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2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孢子紫外诱变选育秀珍菇新菌株
1
作者 闫静 王伟科 +2 位作者 陆娜 宋吉玲 周祖法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2期38-45,共8页
为缓解高温胁迫对南方地区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影响,开展秀珍菇耐高温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台秀5766为亲本,采用孢子紫外线诱变、多孢自交、高温筛选、系统选育等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获得秀珍菇耐高温新菌株。经拮抗试验、分子遗传鉴定和出... 为缓解高温胁迫对南方地区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影响,开展秀珍菇耐高温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台秀5766为亲本,采用孢子紫外线诱变、多孢自交、高温筛选、系统选育等组合育种方法选育获得秀珍菇耐高温新菌株。经拮抗试验、分子遗传鉴定和出菇筛选获得耐高温菌株P71。经rDNA ITS测序,其序列长度为693 bp,在GeneBank中经BLAST比对确定其为侧耳属秀珍菇(Pleurotus pulmonarius)。该菌株菌丝在35℃条件下培养,显微镜观察未发现菌丝收缩、变形、受损情况,且菌丝洁白、生长势较强,15 d内能缓慢生长。在35~38℃高温条件下出菇,P71菌株前2潮菇产量和单菇质量均显著优于亲本台秀5766。由此可见,新菌株P71与亲本台秀5766相比,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均具有耐高温的特点,值得进一步在南方地区进行秀珍菇夏季设施栽培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从而突破秀珍菇耐高温品种短缺造成的产业发展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珍菇 紫外诱变 耐高温菌株 品种选育
下载PDF
多孢自交选育大球盖菇新品种
2
作者 闫静 周祖法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以优质大球盖菇栽培品种明大128为亲本,通过多孢自交选育获得菌丝生长势强、产量高的新菌株S18,并进行新菌株鉴定和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S18达到新品种认定标准,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球盖菇18。球盖菇18的菌丝... 以优质大球盖菇栽培品种明大128为亲本,通过多孢自交选育获得菌丝生长势强、产量高的新菌株S18,并进行新菌株鉴定和品种区域试验。结果表明S18达到新品种认定标准,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定名为球盖菇18。球盖菇18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18~22℃,出菇最适温度为14~25℃;子实体单生或丛生,粗壮,致密,不易破碎;菌盖半球形,黄褐色至棕褐色,有鳞片,直径为4.81~5.19 cm;菌柄圆柱形,白色,直径为3.54~3.75 cm;平均生物学效率为77.4%。具有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好等优点,适于设施栽培和林下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多孢自交 球盖菇18 品种选育
下载PDF
飞机线束装配螺栓螺距数量图像测量方法研究
3
作者 闫静 陆珊珊 张忆鑫 《航空计算技术》 2024年第2期32-36,共5页
飞机线束是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的装配单元,重要的飞机线束常以线束捆的方式用P型金属带垫卡箍固定在飞机上。卡箍固定线束的装配质量检测要求之一是卡箍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螺距数量大于规定值。为实现飞机线束装配检... 飞机线束是电气线路互联系统(EWIS)的装配单元,重要的飞机线束常以线束捆的方式用P型金属带垫卡箍固定在飞机上。卡箍固定线束的装配质量检测要求之一是卡箍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螺距数量大于规定值。为实现飞机线束装配检测智能化,提出一种基于图像自动识别P型卡箍螺栓伸出螺母螺距数量的方法。分析确立螺栓伸出螺母单侧牙顶中点为需要识别的图像特征点,并建立利用牙顶特征点计算螺距数量的公式;通过对图像进行预处理、边缘检测、轮廓提取及拟合、极值点检测等得到牙顶特征点个数;针对不同具体图像实例进行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线束 卡箍装配质量 螺纹螺距 数字化检测 图像处理
下载PDF
汉语具体词和抽象词记忆的神经机制研究
4
作者 闫静 李文娟 +3 位作者 张婷婷 张俊俊 金贞兰 李凌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9-306,共8页
具体词和抽象词加工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但过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拼音文字,发现抽象词加工更多激活语言系统,而具体词加工更多激活感知觉系统。该文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过记忆-自由回忆任务,探究了汉语具体词和... 具体词和抽象词加工的神经机制是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但过往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拼音文字,发现抽象词加工更多激活语言系统,而具体词加工更多激活感知觉系统。该文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通过记忆-自由回忆任务,探究了汉语具体词和抽象词加工在记忆编码过程中的大脑活动情况,结果是两种词类的记忆加工都主要激活了颞枕皮层和左侧额下回。除此之外,抽象词记忆更多激活了默认脑网络,而具体词记忆更多激活了感觉运动皮层。结果表明具体词和抽象词的记忆都会激活语言和执行控制系统,但也会依赖不同的脑区进行记忆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词 具体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神经机制
下载PDF
发展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变化
5
作者 戴晓艳 闫静 +1 位作者 王友培 宁晓红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8,共5页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 目的 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于2016年开始逐步推行缓和医疗理念和实践,本研究旨在对该理念推广前后终末期患者死亡状况进行分析,以评估缓和医疗对终末期患者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收集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2013年和2019年死亡的终末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终前诊疗细节进行比较。结果 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2013年终末期患者36例、2019年终末期患者37例。2013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72.1±14.0)岁,晚期肿瘤19例。2019年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0.8±15.3)岁,晚期肿瘤27例。相较于2013年患者,2019年患者临终前转入ICU(0比22.2%,P=0.008)、接受心肺复苏(0比16.7%,P=0.011)、气管插管(5.4%比36.1%,P=0.001)、有创机械通气(2.7%比33.3%,P=0.001)、全肠外营养(32.4%比61.1%,P=0.014)的比例均降低,接受缓和医疗会诊(29.7%比0,P<0.001)、得到人文关怀(40.5%比16.7%,P=0.024)的比例均升高。2019年患者中,相较于未接受缓和医疗会诊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者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更高(90.9%比19.2%,P<0.001)。结论缓和医疗理念推广和实践后北京协和医院国际医疗部终末期患者死亡前接受有创治疗的比例明显降低,得到人文关怀的比例显著提高,死亡质量得到一定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终末期 缓和医疗 理念推广 会诊 死亡状况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神经电刺激治疗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张慧慧 侯瑾 +7 位作者 盛颖 杜小滢 孔德敏 李娜 任晓勇 梁建民 王正辉 闫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接受选择性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喉神经电刺激在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既往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接受选择性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喉神经电刺激在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既往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并经频闪喉镜及喉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单侧声带麻痹的患者42例,病程为15 d~6年,喉肌电图检查时给予喉神经电刺激治疗,检查前后均完善频闪喉镜及主客观嗓音参数检查,并录音频保存,于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评估患者声嘶恢复情况。结果电刺激治疗后,28例患者声嘶立刻改善,自觉发音费力明显缓解,且声门闭合较前改善,频闪喉镜下可观察到黏膜波。嗓音评分ΔR、ΔB、ΔH的改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较刺激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长发音时间(maximum pronunciation time,MPT)较刺激前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频微扰(Jitter)和振幅微扰(Shimmer)未见明显改变。电刺激治疗后1年随访,失访6例,随访36例,痊愈为58.3%(21/36),好转13.9%(5/36),未愈27.8%(10/36)。电刺激治疗有效28例,失访2例,随访时痊愈19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88.5%(23/26)。结论喉神经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声嘶,对其神经恢复期间的声音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经皮神经电刺激 外科手术 喉返神经 喉肌电图
下载PDF
超声心外膜脂肪厚度联合心肌分层应变参数预测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程度
7
作者 安景景 靳通通 +2 位作者 闫静 王小娟 邓爱云 《西部医学》 2024年第3期454-459,共6页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外膜脂肪厚度联合心肌分层应变参数对冠心病(CA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11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行冠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185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病变...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心外膜脂肪厚度联合心肌分层应变参数对冠心病(CA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9月—2022年11月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心脏中心行冠脉造影确诊为CAD的患者185例,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对病变冠脉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将患者分为轻中度病变组(Gensini积分≤45分,n=89)及重度病变组(Gensini积分>45分,n=96)。利用二维超声测量收缩末期(EATs)及舒张末期(EATd)心外膜脂肪厚度;采用心肌分层应变技术获取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GLSendo)、中层心肌(GLSmyo)及心外膜下心肌(GLSepi)整体纵向应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狭窄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EATs、分层纵向应参数及二者联合对CA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轻中度病变组相比,重度病变组EATs均增厚,GLSendo、GLSmyo、GLSepi均显著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ATs、GLSendo、GLSmyo、GLSepi、HDL-C、BMI、腰围及病变血管数量是冠脉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EATs、GLSendo、GLSmyo、GLSepi及EATs联合心肌纵向分层应变参数预测CA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的AUC分别为0.729(0.654~0.803)、0.709(0.634~0.785)、0.675(0.594~0.755)、0.673(0.594~0.752)、0.820(0.760~0.880)。结论 随CAD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增加,EATs逐步增厚,心肌纵向分层应变参数逐步降低,二者均可预测冠脉狭窄,联合时诊断效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膜脂肪厚度 心肌纵向分层应变 冠心病 冠脉狭窄 预测价值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的动态演进及障碍因子诊断
8
作者 刘建华 闫静 +1 位作者 王慧扬 葛世帅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4,共8页
为发现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短板、给探究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供实践依据,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2—2021年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探讨其动态演进特征,并利... 为发现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短板、给探究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提供实践依据,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3个维度构建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12—2021年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探讨其动态演进特征,并利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阻碍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黄河下游>黄河中游>黄河上游”,总体区域差异扩大,极化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上游和下游区域差异扩大,中游区域差距缩小;2)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呈现“分散分布—抱团分布”的空间演进特征,主要以中低水平和中高水平集聚为主,“高-高”集聚区主要在下游,“低-低”集聚区沿着上游和中游分界线分布;3)黄河流域新质生产力一级指标障碍度排序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级指标障碍度排名靠前的有单位GDP能耗、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量等。鉴于此,提出黄河流域应强化科技创新主导作用、促进区域创新合作、加快现代化产业建设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动态演进 障碍因子 黄河流域
下载PDF
静电纺钛酸钡纳米纤维压电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王玲玲 秦跃彬 +2 位作者 刘晶晶 闫静 康卫民 《纺织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55-68,共14页
压电纳米发电机作为满足可穿戴电子设备绿色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关键技术,已经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专注于静电纺钛酸钡(BaTiO3)纳米纤维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静电纺BaTiO3纳米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纤维的结构特征。接着,讨... 压电纳米发电机作为满足可穿戴电子设备绿色和可持续能源需求的关键技术,已经吸引了广泛的研究兴趣。专注于静电纺钛酸钡(BaTiO3)纳米纤维在这一领域的应用研究。首先介绍了静电纺BaTiO3纳米纤维的制备流程以及纤维的结构特征。接着,讨论了BaTiO3纳米纤维压电纳米发电机的应用研究,展示了这些材料在能量转换和收集方面的巨大潜力。特别地,还探讨了如何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如纳米纤维的定向排列和导电材料的添加,来优化这些发电机的性能。这些研究不仅提供了有关BaTiO_(3)纳米纤维制备的深入见解,还阐明了其在未来可穿戴设备和能量收集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展现出在智能材料和可持续能源技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钡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压电纳米发电机
下载PDF
汛期洪水资源化利用对三峡水库淤积影响研究
10
作者 赵汗青 任实 +3 位作者 闫静 张成潇 刘志武 高宇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4-644,共11页
作为三峡水库诸多优化调度方式中的一种,洪水资源化利用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受到持续关注,开展针对场次洪水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水库淤积科学问题的认识,有望为调度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通过2013年以来的历史水文资料分析与... 作为三峡水库诸多优化调度方式中的一种,洪水资源化利用对水库淤积的影响受到持续关注,开展针对场次洪水的相关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水库淤积科学问题的认识,有望为调度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通过2013年以来的历史水文资料分析与水沙运动数值模拟,探究了入库洪水的输沙过程以及洪水资源化利用对库区淤积与水库排沙的影响。结果表明:洪峰流量介于30000~55000 m 3/s的中小洪水是近年三峡入库洪水的主要形式,随着入库洪峰流量的增加,洪水的地区组成逐渐趋向于金沙江下游、嘉陵江共同主导;常年回水区淤积、水库排沙是“消化”入库泥沙的两种主要途径,且以前者的作用为主;针对Ⅰ-3类入库洪水,坝前起调水位Z 0的抬升或洪水资源化利用对水库淤积的影响主要在于造成了库区淤积的重分布,次要在于改变了水库的排沙作用,在Z 0≤150 m条件下,洪水资源化利用对水库淤积的影响相对较小;针对典型洪水,当武隆洪峰流量Q′WL与入库洪峰流量Q′RK的比值小于1/5(即Q′WL/Q′RK<1/5)且朱沱洪峰流量Q′ZT与北碚洪峰流量Q′BB的比值介于3/2和3之间(即3/2<Q′ZT/Q′BB≤3)时,在Z 0=145 m情景下,洪水量级的提高增加了约50%的入库沙量,而水库调度抬升的库水位不足坝前水深的5%,导致前者较后者产生了更加严峻的变动回水区淤积和水库排沙情势;随着嘉陵江的洪水输沙作用逐渐显著,变动回水区,尤其是嘉陵江与长江干流交汇口下游河道的淤积情势愈发明显,应当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洪水资源化利用 场次洪水 坝前起调水位 入库水沙体量 地区组成
下载PDF
基于随机振动的线束装配拉力计算方法
11
作者 裴龙涛 闫静 +1 位作者 陆珊珊 张忆鑫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为了提高飞机线束在机上装配的可靠性,确保用电设备之间正常的互联作用,设计一种检验线束装配牢固的拉力计算方法。通过3个正交方向上的随机振动试验获取线束的响应加速度特征,结合线束在振动过程中的受力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方均根... 为了提高飞机线束在机上装配的可靠性,确保用电设备之间正常的互联作用,设计一种检验线束装配牢固的拉力计算方法。通过3个正交方向上的随机振动试验获取线束的响应加速度特征,结合线束在振动过程中的受力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加速度方均根值的拉力计算方法,并利用搭建的线束拉脱力试验平台,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束装配 拉力计算 卡箍 随机振动 加速度方均根
下载PDF
“案例式思政”在档案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实践——以“海邦剩馥 侨批档案”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闫静 李雪婷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49,共5页
“案例式思政”是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教学实践。文章以“海邦剩馥侨批档案”为具体案例,从教育目标、案例设计、案例应用、教学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入手,对“案例式思政”在档案学类课程思政建... “案例式思政”是指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中,以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效果的教学实践。文章以“海邦剩馥侨批档案”为具体案例,从教育目标、案例设计、案例应用、教学效果评估四个方面入手,对“案例式思政”在档案学类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认为“案例式思政”所构建的互动式、沉浸式、开放式思政课堂对于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育才功能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教学相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式思政 档案学课程思政 教学案例 教学实践
下载PDF
电子媒介与身份生产——论“乡愁话语”中的档案价值及其限度 被引量:1
13
作者 闫静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1,共5页
后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逐渐成为个体和集体诉求的新焦点。后全球化下的怀旧情愫及衍生的“乡愁话语”变得更加抽象,着重于“对自己过去的体认”和“对传统流逝的忧患和反思”。以数字档案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日益成为进入乡愁的重要入口,... 后全球化时代,身份认同逐渐成为个体和集体诉求的新焦点。后全球化下的怀旧情愫及衍生的“乡愁话语”变得更加抽象,着重于“对自己过去的体认”和“对传统流逝的忧患和反思”。以数字档案为代表的电子媒介日益成为进入乡愁的重要入口,承担着寻求社会群体感、传统感、身份感和归属感等怀旧情愫的重担。但与此同时,档案在“乡愁话语”中生产身份认同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生产隔阂,值得学界进一步审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价值 身份认同 电子媒介 乡愁话语
下载PDF
基于差异特性水泵机组的优选与调控
14
作者 闫静 张召 +5 位作者 位文涛 司乔瑞 李月强 薛萍 高中阳 杜梦盈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4,共9页
为有效降低泵站因理论抽水装置效率偏离实际情况产生的方案误差,在聚类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对泵站内各抽水装置的特性曲线进行校正,同时将校正结果运用到泵站优化调度模型中,构建基于差异特性水泵机组的泵站优化调度模型,以... 为有效降低泵站因理论抽水装置效率偏离实际情况产生的方案误差,在聚类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历史监测数据对泵站内各抽水装置的特性曲线进行校正,同时将校正结果运用到泵站优化调度模型中,构建基于差异特性水泵机组的泵站优化调度模型,以实现站内机组的智能优选与调控.研究结果表明:校正后曲线的理论抽水装置效率比校正前精度平均提高18.8%,更符合工程实际;相比于人工经验调度方案,基于校正后曲线的差异特性水泵机组优化方案能耗平均降低了9.08%,成本平均降低了3.59%,优于人工经验调度方案;对校正后的多台水泵机组性能曲线进行对比发现,因安装位置、累计运行台时及磨损程度不同,导致泵站内同型号水泵的抽水装置效率产生差异,最大偏差达14.63%,说明长时间运行时的泵站已无法直接通过均分流量完成最优分配,进一步证明了水泵机组差异特性研究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泵机组 优化调度 水泵特性曲线校正 抽水装置差异特性 遗传算法 降耗节能
下载PDF
含植物明渠紊流流速分布无量纲化方法及流动分区
15
作者 闫静 鲁经宇 +3 位作者 赵汗青 雷燕 彭显峰 林青炜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基于流速分布曲线的几何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无量纲化方法,结合水槽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对含植物明渠紊流流速分布律及流动分区进行了研究。基于流速梯度变化率的特点,确定两个特征高度,采用特征高度、特征高度位置处的流速、水深、最大流... 基于流速分布曲线的几何特点,提出一种新的无量纲化方法,结合水槽实验数据的回归分析,对含植物明渠紊流流速分布律及流动分区进行了研究。基于流速梯度变化率的特点,确定两个特征高度,采用特征高度、特征高度位置处的流速、水深、最大流速4个变量定义了新的无量纲流速和高度,对实验得到的流速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进一步拟合得到流速分布律。结果表明,提出的无量纲流速在自由水面附近呈对数分布,对数分布律区域以下到床面的区域可用4段函数表示。根据分布律适用的区域明确流动分区边界,发现边界高度与特征高度并不重合,但和混合层的上下边界近似相等。与其他研究的对比表明,提出的无量纲化方法和流速分段函数分布律以及流动分区对速度描述有效,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植物明渠紊流 流速分布 无量纲化 流动分区
下载PDF
文旅融合视域下城市阅读空间的顾客感知功能定位研究--以三亚市“最美阅读空间”为例
16
作者 闫静 《图书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6,共7页
阅读空间是旅游城市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顾客感知构建了对旅游城市阅读空间“旅游功能”和“阅读功能”的评价维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阅读+”和“... 阅读空间是旅游城市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文章基于顾客感知构建了对旅游城市阅读空间“旅游功能”和“阅读功能”的评价维度,运用文本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分析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的发展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理念,以“阅读+”和“旅游+”为目标,从选址与主题定位、场景营造与沉浸式体验、文化挖掘与产品提供、品牌建设与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旅游城市阅读空间优化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客感知 旅游城市阅读空间 文旅融合 阅读推广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野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焦点与学术发展(摘编)
17
作者 闫静 刘洋洋 赵婧羽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71,共1页
文章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对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管窥现有研究不足和尚待突破空间,以期为未来这一议题的深化提供指引。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焦点-国内:关于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 文章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对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管窥现有研究不足和尚待突破空间,以期为未来这一议题的深化提供指引。国内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焦点-国内:关于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群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关于档案或档案工作/职业的身份认同研究;关于档案管理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身份认同的研究。国外: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档案工作者在建构身份认同中的能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管理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身份认同 档案工作者 中西比较 社群档案 研究焦点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中西比较视野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焦点与学术发展
18
作者 闫静 刘洋洋 赵婧羽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18,共6页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是档案学领域近十年的热点议题之一。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国内相关成果聚焦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群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关于档案或档案工作/职业的身份认同研究,关于档案管理或档案信... 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是档案学领域近十年的热点议题之一。在中西比较视野下,国内相关成果聚焦档案、身份认同、集体/社会记忆的综合研究,关于社群档案与身份认同的主题研究,关于档案或档案工作/职业的身份认同研究,关于档案管理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身份认同的研究等;国外则聚焦于档案与身份认同的关系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档案在身份认同中的功能实现路径研究,档案工作者在建构身份认同中的能动作用等。在后现代思潮的裹挟下,档案与身份认同研究或将朝着更加多元、开放的方向发展:转向社群、聚焦个体的同时,深挖档案的身份认同价值;关注共同体,探索档案叙事的无限可能性;更加关注档案实践的深化与延展,消解与应对后现代档案观的虚无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身份认同 后现代思潮 中西比较
下载PDF
基于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森林树木死亡研究
19
作者 闫明 陈艳梅 +1 位作者 闫静 奚为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20-2436,共17页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同时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构建林分水平死亡模型,探究影响树木死亡的因素,以期为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美国德州东部森林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为数据源,按4∶1的比例将其进行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 基于计数模型方法,同时考虑样地的随机效应,构建林分水平死亡模型,探究影响树木死亡的因素,以期为森林资源的监测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美国德州东部森林连续清查的样地数据为数据源,按4∶1的比例将其进行随机抽样,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数据,将立地因子、林分因子和气候因子作为模型的自变量,林木死亡株数则作为模型的因变量,运用计数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方法进行模型的构建,并分析影响林木死亡株数的因子。使用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和-2倍对数似然函数值(-2logL)3种模型评价指标评估各模型间的拟合效果;采用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根误差(RMSE)2种评价指标评估其预测效果,以便筛选出最佳的林分水平死亡模型。结果表明:立地因子方面,林木死亡株数与海拔(P<0.01)呈显著的负效应,与坡度(P<0.05)呈显著的正效应,说明林木死亡株数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少,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多;林分因子方面,林木死亡株数与林分年龄(P<0.001)和树木基面积(P<0.001)呈显著的正效应,与林分平方平均胸径(P<0.001)和林分密度(P<0.05)呈显著的负效应,说明林木死亡株数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和树木基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林分平方平均胸径和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少;气候因子方面,林木死亡株数与SPEI(P<0.05)、干旱长度(P<0.001)、年平均温度(P<0.001)和夏季平均降雨量(P<0.05)均呈显著的负效应,与夏季平均温度(P<0.001)呈显著的正效应,说明林木死亡株数随干旱强度和夏季平均温度的增加而增多,随干旱长度、年平均温度和夏季平均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少。在基础计数模型中,零膨胀负二项(ZINB)模型的拟合效果最好。而加入样地随机效应后,混合效应模型的拟合精度明显有所提高。基于所有模型模拟结果的比较,得出德州东部森林的林分水平死亡模型以ZINB-mixed模型为最优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死亡 计数模型 混合效应模型 影响因子
下载PDF
库恩科学史观视域下中国档案学科叙事演变:历史回顾与现实审视
20
作者 闫静 陈坤 《山西档案》 2023年第3期5-12,共8页
以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中国档案学发展进入新阶段为背景,运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史、外史以及库恩内外史结合的科学史观,从内部表现为理论问题、外部表现为学科建制出发,分别对中国(特色... 以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中国档案学发展进入新阶段为背景,运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内史、外史以及库恩内外史结合的科学史观,从内部表现为理论问题、外部表现为学科建制出发,分别对中国(特色)档案学历史叙事呈现出的特点进行阶段性分析,对中国档案学的学科叙事以及其特色、话语是如何构建演变的进行讨论,总结出中国特色档案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走向独立、学科自省、学派自信。最终得出中国档案学科叙事演进规律:中国档案学在自我更迭的过程中,新的研究内容和领域不断出现,最终演变成了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建构了相对完备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真正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档案学 学科史 学科叙事 内史 外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