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闭锁小带蛋白-1、GATA结合蛋白-3表达与预后有关
1
作者 阎春英 宗伟 +5 位作者 张蓉 金燕 高淑娟 王雪 张玲娟 李新强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4期290-292,348,共4页
目的:检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GATA结合蛋白-3(GATA-3)水平,探讨其与重症UC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重症UC患者97例为重症组,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另选取轻... 目的:检测重症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闭锁小带蛋白-1(ZO-1)、GATA结合蛋白-3(GATA-3)水平,探讨其与重症UC患者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重症UC患者97例为重症组,并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68例和预后不良组29例;另选取轻症UC患者50例为轻症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患者血清ZO-1、GATA-3水平,Pearson法分析ZO-1、GATA-3水平与Mayo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ZO-1、GATA-3对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患者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ATA-3水平、Mayo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重症UC患者血清ZO-1水平与Mayo评分呈负相关(r=-0.650,P<0.05),GATA-3水平与Mayo评分呈正相关(r=0.474,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ZO-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GATA-3水平、Mayo评分显著升高(P均<0.05);血清ZO-1、GATA-3及Mayo评分联合预测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66,灵敏度为93.75%,特异性为92.31%。结论:重症UC患者血清ZO-1水平降低、GATA-3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可能作为预测重症UC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锁小带蛋白-1 GATA结合蛋白-3 重症溃疡性结肠炎 预后
下载PDF
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放疗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王雪 张蓉 +2 位作者 阎春英 牛璐 金燕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放疗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放疗病人80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和肠内营养组(40例),肠外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结直肠癌放疗并发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放疗病人80例,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40例)和肠内营养组(40例),肠外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肠内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和放疗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白介素-1(IL-1)、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结果治疗后,肠内营养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TRF、ALB、PA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IL-1、IL-8、TNF-α水平低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IgA、IgG、IgM水平高于肠外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肠外营养组的2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癌放疗病人,采用肠内营养可以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进程,提高营养状态,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 放疗 并发症 免疫功能
下载PDF
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升高有助于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新强 阎春英 +5 位作者 宗媛 宗伟 张怡 李博玲 牛丹 荆成桥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3年第1期34-36,45,共4页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对SAP并发胰腺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2例SAP患者,根据发病2周后是否并发胰腺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92例)。采...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对SAP并发胰腺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32例SAP患者,根据发病2周后是否并发胰腺感染分为感染组(40例)和非感染组(9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次日血清中PAI-1、MCP-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PAI-1、MCP-1水平对SAP并发胰腺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AP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住院天数较长,死亡率、手术率、血清PAI-1水平及MCP-1水平较高(P均<0.05);ROC显示,血清PAI-1、MCP-1水平单独诊断SAP并发胰腺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0.760,二者联合诊断SAP并发胰腺感染的AUC为0.845(95%CI:0.773~0.917),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85.00%、76.10%。Logistic分析显示,PAI-1、MCP-1是重症胰腺炎并发胰腺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SAP并发胰腺感染患者血清PAI-1、MCP-1水平上升,PAI-1联合MCP-1有助于SAP并发胰腺感染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胰腺感染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新强 阎春英 +1 位作者 宗伟 张蓉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7-12,共6页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328-3p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探究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328-3p表达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related 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HBV-ACLF)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HBV-ACLF患者120例(HBV-ACLF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120例(CH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0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及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比较不同分期HBV-ACLF患者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分析HBV-ACLF患者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不同预后HBV-ACLF患者基线资料及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评估血清miR-328-3p和MELD评分对HBV-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COX回归分析HBV-ACLF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组、CHB组和HBV-ACLF组血清miR-328-3p(1.03±0.34,1.85±0.62和2.76±0.92)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0.241,P<0.05);早期、中期、晚期组HBV-ACLF患者血清miR-328-3p(2.30±0.58,2.88±0.72和3.63±0.9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023,P<0.05);HBV-ACLF患者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与MELD评分、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ferase,AST)、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BIL)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呈正相关(r=0.598,0.418,0.375,0.339,均P<0.05);死亡组HBV-ACLF患者MELD评分(28.62±5.72)和血清miR-328-3p(3.34±0.67)表达水平均高于生存组(21.14±4.23,2.32±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37,9.878,均P<0.05);血清miR-328-3p和MELD评分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61(95%CI:0.791~0.932),0.853(95%CI:0.781~0.925),且二者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的AUC为0.945(95%CI:0.902~0.989),高于miR-328-3p和MELD评分单独预测(Z=1.991,2.137,均P<0.05),且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2%,86.8%;回归分析显示,MELD评分[OR(95%CI)=2.532(1.635~3.920)]和miR-328-3p[OR(95%CI)=2.928(1.836~4.668)]均是HBV-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HBV-ACLF患者血清miR-328-3p表达水平较高,与HBV-ACLF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显著相关,且血清miR-328-3p与MELD评分联合能较为有效地预测HBV-ACLF患者预后,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微小核糖核酸-328-3p 慢加急性肝衰竭
下载PDF
环氧合酶-2在低分子肝素干预大鼠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阎春英 石军 +3 位作者 杨艳 郝菁华 任万华 张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466-469,共4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干预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56%(V/V)的白酒平均以8 g/kg的剂量2次/d灌胃10周,初步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成模后部分大鼠低分子肝素(100 IU/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大鼠的血清生...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干预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 56%(V/V)的白酒平均以8 g/kg的剂量2次/d灌胃10周,初步制备大鼠酒精性肝病模型,成模后部分大鼠低分子肝素(100 IU/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4周后观察低分子肝素对大鼠的血清生物化学指标、肝组织中丙二醛及环氧化酶-2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分子肝素治疗组大鼠血清转氨酶、血脂及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P<0.05);光学显微镜观察HE染色见脂肪变性、炎症反应程度明显减轻(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显示环氧化酶-2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改善脂肪代谢、抑制氧化应激及降低环氧化酶-2的表达而对酒精性肝病大鼠起到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低分子肝素 氧化应激 环氧化酶-2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90联合甲胎蛋白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春英 付佐君 +2 位作者 刘贵生 李江 孙晨曦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1期1215-1221,共7页
背景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随着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对于肝细胞癌分子研究的深入,本研究创新性采用HSP90联合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方法,探究联合诊断对于肝细... 背景肝细胞癌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早期诊断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查,随着热休克蛋白90(heat shock protein 90,HSP90)对于肝细胞癌分子研究的深入,本研究创新性采用HSP90联合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的方法,探究联合诊断对于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目的评估HSP90联合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08/2020-07原发性肝癌、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乙型、丙型)、健康体检者共383位,采用电化学法检测AFP血清浓度,ELLISA法检测HSP90血清浓度,并使用统计学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及分析.结果单独分析AFP及HSP90对HCC的诊断价值,敏感度HSP90>AFP,特异度AFP>HSP90,AFP联合HSP90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达到87.8%和91.2%.结论AFP联合HSP90建立新型HCC诊断模型能显著提高HCC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P90 AFP 肝癌诊断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金燕 王雪 +7 位作者 张玲娟 邱婷 商博鑫 廉小延 阎春英 段天娇 张蓉 刘贵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47-2151,共5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5月收入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接受EVL治疗的506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术后早期出血分成出血组(n=38)和无出血组(n=4... 目的探讨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套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6年5月收入陕西省人民医院的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并接受EVL治疗的506例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术后早期出血分成出血组(n=38)和无出血组(n=468)。收集可能导致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性别(χ~2=5.675)、治疗前呕血次数(t=1.335)、治疗前呕血量(χ~2=1.983)、黑便次数(t=2.984)、静脉曲张条数(t=1.083)、血清PT(t=2.182)、PTA(t=2.584)、Alb(t=1.046)、TBil(t=2.463)、AST(t=3.473)、腹水严重程度(χ~2=8.484)、Child-Pugh评分(t=1.664)、Child-Pugh分级(χ~2=15.675)、套扎点数(t=1.134)、套扎次数(t=3.902)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比值比(OR)=1.598,95可信区间(95%CI):1.038~2.929],Child-Pugh评分>7.2(OR=2.306,95%CI:1.443~3.031),治疗前呕血:少量(OR=1.342,95%CI:1.014~2.627)、中量(OR=2.763,95%CI:1.356~4.122)、大量(OR=4.675,95%CI:2.321~6.929)等为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Alb>31.5 g/L是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保护因素(OR=0.411,95%CI:0.288~0.641,P<0.05)。结论 EVL术后应加强对男性患者的健康教育,早期纠正肝功能、凝血功能异常,改善患者Alb水平,防治腹水,提高扎套术实施技术水平,以降低EVL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失血 手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脂饮食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9
8
作者 孙林林 石军 +5 位作者 郝菁华 任万华 阎春英 张捷 林晓燕 崔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54-257,272,共5页
目的建立并研究高脂肪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于第4、8、12周末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随机处死10只。分别检测... 目的建立并研究高脂肪饮食导致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纤维化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30只和模型组30只,分别给予普通饲料与高脂饲料,于第4、8、12周末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随机处死10只。分别检测血清学指标,取肝组织做HE染色及Masson染色,应用图像分析法对Masson染色进行纤维化面积定量分析。结果两组大鼠体重均增加,8周时肝指数明显升高,血清胆固醇及总甘油三酯8周开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转氨酶不同时间点均有升高,8、12周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脂饮食4周末,HE染色可见肝小叶结构完整,汇管区见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无病理性纤维化发生。8周末,达到脂肪肝的诊断标准,开始出现肝纤维化趋势。造模12周,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程度达重度,纤维化面积增大。结论经改良配方后,成功建立了大鼠NASH肝纤维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高脂饮食
下载PDF
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清中PD-1和Tin-3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金燕 邱婷 +5 位作者 吕颐菲 阎春英 王雪 段天娇 张蓉 刘贵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4期1515-1517,1520,共4页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清中PD-1和Tin-3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 目的:分析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以及血清中PD-1和Tin-3含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单纯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接受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超声相关指标、细胞免疫功能及循环血PD-1和Tin-3含量差异。结果:观察组接受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后,超声下肝左叶长径、PVM值大于对照组,门脉内径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CD4^+T、CD4^+T/CD8^+T值高于对照组,CD8^+T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循环血CD8^+T细胞PD-1、Tim-3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米夫定和α-干扰素序贯治疗可以优化慢性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免疫功能负向调节过程,有助于乙肝病毒活性的抑制及病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肝 拉米夫定 Α-干扰素 细胞免疫
下载PDF
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8
10
作者 金燕 邱婷 +5 位作者 吕颐菲 阎春英 王雪 段天娇 张蓉 刘贵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第4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实验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两组孕... 目的探究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替比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我院接收的70例血清HBsAg阳性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替比夫定治疗,实验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治疗。结果两组孕妇治疗前HBeAg、HBVDNA、HBcAb水平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cAb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前HBeAg、HBV-DNA、HBcAb水平较治疗前都有所降低;实验组孕妇分娩前血清HBeAg、HBV-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6个月、12个月HBV-DNA阳性率与HBsAg阳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乙肝病毒感染孕妇,应用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预防婴儿感染乙肝病毒,且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替比夫定 乙肝免疫球蛋白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邱婷 金燕 +2 位作者 吕颐菲 王雪 阎春英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916-919,共4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444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并发PVT者44例,无PVT者400例。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2012年3月~2016年12月收治444例肝硬化患者,其中并发PVT者44例,无PVT者400例。收集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进行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独立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PVT组与无PVT组患者在Child-Pugh评分(7.65±2.01对6.90±1.85)、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白蛋白、门静脉内径、脾脏长径、脾脏厚径、门静脉流速和糖尿病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内径(OR=1.258,95%CI 1.035~1.616,P=0.009)、D-二聚体(OR=3.915,95%CI 2.243~5.796, P=0.000)和糖尿病(OR=4.189,95%CI 2.067~6.231,P=0.000)是肝硬化并发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肝硬化并发PVT发生的因素众多,其中血D-二聚体水平升高、门静脉内径增宽和伴有糖尿病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缺氧诱导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的提取与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蓉 阎春英 +3 位作者 高淑娟 王雪 单虎 商博鑫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03-1107,共5页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巨噬细胞分泌产生外泌体,并对外泌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首先采用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促使其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分别收集缺氧干预0,12,24 h的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BCA方法提取外泌体蛋白,使用Western blot... 目的分析缺氧诱导巨噬细胞分泌产生外泌体,并对外泌体的形态特征进行分析鉴定。方法首先采用佛波酯诱导THP-1细胞促使其分化成为巨噬细胞,分别收集缺氧干预0,12,24 h的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通过BCA方法提取外泌体蛋白,使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分析外泌体阴性对照蛋白Histone和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63和HSP70的表达。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及Nanosight NS300仪分析外泌体的形态、特征及粒径大小。结果与缺氧干预0 h及12 h相比,缺氧干预24 h所得的巨噬细胞源性外泌体蛋白含量、CD63及HSP70的表达升高(P<0.05),而三组外泌体中均未检出Histone蛋白。外泌体呈形态均一的类圆形,表面有完整的双层模型结构,大多数外泌体颗粒的粒径集中在154 nm左右。结论成功从缺氧干预巨噬细胞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分离提取出外泌体,通过检测其特异性标志蛋白及形态学分析显示提取的外泌体含量及纯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巨噬细胞 外泌体
下载PDF
食管腺癌患者血清中脂联素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13
作者 张蓉 程妍 +5 位作者 单虎 伍洁 刘冬 王雪 阎春英 张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4期4266-4271,共6页
目的:探讨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患者血清中脂联素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组织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脂联素是否通过调节食管组织炎症而参与抑制肿瘤的进展。方法:收集25例健康人、23例Barrett食管(Barrett'... 目的:探讨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患者血清中脂联素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及肿瘤组织病理特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脂联素是否通过调节食管组织炎症而参与抑制肿瘤的进展。方法:收集25例健康人、23例Barrett食管(Barrett's esophagus,BE)患者和18例EAC患者。登记临床病例资料;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脂联素和TNF-α、IL-8、IL-6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进行HE染色观察食管组织局部炎症情况。结果:健康对照组、BE组、EAC组三组间相比较发现,随着食管病变的加重,食管局部炎症细胞浸润越明显,同时检测到血清中TNF-α、IL-8、IL-6水平逐渐升高,相反血清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与脂联素水平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结论:EAC发病过程中,食管局部炎症反应逐渐加重,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逐渐升高,而脂联素水平逐渐降低,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知,低脂联素血症可能与EAC发生和进展过程中持续存在的慢性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脂联素 BARRETT食管 炎症细胞因子
下载PDF
胃癌细胞中TWIST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4
作者 郭雪艳 蔺敏 +3 位作者 刘贵生 金燕 阎春英 高淑娟 《癌症进展》 2022年第18期1876-1879,1883,共5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TWIST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的人TWIST基因序列设计出1对TWIST全基因扩增引物,从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扩增TWIST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线性化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GV341中,构...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中TWIST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构建。方法参考Genbank的人TWIST基因序列设计出1对TWIST全基因扩增引物,从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SGC7901/VCR中扩增TWIST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线性化克隆入慢病毒表达载体GV341中,构建重组载体GV341-TWIST。将重组载体GV341-TWIST转染至人胃癌293T细胞包装病毒,免疫荧光检测293T细胞形态改变,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TWIST表达水平,实时PCR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成功构建了GV341-TWIST慢病毒表达载体,经限制性酶切后出现651 bp的条带,DNA测序分析证实重组慢病毒载体GV341-TWIST的插入序列有近100%的正确率,重组慢病毒载体转染293T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TWIST融合蛋白为25 kD。实时PCR测定重组慢病毒载体GV341-TWIST病毒滴度2.00E+8 TU/ml。结论本实验成功构建了人重组慢病毒载体GV341-TWIST慢病毒表达载体,在人胃癌293T细胞中高效表达了TWIST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ST 慢病毒载体 胃癌
下载PDF
本科生和住培生对消化内科胃镜教学的认识体会
15
作者 张蓉 邱婷 +4 位作者 阎春英 王雪 朱云清 刘贵生 单虎 《现代医药卫生》 2021年第S01期185-188,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本科生和住培生对临床教学中胃镜教学的认识体会。方法分别选择我院96名内科及普通外科高级职称医生、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生及住培生215名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及实际情况制定胃镜... 目的分析消化内科本科生和住培生对临床教学中胃镜教学的认识体会。方法分别选择我院96名内科及普通外科高级职称医生、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期间在我院消化内科实习的本科生及住培生215名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及实际情况制定胃镜教学相关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胃镜对上消化道系统疾病的重要性、胃镜教学在临床教学中的现状及开展胃镜教学的方法等,采用问卷网收集调查问卷。结果所有人均认为胃镜对于上消化系统疾病非常重要,认为有必要开展胃镜教学并愿意接受胃镜相关知识的培训。86.54%的医生及59.07%的学生认为没必要掌握胃镜操作。实际上,只有35.81%的人在消化内科轮转期间观摩过胃镜,仅约8.37%的人非常了解胃镜检查的注意事项。90%以上的医生和学生均认为应按照流程接受胃镜相关知识培训。结论几乎所有调查者都希望开展胃镜教学并愿意接受胃镜相关知识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教学 胃镜 胃镜教学 本科生 住培生
下载PDF
消化道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现状分析
16
作者 冯燕 常婧 +2 位作者 阎春英 刘芳 苏姣 《华南预防医学》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现状,为临床根除Hp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1—12月期间在西安地区3家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疾病类型、是否接受过Hp根... 目的探讨消化道溃疡患者幽门螺杆菌(Hp)耐药现状,为临床根除Hp提供依据。方法以2022年1—12月期间在西安地区3家医院行胃镜检查的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病历管理信息系统收集年龄、性别、胃癌家族史、疾病类型、是否接受过Hp根除治疗情况等资料,并收集胃镜下采集的生物样本检测结果及药敏试验等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消化道溃疡患者Hp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52例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病例,其中检出Hp感染者741例,感染率77.84%。年龄18~82岁,平均(51.74±11.64)岁,以50~59岁占比最高(27.13%);男性占54.25%,女性占45.75%;3.91%有胃癌家族史;疾病类型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占比最高(50.47%);36.98%接受过Hp根除治疗。培养出的741株Hp菌株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四环素、呋喃唑酮的耐药率分别为82.73%、25.51%、30.90%、5.13%、3.10%、1.75%。以甲硝唑+克拉霉素组合的耐药率最高,为20.11%,其次为甲硝唑+左氧氟沙星16.06%,阿莫西林+四环素0.67%、阿莫西林+呋喃唑酮0.27%,最低为四环素+呋喃唑酮(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为消化道溃疡Hp感染患者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的危险因素(OR=2.732);接受过Hp根除治疗为患者对克拉霉素耐药的危险因素(OR=6.833)。结论消化道溃疡患者Hp菌株对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克拉霉素耐药率较高,且患者年龄、是否接受过Hp根除治疗与Hp耐药状况有关,应鼓励在药敏试验指导下行Hp精准根除治疗,提高Hp根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溃疡 幽门螺杆菌 耐药性
原文传递
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阎春英 石军 +3 位作者 郝菁华 张捷 孙林林 任万华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1-45,共5页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部分大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100 IU/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4周后分别取血和肝组织,从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分子免疫学等方面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 目的研究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成模后部分大鼠小剂量低分子肝素(100 IU/kg)皮下注射进行干预,4周后分别取血和肝组织,从病理组织学、超微结构及分子免疫学等方面观察低分子肝素对酒精性肝损害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分子肝素治疗4周后,大鼠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显下降(P<0.01);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结果显示,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光学、电子显微镜观察见脂肪变性、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改善脂肪代谢、降低瘦素表达而对大鼠酒精性肝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肝素 低分子量 瘦素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阎春英 张蓉 +4 位作者 王雪 张玲娟 金燕 邱婷 李新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8期545-549,共5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表达情况,探讨LncRNA H19在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NAFLD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影像学表现将NAFLD患者分为轻...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lncRNA H19)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血清中表达情况,探讨LncRNA H19在NAFL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NAFLD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CT影像学表现将NAFLD患者分为轻度脂肪肝组(57例),中度脂肪肝组(46例)和重度脂肪肝组(34例),另选取同期体检的患者(无脂肪变性和脂肪性肝炎的其他肝病)140例作为对照组。qRT-PCR检测血清LncRNA H19的表达情况,Pearson法分析血清LncRNA H19与各生化指标相关性,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H19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AFLD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NAFLD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不同程度NAFLD患者之间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中度组比较,重度组患者血清LncRNA H19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NAFLD患者血清LncRNA H19与TG、LDL-C、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HDL-C、ALT、AST、ALP、GGT、TC相关性不明显(P>0.05);血清LncRNA H19预测NAFLD的曲线下面积为0.831,截断值为1.20,敏感度为84.67%,特异度为83.57%。结论:LncRNA H19在NAFLD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与肝脏脂肪变性及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是预测NAFLD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19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清
原文传递
氯沙坦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模型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艳 阎春英 +3 位作者 陈旭 林晓燕 王来城 石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31,共5页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40%CCL4诱导的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备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氯沙坦灌胃,共6周,分别取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偏光显微镜下...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40%CCL4诱导的大鼠肝脏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制备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氯沙坦灌胃,共6周,分别取血和肝组织,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偏光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的程度;免疫组化检测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检测大鼠肝组织中AngⅡ、AT1R mRNA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氯沙坦干预组炎症反应、纤维化程度明显减轻,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肝功能改善;肝组织中AngⅡ、AT1R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氯沙坦可能通过降低AngⅡ、AT1R的表达,而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起到一定的保护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沙坦 肝纤维化 血管紧张素Ⅱ 大鼠 WISTAR
原文传递
在探索中前进
20
作者 阎春英 《宁夏教育》 2000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施素质教育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师德建设 教学管理 面向现代化 校园环境 必由之路 推进 人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