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将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Oryzacystatin I)基因导入甘薯品种 被引量:16
1
作者 阎文昭 吴洁 +1 位作者 王大一 谭文芳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本研究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 12个甘薯品种作为受体材料 ,将OCI (OryzacystatinI)基因导入甘薯品种中 ,获取 7个品种的抗Kan再生植株 ,对获得的具有Kan抗性的再生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 ,初步结果证明已将外源OCI基因导入到 4个甘薯品种... 本研究采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 12个甘薯品种作为受体材料 ,将OCI (OryzacystatinI)基因导入甘薯品种中 ,获取 7个品种的抗Kan再生植株 ,对获得的具有Kan抗性的再生植株进行PCR分子检测 ,初步结果证明已将外源OCI基因导入到 4个甘薯品种 (6个株系 )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 甘薯 转基因 根癌农杆菌介导 OCI基因 抗病育种 马铃薯Y病毒 甘薯羽状花叶病毒
下载PDF
RAPD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阎文昭 蔡平钟 宣朴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CSCD 1999年第2期82-84,共3页
RAPD标记具有简易、快速、灵敏、经济的优点。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生物物种鉴别、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和外源导入基因的分子检测等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概况。由RAPD转化而来的RAPD-PCR-SCAR标... RAPD标记具有简易、快速、灵敏、经济的优点。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生物物种鉴别、遗传多样性、基因定位、分子连锁图谱构建和外源导入基因的分子检测等生物学领域广泛应用的概况。由RAPD转化而来的RAPD-PCR-SCAR标记稳定、灵敏、准确性高,在种质资源鉴别、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中有着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PD 分子标记 SCAR标记 应用 生物学 研究
下载PDF
四川省马铃薯病毒RT-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9
3
作者 阎文昭 蒲志刚 钟婷婷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71-2173,共3页
根据5种主要的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别合成了5对寡聚核苷酸引物,从马铃薯病叶组织中提取出病毒总RNA,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片段长度一致的PCR特异扩增产物。建立了马铃薯病毒检测的RT-PCR体系,并将建立的体系应... 根据5种主要的马铃薯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序列,分别合成了5对寡聚核苷酸引物,从马铃薯病叶组织中提取出病毒总RNA,进行cDNA合成和PCR扩增,得到了与预期片段长度一致的PCR特异扩增产物。建立了马铃薯病毒检测的RT-PCR体系,并将建立的体系应用于四川省的马铃薯病毒病的检测,在基因水平上为四川省的马铃薯检测提供了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病毒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病毒检测
下载PDF
四川省甘薯病毒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2 位作者 汤卫 谢红 张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75-81,共7页
利用指示植物巴西牵牛接种传毒试验及电镜负染检测,从我省表现斑驳花叶与明脉症状的甘薯病毒样品中,首次分离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笔者采用5种病毒抗体(IgG)、两种血清学方法(DAS-ELISA和NCM-ELISA),对四川成都、绵阳、南充、内江等地的... 利用指示植物巴西牵牛接种传毒试验及电镜负染检测,从我省表现斑驳花叶与明脉症状的甘薯病毒样品中,首次分离出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笔者采用5种病毒抗体(IgG)、两种血清学方法(DAS-ELISA和NCM-ELISA),对四川成都、绵阳、南充、内江等地的158份甘薯病毒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四川以上地区的甘薯普遍存在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和甘薯潜隐病毒(SPLV)。应用脱毒苗露地栽培和小区产量对比试验证明,脱毒甘薯增产效果较稳定;笔者对甘薯茎尖脱毒及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病毒 四川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与肝纤维化的研究状况 被引量:6
5
作者 阎文昭 李兵顺 +1 位作者 刘金星 裴琇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 2003年第4期154-157,168,共5页
转化生子因子β_1(TGF-β_1)是多肽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TGF-β_1可活化肝星状细胞而起动肝纤维化进程,并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其降解,使肝脏发生纤维沉积,还通过对其它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广泛影响,... 转化生子因子β_1(TGF-β_1)是多肽生长因子家族中的一员,在各种病因导致肝损伤后,TGF-β_1可活化肝星状细胞而起动肝纤维化进程,并通过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抑制其降解,使肝脏发生纤维沉积,还通过对其它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广泛影响,使肝纤维化不断进展。TGF-β_1水平可很好地反映肝纤维化的状况,针对TGF-β_1的治疗研究为抗肝纤维化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作用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甘薯种质资源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3
6
作者 阎文昭 王大一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102-105,共4页
1989年至1992年采用薯块针刺接种培养方法,对473份甘薯品种资源进行了黑斑病抗性鉴定与筛选,结果未发现免疫抗性品种;抗病品种共19份,占4.0%;感病与高感病品种共367份,占77.6%;中间型耐病品种共87份,占18.4%。
关键词 甘薯 黑斑病 种质资源 鉴定筛选
下载PDF
甘薯SRAP连锁图构建淀粉含量QTL检测 被引量:67
7
作者 吴洁 谭文芳 +5 位作者 何俊蓉 蒲志刚 王大一 张正圣 詹付凤 阎文昭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6期841-845,共5页
SRAP标记(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是由Li和Quiros发展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SRAP标记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在基因组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已被广泛利用。本实验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 SRAP标记(sequence-relatedamplifiedpolymorphism,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是由Li和Quiros发展了一种新的分子标记技术。SRAP标记具有简便、稳定、中等产率、在基因组中分布均匀的特点,已被广泛利用。本实验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代分离群体中高、低淀粉含量极端类型材料各23个构成选择性基因型子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21个SRAP标记和9个连锁群(母本4个连锁群,父本5个连锁群)。复合作图检测到1个淀粉含量QTL,红旗4号的加性效应增加淀粉6.37%,解释表型变异的2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含量 SRAP 遗传连锁图 QTL
下载PDF
川黄柏毛状根的诱导及活性成分的产生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跃华 苟小军 +3 位作者 吴洁 阎文昭 马先军 杨毅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853-1856,共4页
目的:诱导川黄柏毛状根的发生。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A4,R1600和R1000诱导川黄柏不同外植体产生毛状根。结果与结论:经PCR扩增实验证实发根农杆菌R i质粒的T-DNA片段已整合进入川黄柏植物核基因组中,HPLC测定结果显示,川黄柏... 目的:诱导川黄柏毛状根的发生。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ATCC15834,A4,R1600和R1000诱导川黄柏不同外植体产生毛状根。结果与结论:经PCR扩增实验证实发根农杆菌R i质粒的T-DNA片段已整合进入川黄柏植物核基因组中,HPLC测定结果显示,川黄柏毛状根培养物中含有盐酸小檗碱,并且其含量高于川黄柏组培苗和愈伤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黄柏 毛状根 盐酸小檗碱 发根农杆菌
下载PDF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裴得胜 向跃武 +5 位作者 李名扬 蔡平钟 张志雄 阎文昭 侯磊 裴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7-363,共7页
采用RAPD对水稻Ⅱ 32A、Ⅱ 32B、Ⅱ优 94 9的mtDNA进行分析 ,得到两个特异的扩增片段OPJ18 10 0 0、OPJ18 14 0 0。序列测定两个特异片段全长分别为 10 6 8bp和 14 81bp。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了差异片段的真实性。用OPJ18 10 0 0作... 采用RAPD对水稻Ⅱ 32A、Ⅱ 32B、Ⅱ优 94 9的mtDNA进行分析 ,得到两个特异的扩增片段OPJ18 10 0 0、OPJ18 14 0 0。序列测定两个特异片段全长分别为 10 6 8bp和 14 81bp。Southern杂交结果证明了差异片段的真实性。用OPJ18 10 0 0作探针与Ⅱ 32A、Ⅱ 32B、Ⅱ 优 94 9的mtRNA斑点杂交结果表明 ,除Ⅱ 32B外 ,都在转录水平上对水稻雄性不育有一定影响。虽然OPJ18 14 0 0对应的RNA斑点杂交呈阴性 ,但其DNA序列中存在一个七碱基 5′ TTC CCTC 3′的保守系列。据报道它是atp6基因中同源重组热点区 ,可促使线粒体基因重组形成嵌合基因 ,从而对水稻雄性不育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经同源性比较和DNA、RNA杂交证实获得的两个片段是新的与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mtDNA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雄性不育 mtDNA RAPD分析 SOUTHERN杂交 RNA斑点杂交
下载PDF
冻融法纯化水稻胚乳RNA及稻米品质重要相关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海燕 董海涛 +11 位作者 *姚海根 向跃武 谭学林 方永启 邓晔 金庆超 Cabezas DANIEL 姜玉新 戴承恩 阎文昭 四川成都610066 李德葆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0,共6页
提出了一种从水稻胚乳组织中快速分离总RNA的方法,可以简便地去除RNA中存在的淀粉等多糖类杂质,所获的胚乳总RNA其质量可满足Northern印迹、微阵列制备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将从966个水稻品种的胚乳中分离所得的RNA制备RNA阵列,用于... 提出了一种从水稻胚乳组织中快速分离总RNA的方法,可以简便地去除RNA中存在的淀粉等多糖类杂质,所获的胚乳总RNA其质量可满足Northern印迹、微阵列制备等分子生物学实验要求。将从966个水稻品种的胚乳中分离所得的RNA制备RNA阵列,用于稻米品质重要基因Wx基因的表达谱分析,结果证实:水稻Wx基因表达丰度总体上与水稻胚乳的直链淀粉含量呈正相关;应用于Northern印迹实验,表明在水稻胚乳组织中,淀粉分支酶Rbe1具有两个长度不同的同源基因,其中一个分子量大的为胚乳特异表达,分子量小的则在水稻各组织中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乳 水稻品种 WX基因 稻米品质 淀粉分支酶 总RNA 直链淀粉含量 特异表达 分子生物学实验 同源基因
下载PDF
利用AFLP构建甘薯连锁图及淀粉含量QTL定位 被引量:10
11
作者 蒲志刚 王大一 +2 位作者 谭文芳 吴洁 阎文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047-1050,共4页
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分离群体中各22个高、低淀粉极端类型材料构成选择性基因型作图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130个AFLP标记和13个连锁群(父本7个连锁群,母本6个连锁... 利用甘薯高淀粉品种绵粉一号与甘薯低淀粉品种红旗四号杂交F1代分离群体,根据淀粉含量,选择F1分离群体中各22个高、低淀粉极端类型材料构成选择性基因型作图群体。构建的连锁图包括130个AFLP标记和13个连锁群(父本7个连锁群,母本6个连锁群),在绵粉1号遗传图的第2连锁群上检测到E1M7-2可作为淀粉的临近QT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 分子标记 遗传连锁图 QTL定位
下载PDF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被引量:7
12
作者 裴得胜 蔡平钟 +6 位作者 李名扬 向跃武 阎文昭 张志雄 侯磊 张志勇 裴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902,共4页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0、OPJ0 9 4 0 0、OPJ18 14 0 0、OPJ18 10 0 0、OPJ2 0 30 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用分子检测确定这些标记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质 互作型水稻 线粒体 不育基因 RAPD标记 基因筛选
下载PDF
苏云金杆菌以色列亚种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钟万芳 姜丽华 +3 位作者 阎文昭 蔡平钟 张志雄 裴炎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4-369,共6页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 (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中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合成 1对特异性引物 ,用touchdownPCR的方法扩增几丁质酶ichi基因序列 (GenBank登录号 :AF5 2 6 379)。ichi序列全长为 2 5 70bp ,含有 1个 2... 从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 (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israelensis)中提取基因组DNA ,通过合成 1对特异性引物 ,用touchdownPCR的方法扩增几丁质酶ichi基因序列 (GenBank登录号 :AF5 2 6 379)。ichi序列全长为 2 5 70bp ,含有 1个 2 0 6 7bp的开放阅读框 (ORF) ,编码 6 88个氨基酸 ,推测分子量为 75 79kDa ,等电点pI=5 90的几丁质酶前体。序列和结构比较分析表明 :Ichi氨基酸序列与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cereus) 2 8 9几丁质酶CW、蜡状芽孢杆菌CH几丁质酶B及苏云金芽孢杆菌墨西哥亚种几丁质酶的同源性分别为 97 2 4 %、97 18%、97 6 3% ,而与苏云金芽孢杆菌巴基斯坦亚种的同源性只有 6 3 0 7%。Ichi编码区由分泌信号肽 (46AA)、催化区 (10 5AA)、粘蛋白Ⅲ型同源区 (74AA)及几丁质结合区 (40AA)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云金芽孢杆菌以色列亚种 几丁质酶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甘薯抗黑斑病材料AFLP标记分子鉴定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蒲志刚 唐静 +3 位作者 王大一 谭文芳 吴洁 阎文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1期93-95,共3页
以南薯88等12个抗感黑斑病品种为材料,通过甘薯黑斑病室内抗性鉴定,确定其抗感病程度。通过DNA提取、酶切、PCR扩增、凝胶电泳等系列程序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甘薯黑斑病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并用该体系找到了与甘薯抗黑斑病紧密相关的特异... 以南薯88等12个抗感黑斑病品种为材料,通过甘薯黑斑病室内抗性鉴定,确定其抗感病程度。通过DNA提取、酶切、PCR扩增、凝胶电泳等系列程序摸索和优化,建立了甘薯黑斑病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并用该体系找到了与甘薯抗黑斑病紧密相关的特异性DNA片段,对该片段克隆、测序后发现该DNA片段由320个碱基组成,为进一步分析该片段的特异性和灵敏性为甘薯抗黑斑病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黑斑病 抗性 分子标记 AFLP
下载PDF
甘薯种质资源亲缘关系SRAP标记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吴洁 谭文芳 +2 位作者 阎文昭 钟昌松 王大一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78-882,共5页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86份甘薯品种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选用了30对SRAP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分别产生10-40个扩增带,30对引物共产生了87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9个多态性条带.在遗传距离(GD)为0.81处,可将86个甘薯品... 利用SRAP标记技术对86份甘薯品种亲缘关系进行了分析,实验选用了30对SRAP引物组合,每个引物组合分别产生10-40个扩增带,30对引物共产生了87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9个多态性条带.在遗传距离(GD)为0.81处,可将86个甘薯品种分为A、B、C、D四类.A类包含77个品种,占全部实验材料的89%.结合材料来源的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育成的甘薯种质资源大多聚在一类,表明我省育成的甘薯品种资源的遗传范围还较为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品种资源 SRAP标记 亲缘关系
下载PDF
基于正交试验的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优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屈会娟 沈学善 +5 位作者 黄钢 阎文昭 王大一 谭文芳 李明 吴洁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95-1999,共5页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栽插密度、栽插期、氮素水平、磷素水平和钾素水平对川中丘陵区高淀粉甘薯新品种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栽培因素对川薯217鲜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素水平>钾素水平>磷素水平>密度>栽插期,在较大栽插密度,适宜栽插期,充足氮肥的前提下,增施磷钾肥可获得高产。川薯217的高产综合配套栽培措施:密度57 750~60 255株/hm2,6月3日~6月5日栽插,施纯N 56.44~61.56 kg/hm2,P2O5 36.8~43.2 kg/hm2,K2O 53.79~66.21 kg/hm2,可获得37 500 kg/hm2以上的鲜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川薯217 优化栽培技术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两个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α亚基基因在甘薯中的超量表达 被引量:6
17
作者 郑雪莲 张聪 +3 位作者 吴洁 蒲志刚 王大一 阎文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9-33,共5页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为研究甘薯AGPase与块根淀粉合成的关系,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中克隆了AGPase基因的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AGPa1和AGPa2;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GPa1和pC...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ase)催化ADP-葡萄糖合成反应,是淀粉生物合成的限速酶之一。为研究甘薯AGPase与块根淀粉合成的关系,从高淀粉甘薯品种川薯34中克隆了AGPase基因的两个α亚基编码序列AGPa1和AGPa2;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GPa1和pC-AGPa2后经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分别导入甘薯品种西成薯007;获得表达了GUS的7株AGPa1和5株AGPa2转基因甘薯植株。RT-PCR和AGPase活性检测表明,AGPa1和AGPa2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表达水平高于对照,并引起甘薯叶片中AGPase活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 A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淀粉合成 遗传转化
下载PDF
南瑞苕AFLP指纹图谱的构建与聚类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蒲志刚 王大一 +4 位作者 谭文芳 梁勤 吴洁 钟婷婷 阎文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5期1085-1087,共3页
以甘薯生产中主要应用的亲本材料南瑞苕及其子代品种为材料,用建立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进行研究,筛选得到5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EATT、MCCA等,通过这5对引物构建出了南瑞苕的指纹图谱。用16对引物对47个与南瑞苕相关的品种进行聚... 以甘薯生产中主要应用的亲本材料南瑞苕及其子代品种为材料,用建立的AFLP分子标记体系进行研究,筛选得到5对多态性高、分辨力强的引物EATT、MCCA等,通过这5对引物构建出了南瑞苕的指纹图谱。用16对引物对47个与南瑞苕相关的品种进行聚类分析,统计DNA多态性条带后用UPGMA方法获得了聚类分析图,根据结果将47个品种分为5大类型,该实验结果为甘薯育种工作者了解各个品种的相互关系和进一步应用某一材料的优良性状选育品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南瑞苕 AFLP DNA指纹图谱 聚类分析
下载PDF
甘薯淀粉含量的QTL定位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爱贤 刘庆昌 +4 位作者 王庆美 翟红 阎文昭 张海燕 李明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10年第3期516-520,共5页
本研究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漯徐薯8号(母本)和低淀粉甘薯品种郑薯20(父本)杂交得到的F1分离群体,选择其中240个单株为材料,以该群体所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以2008年和2009年所测定的淀粉含量为指标,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并利用QTLMapper... 本研究以高淀粉甘薯品种漯徐薯8号(母本)和低淀粉甘薯品种郑薯20(父本)杂交得到的F1分离群体,选择其中240个单株为材料,以该群体所构建的分子连锁图谱为基础,以2008年和2009年所测定的淀粉含量为指标,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并利用QTLMapper2.0软件分析了甘薯淀粉含量的QTL。实验结果表明,检测到了1个主效位点,位于父本郑薯20的Z31连锁群上a02b40.02ds**和a08b37.03fs*两个标记之间,QTL的加性效应为-0.73,解释表型变异的7.70%。定位甘薯淀粉含量相关的QTL,将为发掘与淀粉含量相关的基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L.)Lam.) 淀粉含量 QTL定位
下载PDF
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的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俊蓉 吴洁 +6 位作者 袁宁 阎文昭 蒲志刚 许培芳 何锐 李萍 王建春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775-778,共4页
对彩色马蹄莲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丛芽增殖的最佳因素组合为MS+6-BA 0.5 mg/L+TDZ 2 mg/L;在诱导愈伤组织出芽时,先用适当浓度的6-BA来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再将其转接到低浓度的NAA上以促进不定芽成苗。MS+NAA0.5 mg/L+活性... 对彩色马蹄莲进行组培快繁研究,结果表明:丛芽增殖的最佳因素组合为MS+6-BA 0.5 mg/L+TDZ 2 mg/L;在诱导愈伤组织出芽时,先用适当浓度的6-BA来诱导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再将其转接到低浓度的NAA上以促进不定芽成苗。MS+NAA0.5 mg/L+活性炭5%有利于生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蹄莲 组培研究 快速繁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