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ICU机械通气治疗患儿谵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许莉莉 马朱圣颖 +4 位作者 钱雯 许雅雅 朱月钮 朱晓东 戈晓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内接受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发生谵妄(PD)概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医院PICU内接受MV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9例患儿接受MV,中位年龄2.0(1.0~6.0)岁,男74例、女7...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内接受机械通气(MV)治疗的患儿发生谵妄(PD)概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7月至2023年3月在医院PICU内接受MV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49例患儿接受MV,中位年龄2.0(1.0~6.0)岁,男74例、女75例。其中年龄≤2岁患儿86例(57.7%),治疗期间反复气管插管患儿34例(22.8%)。149例患儿中有81例(54.4%)发生谵妄,与非谵妄组相比,谵妄组年龄较小,俯卧位通气比例较低,年龄≤2岁比例较高,PICU住院时间延长,PICU住院时间>14天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谵妄组相比,谵妄组MV首日氧合指数≤150 mmHg比例较高,MV总时间较长,MV总时间≤168 h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PICU住院时间>14 d、MV首日氧合指数≤150 mmHg是MV患儿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MV总时间≤168 h是MV患儿发生谵妄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PICU内接受MV治疗的患儿谵妄发生率较高,与低氧性损伤密切相关。长时间的MV和PICU住院治疗也是导致谵妄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谵妄 氧合指数
下载PDF
眼眶淋巴瘤CT和MRI诊断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钱雯 李萌昌 +1 位作者 宋济昌 陈荣家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分析眼眶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病理证实的眼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70例均做CT检查,9例加做MRI检查,分析肿瘤部位、密度、信号、形态和骨质等表现。结... 目的分析眼眶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病理证实的眼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70例均做CT检查,9例加做MRI检查,分析肿瘤部位、密度、信号、形态和骨质等表现。结果男女之比4∶1,中位年龄57岁,68例(97%)为B细胞型淋巴瘤,5例(7%)伴有身体其他部位淋巴瘤。双侧眼眶发病19例(27%),共计70例/89眶。影像学表现:(1)侵犯部位:肿瘤弥漫侵犯眼球前后和肌锥内外间隙18例/24眶,球后20例/24眶(肌锥内间隙为主14例/16眶,肌锥外间隙为主6例/8眶);局限于眼睑7例/9眶,结膜4例/5眶,泪腺区11例/14眶,泪囊区5例/5眶,眼外肌3例/6眶,眼眶鼻侧和筛窦2例/2眶。(2)密度和信号:多数肿瘤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密度均匀(分别为87%和81%),48例(90%)呈中度或明显强化。多数肿瘤(8/9)在T1WI和T2WI上呈中等、均匀信号,与脑灰质相仿,T2信号略高于T1,强化均匀。(3)形态边缘:肿瘤形态多不规则,边缘呈浸润状,沿眼球壁、泪腺、视神经、眼外肌、眶隔或眶壁蔓延生长。(4)眶骨:66例(94%)无骨质改变。结论眼眶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些特征,影像学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部分病例与炎性假瘤和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鉴别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荆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3
作者 钱雯 单鸣秋 丁安伟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22期17-20,共4页
分析近年荆芥研究的文献,对荆芥近年来的研究分别从植物资源、炮制学、化学、药理、临床、制剂等几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 荆芥 炮制 化学 药理 临床 制剂 综述
下载PDF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 被引量:12
4
作者 钱雯 黄维庭 宋济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4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结果:CT检查显示多数病灶起源于中鼻甲和中鼻道,侵犯筛窦和上颌窦,引起良性的骨质受压、吸收破坏和增...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表现。材料和方法:分析4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CT征象。结果:CT检查显示多数病灶起源于中鼻甲和中鼻道,侵犯筛窦和上颌窦,引起良性的骨质受压、吸收破坏和增生硬化等改变,病灶密度不均,轻至中度增强,伴有钙化(67.5%),病灶边缘呈不规则乳头状(70%),伴有多个小气泡(65%)。结论:本病的特征性CT表现是病灶边缘呈不规则乳头状,或并伴有多个小气泡。CT检查确诊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翻性 乳头状瘤 鼻腔肿瘤 鼻窦肿瘤 CT 诊断
下载PDF
首都体育学院大学生心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钱雯 赵洪玉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05-106,共2页
通过用功率自行车进行渐增负荷运动试验,对24名女大学生进行运动心肺功能的测试,结果表明:试验组女生的最大吸氧量及其相对值、最大通气量、心率、氧脉搏及乳酸阈时的吸氧量百分比等指标均比对照组女生高,两者具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首都体育学院 大学生 心肺功能 最大吸氧量 最大通气量 心率 氧脉搏 乳酸阈
下载PDF
头颈部孤立性纤维瘤CT及MRI特点 被引量:5
6
作者 钱雯 胡昊 +4 位作者 马高 苏国义 许晓泉 施海彬 吴飞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4-1745,共2页
孤立性纤维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是一种罕见的梭形细胞肿瘤,最常见于脏层胸膜[1],头颈部SFT相对少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20例头颈部SFT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探讨影像学诊断头颈部SFT的价值。
关键词 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眼眶血管瘤CT动态增强诊断探讨 被引量:5
7
作者 钱雯 沈天真 宋济昌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42-645,共4页
目的 分析眼眶血管性肿瘤的动态增强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对24例眼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13例,静脉性血管瘤11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测定各时间段的CT值。结果 两种肿瘤均有显著强化,多数病例表... 目的 分析眼眶血管性肿瘤的动态增强CT表现,提高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资料与方法 对24例眼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13例,静脉性血管瘤11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测定各时间段的CT值。结果 两种肿瘤均有显著强化,多数病例表现为早期局部强化,延迟扫描均匀强化填充,少数病例呈均匀强化;部分静脉性血管瘤填充不完全;两种肿瘤的密度在增强后10min内无下降,20min后才开始降低,它们的CT值在平扫和增强后20min内均无差异,30min时有差异,静脉性血管瘤CT值下降较多(P<0.05)。结论 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性血管瘤的CT动态增强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与其他肿瘤进行鉴别,两者表现较相似,但也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血管瘤 CT 诊断 鉴别诊断 血流动力学 病理
下载PDF
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6
8
作者 钱雯 宋济昌 包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结合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发生部位,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鼓室球瘤,12例颈静脉球瘤,3例迷走体瘤和3例颈动脉体瘤),21例行CT检查(其中1例行动态增强检查),15例行MRI... 目的结合头颈部副神经节瘤的发生部位,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和特点。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头颈部副神经节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5例鼓室球瘤,12例颈静脉球瘤,3例迷走体瘤和3例颈动脉体瘤),21例行CT检查(其中1例行动态增强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鼓室球瘤较小,多发生于鼓岬区;颈静脉球瘤以颈静脉孔为中心,较大的肿瘤侵犯咽旁间隙、中耳、外耳道、乳突和(或)颅内;颈动脉体瘤位于上颈部颈内外动脉分叉处,伴上述动脉明显分离移位;迷走体瘤位于咽旁颈动脉鞘区,血管移位不一。以上四类肿瘤CT平扫呈中等密度,强化显著,部分肿瘤内见强化的血管和囊性改变;MRIT1WI中低信号,强化显著,T2WI中高信号,部分肿瘤内见囊变,多数肿瘤中可见血管流空“盐和胡椒征”(鼓室球瘤和较小的颈静脉球瘤中不见)。鼓室球瘤和颈静脉球瘤边缘不规则,后者侵犯咽旁间隙部分边缘光滑,骨质呈虫咬状破坏;颈动脉体瘤和迷走体瘤边缘光滑,无骨质破坏。结论多数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具有特定的发生部位和特征性的CT和MRI表现,可据此确诊;发生于不同部位的肿瘤的影像学表现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 副神经节瘤 影像学 鼓室球瘤 颈静脉球瘤 迷走体瘤 肿瘤
下载PDF
紫外线及黄芪甲苷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钱雯 陈斌 +1 位作者 蒋辉莉 苏东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探讨紫外线(UV)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表达的影响及黄芪甲苷的干预作用。方法:分离培养人原代成纤维细胞,分别以10J/cm^2UVA和30mJ/cm^2 UVB进行照射,黄芪甲苷进行干预处理。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对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mRNA表达;免疫组化法观察成纤维细胞Hrd1的蛋白表达。结果:MTT结果示:在适宜浓度下,黄芪甲苷对体外培养的成纤维细胞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药物浓度为10、20、30mg/L时最为明显(P<0.001);荧光定量PCR结果示:UVA、UVB照射组成纤维细胞Hrd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辐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P<0.001);免疫组化结果示:UV照射(UVA或UVB)可增加Hrd1的蛋白表达,黄芪甲苷可显著抑制UV照射后成纤维细胞中Hrd1的蛋白表达。结论:UV辐射可以上调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E3连接酶Hrd1的表达,而黄芪甲苷对这一现象具有逆转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皮肤成纤维细胞 E3连接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黄芪甲苷
原文传递
耳鼻咽喉部腺样囊性癌影像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钱雯 唐作华 包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17-32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耳鼻咽喉部腺样囊性癌(AC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耳鼻咽喉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CC病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38例(鼻腔鼻窦或鼻底腭部22例、外耳道11例、鼻咽3例和喉部2例),均行CT检查,19例... 目的:通过分析耳鼻咽喉部腺样囊性癌(ACC)的影像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耳鼻咽喉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ACC病例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共38例(鼻腔鼻窦或鼻底腭部22例、外耳道11例、鼻咽3例和喉部2例),均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结果:①部位和形态:鼻腔、鼻窦和鼻底腭部ACC中20例呈分叶或浸润状,2例边缘光滑,5例见肿瘤侵犯三叉神经分支,2例沿鼻腔和腭部结构浸润状生长;耳部ACC多数发生于外耳道外侧段,沿耳道壁浸润性生长;鼻咽部ACC呈分叶状,2例肿瘤沿三叉神经分支侵入颅内;喉部ACC范围广泛,累及喉及颈段气管,基底广且表面不规则。②密度和信号:CT平扫中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呈轻或中度强化;MRI T1WI等或稍低信号,T2WI等或高信号,中等或明显强化;27例(71%)肿瘤内见囊性区,其中16例(42%)呈特异性筛囊样改变,以鼻腔鼻窦和鼻咽部病例为多。③骨质:破坏13例(鼻腔鼻窦10例、鼻咽2例、喉部1例);破坏伴受压11例(鼻腔鼻窦10例、耳部1例);骨质受压1例(鼻窦);较多外耳道ACC骨质无异常。结论:耳鼻咽喉部ACC的影像表现具有恶性肿瘤的共同特点:边缘不规则、不清楚、浸润状生长、肿瘤内囊性或坏死区、伴骨质破坏等。其较特异性的表现为筛囊状、沿神经侵犯和沿结构浸润生长,筛囊状表现可能以鼻咽和鼻窦ACC较多见,耳部ACC骨质破坏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荆芥饮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钱雯 单鸣秋 丁安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3-737,共5页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荆芥饮片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条件为Agillen Extend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A0.5‰三氟乙酸-B乙腈;洗脱方法为0~40 min,A为95%~60%;40 min~60 min,A为60%~40%,60~61 min,A为40%~95%,保...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荆芥饮片的指纹图谱。方法色谱条件为Agillen Extend C18柱(4.6 mm×250mm,5μm);流动相A0.5‰三氟乙酸-B乙腈;洗脱方法为0~40 min,A为95%~60%;40 min~60 min,A为60%~40%,60~61 min,A为40%~95%,保持4 min;体积流量为1.0 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20μL。结果对10批荆芥饮片进行测定,标定共有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识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计算出其相似度范围在0.971~0.992,并得出了荆芥饮片的对照指纹图谱。结论该法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荆芥饮片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指纹图谱 HPLC
下载PDF
点阵CO_(2)激光联合外用药物治疗稳定期白癜风临床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钱雯 司晨琛 +1 位作者 陈奕鹤 骆丹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1年第3期24-26,共3页
目的:观察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得宝松及多药物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术后即刻涂抹得宝松溶液,联合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组:26例,... 目的:观察点阵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得宝松及多药物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1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予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术后即刻涂抹得宝松溶液,联合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卤米松乳膏外用;对照组:26例,仅外用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及卤米松乳膏。患者每月随访,6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色素积分。结果:6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白斑治疗情况,治疗组有效率80.00%,对照组53.8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色素积分(2.23±0.69)分,较对照组色素积分(1.64±0.48)分显著增高(P<0.05)。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点阵CO_(2)激光联合得宝松及外用吡美莫司、他卡西醇、卤米松乳膏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点阵CO_(2)激光 得宝松 联合治疗 临床疗效 色素积分
下载PDF
钴(Ⅱ)取代铜锌超氧化物岐化酶金属重组衍生物的电化学和光谱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雯 朱世民 罗勤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750-1752,共3页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ehavior of cyclic voltammetry (CV), differential pulsevoltammetry (DPV ) an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SEC) of Co2Co2-superoxide dismutase.The results obtained by CV and DPV were in agreement w... This paper reported the behavior of cyclic voltammetry (CV), differential pulsevoltammetry (DPV ) and spectroelectrochemistry (SEC) of Co2Co2-superoxide dismutase.The results obtained by CV and DPV were in agreement well with that obtained by SEC.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 the apparent number of electrons and oxidation-reductionpotential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 超氧化物歧化酶 电化学 钴取代 Co2Co2SOD
下载PDF
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雯 宋济昌 +2 位作者 陈荣家 司诚 王文忠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分析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静脉性血管瘤CT图像 ,与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对照分析。结果 :CT图像显示 ,21例静脉性血管瘤位于眼眶前部9例 ,... 目的 :分析眼眶静脉性血管瘤的CT表现 ,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眼眶静脉性血管瘤CT图像 ,与55例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对照分析。结果 :CT图像显示 ,21例静脉性血管瘤位于眼眶前部9例 ,肌锥内8例 ,肌锥外3例 ,肌锥内外1例 ;多数病例肿块密度不均匀 ,增强显著 ,6例肿块中有钙化 ;肿块中扭曲血管状影有6例 ,肿块边缘不光滑14例 ,光滑圆形1例 ;眶骨受压7例。两组病例(21例静脉性血管瘤和55例海绵状血管瘤)在病变部位、钙化和形态边缘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增强CT对本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静脉性血管瘤 CT 诊断
下载PDF
肌肽抗衰老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钱雯 骆丹 周炳荣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60-363,共4页
衰老是生命体的自然规律,皮肤衰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随着对皮肤衰老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抗衰老的各种方式也应运而生。肌肽(β-丙氨酸和L-组氨酸)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及脑部,其抗衰老机制如抗氧化、抑制端粒缩短、减少线粒体损伤、抗... 衰老是生命体的自然规律,皮肤衰老在其中有着特殊的意义。随着对皮肤衰老机制的逐步深入研究,抗衰老的各种方式也应运而生。肌肽(β-丙氨酸和L-组氨酸)存在于人体的肌肉及脑部,其抗衰老机制如抗氧化、抑制端粒缩短、减少线粒体损伤、抗糖基化、抗肿瘤等逐渐被发掘,参与对细胞自噬、细胞凋亡及去乙酰化酶的调节作用也在不断研究中。该文针对肌肽抗衰老机制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肽 抗衰老 抗肿瘤 抗氧化 端粒
原文传递
红外线和热对皮肤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钱雯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84-386,共3页
在日光直射下,吸收的红外线转换成热能,使人体皮肤温度升高。近年来,红外线辐射和热对人体皮肤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其作用下,弹性纤维组装失衡并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生成;减少胶原合成、增强胶原降解;纤连蛋... 在日光直射下,吸收的红外线转换成热能,使人体皮肤温度升高。近年来,红外线辐射和热对人体皮肤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其作用下,弹性纤维组装失衡并诱导基质金属蛋白酶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生成;减少胶原合成、增强胶原降解;纤连蛋白、硫酸软骨素等其他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这些既能诱导光老化,又存在保护效应。该文就红外线辐射和热对皮肤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线 皮肤老化 细胞外基质
原文传递
鼻窦真菌病的CT诊断 被引量:6
17
作者 钱雯 罗行中 宋济昌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目的 :探讨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 ,其中累及上颌窦及蝶窦分别为93和10例。结果 :病变未充满窦腔56例(54.4 %) ,充满窦腔47例(45.6 %)。密度不均匀87例(84.4) ,均匀16例... 目的 :探讨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分析103例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鼻窦真菌病的CT表现 ,其中累及上颌窦及蝶窦分别为93和10例。结果 :病变未充满窦腔56例(54.4 %) ,充满窦腔47例(45.6 %)。密度不均匀87例(84.4) ,均匀16例(15.6 %)。全窦腔受累者 ,其病变中心密度高于外周密度 ;病变涉及部分窦腔者显示为中央不规则的高密度软组织团块影伴窦壁黏膜增厚。93例上颌窦真菌中 ,41例有高密度软组织团块突向中鼻道伴骨性窦口扩大和骨质侵蚀。所有受犯鼻窦均伴有窦壁骨质增厚和硬化。91.3 %的病例在高密度软组织病变内还可见钙化。所有行增强后扫描者均未见强化表现。结论 :鼻窦真菌病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 ,CT平扫应作为本病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鼻窦 CT诊断
下载PDF
眼眶血管外皮瘤影像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钱雯 唐作华 包兵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分析眼眶血管外皮瘤(HPC)的CT和MRI影像表现和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9例HPC(其中4例为恶性)均行CT检查,其中2例行MRI T1WI、T2WI和T1WI增强检查,1例行CT动态增强延迟扫描。结果:①部位:6例发生于球后(4例... 目的:分析眼眶血管外皮瘤(HPC)的CT和MRI影像表现和特征,以期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9例HPC(其中4例为恶性)均行CT检查,其中2例行MRI T1WI、T2WI和T1WI增强检查,1例行CT动态增强延迟扫描。结果:①部位:6例发生于球后(4例位于肌锥内间隙、1例位于肌锥外间隙、1例位于肌锥内和外间隙),3例位于眼眶浅部。②形态:7例呈圆形或不规则类圆形,2例呈梭形;边缘粗糙3例,呈模糊或浸润状3例,分叶状2例,呈光滑圆形仅1例;恶性HPC中2例呈多发性(2个结节)。③密度和信号:7例肿瘤密度均匀或较均匀,2例恶性肿瘤内见多发囊性灶;MRI T1WI和T2WI均呈中等信号,与脑实质相仿;所有病例肿瘤实质区均强化显著,1例CT动态增强延迟扫描表现为速升速降。④骨质:2例眶骨轻度受压,1例恶性HPC伴眶骨破坏。结论:HPC较多见于球后、眼眶鼻侧或上部,大多数呈分叶状、边缘粗糙或浸润状,增强很显著,恶性HPC较易呈多发性及发生囊性或坏死改变,综合分析其影像表现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血管外皮瘤 影像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中日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钱雯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1期79-81,92,共4页
通过对中日两所大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在课程设置、学习内容、学分要求及学籍管理方面的对比分析,揭示中日两国在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差异。
关键词 中日两国 体育专业 研究生培养 专业研究 学籍管理 大学体育 研究生教育 对比分析 要求 学分
下载PDF
短道速滑超越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钱雯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33,共3页
运用三维DLT法对世界优秀选手超越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得知 ,在弯道区域 5块至 7块标志处超越者实施外侧超越过程中 ,超越者的重心速度和滑行轨迹长度均大于被超越者 ;但是在内侧超越过程中 ,重心速度并非是决定超越成功的惟一因素。当... 运用三维DLT法对世界优秀选手超越技术动作进行了分析得知 ,在弯道区域 5块至 7块标志处超越者实施外侧超越过程中 ,超越者的重心速度和滑行轨迹长度均大于被超越者 ;但是在内侧超越过程中 ,重心速度并非是决定超越成功的惟一因素。当超越者滑行的轨迹长度和重心速度小于被超越者时 ,只要超越者在滑行的有效运动方向上移动的位移和速度大于被超越者 ,就有可能超越成功。外道超越要尽可能在到达弯道弧顶前或在出弯道处完成。国外韩国运动员多在出弯道处做内道超越技术动作实现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道速滑 超越技术 运动生物力学 三维DLT法 重心速度 轨迹长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