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导管型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1
作者 姚平 阮萍 +2 位作者 刘莹 郑玲 林国彪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8-223,共6页
目的分析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癌患者9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做无复发生存... 目的分析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内胆管癌患者91例的临床病历资料,比较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的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做无复发生存曲线及总生存曲线分析,Log-rank法比较组间生存率。采用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91例肝内胆管癌患者中大导管型52例,小导管型32例,未确定型7例。与小导管型比较,大导管型具有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血清CA199水平高、TNM分期高、肝内胆管结石病史等特点(P<0.05)。大导管型患者术后1、3、5年总生存率明显低于小导管型(P<0.05)。大导管型与小导管型术后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是大导管型肝内胆管癌总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血管侵犯、TNM分期是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的预后不良因素(P<0.05)。结论大导管型及小导管型肝内胆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差异,大导管型预后更差,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是其总生存期及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上皮癌 小导管型 大导管型 预后
下载PDF
我国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探析
2
作者 胡服 阮萍 胡曦丹 《经济师》 2023年第1期80-81,共2页
严守财经法规,依规治校建校,是我国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快速发展的基石。但在会计工作中仍然存在附件不全、审批不严、基础不扎实等问题,因此健全内控,细化规定,严审细核,夯实基础,确保会计工作高质量完成是我国高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 严守财经法规,依规治校建校,是我国高校高质量内涵式快速发展的基石。但在会计工作中仍然存在附件不全、审批不严、基础不扎实等问题,因此健全内控,细化规定,严审细核,夯实基础,确保会计工作高质量完成是我国高校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高水平现代大学保驾护航的坚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高校 会计基础 不扎实 完善内控 提升技能
下载PDF
星载光电跟瞄转台动态特性分析
3
作者 彭加力 阮萍 +3 位作者 谢友金 李治国 王佳浩 韩璟宇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93-207,共15页
针对目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星载光电跟瞄转台动态特性时存在的建模失真问题,提出使用广义弹簧单元对轴承和锁紧机构等效建模,并通过定义模态阻尼比,精确模拟转台的固有频率及响应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和基于模态试验数据的参数辨识,确定... 针对目前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星载光电跟瞄转台动态特性时存在的建模失真问题,提出使用广义弹簧单元对轴承和锁紧机构等效建模,并通过定义模态阻尼比,精确模拟转台的固有频率及响应特性。通过理论计算和基于模态试验数据的参数辨识,确定各等效单元刚度;通过基于扫频试验数据的参数辨识,确定结构模态阻尼。基于建立的等效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模态分析中前6阶固有频率与试验结果的最大偏差为5.1%,谐响应分析中X、Y、Z三个主方向的最大响应与试验结果的最大偏差为3.2%,固有频率与响应一致性良好,均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说明使用广义弹簧单元对轴承和锁紧机构进行等效建模,通过模态和扫频试验数据确定转台刚度和阻尼特性是可行的,对同类型转台的建模仿真有一定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仪器与机械 动态特性 等效建模 星载光电跟瞄转台 刚度与阻尼 固有频率 振动响应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人舌根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管鳞柱交界区的初步观察
4
作者 陈鹏宁 陈冠希 +5 位作者 李萍 陈昕煜 罗霖 颜启璋 阮萍 于大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初步确定人舌根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管开口区具有鳞柱交界区(SCJ),并与宫颈、肛门SCJ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舌轮廓乳头、肛门、宫颈标本各6例的SCJ区进行连续切片,HE及CK5、CK7及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示在轮廓乳头沟底Vo... 目的:初步确定人舌根轮廓乳头Von Ebner's腺管开口区具有鳞柱交界区(SCJ),并与宫颈、肛门SCJ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对舌轮廓乳头、肛门、宫颈标本各6例的SCJ区进行连续切片,HE及CK5、CK7及P6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HE示在轮廓乳头沟底Von Ebner's开口存在SCJ,且发现类似肛门SCJ的移行区CK5、CK7阳性复层上皮(MLE)样结构,与宫颈移行区单层上皮不同;不同于宫颈和肛门,该区在柱状上皮基底区具有P63染色肌上皮细胞。结论:人舌根Von Ebner's腺管开口具有和宫颈,肛门类似的SCJ结构,或亦为人乳头状瘤病毒及其他致癌因素的恶变易感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根 轮廓乳头 鳞柱交界区 Von Ebner's腺 复层上皮
下载PDF
rLTB/rCTB-rOmpL1/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7
5
作者 阮萍 严杰 +3 位作者 毛亚飞 李淑萍 罗依惠 李立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5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 :构建 lt B/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和佐剂活性 ,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野生株 omp L 1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t B- om... 目的 :构建 lt B/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 ,鉴定表达产物的免疫和佐剂活性 ,检测问号钩端螺旋体 (简称钩体 )野生株 omp L 1基因的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方法 :采用连接引物 PCR构建 lt B- omp L 1/ 1和 ct B- omp L 1/ 1融合基因 ,常规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 SDS- PAGE、Westernblot和 GM1- ELISA分别检测目的重组蛋白 r LTB- r Omp L 1/ 1和 r CTB- r Omp L 1/ 1表达量、免疫反应性及与 GM1结合的活性。采用 PCR和 MAT分别检测 97株问号钩体野生株 omp L1基因及其表达情况。采用 ELISA检测 2 2 8例钩体患者血清 omp L1基因产物的抗体。结果 :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 ,lt B- omp L1/ 1和 ct B- omp L1/ 1融合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 ,分别为 99.7%~ 99.9%和 99.5 %~ 10 0 %。r LTB- r Omp L1/ 1和 r CTB- r Omp L1/ 1表达产量均约为细菌总蛋白的 10 %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r LTB- r Omp L 1/ 1和 r CTB- r Omp L1/ 1均分别能与r Omp L 1/ 1兔抗血清和牛 GM1结合。 89.7%问号钩体野生株含有 omp L1基因 ,87.6 %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与r Omp L 1/ 1和 r Omp L1/ 2兔抗血清出现效价 ,为 1∶ 4~ 1∶ 2 5 6的 MAT阳性结果。 86 .8%和 88.6 %的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端螺旋体 问号 ompL1基因 大肠埃希茵 LTB基因 霍乱弧茵 ctB基因 序列同源性 核酸 序列同源性 氨基酸 克隆 分子 rLTB—rOmpLl/1/免疫学 rCTB-rOmpL1/1/免疫学
下载PDF
红细胞在不同pH值下膜动力学特性与携氧能力的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阮萍 黄耀熊 +1 位作者 屠美 林绍和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2119-2121,共3页
目的 :研究单个活态人血红细胞在不同pH值 (pH5 .89.0 )下的膜动力学特性与携氧能力 .方法 :用新型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技术和显微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技术 (fastmulti channelmicro spectrophotometerandimageanalysistech niques,FMIA)... 目的 :研究单个活态人血红细胞在不同pH值 (pH5 .89.0 )下的膜动力学特性与携氧能力 .方法 :用新型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技术和显微生物医学图像分析技术 (fastmulti channelmicro spectrophotometerandimageanalysistech niques,FMIA)对红细胞形态结构、弯曲弹性模量 (KC)、剪切弹性模量 (μ)和吸光度 (A)进行无扰、在位、实时、高灵敏度联合动态连续测量 .结果 :细胞形态随 pH增大而减小 ;KC,μ和形状因子 (roundnessfactor,REF)在pH 7.4 7.6时最小 ,随酸碱度增大而增大 ;A在 pH 7.4最大 ,随酸碱度增大而减小 .结论 :pH值与细胞的形态、膜的变形能力、流动特性和胞内血红蛋白分子氧合能力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 显微图像分析 红细胞 PH值 膜动态特性 携氧能力
下载PDF
新型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技术对血红蛋白的光谱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阮萍 黄耀熊 李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121-1124,共4页
用新型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MMSP)技术,在生理环境(pH、温度、氧分压和渗透压)改变下,对单个活态人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的吸收光谱进行监测。发现生理环境的改变,引起血红蛋白吸收光谱曲线540,575nm特征吸收峰的峰高、峰位和峰形发... 用新型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MMSP)技术,在生理环境(pH、温度、氧分压和渗透压)改变下,对单个活态人血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分子的吸收光谱进行监测。发现生理环境的改变,引起血红蛋白吸收光谱曲线540,575nm特征吸收峰的峰高、峰位和峰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MMSP技术提示血红蛋白分子的结构、浓度和功能与上述生理环境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技术 血红蛋白 吸收光谱 氧分压 渗透压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8
8
作者 阮萍 雷镇 王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85-286,共2页
利用灰色预测需要样本数据量少、建模过程简单的特点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前期预测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大量非线性、非精确性规律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优点 ,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 ,采用改进的BP算法最终得... 利用灰色预测需要样本数据量少、建模过程简单的特点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前期预测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大量非线性、非精确性规律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优点 ,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对输入数据进行预处理 ,采用改进的BP算法最终得出预测结果 ,文中的算例表明了该方法是可行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模型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 中长期电力负荷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树鼩Kupffer细胞TLR2和TLR4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阮萍 杨春 +7 位作者 苏建家 欧超 曹骥 骆成漂 唐艳萍 秦虹 孙雯 李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6-690,共5页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树鼩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TLR)家族中的TLR2和TLR4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对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树鼩分为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和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全... 目的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树鼩Kupffer细胞Toll样受体(TLR)家族中的TLR2和TLR4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对Kupffer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树鼩分为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和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全部动物定期抽血和进行肝活检手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血清和肝组织的HBV DNA水平;对手术切取的树鼩肝组织进行Kupffer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采用qRT-PCR检测TLR2、TLR4以及TNF-α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迁移实验及溶酶体荧光探针等方法分析TLR2和TLR4对Kupffer细胞迁移能力及溶酶体数量的影响。结果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TLR2 mRNA和TLR4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和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P<0.05),表达水平均与动物肝组织的HBV DNA拷贝数呈负相关(P<0.05),与Kupffer细胞的细胞迁移数、溶酶体密度及TNF-α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Kupffer细胞中的TLR2和TLR4可能通过影响Kupffer细胞功能而参与树鼩HBV感染后肝脏病变的慢性化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KUPFFER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树鼩
原文传递
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17
10
作者 阮萍 黄建明 熊莉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比较两组治疗前、3个月后左室... 目的:探讨比索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CHF患者11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比索洛尔组。比较两组治疗前、3个月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6min步行距离(6MWD)、血清脑钠肽(BNP)、内皮素(ET)和心钠素(ANP)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治疗3个月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比索洛尔组LVEF[(28.13±4.16)%比(36.02±5.14)%]和6MWD[(245.74±44.62)m比(315.23±53.12)m]均显著升高,LVEDd[(62.73±10.14)mm比(52.82±9.47)mm]、血清BNP[(424.51±62.26)ng/ml比(324.35±50.46)ng/ml]、ET[(80.14±13.25)ng/ml比(57.91±10.32)ng/ml]和ANP[(233.24±42.35)ng/ml比(164.83±31.26)ng/ml]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比索洛尔组治疗总有效率(72.4%比86.2%)显著升高,P=0.04。结论:比索洛尔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BNP、ET和ANP水平,延缓心室重塑和改善心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室重构 比索洛尔
下载PDF
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CK7和CK19的表达
11
作者 罗进韬 郑玲 +3 位作者 赵媛媛 黄琼娇 雷金清 阮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7-21,共5页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7(CK7)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情况,探讨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CK7、... [目的]分析细胞角蛋白7(CK7)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及其淋巴结转移灶的表达情况,探讨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CK7、CK19的表达率及表达模式,评价二者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其淋巴结转移的表达关系。[结果]CK7在SCC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9.62%(31/52),CK19在SCC原发灶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6.15%(50/52)。CK7及CK19在SCC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基本一致(均P<0.05)。CK7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与年龄及组织学分化程度无相关性(均P>0.05),而CK19表达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均不相关(均P>0.05)。[结论]CK7在原发灶及淋巴结的表达与宫颈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均相关,可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提供新的研究线索和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转移 CK7 CK19
下载PDF
对房地产与投资风险的认识 被引量:15
12
作者 阮萍 陈志敏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房地产业 房地产商品 房地产开发 投资风险
下载PDF
树鼩慢性感染乙肝病毒过程中枯否细胞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阮萍 肖健 +8 位作者 杨春 苏建家 欧超 曹骥 骆成漂 唐艳萍 秦虹 孙雯 李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76-1081,共6页
目的:探索枯否细胞在树鼩感染乙肝病毒(HBV)慢性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树鼩分为3组:A组6只,为前期实验已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B组3只,为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C组4只,为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全部动物定期抽血和进行肝活检手术;... 目的:探索枯否细胞在树鼩感染乙肝病毒(HBV)慢性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树鼩分为3组:A组6只,为前期实验已确定慢性感染HBV的树鼩;B组3只,为疑似慢性感染HBV的树鼩;C组4只,为未接种HBV的正常对照树鼩。全部动物定期抽血和进行肝活检手术;对手术切取的树鼩肝组织进行枯否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原代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细胞免疫组化、溶酶体荧光探针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检测CD163+细胞数量、溶酶体数量、溶菌酶的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结果:(1)慢性感染HBV的树鼩肝脏枯否细胞比例及肝组织内CD163+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其它2组(均P<0.05);(2)慢性感染HBV的树鼩肝脏枯否细胞的溶酶体荧光强度、肝组织内溶菌酶阳性细胞计数和TNF-α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其它2组(均P<0.05)。结论:枯否细胞在宿主感染HBV的慢性化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肝炎病毒 乙型 枯否细胞
下载PDF
基于灰色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阮萍 骆力明 王华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年第2期22-25,共4页
利用灰色预测需要样本数据量少、建模过程简单的特点 ,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前期预测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大量非线性、非精确性规律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优点 ,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对输入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采用改进的BP算法最... 利用灰色预测需要样本数据量少、建模过程简单的特点 ,对中长期电力负荷进行前期预测 ,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对大量非线性、非精确性规律具有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的优点 ,在考虑经济因素的前提下对输入数据进行了预处理 ,采用改进的BP算法最终得出了预测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 人工神经网络 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 BP算法 灰色预测
下载PDF
健康人群乙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
15
作者 阮萍 郭玲 +2 位作者 张建华 朱冬方 俞叶夫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6年第18期2586-2586,共1页
关键词 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 感染率 健康人群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中全血表观黏度与Casson黏度及屈服应力的分析和意义(英文) 被引量:3
16
作者 阮萍 雍军光 +1 位作者 施永德 柴英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5期192-193,共2页
背景:全血黏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点,对于揭示因血液流变性改变而出现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血液的宏观与微观流变学特征,探寻血液流变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设计:以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为纳入... 背景:全血黏度是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点,对于揭示因血液流变性改变而出现的心肌梗死、脑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目的:研究血液的宏观与微观流变学特征,探寻血液流变学测量方法的标准化。设计:以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为纳入对象的对比实验。单位:桂林医学院物理教研室。材料:随机选取86例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于桂林医学院血液流变学研究室完成实验。方法:本实验86例全血样品,在7个剪变率(0.6,2,5,10,20,40,100s-1)下,顺序从低剪变率到高剪变率,再从高剪变率到低剪变率进行检测,对两个过程的测量值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①主要结局:两个测量过程7个剪变率下的表观黏度值。②次要结局:两个测量过程下的Casson黏度、屈服应力。结果:两个测量过程,同一剪变率下的表观黏度值,除0.6s-1对应的表观黏度值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表观黏度值无显差异(P>0.5),Casson黏度和屈服应力值无显著性差异(P>0.5,P>0.3)。结论:实验研究中测量Casson黏度、屈服应力值有利于优化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和测量方法的标准化,且对同一血样重复测试表观黏度、Cas-son黏度和屈服应力值是可行的。对于揭示血液流变性的改变,以及心肌梗死、脑梗死、高血压、冠心病等缺血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 表观黏度 屈服应力 血液流变性改变 缺血性疾病 健康体检者 桂林医学院 显著性差异 心肌梗死 重要意义 测量方法 剪变率 流变学特征 宏观与微观 全血黏度 对比实验 全血样品 观察指标 实验研究 检测指标 重复测试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50例 被引量:13
17
作者 阮萍 廖华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石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石市中心医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100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观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及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一氧化氮(NO)等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压明显降低(P<0.05),血浆AngⅡ、ALDO及血清PCⅢ、NO水平恢复更为满意(P<0.05),症状积分明显减少(P<0.05),生活质量总改善率、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P<0.01),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氨氯地平的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高血压 阴虚阳亢 氨氯地平 对比研究
下载PDF
血液流变学临床检测红细胞聚集性指标的规范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阮萍 晨阳 秦任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528-530,共3页
研究血液流变学临床检测报告单中红细胞聚集性指标的规范化问题。对血沉法和粘度法定义的红细胞聚集性的各种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提出设计临床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报告单的原则和指标的设定应坚持唯一性原则,即一种流变性只设定一个指标。
关键词 红细胞聚集性 临床检测 临床血液流变学 规范化问题 对比分析 指标检测 报告单 唯一性 流变性 设定
下载PDF
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对红细胞结构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阮萍 雍军光 黄耀熊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1期21-22,共2页
以显微图像分析技术,在无扰、在位、实时的情况下,定量测定了温度和pH值的变化对人血红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及胞膜力学参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初步讨论,揭示了它们的相关关系及随各种生理条件而相互变化的情况。
关键词 显微图像分析技术 红细胞 温度 PH 细胞结构功能
下载PDF
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结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阮萍 陈志强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5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研究比较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6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于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利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检查,记录分析心电图ST-T改变的情况;入院... 目的研究比较心电图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结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86例,所有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于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利用12导联心电图机进行检查,记录分析心电图ST-T改变的情况;入院一周内行冠状动脉造影,观察动脉血管病变;比较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的诊断结果。结果 1心电图检查示前壁缺血患者90例,血管病变率LAD(86.6%)>LCX(13.4%)>LMCA(0%)、RCA(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检查示下壁缺血患者24例,血管病变率RCA(62.5%)>LAD(25.0%)>LCX(12.5%)>LMCA(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心电图检查示侧壁缺血患者33例,血管病变率LCX(54.5%)>LAD(27.3%)>RCA(18.2%)>LMCA(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心电图检查示心肌广泛缺血患者39例,血管病变率LMCA(61.5%)>LAD(30.8%)>LCX(7.7%)>RCA(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对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病变的定位诊断,与冠脉造影结果相符,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电图 冠脉造影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