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中超临界CO_(2)解吸滞后机理及其对地质封存启示
1
作者 刘操 闫江伟 +4 位作者 赵春辉 钟福平 贾天让 刘小磊 张航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54-3166,共13页
将CO_(2)注入不可采煤层地质封存既是降低温室气体效应最理想选择之一,也是煤炭工业降低CO_(2)排放、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煤层CO_(2)地质封存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是:“注入煤层中的CO_(2)到底能否长期停留而安全封存?... 将CO_(2)注入不可采煤层地质封存既是降低温室气体效应最理想选择之一,也是煤炭工业降低CO_(2)排放、实现低碳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煤层CO_(2)地质封存悬而未决的关键问题是:“注入煤层中的CO_(2)到底能否长期停留而安全封存?”。鉴于此,在弄清煤体CO_(2)解吸滞后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超临界CO_(2)解吸滞后机理,建立煤层CO_(2)地质封存量化模型,探讨利用解吸滞后实现煤层CO_(2)长期安全封存。研究表明:煤中超临界态CO_(2)解吸滞后程度大于亚临界态CO_(2),在超临界阶段,吸附与解吸等温线形成近似“平行线”的稳定滞后特征;解吸滞后的本质原因是煤中微纳米级亲水性孔隙形成弯液面、产生强大毛细压力、渗吸液态水、截断并固定超临界CO_(2)流体、最终形成了CO_(2)残余封存,例如,煤中直径40~10 nm圆柱形无机孔隙可产生7.30~29.12 MPa毛细压力,足以封堵超临界态CO_(2);以九里山煤样解吸等温线数据为例,采用基于煤层CO_(2)解吸滞后的地质封存量化模型,评估出900~1500 m深部二1煤层封存总量稳定在35~37 m^(3)/t,其中,吸附封存约占80%,残余封存约占15%,而结构封存仅占5%;解吸滞后启示应尽可能采取措施提高煤层残余封存CO_(2)比例,原因是毛细堵塞的残余封存CO_(2)较围岩密封的游离和吸附CO_(2)更安全且没有泄露风险,煤层灰分、水分、孔隙尺寸和形貌等物性参数是影响残余封存效率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地质封存 超临界CO_(2) 解吸滞后 残余封存 毛细压力 地质封存量化模型
下载PDF
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
2
作者 熊建龙 贾天让 +1 位作者 赵文峰 闫江伟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3-146,共4页
搞清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是做好瓦斯灾害防治和生产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应用瓦斯地质的研究方法,结合四川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晚二叠世煤层瓦斯... 搞清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是做好瓦斯灾害防治和生产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应用瓦斯地质的研究方法,结合四川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晚二叠世煤层瓦斯赋存明显高于晚三叠世煤层;叙永-筠连叠加褶皱带和华蓥山滑脱褶皱带晚二叠世煤层长期处于强烈的构造挤压中,构造煤发育,加之煤变质程度高,瓦斯含量高,是全省突出矿井主要集中在该区域的根本原因;芙蓉矿区位于叙永-筠连叠加褶皱带中段北部,主控构造珙长背斜是由多个次级背、向斜组成,且除其倾伏端发育的中型断层对煤层有一定破坏作用外,无切割煤系的区域性断层,有利于瓦斯保存,是造就该矿区成为四川省瓦斯灾害最严重的矿区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构造控制 瓦斯地质规律 瓦斯分带
原文传递
水力压裂煤体相位频谱曲线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储天庆 雷东记 +3 位作者 闫江伟 陈鑫源 李健 周猛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1,共8页
为探明水力压裂前后煤体内部结构改变引起的复电阻率变化规律,在实验室开展加载围压下煤体水力压裂试验,测量压裂前后煤体相位和振幅频谱曲线。结果表明:(1)压裂前后干燥煤体相位频谱曲线均为“U”型,压裂后相位频谱曲线移动明显;(2)含... 为探明水力压裂前后煤体内部结构改变引起的复电阻率变化规律,在实验室开展加载围压下煤体水力压裂试验,测量压裂前后煤体相位和振幅频谱曲线。结果表明:(1)压裂前后干燥煤体相位频谱曲线均为“U”型,压裂后相位频谱曲线移动明显;(2)含蒸馏水的压裂煤体相位频谱曲线呈“W”型;(3)压裂煤体中,“W”型曲线是由于未充分填充的含水次生裂隙和原有裂隙的不充分界面极化共同所致,这与水力压裂对煤体破坏的不均匀性有关;(4)采用等效电路的方法,用不同电容器代替煤体不同频率界面极化,模拟相位频谱曲线从“W”型变为“U”型的过程发现,未充分填充的含水次生裂隙和原生裂隙在不同频率下的不充分界面极化是产生“W”型曲线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界面极化 相位频谱曲线 “W”型曲线 等效电路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地质控制机理探讨 被引量:111
4
作者 闫江伟 张小兵 张子敏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74-1178,共5页
在综合考察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研究基础上,从瓦斯地质角度深入分析构造煤体、高压瓦斯和构造作用等影响突出发生的关键因素,初步提出以瓦斯突出煤体为核心的煤与瓦斯突出地质控制机理。认为地质构造控制着煤层瓦斯的赋存和构造煤分层破... 在综合考察国内外煤与瓦斯突出研究基础上,从瓦斯地质角度深入分析构造煤体、高压瓦斯和构造作用等影响突出发生的关键因素,初步提出以瓦斯突出煤体为核心的煤与瓦斯突出地质控制机理。认为地质构造控制着煤层瓦斯的赋存和构造煤分层破坏程度以及厚度分布,控制着煤与瓦斯突出;煤与瓦斯突出动力现象是一定规模的瓦斯突出煤体在临近采掘工作面煤壁时,卸载引起煤体拉张向深部扩展破坏,煤层透气性高倍增加,同时煤体内大量瓦斯因降压而快速解吸,靠近煤壁的煤体内瞬间形成高动能的气、煤颗粒混合体,类似点爆炸药包,造成煤层严重崩塌破坏,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以郑煤集团大平煤矿"10.20"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为基础,进行地质控制煤与瓦斯突出实例分析,结合新疆自治区煤矿瓦斯地质特征揭示了瓦斯突出煤体发育和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煤与瓦斯突出 地质控制 瓦斯突出煤体
下载PDF
寺河煤矿东区瓦斯涌出主控因素分析及预测 被引量:10
5
作者 闫江伟 张子敏 张玉贵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9,共3页
瓦斯涌出规律直接关系到矿井通风设计、管理和瓦斯灾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瓦斯涌出在时空上的分布具有较大实用意义。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依据实际瓦斯涌出资料和地质勘探资料,研究发现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和顶板20 m范围泥岩厚度是寺河煤矿东... 瓦斯涌出规律直接关系到矿井通风设计、管理和瓦斯灾害的防治效果,研究瓦斯涌出在时空上的分布具有较大实用意义。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依据实际瓦斯涌出资料和地质勘探资料,研究发现煤层上覆基岩厚度和顶板20 m范围泥岩厚度是寺河煤矿东区瓦斯涌出的主控因素,构建了瓦斯涌出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准确绘制了绝对瓦斯涌出量等值线图,为矿井通风设计、管理和瓦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涌出量 预测 上覆基岩 主控因素 多元回归
下载PDF
晋城成庄井田3^#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闫江伟 张子敏 张玉贵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9-71,共3页
掌握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是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防治瓦斯灾害的前提和科学依据。结合成庄煤矿3#煤层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通过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煤层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 掌握煤层瓦斯含量的分布规律,是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防治瓦斯灾害的前提和科学依据。结合成庄煤矿3#煤层实测的煤层瓦斯含量,通过对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的综合分析,认为煤层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成庄煤矿3#煤层瓦斯赋存的主控因素,煤层瓦斯含量有随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的总体规律,以此绘制了瓦斯含量趋势等值线图,更加直观的反映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其它地质因素影响其局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含量 上覆基岩 煤层埋深 主控因素
下载PDF
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特征 被引量:11
7
作者 闫江伟 张玉柱 王蔚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23,共6页
通过研究平顶山矿区17对生产矿井的瓦斯地质特征,分析各矿井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涌出量实测数据,总结了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分布规律。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厘清了区域构造演化、矿区和矿井构造对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 通过研究平顶山矿区17对生产矿井的瓦斯地质特征,分析各矿井瓦斯含量、瓦斯压力和涌出量实测数据,总结了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分布规律。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厘清了区域构造演化、矿区和矿井构造对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分布的控制,提出了平顶山矿区瓦斯赋存的构造逐级控制特征:区域板块构造运动及演化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李口向斜确定了矿区瓦斯东高西低、呈轴对称分布的总体规律;矿井构造主导矿井各煤层瓦斯赋存和矿井区域瓦斯赋存的差异性。研究成果为准确预测瓦斯赋存分布和预防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逐级控制 瓦斯赋存 平顶山矿区 构造演化
下载PDF
安全工程专业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建设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江伟 张明杰 《科教导刊》 2017年第10X期57-59,共3页
我国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煤层气资源开发受限。瓦斯地质研究是煤矿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瓦斯地质方向本科人才培养为煤矿减灾抗灾、煤层气规模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结合河... 我国煤炭和煤层气资源丰富,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煤矿瓦斯灾害严重,煤层气资源开发受限。瓦斯地质研究是煤矿瓦斯治理和煤层气开发的前提和基础,进行瓦斯地质方向本科人才培养为煤矿减灾抗灾、煤层气规模性开发提供人才智力支撑。结合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基于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路和目标,对河南理工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瓦斯地质方向课程体系进行了优化,构建了以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公共课程模块、方向专业课程模块、实践环节课程模块为框架的瓦斯地质方向合理的课程体系,增强了课程之间内在逻辑,减少了课程间的重复与脱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安全工程 课程体系 优化
下载PDF
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地质控制特征 被引量:31
9
作者 魏国营 王保军 +3 位作者 闫江伟 王蔚 贾天让 张玉柱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55-561,共7页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平顶山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瓦斯赋存单元,瓦斯赋存以李口向斜呈轴对称分布;井田构造控制着矿井突出煤层的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分布,造成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呈条带分布,合理划分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利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地质构造 瓦斯赋存 构造煤 煤与瓦斯突出
下载PDF
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与分带划分 被引量:18
10
作者 贾天让 王蔚 +1 位作者 闫江伟 唐春安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81-288,共8页
瓦斯赋存规律认识不清,是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应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贵州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进行了瓦斯分带划分和瓦斯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 瓦斯赋存规律认识不清,是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应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结合贵州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构造控制规律,进行了瓦斯分带划分和瓦斯带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州省位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和西部特提斯构造域的接合部,其构造演化控制着成煤环境和瓦斯赋存。燕山运动形成的一系列褶皱、逆掩断层和推覆构造,使煤体强烈变形、构造煤特别发育,是导致贵州省瓦斯突出严重的根本原因。燕山期岩浆活动,使煤的变质程度增加,生烃能力增强。将贵州省煤矿瓦斯赋存分布划分为3个高突瓦斯带和1个瓦斯带,即六盘水高突瓦斯带、织纳六枝贵阳北高突瓦斯带、黔北高突瓦斯带和黔东瓦斯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赋存 构造控制 构造演化 瓦斯地质图 瓦斯分带
下载PDF
瓦斯地质方向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
11
作者 闫江伟 谭志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5期18-19,共2页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对于多学科交叉的瓦斯地质研究生,形成和推进适合的培养模式,是解决导师指导不够、研究生科研训练不足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等问题,为地矿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 在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背景下,对于多学科交叉的瓦斯地质研究生,形成和推进适合的培养模式,是解决导师指导不够、研究生科研训练不足以及研究生创新能力等问题,为地矿业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河南理工大学瓦斯地质研究所多年研究生培养的基础上,提出的"导师团队式"、"科研主导式"和"学术交流式"的研究生综合培养模式,保证了扩招形势下瓦斯地质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指导其他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研究生 培养模式
下载PDF
钻孔瓦斯抽采气固耦合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13
12
作者 魏国营 娄振 +3 位作者 陶东东 贾天让 闫江伟 秦宾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研究钻孔瓦斯抽采过程中瓦斯运移机制,基于瓦斯渗流扩散方程,探讨钻孔周围不同区域煤体变形和渗透率动态变化,推导出钻孔周围卸压区和非卸压区瓦斯流动耦合方程。根据某矿己15-31010工作面煤体物性参数建立几何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 为研究钻孔瓦斯抽采过程中瓦斯运移机制,基于瓦斯渗流扩散方程,探讨钻孔周围不同区域煤体变形和渗透率动态变化,推导出钻孔周围卸压区和非卸压区瓦斯流动耦合方程。根据某矿己15-31010工作面煤体物性参数建立几何模型,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耦合方程进行数值求解。结合模拟结果分析煤体形变、渗透率动态变化、钻孔周围瓦斯压力之间的耦合关系。对相关参数模拟结果进行现场抽采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在瓦斯抽采过程中,煤体瓦斯压力随着时间推移逐渐降低,沿钻孔中心向四周方向,瓦斯压力在卸压区迅速增加,在非卸压区增速逐渐变缓,最终趋于稳定;煤体渗透率在钻孔周围呈现非对称V字型变化规律;卸压区的煤体变形较大,变形量在远离钻孔的方向上逐渐减小;模拟结果与现场抽采效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耦合模型 数值模拟 渗透率 卸压
原文传递
考虑煤体蠕变位移的水力扩孔合理扩煤量 被引量:12
13
作者 刘威 张敬军 +3 位作者 亢方超 魏国营 闫江伟 贾天让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116,共6页
针对煤矿穿层水力扩孔孔硐体积过大,容易造成孔硐内瓦斯积聚,成为掘进过程中的致灾因素这一问题,采用FLAC^(3D)软件中Cvisc黏弹塑性模型,模拟薛湖煤矿不同扩煤量的穿层水力扩孔措施孔壁及周围煤体变形破坏过程;在薛湖煤矿底抽巷道开展... 针对煤矿穿层水力扩孔孔硐体积过大,容易造成孔硐内瓦斯积聚,成为掘进过程中的致灾因素这一问题,采用FLAC^(3D)软件中Cvisc黏弹塑性模型,模拟薛湖煤矿不同扩煤量的穿层水力扩孔措施孔壁及周围煤体变形破坏过程;在薛湖煤矿底抽巷道开展穿层水力扩孔现场试验,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验证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穿层水力扩孔技术措施完工后,受周围煤体压力影响,孔硐周围煤体快速进入塑性区并呈现蠕变特性,向扩孔中心整体径向移动,扩孔孔壁在持续的蠕变过程中变形破坏。对比分析扩孔后的孔硐体积变化程度,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最终确定适合薛湖煤矿的合理扩煤量为1.15 t/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扩孔 瓦斯积聚 FLAC3D 蠕变 合理扩煤量
原文传递
基于褶皱构造的突出主控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解振 孙矩正 +2 位作者 张子敏 闫江伟 王蔚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02-206,共5页
平煤十矿是典型褶皱构造矿井,为研究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利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煤岩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各组煤层突出规律,论述了褶皱、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构造煤、地应力等地质因素对突出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褶皱和地应力是主控因... 平煤十矿是典型褶皱构造矿井,为研究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利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煤岩动力学的方法,分析了各组煤层突出规律,论述了褶皱、煤层厚度、煤层倾角、构造煤、地应力等地质因素对突出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褶皱和地应力是主控因素。最后对未采区的突出危险性进行了分区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煤与瓦斯突出 褶皱构造 地应力 控制作用
原文传递
鹤壁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永茜 张子敏 +1 位作者 闫江伟 张玉贵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9-81,共3页
根据鹤壁矿区的瓦斯地质条件,运用构造控制理论研究发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直接控制了煤层瓦斯的赋存、运移条件,并影响了地应力大小和煤层瓦斯压力大小。找出了影响鹤壁六矿、八矿、十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因素是以断裂为主,伴有发育... 根据鹤壁矿区的瓦斯地质条件,运用构造控制理论研究发现,地质构造的复杂程度直接控制了煤层瓦斯的赋存、运移条件,并影响了地应力大小和煤层瓦斯压力大小。找出了影响鹤壁六矿、八矿、十矿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因素是以断裂为主,伴有发育程度不同的褶皱的复杂构造和分布不均匀的地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瓦斯突出 复杂构造 地应力
下载PDF
构造演化对鸡西煤田瓦斯赋存的控制 被引量:9
16
作者 王蔚 贾天让 +1 位作者 闫江伟 张子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
为认清鸡西煤田瓦斯赋存规律,根除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运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在研究鸡西煤田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鸡西煤田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分析了煤田地质构造、构造煤形成过程和岩浆作用及其对瓦斯... 为认清鸡西煤田瓦斯赋存规律,根除导致煤矿瓦斯突出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运用瓦斯赋存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在研究鸡西煤田构造演化的基础上,结合鸡西煤田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分析了煤田地质构造、构造煤形成过程和岩浆作用及其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结合典型矿井探讨了现代应力场对瓦斯突出危险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鸡西舷地地质构造复杂,主要表现为规模不等的褶皱、断裂。盆地东南缘受控于敦密断裂,盆地中部的基底突出向东倾伏,发育了平-麻逆冲断裂及一个向东倾伏的基底隆起(恒山隆起),使煤田从东至西成斜卧的"人"字形展部,划分煤田为南北两含煤带,岩浆岩作用的程度控制着煤层的煤化程度,也控制着煤层瓦斯赋存;近EW向、NE向、NNE向构造,尤其是NNE向构造受到强烈挤压、压扭作用,致使煤层受到强烈挤压剪切破坏而发育构造煤,有利于瓦斯赋存;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为NEE向,NNW-NW向构造表现为挤压和压扭作用,成为动力灾害多发地带;NE、NNE向构造的拉张有利于瓦斯释放,动力灾害程度相对较低;NNW-NW向和NE、NNE向复合部位应力集中,动力灾害更容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构造演化 瓦斯赋存 瓦斯突出 控制
原文传递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瓦斯突出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瑞林 鲜学福 +1 位作者 闫江伟 陈向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16,共3页
在综合分析影响瓦斯突出多项瓦斯地质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瓦斯突出事故树通用模型的创建方法; 并结合淮北芦岭矿的井田地质条件和瓦斯突出状况确立了相应的该矿井瓦斯突出事故树事件函数; 通过求取其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临界重要度系数... 在综合分析影响瓦斯突出多项瓦斯地质因素的基础上, 探讨了瓦斯突出事故树通用模型的创建方法; 并结合淮北芦岭矿的井田地质条件和瓦斯突出状况确立了相应的该矿井瓦斯突出事故树事件函数; 通过求取其最小割集的基本事件临界重要度系数最终确定了控制瓦斯突出的主导因素。该方法的成功应用可为瓦斯地质单元的划分和瓦斯突出的区域预测提供定量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突出 事故树分析 控制因素 重要性
下载PDF
体医融合模式管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适用性及效果探讨
18
作者 庞建民 张葳 +1 位作者 闫江伟 王晓净 《生命科学仪器》 2023年第S01期53-53,共1页
目的:近年来,在生活水平提升下,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运动量下降,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患病年龄段越来越低,本文分析体医融合模式管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适用性及效果。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18937例例... 目的:近年来,在生活水平提升下,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但运动量下降,导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患病年龄段越来越低,本文分析体医融合模式管理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适用性及效果。方法: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18937例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20年1月30日-2023年1月30日),对比实施不同治疗方案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患者体重指标、肝功能指标和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指标改善方面均优于参照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体医融合模式管理包括佐以健康、合理的生活习惯,通过饮食和运动指导,积极控制体重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和血糖血脂指标,同时降低患者的体质量指数,而且其安全性和患者耐受性良好,说明该治疗方案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医融合模式 非酒精性脂肪肝 适用性及效果
下载PDF
纳米级孔隙对构造煤吸附瓦斯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闫江伟 薄增钦 杨亚磊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31-136,共6页
为了理清构造煤是否具有超强瓦斯吸附能力及纳米级孔隙与吸附能力的关系,通过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对比分析采自焦作、平顶山和永夏矿区的不同煤级的IV^V类构造煤和同层共生的原生结构煤在孔隙结构、瓦斯吸附能力方面... 为了理清构造煤是否具有超强瓦斯吸附能力及纳米级孔隙与吸附能力的关系,通过压汞、低温液氮吸附和高压等温吸附试验,对比分析采自焦作、平顶山和永夏矿区的不同煤级的IV^V类构造煤和同层共生的原生结构煤在孔隙结构、瓦斯吸附能力方面的差异,并探究纳米级孔隙与吸附能力关系。结果表明:煤中纳米级孔隙是比表面积的主要贡献者,是煤吸附瓦斯能力的决定因素;构造煤相对于同层共生的原生结构煤,纳米级孔隙和比表面积略有增加,吸附能力增加不大,且不具有超强吸附能力;构造变形作用对纳米级孔隙变化及吸附瓦斯能力的影响远小于变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孔隙 构造煤 吸附能力 比表面积 孔容
原文传递
瓦斯突出煤体形成的物理条件和过程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小兵 闫江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48-53,共6页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但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物质载体形成机理研究鲜有报道。瓦斯突出煤体系指含有高能瓦斯且以强烈韧性破坏为主的构造煤体,具备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固体和气体介质条件。以煤体变形变质为主线,综... 煤与瓦斯突出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生产,但目前对煤与瓦斯突出的物质载体形成机理研究鲜有报道。瓦斯突出煤体系指含有高能瓦斯且以强烈韧性破坏为主的构造煤体,具备发生煤与瓦斯突出的固体和气体介质条件。以煤体变形变质为主线,综述相关文献并结合研究积累,分析揭示了瓦斯突出煤体形成的物理条件和过程:煤体结构严重破坏的构造煤、积聚于此的大量瓦斯,是瓦斯突出煤体形成的物质基础;构造应力与重力、吸附/解吸作用、气体增滑与气楔作用,是瓦斯突出煤体形成的动力基础;煤体破坏、瓦斯积聚、封闭压实,是瓦斯突出煤体形成过程的主要特征。本研究对复杂地质条件下区域瓦斯预测防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变形变质 瓦斯突出煤体 物理条件 形成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