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硒肥对不同基因型水稻Se含量的影响
1
作者 赵敏 涂书新 +1 位作者 闫加力 项剑桥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期4-6,共3页
为筛选出华中地区富硒稻米品种,开展水稻叶面喷硒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外源Se的吸收、分配及农艺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叶面硒肥的富集特性具有差异性,当叶面喷施硒肥20 mg/L时,筛选出的富硒基因型为五优308... 为筛选出华中地区富硒稻米品种,开展水稻叶面喷硒盆栽试验,研究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外源Se的吸收、分配及农艺性状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水稻对叶面硒肥的富集特性具有差异性,当叶面喷施硒肥20 mg/L时,筛选出的富硒基因型为五优308,其稻米硒含量为0.079 mg/kg,达到富硒稻谷标准,可在华中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喷施 硒肥 富硒水稻 基因型
下载PDF
叶面喷施硒肥对水稻吸收累积硒及其他矿质元素的影响
2
作者 王梦园 杨良哲 +4 位作者 汪丹 张阳阳 段碧辉 袁知洋 闫加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6期150-154,共5页
为保证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探究水稻植株体内硒及其他矿质元素、重金属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程度。以水稻品种“鄂中五号”和硒肥“中地西能”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硒肥浓度(0、15、30、60 g/hm^(2))处... 为保证硒肥的合理利用及富硒水稻的安全生产,探究水稻植株体内硒及其他矿质元素、重金属含量对外源硒的响应程度。以水稻品种“鄂中五号”和硒肥“中地西能”为试验对象,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设计,设4个硒肥浓度(0、15、30、60 g/hm^(2))处理,于水稻齐穗期统一喷施,在成熟期检测水稻植株各器官中硒含量、糙米中不同矿质元素含量、叶片中不同重金属元素含量,评价各处理糙米与其他各器官硒元素富集的难易程度。结果表明,水稻糙米各器官中硒含量均随硒营养液喷施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其中,谷壳和叶片对硒肥的响应程度最大,叶面硒肥增加了糙米硒的富集系数、各器官硒的转移系数;叶面硒肥对糙米中不同矿质元素的影响不同,高浓度硒处理降低了氮、锰、铜的含量,但提高了锌、钙、镁、钾、磷元素的含量;高浓度硒处理可有效降低植株叶片中汞、铅、镉、铬含量,低浓度的硒处理降低了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面硒肥 齐穗期 硒含量 矿质元素含量 重金属元素含量
下载PDF
调理剂对酸性富硒土壤改良效果的初步研究
3
作者 张阳阳 王梦园 +2 位作者 周伟 汪丹 闫加力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34-39,91,共7页
为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富硒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式,对利川地区酸性富硒土壤施用T_(1):钙镁磷肥(6 g/kg)、T_(2):钙镁磷肥(6 g/kg)+小麦生物炭(2.4 g/kg)、T_(3):过磷酸钙(6 g/kg)、T_(4):过磷酸钙(6 g/kg)+小麦生物炭(2.... 为探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富硒土壤的改良效果,采用盆栽试验方式,对利川地区酸性富硒土壤施用T_(1):钙镁磷肥(6 g/kg)、T_(2):钙镁磷肥(6 g/kg)+小麦生物炭(2.4 g/kg)、T_(3):过磷酸钙(6 g/kg)、T_(4):过磷酸钙(6 g/kg)+小麦生物炭(2.4 g/kg)、T_(5):生石灰(6 g/kg)+小麦生物炭(2.4 g/kg)等5种处理,研究各处理对试验土壤的pH值、硒形态、有效硒含量以及水稻的籽粒硒含量、根系硒含量、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处理对提高土壤pH值均有极显著效果(P<0.01),各处理效果依次为T_(5)>T_(2)>T_(3)>T_(1)>T_(4)>CK(对照组,不施调理剂),以T_(5)处理的效果最好,pH值从5.65(CK)提高至6.77;5种处理对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有显著效果(P<0.05),各处理效果依次为T_(4)>T_(3)>T_(1)>T_(2)>T_(5)>CK,以T_(4)处理的效果最好,有效硒含量从7.67μg/kg(CK)提高至12.49μg/kg;5种处理对提高水稻籽粒和根系硒含量有显著效果(P<0.05),各处理效果依次为T_(4)>T_(3)>T_(1)>T_(2)>T_(5)>CK,以T_(4)处理的效果最好,水稻籽粒硒含量较CK提高0.38 mg/kg,增长111.8%;水稻根系硒含量较CK提高0.37 mg/kg,增长56.9%;5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积极影响,以T_(5)处理的表现最优,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和千粒重均显著高于CK(P<0.05)。针对利川地区酸性富硒土壤,推荐配施生石灰与小麦生物炭来改良土壤,但具体用量需结合大田试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理剂 酸性富硒土壤 有效硒 水稻
下载PDF
药食同源桑葚的营养保健作用与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郑润愽 汪丹 +7 位作者 王梦圆 谭旭辉 艾伦强 何银生 李宇 闫加力 罗凯 何美军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期9-12,共4页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性植物之一,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白藜芦醇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老化、抗癌、护肝等诸多保健功效,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从桑葚的种苗繁育与栽培、活性成分的功效、提取及深加工工艺等方...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性植物之一,含有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多糖、黄酮类、白藜芦醇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具有降血糖、抗老化、抗癌、护肝等诸多保健功效,市场需求与日俱增。从桑葚的种苗繁育与栽培、活性成分的功效、提取及深加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系统地综述,明确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产业瓶颈问题,以期促进桑葚产业的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桑葚产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活性成分 功效 加工 种植
下载PDF
矿物材料对农田土壤镉污染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梦园 闫加力 +3 位作者 杨良哲 张阳阳 周伟 汪丹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209-214,233,共7页
农田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镉具有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的风险,矿物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的特点。综述了矿物材料(如氮、钙、硅、锌、铁和硒)对农田土壤镉污染的调控机理及研究进展,提出采用调理剂调控... 农田土壤镉污染已经成为全球粮食安全问题,镉具有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的风险,矿物材料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且环境友好的特点。综述了矿物材料(如氮、钙、硅、锌、铁和硒)对农田土壤镉污染的调控机理及研究进展,提出采用调理剂调控土壤镉污染的相关问题及展望,旨在为农作物安全生产以及下一步土壤镉钝化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矿物材料 调控机理 农田土壤
下载PDF
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阳阳 杨良哲 +5 位作者 杨军 徐春燕 汪丹 周伟 王梦园 闫加力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53-157,161,共6页
通过研究湖北省天然硒资源特征,结合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总结了全省硒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即突出政策规划引领,强化硒资源调查力度,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科学支... 通过研究湖北省天然硒资源特征,结合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情况,总结了全省硒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推进湖北省硒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对策建议,即突出政策规划引领,强化硒资源调查力度,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加强科学支撑体系建设,加速品牌创建工程,加大硒资源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资源 开发利用 保护对策 湖北省
下载PDF
氮、磷、钾配施对恩施地区粉葛产量与质量的影响及肥料效应
7
作者 赵苓云 李宇 +4 位作者 闫加力 汪丹 廖璐婧 何美军 罗凯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23-2130,共8页
目的:优化氮、磷、钾肥配施方案,为恩施地区粉葛提质增效及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设计,建立氮、磷、钾肥与粉葛产量、活性成分含量的效应数学模型,进行肥效主效应、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分析,筛选最优施... 目的:优化氮、磷、钾肥配施方案,为恩施地区粉葛提质增效及化肥减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3414”土肥配方试验设计,建立氮、磷、钾肥与粉葛产量、活性成分含量的效应数学模型,进行肥效主效应、单因素效应、互作效应分析,筛选最优施肥方案。结果:贡献率分析表明,磷肥对粉葛产量和大豆苷生物合成的贡献率最大,N肥对淀粉、葛根素、大豆苷元合成的贡献率最大。单因素分析表明,磷、钾对粉葛产量有极显著影响,氮与磷对淀粉、葛根素、大豆苷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施低量的氮肥对大豆苷元的合成有极显著促进作用。互作效应分析显示,不同浓度的氮、磷和钾肥的协同作用显著提高粉葛产量及淀粉、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回归效应函数模型优化得到的恩施地区粉葛的氮、磷、钾肥优化施肥范围分别为26.00~39.75、29.50~33.75、27.25~35.75 g/m^(2);能实现粉葛产量≥0.75 kg/株,淀粉、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的含量分别≥311.54、4.01、0.97、0.34 mg/g。结论:优化氮、磷、钾肥配施显著提高恩施地区粉葛产量和活性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葛 肥料效应
原文传递
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8
作者 刘玉 方昕悦 +5 位作者 孙慧茹 李伟 李宇 闫加力 罗凯 何美军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3-82,共10页
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及自由基积累导致的氧化损伤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由于重楼属植物内生菌中含有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物质,因此本试验采用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技术对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通过滤纸片法和... 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细菌引起的感染及自由基积累导致的氧化损伤对人类健康造成重大威胁,由于重楼属植物内生菌中含有抗菌、抗氧化等活性物质,因此本试验采用形态学和16S rDNA鉴定技术对啟良重楼内生细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通过滤纸片法和DPPH自由基清除试验研究其体外抑菌和抗氧化活性,并运用GC-MS鉴定活性组分。结果表明,从啟良重楼根茎中分离鉴定出3株内生细菌: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CLX1,G^(+))、Lelliottia aquatilis CLX2(G^(-))、居中克吕沃尔氏菌(Kluyvera intermedia CLX3,G^(-));其中B.megaterium(CLX1)具有最佳抑菌活性,对3株革兰氏阴性菌和7株革兰氏阳性菌的抑菌圈范围为(10.39±0.24)mm~(13.44±0.10)mm,MIC范围为0.33~2.61 mg/mL;L.aquatilis(CLX2)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EC50值为1.276 mg/mL。采用GC-MS从内生细菌B.megaterium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中鉴定出7种抑菌活性化合物:二甲基三硫、甲基甲烷硫代磺酸盐、甲基硫代磺酸甲酯、苯甲酸、环(脯氨酸-亮氨酸)二肽、正二十一烷、2,5-二叔丁基酚,从L.aquatilis鉴定出2种抗氧化活性化合物: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十六烷酸(棕榈酸)。本研究结果为从药用植物啟良重楼内生细菌中发掘抑菌、抗氧化天然活性物质及开发新型抗生素、解决氧化损伤问题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啟良重楼 内生细菌 抑菌作用 抗氧化 次级代谢产物
下载PDF
桑葚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梦园 闫加力 +2 位作者 张阳阳 周伟 汪丹 《南方农业》 2023年第13期160-163,共4页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农产品,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血脂等多种药用功效。随着桑葚产业链的不断扩大,发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至关重要。为给后期桑葚绿色高效种植与特色发展、专用药剂与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从土地质量调... 桑葚作为“药食同源”农产品,具有调节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血脂等多种药用功效。随着桑葚产业链的不断扩大,发展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至关重要。为给后期桑葚绿色高效种植与特色发展、专用药剂与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从土地质量调查、桑葚品种筛选、种植密度控制、树形控制、培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6个环节综述了前人的种植建议与研究成果,并对未来桑葚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葚 药用功效 高效种植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旱改水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及秸秆的改良作用 被引量:17
10
作者 闫加力 李懋 +1 位作者 熊双莲 涂书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54-562,共9页
本研究以江汉平原旱改水为研究背景,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淹水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年水稻土为对照,研究了多年棉田土旱改水及添加秸秆(9 g·kg^-1)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态铁、锰、... 本研究以江汉平原旱改水为研究背景,采用土壤盆栽试验和室内淹水培养相结合的方法,以多年水稻土为对照,研究了多年棉田土旱改水及添加秸秆(9 g·kg^-1)对水稻幼苗生长和矿质元素吸收的影响以及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和有效态铁、锰、铜、锌含量变化,为旱改水水稻的种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棉田土旱改水后,水稻幼苗生长缓慢并出现失绿黄化症状,其地上部干重和叶绿素含量仅分别约为水稻土处理的30%和20%。旱改水处理水稻植株 Fe 含量显著低于、而 Cu 和 Zn 含量则显著高于水稻土处理。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氧化还原电位(Eh)显著高于水稻土;淹水处理10 d,土壤 DTPA-Fe 含量仅为水稻土的7%左右,而 DTPA-Cu 和DTPA-Zn含量则分别是水稻土的1.4~2.5倍和1.6~1.8倍。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有效态铁含量逐渐增加,有效态锰、铜和锌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到淹水处理的第28 d,棉田土旱改水土壤有效态铁、锰、铜和锌含量与水稻土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Fe 不足及 Cu 过量可能是导致旱改水水稻幼苗生长缓慢、失绿黄化的主要原因。旱改水条件下添加秸秆可以降低土壤的 Eh 值,提高土壤 DTPA-Fe 含量及降低土壤DTPA-Cu和DTPA-Zn含量,显著提高旱改水初期水稻幼苗叶绿素含量,但对水稻生物量无显著影响。添加秸秆并不能完全消除旱改水对水稻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改水 秸秆 水稻幼苗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
下载PDF
安陆市西北部表层土壤锗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1
作者 黄彬 杨军 +2 位作者 夏伟 闫加力 赵敏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6期239-245,共7页
以2016年湖北省安陆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一期)数据为基础,统计了安陆市西北部雷公镇和王义贞镇不同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区土壤锗含量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地球化学指标相关性、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农作物富锗状况。结果表... 以2016年湖北省安陆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一期)数据为基础,统计了安陆市西北部雷公镇和王义贞镇不同地质背景、土壤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区土壤锗含量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地球化学指标相关性、影响因素以及主要农作物富锗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锗元素背景值为1.46 mg/kg,最小值为0.91 mg/kg,最大值为2.32 mg/kg,平均值1.47 mg/kg;研究区富锗土壤(Ge含量>1.4 mg/kg)面积为165.83 km^(2),占比为63.92%,极富锗土壤(Ge含量≥1.6 mg/kg)面积为58.28 km^(2),占比为22.85%,极富锗区域主要分布于王义贞镇钱冲村-仁和村-三冲村-观音村-唐僧村和雷公镇长冲-陡坡村;相关性分析显示,Ge元素与Fe、Co、Al_(2)O_(3)等元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SiO_(2)、pH值和有机质呈负相关关系。对农作物中锗含量研究发现,区内银杏锗含量范围为5.63~43.91μg/kg,稻米锗含量范围2.65~76.23μg/kg,白花菜锗含量为2.70~18.19μg/kg,含锗量平均水平为:银杏叶>稻米>白花菜>银杏果,对富锗土地及其特色农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地球化学特征 影响因素 安陆市西北部
下载PDF
改性粘土矿物对农作物镉吸收的影响
12
作者 汪丹 周伟 +5 位作者 张阳阳 李科 余庆 张春良 闫加力 王梦园 《农业与技术》 2023年第16期14-17,共4页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壤镉元素与硒元素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为合理开发利用恩施地区富硒土壤资源,降低农作物对土壤中镉的吸收,本文对海泡石和凹凸棒石2种粘土矿物进行改性,并采集恩施富硒高镉区表层耕地土壤开展盆栽试验,研...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壤镉元素与硒元素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的相关性,为合理开发利用恩施地区富硒土壤资源,降低农作物对土壤中镉的吸收,本文对海泡石和凹凸棒石2种粘土矿物进行改性,并采集恩施富硒高镉区表层耕地土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在添加不同改性粘土矿物情况下,大蒜鳞茎对土壤中镉的吸收情况,并探讨改性粘土矿物对土壤中重金属钝化的机理。结果表明:天然海泡石和凹凸棒石均可作为镉钝化剂对土壤中的镉进行吸附固定,且天然海泡石降镉效果优于凹凸棒石;改性后的粘土矿物均能有效降低大蒜中镉含量的积累;10%浓度胡敏酸溶液有机改性后的海泡石以及5%NaOH溶液碱改性后的凹凸棒石在施用量为400kg·667m^(-2)时降镉效果最佳,生产出的大蒜镉含量均未超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海泡石 凹凸棒石 大蒜 恩施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在恩施利川水稻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张阳阳 周伟 +3 位作者 王梦园 汪丹 余庆 闫加力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第10期55-59,共5页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地区土壤硒含量高。文章通过开展大田试验,研究5种不同配施方式对当地水稻土壤硒形态、土壤硒有效性、水稻硒含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处理后利川土壤硒形态变化不明显,土壤pH均有所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和水稻籽粒硒... 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地区土壤硒含量高。文章通过开展大田试验,研究5种不同配施方式对当地水稻土壤硒形态、土壤硒有效性、水稻硒含量等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处理后利川土壤硒形态变化不明显,土壤pH均有所提高,土壤有效硒含量和水稻籽粒硒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生石灰+小麦生物炭对水稻籽粒中硒含量的提高有极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对于恩施天然富硒土壤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际参考价值,对于当地富硒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施 水稻 调理剂 有效硒
下载PDF
穗部畸形水稻植株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及砷含量的分布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双莲 张宇飞 +4 位作者 闫加力 李懋 孙刚 李海兰 涂书新 《湖北农业科学》 2015年第10期2335-2338,共4页
湖北江汉平原旱改水稻田常常发生水稻(Oryza sativa L.)穗部畸形病。2013年调查分析了旱改水稻田中两个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和糯优1号)穗部畸形和正常植株不同部位及其根际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和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发病水稻根际土壤p ... 湖北江汉平原旱改水稻田常常发生水稻(Oryza sativa L.)穗部畸形病。2013年调查分析了旱改水稻田中两个水稻品种(丰两优香1号和糯优1号)穗部畸形和正常植株不同部位及其根际土壤中矿质营养元素和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发病水稻根际土壤p H及土壤有机质均略低于正常水稻根际。两个水稻品种穗部畸形植株中N、P、Mn和As含量与正常植株相比差异不显著。糯优1号水稻发病植株茎和叶中K、Mg和Cu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植株(P<0.05),但丰两优香1号发病植株仅根中Ca的含量显著降低、及显著提高了茎中Cu的含量(P<0.05)。本次调查说明,江汉平原水稻穗部畸形病的发生可能与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缺乏或过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Oryza SATIVA L.) 穗部畸形病 旱改水 矿质元素
下载PDF
江汉流域经济区土壤硒的分布特征及资源量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丁晓英 徐春燕 +3 位作者 杨军 段碧辉 黄彬 闫加力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1468-1473,共6页
在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显示江汉平原及周边丘峦存在大量富硒土壤资源。按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中所采用的双层网格化采样模式,采取单位土壤硒量的方法,按照直线公式计... 在湖北省江汉流域经济区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基础上,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统计,显示江汉平原及周边丘峦存在大量富硒土壤资源。按照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中所采用的双层网格化采样模式,采取单位土壤硒量的方法,按照直线公式计算土壤硒资源量,并分别从土壤类型及成土母质的特征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江汉流域经济区表层(0~0.2 m)土壤硒资源量为5 314.69 t,深层(0~1.8 m)土壤硒资源量为38 764.66 t;区内两大储硒类型为灰潮土、潴育型水稻土,且土壤硒主要集中分布在第四系的成土母质类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流域经济区 富硒土壤 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土壤硒资源量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农作物对土壤硒吸收富集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闫加力 徐春燕 +3 位作者 杨军 邹辉 赵敏 黄彬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9年第4期481-485,共5页
通过对湖北省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总结省内不同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大小为黄豆>小麦>水稻>玉米,农作物对土壤硒的... 通过对湖北省1∶25万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和湖北省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数据的收集和综合分析研究,总结省内不同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四种农作物的富硒性能大小为黄豆>小麦>水稻>玉米,农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富集受作物种类、土壤pH、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较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水田作物水稻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密切相关,受土壤pH的影响较小;而小麦、黄豆和玉米作为旱地作物,其硒富集系数在土壤偏碱性条件下大于中性和酸性条件下的,说明碱性土壤有利于旱地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土壤PH 土地利用 富集系数 湖北省
下载PDF
湖北省不同区域土壤与农作物硒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加力 徐春燕 +3 位作者 杨军 项剑桥 赵敏 黄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21-123,138,共4页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湖北省"金土地"工程土壤及农作物数据,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划分为鄂西山区、鄂北岗地和沿江平原,研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硒含量... [目的]探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水稻、玉米和小麦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收集湖北省"金土地"工程土壤及农作物数据,根据区域地貌特征划分为鄂西山区、鄂北岗地和沿江平原,研究不同区域3种农作物硒含量与其土壤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区域的土壤硒背景值为:鄂西山区0.88 mg/kg,鄂北岗地0.33 mg/kg,沿江平原0.34 mg/kg。鄂西山区农作物的籽实硒含量与其根系土硒含量相关性最好,鄂北岗地次之,沿江平原相关性最弱甚至不相关。[结论]鄂西地区富硒土壤最多,最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沿江平原富硒土壤广泛分布,在适宜条件下也易生产出富硒农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猫含量 不同区域 土壤 农作物
下载PDF
湖北省土壤硒元素背景值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闫加力 杨军 +5 位作者 丁晓英 徐春燕 赵敏 张阳阳 王卉 杨良哲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21期157-157,161,共2页
通过对湖北省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数据的收集,分析全省及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和背景值区间。数据显示,湖北省全省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0.304 mg/kg,背景值范围为0.152-0.609 mg/kg。成土母质地层单元中二叠系、石炭系... 通过对湖北省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评价数据的收集,分析全省及不同成土母质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和背景值区间。数据显示,湖北省全省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0.304 mg/kg,背景值范围为0.152-0.609 mg/kg。成土母质地层单元中二叠系、石炭系、泥盆系和三叠系是富硒地层,土壤硒含量背景值在0.4 mg/kg以上;第四系地层土壤硒含量背景值为0.306 mg/kg,存在较广泛的富硒区;而志留系、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的富硒区域分布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硒 背景值 成土母质 湖北省
下载PDF
硒硼互作对油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碧辉 闫加力 +4 位作者 丁晓英 严曦 王卉 黄斌 赵竹青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5年第6期810-815,共6页
通过1∶25万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县市1∶5万金土地工程高效农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发现,湖北省硒资源丰富,硼含量相对缺乏。为促进调查成果的转化,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硒硼互作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Se显... 通过1∶25万区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与县市1∶5万金土地工程高效农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发现,湖北省硒资源丰富,硼含量相对缺乏。为促进调查成果的转化,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硒硼互作对油菜幼苗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Se显著促进油菜生长、抑制B的吸收,增加地上部Se、Fe和地下部Se、Ca、Mg、Fe的含量,降低地上部P、Ca、Mg、Zn和地下部P、K、Cu、Zn的含量。施B促进油菜生长、抑制Se的吸收,增加地上部Fe和地下部N、Ca、Fe含量,降低地上部P、K、Ca、Mg、Cu、Zn和地下部P、K、Mg、Cu、Zn含量。可见,硒硼存在一定的拮抗作用,保证油菜高产要合理施用硒硼,保证富硒农产品的生产需要适当控制硼肥施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硒硼互作 拮抗作用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湖北省富硒资源的地质特征及利用区划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春燕 丁晓英 闫加力 《世界地质》 CAS 2018年第1期140-147,共8页
在系统收集并综合相关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典型区域样品的采集和补充,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不同类型硒资源地质特征,并对其利用区划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湖北省富硒地层主要有寒武系(32.1%)、二叠系(29.8%)及震旦系(25.8%);富硒岩石... 在系统收集并综合相关成果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典型区域样品的采集和补充,全面分析了湖北省不同类型硒资源地质特征,并对其利用区划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湖北省富硒地层主要有寒武系(32.1%)、二叠系(29.8%)及震旦系(25.8%);富硒岩石主要为炭质页岩、炭质板岩、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和含炭页岩;表层富硒土壤主要分布于江汉平原区、恩施地区和鄂东南地区。主要为湖积、冲积成因。恩施地区的高硒和极高硒土壤与二叠系富硒地层及双河硒矿点和矿化点的分布相吻合。鄂东南地区富硒土壤一方面与二叠系地层有关,另一方面与鄂东南地区硒的伴生矿床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资源 富硒地层 富硒土壤 湖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