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131)I治疗前碘盐饮食与疗效的关系
1
作者 王心宇 刘保平 +3 位作者 程兵 阮翘 陈平 王庆祝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64-868,共5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正常碘盐饮食是否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329例,首先将患者分为中低危组(n=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131)I治疗前正常碘盐饮食是否是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核医学科行甲状腺全切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329例,首先将患者分为中低危组(n=196)和高危组(n=133),按照疗效分别将中低危、高危患者再次分为疗效满意组和疗效不满意组,比较患者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治疗前刺激性甲状腺球蛋白(ps-Tg)、是否碘盐饮食间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T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在中低危患者中,治疗前ps-Tg水平对患者预后有影响[OR(95%CI):1.561(1.346~1.811),P<0.001],是否正常碘盐饮食对DTC患者预后无影响[OR(95%CI):1.017(0.469~2.205),P=0.965];在高危患者中,治疗前ps-Tg水平[OR(95%CI):1.021(1.005~1.037),P=0.010]、T分期[OR(95%CI):5.812(2.049~16.489),P<0.001]和N分期[OR(95%CI):0.309(0.111~0.866),P=0.025]对患者预后有影响,是否正常碘盐饮食与患者预后无关[OR(95%CI):2.398(0.956~6.014,P=0.062]。结论:正常碘盐饮食对DTC患者^(131)I治疗效果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型甲状腺癌 ^(131)I治疗 碘盐饮食 疗效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浆CGRP和S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阮翘 何予工 +1 位作者 谢新立 李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6-38,共3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7例肺心病患者(肺心病组,急性期21例、缓解期16例)及20例正常人(对照组)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P物质(SP)水平,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其中16例缓解期患者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体动脉、体静脉、肺动脉血浆CGRP和SP水平;对血浆CGRP和SP水平与PaO2、MPAP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肺心病组血浆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且与PaO2均呈正相关(r=0.658,P<0.01;r=0.597,P<0.01)。肺心病组急性期CGRP及SP水平均低于缓解期(P<0.01);急性期SP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314,P<0.05);CGRP、SP水平与MPAP均呈明显负相关(r=-0.658,P<0.05;r=-0.661,P<0.05)。证实慢性缺氧时血浆CGRP、SP水平下降,CGRP、SP变化可反映肺心病病情,二者降低可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P物质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放射免疫分析
下载PDF
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及丹参保护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阮翘 阮耀 谢新立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发生机制及丹参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丹参组,分别给予橄榄油、CsA+葡萄糖及CsA+丹参注射液。观察给药前和给药28 d后各组大鼠24 h的尿量及肾功能;观察给药28 d后各...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发生机制及丹参对其的保护作用。方法将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丹参组,分别给予橄榄油、CsA+葡萄糖及CsA+丹参注射液。观察给药前和给药28 d后各组大鼠24 h的尿量及肾功能;观察给药28 d后各组大鼠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及肾脏组织学变化。结果CsA能诱导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增加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排泄,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II(AngⅡ)水平明显升高,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病变等;丹参能使血浆PRA、AngⅡ水平减低,并能改善肾脏功能及病理变化;各组之间血浆醛固酮水平无变化。结论CsA的慢性肾毒性损伤可能与RAS的激活,尤其是与AngⅡ的增加有关;丹参能使血浆PRA、AngⅡ水平降低,对CsA的慢性肾毒性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类 药物毒性 丹参
下载PDF
贝那普利对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阮翘 阮耀 谢新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2-305,共4页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防护机理。方法选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低盐饮食。A组为CsA溶剂(橄榄油)对照组;B组为CsA组;C组为CsA加贝那普利。观察给药28 d后各组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防护机理。方法选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3组均给予低盐饮食。A组为CsA溶剂(橄榄油)对照组;B组为CsA组;C组为CsA加贝那普利。观察给药28 d后各组大鼠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醛固酮(ALD)水平的变化,并对肾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贝那普利对上述改变的防护作用。结果①CsA可引起大鼠血浆PRA、AngⅡ水平明显升高,而贝那普利对大鼠PRA、AngⅡ水平的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浆醛固酮水平,A组和B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贝那普利组醛固酮水平明显下降。②CsA能导致肾间质纤维化和小动脉病变,诱导大鼠肾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高表达,贝那普利能减轻上述改变。结论CsA能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使大鼠肾内TGF-β1高表达;贝那普利能阻断RAS系统,尤其是能降低AngⅡ水平,减轻CsA引起的肾间质纤维化,使大鼠肾内TGF-β1表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类 药物毒性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
下载PDF
^(99)Tc^m-HL91乏氧显像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阮翘 刘保平 +1 位作者 谢新立 武新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9-601,共3页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行99Tcm-HL91显像,与放疗疗效进行比较,探讨99Tcm-HL91显像在预测放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经CT引导下穿刺或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一周内静脉注射99Tcm-HL91740MBq(2...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行99Tcm-HL91显像,与放疗疗效进行比较,探讨99Tcm-HL91显像在预测放疗敏感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经CT引导下穿刺或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前一周内静脉注射99Tcm-HL91740MBq(20mCi),4h后进行99Tcm-HL91平面及断层显像。半定量分析: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勾画圆形感兴趣区,计算肿瘤与对侧正常肺组织(T/N)的放射性比值。随访患者放疗疗效,完全缓解(CR)和部分缓解(PR)为治疗有效组,无变化(NC)和增大(PD)为无效组。结果99Tcm-HL91平面显像:3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30例显像阳性;断层显像:33例显像阳性。半定量分析:断层像4h的T/N比值显著高于平面像的T/N比值。放疗后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14例,无变化(NC)7例,增大(PD)4例,死亡或失访共5例,放疗有效组(CR+PR)与放疗无效组(NC+PD)断层显像的T/N比值分别为1.747±0.301,2.087±0.478,差异具有显著性(t=2.363,P=0.026)。结论放疗前99Tcm-HL91肺显像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91 放射敏感性 肺肿瘤
下载PDF
甲状旁腺腺瘤核素显像术前定位诊断39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阮翘 谢新立 +2 位作者 韩星敏 程兵 孟玉葆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60-961,共2页
关键词 甲状旁腺腺瘤 放射性核素显像 诊断
下载PDF
心肌显像对心脏X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阮翘 谢新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71-773,共3页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显像(ATP-MPI)+静息心肌显像诊断心脏X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36例X综合征患者运动心电图检查后次日行一日法ATP-MPI+静息心肌显像,对运动心电图结果和心肌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患者心肌显像有34例异常,... 目的评价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显像(ATP-MPI)+静息心肌显像诊断心脏X综合征的价值。方法对36例X综合征患者运动心电图检查后次日行一日法ATP-MPI+静息心肌显像,对运动心电图结果和心肌显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患者心肌显像有34例异常,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26例,10例阴性的患者心肌显像均阳性。心肌显像及运动心电图对心脏X综合征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4.4%(34/36)和72.2%(26/36)。结论三磷酸腺苷负荷心肌显像(ATP-MPI)+静息心肌显像诊断心脏X综合征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下载PDF
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诱导的T淋巴细胞对食管癌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
8
作者 阮翘 程兵 +1 位作者 谢新立 祁元明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32-234,共3页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1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弱酸洗涤法获得食管癌 TE-1细胞的抗原肽,体外诱导扩增 DC 并负载酸洗食管癌抗原肽,用负载该抗原肽的 DC 制备特异性 C... 目的研究负载食管癌抗原肽树突状细胞(DC)诱导的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TL)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1的杀伤效应。方法用弱酸洗涤法获得食管癌 TE-1细胞的抗原肽,体外诱导扩增 DC 并负载酸洗食管癌抗原肽,用负载该抗原肽的 DC 制备特异性 CTL,以^(51)Cr 释放法测定 CTL对 TE-1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负载酸洗食管癌抗原肽 DC 诱导的 CTL 对 TE-1细胞的杀伤率[(81.12±2.93)%]较未负载食管癌抗原肽 DC 诱导的 CTL 对 TE-1的杀伤率[(11.16±3.07)%]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7.09,P<0.001)。负载食管癌抗原肽 DC 诱导的 CTL 对用干扰素(IFN)-γ刺激后的 TE-1细胞杀伤率[(89.15±3.62)%]比未经 IFN-γ刺激的 TE-1细胞杀伤率[(61.19±5.17)%]高,对酸洗后 TE-1的杀伤率[(9.18±2.52)%]明显减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63.43,P<0.001)。负载食管癌抗原肽 DC 诱导的 CTL 对人食管癌细胞株 TE-1、Eca-109,人肺腺癌细胞株 K59和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786-0的杀伤率依次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0.87,P<0.001)。结论以 DC 为提呈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有效治疗食管癌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抗原 树突细胞 T淋巴细胞 细胞毒性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与膀胱肿瘤关系的探讨
9
作者 阮翘 王瑞 +1 位作者 席睿 焦建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3期221-222,共2页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5例正常人群和30例膀胱肿瘤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显示:膀胱肿瘤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提示:EGF参与膀胱肿瘤细胞的代谢,对肿瘤细胞的生长...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35例正常人群和30例膀胱肿瘤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结果显示:膀胱肿瘤患者尿中表皮生长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P<0.05。提示:EGF参与膀胱肿瘤细胞的代谢,对肿瘤细胞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尿中EGF水平降低可能与EGF在膀胱肿瘤细胞内降解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表皮生长因子 病理
下载PDF
小剂量照射对远期内分泌的影响
10
作者 阮翘 王锦荣 +2 位作者 付迎辉 李蕾 席睿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有关内分泌激素,观察其受小剂量照射后对人体内分泌腺 所产生的远期放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受照组血中总甲状腺激素(TT3、TT4)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其中,以 TT4为甚,P<0.01,促卵泡生成...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中有关内分泌激素,观察其受小剂量照射后对人体内分泌腺 所产生的远期放射生物效应。结果表明:受照组血中总甲状腺激素(TT3、TT4)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其中,以 TT4为甚,P<0.0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明显升高,P<0.01,而促甲状腺素(TSH)、促 黄体生成激素(LH)、催乳素(PRL)、睾酮(T)和皮质醇未见明显改变。提示:小剂量照射可使部分内 分泌腺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放射损伤 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激素
下载PDF
生长落后儿童血中内皮素测定
11
作者 阮翘 牛广君 李安萍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2期59-61,共3页
以激发试验将36例生长落后儿童分为生长激素(GH)反应正常组和生长激素反应缺乏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GH反应正常组血浆ET水平为(38.89±14.23)ng/L,GH反应缺... 以激发试验将36例生长落后儿童分为生长激素(GH)反应正常组和生长激素反应缺乏组,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其血浆内皮素(ET)水平。结果:GH反应正常组血浆ET水平为(38.89±14.23)ng/L,GH反应缺乏组儿童为(37.58±19.55)ng/L,正常对照组(52.83±11.89)ng/L,生长落后儿童不论其激发试验GH反应正常或缺乏,其血浆ET水平均低于正常儿童(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缓慢儿童 内皮素 生长激素 放射免疫测定
下载PDF
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胃泌素及NSE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丽萍 阮翘 +3 位作者 巩艳萍 梅其达 高国谦 王瑞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32-534,共3页
目的:对肺癌患者进行4项血清学指标测定,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肺癌组(51例)、肺良性疾病组(32例)、正常对照组(68例)进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胃... 目的:对肺癌患者进行4项血清学指标测定,探讨其在肺癌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法对肺癌组(51例)、肺良性疾病组(32例)、正常对照组(68例)进行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胃泌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测定。两组均数差别显著性分析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肺癌患者4项指标血清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肺良性疾病组(P<0.001)其增高的程度与肺癌TNM分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CEA、CA125、胃泌素、NSE测定诊断肺癌的敏感性分别为72.16%、62.75%、70.58%、49.02%特异性分别为97.00%、99.00%、82.00%、98.00%。结论:结果提示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胃泌素及NSE水平明显增高血清CEA、CA125水平测定对肺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而胃泌素及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意义较大。多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分期及疗效判定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诊断 CEA CA125 胃泌素 NSE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大鼠环孢菌素A慢性肾毒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乔保平 唐孝达 +1 位作者 阮翘 李道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611-614,共4页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环孢菌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机理。方法 :大鼠灌服CsA及低盐饮食 2 8天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的方法观察肾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肾素的mRNA表达及TGF β1、Ⅳ型胶原 (Colla... 目的 :从基因水平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环孢菌素A(CsA)慢性肾毒性的机理。方法 :大鼠灌服CsA及低盐饮食 2 8天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RT PCR)的方法观察肾内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肾素的mRNA表达及TGF β1、Ⅳ型胶原 (CollagenⅣ )免疫组化的改变 ,并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上述改变的影响。结果 :CsA能诱导大鼠肾内TGF β1、肾素mRNA的高表达 ;并伴有CollagenⅣ肾内沉积增加。复方丹参注射液能减轻上述改变。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CsA的慢性肾毒性的防治与其减低肾素、TGF β1mRNA的高表达及减轻肾内CollagenⅣ的沉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注射液 环孢菌素A 肾毒性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实验研究
下载PDF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MDA及SOD,GSH-PX,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阮耀 岳兴如 +2 位作者 李晓明 王珍珍 阮翘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93-594,共2页
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及SOD,GSH,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8只,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 目的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及SOD,GSH,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8只,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a+-k+-ATP酶活性。结果黄芪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并能提高心肌组织SOD,GSH-PX及Na+-k+ATP酶活性。结论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糖尿病 心肌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NA^+ - K^+ ATP酶
下载PDF
探讨18F-FDG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晓晓 阮翘 +4 位作者 谢新立 常伟 赵苏丹 赵曦曈 韩星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NSCLC且具有肿瘤放射治疗适应证的80例NSCLC患...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射治疗靶区勾画及临床分期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经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NSCLC且具有肿瘤放射治疗适应证的80例NSCLC患者,其中鳞癌51例,腺癌29例,分别行胸部增强CT及^(18)F-FDG PET/CT检查,并通过两种影像学方法勾画肿瘤靶区(Gross tumor volume,GTV),比较两者间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80例NSCLC患者GTV_(PET/CT)均值((20.74±15.57)cm^3)较GTV_(CT)((26.33±17.31)cm^3)小,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TV_(PET/CT)较GTV_(CT)平均缩小24.16%。其中68例GTV_(PET/CT)小于GTV_(CT),但有12例患者的GTV_(PET/CT)大于GTV_(CT)。(2)按肿瘤组织学类型分为鳞癌组与腺癌组,鳞癌组GTV_(CT)(27.85±15.79)cm^3,GTV_(PET/CT)(22.35±14.06)cm^3;腺癌组GTV_(CT)(25.46±18.21)cm^3,GTV_(PET/CT)(19.83±16.44)cm^3,两组均显示GTV_(PET/CT)均值较GTV_(CT)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通过^(18)F-FDG PET/CT显像,本研究80例NSCLC患者中,57%(46/80)的患者临床分期发生了改变:其中分期上调35例(N分期上调22例,M分期上调13例);分期下调者11例(7例从T_3降到T_2,4例从T4降到T_3)。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融合了功能代谢和解剖图像,能很好的分辨肿瘤组织与周围的肺不张或炎症组织,精确指导放疗靶区的勾画,并可准确的指导临床分期,为进一步制定治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下载PDF
超短波辅治支气管肺炎患儿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18
16
作者 何予工 阮翘 +1 位作者 常学民 朱豫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0-221,232,共3页
目的研究超短波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综合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超短波胸部辐射治疗。... 目的研究超短波在支气管肺炎患儿综合治疗中的效果及其对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方法支气管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常规药物治疗外加超短波胸部辐射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儿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水平。观察两组病情改善情况及TNF-αI、L-6变化。结果肺部X线改善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χ2=1.803 P>0.05);肺部音改善情况两组有显著性差异(χ2=4.75 P<0.05)。各组治疗后TNF-αI、L-6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超短波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与调节机体炎症免疫反应有关,其在支气管肺炎的综合治疗中可加速肺部炎性病灶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炎 超短波 细胞因子类
下载PDF
多系统性结节病的^(18)F-FDG PET/CT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晶晶 谢新立 +2 位作者 孙珂 阮翘 韩星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79-782,共4页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性慢性肉芽肿性炎,发病年龄20~40岁[1],女性多见,目前其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水平、组织病理学及影像学综合判断,并且需除外其他肉芽肿疾病。
关键词 多系统性结节病 18F-脱氧葡萄糖 PET CT
下载PDF
SPECT/CT显像和甲状腺球蛋白检测对分化型甲状腺癌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18
作者 苏慧东 王瑞华 +4 位作者 孙珂 闫志华 阮翘 刘保平 韩星敏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1-383,共3页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131I去除治疗5d后SPECT/CT显像(首次显像)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在预测6个月后颈、胸部的摄131I转移灶中的价值。方法:120例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去除治疗前测Tg水平,去除治疗5d后行SPECT/CT显...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131I去除治疗5d后SPECT/CT显像(首次显像)和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在预测6个月后颈、胸部的摄131I转移灶中的价值。方法:120例DTC患者术后首次131I去除治疗前测Tg水平,去除治疗5d后行SPECT/CT显像,6个月后复查SPECT/CT显像(复查显像)和测Tg水平,比较2次显像颈、胸部摄131I转移灶的变化。结果:首次显像未见摄131I转移灶患者100例(A组),复查显像发现有摄131I转移灶患者6例(阳性率6.0%)。Tg<10μg/L者59例(A1组),其中1例复查显像发现摄131I转移灶(阳性率1.7%);Tg≥10μg/L患者41例(A2组),其中5例复查显像发现摄131I转移灶(阳性率12.2%)。首次显像有摄131I转移灶患者20例(B组),复查显像7例仍有摄131I转移灶(阳性率35.0%)。Tg<10μg/L者9例(B1组),其中1例复查显像发现摄131I转移灶(阳性率11.1%);Tg≥10μg/L者11例(B2组),其中6例复查显像仍有摄131I转移灶(阳性率54.6%)。A组和B组复查显像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χ2=11.664,P=0.001),A1组和A2组,B1组和B2组两两组间复查显像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术后首次131I去除治疗5d后SPECT/CT显像对预测6个月后颈、胸部的摄131I转移灶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1 I-SPECT CT 断层融合成像 甲状腺肿瘤 转移灶
下载PDF
术前及术后Tg值变化及BRAFV600E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近期预后的预测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霜 刘保平 +5 位作者 常伟 王瑞华 谢新立 程兵 韩星敏 阮翘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18,34,共5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Tg值变化及BRAFV600E基因突变对^(131)I近期疗效及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方法:对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半年血清Tg、TG-Ab值测定,及监测术后病理有无BRAFV600E基...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Tg值变化及BRAFV600E基因突变对^(131)I近期疗效及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方法:对7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进行术前1周、术后1月及术后半年血清Tg、TG-Ab值测定,及监测术后病理有无BRAFV600E基因突变。近期疗效及预后以刺激状态下血清Tg值<2 ng/mL及颈部甲状腺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放射性碘全身扫描结果阴性为预后较好的判断标准。结果:43例术后1月血清Tg值较术前1周内降低患者中^(131)I治疗后半年复发阳性例数6例(13.9%);35例术后血清Tg值高于术前或与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中^(131)I治疗后半年复发阳性例数24例(6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53例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中^(131)I治疗后半年复发阳性例数28例(49.1%),25例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中^(131)I治疗后半年复发阳性例数4例(16.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例术后1月血清Tg值较术前1周内降低的患者,并且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131)I治疗后半年复发阳性例数2例(9.5%);32例术后血清Tg值高于术前或与术前无明显变化的患者,并且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131)I治疗后半年复发阳性例数23例(71.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血清Tg值高于术前或与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及BRAFV600E突变阳性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甲状腺球蛋白 基因 突变
下载PDF
SPECT全身骨显像在儿童和青少年腰痛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艳 谢新立 +2 位作者 杜彪 阮翘 韩星敏 《中医正骨》 2017年第4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在儿童和青少年腰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因腰痛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男56例,女37例;年龄4~15岁,中位数9岁;病程8~38 d,中位数15 d。所有患儿最初的实验... 目的:探讨SPECT全身骨显像在儿童和青少年腰痛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因腰痛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93例患儿的病例资料。男56例,女37例;年龄4~15岁,中位数9岁;病程8~38 d,中位数15 d。所有患儿最初的实验室检查和常规X线检查结果均为阴性或不能确诊。均采用Discovery NM/CT670型单光子发射断层扫描仪行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显像剂选用99mTc-MDP。由2位有5年以上诊断经验的核医学医师共同阅片确定是否存在阳性病变,最终通过病理检查联合MRI或CT检查予以确诊。结果:22例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为阳性,均经病理检查联合MRI或CT检查确诊;71例SPECT全身骨显像诊断为阴性的患儿仅2例确诊为假阴性,经MRI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灵敏度为91.7%(22/24)、特异度为100%(69/69)、准确度为97.8%(91/9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2/22)和97.2%(69/71)。22例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阳性的病例中,病灶位于脊柱11例、骨盆3例、骶髂关节3例、髋关节3例、骨外组织2例;恶性肿瘤骨转移7例、骨髓炎5例、骶髂关节炎3例、腰椎峡部裂3例、良性骨肿瘤2例和非骨性病变2例。结论:SPECT全身骨显像能准确探测多种引起儿童和青少年腰痛的骨骼病变和非骨性病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建议将此检查作为儿童和青少年腰痛的首次影像检查方法,以避免不必要的检查或延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全身骨显像 儿童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