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富余组织-T细胞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1例
1
作者 代贺阳 张丽霞 +2 位作者 郑国娜 阎晓路 李庆霞 《安徽医学》 2023年第9期1146-1147,共2页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季肋区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3天”于2019年2月26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胸椎MRI示:C7-T7椎体及附件、T6椎体水平髓外异常信号影,转移不排除。PET-CT(2019年3月4日)示:全身多组高代谢淋巴结,多处... 病例资料患者,女性,77岁,因“季肋区疼痛半月,加重伴双下肢活动受限3天”于2019年2月26日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胸椎MRI示:C7-T7椎体及附件、T6椎体水平髓外异常信号影,转移不排除。PET-CT(2019年3月4日)示:全身多组高代谢淋巴结,多处骨骼高密度影,肝内多处及右肺下叶胸膜区高代谢结节,脾大并代谢弥漫、局限性增高,淋巴瘤可能性大。Ann Arbor分期Ⅳ期。IPI评分5分(见图1A)。初步诊断:淋巴瘤,Ann Ar‐bor分期为Ⅳ期B(累及脊柱、肺、肝、脾)。考虑保守治疗效果差,2019年3月14日在全麻下行胸椎后路椎板、病灶切除减压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人民医院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高代谢 右肺下叶 椎体水平 脾大 季肋区 病例资料
下载PDF
复发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CA153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李庆霞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81-482,共2页
目的探讨复发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CAl5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9例乳腺癌复发组患者、186例乳腺癌无复发组患者,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血清IGF-1和CAl53水平。结果乳腺癌复发组患者血清IGF-1、CAl53水平[(183.3±33.6)... 目的探讨复发乳腺癌患者血清IGF-1、CAl53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69例乳腺癌复发组患者、186例乳腺癌无复发组患者,用ELISA法和RIA法分别测定血清IGF-1和CAl53水平。结果乳腺癌复发组患者血清IGF-1、CAl53水平[(183.3±33.6)、(75.8±6.7)]均高于乳腺癌无复发组患者[(89.7±21.5)、(16.9±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IGF-1水平与CAl53水平呈正相关(r=0.63,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清IGF-1、CAl53的水平变化可能有助于预测乳腺癌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糖类抗原153
下载PDF
国产比阿培南治疗中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阎晓路 董元洪 王晶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0年第3期160-162,186,共4页
目的评价国产比阿培南治疗中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8例中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组1(59例)静脉滴注比阿培南(国产);组2(59例)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疗程均为7~14d。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 目的评价国产比阿培南治疗中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8例中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2组,组1(59例)静脉滴注比阿培南(国产);组2(59例)静脉滴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疗程均为7~14d。结果两组临床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74.57%对61.02%,90.63%对88.24%;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8%和8.47%,组间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比阿培南治疗中度至重度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相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阿培南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 感染 呼吸道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及二甲双胍治疗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1 位作者 杜丽艳 李庆霞 《药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之间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为2型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就诊的乳腺癌非糖尿病患者106例...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与乳腺癌的关系,以及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之间乳腺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为2型糖尿病组,选取同时期就诊的乳腺癌非糖尿病患者106例为对照组,其中2型糖尿病组按治疗方案中是否使用二甲双胍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非二甲双胍组进行亚组分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分期、肿瘤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及预后,生存曲线分析二甲双胍治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型糖尿病组较对照组的乳腺癌患者年龄更大,绝经后患者比例更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体质量、家族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分期更晚、组织学分级更高,分子分型Basal-like分型者更常见,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局部复发、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比例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与非二甲双胍组比较一般情况、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二甲双胍治疗后较非二甲双胍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总生存率及去除其他死亡原因生存率高(P<0.05)。结论2型糖尿病可能是影响乳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绝经后妇女中尤为显著,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能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乳腺癌 二甲双胍 临床特点 预后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孙云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20期3165-3167,共3页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肿瘤中位居第二。2010年《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乳腺癌患者约占全球的15%,其数量已超过20万例。2011年美国权威杂志公布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 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全球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女性肿瘤中位居第二。2010年《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指出中国乳腺癌患者约占全球的15%,其数量已超过20万例。2011年美国权威杂志公布乳腺癌占女性新发恶性肿瘤的30%,在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位居第一。根据大量研究报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1ike growth fator-1,IGF-1)参与正常乳腺的发育并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与乳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乳腺 胰岛素生长因子-1
下载PDF
扶正利胆汤改善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胃排空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田溢卿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4年第12期17-18,共2页
目的:探讨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胃排空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贲门癌术后早期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 目的:探讨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胃排空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贲门癌术后早期出现胃排空障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试验组疗效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贲门癌术后早期给予扶正利胆汤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胃排空障碍,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利胆汤 贲门癌 胃排空障碍
下载PDF
美罗培南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感染28例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1 位作者 隋爱霞 王娟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1期104-105,共2页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在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癌等肿瘤合并感染患者应用美罗培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美罗培南的用量和用法为:1.5~3.0g/d,q8h静脉滴注,疗程5~14d。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目的:评价美罗培南在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感染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肺癌等肿瘤合并感染患者应用美罗培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美罗培南的用量和用法为:1.5~3.0g/d,q8h静脉滴注,疗程5~14d。根据卫生部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标准判定疗效。结果:美罗培南治疗本组恶性肿瘤合并感染的有效率为76.7%。结论:美罗培南治疗恶性肿瘤合并感染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恶性肿瘤 感染
下载PDF
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术后胆囊收缩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8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孙云 《中国药事》 CAS 2014年第8期917-920,共4页
目的研究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术后胆囊收缩障碍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选择12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汤,连服20天;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口服等体积的水... 目的研究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术后胆囊收缩障碍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选择12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汤,连服20天;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第10天口服等体积的水,连服20天;在实验治疗期间,对上述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3天、术后30天对胆囊进行超声波指标测定,测定条件是空腹、服用脂餐0.5小时后、服用脂餐1小时后,应用超声波测定胆囊最大纵切面积、长径、短径,计算胆囊超声容积、排空率指标,并在术前3天、术后30天测定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的容积、排空、排空率及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浓度。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胆囊容积较术前明显增大(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胆囊容积较术前没有显著性改变;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胆囊容积无显著差别(P>0.05);术后试验组胆囊容积比对照组患者的胆囊容积明显缩小,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浓度比较:术前两组CCK浓度无明显差别(P>0.05);术后对照组患者CCK浓度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CCK浓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P>0.05),术后试验组患者较对照组血清CCK浓度明显升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癌术后出现胆囊排空障碍,术后胆囊容积与术前相比明显增大。扶正利胆汤可以提高血清CCK浓度,改善术后胆囊容积,对于贲门癌术后的胆囊收缩障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利胆汤 贲门癌 胆囊收缩障碍 胆囊收缩素
下载PDF
扶正利胆方对贲门癌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影响
9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邓新娜 《河北中医》 2015年第8期1141-1144,共4页
目的观察扶正利胆方对贲门癌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术后第10 d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方,连服3个月;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2组均于术前3 d,术后1、3、6个月... 目的观察扶正利胆方对贲门癌术后胆囊结石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贲门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术后第10 d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方,连服3个月;对照组60例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2组均于术前3 d,术后1、3、6个月测空腹血清胆囊收缩素(CCK)浓度,并做胆囊超声测定空腹及脂肪餐后30 min、l h后胆囊最大纵切面积、长径、短径,计算胆囊超声容积、胆囊收缩率等,并记录胆囊结石发生人数,比较2组手术后胆囊的容积、胆囊收缩率、空腹血清CCK浓度及术后胆囊结石发病率。结果治疗组术后较对照组胆囊容积减小,胆囊收缩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较对照组空腹血清CCK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治疗组胆囊结石发生病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正利胆方可以提高贲门癌术后患者血清CCK浓度,改善胆囊收缩功能,降低胆囊结石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胃切除术 副作用 胃肿瘤 外科学 贲门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18例的初步疗效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娟 吴娟 +5 位作者 魏东 隋爱霞 阎晓路 赵静 张宏涛 王泽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20个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活度1.11×107~2.96×107B...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初步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18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共20个病灶,应用近距离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粒子活度1.11×107~2.96×107Bq(0.3~0.8 m Ci),处方剂量60~110 Gy,CT引导下经皮、经肝植入粒子,术后验证D90(90%靶体积接受的剂量)53~107 Gy,评价患者临床受益反应(CBR)、2个月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观察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时间2~15个月,中位时间5个月;1年生存率22.2%。临床受益率72.2%,有效率70%,2个月局部控制率9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近期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 ^125I粒子植入 近距离放射治疗
下载PDF
不同成分营养餐对肠促胰岛素分泌及胰岛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哲 阎晓路 +3 位作者 宋光耀 马博清 李彩英 杨朝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6期3235-3239,共5页
目的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成分营养餐,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首先食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于试验当日接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高... 目的通过给予糖耐量正常受试者不同成分营养餐,探讨其对肠促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于2010年招募15例健康志愿者,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受试者首先食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于试验当日接受高碳水化合物饮食(HC)、高蛋白饮食(HP)、高脂肪饮食(HF)之一作为早餐摄入,然后再采用标准饮食洗脱1周,重复试验过程,分别进食3种不同的营养餐。测定进餐后0、30、60、120、180、240 min血糖、胰岛素、抑胃多肽(GIP)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水平。结果受试者进食3种营养餐后血糖、胰岛素、GIP、GLP-1时间与组间对其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P<0.05)。受试者进食3种营养餐后AUC血糖30 min、AUC血糖240 min、AUC胰岛素30 min、AUC胰岛素240 min、AUCGIP30 min、AUCGIP240 min、AUCGLP-130 min、AUCGLP-1240 min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C AUC血糖30 min、AUC血糖240 min、AUC胰岛素30 min、AUC胰岛素240 min、AUCGIP30min、AUCGIP240 min、AUCGLP-130 min、AUCGLP-1240 min均高于HP和HF,HP AUC胰岛素30 min、AUCGIP30 min高于H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营养餐ΔI30/ΔG30、AUCI/AUC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PΔI30/ΔG30高于HC、HF,HF AUCI/AUCG低于HC、H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 AUC胰岛素30 min与AUCGIP30 min、AUCGLP-130 min呈正相关(r=0.476、0.535,P<0.05)。HC AUCGLP-130 min与AUC血糖30 min呈正相关(r=0.517,P<0.05)。HP AUC胰岛素30 min与AUCGIP30 min呈正相关(r=0.433,P<0.05)。结论不同成分营养餐均可影响GIP、GLP-1分泌及胰岛功能变化;HC促进GIP、GLP-1以及胰岛素分泌作用最明显;HP可明显促进早期GIP、胰岛素的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也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膳食 胰高血糖素样肽1 肠抑胃肽 膳食碳水化合物 膳食蛋白质类 膳食脂肪类
下载PDF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漪涛 任朝英 +3 位作者 阎晓路 刘彩芳 赵晓晖 李中信 《临床荟萃》 CAS 2011年第4期332-334,共3页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多种原因,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部分患者甚至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这些晚期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和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OX)方案是目... 结直肠癌是危害人类健康及生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但由于多种原因,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部分患者甚至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这些晚期患者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方案和氟尿嘧啶+奥沙利铂(FOLFOX)方案是目前晚期结直肠癌的标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恩度 奥沙利铂 卡培他滨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卡铂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腹水 被引量:6
13
作者 梁巍 赵晓晖 +3 位作者 贾漪涛 隋爱霞 阎晓路 王娟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2274-2274,共1页
关键词 卡铂 复方苦参注射液 恶性腹水
下载PDF
FGFR1在乳腺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颜聪亚 张炎 +4 位作者 李庆霞 阎晓路 苗军程 潘海燕 邢雅军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02-605,共4页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FGFR1)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FGFR1的表达情况。结果 FGFR1在浸润性导管癌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7.5%、1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GST-π阳性及阴性乳腺浸润性癌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60.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TOPOⅡα阳性及阴性乳腺癌患者中表达率分别为47.2%、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R1在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Basal-like型中表达率分别为25.0%、35.3%、56.3%、63.6%,FGFR1表达率在Luminal A和HER2过表达型、Luminal A和Basal-like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各组表达率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GFR1与ER、PR、HER2状态无相关性(P>0.05),但FGFR1与内分泌治疗耐药呈正相关(P<0.05)。结论 FGFR1在浸润性导管癌的不同分子分型中表达有差异,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导管 乳腺 病理学 受体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型 生物合成 免疫组织化学 谷胱苷肽S-转移酶pi DNA拓扑异构酶类 Ⅱ型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雌激素 预后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治愈高龄腮腺癌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娟 范会革 +5 位作者 贾漪涛 徐丽君 梁巍 隋爱霞 赵晓晖 阎晓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33-2633,共1页
患者男,80岁.主因左耳前肿物1.5年,迅速增大伴胀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KPS 80分,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耳前可见一约7.5 cm×4.5 cm大小肿物,表面红肿、张力大,质硬、中央囊性感,固定,压痛.腮腺CT平扫示:左侧腮腺区域可见... 患者男,80岁.主因左耳前肿物1.5年,迅速增大伴胀痛1个月入院.入院后查体:KPS 80分,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耳前可见一约7.5 cm×4.5 cm大小肿物,表面红肿、张力大,质硬、中央囊性感,固定,压痛.腮腺CT平扫示:左侧腮腺区域可见一大小6.5 cm×3.5 cm肿大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图1).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示:找到中度异型裸核细胞.病理报告:左耳前鳞状上皮及涎腺样组织,考虑黏液表皮样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癌 粒子植入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软组织密度 治愈 黏液表皮样癌 浅表淋巴结 CT平扫
下载PDF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AIB1与Ki67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阎晓路 任冬飞 +4 位作者 赵静 李娜 颜聪亚 张丽霞 李庆霞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乳腺IDC组织石蜡标本中AIB1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IB1及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性抗原1(AIB1)及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及二者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乳腺IDC组织石蜡标本中AIB1及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AIB1及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00%和80.00%。它们的表达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关系密切(P<0.05),而均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AIB1表达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Ki67表达与肿瘤大小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是影响AIB1及Ki67阳性表达最主要因素,P值均<0.05;在80例Ki67蛋白阳性表达的乳腺IDC中有68例同时表达AIB1,AIB1与Ki67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AIB1及Ki67蛋白可能是乳腺ID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二者可能共同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乳腺ID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AIB1 KI67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阎晓路 高哲 孙云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9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贲门癌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试验组患者... 目的探讨扶正利胆汤对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河北省人民医院普通外科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贲门癌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抗炎、补液等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0天开始口服扶正利胆汤,连服20 d。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术后第10天)、治疗后(术后30 d)进行KPS评分,检测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即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并计算CD+4/CD+8比值。治疗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及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和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7%,高于对照组的65.1%(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各项生命体征稳定。结论扶正利胆汤能增加贲门癌患者术后早期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助于病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正利胆汤 贲门癌 免疫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娟 公维宏 +5 位作者 徐建彬 隋爱霞 赵娜 阎晓路 贾漪涛 粱巍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应用粒子植入组织间照射治疗消化道肿瘤国内外已有报道。2003年至2006年间,我们对本院4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组织间放疗,术后观察随访,现将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报告如下。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放疗 并发症 防治措施
原文传递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1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公维宏 王娟 +5 位作者 刘新平 赵文清 徐建彬 赵娜 隋爱霞 阎晓路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25-227,共3页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肝癌在国内外已有尝试且初显成效。我科2003—2007年行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1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 转移性肝癌 国内外 原发性
原文传递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分布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哲 段凯欣 +4 位作者 阎晓路 吕秀芹 张哲 陈树春 宋光耀 《中华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8-144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分布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选择从建库至202... 目的系统评价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肪分布的影响。方法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Cochrane循证医学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医学文摘数据库(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选择从建库至2021年12月发表的有关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研究,并提取相关数据。试验组使用利拉鲁肽,对照组使用安慰剂、活性药物、饮食干预或为基础药物对照。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内脏脂肪组织和皮下脂肪组织,并评估其他人体测量指标,包括体重、腰围及体重指数。采用Review Manager 5.4.1和STATA 16.0进行统计学分析,Egger检验评估发表偏倚,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包括10项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利拉鲁肽组可显著降低内脏脂肪组织[标准化均值差(SMD)=-0.69 cm^(2),95%CI-1.09~-0.29 cm^(2),I^(2)=78%,P<0.05]和皮下脂肪组织(SMD=-0.48 cm^(2),95%CI-0.77~-0.19 cm^(2),I^(2)=50%,P<0.05),另外也显著降低了体重[加权均值差(WMD)=-3.65 kg,95%CI-4.45~-2.85 kg,I^(2)=0,P<0.05]、腰围(WMD=-3.07 cm,95%CI-4.63~-1.51 cm,I^(2)=75%,P<0.05)及体重指数(WMD=-1.23 kg/m2,95%CI-1.62~-0.84 kg/m2,I^(2)=50%,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显著降低内脏脂肪和皮下脂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体脂分布 META分析 利拉鲁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