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术后瘢痕形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门斯烨 杨成城 +2 位作者 薛雾松 吴伟 张少辉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2006-2008,共3页
中医药防治术后瘢痕形成历史较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经验,治疗瘢痕具有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但是目前对于瘢痕尚无统一的鉴别诊断标准,对于瘢痕治疗尚无确切方法,目前多为在动物模型中作用,临床应用缺乏大样本数据支持,对于... 中医药防治术后瘢痕形成历史较久,在长期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经验,治疗瘢痕具有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等优势。但是目前对于瘢痕尚无统一的鉴别诊断标准,对于瘢痕治疗尚无确切方法,目前多为在动物模型中作用,临床应用缺乏大样本数据支持,对于术后瘢痕治疗,应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选择合适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瘢痕形成 内治法 外治法
下载PDF
大柴胡汤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及分子对接验证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涛 周春宇 +5 位作者 杨成城 张少辉 门斯烨 钱嘉惠 马亦湘 安佳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62-69,76,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Cholecystiti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相关文献获得大柴胡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胆囊炎疾病靶点来源于G...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大柴胡汤治疗胆囊炎(Cholecystitis)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相关文献获得大柴胡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胆囊炎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PharmGkb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8.0构建药物-核心靶点-有效成分网络、靶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对核心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结果:获得大柴胡汤活性成分151个,药物靶点260个;疾病靶点485个;交集基因55个;PPI网络分析发现,核心蛋白涉及TNF-α、CCK、EGFR、AKT1、VEGFA;GO富集分析得到2307个GO条目。大柴胡汤包含细胞组分92个,生物过程2126个,分子功能89个,主要有受体配体活性、细胞因子活性、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磷酸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大柴胡汤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以及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大柴胡汤多成分、多靶点调控机体,通过多途径起到治疗结石性胆囊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胡汤 胆囊炎 网络药理学 靶点 蛋白 信号通路 分子对接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合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宝清 余文 +4 位作者 门斯烨 张少辉 刘会良 杨成城 吴伟 《陕西中医》 2016年第4期438-440,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AP)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应用APACHEⅡ及Balthazar CT分级对入院时病情进行评分,观察...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加味大承气汤对急性胰腺炎(AP)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应用APACHEⅡ及Balthazar CT分级对入院时病情进行评分,观察24h钡条全胃肠排空率,行胃肠功能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中药可明显增加24h钡条排出率、恢复肠鸣音、改善胃肠功能评分(P<0.05)。结论:AP患者常存在胃肠动力障碍,在西药治疗的同时加用参附注射液合加味大承气汤可明显改善胃肠动力,从而促进AP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并发症 胃肠疾病/中医药疗法 参附注射液 大承气汤/治疗应用
下载PDF
加味大承气汤活血攻下法治疗肠梗阻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涛 杨成城 +5 位作者 张少辉 门斯烨 安佳琳 李权 钱嘉惠 周春宇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838-849,共12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来获得加味大承气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肠梗阻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加味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来获得加味大承气汤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肠梗阻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使用Draw Venn Diagrams工具获得交集基因。结合Cytoscape3.7.1对所得的交集基因进行PPI分析、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加味大承气汤活性化学成分121个,药物靶点1478个;利用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获得疾病靶点147个;通过Draw Venn Diagrams工具获得交集基因24个交集基因;通过PPI蛋白作用网络及网络拓扑分析,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网络连接程度较高;通过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参与了对营养水平的反应、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平滑肌细胞增殖等生物学过程;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以及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加味大承气汤活血攻下法治疗肠梗阻是多靶点、多途径的,本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大承气汤 活血攻下法 肠梗阻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肥大细胞激活在术后肠梗阻神经免疫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少辉 周春宇 +3 位作者 杨成城 门斯烨 安佳琳 吴伟 《医学综述》 2014年第2期208-210,共3页
术后肠梗阻(POI)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外科临床关注的焦点。除已知的神经反射抑制作用外,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炎性反应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肠操作激活肥大细胞成为炎性反应启动... 术后肠梗阻(POI)是临床常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复杂,一直是外科临床关注的焦点。除已知的神经反射抑制作用外,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炎性反应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由于肠操作激活肥大细胞成为炎性反应启动的关键,进一步导致巨噬细胞激活及白细胞聚集,加重肠肌层炎症并且与神经机制相互协同作用,从而不利于胃肠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该文就肥大细胞在POI神经免疫机制中的效应与促炎过程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术后肠梗阻 TOLL样受体 巨噬细胞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如意金黄散治疗疖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涛 周春宇 +5 位作者 杨成城 张少辉 门斯烨 钱嘉惠 马亦湘 安佳琳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4期334-341,共8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如意金黄散治疗疖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检索先关文献来获得如意金黄散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疖肿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如意金黄散治疗疖肿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检索先关文献来获得如意金黄散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疖肿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结合Cytoscape3.7.1构建药物-核心靶点-有效成分网络,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对核心靶标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根据筛选条件获得药物活性化学成分126个,药物靶点279个;获得疾病靶点165个;获得核心靶标20个;PPI蛋白作用网络分析,核心蛋白涉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白细胞介素(IL)-6、IL-1B等;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参与了白细胞-细胞黏附、蛋白质定位建立的正调控、多细胞组织内稳态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主要涉及IL-17信号通路、AGE-RAGE信号通路、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等。结论如意金黄散治疗疖肿是多靶点、多途径的,本次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如意金黄散 疖肿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下载PDF
胃食管连接部肿瘤化疗的现状 被引量:3
7
作者 薛雾松 门斯烨 +5 位作者 刘宝清 余文 张少辉 刘会良 杨成城 吴伟 《医学综述》 2015年第11期1983-1986,共4页
氟嘧啶和铂制剂的联合应用是胃食管癌姑息化疗中的一种推荐方案。新的方案包括短期输注5-氟尿嘧啶(5-FU)的替代药物或口服5-FU的前体药物,使用奥沙利铂替代顺铂。虽然在目前临床用药中增加了表阿霉素,但还没有得到随机试验的支持。多西... 氟嘧啶和铂制剂的联合应用是胃食管癌姑息化疗中的一种推荐方案。新的方案包括短期输注5-氟尿嘧啶(5-FU)的替代药物或口服5-FU的前体药物,使用奥沙利铂替代顺铂。虽然在目前临床用药中增加了表阿霉素,但还没有得到随机试验的支持。多西他赛、顺铂、5-FU方案与5-FU联合顺铂方案相比稍微改善了生存期,但却明显增加了不良反应。近期有试验发现,包含依立替康的方案并不优于5-FU联合顺铂或单纯输注5-FU。不过,5-FU联合依立替康方案不良反应轻微使该方案成为一线治疗的一种选择。除了在姑息治疗中的作用,围术期和术后化疗还可以提高约15%的生存率。术前放化疗也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癌 姑息治疗 化疗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附子理中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涛 杨成城 +5 位作者 张少辉 门斯烨 安佳琳 李权 钱嘉惠 周春宇 《北京中医药》 2021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附子理中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检索相关文献获得附子理中丸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抗生...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讨附子理中丸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 associated diarrhea,A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并检索相关文献获得附子理中丸所含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收集其相对应的靶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疾病靶点来源于GeneCards、DrugBank、Home-OMIM-NCBI数据库。结合Cytoscape 3.7.1构建药物-核心靶点-有效成分网络、靶标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Bioconductor中的R包对核心靶标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共获得附子理中丸活性化学成分117个,药物靶点661个;获得疾病靶点175个;获得核心靶标25个;PPI蛋白作用网络分析,核心蛋白涉及VEGF、EGFR、AKT1、IL-6等;GO富集分析发现主要参与蛋白磷酸酶结合、磷酸酶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学过程;KEGG通路富集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AGE-RACE信号通路以及HIF-1信号通路富集明显。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发现,附子理中丸多成分、多靶点调控机体,通过多途径起到治疗AAD的作用,为附子理中丸的实验研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理中丸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不可切除的结肠直肠癌肝转移治疗方案的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薛雾松 周春宇 +4 位作者 刘会良 门斯烨 余文 杨成城 吴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5期84-87,共4页
对于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LM)患者而言,将肝转移灶完整切除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初期肝转移灶是不可切除的,而采用化疗可以将肝转移灶降期使切除成为可能。对于不可切除的CLM患者接受全身化疗的研究已经证实,... 对于结肠直肠癌肝转移(CLM)患者而言,将肝转移灶完整切除是疾病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初期肝转移灶是不可切除的,而采用化疗可以将肝转移灶降期使切除成为可能。对于不可切除的CLM患者接受全身化疗的研究已经证实,治疗反应率、肝转移灶切除率和生存率均有所提高。在最初不可切除的CLM患者中采用肝动脉灌注(HAI)联合氟尿嘧啶,同时辅助全身化疗的方法可以提高治疗反应率和肝转移灶切除率。所有的治疗策略应该由一个多学科团队共同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肝转移 化疗 生物治疗 肝动脉灌注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天然药物防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刘宝清 徐秀琴 +8 位作者 门斯烨 余文 杨成城 德吉 索朗平措 陈静 尼玛扎巴 顿珠次仁 吴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57-560,共4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常常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目前还没有治疗NAFLD的特效药物,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提供生活方式指导以减轻体质量。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凋亡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最常见的肝脏疾病,常常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表现。目前还没有治疗NAFLD的特效药物,唯一被证实有效的治疗方式就是提供生活方式指导以减轻体质量。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和凋亡机制参与了NAFLD的形成,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证实,有多种天然药物都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或胰岛素增敏作用,对改善NAFLD疗效显著。总结了近年来常用的10种天然药物防治NAFLD的研究进展,认为未来需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天然药物在NAFLN患者中所具有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药物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后颅窝骨性扩大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11
作者 刘伟国 王尧华 +3 位作者 李运军 门斯烨 赵春平 魏群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24-326,共3页
目的 介绍后颅窝骨性扩大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方法 该手术分为两种亚术式 ,一种是枕颈固定扩大术 :取自体髂骨 5cm× 10cm ,打磨成“凹”字形。上端为齐头端 ,固定在后颅窝减压窗缘。缺口端为下端 ,固定在枢椎棘突... 目的 介绍后颅窝骨性扩大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方法 该手术分为两种亚术式 ,一种是枕颈固定扩大术 :取自体髂骨 5cm× 10cm ,打磨成“凹”字形。上端为齐头端 ,固定在后颅窝减压窗缘。缺口端为下端 ,固定在枢椎棘突上 ,将扩大的硬脑 (脊 )膜修补筋膜片固定在植骨片内面 ,使筋膜片贴附在植骨片内面 ,形成帐篷状 ;另一种是单纯骨性扩大术 :取自体髂骨 6cm× 8cm的梯形骨片 ,并利用较厚的髂骨缘打磨成弧形。植骨片固定在后颅窝减压窗上 ,弧形端构成枕骨大孔后缘。将扩大的硬脑 (脊 )膜修补筋膜片也固定在植骨片内面 ,使筋膜片贴附在植骨片内面 ,也形成帐篷状。结果 本组病例随访 2~ 7年 ,术后症状体征缓解总有效率为91.6% ,肌力比以前提高 2~ 3级。结论 该术式比其他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术式 ,治疗效果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并发症 脊髓空洞症 后颅窝骨性扩大术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血管生成的生物学标志物
12
作者 徐秀琴 余文 +5 位作者 门斯烨 薛雾松 刘宝清 张少辉 刘会良 杨成城 《医学综述》 2017年第6期1118-1122,共5页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血管生成过程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等血管生成因子的监控。由于在结直肠癌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预测血管生成抑制剂疗效标志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标志物... 结直肠癌是全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其血管生成过程受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等血管生成因子的监控。由于在结直肠癌中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关预测血管生成抑制剂疗效标志物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这些标志物包括来源于组织和血液中的VEGF、基因多态性、循环肿瘤细胞和微RNA等。血管生成通路的复杂性以及血管生成因子的多样性对生物学标志物的探索提出了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生物学标志物
下载PDF
HER2阳性的进展期胃癌目前和未来的靶向治疗
13
作者 余文 刘宝清 +6 位作者 门斯烨 薛雾松 张少辉 刘会良 周春宇 杨成城 吴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1期92-95,共4页
目前对胃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预测价值存有争议。当前的治疗指南已经把检测胃癌中HER2状态作为标准化操作。最近,在治疗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中,曲妥珠单抗已经成为一线靶向治疗用药,而原发与继发性药物抵抗则成为主要问题,... 目前对胃癌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预测价值存有争议。当前的治疗指南已经把检测胃癌中HER2状态作为标准化操作。最近,在治疗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中,曲妥珠单抗已经成为一线靶向治疗用药,而原发与继发性药物抵抗则成为主要问题,需要新的治疗策略来克服这种抵抗。许多HER2阳性进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后都出现疾病进展,必须接受二线方案治疗。新的靶向药物,诸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拉帕替尼、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通路抑制剂依维莫司、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AUY922、HER二聚化抑制剂帕妥珠单抗以及抗体-药物偶联物曲妥珠单抗-emtansine(T-DM1),在以曲妥珠单抗为基础的一线治疗失败时可以成为二线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曲妥珠单抗抵抗 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二线治疗 靶向治疗
下载PDF
成人回肠腺肌瘤1例
14
作者 余文 刘会良 +3 位作者 何德银 门斯烨 王建芳 周春宇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消化道的腺肌瘤比较少见,常好发于胃和十二指肠,发生在回肠者非常罕见。它的特点是在腺体结构上排列着一层柱状上皮组织,腺体中穿插着一些平滑肌束。我们在这里报道1例因急性阑尾炎行手术治疗时偶然发现的成人回肠腺肌瘤。
关键词 腺肌瘤 小肠
下载PDF
84例脑中线部位病变显微手术治疗的探讨
15
作者 韦鹏翔 栾永欣 +3 位作者 周玉嘉 孙龙 李玄 门斯烨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7年第4期272-274,共3页
目的探讨脑中线部位病变,如动脉瘤、三脑室肿瘤、垂体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4例脑中线部位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成功实施显微外... 目的探讨脑中线部位病变,如动脉瘤、三脑室肿瘤、垂体瘤、髓母细胞瘤、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84例脑中线部位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前交通动脉瘤、颈内动脉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成功实施显微外科夹闭,无手术死亡;对6例第3脑室前部胶质瘤采用侧脑室前角门氏孔入路切除肿瘤,其中肉眼全切除5例,1例近全切除;对30例巨大垂体瘤采用冠状开颅、额、翼点联合入路切除肿瘤,其中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12例;对20例髓母细胞瘤采用后正中开颅、小脑蚓部入路切除肿瘤,肉眼全切除18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对16例前颅凹底中线脑膜瘤采用额下硬膜内入路,全切除14例,近全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发生。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治疗脑中线部位病变的最有效的方法;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和熟练的显微神经外科技术,选择合理、适当的手术入路,可以清晰显露病变便于操做减少手术负损伤;及时合理的治疗术后并发症是显微手术治疗后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中线部位病变 显微神经外科 治疗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防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孙武 刘宝清 +3 位作者 杨成城 张少辉 余文 门斯烨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200-204,共5页
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方面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要包括针灸、灌肠、外敷、离子导入、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外... 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急性胰腺炎治疗方面得到广泛推广和运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主要包括针灸、灌肠、外敷、离子导入、穴位按摩、耳穴压豆等方法。查阅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相关文献,发现中医外治法在治疗急性胰腺炎方面操作简单易行,毒副作用小,能有效缓解患者腹痛、腹胀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动力恢复,改善相关生化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并在预防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方面起到一定程度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中医外治法 预防 治疗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利胆退黄法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武 刘宝清 +3 位作者 杨成城 张少辉 余文 门斯烨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1期22-28,共7页
目的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利胆退黄法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 Fang Data、CBM、PHM以及CSC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 目的对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利胆退黄法治疗胆源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CNKI、VIP、Wan Fang Data、CBM、PHM以及CSCI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8年6月,2名评价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偏倚后,采用Rev Man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RCT),总病例数841例。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利胆退黄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临床有效率更高[OR=3. 67,95%CI(1. 93,7. 01),P <0. 000 01],并能降低血淀粉酶[MD=-33. 35,95%CI(-42. 95,-23. 74),P <0. 000 01]、尿淀粉酶水平[MD=-133. 93,95%CI(-151. 60,-116. 26),P <0. 000 01];缩短血淀粉酶恢复时间[MD=-1. 67,95%CI(-2. 59,-0. 76),P <0. 000 01]、尿淀粉酶恢复时间[MD=-0. 95,95%CI(-1. 02,-0. 88),P <0. 000 01];降低CRP水平[MD=-7. 17,95%CI(-8. 06,-5. 74),P <0. 000 01];明显缩短住院时间[MD=-2. 31,95%CI(-2. 68,-1. 93),P <0. 000 01]。结论在常规治疗ABP的基础上联合利胆退黄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血、尿淀粉酶水平,减少炎症反应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但纳入文献质量偏低,需高质量RCT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胆退黄法 胆源性胰腺炎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腹股沟区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道 被引量:2
18
作者 门斯烨 余文 +2 位作者 刘宝清 吴伟 杨成城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375-1375,共1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因数年来周期性下腹部隐痛就诊于妇科,就诊中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鸡蛋大小肿块,可还纳,考虑左侧腹股沟疝,转至外科继续治疗。既往患者6年前有剖宫产手术史,无流产史。末次月经为入院前1周。入院查体站立位可在左... 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因数年来周期性下腹部隐痛就诊于妇科,就诊中发现左侧腹股沟区有鸡蛋大小肿块,可还纳,考虑左侧腹股沟疝,转至外科继续治疗。既往患者6年前有剖宫产手术史,无流产史。末次月经为入院前1周。入院查体站立位可在左侧腹股沟区触及椭圆形肿物,质地软,表面光滑,压痛不明显,平卧位时肿物不能扪及,但咳嗽冲击感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侧腹股沟区 子宫内膜异位症 椭圆形肿物 囊性肿物 末次月经 冲击感 下腹部 剖宫产手术 腹外斜肌腱膜 站立位
原文传递
疝囊内种植为首发表现的黏液腺癌一例
19
作者 门斯烨 余文 +2 位作者 刘宝清 张少辉 薛雾松 《中华疝和腹壁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6期53-53,共1页
患者男,74岁,因“右侧腹股沟区疼痛不适伴可复性包块1年”于2013年3月25日入院。2012年曾于外院诊断为腹股沟疝,患者未予重视。2013年3月,患者自觉疼痛不适感加重,院前行B型超声示:右腹股沟包块,3.3cm×0.9cm。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黏液腺癌 首发表现 右腹股沟包块 种植 囊内 疼痛不适 腹股沟区
原文传递
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韦鹏翔 孙龙 +8 位作者 刘四新 刘靖 刘红玲 张小津 李秀芬 周玉嘉 王革生 门斯烨 王卫卫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3-716,共4页
目的研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8例重症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在第1次治疗前,对两组病人均行经颅多普... 目的研究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8例重症脑外伤昏迷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以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手厥阴经电刺激。在第1次治疗前,对两组病人均行经颅多普勒检查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systolic velocity,Vs)、舒张期血流速度(diastolic velocity,Vd)、平均血流速度(mean velocity,Vm)、搏动指数(pulsitility index,PI)。检测结束后立即给以治疗组病人手厥阴经电刺激30 min,刺激结束后在同一体位、同一条件下行第2次检测。对比刺激前后即时的血流变化情况。每天给予手厥阴经电刺激30 min,持续电刺激1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指标的检测,比较检测结果。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治疗3个月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语言功能情况。结果刺激组患者手厥阴经电刺激对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状态有明显的即刻效应。持续刺激1个月后,治疗组血流速度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伤后3个月时,刺激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刺激组患者语言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非刺激组。结论手厥阴经电刺激能提高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对于促进重症脑外伤昏迷患者的苏醒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手厥阴经电刺激 重症脑外伤 昏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