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切纤维特性对间位芳纶纸电气绝缘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阮浩鸥 律方成 +3 位作者 孙凯旋 宋景萱 常小斌 樊思迪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本文研究了短切纤维特性对间位芳纶纸击穿强度、电导率、陷阱特性和力学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照样品(直径为25μm、长度为6 mm、结晶温度为300℃、沉析纤维与短切纤维的配比为7∶3)的基础上,纤维直径增加至45μm会降低沉析对... 本文研究了短切纤维特性对间位芳纶纸击穿强度、电导率、陷阱特性和力学相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照样品(直径为25μm、长度为6 mm、结晶温度为300℃、沉析纤维与短切纤维的配比为7∶3)的基础上,纤维直径增加至45μm会降低沉析对短切纤维的包覆程度,诱发界面孔隙,芳纶纸的击穿强度和拉伸强度降幅可达16%和24%;纤维长度增加至18 mm,会造成短切纤维翘曲并形成“硬质”界面,击穿强度降幅可达63%,拉伸强度则无明显变化;结晶温度降低至230℃,会降低短切纤维结构稳定性,导致其热压熔融,击穿强度和拉伸强度降幅可达36%和50%;当短切纤维配比增加时,芳纶纸的击穿强度随致密度呈先升后降趋势,拉伸强度则随短切纤维含量的增加单调递增,体现了短切纤维对芳纶纸稳定成型的必要性和过量短切纤维对绝缘的削弱作用。此外,低击穿强度芳纶纸会呈现电导率提高和电荷陷阱浅化的现象,可作为芳纶纸绝缘性能判别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纸 短切纤维 击穿强度 电荷陷阱
下载PDF
纳米Al_(2)O_(3)-STPP@HACC核壳填料的制备及其对间位芳纶绝缘纸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律方成 路修权 +3 位作者 刘贵林 朱玫盈 常小斌 阮浩鸥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122,共11页
通过交联和表面吸附的方法,以三聚磷酸钠(STPP)作为交联剂将壳聚季铵盐(HACC)包覆在纳米氧化铝(Al_(2)O_(3))表面,成功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材料(Al_(2)O_(3)-STPP@HACC),并以此纳米材料作为填料制备了氧化铝/间位芳纶(PMIA)... 通过交联和表面吸附的方法,以三聚磷酸钠(STPP)作为交联剂将壳聚季铵盐(HACC)包覆在纳米氧化铝(Al_(2)O_(3))表面,成功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材料(Al_(2)O_(3)-STPP@HACC),并以此纳米材料作为填料制备了氧化铝/间位芳纶(PMIA)复合纸。利用zeta电位、XPS、FTIR、SEM、TEM和热重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纳米氧化铝微观形貌、化学组分、理化性能等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各纸样的工频击穿场强和表面电荷消散过程,计算得到绝缘纸陷阱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外壳通过静电引力和氢键包覆在纳米氧化铝表面,在聚合物中起到粘合和过渡作用,三聚磷酸钠起交联作用。改性后芳纶纸抗张强度和交流击穿强度分别为4.6 MPa和32.6 kV/mm,分别提升了38.5%和33%,同时,复合纸具有显著增强的热稳定性和低电导率(7.50×10^(-17)S/m),HACC@STPP壳层能够增强纤维界面结合力,引入大量深陷阱,限制载流子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C@STPP 间位芳纶 界面作用 纳米Al_(2)O_(3) 电气性能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种类对纳米TiO_(2)/间位芳纶复合绝缘纸电气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律方成 朱玫盈 +4 位作者 阮浩鸥 路修权 宋景萱 常小斌 谢庆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17,共9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间位芳纶纸的绝缘性能,分别采用KH550、KH560、KH580、KH151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_(2)进行处理,制得了纳米TiO_(2)/间位芳纶复合绝缘纸。主要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对复合绝缘纸电气性能的影响,包括电气强度、体积电导率、电荷... 为了进一步提高间位芳纶纸的绝缘性能,分别采用KH550、KH560、KH580、KH151硅烷偶联剂对纳米TiO_(2)进行处理,制得了纳米TiO_(2)/间位芳纶复合绝缘纸。主要研究了偶联剂种类对复合绝缘纸电气性能的影响,包括电气强度、体积电导率、电荷陷阱特性等,此外还探究了复合绝缘纸热学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对不同硅烷偶联剂接枝的TiO_(2)/间位芳纶界面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从界面结合能和均方位移参数方面阐述了硅烷偶联剂对填料-基体界面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以电气绝缘性能为最主要的指标,硅烷偶联剂对复合绝缘纸改性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KH550、KH151、KH560、KH580;合适种类的硅烷偶联剂可有效改善纳米填料在基体中的分散性,提高复合绝缘纸的击穿电压和体积电阻率,并对芳纶纤维的耐温性和机械强度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纳米TiO_(2) 硅烷偶联剂 绝缘性能
下载PDF
热老化对间位芳纶纸微观结构与电气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葆宗霖 谢庆 +4 位作者 宋景萱 张亚辉 张艺潇 阮浩鸥 律方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39,共8页
针对某国产间位芳纶绝缘纸,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开展热老化特性评价,分别在105℃、155℃和180℃下开展周期为30 d的热老化实验,研究热老化过程中纸样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气性能的变化,并基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对比不同热老化阶段试... 针对某国产间位芳纶绝缘纸,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开展热老化特性评价,分别在105℃、155℃和180℃下开展周期为30 d的热老化实验,研究热老化过程中纸样化学结构、微观形貌以及电气性能的变化,并基于等温表面电位衰减法对比不同热老化阶段试样的表面陷阱分布特性,对不同老化温度下试样的聚合度和电气强度进行拟合。结果表明:热老化宏观上对间位芳纶纸的表面、截面均有破坏作用,整体引起聚合度的下降;微观上对间位芳纶纸分子结构中的酰胺键、C-N键和C=O键都有较大的破坏作用。热老化造成间位芳纶纸的体积电导率上升,电气强度下降。热老化过程中间位芳纶纸会短暂性地出现浅陷阱,随后消失,且温度越高,浅陷阱出现的时间越早,这对于间位芳纶纸热老化阶段的定量判断具有较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老化 间位芳纶纸 电气性能 载流子 陷阱特性
下载PDF
Enhanced surface-insulating performance of EP composites by doping plasmafluorinated ZnO nanofiller
5
作者 段祺君 宋岩泽 +3 位作者 邵帅 尹国华 阮浩鸥 谢庆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0期37-48,共12页
The surface flashover of epoxy resin(EP) composites is a pivotal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highvoltage insulation.The regul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filler and matrix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uppress flashover... The surface flashover of epoxy resin(EP) composites is a pivotal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highvoltage insulation.The regulation of the interface between the filler and matrix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suppress flashover.In this work,nano ZnO was fluorinated and grafted using lowtemperature plasma technology,and the fluorinated filler was doped into EP to study the DC surface flashover performance of the composite.The results show that plasma fluorination 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agglomeration by grafting –CFxgroups onto the surface of nano-ZnO particles.The fluorine-containing groups at the interface provide higher charge binding traps and enhance the insulation strength at the interface.At the same time,the interface bond cooperation caused by plasma treatment also promoted the accelerating effect of nano ZnO on charge dissipation.The two effects synergistically improve the surface flashover performance of epoxy composites.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fluorinated ZnO filler is 20%,the flashover voltage has the highest increase,which is 31.52%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EP.In addition,fluorinated ZnO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electric constant and dielectric loss of epoxy composites.The interface interaction mechanism was further analyzed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simu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ma fluorination ZnO nanofller epoxy resin surface flashover charge trap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Some figures may appear in colour only in the online journal)
下载PDF
等离子体氟化纳米SiC/环氧复合涂层对环氧树脂闪络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律方成 刘春博 +3 位作者 詹振宇 郝留成 阮浩鸥 朱全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444-2452,共9页
环氧树脂绝缘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表面电荷积聚,严重时会发生沿面闪络现象,威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此利用CF4/Ar等离子体对纳米SiC进行氟化处理,以改变其在环氧树脂中的界面特性,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氟化纳米SiC的环氧... 环氧树脂绝缘子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表面电荷积聚,严重时会发生沿面闪络现象,威胁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此利用CF4/Ar等离子体对纳米SiC进行氟化处理,以改变其在环氧树脂中的界面特性,将含有不同质量分数氟化纳米SiC的环氧复合涂层材料以3种不同厚度涂覆在环氧树脂基体上,对其进行表面电位测试和直流闪络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填料在环氧涂层中含量的增加,试样的闪络电压增高,电荷消散速度加快,陷阱能级和密度降低。增加涂层厚度同样可以提高试样的闪络电压,等离子体氟化纳米SiC质量分数为5%的涂层厚度为600μm时,闪络电压较无涂层试样提高了18.7%。涂覆等离子氟化纳米SiC/环氧复合涂层作为便捷有效的方法,在减少电气设备运行故障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氟化 环氧复合涂层 纳米SIC 表面电荷 直流闪络电压
原文传递
环氧树脂试品局部粗糙度处理对其直流绝缘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律方成 宋曼青 +3 位作者 詹振宇 阮浩鸥 闫纪源 谢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9-161,198,共14页
环氧树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出现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导致沿面放电。为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直流绝缘性能,文中对环氧树脂试品表面进行局部粗糙度处理,开展闪络实验,探究局部粗糙度处理在空气、C_(4)F_(7)N/CO_(2)混合气体和SF_(6)3种气体环... 环氧树脂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会出现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导致沿面放电。为改善环氧树脂材料的直流绝缘性能,文中对环氧树脂试品表面进行局部粗糙度处理,开展闪络实验,探究局部粗糙度处理在空气、C_(4)F_(7)N/CO_(2)混合气体和SF_(6)3种气体环境中对环氧树脂试样闪络特性的影响。建立二维仿真模型,通过有限元法分析局部粗糙度处理后环氧树脂材料的表面电荷特性以及陷阱分布。根据闪络实验结果,粗糙面位置不同的环氧树脂试品的沿面闪络电压在3种气体中均随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粗糙面位于中心且表面粗糙度为1.3μm时达到最大值。仿真结果显示,对于指型电极,环氧树脂材料表面积聚双极性表面电荷,当粗糙面位于试品中心时空穴陷阱和电荷陷阱的密度较小。因此可认为对环氧树脂的局部粗糙度处理能够改变其沿面闪络特性与表面电荷特性,通过合理选择粗糙面的位置以及粗糙度的数值可改善环氧树脂的直流绝缘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局部打磨 粗糙度 表面电荷 直流绝缘性能
下载PDF
锥-板电极下叠层芳纶纸的局部放电特性研究
8
作者 律方成 王双双 +3 位作者 阮浩鸥 吕品 张亚辉 谢庆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71-78,共8页
间位芳纶具有极高的绝缘强度和组分稳定性,是电气绝缘领域新一代绝缘纸的理想基材。为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干式绝缘用间位芳纶叠层纸的击穿特性和局部放电发展特性,探究多叠层芳纶纸在长时间加压下的绝缘失效现象,选用锥-板电极构建极... 间位芳纶具有极高的绝缘强度和组分稳定性,是电气绝缘领域新一代绝缘纸的理想基材。为研究极不均匀电场下,干式绝缘用间位芳纶叠层纸的击穿特性和局部放电发展特性,探究多叠层芳纶纸在长时间加压下的绝缘失效现象,选用锥-板电极构建极不均匀电场,开展了锥-板电极下叠层芳纶纸的恒压局部放电实验。基于叠层击穿电压和击穿时延测试选取了合理的恒压参数,接着制备了不同局放时间的叠层纸样品,并对其碳痕形态、官能团分解情况、陷阱特性和剩余绝缘强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叠层厚度由单层0.18 mm增长至6层1.08 mm时,芳纶纸电气强度下降了48.59%;根据局放过程中“放电量-相位”特征谱图和典型放电现象,局放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放电起始、放电发展和预击穿阶段;击穿点处损毁形式呈现大面积的沿面碳痕,碳痕处的N-H、CO-NH等酰胺基团分解,碳痕化后的样品深、浅陷阱能级均变小,局放导致的碳痕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锥-板电极下材料的电气强度,均化锥-板电极的电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式变压器 叠层芳纶纸 击穿 局部放电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沿面闪络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阮浩鸥 余永松 +3 位作者 张建兴 阚宇强 谢庆 律方成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4,共6页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材料的绝缘性能,减少电气设备闪络事故的发生,利用纳米Al_2O_3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研究了纳米Al_2O_3的粒径、含量以及偶联剂处理对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直流闪络电压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材料的绝缘性能,减少电气设备闪络事故的发生,利用纳米Al_2O_3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研究了纳米Al_2O_3的粒径、含量以及偶联剂处理对环氧树脂绝缘材料直流闪络电压和介电常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闪络电压随纳米Al_2O_3粒径的减小和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纳米Al_2O_3的偶联剂处理使得复合材料的沿面闪络电压得到提升;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变化趋势与闪络电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环氧树脂 介电常数 直流闪络电压
下载PDF
纸浆杂质对间位芳纶纸直流绝缘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阮浩鸥 谢庆 +3 位作者 宋景萱 朱玫盈 尹盛东 律方成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025-8033,共9页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间位芳纶作为新一代纸基绝缘材料得到广泛关注。为探究芳纶纸制造中纸浆杂质对其直流绝缘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NaCl和硅藻泥代表工业水系的离子和难溶性杂质,研究杂质对纸样离子/灰分残留率、表面/体电导、击穿强度和... 新能源电力系统中,间位芳纶作为新一代纸基绝缘材料得到广泛关注。为探究芳纶纸制造中纸浆杂质对其直流绝缘特性的影响,该文采用NaCl和硅藻泥代表工业水系的离子和难溶性杂质,研究杂质对纸样离子/灰分残留率、表面/体电导、击穿强度和闪络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残留具有饱和效应,芳纶更易吸附阳离子,而难溶性杂质对离子有助留作用;纸样的直流绝缘强度与离子最终残留量呈正相关,相对超纯水所制纸样,混合杂质可令表面/体电导率最高提升645%和1378%,击穿强度和闪络电压降低41%和17%。机理方面,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陷阱特性测试表明,离子杂质通过影响芳纶的本征能带结构令其局部转变为导体,缩短了芳纶纸的有效绝缘距离;同时,杂质引入也会通过浅化陷阱进一步降低介质的直流绝缘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杂质 电击穿 闪络 陷阱能级
原文传递
等离子体氟化改性环氧树脂及其在C4F7N/CO2混合气体中电气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詹振宇 阮浩鸥 +3 位作者 律方成 刘伟 李志兵 谢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87-1798,共12页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长期运行中绝缘子表面积聚的电荷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改善绝缘材料表面化学物理性质能有效提升其绝缘性能。该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环氧树脂绝缘试样进行氟化改性处理,... 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长期运行中绝缘子表面积聚的电荷严重威胁电气设备的稳定运行,改善绝缘材料表面化学物理性质能有效提升其绝缘性能。该文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环氧树脂绝缘试样进行氟化改性处理,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改性前后绝缘试样的微观物理形貌及化学组分。等离子体处理可以高效可控地在环氧树脂表面大面积接枝氟元素,样片表面粗糙度随着改性处理时间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现象,改性处理后样片的空穴陷阱能级略有变深、电子陷阱能级先变浅后变深。改性处理10min样片在C4F7N/CO2混合气体中的交直流沿面放电均达到最大值。实验结果表明适当的氟化处理造成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导致爬电距离增加,正电荷消散变慢,负电荷消散变快,最终使得样片的闪络电压得到了提升。过度的氟化处理使得样片基体结构受损,氟元素剥离,最终造成绝缘强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氟化改性 C4F7N/CO2混合气体 沿面闪络
下载PDF
等离子体表面阶跃型梯度硅沉积对环氧树脂闪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纪源 梁贵书 +4 位作者 段祺君 阮浩鸥 康玉婵 彭程凯 谢庆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77-2387,共11页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内的盆式绝缘子长期处于非均匀电场中,局部高场强引起的表面电荷积聚会进一步畸变外部电场,造成局部放电甚至引发沿面闪络。常规均匀改性手段难以兼顾不同场强区域的绝缘需求,对整体绝缘性能的提升难以达到最佳效果。...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内的盆式绝缘子长期处于非均匀电场中,局部高场强引起的表面电荷积聚会进一步畸变外部电场,造成局部放电甚至引发沿面闪络。常规均匀改性手段难以兼顾不同场强区域的绝缘需求,对整体绝缘性能的提升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该文采用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技术实现氧化铝/环氧树脂表面的等离子体阶跃型梯度硅沉积,测量了改性前后材料的理化特性和表面电气参数。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体表面阶跃型梯度硅沉积会在材料表面覆盖不同厚度的硅氧类薄膜,使样片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电导率和陷阱能级呈阶跃型梯度分布,进而调控样片表面不同区域的电荷消散速率,使沿面闪络电压最多提升31.1%,明显高于未改性和均匀改性材料。分析表明,一方面构造梯度分布的表面电导率可以有效降低针-针电极的最大电场强度,减小电场畸变;另一方面,加快高场强区表面电荷消散并适当控制低场强区表面电荷消散速率时,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材料沿面闪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环氧树脂 梯度改性 表面电荷 沿面闪络
下载PDF
Improving the surface flashover performance of epoxy resin by plasma treatment:a comparison of fluorination and silicon deposition under different modes
13
作者 闫纪源 梁贵书 +4 位作者 廉洪亮 宋岩泽 阮浩鸥 段祺君 谢庆 《Plasm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84-95,共12页
This work treats the Al_(2)O_(3)-ER sample surface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fluorination(DBDF),DBD silicon deposition(DBD-Si),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jet fluorination(APPJ-F)and APPJ silicon deposition(A... This work treats the Al_(2)O_(3)-ER sample surface using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fluorination(DBDF),DBD silicon deposition(DBD-Si),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jet fluorination(APPJ-F)and APPJ silicon deposition(APPJ-Si).By comparing the surface morphology,chemical components and electrical parameters,the diverse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plasma modification methods used to improve flashover performance are reveal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ashover voltage of the DBDF samples is the largest(increased by 21.2%at most),while the APPJ-F method has the worst promotion effect.The flashover voltage of the APPJ-Si samples decreases sharply when treatment time exceeds 180 s,but the promotion effect outperforms the DBD-Si method during a short modified time.For the mechanism explanation,firstly,plasma fluorination improves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introduces shallow traps by etching the surface and grafting fluorine-containing groups,while plasma silicon deposition reduces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introduces a large number of shallow traps by coating Si Oxfilm.Furthermore,the reaction of the DBD method is more violent,while the homogeneity of the APPJ modification is better.Thes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 the effects of fluorination and silicon deposition.Finally,increasing the surface roughness and introducing shallow traps accelerates surface charge dissipation and inhibits flashover,but too many shallow traps greatly increase the dissipated rate and facilitate surface flashover inste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charge flashover voltage 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tmospheric-pressure plasma jet plasma fluorination plasma silicon deposi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