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3
1
作者 闫希冬 李鹏 齐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1707-1710,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4-01/2010-01期间眼科中心青光眼组病房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51例284眼,其中同时联合中医治疗的150例162眼,单纯西医治疗的101例122眼。中医采用辩证施治,...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04-01/2010-01期间眼科中心青光眼组病房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51例284眼,其中同时联合中医治疗的150例162眼,单纯西医治疗的101例122眼。中医采用辩证施治,服用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减为主。西医主要以手术治疗,对于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期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期行复合式小梁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3A期行Ahmed引流阀植入联合玻璃体前部切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3B期、3C期者施行Ahmed引流阀植入+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治疗后6mo时,观察眼压、视力、虹膜新生血管等指标。结果: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联合中医治疗可以提高1期和2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视力(ZC=2.872,P<0.05;ZC=8.017,P<0.05),有效控制2期和3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眼压(ZC=4.557,P<0.05;ZC=2.171,P<0.05),促进2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虹膜新生血管消退(ZC=5.330,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较单纯西医治疗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中西医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3
2
作者 闫希冬 王瑞夫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0期1970-1971,共2页
目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观察。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0例160眼,蓝黄视野检查未见明显损害或轻度损害,眼压〉30mmHg者20例4... 目的: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观察。方法: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80例160眼,蓝黄视野检查未见明显损害或轻度损害,眼压〉30mmHg者20例40眼,眼压〈30mmHg者60例120眼。使用倍频Q开关,波长532nm,Nd∶YAG激光,照射180°-360°小梁网,光斑400nm,脉宽3μs,能量设置0.3-1.0mJ。光斑点数50-80点,术后1d;1wk;1,3,6mo测眼压。结果:对于眼压在〉30mmHg的POAG患者眼压控制不理想。眼压〈30mmHg的POAG患者效果明显。结论:SLT的降眼压效果,虽然针对性较强,适宜患者人群窄,但给POAG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希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下载PDF
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被引量:4
3
作者 闫希冬 齐霞 +1 位作者 李霞 王瑞夫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1年第5期282-28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青光眼组病房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70例共182只眼,根据病情分3期,1期(13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期(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青光眼组病房收治的视网膜静脉阻塞导致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70例共182只眼,根据病情分3期,1期(13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2期(98只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羊膜移植术;3A期(6只眼)行Ahmed引流阀植入+前部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3B期(4只眼)、3C期(1只眼)施行Ahmed引流阀植入+玻璃体切割+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术,另20只眼行睫状体光凝术。同时联合中医治疗,对屈光间质透明者行全视网膜光凝术。结果治疗后12个月时,1期、2期、3A~C期的眼压控制成功率分别为84.6%、58.2%、52.2%、78.7%、81.8%,总成功率61.5%;视力改善率分别为46.2%、51.0%、52.2%、42.9%、9.1%,总视力改善率47.8%。1、2、3期虹膜新生血管消退率为72.0%、72.9%、46.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地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使患者视力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中西医治疗 视网膜静脉阻塞
下载PDF
固定性内斜视的手术治疗
4
作者 闫希冬 齐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1679-1679,共1页
0引言 固定性内斜视属临床特殊类型的斜视,手术矫正较困难,通常选用内直肌后徙,上下直肌与外直肌联结术。往往也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或者说近期效果好远期效果较差。本组采用内直肌肌腱断腱,
关键词 固定性内斜视 手术治疗 直肌联结术 手术矫正 远期效果 近期效果 内直肌 下直肌
下载PDF
中西医治疗先天性视盘小凹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闫希冬 齐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056-2056,共1页
0引言 先天性视盘小凹最早于1882年发现并提出。Petersen第一个认识到视盘小凹与黄斑区视网膜下液之间的关系。视盘小凹在一般人群的发病率为万分之一,单眼发病率为85%。
关键词 先天性视盘小凹 中西医治疗 临床观察 视网膜下液 一般人群 黄斑区 发病率
下载PDF
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3 位作者 杨洲权 董晓云 闫希冬 吉秀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767-1768,共2页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 目的:探讨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法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29眼硅油填充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手术方式、解剖复位和视功能恢复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由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引起者15眼行硅油取出+剥膜+注气或硅油填充术;裂孔未封闭者行剥膜+硅油填充+光凝,其中周边裂孔8眼,黄斑裂孔2眼,巨大裂孔后瓣漏脱者2眼,7眼联合巩膜扣带(外加压);2眼行环扎巩膜扣带+外加压+外放液+冷凝;术后均获得解剖复位,视功能提高者15眼,随访4mo,6眼复发。结论:硅油填充眼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是多种的,根据不同的眼底表现应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油填充眼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玻璃体手术
下载PDF
丝裂霉素在青光眼滤过术中的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霞 高晓唯 +3 位作者 王瑞夫 董晓云 闫希冬 乔磊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2-784,共3页
目的比较由不同临床医师制备的棉片及固定湿度棉片中所含丝裂霉素的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组:3位(甲、乙、丙)临床医师按照要求分别制备20个棉片(10 mm×12 mm),每个棉片浸入浓度为0.2 mg/mL的丝裂霉素溶液中3秒,于浸入之前后测量... 目的比较由不同临床医师制备的棉片及固定湿度棉片中所含丝裂霉素的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A组:3位(甲、乙、丙)临床医师按照要求分别制备20个棉片(10 mm×12 mm),每个棉片浸入浓度为0.2 mg/mL的丝裂霉素溶液中3秒,于浸入之前后测量每1个棉片的干重和湿重。B组:由另3位(甲、乙、丙)临床医师按照要求分别制备的20个棉片(10mm×12 mm),用注射器注入0.5 mL浓度为0.2 mg/mL的丝裂霉素溶液(称固定湿度棉片),于注入之前测量每个棉片的干重;并观察应用B组固定湿度棉片在36例(70眼)青光眼滤过术者中的临床效果。结果A组棉片中所含丝裂霉素的平均量为(136.8±22.5)μg,不同医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棉片中所含丝裂霉素量为100μg。结论固定湿度棉片携载丝裂霉素的方法可重复性较好,用量较易控制,手术中应用并发症少、降眼压效果好,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用量 青光眼 临床应用
下载PDF
Ahmed青光眼阀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瑞夫 李霞 +4 位作者 高晓唯 董晓云 杨洲权 闫希冬 罗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2例3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后浅前房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 目的:观察Ahmed青光眼阀(ahmed glaucoma valve,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观察组32例32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行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观察术后浅前房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效果,并与对照组22例24眼按常规方法行AGV植入术者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发生率:观察组为3/32(9.4%),对照组为8/24(3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87,P=0.026),术后早期低眼压:观察组为10/32(31.3%),对照组为14/24(58.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8,P=0.043),引流管阻塞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例术后1mo时眼压≤2.8kPa者:对照组15/24(62.5%),观察组28/32(87.5%)。随访6mo,观察组总成功率17/32(53.1%),对照组总成功率13/24(54.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GV植入术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HMED青光眼阀 新生血管青光眼 玻璃体切除手术
下载PDF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 被引量:4
9
作者 乔磊 蒋平 +3 位作者 郭宁 李鹏 田艳明 闫希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眼压升高)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03/2011-07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眼压升高)再次行小梁切除术的连...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眼压升高)的长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了2006-03/2011-07非穿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眼压升高)再次行小梁切除术的连续随访患者13例25眼。青光眼术后再次眼压异常升高,均属于难治性青光眼,我们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于仅存中心视岛及管状视野患眼,手术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筋膜浸润麻醉下实施。主要检查指标:手术前后眼压、视力、角膜水肿情况、滤过泡特征、前房深浅及其它并发症。结果:随访3mo~5a,非接触眼压测定术前眼压28~52mmHg,术后眼压11.7~18mmHg,术后3mo,眼压为14.5mmHg,眼压以≤21mmHg为成功标准。术后3mo,视力提高3眼(12%),视力不变17眼(68%),视力下降5眼(20%);术后21眼角膜均变清亮;功能性滤过泡22眼(80%),有3眼为非功能性滤过泡,眼压再次高于21mmHg,二次进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术后有15眼(60%)出现前房轴深在1.5~2CT间,均自行恢复;术中、术后有10眼(40%)出现不同程度的前房出血,经对症治疗后均已吸收;术后有5例5眼(20%)出现房水闪辉,经散瞳及典必殊滴眼液进行眼局部频点后房水闪辉完全消失,未发生眼内炎等并发症。结论:小梁切除术目前仍是可挽救有视力眼的青光眼最经典、最有效的方法;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是原经典手术方式的进一步发展;青光眼术后眼压再次异常升高均属于难治性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应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再次治疗,证实安全有效,长期疗效满意,是弥补非穿透小梁切除术眼压失控(升高)后有效的治疗措施,并且可以一眼多次手术;有效地保护仅存的视力,维持了一定的视功能;晚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不适合非透性小梁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后眼压失控 难治性青光眼
下载PDF
二次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2 位作者 闫希冬 董晓云 吉秀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21-822,共2页
目的:观察二次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3例(343眼)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术后眼压、前房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低眼压发生率12.4%,对照组术后低眼压发生率为25.5%,经统计学... 目的:观察二次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73例(343眼)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两组术后眼压、前房及并发症的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术后低眼压发生率12.4%,对照组术后低眼压发生率为25.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2.2%,对照组术后浅前房发生率为8.5%,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术后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9.6%,对照组术后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低眼压性黄斑病变发生率36.4%,差异有显著性(P<0.005),出院时两组间功能性滤过泡差异无显著性(P>0.01)。结论:二次可调整缝线在小梁切除术中可使术后前房迅速形成,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疗效确切并可增加手术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调整缝线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下载PDF
下睑纵形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手术处理的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梦斐 闫希冬 +3 位作者 张光虹 田艳明 李鹏 乔磊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0期1898-1900,共3页
目的:探讨在下睑纵形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伤中,泪小管断裂鼻侧断端寻找方法的临床应用以及采用"Z"形皮瓣修复下睑纵形裂伤的效果。方法:我科2010-09/2013-10收治下睑纵形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患者37例37眼行泪小管断端吻合... 目的:探讨在下睑纵形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伤中,泪小管断裂鼻侧断端寻找方法的临床应用以及采用"Z"形皮瓣修复下睑纵形裂伤的效果。方法:我科2010-09/2013-10收治下睑纵形裂伤合并下泪小管断裂患者37例37眼行泪小管断端吻合及下睑裂伤缝合术,术中综合运用直视法、探针插入指引法及猪尾巴弯探针法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置入硅胶管作为泪道支撑物,并采用"Z"形皮瓣修复下睑纵形裂伤,随访3 mo^2 a。结果:患者37例均能顺利寻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泪道通畅31例(83.8%),好转5例(13.5%),无效1例(2.7%),总有效率97.3%;眼睑修复良好,瘢痕细小,眼睑外观、功能基本正常。结论:术中综合运用直视法、探针插入指引法及猪尾巴弯探针法均能顺利找到鼻侧断端;选用硅胶管作为泪道支撑物效果良好;"Z"形皮瓣修复下睑纵形裂伤对眼睑形态、功能的恢复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断裂 吻合术 泪道支撑物 下睑纵形裂伤 “Z”形皮瓣
下载PDF
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无晶状体性青光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2 位作者 闫希冬 董晓云 吉秀祥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5期68-69,共2页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32眼)无晶状体性青光眼接受治疗,分析术后末次治疗后第三个月的眼压、视力和眼部症状。结果术前眼压28-64mmHg,平均(34.56±14.63mmHg),末次光...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32眼)无晶状体性青光眼接受治疗,分析术后末次治疗后第三个月的眼压、视力和眼部症状。结果术前眼压28-64mmHg,平均(34.56±14.63mmHg),末次光凝术后第三个月眼压(26.47±6.52mmHg),4眼需要二次手术,并发症:3眼(9.37%)有前房出血,12眼(37.50%)有前房闪辉反应,5眼(15.63%)有角膜后沉着物。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有较其它治疗方式而言,是治疗无晶状体性青光眼的安全、有效的方法,但需要重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无品状体性青光眼
下载PDF
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霞 王瑞夫 +2 位作者 闫希冬 董晓云 乔磊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19例(20只眼)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伴有眼压升... 目的探讨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来我院收治的19例(20只眼)角膜内皮炎合并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表现、具体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有角膜内皮损害的典型症状,伴有眼压升高、视野缺损,经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前房穿刺术或小梁切除治疗后,随访8个月至1.5年,药物治疗有5只眼复发(45.45%),视力提高5只眼(45.46%),角膜透明3只眼(18.18%);前房穿刺术1只眼复发(25.00%),视力提高2只眼(50.00%),角膜透明2只眼(50.00%);小梁切除术者无复发,视力提高3只眼(60.00%),角膜透明4只眼(80.00%)。所有患者均能较好的控制眼压,症状改善,晚期复发率低。结论角膜内皮炎的诊断目前缺乏针对性的检查手段,主要为药物治疗;如合并青光眼,应用抗病毒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药物联合前房穿刺术或小梁切除术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内皮炎 前房穿刺术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逆行、插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32例疗效观察
14
作者 茅钟英 刘冬梅 闫希冬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5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逆行、插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逆行法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下泪小管水平部插管固定,显微镜下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后留管3个月。结果 32例患者拔管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治愈26例,... 目的探讨逆行、插管法治疗泪小管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泪小管断裂患者采用逆行法寻找下泪小管鼻侧断端,下泪小管水平部插管固定,显微镜下泪小管断端吻合,术后留管3个月。结果 32例患者拔管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治愈26例,治愈率81.25%,好转6例,好转率18.75%。均未出现泪小点外翻,泪小点、泪小管垂直部撕裂,软管脱出或移位、角膜溃疡等并发症。结论采用逆行法寻找泪小管鼻侧断端,泪小管水平部插管固定、显微镜下泪小管断端吻合,是治疗泪小管断裂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法 泪小管鼻侧断端 泪小管水平部 置管固定
下载PDF
高眼压青光眼的滤过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5
作者 吉秀祥 王瑞夫 +3 位作者 董晓云 闫希冬 乔磊 李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24-525,共2页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观察疗效。方法:选取高眼压青光眼患者50例,手术前眼压>40mmHg。行复合式小梁切除(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提前前房穿刺减压,手术中巩膜瓣下及筋膜下使用MMC(0.2或0.4g/L),较... 目的:探讨在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方法和技巧,并观察疗效。方法:选取高眼压青光眼患者50例,手术前眼压>40mmHg。行复合式小梁切除(小梁切除+虹膜周切术),提前前房穿刺减压,手术中巩膜瓣下及筋膜下使用MMC(0.2或0.4g/L),较宽的虹膜根切口,根据手术中眼压和前房形成状况选择玻璃体腔穿刺抽液,做巩膜瓣可调整缝线。结果:术后随访3mo,视力提高26例,不变24例。41例眼压<21mmHg;1例术后1wk出现浅前房,再次行前段玻璃体切除、前房成形术;1例行白内障摘出、后囊截开、前房成形术;2例2mo后行睫状体光凝;5例患者术后1mo眼压升高,联合使用1~2种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结论:高眼压状态下行青光眼滤过手术,需要改良、细化手术的部分操作,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挽救残存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眼压 青光眼 手术
下载PDF
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瑞夫 高晓唯 +3 位作者 董晓云 闫希冬 黄玲华 杨洲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671-1672,共2页
目的:探讨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12例(14眼)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出现的时间、眼压、前房深度及处置方法的选择。结果: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时间1~8(平均3.1)mo;前浅房程度:Ⅱ°:7眼,Ⅲ°:7眼;眼压:28... 目的:探讨迟缓型恶性青光眼的特点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观察12例(14眼)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出现的时间、眼压、前房深度及处置方法的选择。结果:术后出现恶性青光眼的时间1~8(平均3.1)mo;前浅房程度:Ⅱ°:7眼,Ⅲ°:7眼;眼压:28~46(平均34.6)mmHg。3眼经药物治疗后恢复前房;其余分别选择手术治疗;2眼行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术;2眼行玻璃体水囊抽吸+前房成形+Phaco+后囊截开术;3眼行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术;4眼行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IOL术;术后均恢复前房。术后眼压14~23(平均18.3)mmHg。结论:慢性炎症刺激引起的瞳孔后粘连是迟缓型恶性青光眼发生的主要原因。前部玻璃体部分切除+Phaco+后囊截开+IOL术是迟缓型恶性青光眼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青光眼 症状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下载PDF
胬肉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观察
17
作者 闫希冬 《新疆中医药》 2002年第5期27-27,共1页
目的 :胬肉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普通方法及对马贤智主任所著《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后抗复发作用》一文中的胬肉手术术式配合中药治疗 ,针对 2 0 0例 2 10只眼进行手术。其中 10例 12只眼采用普通术... 目的 :胬肉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疗效观察。方法 :通过普通方法及对马贤智主任所著《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后抗复发作用》一文中的胬肉手术术式配合中药治疗 ,针对 2 0 0例 2 10只眼进行手术。其中 10例 12只眼采用普通术式 ,余 190例 198只眼采用马氏改良术式同时配合中药治疗。结论 :经对比观察普通方法复发率为 80 % ,而通过胬肉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配合中药治疗的病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自体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中药治疗 马氏改良术
下载PDF
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视盘水肿1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洲权 王瑞夫 闫希冬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2273-2273,共1页
关键词 小梁切除术后 视盘水肿 眼外伤性前房积血 青光眼 眼压升高 药物治疗 玻璃体积血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配合中药治疗疗效观察
19
作者 马贤智 闫希冬 +4 位作者 包俊辉 陈静 李增敏 冶英 汤晓东 《新疆中医药》 2000年第4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吸出术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三种类型儿童复杂性泪囊炎 被引量:9
20
作者 乔磊 高雯 +4 位作者 李鹏 杨英 杨胜 闫希冬 田艳明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DCR)治疗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三种类型儿童复杂性泪囊炎在何时年龄阶段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解放军474医院眼科就诊儿童复杂性泪囊炎患者27例(28只眼),总... 目的探讨应用经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T-DCR)治疗伴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三种类型儿童复杂性泪囊炎在何时年龄阶段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8月至2016年1月在解放军474医院眼科就诊儿童复杂性泪囊炎患者27例(28只眼),总结划分出三种类型:其中先天性复杂泪道阻塞伴骨性泪道发育异常16例(17只眼);外伤导致的泪囊炎8例(8只眼);曾行EXT-DCR术失败或再次复发者3例(3只眼)。这三种复杂类型儿童泪囊炎统计年龄范围在:6岁8个月至14岁。采取在全麻下行EXT-DCR术或联合上、下泪小道超细硅胶管环形置管术,术后随访1-12个月。结果患儿术后总有效率达到92.5%(26/28),2例无效。其中先天性复杂泪道阻塞伴骨性泪道发育异常者效果最好,泪道冲洗通畅,无脓性分泌物及流泪,治愈率达100%;外伤性泪囊炎及EXT-DCR术后失败或再次复发者各1例(2只眼),经手术后已无脓性分泌物,有轻度流泪,冲洗泪道通畅但有少许阻力,有效率达100%,治愈率81.9%(9/11)。结论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或联合泪道置管术是治疗三种类型儿童复杂性泪囊炎的有效手段,对于小儿复杂泪囊炎不必拘于年龄限制,对于6岁(包括6岁)以上儿童行DCR已是较为成熟的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 复杂性泪囊炎 儿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