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1-2020年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1
作者 孙亚非 张艳伟 +3 位作者 吕丹妮 阮威涵 庄志远 张刘祯怡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13,共16页
在人类活动和快速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基于2001-2020年间南海周边河流数据及海表悬浮沉积物浓度数据,探究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南海周边河... 在人类活动和快速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发生巨大变化。本文基于2001-2020年间南海周边河流数据及海表悬浮沉积物浓度数据,探究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2001-2020年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超过345 Mt/a,人类活动导致珠江、红河、湄公河入海沉积物通量减少约300 Mt/a。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还受台风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是影响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台风期间台湾地区的高屏溪入海沉积物通量可达全年总量的89%。在东亚季风系统影响下,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表现出雨季高、旱季低的变化特征,雨季期间入海沉积物通量占全年总量的80%以上,相应地,河流表层羽流在雨季具有浓度高和扩散范围大的典型特征。受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的影响,南海周边河流流量和入海沉积物通量也存在不同周期变化,南海周边大型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表现出2.5~3.0 a的变化周期,并与NI?O3.4指数存在相关性。本文利用20年的河流数据系统论证了台风、气候变化和大坝建设对21世纪以来南海周边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的影响,在源汇过程研究及流域治理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河流入海沉积物通量 大坝建设 气候变化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碎屑岩物源聚类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何昕锴 李晓龙 +2 位作者 赵洪 阮威涵 许长海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6期11-19,共9页
重矿物聚类分析是研究沉积物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东海陆架西湖凹陷古近系宝石组至新近系龙井组32口钻井900多个砂岩样品的重矿物Q型、R型聚类和ZTR趋势线等分析认为:西湖凹陷碎屑岩主要具有2种不同性质的物源,其沉积区分别位于凹陷北... 重矿物聚类分析是研究沉积物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东海陆架西湖凹陷古近系宝石组至新近系龙井组32口钻井900多个砂岩样品的重矿物Q型、R型聚类和ZTR趋势线等分析认为:西湖凹陷碎屑岩主要具有2种不同性质的物源,其沉积区分别位于凹陷北部和中南部。凹陷中南部可以进一步划分出5个次级母岩分区,分别位于西斜坡带中部、西次凹北部和南部、中央反转构造带北部和南部。西湖凹陷北部碎屑岩母岩主要为酸性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南部碎屑岩母岩主要为变质岩,岩浆岩次之。西湖凹陷北部沉积物源主要为虎皮礁隆起带;而中南部沉积物源主要为海礁隆起和钓鱼岛隆褶带,这2个物源区母岩岩性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矿物 聚类分析 沉积物源 西湖凹陷
下载PDF
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及其沉积效应研究进展
3
作者 吕丹妮 张艳伟 +2 位作者 刘志飞 赵玉龙 阮威涵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43,共12页
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直接调控深海沉积过程,属于深海科学最关键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层。虽然根据有限的观测发现深海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受控于海洋多尺度运动,与深海底边界层理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深海底边界层多时空变化特征对深海沉... 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直接调控深海沉积过程,属于深海科学最关键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层。虽然根据有限的观测发现深海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受控于海洋多尺度运动,与深海底边界层理论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但深海底边界层多时空变化特征对深海沉积过程的影响仍缺少系统的定量研究。结合已有的理论、现场观测、水槽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针对以下要点进行回顾和总结:①深海底边界层流场的基本特征及湍流特性;②潮汐、内波、中尺度涡以及大尺度环流的深海底边界层动力特征及其沉积效应。可为进一步开展以深海底边界层动力观测为基础的深海沉积动力学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底边界层 沉积动力过程 多尺度动力过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