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南藤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江雄 李玲 +3 位作者 龚小见 阮婧华 周婵媛 范东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石南藤为少数民族习用药,药用历史悠久,可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主要含有挥发油、酰胺生物碱、木脂素、新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活性。文章系统总结... 石南藤为少数民族习用药,药用历史悠久,可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阳痿、咳嗽气喘、痛经、跌打肿痛,主要含有挥发油、酰胺生物碱、木脂素、新木脂素类化学成分,具有神经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菌、抗肿瘤等活性。文章系统总结了国内外石南藤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及质量控制研究的进展,为石南藤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南藤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同时测定冬虫夏草中多种核苷及其碱基成分含量 被引量:20
2
作者 阮婧华 孙毓庆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天然冬虫夏草用不同溶剂提取的效果及测定其中核苷及其碱基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Unimicro毛细管电泳仪 ,石英毛细管柱 ( 6 0cm× 75 μmI D ) ,运行缓冲液分别为 36mmol/L硼砂 1 5mmol/L磷酸二氢钠 ( pH ... 目的探讨毛细管电泳法研究天然冬虫夏草用不同溶剂提取的效果及测定其中核苷及其碱基含量的可行性。方法采用Unimicro毛细管电泳仪 ,石英毛细管柱 ( 6 0cm× 75 μmI D ) ,运行缓冲液分别为 36mmol/L硼砂 1 5mmol/L磷酸二氢钠 ( pH 8 9) ,分离温度 2 0℃ ,分离电压1 5kV ,测定波长 2 5 4nm ,虹吸进样 1 5s。结果基线分离冬虫夏草不同溶剂提取的样品。腺苷、尿苷、尿嘧啶和次黄嘌呤含量分别为 0 30 %、0 2 8%、0 1 4 %、0 0 5 % ;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6 4 %、98 2 %、94 3%、95 1 % ;RSD分别为 0 89%、1 2 %、1 4 %、1 8% (n =6 )。结论该法准确 ,快速 ,灵敏度高 ,对名贵药冬虫夏草的质量控制有较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毛细管电泳法 核苷 碱基成分 含量 中药
下载PDF
3-氯-4-甲基哒嗪的合成研究
3
作者 阮婧华 杨绍娟 《广州化工》 CAS 2012年第15期79-80,共2页
介绍了标题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柠康酸酐和水合肼为起始原料,经环合、氯代、水合肼取代、脱肼基共4步反应合成了目标化合物,并经1HNMR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本合成反应条件温和、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反应总收率为30%。
关键词 3-氯-4-甲基哒嗪 水合肼 柠康酸酐 合成
下载PDF
黄褐毛忍冬不同炮制品中绿原酸的HPLC法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艳焱 张天伦 +2 位作者 梁光义 曹佩雪 阮婧华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96-697,共2页
目的 比较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及蒸晒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 HPLC法 ,反相 Hy-persil C1 8柱 ,以乙腈 -0 .4%磷酸溶液 (13∶ 87)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 2 7nm。结果 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绿原酸含... 目的 比较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及蒸晒品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 HPLC法 ,反相 Hy-persil C1 8柱 ,以乙腈 -0 .4%磷酸溶液 (13∶ 87)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为 3 2 7nm。结果 黄褐毛忍冬花蕾、白花、黄花生晒品绿原酸含量分别为 0 .5 4% ,0 .81% ,0 .5 7% ;蒸晒品中绿原酸含量分别为 2 .14 % ,1.65 % ,2 .0 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褐毛忍冬 炮制 绿原酸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中药的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孙毓庆 阮婧华 马欣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关键词 中药 毛细管电泳 指纹图谱 色谱分析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蟾灵膏中华蟾毒精、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成分的含量
6
作者 柏永淞 鲁杰 +5 位作者 陈庚 叶定勋 杜典河 熊意陵 谢丹 阮婧华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 2021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建立蟾灵膏中华蟾毒精、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3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经甲醇回流提取后过滤,挥干后,滤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将正丁醇层挥发加甲醇定容即得样品。采用Eclipse XDB-C18(5μm 4.6×250 mm... 目的:建立蟾灵膏中华蟾毒精、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3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样品经甲醇回流提取后过滤,挥干后,滤液用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将正丁醇层挥发加甲醇定容即得样品。采用Eclipse XDB-C18(5μm 4.6×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3%乙酸(46:54),柱温为30℃,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为296 nm。结果:华蟾毒精在3.266~52.257μg/m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0.9987,加样回收率为99.90%,酯蟾毒配基在0.292~4.715μg/m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0.9992,加样回收率为102.60%,蟾毒灵在0.184~2.993μg/m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r=0.9990,加样回收率为99.90%。结论:该方法简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高,可用于蟾灵膏中华蟾毒精、酯蟾毒配基和蟾毒灵3种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灵膏 华蟾毒精 酯蟾毒配基 蟾毒灵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芍石护睛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7
作者 周滢 梁光义 +1 位作者 曹佩雪 阮婧华 《中国药师》 CAS 2006年第10期968-968,共1页
建立芍石护睛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提取,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芍石护睛胶囊内白芍、决明子2种成分。结果:薄层色谱中,在与芍药苷、大黄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 建立芍石护睛胶囊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适当的方法提取,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芍石护睛胶囊内白芍、决明子2种成分。结果:薄层色谱中,在与芍药苷、大黄酚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能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建立的方法准确,可行,可用于芍石护睛胶囊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石护睛胶囊 薄层色谱 鉴别
原文传递
注射用恩美曲妥珠单抗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杨丹妮 于佳 +2 位作者 阮婧华 潘定举 李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3期346-351,356,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 目的:系统评价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治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为其临床使用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2年10月7日发表的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T-DM1组患者采用含T-DM1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不含T-DM1的其他治疗),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项研究,共6 7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T-DM1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总反应率(ORR)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非一线治疗中,T-DM1组患者的OS和PFS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一线治疗中,虽然T-DM1组患者在OS和PFS方面可获益,但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M1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性和安全性均良好,可作为曲妥珠单抗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二线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美曲妥珠单抗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腺癌 Meta分析
下载PDF
栀续烫伤膏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娇 梁潇 +3 位作者 胡涛 邓万娟 阮婧华 钱海兵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研究栀续烫伤膏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控温烫伤仪构建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和栀续烫伤膏高、中、低剂量组(规格分别为20 g药芯+20 mL润湿剂、10 g药芯+20... 目的研究栀续烫伤膏对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的修复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控温烫伤仪构建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京万红软膏组和栀续烫伤膏高、中、低剂量组(规格分别为20 g药芯+20 mL润湿剂、10 g药芯+20 mL润湿剂、5 g药芯+20 mL润湿剂),另设空白对照组(只进行脱毛处理,不造模),每组10只。各给药组大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大鼠不作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给予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1 d。观察各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情况和烧伤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并计算创面愈合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大鼠烧伤皮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烧伤皮肤组织中VEGF和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3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京万红软膏组和栀续烫伤膏各剂量组大鼠创面面积逐渐缩小,且在第21天时已极大幅度愈合,创面愈合率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皮肤组织可见较厚的新生表皮层,真皮层中结缔组织和新生血管均明显增多;烧伤皮肤组织中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VEGF、CD31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结论栀续烫伤膏可修复深Ⅱ度烧伤模型大鼠皮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烧伤创面炎症反应,促进血管新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续烫伤膏 深Ⅱ度烧伤 愈合 血管新生 炎症因子
下载PDF
15882张含附子的中药处方用药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艳 于佳 +4 位作者 阮婧华 李广松 潘定举 张宁 李玲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1期96-99,共4页
目的:了解该院附子的使用情况,分析该院附子的常用剂量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药典”)相比超剂量使用的比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20-2021年该院使用附子的所有中药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每张中药... 目的:了解该院附子的使用情况,分析该院附子的常用剂量及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以下简称“药典”)相比超剂量使用的比例。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2020-2021年该院使用附子的所有中药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每张中药处方使用的中药味数、方法、所用附子的剂量、与附子常用的配伍,以及常用的证型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5882张含附子的中药处方;大多为女性患者;附子使用剂量为药典规定的3~15 g的处方有15016张,占94.55%;单张处方的中药味数多集中于7~15味,有11724张(占73.82%);单张处方开具的剂数为1~7剂的处方有9308张(占58.61%),单张处方开具的剂数在30剂以内的处方共15638张(占98.46%);与附子联合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为当归。结论:该院中药处方中附子的使用剂量整体符合药典规定,无生附子的使用记录,附子常与其他药材配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处方分析 临床用药 合理用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肌酸钠及其有关物质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莹 阮婧华 +3 位作者 梁正洪 王道平 曹佩雪 张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62-565,共4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肌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HILIC,乙腈-20 mmol·L^-1磷酸氢二铵(pH为7.0)(77∶23)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磷酸肌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Luna HILIC,乙腈-20 mmol·L^-1磷酸氢二铵(pH为7.0)(77∶23)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35℃.结果表明:磷酸肌酸钠与其有关物质肌酸、肌酐在同一检测条件下能够完全分离,磷酸肌酸钠、肌酸、肌酐分别在0.06~2.24(r=0.9999)g·L^-1、0.05~2.10(r=0.9999)g·L^-1和0.05~2.04(r=0.9999)g·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磷酸肌酸钠97.8%,肌酸100.4%,肌酐96.1%,RSD分别为1.5%、1.3%、0.7%.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磷酸肌酸钠及其有关物质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肌酸钠 肌酸 肌酐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金粟 王秀丽 +1 位作者 曲昌海 阮婧华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80-1482,共3页
目的:考察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型号:NPAM 1400)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nSiO_2)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脂化乳离心前后稀释液在5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以未加入稳定辅料的制剂为空白计... 目的:考察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型号:NPAM 1400)单用及与纳米微粉硅胶(nSiO_2)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脂化乳离心前后稀释液在500 nm波长处的吸光度,以未加入稳定辅料的制剂为空白计算稳定性系数(K_E)和稳定性系数之比(K_E/K_(E空白)),评价加入不同浓度(200~6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初步确定单用最佳浓度后,再考察其与不同浓度的n SiO_2[亲水性(0.2%、0.3%、0.4%)和疏水性(0.2%、0.3%、0.5%)]联用对甘草次酸脂化乳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单用时,加入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甘草次酸脂化乳的KE最小,K_E/K_(E空白)为0.22;联用时,加入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0.2%疏水性n SiO_2的甘草次酸脂化乳的KE最小,K_E/K_(E空白)为0.27。结论:单用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及与n SiO_2联用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甘草次酸脂化乳的稳定性,其中单用300 mg/L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聚丙烯酰胺 纳米微粉硅胶 甘草次酸脂 脂化乳 稳定性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铁包金中槲皮素的含量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荣祥 阮婧华 王道平 《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4-6,共3页
建立测定铁包金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考察铁包金中槲皮素提取条件的影响。采用RP-HPLC对槲皮素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5:55),检测波长256 nm;结果显示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n=6)。... 建立测定铁包金中槲皮素含量的方法;考察铁包金中槲皮素提取条件的影响。采用RP-HPLC对槲皮素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溶液(45:55),检测波长256 nm;结果显示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n=6)。因此本方法分离良好,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铁包金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酶法纯化何首乌抗性淀粉及其对大肠杆菌增殖效力的影响
14
作者 李佳璇 谢丹 +5 位作者 王海燕 阮婧华 唐东昕 范东生 辛加敏 查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16,共8页
为优化何首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的纯化工艺,并考察其对大肠杆菌增殖效力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RS含量为指标,优化RS纯化工艺;测定何首乌RS与纯化后R... 为优化何首乌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的纯化工艺,并考察其对大肠杆菌增殖效力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为考察因素,RS含量为指标,优化RS纯化工艺;测定何首乌RS与纯化后RS的碘吸收曲线、平均聚合度;以RS为培养基碳源,采用体外发酵考察何首乌RS及纯化后RS对大肠杆菌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纯化条件为淀粉乳浓度16%、酶添加量22 U/g、酶解时间42 min条件下纯化RS,RS含量为(43.23±0.26)%。纯化后RS的碘结合能力明显提高,平均聚合度为47.03;纯化后RS表面呈现多孔结构。与葡萄糖培养基相比,纯化RS可显著降低大肠杆菌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抗性淀粉 纯化 扫描电镜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川芎蛋白-葡聚糖共聚物的制备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
15
作者 王海燕 李佳璇 +4 位作者 韦利芬 阮婧华 唐东昕 辛加敏 查鑫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90-98,共9页
为改善川芎蛋白(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LCP)的溶解性,提高其抗氧化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川芎蛋白-葡聚糖(dextran,Dex)共聚物的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川芎蛋白-葡聚糖共聚物(glycosylated 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GLCP)的抗... 为改善川芎蛋白(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LCP)的溶解性,提高其抗氧化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川芎蛋白-葡聚糖(dextran,Dex)共聚物的制备工艺,并对所得川芎蛋白-葡聚糖共聚物(glycosylated 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GLCP)的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GLCP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底物质量比Dex∶LCP=1.8∶1、溶液pH9、反应时间153 min、加热温度74℃。在此条件下,共聚物的接枝度为(35.21±0.12)%。电泳结果表明,LCP与Dex共价结合,且GLCP分子量大于LCP;扫描电镜结果表明,LCP呈近圆球形,而GLCP表面结构变得疏松多孔,呈蜂窝状;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糖基化改变了LCP的二级结构。相较LCP,GLCP抗氧化性明显提高,当浓度为1 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为(65.91±1.93)%,ABTS+自由基清除率为(81.80±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蛋白 葡聚糖 糖基化 工艺优化 抗氧化性
下载PDF
中药细辛临床处方的应用分析
16
作者 陈艳 于佳 +4 位作者 张宁 李广松 王欣欣 阮婧华 李玲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1-5,共5页
目的统计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辛的使用情况,并统计古医籍《伤寒论》与《金贵要略》中含细辛的方剂用量及主治,分析医院细辛的常用剂量与药典相比超剂量使用的比例、与古医籍中对细辛用量及主治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2... 目的统计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细辛的使用情况,并统计古医籍《伤寒论》与《金贵要略》中含细辛的方剂用量及主治,分析医院细辛的常用剂量与药典相比超剂量使用的比例、与古医籍中对细辛用量及主治对比。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2021年该院门诊使用细辛的所有处方,对患者的性别、年龄,每付中药使用的味数、剂数、所用细辛的剂量,与细辛常用的配伍,常用的证型等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对古医籍中细辛用量及主治进行总结。结果患者14971例,男6091例,女8880例,女性患者约为男性患者的1.46倍,患者年龄0~10岁居多。从科室分布看,专家诊室开具的处方占比最高,达9.88%,其次是脑病科(神经内科),占比为9.32%。在药典规定的1~3 g细辛范围内使用11617张,超出剂量(4~30 g)使用范围3354张,处方中细辛剂量使用合格率为77.60%(11617/14971),整体符合药典规定。使用药物味数最少有1味,最多有55味。使用的药物味数集中在7~21味,处方数量为14274张,占所有含细辛门诊处方总数的95.34%。处方开具的剂数最少1剂,有165张。1~7剂的处方张数有12803张,占抽取总处方数14971张的85.52%。单张处方开具30剂以内的有14955张,占抽取总处方数14971张的99.89%。与细辛联合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是川芎;古医籍中细辛的使用剂量最高为六两,最低使用剂量为二分,其中常用量为三两,达9首。结论2021年医院开具的中药处方中,细辛使用的剂量整体符合药典规定,其用量远小于《伤寒杂病论》中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 处方分析 临床使用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抗癌先导物T-OA脂质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17
作者 王秀丽 李士远 +2 位作者 王鹏龙 曲昌海 阮婧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8年第7期866-870,共5页
目的:确定抗癌先导物T-OA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T-OA脂质体,以包封率及粒径为指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制备处方,从而选出较佳处方。以筛选出的处方制备脂质体,对其粒径、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进行评价。结果:最终选出的... 目的:确定抗癌先导物T-OA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T-OA脂质体,以包封率及粒径为指标,用单因素实验筛选制备处方,从而选出较佳处方。以筛选出的处方制备脂质体,对其粒径、稳定性和体外释放进行评价。结果:最终选出的处方为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8∶1,药脂比例为1∶10,糖脂比例为6∶1,有机溶剂和水的比例为1∶3,冻干保护剂为海藻糖。以选出处方制备T-OA脂质体,得到的脂质体粒径为(196.2±8.67)nm,包封率为(93.24±2.25)%,其体外释放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冷冻干燥法用于制备T-OA脂质体的方法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抗癌先导物T-OA 冷冻干燥法
下载PDF
艾天羊活血止痛按摩乳膏的制备及药效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许蕊蕊 李越 +3 位作者 邱仁杰 王秀丽 陈培 阮婧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19年第8期1099-1103,共5页
目的:制备光泽、均匀、易涂抹的艾天羊活血止痛按摩乳膏,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将花椒油作为乳膏油相;通过单因素以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通过小鼠扭体实验、耳肿胀实验,研究其镇痛和抗炎的作用。结果... 目的:制备光泽、均匀、易涂抹的艾天羊活血止痛按摩乳膏,并对其进行药效学研究。方法:基于药辅合一的理念,将花椒油作为乳膏油相;通过单因素以及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通过小鼠扭体实验、耳肿胀实验,研究其镇痛和抗炎的作用。结果:得到载药10%、内外均匀光滑、涂展性好、稳定的乳膏;且制备的乳膏镇痛率为(56.48±4.59)%,和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P<0.05);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5);抑制小鼠耳廓肿胀率为(56.02±5.52)%,和模型组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制备的艾天羊活血止痛按摩乳膏涂展性好、外观均一;小鼠药效实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止痛 按摩乳膏 风湿病 抗炎镇痛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川芎蛋白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谢丹 鲁延杰 +5 位作者 李佳璇 阮婧华 唐东昕 辛加敏 查鑫 范东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13-220,共8页
为优化川芎蛋白(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LCP)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基于单因素实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pH为考察因素,LCP得率为指标,优化LCP提取工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 为优化川芎蛋白(Ligusticum chuanxiong protein,LCP)的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基于单因素实验,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溶剂pH为考察因素,LCP得率为指标,优化LCP提取工艺;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LCP的分子量范围;测定LCP的等电点(pI)及溶解度,并考察LCP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5(g/mL)、提取时间1.5 h、pH6,在优化条件下LCP得率为(2.36%±0.13%),实测值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表明该数学模型可用于优化LCP提取工艺。最优条件下提取的LCP分子量在17~48 kDa,等电点为3.88,pH8时溶解度为96%,羟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1.18 mg/mL、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0.57 mg/mL、1,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_(50)为1.31 mg/mL。该法提取的LCP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可为LCP抗氧化活性的进一步研发提供实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蛋白 提取工艺 抗氧化 等电点 SDS-PAGE 凝胶电泳
下载PDF
艾纳香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东生 李玲 +5 位作者 王可可 胡玉洁 黄健 周婵媛 阮婧华 张文龙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74-1280,共7页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是中药艾片、民族药艾纳香油的唯一基原。艾纳香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倍半萜类、苯丙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治疗烧烫伤、抑制神经炎症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艾纳香... 艾纳香为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是中药艾片、民族药艾纳香油的唯一基原。艾纳香含有挥发油、黄酮类、倍半萜类、苯丙素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炎、镇痛、治疗烧烫伤、抑制神经炎症和抗氧化等药理作用。本文通过对艾纳香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查阅和整理,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总结,以期为艾纳香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纳香 化学成分 药理活性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