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柔嫩艾美耳球虫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1
作者 李天恩 周思含 +3 位作者 孙洪超 付媛 石团员 闫文朝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3-514,共12页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是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高致病性原虫,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是顶复合器门原虫胞内寄生重要功能蛋白,具有较高的免疫学应用价值,然而目前尚未有关于球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确切报道。为发掘柔嫩艾美耳球虫GRAs并研究其功能,采用生物信息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技术从E.tenella北京株中鉴定到2种假定致密颗粒蛋白(hypothetical dense granule protein,hEtGRA)hEtGRA12、hEtGRA9,并用纯化后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ELISA、Western blot方法检测2种蛋白的抗原性。分子克隆结果表明,hEtGRA 12、hEtGRA 9基因编码区长度分别为1188、1110 bp,分别编码395、369个氨基酸,与其他顶复合器门原虫致密颗粒蛋白GRA12、GRA9物种间相似性分别为28.8%~39.6%、27.5%~29.5%;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条带大小分别为63.6、67.0 ku;ELISA与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均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体水平,且均可被鸡抗E.tenella阳性血清识别,表明具有较好的抗原性。该研究鉴定到2种球虫假定致密颗粒蛋白基因hEtGRA 12、hEtGRA 9,获得了重组蛋白rhEtGRA12、rhEtGRA9,为球虫致密颗粒蛋白基因功能和免疫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假定致密颗粒蛋白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抗原性
下载PDF
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
作者 闫文朝 丁轲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77-80,共4页
科技创新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复合型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国内外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设置跨学科专业、开发设计优质跨学科课程、采取... 科技创新和社会重大问题的解决需要复合型创新人才,这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对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必要性、国内外高校跨学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设置跨学科专业、开发设计优质跨学科课程、采取弹性学分和学位计划、实行学部制和书院制是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培养模式,为我国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复合型创新人才 跨学科教育 跨学科课程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集约化羊场绵羊球虫感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3
作者 王天奇 钱伟锋 +2 位作者 吕超超 韩利方 闫文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2,共5页
应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对河南省洛宁县某集约化羊场384只绵羊粪便样品进行球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球虫总感染率为69.5%(267/384),哺乳羔羊、断奶羔羊、哺乳母羊和怀孕母羊感染率分别是52.6%(61/116)、94.5%(104... 应用饱和盐水浮集法和麦克马斯特虫卵计数法对河南省洛宁县某集约化羊场384只绵羊粪便样品进行球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发现,球虫总感染率为69.5%(267/384),哺乳羔羊、断奶羔羊、哺乳母羊和怀孕母羊感染率分别是52.6%(61/116)、94.5%(104/110)、65.8%(52/79)和63.3%(50/79)。检出的11种艾美耳球虫及其感染率分别是小型艾美耳球虫27.1%、类绵羊艾美耳球虫40.6%、苍白艾美耳球虫25.5%、浮氏艾美耳球虫16.7%、槌型艾美耳球虫33.1%、巴库艾美耳球虫27.9%、阿撤他艾美耳球虫18.5%、温布里吉艾美耳球虫16.4%、错乱艾美耳球虫1.8%、马尔西卡艾美耳球虫3.6%、颗粒艾美耳球虫6.8%。多为2~5种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77.9%(208/267)。类绵羊艾美耳球虫和槌型艾美耳球虫为优势种。哺乳羔羊和断奶羔羊阳性样品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极显著高于哺乳母羊和怀孕母羊(P<0.01)。结果表明,球虫感染在集约化绵羊养殖场十分普遍,应高度重视哺乳羔羊和断奶羔羊球虫病的预防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属 绵羊 感染率 每克粪便中的卵囊数
下载PDF
黄牛源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的鉴定
4
作者 李小军 姜龙龙 +1 位作者 吕超超 闫文朝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37-142,共6页
为弄清黄牛感染的片形吸虫种类,首先对来自河南济源市一肉牛屠宰场黄牛肝脏上的片形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基于核糖体ITS1、ITS2区域和线粒体nad1、cox1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济源黄牛源片形吸虫分离株JY... 为弄清黄牛感染的片形吸虫种类,首先对来自河南济源市一肉牛屠宰场黄牛肝脏上的片形吸虫进行形态学观察,然后基于核糖体ITS1、ITS2区域和线粒体nad1、cox1基因序列进行分子鉴定。ITS1和ITS2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济源黄牛源片形吸虫分离株JY003和JY004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基于nad1和cox1基因序列,JY003和JY004与大片形吸虫的相似性高于肝片形吸虫,其中nad1序列与大片形吸虫中国云南、日本和韩国分离株的相似性高达100%。在基于nad1和cox1基因的进化树上,分离株均与大片形吸虫参考株处于同一分支。结果表明,首次从河南黄牛体内鉴定出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为动物和人的片形吸虫病防控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Fh/Fg杂合型片形吸虫 ITS 线粒体基因
下载PDF
寄生虫免疫逃避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韩利方 索勋 闫文朝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80-186,共7页
寄生虫是人和动物重要的病原,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寄生虫与宿主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巧妙的免疫逃避能力,能有效地规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从逃避免疫识别、免疫抑制和借力共感染3... 寄生虫是人和动物重要的病原,严重危害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寄生虫与宿主在长期的共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复杂而巧妙的免疫逃避能力,能有效地规避宿主免疫系统的识别和杀伤。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结果,从逃避免疫识别、免疫抑制和借力共感染3个方面来论述和分析寄生虫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以期提高读者对寄生虫感染复杂性和危害性的认识,为人和动物寄生虫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虫 免疫逃避 免疫抑制 共感染
下载PDF
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5.8S rRNA-ITS2序列的克隆及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6
作者 闫文朝 韩利方 +3 位作者 张龙现 索勋 薛帮群 王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03-1008,共6页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rRNA和28S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rRNA 3′端和28S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rRNA-ITS2序...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rRNA和28S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rRNA 3′端和28S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rRNA-ITS2序列,其大小为1 178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423bp,5.8SrRNA为155bp,ITS2为600bp,斯氏艾美耳球虫LY株ITS1/2序列高度变异,与鸡球虫、啮齿动物球虫的序列相似性低于60%。然后在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2序列超变区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将为兔球虫强致病种的临床诊断和揭示兔球虫种群遗传特征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艾美耳球虫 ITS1-5.8S rRNA-ITS2序列 PCR检测
下载PDF
河南猪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被引量:9
7
作者 闫文朝 贺桂芬 +4 位作者 宁长申 张龙现 梁宏德 康凯 孙铭飞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了掌握河南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的感染情况,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调查了郑州、许昌、漯河和禹州等地市6个猪场共417份粪样,并进行了固始品种雏鸡和昆明系小白鼠和长大二元杂交仔猪的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 为了掌握河南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的感染情况,用饱和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调查了郑州、许昌、漯河和禹州等地市6个猪场共417份粪样,并进行了固始品种雏鸡和昆明系小白鼠和长大二元杂交仔猪的动物感染试验.结果表明,根据形态大小初步鉴定为小球隐孢子虫(Cryptosporldium parvum),平均感染率为10.95%。20日龄以前的仔猪未感染,21~40日龄的的仔猪感染率为12.20%,41~60日龄的仔猪感染率为21.19%;猪源隐孢子虫分离株(suep)不感染5日龄固始品种雏鸡和18日龄正常的昆明系小白鼠,但是能感染免疫抑制小白鼠,对4日龄仔猪有较强的致病性,并且出现严重的拉稀、脱水等症状.组织切片用H.E染色观察结果显示,sucp株寄生在小白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以厦仔猪的盲肠、结肠和直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流行病学 人工感染
下载PDF
表达黄色荧光蛋白和乙胺嘧啶抗性基因的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发育和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闫文朝 王天奇 +4 位作者 索勋 韩利方 丁轲 董发明 张龙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94-1798,共5页
为了研究外源基因表达对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对转基因球虫(TE1)和BJ株(野生强毒)的发育和致病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BJ株,转基因球虫TE1株繁殖力下降约4倍,低剂量感染时致病性下降明显,... 为了研究外源基因表达对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对转基因球虫(TE1)和BJ株(野生强毒)的发育和致病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BJ株,转基因球虫TE1株繁殖力下降约4倍,低剂量感染时致病性下降明显,但是高剂量感染时依然保持较强的致病性。另外,在荧光显微镜下发现,TE1有滋养体、第一代裂殖体/裂殖子、第二代裂殖体/裂殖子和大小配子体等内生发育虫体。孢子化卵囊内4个孢子囊并非全部表达黄色荧光蛋白。这些结果说明黄色荧光蛋白和乙胺嘧啶抗性基因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致病性和繁殖力。在柔嫩艾美耳球虫合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同源或异源染色体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转染 繁殖力 致病性 活疫苗载体
下载PDF
猪源隐孢子虫对仔猪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闫文朝 石团员 +4 位作者 宁长申 张龙现 梁宏德 刘光辉 邵兆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00-704,共5页
为确定我国猪源隐孢子虫的危害性,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了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对5日龄仔猪的致病性。结果:感染仔猪出现水样腹泻和脱水,粪便中混有肠黏膜碎片,潜伏期为3~5d,排卵囊持续期33-43d,虫体寄生于盲肠... 为确定我国猪源隐孢子虫的危害性,采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技术研究了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对5日龄仔猪的致病性。结果:感染仔猪出现水样腹泻和脱水,粪便中混有肠黏膜碎片,潜伏期为3~5d,排卵囊持续期33-43d,虫体寄生于盲肠、结肠和直肠,并且盲肠和结肠杯状细胞增生,有炎性细胞浸润,结肠和直肠黏膜微绒毛萎缩、倒伏和脱落。结果表明sucp株对新生仔猪有一定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仔猪 致病性 超微结构
下载PDF
DMEM培养结肠小袋虫的正交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闫文朝 王天奇 +3 位作者 丁轲 张玲 韩利方 王新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37,共4页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淀粉量、小牛血清比例和培养基初始pH 3个因素对结肠小袋虫在DMEM培养基中所获得的最高种群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影响最大,其次为淀粉量,血清比例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淀粉40 mg/安瓿、... 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淀粉量、小牛血清比例和培养基初始pH 3个因素对结肠小袋虫在DMEM培养基中所获得的最高种群密度的影响。方差分析表明,初始pH影响最大,其次为淀粉量,血清比例影响最小。最佳培养基组成为淀粉40 mg/安瓿、血清150 mL/L(DMEM培养液2.55 mL+0.45 mL小牛血清),最适宜的DMEM培养基初始pH为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小袋虫 正交试验设计 DMEM培养基
下载PDF
百球清对仔猪等孢球虫病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文朝 宁长申 +3 位作者 张龙现 菅复春 刘光辉 贺桂芬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为了研究百球清(Toltrazuril)对猪等孢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用15mg/(kg.bw)和7.5mg/(kg.bw)2个剂量的百球清口服治疗感染猪等孢球虫(Isosporasuis)的7日龄仔猪,用粪便性状及腹泻持续时间、OPG值及排卵囊持续时间、增重率、死亡率及剖检病... 为了研究百球清(Toltrazuril)对猪等孢球虫病的治疗效果,用15mg/(kg.bw)和7.5mg/(kg.bw)2个剂量的百球清口服治疗感染猪等孢球虫(Isosporasuis)的7日龄仔猪,用粪便性状及腹泻持续时间、OPG值及排卵囊持续时间、增重率、死亡率及剖检病变等指标来判定百球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首次给药后第5—6天给药组(Ⅰ、Ⅱ组)仔猪粪便性状全部恢复正常,首次给药后第3—4天Ⅰ、Ⅱ组仔猪粪便卵囊转阴率达100%,仔猪精神、食欲等明显好转,除Ⅰ组死亡1头外,组其余仔猪全部存活。Ⅰ、Ⅱ和Ⅲ组仔猪2周内增重率分别为65.1%、61.9%和34.7%,Ⅰ、Ⅱ组仔猪增重率提高显著(P<0.01)。而感染不给药组(Ⅲ组)仔猪首次给药后1周仍有少量卵囊排出,死亡2头,存活仔猪明显消瘦。表明百球清对仔猪等孢球虫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等孢球虫 百球清 治疗
下载PDF
猪隐孢子虫内生发育虫体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文朝 宁长申 +2 位作者 张龙现 孙铭飞 姚雷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80-85,共6页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uis)sucp分离株在5日龄仔猪体内内生发育虫体形态结构和寄生特点。结果发现,感染前期和高峰期,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有虫体寄生,而感染后期仅在直肠上发现虫体,并且多集中在... 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了猪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uis)sucp分离株在5日龄仔猪体内内生发育虫体形态结构和寄生特点。结果发现,感染前期和高峰期,在盲肠、结肠和直肠有虫体寄生,而感染后期仅在直肠上发现虫体,并且多集中在肠腺区域。实验观察到滋养体、裂殖体、大配子体、合子和孢子化卵囊等不同阶段的虫体。虫体周围一定区域的微绒毛融合、萎缩或倒伏,肠粘膜上的微绒毛明显脱落。中期滋养体营养器和致密带之间有一层较宽的特殊结构,并且该结构到后期滋养体和裂殖体阶段消失,这层特殊结构尚未见文献报道。在带虫空泡内膜与虫体外膜形成的致密带上方存在典型的呈竖向或斜向排列的纤维塞状结构(microfilament plug)营养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隐孢子虫 内生发育阶段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透射电镜
下载PDF
国内外家兔球虫病研究现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闫文朝 索勋 薛帮群 《中国养兔》 2011年第5期21-26,共6页
家兔球虫病由于感染率高,致病性强而成为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公认的家兔球虫有11个有效种,其中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和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呈高致病性;细胞免疫在抗球虫... 家兔球虫病由于感染率高,致病性强而成为危害养兔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公认的家兔球虫有11个有效种,其中肠艾美耳球虫(Eimeria intestinalis)、黄艾美耳球虫(E.flavescens)和斯氏艾美耳球虫(E.stiedai)呈高致病性;细胞免疫在抗球虫保护性免疫应答中发挥主导作用,目前已有6种艾美耳球虫的早熟弱毒株被成功选育,为免疫预防家兔球虫病提供了潜在的可能。结合课题组调查研究结果,对家兔球虫病原种类、免疫应答特点、致病性及发病机理、诊断和防治等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控制家兔球虫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艾美耳球虫 免疫应答 诊断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动物医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问题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闫文朝 王天奇 +3 位作者 钱伟锋 张旻 韩利方 吕超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21期274-276,共3页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我国畜牧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动物疫情、药物残留等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基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对动物医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动物医学... 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我国畜牧业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动物疫情、药物残留等问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来解决。基于我国畜牧业发展对动物医学创新创业人才的实际需要,结合我国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了目前动物医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了动物医学专业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必须解决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实践教育 行业发展动态 学生职业规划
下载PDF
猪源隐孢子虫感染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15
作者 闫文朝 宁长申 +2 位作者 张龙现 菅复春 孙铭飞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应用不同醋酸地塞米松剂量和不同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卵囊剂量建立了昆明系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用DEX免疫抑制的感染小鼠均排出隐孢子虫卵囊,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没有排出卵囊。卵囊排出高峰期平均在感染后第5~12... 应用不同醋酸地塞米松剂量和不同猪源隐孢子虫sucp株卵囊剂量建立了昆明系小鼠感染模型。结果表明,用DEX免疫抑制的感染小鼠均排出隐孢子虫卵囊,非免疫抑制感染组和空白对照组小鼠均没有排出卵囊。卵囊排出高峰期平均在感染后第5~12d,高峰期的OPG值为5.53×10^5~17.97×10^5。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都有隐孢子虫虫体寄生,其中回肠黏膜微绒毛上的虫体数量较多。合适的卵囊和DEX剂量为每只17日龄小白鼠感染10×10^5个猪源隐孢子虫卵囊和灌胃DEX0.03m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源隐孢子虫 昆明系小鼠 动物模型 寄生部位
下载PDF
猪隐孢子虫和隐孢子虫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闫文朝 宁长申 +3 位作者 张龙现 刘红英 刘光辉 韩利方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4年第4期38-44,共7页
隐孢子虫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人兽共患病 ,猪隐孢子虫病世界各地均有报道 ,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本文对猪隐孢子虫病的病原分类、虫体形态和生活史、流行病学特点、诊断、防治等方面目前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隐孢子虫病 诊断 研究进展 人兽共患病 流行病学特点 健康 人类 虫体形态 防制 病原
下载PDF
理性开展高校动物医学类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闫文朝 韩利方 +1 位作者 钱伟锋 王天奇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6年第11期87-89,共3页
分析双语教学的目标和动物医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动物医学类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提出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拥有英语应用水平(尤其是口语是否标准和熟练)过关的专业教师,根据学... 分析双语教学的目标和动物医学类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对动物医学类专业课程实施双语教学进行理性的分析和探讨,提出双语教学的关键是拥有英语应用水平(尤其是口语是否标准和熟练)过关的专业教师,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和意愿实行分班授课的教学方法 ,以期为高校开展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医学 专业课程 双语教学 分班授课
下载PDF
转染技术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应用
18
作者 闫文朝 王天奇 +2 位作者 索勋 赵战勤 韩利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693-3699,共7页
自1993年转染技术首次在弓形虫中成功报道以来,顶复门原虫的转染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弓形虫、疟原虫和住肉孢子虫等实现了稳定转染,而且在体外细胞上生长效率较低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也相继实现了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顶复门原虫转... 自1993年转染技术首次在弓形虫中成功报道以来,顶复门原虫的转染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在弓形虫、疟原虫和住肉孢子虫等实现了稳定转染,而且在体外细胞上生长效率较低的柔嫩艾美耳球虫也相继实现了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顶复门原虫转染技术的日渐成熟及其在顶复门原虫研究中的应用,为顶复门原虫基因功能和免疫学等领域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的有力工具。本文结合本课题组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综述了转染技术及其在顶复门原虫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功能、耐药性分子机理、药物敏感性试验和免疫学等研究中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染 顶复门原虫 基因功能 活载体疫苗
下载PDF
基于ITS1-5.8S rRNA-ITS2序列兔肝球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19
作者 闫文朝 索勋 薛帮群 《中国养兔》 2012年第4期4-8,共5页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 rRNA和28S 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 rRNA 3'端和28S 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 ... 通过对多种鸡球虫和松鼠球虫18S rRNA和28S rRNA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在18S rRNA 3'端和28S rRNA 5'端保守区设计艾美耳属通用引物,以斯氏艾美耳球虫洛阳分离株LY卵囊基因组DNA为模板首次成功克隆到斯氏艾美耳球虫完整的ITS1-5.8S rRNA-ITS2序列,其大小为1178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423bp,5.8S rRNA为155 bp,ITS2为600 bp,斯氏艾美耳球虫LY株ITS1/2序列高度变异,与鸡球虫、啮齿动物球虫的序列同源性低于60%。然后在斯氏艾美耳球虫ITS1/2序列超变区设计种特异引物,建立了灵敏、特异的PCR检测方法。本研究结果将为兔球虫强致病种的临床诊断和揭示兔球虫种群遗传特征提供有效的分子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斯氏艾美耳球虫 ITS1-5.8S rRNA-ITS2序列 PCR检测
下载PDF
家兔球虫病的防治技术
20
作者 闫文朝 薛帮群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 2011年第2期15-16,共2页
1病原种类 兔球虫为顶复门艾美耳科艾美耳属(Eimeria)寄生于兔肠道或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的原虫。家兔球虫病因感染率高、致病性强而成为危害养兔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公认家兔球虫有11个有效种,其中肠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 1病原种类 兔球虫为顶复门艾美耳科艾美耳属(Eimeria)寄生于兔肠道或肝脏胆管上皮细胞内的原虫。家兔球虫病因感染率高、致病性强而成为危害养兔业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公认家兔球虫有11个有效种,其中肠艾美耳球虫、黄艾美耳球虫和斯氏艾美耳球虫呈高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球虫病 防治技术 斯氏艾美耳球虫 黄艾美耳球虫 高致病性 病原种类 艾美耳属 细胞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