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5例患者破伤风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2
1
作者 闫桂花 毛亚平 王建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6期146-147,共2页
目的总结15例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脱敏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经及时抢救与护理均很快治愈。结论脱敏注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时... 目的总结15例破伤风抗毒素(TAT)脱敏注射致过敏反应的观察和急救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脱敏注射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患者,经及时抢救与护理均很快治愈。结论脱敏注射过程中出现过敏反应时,医务人员细致的观察与及时采取有效救护措施是保证患者安全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伤风 脱敏注射 急救护理
下载PDF
门诊输液室引入细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2
作者 闫桂花 谢秀霞 王钦 《中国医学工程》 2010年第4期89-90,共2页
门诊输液室是我院急诊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输液环境、护士形象、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应变能力等方面引入细节管理,并采用院党办设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引入细节管理对... 门诊输液室是我院急诊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输液环境、护士形象、语言交流、非语言交流、应变能力等方面引入细节管理,并采用院党办设计的护患沟通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因此,引入细节管理对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管理 护患沟通 输液疗法 护理质量
下载PDF
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病人的抢救护理
3
作者 闫桂花 谢秀霞 王钦 《中国医学工程》 2011年第1期150-150,共1页
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发生于胆碱能危象高峰之后和诱发神经毒性之前,临床上以肌无力最为突出表现,涉及部位有屈肌、肢体近端肌、颅脑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引起... 有机磷中毒中间综合征(IMS)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发生于胆碱能危象高峰之后和诱发神经毒性之前,临床上以肌无力最为突出表现,涉及部位有屈肌、肢体近端肌、颅脑神经所支配的肌肉,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引起中枢性和周围性呼吸衰竭而致死。现将我科近几年来收治的中间综合征病人的抢救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中间综合征 抢救护理
下载PDF
加服米非司酮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1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闫桂花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加服米非司酮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0例孕8w~12w接受药物流产并均于服药后当日内排出孕囊的早孕妇女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加服米非司酮50mg及肌注催产素20u,观察流产后期阴道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出... 目的:探讨加服米非司酮防治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0例孕8w~12w接受药物流产并均于服药后当日内排出孕囊的早孕妇女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加服米非司酮50mg及肌注催产素20u,观察流产后期阴道出血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量大于月经量的只有5%,流血天数均在30d内,15d内干净者占96.25%,清宫3例,占1.87%;对照组出血量大于月经量的占18.75%,15d内干净者占66.25%,清宫28例,占17.5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结论:加服米非司酮能明显缩短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及减少出血量,降低清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药物流产 子宫出血
下载PDF
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应用护理体会
5
作者 闫桂花 杨莉萍 孔巧红 《中外医疗》 2011年第16期170-170,共1页
目的强调实施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对53例急危重患者插管方式、插管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在20s内均完成,成功率100%。结论急救医护人员应用熟练的插管技术,对急危重患者施行紧急气管插管术,... 目的强调实施气管插管在急救中的重要性。方法对53例急危重患者插管方式、插管后护理及并发症预防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口明视气管插管,在20s内均完成,成功率100%。结论急救医护人员应用熟练的插管技术,对急危重患者施行紧急气管插管术,能有效地保证气道开放和通气,为进一步检查、抢救、治疗提供了基本生命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应用护理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6
作者 闫桂花 周晓芳 孔巧红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1年第1期120-122,共3页
AOPP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急性中毒,农药进入人体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胆碱能神经的化学传递介质乙酰胆碱大量聚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重度者可导致死亡。如果抢救护理不当... AOPP是我国目前发病人数最多的急性中毒,农药进入人体后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胆碱能神经的化学传递介质乙酰胆碱大量聚积,作用于胆碱能受体,导致胆碱能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重度者可导致死亡。如果抢救护理不当,死亡率会更高。因此,为了提高成功率,在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的同时进行多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笔者现对近3年我科收治的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患者 急救护理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DF-15、p-mTOR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7
7
作者 蔡东阁 苏文秀 +2 位作者 赵晓桂 闫桂花 李牧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110-1114,共5页
目的:研究GDF-15和p-mT O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内在信号通路。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DF-15和p-mT OR蛋白在65例子宫内膜癌和6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研究GDF-15和p-mT O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特点的相关性,并分析恶性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内在信号通路。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DF-15和p-mT OR蛋白在65例子宫内膜癌和6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GDF-15和p-mT OR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GDF-15蛋白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52.94%,Ⅲ-Ⅳ期中的表达率为90.3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DF-15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中表达率为92.00%,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组的表达率为57.50%(P<0.01)。GDF-15在存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85.71%,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59.46%,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2)。p-mT OR蛋白在Ⅰ-Ⅱ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64.71%,Ⅲ-Ⅳ期中的表达率为93.5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mT OR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中表达率为92.00%,在癌灶肌层浸润深度<1/2组的表达率为70.00%,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mT OR在存在肿瘤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92.86%,无淋巴结转移的表达率为67.57%,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GDF-15、p-mT OR的表达与患者的发病年龄、组织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中GDF-15和mT OR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22,P<0.01)。结论:p-mT OR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受升高的GDF-15蛋白水平的调控,可能为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的重要信号转导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生长分化因子15 磷酸化雷帕霉素靶蛋白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患者不同病期血小板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蔡东阁 赵刚 +2 位作者 赵晓桂 闫桂花 王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01~2015-11的153例初治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以139例活检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的妇科患者为对照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血小板参数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收集我院2010-01~2015-11的153例初治E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以139例活检结果为正常子宫内膜的妇科患者为对照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PCT)在EC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临床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EC患者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中Ⅲ期及Ⅳ期患者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均较Ⅰ期及Ⅱ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子宫肌层浸润深度≥1/2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浸润深度〈1/2组高(P〈0.05)。CA125增高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较CA125水平正常组高,(P〈0.05)。EC患者术后血清中PLT、MPV、PDW、PCT水平比术前低(P〈0.05)。结论血小板数量增多及功能活化与子宫内膜癌的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可协助子宫内膜癌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血小板参数 侵袭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新鲜马铃薯用于输液外漏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毛亚平 闫桂花 王建辉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0年第6期660-660,共1页
在临床工作中,静脉输液外漏常有发生。外漏药物会使局部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淤血。为了减轻患者痛苦,我科用新鲜马铃薯糊外敷治疗输液外漏,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关键词 新鲜马铃薯 输液外漏 护理观察 临床工作 炎症反应 局部组织 局部肿胀 外敷治疗
下载PDF
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钦 史秀丽 闫桂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4115-4115,共1页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中毒/护理
下载PDF
急性乌头碱中毒14例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杨梅 闫桂花 孙月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363-363,共1页
关键词 乌头碱/中毒
下载PDF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救治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岳慧芳 李晓霞 +1 位作者 王建辉 闫桂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6期3051-3052,共2页
关键词 杀虫药 有机磷/中毒 急救 预后
下载PDF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钦 谢秀霞 闫桂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0期4870-4870,共1页
关键词 杀虫药 有机磷/中毒 中毒/护理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中ERG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定量研究
14
作者 乞艳华 邬晋芳 +4 位作者 闫桂花 麻妙燕 余珊珊 姜珏 周琦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54-455,458,共3页
目的:探讨ERG基因作为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特异性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未妊娠妇女5例、正常妊娠孕妇65例、产后3天妇女20例的外周血样本,以及早期妊娠行人流的绒毛组织样本10例。应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MSRE-PCR)及... 目的:探讨ERG基因作为孕妇外周血中胎儿特异性标记物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健康未妊娠妇女5例、正常妊娠孕妇65例、产后3天妇女20例的外周血样本,以及早期妊娠行人流的绒毛组织样本10例。应用甲基化敏感限制性内切酶PCR(MSRE-PCR)及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样本中ERG基因甲基化状态,并进行相对定量分析。结果:(1)健康未妊娠妇女、顺产后3天妇女外周血浆及孕妇血细胞中均未检出甲基化的ERG基因;(2)绒毛组织样本中甲基化的ERG基因检出率100%;(3)正常妊娠孕妇外周血浆中甲基化ERG基因检出率为76.9%,中期、晚期妊娠ERG基因的含量分别是早期妊娠的3.18倍和5.46倍。结论:甲基化的ERG基因是可靠的胎儿特异性标记;正常妊娠孕妇的外周血浆中甲基化的ERG基因的检出量随孕周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G基因 甲基化 孕妇外周血
下载PDF
陈经纶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15
作者 闫桂花 张德庆 宋广东 《北京教育研究》 2006年第2期15-19,共5页
北京陈经纶中学是一所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体育传统名校.是首批示范高中。本校现拥有篮球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标准田径场、两块小足球场、三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等体育场馆,其发展目标为“实现三个个性化”,即“建设个性化学... 北京陈经纶中学是一所具有80多年悠久历史的体育传统名校.是首批示范高中。本校现拥有篮球馆、综合体育馆、游泳馆,标准田径场、两块小足球场、三块篮球场、两块排球场等体育场馆,其发展目标为“实现三个个性化”,即“建设个性化学校、成就个性化教师、培养个性化学生”。为使“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思想在本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得以落实,使《体育与健康》课程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学有所长.更好地体现示范校的示范作用,早Et实现我校“三个个性化”目标.充分发挥体育场馆、运动器材、师资等体育资源的健身和育人功能,本校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以下简称《标准》),结合自身发展目标和条件.进行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践。并得到各级主管领导、专家的肯定与支持,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健康》课程 示范高中 实践研究 课程改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个性化学校 全体学生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体育场馆
下载PDF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临床意义
16
作者 高美 尉春艳 +1 位作者 闫桂花 刘亮亮 《广西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3006-3011,共6页
目的 探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与HGSOC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54388,使用R语言筛选DEGs,并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选取35例HGSOC患者的组织标本(包含卵巢癌组织... 目的 探讨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从GEO数据库下载与HGSOC相关的基因芯片数据集GSE54388,使用R语言筛选DEGs,并采用DAVID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选取35例HGSOC患者的组织标本(包含卵巢癌组织及距离癌组织>1 cm处的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EGs在卵巢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结果 在GSE54388数据集中共筛选出537个DEGs,其中表达下调基因369个,表达上调基因168个。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PEX5L、ITLN1和SLC4A4的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P<0.05)。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富集于细胞外液、细胞外基质等细胞组分上,涉及肝素结合、钙离子结合等分子功能,参与细胞黏附、分裂和增殖等生物过程,与Ras信号通路、癌症相关通路等密切相关。从PPI网络中筛选出10个核心基因,即CDK1、CDC20、cyclin B1、BUB1B、KIF20A、DLGAP5、NDC80、NCAPG、TTK和KIF11。结论 PEX5L、ITLN1和SLC4A4可能是影响HGSOC发生发展的关键DEGs, Ras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经典Wn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调控HGSO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 差异表达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12例的护理体会
17
作者 谢秀霞 王钦 闫桂花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7年第10X期186-187,共2页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商品名为克芜踪,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水解,对金属有腐蚀性。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因其高效环保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12例百草枯中毒。现将护理体会报告... 百草枯又名对草快,商品名为克芜踪,在酸性及中性溶液中稳定,遇碱水解,对金属有腐蚀性。接触土壤后迅速失活,在土壤中无残留,因其高效环保而被广泛用于农业生产。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12例百草枯中毒。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治疗 护理体会
下载PDF
DSCR4基因在母胎间的甲基化差异及其临床价值
18
作者 麻妙艳 乞艳华 +3 位作者 周琦 邬晋芳 周妮 闫桂花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SCR4基因的母胎甲基化差异,分析u-DSCR4基因的含量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76例(包括健康未妊娠组10例,正常早、中、晚妊娠组各12例,唐筛高危组20例,正常产后1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 目的探讨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SCR4基因的母胎甲基化差异,分析u-DSCR4基因的含量与孕周的相关性。方法共收集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76例(包括健康未妊娠组10例,正常早、中、晚妊娠组各12例,唐筛高危组20例,正常产后10例),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扩增DSCR4基因,定性检测在各组中的扩增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方法进行定量检测,分析各组中的u-DSCR4基因的含量变化。结果未妊娠组均未检出u-DSCR4基因;正常妊娠组u-DSCR4基因检出率为72.2%。中期妊娠、晚期妊娠组其含量分别是早期妊娠的1.75倍、2.50倍。孕有不同性别胎儿的母体血浆中u-DSCR4基因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唐氏血清学筛查高危组u-DSCR4基因检出率为75%,其含量是正常中期妊娠组的2.95倍。超声筛查异常组u-DSCR4基因检出率为75%,其含量与正常早期妊娠组相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DSCR4基因是具有母胎表观遗传学差异的可靠胎儿特异性标志物,其含量随孕周的增加而升高、与胎儿性别无关,在唐氏血清学高危组有增高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R4 甲基化 唐氏综合征
下载PDF
19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的B超监测和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闫桂花 《临床医药实践》 2004年第5期357-358,共2页
目的 :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常规监测手段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实时B超监视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注药 ,辅以活血化瘀、提高机体抗力的中药及抗生素治疗。结果 :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输卵管再通率达 93.4 % ,受孕率... 目的 :探讨输卵管性不孕症的常规监测手段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 198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进行实时B超监视下子宫输卵管通液注药 ,辅以活血化瘀、提高机体抗力的中药及抗生素治疗。结果 :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输卵管再通率达 93.4 % ,受孕率达 93.4 %。结论 :子宫输卵管声学造影是判断输卵管通畅度的首选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B超监测 治疗 输卵管阻塞 输卵管通液
下载PDF
应用电教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20
作者 闫桂花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年第5期171-165,共2页
关键词 电化教学 电教媒体 培养学生 提高教学质量 学习动机 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观察能力 掌握知识 电化教学手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