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γ射线辐照合成氮掺杂石墨单炔/铁催化剂及其性能
1
作者 董英杰 石海婷 +4 位作者 王硕 闵春英 王道喜 邵瑞琪 徐志伟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本研究通过γ辐照与氮掺杂协同调控改性制备石墨炔,将二维石墨炔转变为一维管状结构并作为基底负载铁纳米粒子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化还原反应(ORR)。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温氮气吸附和其他表征手段,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 本研究通过γ辐照与氮掺杂协同调控改性制备石墨炔,将二维石墨炔转变为一维管状结构并作为基底负载铁纳米粒子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化还原反应(ORR)。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拉曼光谱、等温氮气吸附和其他表征手段,对制备出的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元素组成、结晶结构、缺陷程度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在碱性溶液中,采用循环伏安测试、线性扫描伏安测试、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测试等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制备催化剂的ORR性能、动力学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经γ射线辐照后,氮掺杂石墨单炔负载铁纳米粒子(NGY-Fe)催化剂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411.3 m^(2)/g)和多级孔结构,利于暴露出活性中心,O_(2)渗透屏障也有所下降,NGY-Fe的ORR活性显著提高,尤其是在稳定性与耐甲醇性上远优于市售的商业Pt/C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辐照 缺陷 催化 石墨单炔 掺杂
下载PDF
耐高温杂化有机硅树脂的合成及复合材料的高温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2
作者 闵春英 黄玉东 +2 位作者 宋浩杰 施周 许登泉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0-524,共5页
以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iO2杂化有机硅树脂。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高温结构变化,热失重分析(TG)研究SiO2杂化有基硅树脂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机理。对TEO... 以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SiO2杂化有机硅树脂。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高温结构变化,热失重分析(TG)研究SiO2杂化有基硅树脂的热稳定性和热降解机理。对TEOS改性甲基硅树脂/石英纤维复合材料在高温下的弯曲强度测试表明,TEOS的引入提高了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尤其是高温条件下弯曲强度提高更加明显。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弯曲断口形貌观察表明,高温条件下,在甲基硅树脂中引入TEOS,能有效改善甲基硅树脂与石英纤维结合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树脂 溶胶-凝胶法 正硅酸乙酯 耐热性
下载PDF
耐高温GO/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闵春英 聂鹏 +3 位作者 刘颖 沈聃 曾名 李娜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9-573,共5页
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出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的添加量对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GO-Si)纳米片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通过溶液共混的方式制备出化学改性氧化石墨烯增强聚酰亚胺纳米复合材料。在干摩擦条件下,研究了氧化石墨烯的添加量对氧化石墨烯(GO)纳米片和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氧化石墨烯(GO-Si)纳米片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0.5%GO-Si填充的PI复合材料的减摩和抗磨损性能明显优于GO增强的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此外,由扫描电镜(SEM)观察形貌显示,GO-Si在PI基体中分散均匀,而且GO-Si与PI高分子基体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作用力,复合材料的磨损表面比较平滑。由热失重分析结果表明,GO-Si有效地提高了PI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氧化石墨烯 摩擦磨损 耐热性
下载PDF
温度对甲基硅树脂基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闵春英 黄玉东 +3 位作者 刘丽 郭旭 崔红 宋麦丽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8-352,共5页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甲基硅树脂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及介电性能变化,利用IR和TG分别对甲基硅树脂的耐热性和高温下的化学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SEM、EDS对复合材料烧蚀前后表面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1 200℃,复合... 研究了不同温度下甲基硅树脂基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及介电性能变化,利用IR和TG分别对甲基硅树脂的耐热性和高温下的化学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通过SEM、EDS对复合材料烧蚀前后表面化学成分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室温~1 200℃,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ε)和损耗角正切值(tanδ)随着温度升高都增加;随着温度升高,硅树脂热分解的程度增加,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下降;随温度升高,硅树脂产生了影响介电性能的游离碳,从而影响了电磁波在复合材料中的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树脂基复合材料 介电性能 拉伸强度
下载PDF
温度对硅树脂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闵春英 黄玉东 +1 位作者 宋浩杰 吉海燕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2-34,共3页
研究了硅树脂复合材料高温下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500℃时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降低明显,这是由于硅树脂热裂解和重组造成的。利用SEM分析了硅树脂复合材料室温和800℃时树脂与纤维的界面变化。研究了硅树脂基复合材料... 研究了硅树脂复合材料高温下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高于500℃时层间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降低明显,这是由于硅树脂热裂解和重组造成的。利用SEM分析了硅树脂复合材料室温和800℃时树脂与纤维的界面变化。研究了硅树脂基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热膨胀系数,结果表明500℃是它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的转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树脂基复合材料 拉伸强度 热膨胀系数 界面
下载PDF
PA66/GF微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界面性能 被引量:1
6
作者 闵春英 徐志伟 +2 位作者 袁新华 施周 吉海燕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23,共4页
采用不同涂层含量的玻璃纤维(GF)制备了GF增强尼龙(PA)66(PA66/GF)微复合材料。对不同涂层含量的纤维表面形貌分别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研究了涂层含量、纤维表面形貌与微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IFSS)之间的关系。结... 采用不同涂层含量的玻璃纤维(GF)制备了GF增强尼龙(PA)66(PA66/GF)微复合材料。对不同涂层含量的纤维表面形貌分别进行了扫描电子显微分析和原子力显微分析,研究了涂层含量、纤维表面形貌与微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IFSS)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涂层质量分数为0.131%时,纤维宏观表面均一,微观区域表面粗糙,微复合材料的IFSS最大。在较低温度下,提高温度及水溶液的存在会破坏GF与树脂基体之间的结合;在较高温度下,随着老化时间的增长,GF涂层发生分解,破坏了涂层的结构,使得纤维与树脂基体结合变差,导致IFSS迅速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纤维 尼龙66 界面 表面形貌 老化
下载PDF
溴化双十二烷基季铵盐的合成及缓蚀、杀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唐冬雁 吴思国 +1 位作者 闵春英 强亮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8-540,632,共4页
以十二醇、氢溴酸为原料合成溴代十二烷,通过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近50%,产物收率达23.40%;进一步以合成的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在溶剂中同步完成叔胺及季胺化,用两步法合成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合成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对目... 以十二醇、氢溴酸为原料合成溴代十二烷,通过引入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时间缩短近50%,产物收率达23.40%;进一步以合成的溴代十二烷为原料在溶剂中同步完成叔胺及季胺化,用两步法合成了双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对合成工艺进行正交优化,对目标产物进行纯度、IR谱检测,得出了较佳工艺参数.对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的杀菌性和缓蚀性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双烷基二甲基溴化铵在较低的质量浓度(50 mg/L)下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及大肠杆菌的杀菌率均达到88.0%以上,缓蚀速率为37.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性 双烷基季铵盐 大肠杆菌 硫酸盐还原菌(SRB)
下载PDF
溴化双烷链季铵盐/I_2的制备及杀菌性能
8
作者 王虹 穆晗 +2 位作者 闵春英 强亮生 唐冬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39-242,共4页
分别采用1,3二溴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季铵化,得到阳离子型Gemini-I(二溴化-(N,N,N',N'-四甲基)-N,N'-二(十二烷基)-丙二胺)和Gemini-II(二溴化-(N,N,N',N'-四甲基)-N,N'-二(十二烷基)-2-羟基... 分别采用1,3二溴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与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季铵化,得到阳离子型Gemini-I(二溴化-(N,N,N',N'-四甲基)-N,N'-二(十二烷基)-丙二胺)和Gemini-II(二溴化-(N,N,N',N'-四甲基)-N,N'-二(十二烷基)-2-羟基-丙二胺),将其分别与I2单质复合,获得两种新型有机/无机复合杀菌剂.Gemini及其复合物的有效成份分别为87.4%、94.8%和8.6%、10.1%;1HNMR谱、13CNMR谱检测确定了Gemini的结构,Raman光谱检测初步确定了复合体系中有机/无机间弱结合结构.好氧菌及厌氧菌杀灭性检测结果表明,浓度为30mg/L时,Gemini对大肠杆菌的杀灭率分别为92.8%和98.5%;Geminis/I2对硫酸盐还原菌(SRB)的杀灭率分别为51.4%和63.9%,复合后灭菌性均较Gemini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Gemini 杀菌剂 有机/无机复合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短切碳纤维改性聚偏氟乙烯复合膜的摩擦磨损及介电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韩朋 井晓静 +2 位作者 沈湘黔 闵春英 潘铁政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3-56,61,共5页
采用溶液浇铸法分别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与短切碳纤维(CF)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数字电桥研究了复合膜的摩擦磨损性能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GO和CF添加量较低时(体积分数小于1%),复合膜的摩擦因数较低,同... 采用溶液浇铸法分别制备了氧化石墨烯(GO)与短切碳纤维(CF)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膜;采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数字电桥研究了复合膜的摩擦磨损性能及介电性能。结果表明:在GO和CF添加量较低时(体积分数小于1%),复合膜的摩擦因数较低,同时具有时间稳定性;GO和CF添加量较高时,随时间延长,CF/PVDF复合膜的摩擦因数增大,而GO/PVDF复合膜具有时间稳定性;随着GO和CF添加量增多,复合膜的介电常数先升高后下降,介电损耗先下降后升高;随着频率的增大,复合膜的介电常数缓慢下降,而介电损耗先下降后急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氧化石墨烯 碳纤维 摩擦磨损性能 介电性能
下载PDF
TEOS改性硅树脂/石英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凯丽 涂文珺 闵春英 《广州化工》 CAS 2015年第9期58-60,共3页
采用模压法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对高温处理过试样进行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TEOS改性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于纯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有了很大提高。借助扫描... 采用模压法制备了正硅酸乙酯(TEOS)改性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对高温处理过试样进行了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的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TEOS改性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对于纯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有了很大提高。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TEOS改性甲基硅树脂复合材料高低温弯曲断口形貌,通过单丝拔出实验研究了TEOS的引入对于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OS改性硅树脂 力学性能 复合材料
下载PDF
Structures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nanocomposite CoFe_2O_4-BaTiO_3 fibers by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智 沈湘黔 +1 位作者 宋福展 闵春英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6期1172-1176,共5页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molar fraction) fibers with fine diameters and high aspect ratios(length to diameter ratios) were prepared by the organic gel-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cess from citric acid and metal salts.The structures and morphologies of gel precursors and fibers derived from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gel precursor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X-ray diffractometry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The magnetic properties of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were measured by vibrating sample magnetometer.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consisting of ferrite(CoFe2O4) and perovskite(BaTiO3) are formed at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900 ℃ for 2 h.The average grain sizes of CoFe2O4 and BaTiO3 in the nanocomposite fibers increase from 25 to 65 nm with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from 900 to 1 180 ℃.The single fiber constructed from these nanograins of CoFe2O4 and BaTiO3 has a necklace-like morphology.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of the nanocomposite 0.4CoFe2O4-0.6BaTiO3 fibers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CoFe2O4 grain size,while the coercivity reaches a maximum value when the average grain size of CoFe2O4 is around the critical single-domain size of 45 nm obtained at 1 000 ℃.The saturation magnetization and remanence of the nanocomposite xCoFe2O4-(1-x)BaTiO3(x=0.2,0.3,0.4,0.5) fibers almost exhibit a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the molar fraction of CoFe2O4 in the nanocomposi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composite CeFe2O4 BaTiO3 纤维器官的胶化热的分解过程磁性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SiO_2杂化有机硅树脂及其耐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闵春英 黄玉东 +1 位作者 王磊 赵翼 《化学与粘合》 CAS 2006年第6期372-375,共4页
无机基有机复合光功能材料是材料学界和光学界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决传统无机凝胶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差,光损耗大等问题,将有机基团引入到无机凝胶基质中,不但可以较好地优化基质的结构,还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材料的性能。以一甲基三... 无机基有机复合光功能材料是材料学界和光学界的研究热点。为了解决传统无机凝胶材料的机械加工性能差,光损耗大等问题,将有机基团引入到无机凝胶基质中,不但可以较好地优化基质的结构,还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材料的性能。以一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正硅酸乙酯(TEOS)为原料,甲醇为溶剂,盐酸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分子级复合的SiO2杂化有机硅树脂。分析了SiO2杂化有机硅树脂的合成机理,借助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TG和马弗炉灼烧实验研究SiO2杂化有基硅树脂的耐热性能,结果表明SiO2杂化有机硅树脂500~600℃的失重只有3%,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并探讨了耐热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树脂 溶胶-凝胶法 正硅酸乙酯 耐热性
原文传递
La掺杂对PLZT压电陶瓷及PLZT/PVDF复合材料结构及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余仁安 井晓静 +2 位作者 闵春英 沈湘黔 潘铁政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51-1455,共5页
分别采用固相反应烧结法和注模法制备(Pb1-xLax)(Zr0.5Ti0.5)1-x/4O3(x=0.01~0.13)锆钛酸铅镧(lead lanthanum zironate titanate,PLZT)压电陶瓷和0-3型PLZT/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表征PLZ... 分别采用固相反应烧结法和注模法制备(Pb1-xLax)(Zr0.5Ti0.5)1-x/4O3(x=0.01~0.13)锆钛酸铅镧(lead lanthanum zironate titanate,PLZT)压电陶瓷和0-3型PLZT/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复合材料。用X射线衍射表征PLZT陶瓷结构。用热膨胀系数突变法测量Curie温度,并研究PLZT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介电与压电性能。结果表明:随着La掺量从0.01增加到0.13,PLZT陶瓷的四方度逐渐减小,四方相逐渐向三方相转变;同时Curie温度从356℃线性下降到28℃;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则逐渐增大;压电应变系数和机电耦合系数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x=0.07处取得极大值,分别为224 pC/N和0.5;随着PLZT陶瓷相Curie温度的下降及压电特性的变化,0-3型PLZT/PVDF复合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和压电应变系数呈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压电应变系数从20 pC/N增大到34 pC/N,可归因于陶瓷相极化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钛酸铅镧 CURIE温度 结构和特性 镧掺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