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经筋理论的膝骨关节炎患者“筋结点”超声解剖学特征分析与针刀治疗的疗效评价研究
1
作者 阚丽丽 张倩 +2 位作者 郝小路 周娜 王海东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2期12-16,22,共6页
目的:借助可视化肌骨超声深入剖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局部经筋病灶点的病理特征,并综合评价弓弦平衡针刀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为今后针刀精准辨位定点及安全入路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 目的:借助可视化肌骨超声深入剖析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局部经筋病灶点的病理特征,并综合评价弓弦平衡针刀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差异,为今后针刀精准辨位定点及安全入路研究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治疗组和针刺对照组,每组60例。针刀治疗组进行弓弦平衡针刀法治疗,每周2次;针刺对照组选取犊鼻、内膝眼、阳陵泉、梁丘、鹤顶,及局部阿是穴进行针刺,同时根据不同的证型进行配穴加减,每周3次。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根据肌骨超声下“筋结点”的精确定位、层次解剖、回声特点深入剖析经筋病灶点的超声影像学特征,采用股直肌羽状角、肌纤维横断面积、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综合评价2组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WOMAC评分、股直肌羽状角、平均肌纤维厚度、弹性应变率、IL-1β、TNF-α水平,及膝关节疼痛程度、僵硬、日常活动能力方面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 <0.05);其中,针刀治疗组在提升股直肌羽状角、增加肌纤维厚度、降低弹性应变率、降低致炎致痛因子水平方面优于针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正常膝关节超声解剖结构相比,患者膝关节各针刀松解点(筋结点)处呈现出不同程度回声增强,同时伴有滑膜增厚、增生、关节腔积液、滑囊积液等典型超声影像学特征。结论:肌骨超声能够精准呈现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经筋病灶点的解剖位置、解剖层次等超声病变特征,证实弓弦平衡针刀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针刀医学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经筋理论 弓弦平衡针刀法 小针刀 超声解剖学 肌骨超声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2
作者 金芳梅 李浩林 +5 位作者 阚丽丽 陈平 杨娟娟 张旭明 杨天宁 王海东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58-163,共6页
目的 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0年1月1日-2022... 目的 分析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后续研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 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2000年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收录的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研究文献,利用NoteExpress3.6.0软件对文献进行人工筛选,借助Excel2019绘制发文趋势图和期刊分布图;采用VOSviewer1.6.18软件绘制核心作者合作网络、机构合作密度视图和关键词共现图谱,使用CiteSpace6.1.R4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分析图、时间线图及关键词突现图谱,并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 304篇文献,发文量总体呈增长态势;纳入文献涉及318本期刊、2 890位作者,发文量最多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分析得出文献关键词1 181个,形成12个有意义的聚类,并展现出了湿热蕴结型、炎性因子、中医药疗法等20个突现词。结论 中医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中药内服外敷、临床疗效观察及中药外敷、针刺、刺血疗法、电针、火针、针刀等中医外治法,备受关注的中医证型是湿热蕴结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痛风性关节炎 VOSviewer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2000-2022年中医药调控骨代谢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浩林 雒扬 +5 位作者 李伟青 王爱华 金芳梅 阚丽丽 杨娟娟 王海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56-62,共7页
目的分析中医药调控骨代谢研究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2000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中医药调控骨代谢研究相关文献。采... 目的分析中医药调控骨代谢研究相关文献,了解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收录的2000年1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中医药调控骨代谢研究相关文献。采用NoteExpress3.6.0软件进行去重及人工筛选,采用Excel2019绘制发文趋势折线图和来源期刊饼状图,采用VOSviewer1.6.18软件绘制核心作者密度视图和关键词共现网络,采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突现、时间线分析,并绘制相应图谱。结果共纳入2405篇文献,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涉及5551位作者,形成以郑洪新、沈霖、宋敏、王丽丽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文献关键词形成了13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成骨细胞、骨密度、实验研究、信号通路、乳腺癌、中医证候等;备受关注的中医药干预手段有左归丸、仙灵骨葆胶囊、淫羊藿、葛根素、针灸、电针、穴位敷贴等,主要涉及OPG/RANKL/RANK、Wnt/β-catenin、BMP/Smad、Hedgehog等信号通路的研究。结论中医药调控骨代谢研究近年热度较高,尚需研究团队间加强学术交流及合作。研究热点主要涉及4个方面:骨代谢生化指标的调控、相关信号通路、中医证候及中医药干预手段的更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骨代谢 VOSviewer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名中医王海东基于“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经验 被引量:1
4
作者 陶鹏飞 陈平 +7 位作者 张浩 张小强 金芳梅 阚丽丽 杨会军 杨娟娟 李浩林 王海东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11期1613-1616,共4页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出自《灵枢》,是阴阳辨证在经筋病辨筋论治中的重要体现。非特异性下腰痛属“经筋病”范畴,以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病理改变是筋急,病理产物是筋结。针刀具有针和刀的双重优势,可调气和血、疏通经... “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出自《灵枢》,是阴阳辨证在经筋病辨筋论治中的重要体现。非特异性下腰痛属“经筋病”范畴,以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病理改变是筋急,病理产物是筋结。针刀具有针和刀的双重优势,可调气和血、疏通经络、疏筋解结,解除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筋结点,缓解疼痛,恢复腰椎屈伸功能。王海东教授将“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理论应用于非特异性下腰痛的针刀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下腰痛 阳急则反折 阴急则俯不伸 辨筋论治 经筋 针刀治疗 疏筋解结
下载PDF
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娜 刘安国 阚丽丽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5期100-103,共4页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为临床最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病程的不可逆,加之病因、发病机制的复杂,成为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针刀作为一种将传统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有...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作为临床最常见的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好发于中老年人,因其发病率逐年升高,病程的不可逆,加之病因、发病机制的复杂,成为当前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近年来,针刀作为一种将传统针灸针和西医手术刀有机结合的独特疗法,以其轻便灵巧、安全高效的特点,在众多KOA疗法中独树一帜。随着针刀治疗KOA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诸多研究发现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细胞因子及蛋白介导的级联反应密切相关。针刀治疗不仅可使KOA模型兔软骨组织中原本高表达含量的基质金属蛋白酶降低,延缓软骨损伤速度、改善关节退变进程,还可调节K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等相关细胞因子含量,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延缓细胞外基质蛋白的降解,以减少对其关节软骨的纤维结构破坏。此外,针刀疗法通过介导对软骨细胞代谢发挥关键作用的信号通路,调控其相关蛋白及基因的表达水平,减轻关节韧带损伤,促进关节修复。基于此,文章从上述分子机制角度出发,就针刀调控KOA软组织结构、功能可塑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通过基础研究了解该干预背后的科学原理,以期为今后临床KOA针刀疗法的选择提供更为可靠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刀 膝骨性关节炎 分子机制 基质金属蛋白酶 信号通路
下载PDF
2010-2022年中医药调控Th17/Treg平衡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6
作者 李浩林 李伟青 +5 位作者 金芳梅 阚丽丽 张浩 张旭明 闫丽丽 王海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0-57,共8页
目的了解中医药调控Th17/Treg平衡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2010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中医药调控Th17/Treg平衡研究文献... 目的了解中医药调控Th17/Treg平衡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和Web of Science收录的2010年1月1日-2022年4月30日中医药调控Th17/Treg平衡研究文献。采用NoteExpress3.6.0和EndNoteX9进行去重及人工筛选,采用Excel2019绘制纳入文献发文时间趋势图,采用VOSviewer1.6.18软件绘制核心作者密度视图和关键词共现分析图谱,采用CiteSpace5.8.R3软件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及时间线分析。结果共纳入313篇中文文献和338篇英文文献,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加,涉及1445名中文作者和2293名英文作者,中文文献形成了以姚成芳、刘宇、彭杰、朱小勤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英文文献形成了以Liu Jian、Dai Zhenhua等为代表的研究团队。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各形成了10个有意义的聚类,显示该领域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哮喘、溃疡性结肠炎、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备受关注的中药复方及单体为芍药汤、左归丸、三拗汤、信筒子醌、射干苷等,针灸疗法的干预机制同样是研究热点;主要涉及TGF-β、IL-10、IL-23、Foxp3、TNF-α等因子及NF-κB、Akt等信号通路的研究。结论中医药调控Th17/Treg平衡的相关研究近年逐渐增多,发展前景良好,Th17/Treg平衡有望成为中医药治疗免疫、炎症、肿瘤等多类疾病相关研究的核心靶点,但该领域总体发文量较少,作者所在团队之间合作不甚紧密,研究者除扩大经典中药复方在该领域的研究外,对针灸疗法及穴位纳米复合水凝胶这类新颖、有效的治疗策略的机制研究亦需深入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Th17/Treg平衡 VOSviewer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7
作者 赵阳 曲红梅 +5 位作者 李振国 程静 阚丽丽 金艳荣 勾振山 郭菁菁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88-92,共5页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月锦州医科大学外科学医学生3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月锦州医科... 目的 探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月锦州医科大学外科学医学生31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月锦州医科大学外科学医学生32名作为研究组,采用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比2组医学生的成绩、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及教师对2种教学模式的教育质量评估问卷结果。结果研究组医学生的考勤得分、平时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认同人数为8名(100%),高于对照组的4(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模式网络学习与教学内容匹配、能满足大多数学生学习需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的认同人数均为8名(100%),与对照组的5名(62.50%)、5名(62.50%)、4名(5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教师对研究组教学模式的满意人数为8名(100%),与对照组的5名(62.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AI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外科学教学中,可提升学生成绩,其教学内容更为合理且更易于学生理解,有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锻炼及进行自主学习,更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及教师的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混合式教学模式 外科学 教学效果 教学监控 满意度
下载PDF
叙事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曲红梅 赵阳 +4 位作者 李振国 阚丽丽 金艳荣 杨鑫 于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4期57-61,共5页
目的研究分析叙事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锦州医科大学学习临床急诊医学的学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名。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叙事案例教学法进行教... 目的研究分析叙事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急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锦州医科大学学习临床急诊医学的学生64名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32名。对照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研究组采用叙事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完成教学后,对两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叙事能力、共情力、沟通能力、临床带教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教学前,两组学生叙事能力量表各方面评分及总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学生叙事能力量表各方面评分及总成绩明显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学生沟通能力评分及总成绩明显优于教学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叙事能力、共情能力、平行病历书写能力均高于教学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研究组叙事能力量表各方面评分及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时成绩、出科考试成绩及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急诊教学中应用叙事案例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叙事能力、共情力、沟通能力、平行病历书写能力及考试成绩,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事件的发生,也可提高临床带教教学满意度,值得进一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 急诊 共情力 沟通能力 满意度
下载PDF
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阚丽丽 王海东 刘安国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11期935-939,共5页
目的:对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其疗效的优越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数据库中有关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 目的:对针刀疗法治疗颈椎病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比较其疗效的优越性。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至2012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数据库中有关针刀治疗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疗效,比较优越性。结果: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3篇,涉及患者共1 419名。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评价普遍偏低,主要表现在:缺乏大样本、多中心RCT研究;文献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纳入标准、诊断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类型繁多;仅少数文献对远期疗效进行了评估,大多数文献未提到不良事件的发生及脱落情况;所有研究均未使用盲法。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0.19,95%CI(0.15,0.24),P<0.00001];与牵引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30,95%CI(1.18,1.42),P<0.00001]。结论:针刀疗法与常规针刺疗法比较,针刀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优于针刺疗法;与牵引疗法比较,由于样本量较小,发表偏倚明显,针刀疗法相比牵引疗法的优越性还有待于今后大样本的荟萃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针刀疗法 针刺疗法 牵引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耐高温有机保焊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阚丽丽 聂浩宇 +2 位作者 王秀昀 张广昊 陈厚和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056-1059,I0002,共5页
以苯并咪唑和糖类聚合物PS为成膜物质,甲酸–醋酸为主要溶剂,制备了水性有机保焊剂(OSP)。研究了影响OSP稳定性以及OSP处理后印制线路板(PCB)抗氧化性的主要因素,获得了优化的OSP配方为:苯并咪唑1.5%,PS 0.45%,甲酸–醋酸7.5%,Cu SO4... 以苯并咪唑和糖类聚合物PS为成膜物质,甲酸–醋酸为主要溶剂,制备了水性有机保焊剂(OSP)。研究了影响OSP稳定性以及OSP处理后印制线路板(PCB)抗氧化性的主要因素,获得了优化的OSP配方为:苯并咪唑1.5%,PS 0.45%,甲酸–醋酸7.5%,Cu SO4·5H2O 0.4%,水余量;p H 4.3。该OSP可在室温稳定贮存30 d以上。PCB于45°C下在其中浸渍处理1 min后,在室温下的抗氧化时间可达15 d,在300°C高温下能抵抗10 s的热冲击3次,满足高温无铅焊接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制线路板 有机保焊剂 苯并咪唑 稳定性 防腐 热冲击
下载PDF
疏筋解结针刀闭合松解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功能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阚丽丽 王海东 刘安国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9年第5期17-19,26,共4页
目的:观察疏筋解结针刀闭合松解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筋解结针刀闭合松解术,每周1次... 目的:观察疏筋解结针刀闭合松解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疏筋解结针刀闭合松解术,每周1次。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包括脊柱疼痛评分、Sch?ber试验、晨僵时间和扩胸度)、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度(BASDAI)评分、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在脊柱疼痛评分、Sch?ber试验、晨僵时间和扩胸度方面较治疗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晨僵时间、扩胸度、BASDAI评分、BASFI评分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在常规药物规范治疗基础上,通过疏筋解结针刀闭合松解术可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减少晨僵时间,显著增加脊柱关节的活动范围,具有疗程短、起效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针刀 疏筋解结 筋结点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正交试验法优选超声提取河豚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阚丽丽 郭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6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研究从河豚鱼内脏中提取河豚毒素(TTX)的最佳提取条件。用超声提取法与传统的水浴法和回流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河豚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设计L9(34)正交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以提出的TTX含量为评价指标,优... 目的:研究从河豚鱼内脏中提取河豚毒素(TTX)的最佳提取条件。用超声提取法与传统的水浴法和回流法进行比较。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对河豚毒素的提取方法进行研究,设计L9(34)正交表,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以提出的TTX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TTX的提取条件。结果:超声时间、乙酸用量、提取次数对TTX的提取量均有影响,其中提取时间有显著影响,最佳提取工艺为用河豚内脏的3倍量的0.1%的乙酸,超声提取3次,每次40min。超声提取法优于水浴法和回流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正交试验 超声提取 紫外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GluRs介导的神经突触内级联反应对视神经元可塑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阚丽丽 刘安国 +3 位作者 孙燕 王觉 马重兵 严兴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43-248,共6页
谷氨酸(Glu)是视觉传导通路上神经元轴突末梢主要的兴奋类神经递质,借助不同亚型的谷氨酸受体(GluRs)广泛参与视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成熟等过程,在视觉信号传递和维持正常视功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视功能可塑性调控机制... 谷氨酸(Glu)是视觉传导通路上神经元轴突末梢主要的兴奋类神经递质,借助不同亚型的谷氨酸受体(GluRs)广泛参与视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和成熟等过程,在视觉信号传递和维持正常视功能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视功能可塑性调控机制中,突触后膜上的离子型谷氨酸受体(iGluRs)被激活,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C)以提升视神经元的突触传递效率。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通过与不同类型的G蛋白偶联而激活神经突触内的级联反应过程,借助细胞内离子水平改变、信号通路增强和特定基因的转录表达途径,发挥对突触结构和功能重塑的间接调控作用。上述不同亚型的GluRs共同参与调节了视觉信号传递的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过程。现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从大脑视皮层神经元突触膜上不同亚型的GluRs入手,阐述视觉剥夺后基于不同亚型GluRs介导的视觉可塑性级联反应机制,以期为今后弱视中枢发病机制的研究和有效的靶点治疗药物的开发指明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功能重塑 神经递质 谷氨酸受体 突触可塑性调节 级联反应信号通路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的效果 被引量:5
14
作者 阚丽丽 颜培娥 韩亮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兖矿新里程总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血清炎症因子、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和28 d死亡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生命体征指标、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1、3、7天的C反应蛋白、白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28 d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N末端B型利钠肽原、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APACHE-Ⅱ评分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心率、体温、GC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症脓毒症合并应激性心肌病患者治疗中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可增强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和心肌损伤,改善其心功能,促使其生理机能和生命体征恢复,有利于尽早控制其病情,降低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应激性心肌病 连续性血液净化 治疗效果
下载PDF
电针“三阴”穴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严兴科 刘安国 +4 位作者 何天有 阚丽丽 董莉莉 王军燕 李华章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穴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局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皮内注射同种异体Wistar雄性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复制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观察电针"三阴"穴对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局部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在大鼠皮内注射同种异体Wistar雄性大鼠前列腺蛋白提纯液,辅以双重免疫佐剂复制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大鼠模型。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舍尼通对照组、电针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造模处理,45 d后,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以抓取、捆绑、固定处理,电针组和舍尼通组分别给予电针"三阴"穴治疗和舍尼通药物灌胃。连续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7 d,间隔1 d,共15 d)后处死各组动物,检测各组动物前列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iNOS)、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前列腺组织中TNF-α表达显著升高[(32.20±1.65)pg/ml vs(15.31±1.36)pg/ml](P<0.01)、iNOS活性显著增强[(1.25±0.23)U/ml vs(0.81±0.33)U/ml](P<0.01),T-AOC活性显著减低[(1.11±0.15)U/ml vs(1.56±0.16)U/ml](P<0.01),MDA含量明显增高[(0.91±0.21)nmol/ml vs(0.66±0.14)nmol/ml](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前列腺组织中TNF-α表达[(17.32±2.69)pg/ml]明显降低(P<0.01)、iNOS活性[(0.98±0.15)U/ml]显著减低(P<0.05),T-AOC活性[(1.44±0.26)U/ml]明显增加(P<0.05),MDA含量[(0.70±0.20)nmol/ml]明显减低(P<0.05)。结论:电针"三阴"穴能够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活性,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细胞侵润,并提高局部抗氧化防御系统活性,从而抑制前列腺组织形态结构的损伤,减轻炎症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 “三阴”穴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合酶 总抗氧化能力 丙二醛
原文传递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4
16
作者 汪浩 项东阳 +2 位作者 孟颖 阚丽丽 曹仲茹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4期2266-2269,共4页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1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 目的探讨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91例肺癌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肺癌化疗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实施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本研究中,4例对照组患者、4例观察组患者因未能完成干预流程,而予以排除;最终对照组纳入43例,观察组纳入40例。观察组第1、2次化疗后焦虑评分分别为(40.95±6.32)分、(40.38±5.77)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7.35±6.59)分、(48.42±5.72)分(P<0.05);观察组第1、2次化疗后抑郁评分分别为(44.20±5.37)分、(43.68±4.97)分,亦明显低于对照组(50.35±6.15)分、(51.77±5.86)分(P<0.05)。观察组第1、2次化疗后焦虑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2次化疗后抑郁发生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角色、躯体、情感及认知评分分别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疲劳、便秘、食欲下降及呼吸困难评分分低于对照组;此外,观察组整体健康状况评分,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对缓解患者紧张、抑郁情绪,改善患者认知、情感、躯体及角色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段性认知行为干预 肺癌 化疗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的肺动脉及其分支血流动力学数值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文普 阚丽丽 王丽华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02-609,共8页
目的:定量研究肺动脉(PA)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寻求其与肺动脉高压(PAH)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结合临床测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影像数据,对肺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真实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立体几何结构;针对重建后的肺... 目的:定量研究肺动脉(PA)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寻求其与肺动脉高压(PAH)发生、发展的关联。方法:结合临床测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和CT影像数据,对肺动脉及其分支进行三维重建,获得真实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立体几何结构;针对重建后的肺动脉及其分支的三维几何模型,主肺动脉入口条件采用Womersley脉动速度分布,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求解了心动周期内肺动脉及其分支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心动周期内不同时期的流场、压力和壁面剪切应力的变化情况,及其对生理过程的影响。结果:仿真计算表明,正常成人在心脏收缩期,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分支压力均较舒张期高,收缩期右肺动脉压力明显高于左肺动脉,右叶间动脉压力较左侧高;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内的流速有显著性差异,右肺动脉远端流速远大于左肺动脉;在收缩期,右肺动脉分叉前近端血流形成高壁面剪切力场。结论:右肺动脉近端和右叶间动脉是承受压力较大,最早出现改变的阶段,对于早期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应着眼于此段动脉的形态及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数据 右肺动脉 肺动脉分支 血流动力学参数 数值研究 image based pulmonary artery 主肺动脉 肺动脉压力 肺动脉高压 收缩期 左肺动脉 叶间动脉 心动周期 血流动力学环境 三维几何模型 计算流体力学 壁面剪切应力 显著性差异
下载PDF
铺灸疗法为主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安国 严兴科 +2 位作者 阚丽丽 董莉莉 王军燕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12期51-54,共4页
目的:评价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疗效的优越性、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2000年到2012年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中收录的有关铺灸疗法为主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 目的:评价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疗效的优越性、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从2000年到2012年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F)中收录的有关铺灸疗法为主治疗AS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文献,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iew Manager 5.1软件进行荟萃分析(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17篇,涉及患者共1 700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铺灸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总体有效率优于口服西药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4,95%(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14,1.35);与针刺疗法比较,合并后效应指标RR=1.27,95%CI(1.05,1.53)。结论:此次纳入研究文献质量普遍偏低:全部为单中心RCT研究,无多中心研究。其次,随机分组方法不够准确,多数文献未描述随访、脱落、远期疗效情况,诊断标准、疗效评价指标种类繁多,未能采取国际公认的标准。与口服西药疗法比较,铺灸疗法的总体有效率远高于口服西药疗法,疗效优越且复发率较低,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和针刺疗法比较,虽然药物铺灸疗法总体有效率较高,由于纳入研究数目较少,总病例数亦少,无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对比,其结果有待于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铺灸 药物铺灸 长龙灸 督灸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评价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安国 严兴科 阚丽丽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特征性红外热谱改变,建立其辅助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符合CP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50例,招募同年龄段健康男性志愿者20例,采集健康男性和CP患者的下腹... 目的: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索慢性前列腺炎(CP)患者的特征性红外热谱改变,建立其辅助诊断方法,为临床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符合CP诊断标准的男性患者50例,招募同年龄段健康男性志愿者20例,采集健康男性和CP患者的下腹部红外热谱,对比分析CP患者红外热谱的异常温度改变特征,建立CP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和疗效评价手段。结果:CP患者的下腹部红外热谱具有特征性的温度改变。与同年龄段健康男性相比,CP患者的下腹部平均温度值、H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下腹部低温区温度值)、P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耻骨联合区平均温度值)、S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阴囊区平均温度值)、G值(下腹部平均温度值-双侧腹股沟平均温度值)改变都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并且其下腹部平均温度值与自身CPSI积分值呈负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519,阴囊区平均温度值与自身CPS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Pearson相关系数为0.446。另外,除H值外,P、S、G值与自身CPSI积分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P<0.01),其中S值与自身CPSI积分相关性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898,两者呈显著负相关。结论:CP患者下腹部具有特征性红外热谱温度改变,将这些特异性红外温度指标作为应用于CP的辅助诊断、症状评估和疗效评价,不失为一种简单、直观、便捷、准确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前列腺炎 红外热谱 针刺效应
原文传递
强直性脊柱炎与相关经络关系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伯胜 王海东 +1 位作者 金芳梅 阚丽丽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3期60-62,共3页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与相关经络关系及腧穴应用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并配合手工查阅先秦到民国中医文献中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疾病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法对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疾病的腧...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强直性脊柱炎与相关经络关系及腧穴应用规律。方法:电子检索《中华医典》第5版,并配合手工查阅先秦到民国中医文献中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疾病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法对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疾病的腧穴、归经、治疗方式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85条,涉及腧穴71个,腧穴使用总频次为482次,归属9条经脉,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阴肾经不仅腧穴使用频率高,而且腧穴使用频次明显高出其他经脉,使用频次高的腧穴有肺俞、委中、腰俞、风池、大钟、大肠俞、昆仑、志室、章门、合阳、中膂俞等。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与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阴肾经密切相关,针灸治疗取穴应以该经脉的腧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经络 腧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