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8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托国产地理分析与模拟平台,探索面向地理学研究的开放式人才教育模式
1
作者 陈旻 朱之一 +1 位作者 张书亮 闾国年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22-126,共5页
地理分析与模拟是新时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国内自然地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景和要求下,面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变革亟待开展.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突破理工科在新时... 地理分析与模拟是新时代地理学发展的国际研究热点,特别是在国内自然地理学科快速发展的前景和要求下,面向地理分析与模拟的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变革亟待开展.本研究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在实践教学中的引领作用,突破理工科在新时代地理学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难题,以国产地理分析与模拟平台为核心,以“开放学习—系统培训—主题竞赛”为手段,设计“一个核心三个抓手”人才培养建设框架,形成有标准可依的“认知—理解—创新”一体化地理学人才教育体系,以中国特色自主品牌系统构建推动国际地理学研究前沿问题的解决,从而为国内外高校构建多样化、特色化的地理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 地理分析与模拟 人才教育
下载PDF
基于BIM技术的房产三维测绘建模
2
作者 王鹏翔 周良辰 +1 位作者 吴敏睫 闾国年 《现代测绘》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分析了现有房产测绘分层分户成果中户实体和户产权实体的区别与联系,针对现有房产测绘成果难以满足房屋实体精细化管理需要的问题,从地理场景学的认知描述出发,将房屋实体划分为自然幢、逻辑幢、层、单元、户、间和构件等7个粒度。为适... 分析了现有房产测绘分层分户成果中户实体和户产权实体的区别与联系,针对现有房产测绘成果难以满足房屋实体精细化管理需要的问题,从地理场景学的认知描述出发,将房屋实体划分为自然幢、逻辑幢、层、单元、户、间和构件等7个粒度。为适应新形势下的房产测绘,结合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通过基于施竣工图纸进行建筑单体三维建模的Holo Architecture平台如何有效地辅助BIM技术在中国落地,同时支撑多层次、多场景、多维度的房屋实体应用,助力数字城市和数字中国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产测绘 房屋实体粒度 建筑信息模型 Holo Architecture 分户分间
下载PDF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提取特征地貌技术研究 被引量:101
3
作者 闾国年 钱亚东 陈钟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2-570,共9页
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特征地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该技术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定义地貌形态结构,二是提取算法的设计。本文提出了基于地貌学角度来定义地貌形态结构的方法,利用有限个数的... 本文对近年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特征地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认为该技术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定义地貌形态结构,二是提取算法的设计。本文提出了基于地貌学角度来定义地貌形态结构的方法,利用有限个数的形态要素的空间组合和对比分析来获取特征地貌,并可以对各种特征地貌形态进行符合物理意义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特征地貌 地貌形态结构 提取算法
下载PDF
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自动提取黄土地貌沟沿线技术研究 被引量:64
4
作者 闾国年 钱亚东 陈钟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7-573,共7页
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具有精确定位特征的连续的沟沿线是构建黄土沟壑丘陵地区土壤侵蚀、泥沙搬运和径流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机理一过程模型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地貌形态学特征的地貌提取技术,在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黄土丘陵沟壑... 从数字高程模型(DEM)中提取具有精确定位特征的连续的沟沿线是构建黄土沟壑丘陵地区土壤侵蚀、泥沙搬运和径流过程的空间分布式机理一过程模型的关键技术.本文提出了基于地貌形态学特征的地貌提取技术,在提取具有代表性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山西离石王家沟流域汇流网络的基础上,自动提取了该流域完整的沟沿线,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特征地貌 沟沿线 黄土地貌
下载PDF
地理学视角下测绘地理信息再透视 被引量:42
5
作者 闾国年 袁林旺 俞肇元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549-1556,共8页
系统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地理信息内涵发展与拓展的主要历程,指出地理信息的定义一直是在"空间+属性"的地图信息基本框架下逐步扩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地图GIS、语义GIS、时空GIS和大数据GIS 4个不同的阶段,但仍无法满... 系统回顾了地理信息系统产生以来地理信息内涵发展与拓展的主要历程,指出地理信息的定义一直是在"空间+属性"的地图信息基本框架下逐步扩展,其发展历程经历了地图GIS、语义GIS、时空GIS和大数据GIS 4个不同的阶段,但仍无法满足时空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需求。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出发,对地理学所需要的"地理信息"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总结,提出了涵盖"空间定位""语义描述""属性特征""几何形态""演化过程""要素相互关系"的地理信息六要素表达模型。在地理定律和地理规律的指导下,面向地理现象空间分布、时空格局、演化过程、相互作用机理的集成表达、系统分析和高效管理,设计了六要素集成表达的几何代数统一GIS数据模型、地理规律与相互作用驱动的新型GIS数据结构、非结构化时空数据组织与存储等关键技术,为测绘地理信息走向地理科学信息提供了另一个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支撑,有助于提升GIS对地理格局、演化过程和要素相互作用等地理规律的组织、管理、表达和分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 六要素表达模型 数据模型 数据结构 数据库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研究 被引量:42
6
作者 闾国年 钱亚东 陈钟明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137,共7页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的核心是沟谷网络的自动提取技术。本文基于沟谷网络和汇流网络的差别,提出了形态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自动提取沟谷网络的新技术,设计了完整的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数据的提取算法,并给出了典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谷网络自动制图技术的核心是沟谷网络的自动提取技术。本文基于沟谷网络和汇流网络的差别,提出了形态学方法和水文学方法相结合自动提取沟谷网络的新技术,设计了完整的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数据的提取算法,并给出了典型黄土沟壑丘陵区山西离石王家沟小流域的运行结果。提取得到的沟谷网络与实际情况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沟壑丘陵区 沟谷网络 地貌图 自动制图
下载PDF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演变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闾国年 林珲 +1 位作者 宋志尧 贾建军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7,共7页
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区引潮力、入射潮波、科氏力、水下地形、海岸形态及摩擦作用等因素对区域潮波系统形成影响的基础上 ,确定了中国东部边缘海的海岸轮廓是区域潮波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 ,认为模拟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 在系统地研究了中国东部边缘海区引潮力、入射潮波、科氏力、水下地形、海岸形态及摩擦作用等因素对区域潮波系统形成影响的基础上 ,确定了中国东部边缘海的海岸轮廓是区域潮波系统形成的主导因素 ,认为模拟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过程需要 3个重要的控制性条件 ,即入射潮波、海岸线变迁过程和海面变化曲线。利用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与海岸演变模拟支持系统 ,对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 30个时期中国东部边缘海区潮波系统的形成与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再现研究 ,系统地恢复了在不同的海面高程、不同的岸线形态条件下全日潮、半日潮潮汐分布特征。模拟结果显示 ,末次冰期最盛时期以来 ,12 40 0 a B.P.和 75 0 0 a B.P.两个时间界限分别代表了旋转潮波系统—无潮点开始出现、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现代格局基本奠定这两个特征事件的发生时间 ,将中国东部边缘海潮波系统的演变过程划分为 3个发展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 数据模拟 末次冰期 中国 东部边缘海 潮波 演变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地理信息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闾国年 吴平生 +1 位作者 陈钟明 钱亚东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0-124,共5页
地理信息基本特点的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地理信息产生、传输和转化的规律 ,作者将地理信息的特点归纳为客观存在性与抽象性、时空性与属性、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可度量性与近似性、可转换性与可扩充性、... 地理信息基本特点的研究是当前地理信息科学基础研究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地理信息产生、传输和转化的规律 ,作者将地理信息的特点归纳为客观存在性与抽象性、时空性与属性、可存储性与可传输性、可度量性与近似性、可转换性与可扩充性、商品性与共享性等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 时空特征 属性特征 可存储性 可传输性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地关系的历史渊源与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闾国年 陈钟明 +1 位作者 钱亚东 王红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4期98-108,共11页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其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又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回顾...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其经济高速增长、工业化、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地关系的矛盾日益尖锐,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灾害常有发生,又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系统回顾了2000多年来区域人口增长、区域开发的历史过程,分时段论述了人地关系演化的特征.分别从人口增长与水土资源开发、水土资源开发与河湖的演变、河湖演变与洪涝灾害等环节揭示当今复杂的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激化的历史渊源.并从当今人口人地关系中最为突出的问题着眼,探讨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人地关系 协调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下载PDF
从潮能通量变化看6000a以来长江口的迁移 被引量:5
10
作者 闾国年 贾建军 +1 位作者 宋志尧 林珲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0,共10页
引入潮能通量变化的概念,将河口区沉积动力环境、泥沙运移与能量变化联系起来,以东中国海三维高精度潮波模拟为基础,对长江口演变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科氏力造成的潮能通量变化在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 引入潮能通量变化的概念,将河口区沉积动力环境、泥沙运移与能量变化联系起来,以东中国海三维高精度潮波模拟为基础,对长江口演变进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全新世最大海侵以来,科氏力造成的潮能通量变化在长江口、杭州湾、舟山群岛及其外侧始终为负,减少的方向为西北;其负值区界于东经124°以西及北纬28°以北。说明科氏力的作用是使泥沙在长江和杭州湾口及其外侧邻近海域沉积,且沉积体向东南方向发育;在现代长江口外海区沉积动力环境条件下,长江口向东南迁移的范围不会越过东经124°、北纬28°这一界线。舟山群岛造成的潮能通量变化与科氏力的作用一致,但其作用量较小,仅为科氏力的1/50,影响范围也较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能 通量变化 数值模拟 长江口 泥沙运移 沉积
下载PDF
流域地形自动分割研究 被引量:32
11
作者 闾国年 钱亚东 陈钟明 《遥感学报》 EI CSCD 1998年第4期298-304,共7页
本文提供了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空间结构,进行流域自动分割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地貌形态结构定义、流域结构定义和算法设计3个部分。基于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从DEM提取完整的汇流网络和分水线网络,两者组... 本文提供了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DEM)提取流域空间结构,进行流域自动分割的技术方法。该方法包括地貌形态结构定义、流域结构定义和算法设计3个部分。基于本文设计的算法,可以从DEM提取完整的汇流网络和分水线网络,两者组成的多边形集把流域分割成具有拓扑结构的多个子汇流区,这个子汇流区集作为存贮流域信息的基本地貌单元,是流域信息进入地学数据库的框架,也是进行空间分布式机理──过程流域分析模型的基础。并以山西离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王家沟流域为试验区,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形态结构 流域 自动分割
下载PDF
AM/FM/GIS应用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4
12
作者 闾国年 张书亮 龚敏霞 《中国图象图形学报(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95-899,共5页
在进行多项 AM/ FM/ GIS应用系统建设实践和对 AM/ FM/ GIS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阐述了 AM/ FM/GIS的特点 ,指出了当前 AM/ FM/ GIS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从 AM/ FM/ GIS标准、平台建设、模型集成、知识与规则的应用、多层体... 在进行多项 AM/ FM/ GIS应用系统建设实践和对 AM/ FM/ GIS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阐述了 AM/ FM/GIS的特点 ,指出了当前 AM/ FM/ GIS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并从 AM/ FM/ GIS标准、平台建设、模型集成、知识与规则的应用、多层体系结构、分布式计算等几个方面对 AM/ FM/ GIS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 ,提出了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FM AM/FM/GIS 知识库 规则库 地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图文交互系统
下载PDF
GIS虚拟现实化方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闾国年 周良辰 +1 位作者 盛业华 廖明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2-398,共7页
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虚拟现实(VR)技术集成方法,将其分为黑盒集成和白盒集成2种模式。提出了通过改变操作系统软硬件行为方式,实现GIS与VR技术集成的灰盒模式。基于该集成模式,在不对现有GIS系统进行任何修改的前提下,探讨了... 分析了现有地理信息系统(GIS)与虚拟现实(VR)技术集成方法,将其分为黑盒集成和白盒集成2种模式。提出了通过改变操作系统软硬件行为方式,实现GIS与VR技术集成的灰盒模式。基于该集成模式,在不对现有GIS系统进行任何修改的前提下,探讨了基于帧缓存的双目立体显示方法和基于消息映射的多模式交互设备集成方法,实现了各类GIS软件与虚拟现实设备的集成。为构建集空间分析操作与虚拟现实表达、交互一体的VRGIS系统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虚拟现实 虚拟地理信息系统 立体显示 多模式交互
下载PDF
数字水印技术的DEM版权保护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闾国年 刘爱利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10-818,共9页
数字水印技术可为DEM的版权保护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探讨了DEM数字水印技术的要求,提出"近无损"性是DEM区别与普通图像数字水印的主要特征。即含水印DEM除与普通数字图像一样须满足水印的不可见性外,还应当满足DEM精度"... 数字水印技术可为DEM的版权保护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探讨了DEM数字水印技术的要求,提出"近无损"性是DEM区别与普通图像数字水印的主要特征。即含水印DEM除与普通数字图像一样须满足水印的不可见性外,还应当满足DEM精度"近无损"和应用"近无损"要求。通过实验分析了考虑视觉模型的DCT分块数字水印算法、DWT数字水印算法对DEM的适用性问题。结果显示,水印对DEM精度与地学基本应用有一定影响,以图像视觉质量为优劣标准的数字水印算法并不一定能满足DEM的精度和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版权保护 数字水印 适用性
下载PDF
《GIS空间关联模式发现》评述 被引量:4
15
作者 闾国年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地表所有事物和现象在空间上都是关联的,距离越近,关联程度就越强,距离越远,关联程度就越弱。”空间关联(spatial association)是地理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的本质特征,也是现实世界存在秩序、格局和多样性的... 地理学第一定律认为“地表所有事物和现象在空间上都是关联的,距离越近,关联程度就越强,距离越远,关联程度就越弱。”空间关联(spatial association)是地理空间现象和空间过程的本质特征,也是现实世界存在秩序、格局和多样性的根本原因之一。空间关联存在于地理认知、空间数据组织、地理空间分析、地理空间建模等全过程。作为最重要的一类空间数据库,储存有地理数据的GIS数据库中必然隐含着空间关联知识。从GIS数据库中发现空间关联知识,可以揭示形成不同空间结构模式或空间分异的内在关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数据库 空间关联 模式发现 空间数据组织 空间结构模式 关联程度 空间数据库 地理学
下载PDF
地理实体分类与编码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6
16
作者 闾国年 俞肇元 +1 位作者 周良辰 兰馨 《现代测绘》 2019年第1期1-6,共6页
地理实体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各类信息聚合的凝聚核。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的多样性、粒度划分的层次性、描述表达的完备性,以及实体编码的唯一性... 地理实体是政府管理的基础单元,是各类信息聚合的凝聚核。地理实体的构建是"数字城市"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地理实体分类体系的多样性、粒度划分的层次性、描述表达的完备性,以及实体编码的唯一性等关键问题,提出了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地理实体科学分类体系,应用需求驱动的地理实体颗粒度分割体系,地理视角的地理实体描述体系,以及顾及地理实体空间分布、时间过程的唯一身份编码体系构建的设想与思路,为地理实体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实体 分类体系 编码体系 颗粒度
下载PDF
距今三万年来西北太平洋洋流系统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闾国年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3-20,共8页
本文探讨了西北太平洋流系统变化的研究方法,并利用这些方法恢复了距今三万年以来这一地区洋流系統变化的过程。
关键词 太平洋 洋流系统 黑潮 暖流
下载PDF
江苏省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上) 被引量:7
18
作者 闾国年 李峰 邵进达 《交通科技》 2000年第1期18-22,共5页
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建设计算机公路地理信息系统 ( GIS) ,实现可视化的网络动态管理 ,目前从技术上已达到实用阶段。本规划从需求分析、GIS平台选型。
关键词 公路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养护 管理
下载PDF
城市规划电子政务系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闾国年 孙毅中 王卫国 《现代测绘》 2004年第5期6-10,共5页
针对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发展需要实现OA、工作流系统和GIS整体集成的要求 ,面向城市规划部门的业务需求 ,本项研究采用了图文群件技术 ,把工作流群件和GIS群件有机组合 ,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并将OA、业务审批系统... 针对当前电子政务系统发展需要实现OA、工作流系统和GIS整体集成的要求 ,面向城市规划部门的业务需求 ,本项研究采用了图文群件技术 ,把工作流群件和GIS群件有机组合 ,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城市规划电子政务解决方案 ,并将OA、业务审批系统和GIS三个跨平台系统很好的集成 ,开发出了具有可快速构架、可动态集成、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可扩充性、柔性较强的可定制的城市规划电子政务系统 ,实现了城市规划电子政务中的文、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政务系统 群件技术 工作流系统 跨平台 集成 可扩充性 可重用性 部门 城市规划 业务
下载PDF
江苏省公路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下) 被引量:4
20
作者 闾国年 李峰 邵进达 《交通科技》 2000年第2期31-33,共3页
省级公路管理部门建设计算机公路地理信息系统 ( GIS) ,实现可视化的网络动态管理 ,目前从技术上已达到实用阶段。本规划从需求分析、GIS平台选型。
关键词 江苏 公路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平台选型 数据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