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邮市水稻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机插种植技术应用试验研究
1
作者 赵江海 马杰琳 +4 位作者 倪艳云 牛浩鹏 闵思桂 曾久华 王寿峰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1期39-42,共4页
2021年高邮市开展了水稻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机插种植技术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常规施肥还是一次性基施缓混肥,该技术都有促进水稻分蘖、抑制杂草生长、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以及提高水稻产量等优点,覆膜后膜内温度高,促... 2021年高邮市开展了水稻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机插种植技术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常规施肥还是一次性基施缓混肥,该技术都有促进水稻分蘖、抑制杂草生长、降低人工成本、减少农药使用量以及提高水稻产量等优点,覆膜后膜内温度高,促进水稻生长与灌浆,且覆膜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节水抗旱。但在使用该项技术的过程中发现,该项技术应用还存在成本增加较多、对于田块整地要求比较高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物降解 覆盖地膜 栽培技术 产量
下载PDF
稻虾共作模式下品种和机插密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
作者 唐建鹏 陈京都 +4 位作者 张明伟 姚义 温凯 闵思桂 陆佩玲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种植方式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较大影响,提... 研究种植方式和机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和南粳5718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稻虾共作模式提高了稻米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对淀粉RVA谱特征值有较大影响,提高了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改善了米饭的外观、硬度、黏度、平衡度和食味品质;机插密度极显著影响稻米垩白粒率和直链淀粉含量(P<0.01),显著影响垩白度和蛋白质含量(P<0.05),米饭的食味品质均随机插密度降低而明显改善。互作分析表明,品种、机插密度和种植模式及其之间的互作对稻米品质产生较为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虾共作 机插密度 优良食味粳稻 互作效应 稻米品质
下载PDF
2020-2022年高邮市8个强筋小麦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比较试验 被引量:1
3
作者 倪艳云 赵江海 闵思桂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3期107-112,共6页
近年来由于冬春季极端气温频发,强筋小麦品种因其早熟性、抗病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规模种植户的喜爱。为筛选出适合高邮市的优质稳产强筋小麦品种,该市开展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以高邮市大面积主推品种扬辐麦4号为对照,比较8... 近年来由于冬春季极端气温频发,强筋小麦品种因其早熟性、抗病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越来越受规模种植户的喜爱。为筛选出适合高邮市的优质稳产强筋小麦品种,该市开展强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以高邮市大面积主推品种扬辐麦4号为对照,比较8个强筋小麦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综合抗性等农艺性状。结果表明,镇麦12产量最高,为506.53~554.1 kg/亩,其次为农麦88、扬麦23、扬麦33,2年产量范围分别为503.4~546.7 kg/亩、505.0~553.0 kg/亩、497.9~527.0 kg/亩。这4个品种综合抗性较强,产量潜力大,适合在高邮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强筋品种 产量 农艺性状
下载PDF
高邮市优质食味稻产业发展之前景探求
4
作者 赵江海 闵思桂 +1 位作者 倪艳云 马杰琳 《北方水稻》 CAS 2023年第2期62-64,共3页
稻米产业是高邮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邮市优质食味稻产业在种植品种推广、生产技术普及、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创建等方面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稻米市场竞争加剧,高邮优质食味稻米也面临生产主体规模、标准化生产推行等方面的问题... 稻米产业是高邮农业优势主导产业。高邮市优质食味稻产业在种植品种推广、生产技术普及、专业化服务、品牌化创建等方面的发展已取得一定成效,但随着稻米市场竞争加剧,高邮优质食味稻米也面临生产主体规模、标准化生产推行等方面的问题。为此,笔者从加大优质食味稻主体品种推广力度、推广应用优质食味稻米绿色生产技术、推进强化优质稻米品牌创建等方面提出振兴高邮优质食味稻产业的发展思路,以促进当地水稻种植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邮地区 优质食味稻米 产业发展 现状 问题 发展思路
下载PDF
江苏省扬中杂草稻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杨杰 仲维功 +3 位作者 陈志德 王军 汤陵华 闵思桂 《杂草科学》 2007年第3期13-15,共3页
扬中杂草稻具备杂草稻的基本特性,又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混合群体。扬中杂草稻具有较强的休眠性,但比穞稻等代表性的杂草稻弱。扬中杂草稻落粒性强,与穞稻等代表性杂草稻表现基本一致。亲和性研究表明,扬中杂草稻与广亲和品种02428(S... 扬中杂草稻具备杂草稻的基本特性,又是一个具有遗传多样性的混合群体。扬中杂草稻具有较强的休眠性,但比穞稻等代表性的杂草稻弱。扬中杂草稻落粒性强,与穞稻等代表性杂草稻表现基本一致。亲和性研究表明,扬中杂草稻与广亲和品种02428(S5n)正反交杂种F1结实率正常,而与籼稻特青和扬稻6号的杂种F1生育期超亲,在南京不能正常抽穗。与粳稻武运粳7号、粳稻品系27114的杂种F1表现为半不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中杂草稻 休眠性 落粒性 红色果皮
下载PDF
南粳49粳稻12000kg/hm^2目标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5
6
作者 闵思桂 杨杰 +4 位作者 王军 范方军 朱金燕 郭万胜 仲维功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9-51,共3页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2年引进到高邮市,在周巷镇及车逻镇种植,采用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开展百亩超高产攻关研究。(1)2块百亩攻关方均采用机插方式,行株距为30 cm×12 cm,实插27万穴/... 南粳49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迟熟中粳新品种,2012年引进到高邮市,在周巷镇及车逻镇种植,采用超高产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开展百亩超高产攻关研究。(1)2块百亩攻关方均采用机插方式,行株距为30 cm×12 cm,实插27万穴/hm2,基本苗112.5万~121.5万/hm2。(2)根据斯坦福公式精确施肥,改变基蘖肥与穗肥比例7∶3的常规施肥方式,突出氮肥后移,提高穗肥比例。周巷镇攻关方施纯氮370.5 kg/hm2,其中基蘖肥与穗肥比例5.5∶4.5,促花肥施N、P2O5、K2O分别为114、45、135 kg/hm2;车逻镇攻关方施纯氮334.5 kg/hm2,基蘖肥与穗肥比例6∶4,促花肥施N、P2O5、K2O分别为85.5、34.5、109.5 kg/hm2。(3)经成熟期理论测产,2块百亩攻关方平均穗数360.3万/hm2,平均单穗粒数141.2粒,平均总颖花量5.13亿朵/hm2,平均结实率93.5%,平均千粒重25.9 g,平均理论产量1.233万kg/hm2,最高产量1.394万kg/hm2。南粳49表现较高的产量潜力优势,其中周巷镇营南村17.1 hm2攻关方平均产量达1.239万kg/hm2,最高田块达1.286万kg/hm2,创高邮市乃至里下河稻区高产新纪录,顺利通过超级稻第1次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粳49 特征特性 精确定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江苏省粳稻—小麦周年种植抗逆应变技术调整策略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龙俊 蒋小忠 +2 位作者 闵思桂 倪艳云 张佩 《耕作与栽培》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通过分析江苏省稻麦周年生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秸秆全量还田应变技术、直播稻应变技术和稻田套播小麦应变技术;同时分析了不同地区稻麦生育期间常遇的不利气象条件及灾害,初步提出全省三大生态区稻麦周年种植防灾减灾技术,为稻麦... 通过分析江苏省稻麦周年生产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秸秆全量还田应变技术、直播稻应变技术和稻田套播小麦应变技术;同时分析了不同地区稻麦生育期间常遇的不利气象条件及灾害,初步提出全省三大生态区稻麦周年种植防灾减灾技术,为稻麦周年高产高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小麦 周年 抗逆应变
下载PDF
两优培九新种子破除休眠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丽芳 闵思桂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破除休眠 新种子 方法探讨 两段 两优培九 江苏 农科院 杂交组合 粮食作物 种子收购 比较试验
下载PDF
落实良种补贴推广项目的几点体会
9
作者 闵思桂 沈如慧 +1 位作者 冯劲松 郭丽芳 《种子科技》 2006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项目 补贴 良种 部分地区 省政府 精神 中央
下载PDF
稻田养殖的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
10
作者 郭丽芳 闵思桂 沈如慧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12期12-12,共1页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产品无公害化要求的提高,稻田养殖业在我市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两年粮棉收购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增收难度较大,而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普遍较高,一般为粮棉纯作收益的3-4倍,98年全市稻田...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农产品无公害化要求的提高,稻田养殖业在我市发展较快,尤其是近两年粮棉收购价格大幅度下降,农民增收难度较大,而稻田养殖的经济效益普遍较高,一般为粮棉纯作收益的3-4倍,98年全市稻田养殖面积为2000公顷,2001年已达到5333公顷。由于水稻生长环境特殊性,导致病虫发生出现一定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虫发生特点 稻田养殖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防治 无公害化 收购价格 农民增收 经济效益 养殖面积 生长环境
下载PDF
种子市场营销策略浅谈 被引量:3
11
作者 闵思桂 《种子科技》 2000年第5期268-269,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市场 营销策略 营销方式
下载PDF
优质杂交组合丰优香占高产制种技术
12
作者 闵思桂 沈如慧 郭丽芳 《种子科技》 2005年第6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高产制种技术 丰优香占 杂交组合 优质 江苏里下河地区 品种审定 中心测定 质量测试 组合生产 二级标准
下载PDF
稻茬小麦高产品种农艺质量性状与生产能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闵思桂 倪艳云 +2 位作者 宋桂香 宋宏梅 郭万胜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6年第4期32-35,共4页
对高产小麦品种重要农艺质量与生产能力进行总结与分析,可为小麦高产超高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对6个小麦高产品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产量超过600 kg/667 m^2的小麦品种,其穗数均大于30万/667 m^2,6个小麦高产品种平均穗粒数达47.5粒/穗... 对高产小麦品种重要农艺质量与生产能力进行总结与分析,可为小麦高产超高产技术研究提供参考。对6个小麦高产品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产量超过600 kg/667 m^2的小麦品种,其穗数均大于30万/667 m^2,6个小麦高产品种平均穗粒数达47.5粒/穗,平均千粒质量达41.5 g;6个高产品种的株高变幅为70.2~93.4 cm,平均为79.9 cm;穗长、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倒3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5节间长在株高组成中分别占11.4%、36.1%、23.1%、14.7%、9.4%、5.3%;同时发现,6个高产小麦品种同一植株的各项株高构成指数趋近于"黄金分割"值——0.618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性状分析 生产能力
下载PDF
播种期与密度对扬辐麦4号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闵思桂 倪艳云 +2 位作者 宋宏梅 宋桂香 郭万胜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5年第3期23-26,共4页
随播种期的推迟,扬辐麦4号产量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播种期在10月25日—11月1日之间以15万/667 m2左右的密度播种,能获实产450.4-477.8 kg/667 m2;如果适期晚播(播种期在11月8日—11月29日),则提高密度(20万/667 m2)才能取... 随播种期的推迟,扬辐麦4号产量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播种期在10月25日—11月1日之间以15万/667 m2左右的密度播种,能获实产450.4-477.8 kg/667 m2;如果适期晚播(播种期在11月8日—11月29日),则提高密度(20万/667 m2)才能取得较高产量,产量水平大致可以达到391 kg/667 m2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期 密度 扬辐麦4号
下载PDF
彩色稻新品种(系)农艺性状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谢成林 唐建鹏 +3 位作者 姚义 孔祥英 闵思桂 韩光明 《中国稻米》 2019年第5期87-92,共6页
彩色稻是指植株(叶片、茎秆)、谷粒(颖壳、糙米)带有色泽的水稻。彩色稻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彩色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近年扬州市引进了23个彩色稻品种(系)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从生育期、... 彩色稻是指植株(叶片、茎秆)、谷粒(颖壳、糙米)带有色泽的水稻。彩色稻米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而彩色植株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为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近年扬州市引进了23个彩色稻品种(系)进行多点试验示范,从生育期、植株颜色、产量以及抗性等农艺性状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筛选出了适宜扬州种植的彩色稻品种(系),并提出了彩色稻在当地休闲观光农业和功能性稻米开发中的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稻 农艺性状 观赏性水稻 功能性稻米
下载PDF
不同粳稻品种(系)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试验报告
16
作者 闵思桂 韩国路 +3 位作者 宋宏梅 宋桂香 倪艳云 嵇瑞华 《北方水稻》 CAS 2013年第2期22-25,共4页
2012年高邮市选择广适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系),进行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长特性、产量水平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南粳49、武运粳27、武运粳24产量较高,可扩大示范种植;扬粳4227、南粳5055熟期偏迟,... 2012年高邮市选择广适性好、综合性状优良的粳稻品种(系),进行机插稻生态适应性生产力比较试验,分析不同品种生长特性、产量水平等综合性状,结果表明:南粳49、武运粳27、武运粳24产量较高,可扩大示范种植;扬粳4227、南粳5055熟期偏迟,有一定的种植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品种 产量 生长特性
下载PDF
高邮特色的“稻-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爱宏 孙敏 +5 位作者 高辉 闵思桂 窦志 汤立斌 陈正兴 陈友明 《水产养殖》 CAS 2020年第2期63-65,共3页
“稻-虾”生态循环种养,是指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通过简单的稻田工程改造,在单一种稻的基础上,引进小龙虾养殖,使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稻田... “稻-虾”生态循环种养,是指基于现代生态学原理,通过简单的稻田工程改造,在单一种稻的基础上,引进小龙虾养殖,使水稻种植与小龙虾养殖构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生态系统,提高稻田综合利用率,增加综合种养经济效益。稻田养殖小龙虾模式,稻田能够为小龙虾提供天然饵料和良好的生长条件,小龙虾不仅能够摄食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害虫,还能对土壤表层起到松翻、追施粪肥的作用,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综合种养科学性强,技术要求高,根据高邮地区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笔者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形成了“一稻三虾”生态循环种养模式。现将该种养模式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循环 小龙虾 种养模式 水稻害虫 施粪肥 稻田养殖 生态学原理 水稻种植
下载PDF
稻虾共作与栽插密度对优良食味粳稻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姚义 唐建鹏 +4 位作者 陈京都 谢成林 张明伟 陆佩玲 闵思桂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以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和不同机插密度对南粳9108、南粳57182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稻虾共作模式各密度下水稻前期生长慢,茎蘖数减少,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慢,群体生长率高,叶... 以常规种植模式为对照,研究稻虾共作和不同机插密度对南粳9108、南粳57182个优良食味粳稻品种物质生产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稻虾共作模式各密度下水稻前期生长慢,茎蘖数减少,后期叶面积指数衰减慢,群体生长率高,叶片光和特性较好,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提高,有效穗和结实率降低,总干物质积累量和茎叶物质转运量减少,最终产量显著低于常规种植模式,南粳5718减少2.06 t·hm^(-2),南粳9108减少1.18 t·hm^(-2);机插密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随密度的降低而减少,群体生长率、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剑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随密度的降低而增加,有效穗数受到显著影响,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随密度的提高而减少,不同种植模式下水稻产量均以株距12 cm为最高。稻虾共作模式下2个品种各有优缺点,应根据品种特点搭配不同栽培技术,其中肥料和密度最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虾共作 密度 优良食味粳稻 物质生产 产量
下载PDF
高邮市“超级稻”通过农业部实产验收
19
作者 闵思桂 陆业斌 《植物医生》 2016年第10期18-18,共1页
Q6优28是重庆市农科院培育的一个广适型髙产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审定.在重庆市农发资金项目“稻田持续髙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广适型超髙产杂交稻Q6优28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的支持下,月1日,由农科院水稻... Q6优28是重庆市农科院培育的一个广适型髙产杂交水稻品种,2016年通过长江上游国家审定.在重庆市农发资金项目“稻田持续髙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广适型超髙产杂交稻Q6优28产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的支持下,月1日,由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在垫江县实施的水稻新品种Q优28髙效示范,通过了专家田间实产验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田间 技术集成 水稻研究所 水稻品种 长江上游 农科院 重庆市
下载PDF
对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的一些初浅看法
20
作者 闵思桂 聂春生 彭放 《种子科技》 2009年第1期14-15,共2页
当前,我国种子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加以规范。现针对高邮市种子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就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为谈点粗浅看法。
关键词 种子市场 市场监管 生产经营 法律法规 经营行为 种子生产 高邮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