 张玲玲 李春华 孙长胜 钱英俊 刘迎曦 江俊宏 刘丹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 探讨由(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母)甲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甲床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由(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拇指、9例手指甲床及... 目的 探讨由(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母)甲瓣移植修复拇、手指甲床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采用由(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3例拇指、9例手指甲床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足母)趾供区采用直接缝合、全厚皮植皮、(足母)趾腓侧瓣覆盖等方法修复,并进行了随访. 结果 术后(足母)甲瓣全部完全成活经过4~14个月随访,功能良好,12例趾甲全部生长,9例趾甲平整,外形满意,2例趾甲不平整,1例缝合口瘢痕增生挛缩明显,(足母)供区植皮、皮瓣修复处无磨损破溃发生. 结论 (足母)趾趾底动脉背侧分支供血的(足母)趾甲瓣游离移植修复拇、手指甲床及周围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损伤较小、方法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母)甲瓣 趾底动脉 拇指 手指 甲床
原文传递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薄的解剖基础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长胜 苏波 +5 位作者 李文君 张辉 张玲玲 王婷婷 钱英俊 苗炜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薄的解剖基础,以及用于修复手、足外伤后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对10例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经大腿离断股动脉进行红色乳胶灌注,其中左侧5例,右侧5例,均为男性,观察胫后动脉... 目的探讨游离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薄的解剖基础,以及用于修复手、足外伤后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对10例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经大腿离断股动脉进行红色乳胶灌注,其中左侧5例,右侧5例,均为男性,观察胫后动脉穿支的数量、口径、分支、分层、走行分布规律。2012年9月至2017年9月,临床应用13例,手部创面5例,足部创面8例,创面大小3.0 cm×2.0 cm^6.0 cm×4.0 cm,皮瓣面积3.5 cm×2.2 cm^6.5 cm×4.5 cm,均修复伴有肌腱、骨、关节囊外露的创面。结果小腿胫后动脉穿支外径超过0.50 mm的有4~6条,外径(0.87±0.26)mm,穿支进入脂肪层后分为3层血管网:脂肪深层血管网、脂肪浅层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按位置关系由深至浅,且管径逐级变细。深层血管网由穿支主干发出,浅层血管网由穿支主干发出或与深层血管共干,真皮下血管网自浅层血管网发出或由穿支主干直接发出。深、浅层血管网除蒂部血管关系外互不交通或交通极少,因此,修剪深层脂肪层不会影响浅层血管网供血,不会影响皮瓣血运。13例皮瓣术中修剪大部分深层脂肪组织,保留脂肪浅层血管网和真皮下血管网,保护蒂部血管结构及分支,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有1例术后第2天出现动脉危象,局部注射罂粟碱后缓解,有1例术后第3天出现静脉危象,拆线、局部放出淤血后好转。皮瓣经2~12个月随访,质地柔软,血供良好,外观不臃肿,均不需要二次手术整形修薄。皮瓣6个月左右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胫后动脉穿支的显微解剖为穿支皮瓣修薄提供了理论依据,修薄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是修复手、足外伤后创面外观与功能均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应用解剖 创面 修复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长胜 苏波 +5 位作者 李文君 张辉 张玲玲 王婷婷 钱英俊 李苡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48-35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对11例双侧上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动脉吻合情况。设计拇指桡背侧皮瓣,以掌指关节以近、拇指近节... 目的探讨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缺损的临床应用。方法从2012年9月至2016年12月.对11例双侧上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的起始、走行、分布和动脉吻合情况。设计拇指桡背侧皮瓣,以掌指关节以近、拇指近节基底、拇指近节远端不同穿支点为旋转点,修复拇指缺损。结果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在鼻烟窝处起始于桡动脉主干,起始外径为(0.68±0.26)mm,斜穿拇短伸肌腱深层后走行于伸肌腱桡侧.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以血管弓形式终止于近节基底。在掌指关节以近4.3~10.2mm、拇指近节基底4.9~7.2mm范围内与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有恒定的交通支,均可作为皮瓣的旋转点。拇指近节中段、远段是以指掌侧固有动脉背侧支在神经周围形成的血管链为皮瓣的血供基础,近节远端与指骨间关节相距8.6~10.3mm处有一恒定、粗大的指动脉背侧支.可作为皮瓣的旋转点。临床应用病例24例,皮瓣面积2.0cm×1.5cm^3.5cm×2.8cm:随访3~12个月,两点辨别觉9.O~12.0mm,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外观满意。结论不同旋转点的拇指桡背侧皮瓣可修复不同程度的拇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血供可靠、成功率高,是一种修复拇指缺损的较理想的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 外科皮瓣 第1掌骨桡背侧动脉 指损伤 显微外科手术 应用解剖
原文传递
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躅趾腓侧皮瓣和躅甲瓣术后供区 被引量:10
18
作者 李文君 苏波 +3 位作者 张玲玲 孙长胜 钱英俊 王婷婷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2,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腓动脉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躅趾腓侧皮瓣和躅甲瓣术后供区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躅趾腓侧皮瓣和躅甲瓣术后供区16例,其中男11例11趾,女5例5趾,... 目的探讨应用胫后动脉、腓动脉游离穿支皮瓣修复躅趾腓侧皮瓣和躅甲瓣术后供区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应用胫后动脉、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躅趾腓侧皮瓣和躅甲瓣术后供区16例,其中男11例11趾,女5例5趾,年龄19—32岁。缺损面积:2.0cm×3.5cm~3.5cm×6.0cm,皮瓣切取范围2.5cm×4.0cm~4.0cm×7.0cm,并进行随访。结果术后16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3例边缘少许坏死结痂,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4~10个月,皮瓣外观满意,无色素沉着;大小适中,外形饱满,无明显萎缩;恢复保护性感觉,无残端疼痛症状,无磨损破溃发生。结论胫后动脉、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躅趾腓侧皮瓣和躅甲瓣术后供区的一种损伤较小并且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腓动脉穿支皮瓣 躅趾 躅甲瓣 供区创面
原文传递
修薄的躅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孙长胜 李文君 +3 位作者 张玲玲 王婷婷 钱英俊 苏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的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1月,应用显微镜下去除部分脂肪颗粒的修薄的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12例,其中挤压伤5例,冲压伤6例,撕脱伤1例;修复示指1例,中指... 目的探讨显微修薄的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9月-2016年1月,应用显微镜下去除部分脂肪颗粒的修薄的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手指指腹缺损12例,其中挤压伤5例,冲压伤6例,撕脱伤1例;修复示指1例,中指3例,环指4例,小指4例。皮瓣面积:3.0 cm×1.5 cm^3.2 cm×2.2 cm,供区直接缝合或皮瓣修复。结果12例皮瓣成活,未出现血管危象,供区一期愈合。术后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指腹饱满,外形满意。手指功能恢复良好,两点辨别觉5~8 mm。结论修薄的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尤其是环、小指指腹缺损,可能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损伤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拇甲皮瓣再造指尖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文君 苏波 +3 位作者 张玲玲 孙长胜 钱英俊 王婷婷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204,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拇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为营养血管的复合组织瓣再造指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由拇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为营养血管的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6例拇指、9例手指指尖毁损;拇趾供叹采用拇趾胫侧瓣转移... 目的探讨利用拇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为营养血管的复合组织瓣再造指尖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采用由拇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为营养血管的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6例拇指、9例手指指尖毁损;拇趾供叹采用拇趾胫侧瓣转移覆盖修复。结果术后再造指尖全部存活。经过3~14个月随访,功能良好,15例趾甲全部生长,13例趾甲平整、外形满意,2例趾甲不平整,其中1例缝合口瘢痕增生挛缩明显,拇趾供区皮瓣修复处无磨损破溃发生。结论拇趾腓侧趾底动脉分支为营养血管的复合组织瓣再造指尖是一种损伤较小且可靠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指损伤 趾底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