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疼痛的治疗模式 被引量:5
1
作者 闫宇邱 顾柯 刘文立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8期19-21,共3页
多数的疼痛学专著在讲到有关慢性疼痛定义时,都解释为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过程较急性疼痛更长,临床表现更复杂和多样化,伴有的情绪和心理异常变化更明显,对于一般的治疗方法或药物... 多数的疼痛学专著在讲到有关慢性疼痛定义时,都解释为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临床疼痛症状。其临床过程较急性疼痛更长,临床表现更复杂和多样化,伴有的情绪和心理异常变化更明显,对于一般的治疗方法或药物不能满意的缓解或完全控制疼痛,必须要配合有效的心理治疗才能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保守治疗 临床过程 病理学变化 疼痛症状 急性疼痛 临床表现 心理异常
下载PDF
慢性疼痛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宇邱 王立金 顾柯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8期14-16,共3页
目前在我国虽然有部分医疗机构设立了疼痛科或疼痛诊疗中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以及诊治的范围和所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来比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美国早在1951年,DR.BONICA就倡导由麻醉医师发挥其特长——精确... 目前在我国虽然有部分医疗机构设立了疼痛科或疼痛诊疗中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以及诊治的范围和所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来比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美国早在1951年,DR.BONICA就倡导由麻醉医师发挥其特长——精确的解剖知识和娴熟的神经阻滞及镇痛技术与外科和内科医师共同开设疼痛诊疗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诊治 医疗机构 发达国家 社会效益 内科医师 镇痛技术 神经阻滞
下载PDF
抗抑郁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周瑾 闫宇邱 王金红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11期17-19,共3页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主观的感受,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称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合并抑郁症极为高发,焦虑、抑郁及生活质量的下降会不断恶化疼痛对患者的影响。药物治疗在严格遵守三阶梯治疗方案下,
关键词 三阶梯治疗方案 慢性疼痛 抗抑郁药物 生活质量 药物治疗 抑郁症
下载PDF
疼痛的治疗——慢性疼痛的治疗模式 被引量:4
4
作者 顾柯 闫宇邱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8期13-14,共2页
疼痛诊治是现代麻醉学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现代临床医学和社会医学的重要课题之一,疼痛诊疗应以神经阻滞为基础,结合微创疗法、无痛疗法等为疼痛患者解除痛苦。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治疗 现代临床医学 现代麻醉学 疼痛诊治 社会医学 神经阻滞 微创疗法
下载PDF
抗惊厥药物在慢性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温迪 闫宇邱 《中国医刊》 CAS 2012年第11期9-11,共3页
慢性疼痛是指时间长达3~6个月以上的疼痛,它是最为常见并能致人衰弱的健康问题之一。不予治疗或治疗失败都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中至重度疼痛患者很有可能需要并用多种,甚至是高剂量的止痛药物,可能频繁出现不良反应,有些个... 慢性疼痛是指时间长达3~6个月以上的疼痛,它是最为常见并能致人衰弱的健康问题之一。不予治疗或治疗失败都将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中至重度疼痛患者很有可能需要并用多种,甚至是高剂量的止痛药物,可能频繁出现不良反应,有些个体甚至出现耐药性。譬如,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就有多种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胃溃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治疗失败 抗惊厥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疼痛患者 不良反应 胃肠道不适 健康问题
下载PDF
抗变态反应药物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周瑾 闫宇邱 顾柯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9期25-26,共2页
变态反应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可出现皮疹、药热、哮喘等异常反应,严重者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致死。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变态反应病的... 变态反应是机体受抗原性物质刺激后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属于异常的或病理性的免疫反应。可出现皮疹、药热、哮喘等异常反应,严重者甚至导致过敏性休克致死。近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变态反应病的治疗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迅速缓解急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变态反应药物 合理应用 变态反应性疾病 生理功能紊乱 过敏性休克 变态反应病 组织损伤 物质刺激
下载PDF
慢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顾柯 闫宇邱 魏武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8期21-23,共3页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症疼痛等慢性疼痛都能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当... 慢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疼痛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癌症疼痛等慢性疼痛都能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低下而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当疼痛使人丧失工作能力,进而使人格的独立性受到威胁,患者会感到生活无乐趣和意义,甚至自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微创介入治疗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椎间盘突出症 生活质量 疼痛性疾病 三叉神经痛 免疫力低下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手术治疗脊柱骨样骨瘤1例报道
8
作者 步荣强 张西峰 +4 位作者 张嘉靖 闫宇邱 范海涛 曾清泉 李子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8-371,共4页
骨样骨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由Jaffe于1935年首先报道,以疼痛特别是夜间疼痛为主要表现,最常发生于四肢长骨,脊柱较少,约占10%,在我国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66%。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治疗有效,但症状明显时仍建议积极... 骨样骨瘤是一种病因不明、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由Jaffe于1935年首先报道,以疼痛特别是夜间疼痛为主要表现,最常发生于四肢长骨,脊柱较少,约占10%,在我国约占良性骨肿瘤的1.66%。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物治疗有效,但症状明显时仍建议积极手术处理,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开放肿瘤完整切除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样骨瘤 良性骨肿瘤 四肢长骨 切除手术 脊柱 病因不明 夜间疼痛 良性肿瘤
原文传递
现代疼痛治疗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11
9
作者 顾柯 闫宇邱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1期9-11,共3页
疼痛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根据现状,涉及疼痛的诊疗分类项目多且复杂,包括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特殊疼痛类、相关学科疾病,理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多学科协作且应遵循5C原则的协作体,... 疼痛作为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性质常难以描述,没有特异性指标。根据现状,涉及疼痛的诊疗分类项目多且复杂,包括慢性疼痛、顽固性疼痛、特殊疼痛类、相关学科疾病,理想状态应该是在一个开放的平台上多学科协作且应遵循5C原则的协作体,并遵循保守治疗、注射疗法、微创介入治疗、微创手术治疗、开放手术治疗阶梯模式治疗和疼痛治疗的规范、准确、合理、个体、合法5原则。同时,应当借鉴糖尿病知识和高血压知识在我国普及的模式,让更多的患者和医务人员了解疼痛知识,医者清,患者明。其次,要做好疼痛人才的培养。疼痛科是目前不多的以症状或功能障碍命名的学科,因为疼痛作为一个症状几乎涉及到临床所有学科。疼痛科医生理论上要做疼痛专科中的全科医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治疗模式 5C原则 人才培养 疼痛知识普及
下载PDF
臭氧激光联合穿刺针治疗颈椎病58例观察
10
作者 顾柯 闫宇邱 +4 位作者 于龙 李岩 刘文立 郭洋 魏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0期48-50,共3页
目的:研究专利技术臭氧激光联合穿刺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08年8月~2010年2月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应用专利技术臭氧激光联合穿刺针(以下简称联合针)进行臭氧激光联合治疗,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VAS评分的变... 目的:研究专利技术臭氧激光联合穿刺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我科2008年8月~2010年2月收治的58例颈椎病患者,应用专利技术臭氧激光联合穿刺针(以下简称联合针)进行臭氧激光联合治疗,分析术前及术后6个月内VAS评分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MacNab评分标准。结果:随访6~9个月,术前颈肩痛VAS评分为(6.57±1.34)分,术后1周VAS评分(1.80±0.65)分,术后颈肩痛VAS评分较术前有明显降低(H=61.680,P=0.000),术后1、3、6个月VAS评分均为0(0~2)分,术后6个月内颈肩痛VAS评分无明显反弹。6个月随访时29例优,23例良,6例可,优良率为89.6%(52/58)。结论:激光臭氧联合穿刺针介入治疗颈椎病安全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臭氧 联合穿刺针 颈椎病
下载PDF
吩噻嗪类药物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的杀伤和放射增敏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闫宇邱 孙伟建 周平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5-307,共3页
目的观察吩噻嗪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三氟拉嗪(TFP)和吩噻嗪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TFP和吩噻嗪有明显的抑制U251细胞增殖和提高其放射敏感性的... 目的观察吩噻嗪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及放射增敏作用。方法三氟拉嗪(TFP)和吩噻嗪作用于体外培养的U251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辐射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TFP和吩噻嗪有明显的抑制U251细胞增殖和提高其放射敏感性的作用,TFP的作用比吩噻嗪更加明显,20μmolL的TFP可抑制4Gy照射后6h的G2M阻滞的发生。结论TFP对人胶质瘤U251细胞具有杀伤及放射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吩噻嗪类药 人胶质瘤 U-251细胞 杀伤作用 放射增敏作用 三氟拉嗪
原文传递
骶管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2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柯 闫宇邱 +1 位作者 魏武 白一冰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0-60,共1页
2006年12月以来,我们运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方法是:患者取胸膝位,以骶裂孔为进针点。局麻后,用硬膜外穿刺针行骶裂孔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5ml后,连接药液瓶,调定滴速为60~80滴/min。对伴有腰椎管... 2006年12月以来,我们运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方法是:患者取胸膝位,以骶裂孔为进针点。局麻后,用硬膜外穿刺针行骶裂孔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5ml后,连接药液瓶,调定滴速为60~80滴/min。对伴有腰椎管狭窄者,要适当减慢药液滴注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滴注疗法 治疗 骶裂孔穿刺 硬膜外穿刺针 腰椎管狭窄 利多卡因 滴注速度
原文传递
吩噻嗪衍生物协同放射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严雨倩 闫宇邱 +5 位作者 王林 彭涛 隋建丽 白贝 孙伟建 周平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吩噻嗪衍生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与放射联合应用抑制肿瘤的协同效应。方法采用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比较了6种吩噻嗪衍生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发现化合物α氯... 目的探讨吩噻嗪衍生物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与放射联合应用抑制肿瘤的协同效应。方法采用MTT法和细胞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和细胞辐射敏感性。结果比较了6种吩噻嗪衍生物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效应,发现化合物α氯N二甲胺基乙基吩噻嗪(PTZD2)、α三氟甲基N二甲胺基乙基吩噻嗪(PTZD3)和α氯N二乙胺基乙基吩噻嗪(PTZD5)的作用比较明显,在10μmol L浓度能产生出显著抑制效应,40~50μmol L浓度作用3和4d,细胞增殖完全被抑制而死亡。PTZD2或PTZD3与放射联合应用,显示出明显抗HeLa细胞增殖的协同效应,10μmol LPTZD3对2和4Gy照射细胞的增殖抑制的增强比分别为3.5和1.8。实验结果还表明,在照射前18h用药的协同作用更加显著。结论吩噻嗪衍生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抑制HeLa细胞增殖的作用,与放射联合应用具有抗肿瘤的协同效应,而且照射前18h用药的效应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吩噻嗪 细胞增殖 协同效应 HELA细胞增殖 吩噻嗪衍生物
原文传递
放射增敏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4
作者 闫宇邱 孙伟建 周平坤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2-294,共3页
关键词 放射增敏剂 作用机制 细胞损伤 恶性肿瘤
原文传递
阶梯手术治疗胸椎脊柱结核 被引量:5
15
作者 步荣强 闫宇邱 +4 位作者 杜建伟 姜红振 袁恒 侯克东 张西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5-820,共6页
[目的]评价阶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获有效随访的239例胸椎结核患者。依据病变程度及全身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3个阶梯的手术治疗方式。穿刺组153例,采用单纯后路经皮... [目的]评价阶梯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疗效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并获有效随访的239例胸椎结核患者。依据病变程度及全身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采用3个阶梯的手术治疗方式。穿刺组153例,采用单纯后路经皮穿刺置管药物治疗;小切口组30例,采用后路小切口神经减压联合经皮穿刺置管药物治疗;切开组48例为对照手术组,采用后路切开减压病灶清除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均未发生大血管、脊髓神经和重要内脏损伤。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失血量依次为穿刺组<小切口组<切开组,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0~144个月,平均(48.35±20.13)个月。随访过程中,无结核症状复发,置管部位无窦道形成。下地行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和切开组神经损害ASIA分级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影像检查显示脓肿消失,病变椎体与周围正常椎体信号相似,病变部位全部愈合,内固定患者影像学检查均未见内固定物松动、移位和断裂。[结论]依据患者病变程度和全身情况,个性化选择3个阶梯手术治疗,可获得合理的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结核 阶梯手术治疗脊柱 微创手术 小切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