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新型改良3D PSI的应用效果观察
1
作者 胡清 李川 +2 位作者 史冲 阮默 杨靖泽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84-91,共8页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新型改良3D打印个体化导向(patient 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 目的探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中新型改良3D打印个体化导向(patient 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九二〇医院100例KOA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KA治疗,研究组采用新型改良3D PSI辅助TKA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假体组件位置偏差、膝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下肢力线参数[冠状位股骨远端机械轴外侧角(mechanical 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下肢机械轴夹角(hip-knee-ankle,HKA)]、步态参数(支撑时间百分比、步幅、步速)、膝关节功能(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生活质量(arthritis impact measurement scale 2,AIMS2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术后2 d引流量较对照组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患者LTC角、FFC角、HKA角、LFC角、FTC角偏差均较对照组小(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ROM、支撑时间百分比、步幅、步速均高于对照组,冠状位mLDFA、HKA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HSS评分高于对照组,AIMS2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改良3D PSI辅助TKA治疗KOA能优化手术情况,提高操作精度,改善患者下肢力线,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置换术 个体化导向 3D打印 下肢力线参数 膝关节活动度 并发症
下载PDF
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阮默 徐达传 +2 位作者 汪新民 徐永清 汤逊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79-484,共6页
目的: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皮螺丝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0块干燥成人骶骨及30个骨盆防腐标本,测量S1、S2侧突、侧块厚度等指标,观察骶髂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定位进针点;通过标本断层及正常骨盆CT片测量螺钉进针方向及深度。结... 目的: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皮螺丝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50块干燥成人骶骨及30个骨盆防腐标本,测量S1、S2侧突、侧块厚度等指标,观察骶髂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定位进针点;通过标本断层及正常骨盆CT片测量螺钉进针方向及深度。结果:S1侧突高度为(22.1±4.6)mm,厚度为(27.8±3.1)mm,S2侧突高度为(13.4±3.6)mm,厚度为(20.9±2.2)mm。S1进针点位于髂前上棘-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交点附近,S2进针点位于髂结节-髂后上棘连线前4/5与后1/5交点附近。S1侧突中轴与矢状面夹角约为55°,S2则约为80°,S1侧突中轴与冠状面的夹角约为36°,S2则约为15°。结论:(1)S1侧突能容纳直径为6.5~7.0mm的螺丝钉2枚,S2侧突可容纳1枚。(2)S1侧突螺丝钉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约为55°,与冠状面夹角约为36°;对S2则分别约为80°和15°。S1进针深度为68mm,S1为55mm。(3)经皮骶髂螺丝钉固定手术应严格限制在骨折精确复位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骨盆 骶髂螺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骨盆手术防止股外侧皮神经损伤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8
3
作者 阮默 徐达传 +2 位作者 殷学民 汪新民 熊绍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0-142,共3页
目的:为骨盆手术防止股外侧皮神经盆内段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5具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察股外侧皮神经的起源、行程及分支,测量神经出盆点与髂前上棘中心点的距离。结果:①股外侧皮神经出盆点位置的解剖变异较大,根据神经出盆... 目的:为骨盆手术防止股外侧皮神经盆内段损伤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5具成人防腐标本上解剖观察股外侧皮神经的起源、行程及分支,测量神经出盆点与髂前上棘中心点的距离。结果:①股外侧皮神经出盆点位置的解剖变异较大,根据神经出盆点与髂前上棘的关系可分为四种类型。②股外侧皮神经72%从腹股沟韧带深面穿出,28%穿行于腹股沟韧带中。穿出点距髂前上棘的距离为(1.02±0.88)cm。③股外侧皮神经穿过腹股沟韧带并被阔筋膜包裹,形成了股外侧皮神经的远侧固定点。结论:(1)腹股沟韧带及阔筋膜对股外侧皮神经的固定作用是骨盆手术损伤股外侧皮神经的解剖学因素。(2)术中神经预防性松解是避免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 损伤 应用解剖 神经松解术
下载PDF
闭孔动脉吻合支的解剖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4
作者 阮默 徐达传 汪新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 ,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 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 ,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 :闭孔... 目的 :为骨盆创伤止血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个防腐固定的成年骨盆标本 ,仔细解剖观察双侧闭孔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其吻合情况。同时通过 5个盆部血管铸型标本 ,观察闭孔动脉与髂外动脉及髂内动脉系统的侧支吻合情况。结果 :闭孔动脉起源分散 ,可分为盆内段和盆外段 ,其分支分布至盆腔脏器和骨盆。 86.7%的闭孔动脉与旋股内动脉浅支间存在直径 ( 1.2 8± 0 .2 2 )mm的血管吻合 ,3 6.7%与对侧闭孔动脉间存在直径 ( 1.12± 0 .0 8)mm的血管吻合 ,2 6.7%与腹壁下动脉 (或髂外动脉 )间有直径( 1.0 2± 0 .3 2 )mm的吻合血管 ,11.7%与旋股内动脉深支有直径 ( 1.5 6± 0 .3 4)mm的血管吻合。此外 ,闭孔动脉分支的终末毛细血管与髂腰动脉、旋髂深动脉、第四腰动脉、阴部内动脉、膀胱上、下动脉和前列腺动脉 (或子宫动脉 )等动脉之间存在广泛、固定的毛细血管吻合网。结论 :闭孔动脉与髂内动脉其他分支及髂外动脉之间存在广泛的血管吻合 ,主要吻合类型为终末支直接吻合和终末支网状血管吻合。在骨盆创伤骨折需阻断出血动脉时 ,应特别注意终末支直接吻合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孔动脉 血管吻合 骨盆 止血
下载PDF
双侧对称性正中动脉1例 被引量:4
5
作者 阮默 汪新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9-229,共1页
陈尔瑜等观察统计374侧成人上肢标本,粗大正中动脉的出现率占3.74%(14侧).作者在解剖一具成年女性尸体上肢标本时发现双侧对称性正中动脉,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双侧对称性正中动脉 病理解剖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实验性骨延长区BMP2的基因表达和细胞定位 被引量:1
6
作者 阮默 邹培 +3 位作者 李峻辉 林月秋 周中英 李主一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骨延长过程中BMP2基因在骨延长区组织细胞的表达和定位,从分子水平探讨延长区骨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兔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动物模型,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8个时相点取材。通过延长区组织石蜡切片,BMP2地高辛标记的mRNA探针原... 目的:了解骨延长过程中BMP2基因在骨延长区组织细胞的表达和定位,从分子水平探讨延长区骨修复的机制。方法:采用兔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动物模型,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8个时相点取材。通过延长区组织石蜡切片,BMP2地高辛标记的mR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BMP2mRNA阳性表达持续到延长结束后20d,表达主要定位于延长区假性生长板中的成纤维细胞样间充质细胞、成纤维细胞、骨膜生发层的骨形成细胞及骨小梁边缘的成骨细胞,并随着骨延长不同阶段而有所变化。达到预定延长长度20d以后,延长区BMP2mRNA表达逐渐转为阴性。结论:骨延长区BMP2mRNA的表达和细胞定位与骨折愈合不同。BMP2在延长区高水平、长时效的表达对其骨修复具有重要作用,使延长区骨组织能够持续形成,短时间内以骨再生形式修复大段延长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延长 骨形态发生蛋白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股骨头韧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阮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2-9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头韧带 研究进展 结构 血供
下载PDF
骨盆骨折常见合并症与治疗原则?
8
作者 阮默 徐永清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24-424,共1页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治疗原则 合并症 腹膜后血肿 失血性休克 腹膜后出血 血液供应 解剖结构 膀胱损伤
下载PDF
现代康复支具的概念、功能及其特点
9
作者 阮默 徐永清 《创伤外科杂志》 2005年第6期427-427,共1页
关键词 康复支具 现代 功能障碍 关节损伤 保护功能 矫正畸形 骨髂肌 残病人 矫形器
下载PDF
股前外侧部皮瓣的进一步解剖学研究——高位皮动脉与皮瓣血供的分型 被引量:97
10
作者 徐达传 阮默 +3 位作者 张春 熊绍虎 汪新民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 :研究股前外侧皮瓣高位皮动脉及皮瓣的血供类型。方法 :在 5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部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 ,记录高位皮动脉的出现率、来源动脉、位置及其走行 ,分析股前外侧部皮动脉的分布规律。结果 :高位皮... 目的 :研究股前外侧皮瓣高位皮动脉及皮瓣的血供类型。方法 :在 5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防腐标本上对股前外侧部皮动脉进行解剖观察 ,记录高位皮动脉的出现率、来源动脉、位置及其走行 ,分析股前外侧部皮动脉的分布规律。结果 :高位皮动脉出现率为 58% (2 9侧 ,34支 ) ,其中发自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的占 1 0 % (5侧 )、横支的占 44 % (2 2侧 )和降支根部的占 4 % (2侧 )。无高位皮动脉出现时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皮动脉营养皮瓣 ,降支皮动脉浅出点在髂髌连线附近 ,可定为正常型 (2 1侧 ,42 % )。出现高位皮动脉时 ,降支发出的皮动脉位置偏低 ,管径较细 ,皮瓣的血供可分为降支皮动脉主要型 (1 8侧 ,36 % )、均匀分布型 (6侧 ,1 2 % )和高位皮动脉支主要型 (5侧 ,1 0 % )。结论 :高位皮动脉出现率高 ,分布具有规律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部皮瓣 血供 分型 皮动脉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跟腱损伤修复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的处理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军 徐永清 +2 位作者 汪新民 阮默 徐小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67-370,共4页
目的探讨跟腱损伤修复后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24例跟腱修复术后因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6-59岁。损伤原因开放性损伤8例,其中机器绞伤2例,重物砸伤3例... 目的探讨跟腱损伤修复后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24例跟腱修复术后因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6-59岁。损伤原因开放性损伤8例,其中机器绞伤2例,重物砸伤3例,车轮绞伤3例;闭合性损伤16例,均为运动损伤。单纯行皮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8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3例;跟腱修复加上述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13例。伤后至本次手术时间为9-76d,跟腱外露至本次手术修复的时间为3-65d。结果术后所有移位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好,外露跟腱被覆盖。其中4例皮瓣边缘少许黄色分泌物经2-3周换药后痊愈,6例行二期皮瓣修薄术。18例获6-24个月随访,皮瓣无破溃,不影响穿鞋,两点辨别觉为12-20mm。踝关节功能按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标准评分,优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13例提踵功能良好,3例能完成提踵功能,力量较健侧差,2例不能提踵。结论跟腱损伤修复术,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局部软组织坏死,跟腱外露。应尽早视情况行单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或跟腱修复加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术。软组织修复及跟腱修复应力争同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损伤 软组织缺损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修复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 被引量:9
12
作者 沙勇 唐辉 +4 位作者 丁晶 徐永清 李福兵 阮默 李春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7期4401-4405,共5页
背景: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应用于踝关节修复重建的报道目前较少。目的:分析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26例,其中跟腓韧带... 背景: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应用于踝关节修复重建的报道目前较少。目的:分析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修复慢性踝关节不稳26例,其中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同时损伤或松弛18例,距腓前韧带单独损伤或松弛8例。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及Good评级评估踝关节功能,并进行患侧与健侧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度、后足活动度比较。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治疗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24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美国足踝外科协定(AOFAS)评分:同时修复跟腓韧带和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48.4±3.7)分,治疗后(88.2±3.8)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8分;单独修复距腓前韧带组治疗前(50.0±6.4)分,治疗后(89.5±3.4)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平均提高39.5分。Good评级优19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果提示应用深低温冷冻保存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踝关节外侧韧带治疗踝关节慢性外侧不稳,增大了腱骨接触面积,增加了骨腱愈合的概率,增强了踝关节的稳定性,其远期疗效仍待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同种异体肌腱 移植 解剖重建 慢性踝关节不稳 深低温冷冻保存 跟腓韧带 距腓前韧带
下载PDF
长骨液促进骨延长区骨矿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邹培 阮默 +7 位作者 李主一 李峻辉 翁龙江 周中英 林月秋 孔媛 李光全 靳杭红 《中国骨伤》 CAS 1998年第5期15-17,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长骨液对骨延长区骨矿化的影响。方法 山羊12只,于胫骨上干骺端做成骨延长模型,分成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进行实验,观察延长区成骨情况。结果内服长骨液组骨 延长区X线平片平均光密度值、骨密度、以及新骨组织钙... 目的 观察中药长骨液对骨延长区骨矿化的影响。方法 山羊12只,于胫骨上干骺端做成骨延长模型,分成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进行实验,观察延长区成骨情况。结果内服长骨液组骨 延长区X线平片平均光密度值、骨密度、以及新骨组织钙含量、灰密度、四环素荧光双标间距等指标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长骨液具有明显加速骨延长区骨矿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液 骨增长 中药 骨矿化 药理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折掌倾角改变的三维运动分析 被引量:34
14
作者 汪新民 钟世镇 +2 位作者 赵卫东 阮默 殷学民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对腕关节运动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作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模型 ,利用电子计算机立体视觉测量系统测量腕关节在不同掌倾角度变化时的三维运动。结果 当桡骨远端关节面为背倾 10°时腕关节... 目的 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对腕关节运动的影响。方法 通过制作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模型 ,利用电子计算机立体视觉测量系统测量腕关节在不同掌倾角度变化时的三维运动。结果 当桡骨远端关节面为背倾 10°时腕关节掌屈、尺偏、旋前、旋后运动范围明显减少 (P <0 0 5 ) ,在背倾 2 0°以上时显著减小 (P <0 0 1)。结论  10°以上的背倾成角可影响腕关节的运动 ,提示当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背侧成角畸形 生物力学 三维运动
下载PDF
臀上动脉深上支髂骨骺移植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陈振光 张发惠 +2 位作者 刘经南 谭金海 阮默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6-247,共2页
目的 :为带血供的髂骨骺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臀部标本以及 2侧儿童标本上 ,观测臀上动脉深上支的行程、分支及滋养支 ;选用 5 0块髋骨 ,观察髂骨嵴前外侧部的滋养孔。结果 :儿童臀上动脉深上支... 目的 :为带血供的髂骨骺移植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臀部标本以及 2侧儿童标本上 ,观测臀上动脉深上支的行程、分支及滋养支 ;选用 5 0块髋骨 ,观察髂骨嵴前外侧部的滋养孔。结果 :儿童臀上动脉深上支的分支、分布与成人相似 ,位于臀中肌深面和臀小肌上缘 (相当臀前线 ) ,循髂骨嵴弓形向前 ,达髂前上嵴 ,沿途分出平均 (4 .2± 1.1)支外径 0 .5~ 1.1mm的髂嵴支 ,分布髂嵴骨膜 ,并发细小分支进入滋养孔。从髂前上棘至结节区 ,在距髂嵴缘下方 2cm范围内 ,平均有(2 2 .4± 6.7)个滋养孔。结论 :以臀上动脉深上支及其分支为蒂 ,在髂嵴前部可切取带骺骨瓣 ,以修复长管骨骨骺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动脉深上支 髂骨骺移植 解剖学 研究
下载PDF
肌腱移植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6
作者 冷元曦 林月秋 +1 位作者 阮默 解传飚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704-1706,共3页
肌腱移植是重建毁损肌腱功能的主要手段。目前用于肌腱移植的材料有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异种异体肌腱、人工肌腱、组织工程化肌腱。本文综述这些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肌腱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在肌腱制备各方法中,去细胞法可以... 肌腱移植是重建毁损肌腱功能的主要手段。目前用于肌腱移植的材料有自体肌腱、同种异体肌腱、异种异体肌腱、人工肌腱、组织工程化肌腱。本文综述这些材料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肌腱材料的制备方法,指出在肌腱制备各方法中,去细胞法可以较为彻底地去除肌腱抗原成分,为消除异基因肌腱移植排斥反应开辟了一条更为确实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损伤 移植 材料 脱细胞
下载PDF
逆行供血的胸脐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胫骨外露创面 被引量:11
17
作者 徐永清 李主一 +4 位作者 李军 郭远发 汪新明 阮默 李俊辉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2-354,共3页
目的 观察逆行供血的吻合血管胸脐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4侧小腿动脉铸型标本进行了观测的基础上 ,于 1993年 5月~ 2 0 0 0年 7月 ,对临床收治的 2 5例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胫骨外露 ,其中 18例有胫前... 目的 观察逆行供血的吻合血管胸脐皮瓣修复胫骨外露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4侧小腿动脉铸型标本进行了观测的基础上 ,于 1993年 5月~ 2 0 0 0年 7月 ,对临床收治的 2 5例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胫骨外露 ,其中 18例有胫前或胫后血管长段受损栓塞 ,创面最大为 2 8cm× 11cm,最小为 11cm× 9cm。采用小腿远端胫前或胫后血管远端与腹壁下血管吻合的胸脐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结果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和腓动脉三组主干型血管 ,三者彼此间在足踝部交通吻合十分丰富 ,有很好的相互代偿能力。术后移植皮瓣全部成活 ,皮瓣色泽、质地良好 ,创面完全修复。结论 只要小腿胫前或胫后主要血管之一正常 ,受损血管远端正常 ,逆行供血良好 ,即可采用吻合血管的胸脐皮瓣修复小腿中上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创面 胸脐皮瓣 游离移植
下载PDF
椎间孔与椎间孔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8
18
作者 汤逊 周中英 +5 位作者 翁龙江 林月秋 阮默 李主一 黄云江 潘险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椎间孔型与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 3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13例为椎间孔型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 ,占同期手术治疗病例的3 9%。 9例采用椎板间入路 ,2例... 目的 :探讨椎间孔型与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 33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13例为椎间孔型或椎间孔外型腰椎间盘突出 ,占同期手术治疗病例的3 9%。 9例采用椎板间入路 ,2例采用椎板侧方入路 ,2例采用椎板间和椎板侧方联合入路。结果 :本症常累及同序数神经根 ,且突出间隙以L4/ 5、L3/ 4居多。CT、MRI检查与手术所见一致。经 4个月~ 3年随访 ,疗效优 10例 ,良 2例 ,可 1例。结论 :薄层高分辨率CT是目前诊断本症的最好方法。手术入路应依突出间盘组织占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 诊断 外科手术 治疗
原文传递
桡骨掌倾角改变对桡腕关节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汪新民 钟世镇 +3 位作者 赵卫东 樊继宏 阮默 殷学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对桡腕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桡骨远端FrykmanⅠ型不稳定骨折模型,应用压力敏感片测不同掌倾角改变时桡腕关节面上桡舟、桡月接触面积及压力变化情况,并摄腕关节侧位X线片。结果桡腕关节面背倾角...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对桡腕关节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制作桡骨远端FrykmanⅠ型不稳定骨折模型,应用压力敏感片测不同掌倾角改变时桡腕关节面上桡舟、桡月接触面积及压力变化情况,并摄腕关节侧位X线片。结果桡腕关节面背倾角度超过10°时,桡舟、桡月接触面积显著减少并向背侧移位,桡舟接触面压力显著增加;X线侧位片显示当背侧成角大于40°时可出现腕骨背侧半脱位。结论桡骨远端骨折背侧成角畸形背倾角度大于10°是其发生腕不稳定的最初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背侧成角畸形 桡腕关节 生物力学
下载PDF
中药“长骨液”对骨延长区微量元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培 李主一 +6 位作者 阮默 李峻辉 翁龙江 周中英 林月秋 孔媛 李光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315-318,共4页
为了探讨中药“长骨液”对骨延长区成骨作用的影响,选用12只2岁~3岁健康青山羊制作标准骨延长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灌服“长骨液”1次(10ml/kg),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 为了探讨中药“长骨液”对骨延长区成骨作用的影响,选用12只2岁~3岁健康青山羊制作标准骨延长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术后第2天开始每天灌服“长骨液”1次(10ml/kg),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骨延长区成骨情况,测定延长区新骨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实验组新骨形成与成熟均较对照组提前,且在延长区新骨中微量元素含量较对照组高。认为,“长骨液”促进骨延长区微量元素的聚集,可能是其加速骨延长区新骨形成与成熟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骨液 骨延长 微量元素 中药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