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铅、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源解析中的应用:综述与展望
1
作者 高春亮 文进心 +2 位作者 成艾颖 闵秀云 魏海成 《盐湖研究》 CSCD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铅、锌、镉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对其进行污染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铅同位素示踪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锌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可作为有力补... 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的关键在于识别其污染源,采用铅、锌、镉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是对其进行污染源解析的最佳手段之一。铅同位素示踪技术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锌和镉同位素示踪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在重金属污染源解析研究中可作为有力补充。本文系统概述了Pb-Zn-Cd同位素的示踪机理、组成特征及其在沉积物重金属污染溯源中的应用,提出未来研究工作的重点是采用多元同位素示踪技术,并结合沉积物形态中重金属稳定同位素的组成示踪污染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镉同位素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源解析 示踪技术
下载PDF
高导热性氯化钙硝酸钙基水合盐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储释热性能
2
作者 闵秀云 黄金望 +2 位作者 邵一凡 李翔 朱发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78-884,911,共8页
以六水氯化钙和四水硝酸钙的混合盐为基体材料,并使用亲水性改性膨胀石墨为骨架材料,通过熔融混合制备水合盐相变材料。采用非均匀成核方法在膨胀石墨(EG)表面包覆一层亲水性Al_(2)O_(3)膜,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aCl_(2)·6H_(2)O-Ca(NO... 以六水氯化钙和四水硝酸钙的混合盐为基体材料,并使用亲水性改性膨胀石墨为骨架材料,通过熔融混合制备水合盐相变材料。采用非均匀成核方法在膨胀石墨(EG)表面包覆一层亲水性Al_(2)O_(3)膜,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aCl_(2)·6H_(2)O-Ca(NO_(3))_(2)·4H_(2)O/EG水合盐复合相变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晶衍射仪(XRD)、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导热系数分析仪、储释热循环实验对复合相变材料的储能性能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导热性能显著提高,是纯基体材料的6.5倍。同时,200次循环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水氯化钙 四水硝酸钙 膨胀石墨 相变焓值 热导率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盐湖水中铀含量 被引量:4
3
作者 闵秀云 许建新 +3 位作者 李雷明 马海州 范惠萍 吕亚平 《盐湖研究》 CSCD 2012年第2期18-23,共6页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比分析了直接稀释法和基体匹配法测定含盐水样中微量铀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铀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都满足样品测定要求,二者...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比分析了直接稀释法和基体匹配法测定含盐水样中微量铀的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铀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9,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都满足样品测定要求,二者均可用于盐湖水中微量铀的测定。但基体匹配法稳定性高,重现性好,更适合于盐湖水中微量铀的快速、准确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盐湖水 直接稀释法 基体匹配法
下载PDF
硝酸盐氮同位素指示的青海湟水河中可能的氮污染来源 被引量:2
4
作者 闵秀云 李廷伟 +3 位作者 高春亮 李雷明 徐黎明 朱广琴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4期52-59,共8页
系统测定了青海湟水河枯水期河水的硝酸盐(NO_(3)^(-))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δ^(15)N-NO_(3)^(-)),详细分析了青海湟水河流域硝酸盐浓度及氮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基于此初步探讨了河水中可能的氮污染来源。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湟水河... 系统测定了青海湟水河枯水期河水的硝酸盐(NO_(3)^(-))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δ^(15)N-NO_(3)^(-)),详细分析了青海湟水河流域硝酸盐浓度及氮同位素组成的变化特征,基于此初步探讨了河水中可能的氮污染来源。结果显示,研究时段内湟水河河水的NO_(3)^(-)浓度范围为0.1~38.0 mg/L,平均值为15.9 mg/L,约56%的河水样品中的NO_(3)^(-)含量超过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V类水氮含量的标准限值。湟水河河水δ^(15)N-NO_(3)^(-)值的变化范围为+2.7‰~+16.8‰,平均值为+8.5‰,反映出受不同氮来源的影响。总体而言,湟水河NO_(3)^(-)浓度自源头至下游整体呈增大趋势,但各区段δ^(15)N-NO_(3)^(-)值的变化幅度却存在较大差异。对比分析发现,流域内河水较高的δ^(15)N-NO_(3)^(-)值可能指示河水中的硝态氮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以及人类生活排放的污水或粪便;而较低的δ^(15)N-NO_(3)^(-)值指示河水中的硝态氮主要来源于大气氮沉降或与农业活动有关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污染 湟水河 硝酸盐 氮同位素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大柴旦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18
5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6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何先虎 辛首臻 洪荣昌 刘永 张丽莎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59-670,共12页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大柴旦盐湖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特色柱硼镁石矿床。此种特色硼矿床的成矿环境和形成机理目前尚未得到应有的关注和研究。本研究基于大柴旦盐湖因开采硼矿而揭露出来的湖中高分辨率的天然沉积剖面DCD-2和DCD03,利用岩性地层学、沉积学、矿物学、地球化学以及AMS 14 C年代学等多指标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更具特色的湖底柱硼镁石矿层以及其他硼矿层的成矿环境和成矿机理,丰富和完善了盐湖硼矿床成因理论。研究结果显示,大柴旦湖底柱硼镁石矿层(第一硼矿层)形成年代始于BC 1790a左右。湖底柱硼镁石含量为35%,B2O3含量约为3%~16%,属于中低品位硼矿层;而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含量分别为82%和35%,B2O3平均含量约为3%~9%,属于低品位硼矿层。硼矿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湖底柱硼镁石以及湖滨钠硼解石和水方硼石是在特定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和湖泊环境下形成,在湖区的不同地带,由于不同的成矿作用和成矿机理形成了不同的硼酸盐矿物或硼矿床。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及其外在控制条件,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在固体硼酸盐整个形成过程中,盐湖卤水都呈现弱碱性—碱性,这是盐湖硼酸盐沉积形成的先决条件。文章提出了盐湖固体硼酸盐的具体形成机理并确定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大柴旦盐湖 硼酸盐矿床 柱硼镁石 地质特征 成矿机理
下载PDF
全球盐湖卤水锂矿床的分布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2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0年第4期48-55,共8页
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球锂矿总储量的78%,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种锂矿床类型。研究并总结了全球盐湖卤水型锂矿床的分布特征、物质来源以及成矿规律,并提出了盐湖卤水型锂矿床成矿模型。研究发现,卤水型锂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 盐湖卤水锂资源占全球锂矿总储量的78%,是全球最重要的一种锂矿床类型。研究并总结了全球盐湖卤水型锂矿床的分布特征、物质来源以及成矿规律,并提出了盐湖卤水型锂矿床成矿模型。研究发现,卤水型锂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半封闭的低洼汇水盆地以及极端干旱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所有卤水型锂矿床均与新生代地质水热活动有密切关联,成矿物质特别是锂元素主要来源于火山喷发岩,经热泉水、温泉水以及大气降水等的水-岩作用后迁移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水锂矿床 水热活动 分布特征 锂矿床模型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晚冰期以来大柴旦盐湖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变及其尘暴事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4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洪荣昌 何先虎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19年第1期39-53,共15页
选择大柴旦盐湖DCD03沉积剖面柱硼镁石矿层下伏土黄色淤泥质粉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AMS ^(14)C年代学、岩性地层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土黄色湖相淤泥质粉砂沉积记录的尘暴事件,以及重建晚冰期以来西风环流显著影响... 选择大柴旦盐湖DCD03沉积剖面柱硼镁石矿层下伏土黄色淤泥质粉砂层为研究对象,基于AMS ^(14)C年代学、岩性地层学、矿物学以及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旨在探讨土黄色湖相淤泥质粉砂沉积记录的尘暴事件,以及重建晚冰期以来西风环流显著影响区的水文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表明,DCD03沉积剖面的淤泥质粉砂样品粒度频率曲线呈现为双峰态,主峰(均值10μm)反映了河流作用携带入湖的细粒组分,次峰(>32μm)则反映了风力作用以及河流作用等携带入湖的粗粉砂粒组分。大于64μm的砂砾组分可能代表外源风尘物质的输入,由尘暴天气携带入湖。大柴旦地区晚冰期以来依次出现了博令和阿勒罗德暖期(12.94~12.17 cal.ka BP)、新仙女木冷期(12.17~11.37 cal.ka BP)、不稳定的早全新世气候(11.37~8.64 cal.ka BP)以及趋于偏冷干的中全新世早期(8.64~7.39 cal.ka B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盐湖 湖底沉积剖面 晚冰期 古气候演化 尘暴事件
下载PDF
伊朗盐湖分布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雷明 苏一帆 +5 位作者 李玉婷 闵秀云 李庆宽 任静 周馨 温小虎 《盐湖研究》 CAS CSCD 2021年第4期100-110,共11页
伊朗盐湖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和盐湖生物资源。综合文献资料,重点分析了伊朗盐湖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等现状。伊朗盐湖主要为乌尔米耶湖、Meyghan湖、Fesendooz湖、马哈尔卢盐沼和Tashk湖;干盐滩为Houze S... 伊朗盐湖广泛分布,具有丰富的盐湖矿产资源和盐湖生物资源。综合文献资料,重点分析了伊朗盐湖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等现状。伊朗盐湖主要为乌尔米耶湖、Meyghan湖、Fesendooz湖、马哈尔卢盐沼和Tashk湖;干盐滩为Houze Sultan干盐滩、巴赫泰甘干盐滩、Gaav Khooni干盐滩、纳马克干盐滩、Khur干盐滩和Haj Aligholj干盐滩;伊朗南部沿海盐类资源集中分布;盐沙漠为达什特坎维和达什特鲁。分析得出伊朗盐湖研究领域论文呈整体增长态势,伊朗盐湖主要的研究内容为盐湖生态环境、盐湖地质、水资源以及盐湖生物,涉及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最多的研究领域为盐湖微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朗 盐湖分布 研究热点 研究机构
下载PDF
GC-MS结合内标法分析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含量 被引量:1
9
作者 丁秀萍 王秀芳 +2 位作者 王德荣 闵秀云 戈桦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57-61,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9种脂肪酸的检测方法.方法 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用10%硫酸—甲醇衍生化,产物由二氯甲烷萃取后用GC-MS检测.结果 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9种脂肪酸的含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目的 建立一种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9种脂肪酸的检测方法.方法 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用10%硫酸—甲醇衍生化,产物由二氯甲烷萃取后用GC-MS检测.结果 通过优化前处理条件,9种脂肪酸的含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0.999 2~0.9999),方法的回收率高(83.75%~102.05%),重复性好(RSD<3.0%).对青海四个地区及西藏某地区的冬虫夏草进行分析,共检测出8种脂肪酸.结论 该方法准确、操作简单,可用于定量分析冬虫夏草中的脂肪酸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脂肪酸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大柴旦盐湖表层底泥重金属污染及其风险性评价
10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3 位作者 闵秀云 王德荣 成艾颖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20年第1期96-104,共9页
通过对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Cr、Cu、Pb、Zn、As、Co、Ni和Mn)研究分析,揭示出湖区不同地带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匀特征。基于富集因子法(EF)、地质积累指数法(I geo)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大柴旦... 通过对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Cr、Cu、Pb、Zn、As、Co、Ni和Mn)研究分析,揭示出湖区不同地带的重金属污染物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均匀特征。基于富集因子法(EF)、地质积累指数法(I geo)以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大柴旦盐湖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了量化评定。研究结果表明,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平均富集程度依次为EF(As)>EF(Mn)>EF(Cu)>EF(Zn)>EF(Pb)>EF(Cr)>EF(Ni)>EF(Co);表层底泥中重金属污染主要以砷为主,为湖区生态风险指数增高的主要因子。综合来看,大柴旦湖区东南部表层底泥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整体上处于轻微状态,但随着周边地区人类活动的加剧,人为非自然排放将成为大柴旦湖区表层底泥中重金属的主要物质来源,需要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盐湖 表层底泥 重金属污染 富集因子法 地质积累指数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
下载PDF
尕斯库勒盐湖卤水模拟自然蒸发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丽娜 许建新 +1 位作者 闵秀云 王亚静 《盐湖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26-30,共5页
尕斯库勒湖是柴达木盆地众盐湖中较为典型的硫酸镁亚型盐湖。利用相图规律对该盐湖卤水自然蒸发的结晶路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模拟自然蒸发试验进行了验证,最终获得了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卤水分步结晶不同盐类的工艺路线,可为该盐湖资... 尕斯库勒湖是柴达木盆地众盐湖中较为典型的硫酸镁亚型盐湖。利用相图规律对该盐湖卤水自然蒸发的结晶路线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模拟自然蒸发试验进行了验证,最终获得了在自然条件下蒸发卤水分步结晶不同盐类的工艺路线,可为该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尕斯库勒盐湖 卤水 蒸发试验 相图分析
下载PDF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中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
12
作者 闵辉 闵秀云 +1 位作者 李云跃 高春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5年第17期147-148,共2页
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下的中学英语教学,打破以单一方式进行单向传播的传统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模式。网络化英语教学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两者相辅相成,才能使中学英语教学更为有效。
关键词 多媒体 网络环境 英语教学模式
下载PDF
粉末压片-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湖样品中的主次元素 被引量:5
13
作者 闵秀云 王德荣 +2 位作者 高春亮 丁秀萍 徐黎明 《盐湖研究》 CSCD 2016年第2期32-36,共5页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盐湖样品中K、Ca、Na、Mg、Cl、SO_4^(2-)等6个主次元素(组分)含量进行测定。使用化学定值得到的样品作为人工标样,其值作为标准样品参考值,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湖样品中主... 采用粉末样品压片制样,利用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仪对盐湖样品中K、Ca、Na、Mg、Cl、SO_4^(2-)等6个主次元素(组分)含量进行测定。使用化学定值得到的样品作为人工标样,其值作为标准样品参考值,建立了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盐湖样品中主次元素的方法。经验证,该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完全能够满足化学分析的要求,其相对标准偏差RSD<7%,分析元素结果与化学法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 盐湖样品 粉末压片法
原文传递
大柴旦盐湖化学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6 位作者 闵秀云 何先虎 成艾颖 辛首臻 洪荣昌 刘永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大柴旦盐湖岩性地层层序依据湖底沉积剖面DCD-2和DCD03自上而下可划分为蒸发盐类盐层与灰黑色淤泥层混合层(Ⅰ层)、灰白色柱硼镁石矿层(Ⅱ层)和土黄色泥质沉积层(Ⅲ层)。湖底化学沉积以石膏为主,并见有石盐和碳酸盐等盐类矿物,这些蒸发... 大柴旦盐湖岩性地层层序依据湖底沉积剖面DCD-2和DCD03自上而下可划分为蒸发盐类盐层与灰黑色淤泥层混合层(Ⅰ层)、灰白色柱硼镁石矿层(Ⅱ层)和土黄色泥质沉积层(Ⅲ层)。湖底化学沉积以石膏为主,并见有石盐和碳酸盐等盐类矿物,这些蒸发盐类矿物几乎贯穿整个化学沉积过程,碎屑矿物夹杂其中,化学沉积分异很不充分。在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的较长时期内,大柴旦盐湖是以碎屑沉积为主的非盐湖相沉积环境,此后快速进入硫酸盐型盐湖阶段和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阶段。个别层位见有大柴旦盐湖这种独特化学沉积序列,与其它陆相和海相蒸发沉积序列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主要受该地区的构造环境、物源背景以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控制。新构造运动、气候的持续干旱化、湖底柱硼镁石矿层形成前后截然不同的湖区气温、水量平衡和水化学条件(包括化学动力学因素)以及盐湖硼酸盐矿物形成的内外耦合条件,促使全球分布有限的柱硼镁石矿层在大柴旦湖底形成。构造运动、气候干湿变化以及不同水体(包括入湖淡水、盐湖卤水和周边出露泉水)的掺杂兑卤作用的耦合机制控制了大柴旦盐湖如此特殊的化学沉积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盐湖 湖底沉积剖面 沉积序列 柱硼镁石矿层 柴达木盆地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典型盐湖硼矿床成矿条件对比与矿床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荣昌 高春亮 +4 位作者 余俊清 闵秀云 成艾颖 张丽莎 徐虹 《盐湖研究》 CSCD 2017年第1期8-18,共11页
选取青藏高原扎仓茶卡和大柴旦典型盐湖硼酸盐矿床,分别从区域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硼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固体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 选取青藏高原扎仓茶卡和大柴旦典型盐湖硼酸盐矿床,分别从区域地质背景、气候条件、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硼地球化学特征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表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固体硼酸盐矿床的形成受控于硼自身内在地球化学特性以及外在控制条件,特别是构造运动、第四纪以来的干旱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物源等控制因素,青藏高原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内外条件耦合的结果。基于扎仓茶卡和大柴旦盐湖硼酸盐矿床的成矿条件和成矿模式的研究,确立青藏高原高寒干旱盐湖区盐湖硼酸盐矿床成矿模式为高山—深盆—浅水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硼矿床 成矿条件 成矿模式 扎仓茶卡 大柴旦盐湖 青藏高原
原文传递
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与国内外硼矿床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3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洪荣昌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16年第4期1-11,共11页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湖底特色柱硼镁石矿床。基于大柴旦盐湖硼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内外不同硼矿床开展对... 大柴旦盐湖因蕴藏固体和液体硼矿资源成为柴达木盆地诸多盐湖中最早被关注和开发的盐湖之一;不仅如此,还沉积有全球少有分布的湖底特色柱硼镁石矿床。基于大柴旦盐湖硼矿床的地质特征和硼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与国内外不同硼矿床开展对比研究,旨在探讨主控硼矿床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同点。研究发现,大柴旦盐湖硼矿床与国内外硼矿床的形成均受控于新构造运动、封闭—半封闭的低洼汇水盆地以及极度干旱的气候条件等因素,所有硼矿床均与火山岩或含电气石花岗岩有密切关联,成矿物质特别是硼元素主要来源于火山岩或含电气石花岗岩,经热泉水、温泉水和大气降水的水岩作用后迁移富集。主控因子化学组分或盐湖水化学特性的不同致使硼矿物的种类和矿物共生组合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酸盐矿床 柱硼镁石 钠硼解石 地质特征 大柴旦盐湖
原文传递
末次冰消期以来中国湖泊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春亮 余俊清 +3 位作者 闵秀云 成艾颖 洪荣昌 张丽莎 《盐湖研究》 CSCD 2017年第2期76-88,共13页
末次冰消期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时段,其间发生了一系列气候突变事件,在全球不同地区以不同方式回应着这些事件的变化过程。综述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高寒干旱区、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湿润区以及东部平原地区的湖泊沉积... 末次冰消期是全球气候与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时段,其间发生了一系列气候突变事件,在全球不同地区以不同方式回应着这些事件的变化过程。综述了末次冰消期以来青藏高原高寒干旱区、西北干旱区、云贵高原湿润区以及东部平原地区的湖泊沉积记录的古气候演化特征,探讨了气候变化的驱动机制,并提出未来该研究领域亟待深入开展的工作,包括拓展高分辨率湖泊沉积记录的气候演化时间序列研究,提升学科交叉和与其他地质记录的对比研究,加强中国第四纪湖泊数据库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以及加强水汽来源示踪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湖泊沉积 古气候演化 驱动机制 季风模式 西风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