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态高兴表情评价中的表征动量效应和参照依赖效应
1
作者 田杨阳 李东 +3 位作者 闫向博 李曌 崔倩 蒋重清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43,共15页
已有的表情面孔研究大多使用静态面孔图片材料,对动态表情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为了探究动态表情的情绪加工特点,本研究通过3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高兴表情图片材料的实验,考察了动态高兴表情的强度变化... 已有的表情面孔研究大多使用静态面孔图片材料,对动态表情研究相对不足。然而,在生活中人们的表情往往是动态的。为了探究动态表情的情绪加工特点,本研究通过3个包含了动态和静态高兴表情图片材料的实验,考察了动态高兴表情的强度变化方向和总体平均表征对情绪三维度评价的影响。结果发现:总体平均表征越高的动态表情面孔会得到更高的唤醒度评分。以与动态表情最后一帧表情强度相同的静态表情为对比条件,从强到弱变化的动态表情会获得更低的效价评分和更高的优势度评分,而从弱到强变化的动态表情则获得更高的效价评分,即出现了表征动量效应。相对于从弱到强,从强到弱变化的动态表情所产生的知觉表征动量效应更大。此外,知觉者会基于实验中所见过的表情图片形成内部参照标准,进而影响当前表情图片的情绪评价,内部参照标准越低,目标表情图片所得情绪评分越高,反之亦然,表现出参照依赖效应。这些加工特征提示今后研究者采用表情材料进行研究时,需要注意动静差异以及材料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表情 情绪三维度 表征动量 参照依赖效应
下载PDF
人名发音与面孔的形状概念关联:来自行为和ERP的证据
2
作者 闫向博 李东 +3 位作者 杨廙 田杨阳 李曌 蒋重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3,共8页
已有行为研究揭示知觉者倾向于认为圆唇音名与圆脸、扁唇音名与尖脸身份一致的效应。为进一步探明该效应在人脑内的加工进程及发生机制,本研究在人名发音启动面孔(脸型判断任务)范式下进行了脑电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一致条件下的正确... 已有行为研究揭示知觉者倾向于认为圆唇音名与圆脸、扁唇音名与尖脸身份一致的效应。为进一步探明该效应在人脑内的加工进程及发生机制,本研究在人名发音启动面孔(脸型判断任务)范式下进行了脑电实验。结果发现,被试在一致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不一致条件,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不一致条件;不一致条件在大脑中央-顶区诱发出更负的N400成分。结果说明,人名发音与面孔存在形状概念的关联,该结果支持了人名发音与脸型的跨模态对应是共享内涵属性所致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名发音 面孔 形状概念 ERP
原文传递
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闫鹏昊 史晓露 +3 位作者 吴琦 李东 闫向博 蒋重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2-337,共6页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80名大学生作为知觉者,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16PF)对陌生人的面孔图片(被知觉者)进行人格特质评价,包括独立性、乐群性、紧张性、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和恃强性,同... 目的:探究大学生人格特质对面孔-人格知觉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80名大学生作为知觉者,采用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16PF)对陌生人的面孔图片(被知觉者)进行人格特质评价,包括独立性、乐群性、紧张性、聪慧性、幻想性、实验性和恃强性,同时收集知觉者和被知觉者人格特质的自评得分,以知觉者评分与被知觉者自评得分之差的绝对值作为反映人格知觉准确性的指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知觉者和被知觉者的自身人格特质与人格知觉/被知觉总体准确性的关系。结果:知觉者乐群性得分与面孔-人格知觉总体偏差正向关联(β=0.09);被知觉者乐群性得分与面孔-人格被知觉总体偏差正向关联(β=0.51),被知觉者恃强性得分与面孔-人格被知觉总体偏差负向关联(β=-0.57)。结论:陌生双方的人格特质会选择性的影响人格知觉和被知觉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特质 人格知觉 知觉准确性 面孔
下载PDF
人名发音与脸型的跨模态映射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闫向博 蒋重清 +1 位作者 冷海州 李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25-1131,共7页
本文基于无意义词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跨模态映射效应,来研究社会知觉中人名发音与脸型的关系。本研究控制了人名发音的唇形和人物面孔的轮廓,通过简单匹配范式来考察人名发音与面孔之间是否存在跨模态映射效应。结果发现:被试将圆唇音... 本文基于无意义词与简单几何体之间的跨模态映射效应,来研究社会知觉中人名发音与脸型的关系。本研究控制了人名发音的唇形和人物面孔的轮廓,通过简单匹配范式来考察人名发音与面孔之间是否存在跨模态映射效应。结果发现:被试将圆唇音人名与圆面孔匹配、扁唇音人名与尖面孔匹配的概率,均显著大于随机水平。该结果说明了音-形跨模态映射效应也存在于人名发音和脸型之间,这不仅拓宽了声音-形状跨模态映射的研究范围,对于人们取名字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名发音 脸型 跨模态映射
原文传递
试论柳宗元《永州八记》的艺术成就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向博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7年第5期46-48,共3页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尤为称道。他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游记结合自己遭受贬谪的心境,推己及物,既有深沉的悲悯情怀,又展示了心物冥合的思想境界,语言峻洁,情景交融,打破了文学史上单纯摹山绘...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他创作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尤为称道。他以《永州八记》为代表的山水游记结合自己遭受贬谪的心境,推己及物,既有深沉的悲悯情怀,又展示了心物冥合的思想境界,语言峻洁,情景交融,打破了文学史上单纯摹山绘水的游记写法,具有很高的价值和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欧阳修的祭文创作
6
作者 闫向博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年第1期24-27,共4页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的领袖,凭借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祭文作为欧阳修文学创作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门类,也有其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手法一以贯之的体现。欧阳修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对人民生活的高度... 欧阳修作为北宋文坛的领袖,凭借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实践活动,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祭文作为欧阳修文学创作中一个较为特殊的门类,也有其文学主张与文学创作手法一以贯之的体现。欧阳修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对人民生活的高度重视,也有对天人关系的深刻思考,同时还含有人生易老怀才不遇的哀叹以及对师友亲情的珍惜。其叙述、议论、抒情的有机结合,谋篇布局的深思熟虑,各种艺术手法的灵活运用均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对于认识宋代典章制度、风俗习惯与社会生态都大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祭文 创作
下载PDF
第一印象中面孔−人格知觉和语音−人格知觉的异同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东 吴琦 +2 位作者 闫向博 崔倩 蒋重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4-692,共9页
人们会根据陌生人的面孔线索或语音线索迅速地对其人格特质进行主观推断而形成第一印象。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在维度结构和内在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在对具体人格特质和维度的敏感性,以及具体的认知机制方面又具... 人们会根据陌生人的面孔线索或语音线索迅速地对其人格特质进行主观推断而形成第一印象。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在维度结构和内在机制上具有相似性;在对具体人格特质和维度的敏感性,以及具体的认知机制方面又具有各自的特异性。未来研究可以基于同一批被知觉者开展面孔−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和语音−人格知觉第一印象的直接比较,并着力探究二者的过程特点,以及人格知觉第一印象形成时面孔和语音知觉的跨模态整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印象 人格知觉 面孔 语音
下载PDF
初中生自尊发展的轨迹和特点及培养策略
8
作者 闫向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年第27期64-65,共2页
自尊作为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成功应对青春期发展任务的关键指标,影响着初中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在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初中生自尊发展的轨迹以及特点,提出了培养初中生自尊的... 自尊作为初中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成功应对青春期发展任务的关键指标,影响着初中生健康个性的形成,在初中生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初中生自尊发展的轨迹以及特点,提出了培养初中生自尊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 自尊 培养策略
下载PDF
面孔—人格知觉的影响因素
9
作者 田杨阳 吴琦 +4 位作者 李东 闫向博 李雅宁 魏鹏霏 蒋重清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1-458,共8页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 人们会迅速地对目标人物的面孔线索进行人格特质分析,进而形成对目标的人格第一印象。在这个面孔—人格知觉的过程中,知觉结果会受到知觉对象、知觉者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影响。本文基于这三个方面对影响面孔—人格知觉的因素进行了综述和展望,以期更系统、科学地研究与看待面孔—人格知觉,并为人际印象设计与管理等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孔社会知觉 面孔—人格知觉 第一印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