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河流—湖泊沉积体系准层序识别原理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延平 郝艳春 +1 位作者 王庆考 闫议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1,共5页
由于不存在海(湖)泛面这样的界面,相对于海(湖)相地层而言,陆相河流相准层序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将河流相沉积与湖泊相沉积有机联系,通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综合分析,认为存在多种类型的河湖相... 由于不存在海(湖)泛面这样的界面,相对于海(湖)相地层而言,陆相河流相准层序的识别变得更加困难。将河流相沉积与湖泊相沉积有机联系,通过河流—湖泊沉积体系沉积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及沉积物供给速率的综合分析,认为存在多种类型的河湖相准层序,不仅存在向上水变浅的准层序,也存在向上水变深的准层序。用基准面升降旋回分析河湖相准层序具有重大意义,经分析指出河流相准层序是基准面短周期抬升沉积的结果,且下降半旋回有时不发育或遭受剥蚀,仅由基准面上升半旋回组成,重要的是不能简单套用一个完整的河湖相准层序存在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的模式,应当全面和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湖泊沉积体系 准层序 基准面旋回 沉积物供给速率
下载PDF
东岭地区营城组沉积层序与沉积相辨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延平 滕玉红 +3 位作者 闫议丹 张尔华 姜传金 张元高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17,共6页
东岭地区营城组由陆源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夹层组成,陆源碎屑岩被火山岩分隔成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1位于火山岩下部,发育不完善,由薄层陆源碎屑岩组成,与下伏火石岭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上部层序2陆源碎屑岩发育较厚,是以火山岩... 东岭地区营城组由陆源碎屑沉积岩和火山岩夹层组成,陆源碎屑岩被火山岩分隔成2个三级层序,下部层序1位于火山岩下部,发育不完善,由薄层陆源碎屑岩组成,与下伏火石岭组呈明显角度不整合;上部层序2陆源碎屑岩发育较厚,是以火山岩顶面以及对应的沉积(不)整合面为层序界面的完整三级层序,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水进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和强制水退体系域,相应沉积相类型主要为湖泊相、冲积扇相、水下冲积扇相以及辫状河三角洲相。与地壳沉积基准面升降旋回变化响应的沉积层序和沉积相实体共同演绎着东岭地区营城组的沉积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层序 辫状河三角洲相 营城组 东岭地区
下载PDF
饮马河大榆树林边滩现代沉积特征及微相划分
3
作者 李延平 滕玉红 +1 位作者 伊三泉 闫议丹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12,共5页
位于吉林省内的饮马河是一条较小型的现代泥砂质曲流河,通过对其中的大榆树林边滩的精细解剖、详细观察研究,总结了大榆树林边滩的沉积特征——沉积物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对以前沉积划相时容易混淆的河漫滩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 位于吉林省内的饮马河是一条较小型的现代泥砂质曲流河,通过对其中的大榆树林边滩的精细解剖、详细观察研究,总结了大榆树林边滩的沉积特征——沉积物岩性特征和沉积构造特征。对以前沉积划相时容易混淆的河漫滩微相和泛滥平原微相、边滩与点坝微相在沉积机理上进行了科学论证。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沉积微组划分,大榆树林边滩可分为5种沉积微相:滞留沉积微相、点坝微相、漫滩微相、串沟坝微相和河漫堤微相。大榆树林边滩的现代沉积解剖,有利于对古代曲流河边滩点坝的识别,对指导油田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马河 曲流河 大榆树林边滩 沉积持征 微相划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