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肥在陆稻上的施用量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
作者 闻禄 胡风益 +2 位作者 何忠兰 林维胜 陶大云 《中国稻米》 2006年第1期35-36,共2页
通过对3个不同品种(陆引46、云陆52、冈优12)5种氮肥施用量(0、75、150、225、300kg/hm 2)处理两年的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在陆稻上的最佳施用量、氮肥施用量与陆稻产量及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陆稻以每hm 2施用75kg纯氮效... 通过对3个不同品种(陆引46、云陆52、冈优12)5种氮肥施用量(0、75、150、225、300kg/hm 2)处理两年的裂区试验,研究了氮肥在陆稻上的最佳施用量、氮肥施用量与陆稻产量及主要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陆稻以每hm 2施用75kg纯氮效果较好;氮肥施用量与有效穗成显著正相关,与成穗率成显著的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氯肥用量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普洱市香蕉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闻禄 《热带农业科学》 2013年第11期5-8,共4页
2013年对普洱市香蕉种植施肥状况情况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发现普洱市香蕉施肥存在有机肥施用少,以化肥为主,造成有的种植地块有机质降低;磷肥施用量大幅偏高,钾肥施用量严重不足,且施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国内的发展情况,对普洱香... 2013年对普洱市香蕉种植施肥状况情况进行全面、深入了解,发现普洱市香蕉施肥存在有机肥施用少,以化肥为主,造成有的种植地块有机质降低;磷肥施用量大幅偏高,钾肥施用量严重不足,且施用方式不合理等问题。结合国内的发展情况,对普洱香蕉生产的施肥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普洱香蕉要推广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合理改进N、P、K肥施用比例、增施有机肥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市 香蕉 施肥量 施用方式
下载PDF
陆稻与玉米间套作模式的农户参与式评价分析
3
作者 闻禄 杞华文 何忠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7211-17213,17216,共4页
为筛选陆稻玉米最佳间种植模式,2008年在普洱市进行了净作陆稻、每10行、12行陆稻间作2行玉米、14行陆稻间2行玉米、净作玉米5种处理的农户参与式认可度评价试验,并对试验进行了土地LER、RVT分析。结果表明,14行陆稻(模式F)间2行玉米实... 为筛选陆稻玉米最佳间种植模式,2008年在普洱市进行了净作陆稻、每10行、12行陆稻间作2行玉米、14行陆稻间2行玉米、净作玉米5种处理的农户参与式认可度评价试验,并对试验进行了土地LER、RVT分析。结果表明,14行陆稻(模式F)间2行玉米实收复合产量5719.5 kg/hm2,产值8701.2元/hm2,较净种陆稻增产2163 kg/hm2,增产值3130.4元/hm2,增52.9%,模式FLER值1.37、RVT值达1.53,增产效果好;71.4%的农户认为陆稻间作玉米,虽然投入有所增加,但产量较单种陆稻高、效益好、劳动力投入不增加,愿意选择这种间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玉米 间种 农户参与式评价
下载PDF
云南省化肥施用现状及减量增效的途径研究 被引量:25
4
作者 王金林 武广云 +4 位作者 刘友林 宗晓波 闻禄 彭发元 田永 《中国农学通报》 2018年第3期26-36,共11页
针对云南省化肥用量偏高、施肥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较低、施肥方式落后,且化肥施用量逐年增长的问题,收集了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信息410095份,统计了全省16个州市的351194块地块410095季作物的施肥情况,综述了过... 针对云南省化肥用量偏高、施肥结构不合理、肥料利用率较低、施肥方式落后,且化肥施用量逐年增长的问题,收集了全省《测土配方施肥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信息410095份,统计了全省16个州市的351194块地块410095季作物的施肥情况,综述了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建议采取适类、适时、适量、科学的施肥方法和技术,科学的田间管理,"化肥+"三方面的措施,实现云南省化肥零增长的目标。研究结果可为农业生产提供指导,以保证云南省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 减量增效 土壤质量 腐殖酸 土壤调理剂 新型肥料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对茶园土壤pH、茶叶产量可持续性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金林 闻禄 +4 位作者 陈平 张德全 田永 曾婕 杨峥 《中国农学通报》 2021年第8期84-88,共5页
探索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茶园土壤pH、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茶叶的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长期不施肥,土壤pH稳定;产量前5年稳定,之后逐年下降,14后年产量仅为99.6 kg/hm^(2)。(2)长期单施化肥,A层土壤pH降为... 探索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茶园土壤pH、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茶叶的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长期不施肥,土壤pH稳定;产量前5年稳定,之后逐年下降,14后年产量仅为99.6 kg/hm^(2)。(2)长期单施化肥,A层土壤pH降为pH 4.30,降低了0.30个单位,超出了茶树生长的最适范围pH 4.5~5.5;平均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咖啡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长期单施有机肥,A、B层土壤分别为pH 6.14和pH 5.52,升高了1.54、0.83个单位,超出了最适范围;产量低于NPKM和NPK处理。(4)长期化肥配施有机肥,土壤pH基本稳定,在最适范围内;产量可持续性指数最高,较NPK、M、CK分别高出15.3%、48.8%、280.8%;春茶和秋茶总氨基酸含量均为最高,且显著高于M和CK,春茶的儿茶素较NPK、M和CK分别高2.2%、1.8%、32.%。上述结果表明,化肥配施有机肥,稳定了茶园土壤pH,保证了产量的可持续性,提高了茶叶的儿茶素、咖啡碱和总氨基酸含量,是普洱地区茶叶绿色发展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土壤环境 产量可持续性 茶叶品质 绿色发展
原文传递
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曾婕 张德全 +5 位作者 闻禄 田永 彭发元 何丹 王金林 武广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3期161-166,共6页
通过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茶园提供合理的施肥模式,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及土壤肥力,为推进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连续10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5种不同施肥模式:空白区、... 通过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茶叶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旨在为茶园提供合理的施肥模式,从而提高茶叶产量及土壤肥力,为推进茶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连续10年长期定位试验为研究平台,设5种不同施肥模式:空白区、有机肥区、无机肥区、配方肥区、化肥减量区,测定茶叶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结果表明,配方肥区和无机肥区均表现出持续提高茶叶产量的良好作用,且二者差异不显著。减量化肥区产量每年变化平缓,2013年开始呈上升趋势,到2016年,产量达到最大。各施肥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化肥减量区增幅最大,试验后比试验前增加了10.50 g/kg,提高43.75%。有机肥区对茶园土壤pH的提高幅度较大,配方肥区和化肥减量区将茶园土壤pH控制在适宜茶树生长的范围4.14~5.45。无机肥区和配方肥区明显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含量,分别比空白区提高了64.52%和41.98%。配方肥区土壤速效磷含量为68.64 mg/kg,比空白区和无机肥区分别提高了336.61%和20.86%。有机肥区和配方肥区速效钾含量较高,比空白区提高了43.51%和13.96%。因此,化肥与有机肥配施方式最为合理,有利于保持茶园土壤养分均衡,肥效长,后劲足,促进茶园生产力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茶叶 产量 土壤肥力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与预防
7
作者 闻禄 《自然与科技》 2006年第2期11-12,共2页
在20多年前,人们还不知幽门螺杆菌为何物。直到1979年,它才首次被医学家所关注。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知道这种细菌体长约为3微米左右,常常成曲形与S形,喜欢潜伏于胃部幽门附近。由于这种细菌身上有道特殊防线,所以不像普通细菌那样... 在20多年前,人们还不知幽门螺杆菌为何物。直到1979年,它才首次被医学家所关注。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知道这种细菌体长约为3微米左右,常常成曲形与S形,喜欢潜伏于胃部幽门附近。由于这种细菌身上有道特殊防线,所以不像普通细菌那样害怕胃酸。最初研究这种细菌的澳大利亚医师沃伦与马歇尔曾将其命名为幽门弯曲菌,后来世界卫生组织细菌命名委员会根据形态、生化反应及DNA特性,将其更名为"幽门螺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医学家 世界卫生组织 细菌体 幽门弯曲菌 生化反应 澳大利亚 显微镜下 马歇尔 预防
下载PDF
浅谈发展思茅地区陆稻生产的途径
8
作者 闻禄 《云南农业科技》 2002年第B12期113-114,共2页
结合思茅地区陆稻生产的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思茅陆稻的发展必须以固耕培肥为基础,良种为龙头,采用高效栽培技术,提高产出。
关键词 发展 思茅地区 陆稻 生产 良种繁育 栽培技术 生产基础 品种 草害
下载PDF
说腹
9
作者 闻禄 《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2007年第12期38-38,共1页
说到腹,大家可能马上会想起许多寺庙里笑嘻嘻地挺着大肚皮的弥勒佛。那么,就让我们从弥勒肚谈起吧——
关键词 腹部 肥胖 减肥 腹癣 腹脑 腹式呼吸 摩腹养生
下载PDF
普洱市测土配方施肥现状与建议
10
作者 闻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257-259,共3页
总结了普洱市自测土配方施肥开展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对主要在粮食作物上推广,经济作物研究与推广少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保障投入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加大测土配方技术推广等建议,为普洱市绿色产业发展服务。
关键词 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推广 现状 问题 建议 云南普洱
下载PDF
陆稻丰产配套栽培技术
11
作者 闻禄 《农村实用技术》 2001年第5X期4-5,共2页
思茅地区农科所多年来一直从事陆稻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大力推广丰产配套栽培技术."九五"以来推广了134万亩,平均单产182.6千克,较传统种植方法亩增65.7千克,增产效果显著,加快了陆稻产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关键词 陆稻 丰产栽培 栽培技术 农田基本建设 品种选择 田间管理
下载PDF
大力发展优质稻
12
作者 闻禄 《云南农业》 2000年第8期4-4,共1页
关键词 思茅地区 优质稻生产 规模经营 名牌战略 科技
下载PDF
密度和海拔对云端21产量及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13
作者 闻禄 胡美静 +3 位作者 李晓花 李穗萍 苏毅 王兆富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2期32-33,共2页
玉米新品种云端21不同种植密度、海拔的试验结果表明,在云南省普洱市湿热地区最佳适宜栽培密度在67 500株/hm2,在1 300 m以上海拔区域种植,品种的高产潜力能得到较好发挥。
关键词 玉米 云端21 密度 海拔
下载PDF
边疆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
14
作者 闻禄 王政权 +2 位作者 武功文 张建梅 杞华文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2S期99-100,共2页
调查分析了位于云南南部陆稻生产区几个村社的发展经验,针对当地山区交通不便、基础条件差、发展滞后的实际,提出适于当地条件的综合、粮经、粮畜林3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3种发展模式的应用、保障条件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山区 可持续发展 模式 云南
下载PDF
优质南瓜新品种——吉祥1号
15
作者 闻禄 李成华 《农村实用技术》 2002年第12期29-29,共1页
关键词 品种特性 栽培 南瓜 吉祥1号
下载PDF
普洱市国家级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肥料施用探讨
16
作者 闻禄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0期208-209,共2页
结合普洱市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发展需求,就如何引导农户和企业在正确认识肥料对绿色产业发展的作用,提出以测土配方工作为基础,加强肥料监管,并以测土结果为依据,科学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确保示范区土地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关键词 绿色经济示范区 肥料施用 云南普洱
下载PDF
说脸
17
作者 闻禄 《人生与伴侣(新养生)》 2007年第5期64-65,共2页
一张不写字的名片 不管你见到谁,你首先注意的恐怕是那最吸引人的部位——脸。因为你必须弄清楚他是熟人还是生人,要不要打招呼。而只要看一看这张不写字的“名片”,心里就有数了。虽然,见过面而想不起来的事也会发生,但那不是”... 一张不写字的名片 不管你见到谁,你首先注意的恐怕是那最吸引人的部位——脸。因为你必须弄清楚他是熟人还是生人,要不要打招呼。而只要看一看这张不写字的“名片”,心里就有数了。虽然,见过面而想不起来的事也会发生,但那不是”名片”问题而是记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片” 打招呼 写字
下载PDF
优质稻新品种93-2
18
作者 闻禄 《云南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93-2优质稻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玉米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策略展望 被引量:12
19
作者 王兆富 闻禄 +6 位作者 胡美静 陈玉波 苏毅 李惠平 谢淑芳 黄琼 李晓花 《辽宁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41-46,共6页
探讨了玉米纹枯病的症状、病原菌、致病机理、发病规律、防治策略及纹枯病抗性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以期为玉米纹枯病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纹枯病 发生 防治策略
下载PDF
孟连陆稻间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效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忠兰 周继华 +4 位作者 唐明贤 叶嫩 林维胜 武功文 闻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235-1239,共5页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但保证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一致的。孟连县芒糯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没有任何水田,粮食生产主要以陆稻和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为主。在对芒糯自然村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用0.17... 云南南部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是多样化的,但保证粮食安全的要求是一致的。孟连县芒糯自然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村,全村没有任何水田,粮食生产主要以陆稻和玉米的二元种植结构为主。在对芒糯自然村社会经济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用0.179 hm2耕地保证农民能够达到"每年人均428 kg的稻谷、180 kg的玉米"粮食安全需求;通过优化粮食作物的二元结构种植模式,采用15行陆稻间2行玉米的间作方式,即可达到粮食安全需求,同时比传统的净作玉米或净作陆稻户均可以节约0.2 hm2耕地用于发展其它经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稻 间作 玉米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