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玉屏风抗炎作用研究
1
作者 闭锦颜 覃福礼 +2 位作者 丁怡萍 罗之昊 焦杨 《海峡药学》 2024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抗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及PharmGKB数据库分别筛选出玉屏风活性成分及炎症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学与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出5个关...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玉屏风抗炎的关键靶点及作用通路,并通过小鼠体内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利用TCMSP、GeneCards、OMIM、TTD及PharmGKB数据库分别筛选出玉屏风活性成分及炎症靶点,通过网络拓扑学与STRING蛋白互作网络分析出5个关键活性成分与靶点,交集靶点上传DAVID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并对核心靶点与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以小鼠耳廓肿胀、腋下棉球肉芽肿炎症模型进行药效学验证,并取小鼠耳廓组织进行HE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核心靶点mRNA表达水平。结果 筛选得38个有效活性成分,协同作用于144个炎症靶点,主要参与脂多糖反应、细胞氧化应激等生物学过程,涉及癌症、TNF和PI3K-Akt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靶点与关键有效成分之间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体内实验结果发现,玉屏风各组显著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P<0.01),并明显改善耳廓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与模型组比较,玉屏风可显著提高TP53、HSP90AA1、JUN、AKT1 mRNA表达,降低ESR1 mRNA的表达(P<0.01)。结论 玉屏风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屏风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炎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