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磷脂抗体与狼疮肾炎的关联及其肾脏致病机制
1
作者 阳晓 涂世盐 吴海珊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估计为5.14/10万例年,全球每年约40万新诊断的SLE患者,我国每年新诊断SLE患者人数为10.7万/年,居全球之首^([1])。狼疮肾炎(LN)是SLE最严重的器官表现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LN患者足细胞和肾单位逐渐丢失,... 全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率估计为5.14/10万例年,全球每年约40万新诊断的SLE患者,我国每年新诊断SLE患者人数为10.7万/年,居全球之首^([1])。狼疮肾炎(LN)是SLE最严重的器官表现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LN患者足细胞和肾单位逐渐丢失,大部分SLE患者5年内可发生LN,LN 5年后进展到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比例约为10%~3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终末期肾脏病 抗磷脂抗体 肾单位 足细胞 致病机制 SLE患者 LN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在狼疮肾炎中的保护效应及其机制的新认识
2
作者 阳晓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3年第2期95-97,共3页
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细胞。长期以来嗜酸性粒细胞被认为是有害的免疫细胞,与组织损伤相关。新近证据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可抑制炎症反应及促进组织修复[1,2]。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 嗜酸性粒细胞(EOS)是参与抗寄生虫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的主要细胞。长期以来嗜酸性粒细胞被认为是有害的免疫细胞,与组织损伤相关。新近证据提示嗜酸性粒细胞可抑制炎症反应及促进组织修复[1,2]。狼疮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最常见的严重靶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肾炎 嗜酸性粒细胞 靶器官损伤 过敏性疾病 组织修复 组织损伤 免疫细胞 抗寄生虫感染
下载PDF
腹膜透析患者衰弱与营养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晶晶 易春燕 +2 位作者 林建雄 毛海萍 阳晓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11期831-835,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衰弱与身体成分及营养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单中心规律随访的PD患者。采用临床衰弱量表评估患者的躯体功能状态、生物电阻抗仪测定患者的身体成分,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 目的探讨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衰弱与身体成分及营养状态的相关关系。方法横断面调查单中心规律随访的PD患者。采用临床衰弱量表评估患者的躯体功能状态、生物电阻抗仪测定患者的身体成分,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分析PD患者发生衰弱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528例PD患者,127例(24.1%)存在衰弱,与非衰弱组患者比较,衰弱患者具有较高的体脂肪量(t=4.148;P<0.001)、肥胖程度(t=2.629;P=0.009)、体质量指数(t=2.389;P=0.017)及浮肿指数(t=6.588;P<0.001),较低的骨矿物质量(t=-2.417;P=0.016)、骨骼肌量(t=-3.706;P<0.001)、细胞内液量(t=-3.714;P<0.001)、总体液量(t=-2.947;P=0.003)、瘦体质量指数(t=-2.245;P=0.025)、血清总蛋白(t=-2.486,P=0.013)、白蛋白(t=-6.329;P<0.001)及前白蛋白水平(t=-7.638;P<0.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较高年龄(OR=1.130,95%CI:1.076~1.186;P<0.001)、较高的查尔森合并症得分(OR=1.599;95%CI:1.206~2.119,P<0.001)及收缩压(OR=1.043,95%CI:1.017~1.070,P<0.001)、较低的舒张压(OR=0.939,95%CI:0.898~0.981,P=0.005)及血清白蛋白水平(OR=0.858,95%CI:0.780~0.944,P=0.002)是PD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PD患者衰弱的发生率为24.1%。PD患者的瘦体质量指数、肥胖程度及浮肿指数与衰弱具有相关性。营养状态、老年、合并症及血压水平是PD患者发生衰弱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衰弱 身体成分 营养状态
下载PDF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舒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周婷 易春燕 +1 位作者 林建雄 阳晓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舒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随访的PD患者。采用自制的PD患者舒适量表评估患者的舒适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人口... 目的调查维持性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的舒适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选择2019年1月~2022年6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随访的PD患者。采用自制的PD患者舒适量表评估患者的舒适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数据。结果共有212例PD患者纳入本研究。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6.5±13.2)岁,男性占56.1%,中位PD龄28.6(10.3,64.0)月,基础肾脏病主要为肾小球肾炎(63.7%)。患者舒适量表总分为(93.2±11.2)分,各维度条目平均分显示生理维度最低为(3.3±0.5)分,其次是心理维度(3.5±0.5)分和社会维度条目(3.5±0.5)分,而环境维度条目平均得分较高为(3.8±0.4)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较大的年龄(β=0.136,P=0.027)及较高的总肌酐清除指数(β=0.160,P=0.046)是PD患者舒适量表总分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在护理过程中改善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生理不适、注重心理护理及加强社会支持,同时对年纪较轻、总肌酐清除指数较低的患者给予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舒适状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腹膜透析液临床应用进展
5
作者 吴海珊 毛海萍 +1 位作者 陈崴 阳晓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4期292-295,共4页
传统腹膜透析液的高浓度葡萄糖、高葡萄糖降解产物、高糖基化终产物、低pH值等生物不相容性是影响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疗效、导致PD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glucose degradation products,GDP)透析... 传统腹膜透析液的高浓度葡萄糖、高葡萄糖降解产物、高糖基化终产物、低pH值等生物不相容性是影响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疗效、导致PD技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glucose degradation products,GDP)透析液是一种生物相容性透析液,有研究表明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对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影响优于传统腹膜透析液,特别对于长透析患者。因此,本文就中性pH-低GDP腹膜透析液对终末期肾病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腹膜功能、腹膜炎发生率、患者生存及技术生存、腹膜结构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终末期肾病 中性pH-低葡萄糖降解产物腹膜透析液
下载PDF
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阳晓 叶任高 +4 位作者 杨琼琼 孔庆瑜 杨念生 许韩师 余学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13-916,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 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 ,分别用 4 2 5 %腹透液、4 2 5 %腹透液加γ 干扰素 (IFN γ ,10 0u/ml)、4 2 5 %腹透液加川芎嗪 4 0mg/L、4 2 5 %腹透液加IFN γ 10 0u/ml加...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 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 ,分别用 4 2 5 %腹透液、4 2 5 %腹透液加γ 干扰素 (IFN γ ,10 0u/ml)、4 2 5 %腹透液加川芎嗪 4 0mg/L、4 2 5 %腹透液加IFN γ 10 0u/ml加川芎嗪 4 0mg/L刺激细胞 30min ,以DMEM /F12培养基为对照组。通过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及流式细胞仪 (FACS)检测间皮细胞CD4 0表达。结果 :4 2 5 %腹透液刺激后腹膜间皮细胞CD4 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4 2 5 %腹透液加IFN γ联合刺激后 ,间皮细胞CD4 0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及单纯 4 2 5 %腹透液组 (P <0 0 1)。加入川芎嗪后 ,可显著减低单纯 4 2 5 %腹透液及 4 2 5 %腹透液加IFN γ引起的CD4 0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 (P <0 0 1)。结论 :单纯腹透液及腹透液加IFN γ可显著增加腹膜间皮细胞CD4 0的表达 ,而川芎嗪对腹膜间皮细胞CD4 0的表达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长程腹膜透析 (CAPD)过程中 ,加入川芎嗪可能有助于减轻透析液引起的慢性炎症反应 ,从而防止或延缓腹膜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腹膜间皮细胞 CD40信号 腹膜透析
下载PDF
68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正虚证候分布特点调查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阳晓 朱文锋 +2 位作者 胡学军 周小舟 龙菊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2-114,共3页
通过681例慢性肾衰患者正虚证候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显示慢性肾衰正虚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尿毒症期主要是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在病程中呈阶段性病变。调查提示慢性肾衰病程较长... 通过681例慢性肾衰患者正虚证候分布特点调查分析,显示慢性肾衰正虚基本病机是脾肾亏虚,代偿期、失代偿期及衰竭期以气阴两虚为主,尿毒症期主要是脾肾阳虚和阴阳两虚,脾肾气虚和肝肾阴虚在病程中呈阶段性病变。调查提示慢性肾衰病程较长,不同阶段正虚证候分布特点具有差异性,正确把握其主要病机及不同时期的病证变化,对辨病辨证施治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中医病机 正虚证候
下载PDF
PPARγ和α-SMA在单侧输尿管梗阻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3
8
作者 阳晓 张海燕 +3 位作者 张亚杰 李幼姬 陈伟英 余学清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11-614,F0005,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30).模型组行UUO术,并随机分为3... 目的观察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大鼠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变化及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间的关系.方法 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模型组(n=30).模型组行UUO术,并随机分为3、7、14、21和28 d组.相应时间点活杀动物,取肾脏,用常规苏木素-伊红(HE)、Masson、高碘酸-乌洛托品银(PASM)染色,观察肾小管病变程度;用免疫组化法测定UUO大鼠梗阻肾不同时间点α-SMA和PPARγ表达变化及与肾脏病理变化间的关系.结果病理学结果显示,UUO 3和7 d时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尚不明显;14 d和21 d时肾皮质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28 d时表现为肾小管严重破坏,纤维组织弥漫增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PARγ在假手术组肾组织中几乎无表达;UUO模型大鼠随着病变进展,肾组织PPARγ表达增加,主要分布在肾小管上皮细胞、浸润的单核细胞,3 d时表达量开始增加,14 d达高峰,此后表达略有减少,但仍显著高于假手术组及3 d和7 d组.假手术组α-SMA仅表达于血管平滑肌肌层,3 d时肾间质出现表达,14~21 d表达显著增加,阳性信号弥漫分布,高峰持续至28 d实验结束.结论 PPARγ在UUO大鼠显著升高, 其表达与α-SMA的表达量及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早期一致,14 d达峰值后表达不再随病变加重而进一步升高.UUO病变早期PPARγ反应性升高可能在肾脏局部炎症和纤维化病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梗阻 大鼠 肾组织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肾小管间质纤维化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超滤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阳晓 叶任高 +3 位作者 杨琼琼 彭文兴 郭群英 汪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682-684,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加入到 4 2 5%透析液中对腹膜超滤功能的影响。方法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除对照组外 ,其余 3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 2 5ml 4 .2 5%透析液 (HGC) ,HGC加低剂量( 4 0mg/L)川芎嗪 (HGL)和HGC加高剂量 ( 16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川芎嗪加入到 4 2 5%透析液中对腹膜超滤功能的影响。方法 :4 0只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除对照组外 ,其余 3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 2 5ml 4 .2 5%透析液 (HGC) ,HGC加低剂量( 4 0mg/L)川芎嗪 (HGL)和HGC加高剂量 ( 160mg/L)川芎嗪 (HGH)。至第 4 5天结束时 ,以131I标记的白蛋白溶于 2 5ml 4 2 5%透析液注入腹腔 ,进行腹膜功能试验。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各透析组 4h排液量显著降低 ,而HGL组排液量显著高于HGC组和HGH组。各透析组腹透液重吸收和直接淋巴吸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各透析组之间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HGL组透析液与血浆尿素浓度之比 (D/Purea)与HGC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但透出液中葡萄糖浓度与未使用过的 4 2 5%透析液中葡萄糖浓度之比 (D/D0 )及尿素清除率(Curea)显著高于HGC组和HGH组 ;HGH组D/Purea显著增加。结论 :低剂量川芎嗪加入到腹透液中可减少高渗透析液引起的腹膜功能损伤 ,增加超滤及透析效能 ,高剂量川芎嗪则可引起腹膜通透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腹膜透析 腹膜超滤功能 实验研究
下载PDF
狼疮方对慢性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的作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阳晓 魏毅 +5 位作者 叶任高 梁鸣 陈伟英 李幼姬 孔庆瑜 余学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S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狼疮方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经狼疮方、强的松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脾细胞CD40表达及肾脏功能,并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1)血清抗dsDNA抗体为模型组与... 目的探讨狼疮方治疗狼疮肾炎的有效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经狼疮方、强的松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脾细胞CD40表达及肾脏功能,并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1)血清抗dsDNA抗体为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2)脾细胞CD40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及阳性细胞百分率模型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狼疮方组及强的松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3)肾脏病理学半定量分析显示各治疗组肾小管间质损伤总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病变较模型组均显著减轻。结论狼疮方具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通过干扰CD40信号,减少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对慢性GVHD狼疮样肾炎小鼠模型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狼疮肾炎 狼疮方 CD40信号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腹膜形态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阳晓 叶任高 +3 位作者 杨琼琼 彭文兴 纪玉莲 余学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腹膜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含质量分数为 4.2 5 %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 (腹透液 ,HGC)组及含川芎嗪腹透液 ( HGL)组 ,实验周期45 d。结果 :HGC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脱...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大鼠腹膜透析模型腹膜形态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含质量分数为 4.2 5 %的葡萄糖腹膜透析液 (腹透液 ,HGC)组及含川芎嗪腹透液 ( HGL)组 ,实验周期45 d。结果 :HGC组大鼠腹膜间皮细胞脱落 ,间皮下基质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 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 ( FN)沉积明显增多 ;腹腔超滤量显著低于对照组。HGL 组间皮细胞基本完好 ;间皮下基质包括 型胶原、FN沉积明显低于 HGC组 ;腹腔超滤量显著高于 HGC组。结论 :长期使用 4.2 5 %葡萄糖腹透液可损伤腹膜结构和功能 ;川芎嗪能显著减少基质蓄积 ,改善腹膜结构 ,增加超滤 ,提高透析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川芎嗪 高浓度葡萄糖 纤维化 肾组织
下载PDF
补肾清利活血法对大鼠残肾细胞外基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阳晓 魏毅 +3 位作者 刘晓文 张进华 朱文锋 向华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 :探讨补肾清利活血法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有效性和作用环节。方法 :在 5/ 6肾切除残肾模型大鼠的基础上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常规病理等方法观察补肾清利活血法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蓄积及其部分调控机制的影响。结果 :残肾模型... 目的 :探讨补肾清利活血法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有效性和作用环节。方法 :在 5/ 6肾切除残肾模型大鼠的基础上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常规病理等方法观察补肾清利活血法对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蓄积及其部分调控机制的影响。结果 :残肾模型大鼠术后 1周开始给予补肾清利活血中药 ,术后 5周血肌酐(SCr)、尿素氮 (BUN)、尿蛋白显著降低 ;病理结果示ECM多种成分 (Ⅰ和Ⅳ型胶原、层粘连蛋白 )的蓄积显著减少 ,肾小球内细胞数及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 ,肾小球硬化程度减轻 ;在降低BUN、SCr方面显著优于西药依那普利。结论 :补肾清利活血法能显著减少残肾模型大鼠肾小球ECM蓄积 ,改善肾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清利活血法 肾小球硬化 细胞外基质
下载PDF
慢性肾衰患者不同阶段病机证候特点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阳晓 朱文锋 +2 位作者 周小舟 胡学军 龙菊香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50-352,共3页
通过大宗临床病例调查,揭示了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不同阶段主要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在邪实方面,湿热、瘀血贯穿始终并且是导致病变进行性恶化的主要因素。浊毒的出现是慢性肾衰发展到晚期的特征性病理产物,是导致五脏衰败... 通过大宗临床病例调查,揭示了慢性肾衰中医病机错综复杂,不同阶段主要病机及证型分布具有差异性。在邪实方面,湿热、瘀血贯穿始终并且是导致病变进行性恶化的主要因素。浊毒的出现是慢性肾衰发展到晚期的特征性病理产物,是导致五脏衰败,阴阳离决的主要机理。浊毒可寒化而表现为寒湿浊毒证,热化而表现为湿热浊毒证。慢性肾衰病程中水停、外感等邪实病变出现率虽相对较低,但对慢性肾衰进展亦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衰竭 中医病机 辨证论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第四医学行为状况及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效果的调查 被引量:50
14
作者 阳晓 杨定姣 阳旭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第四医学行为状况,并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对永州市824例已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子、症状、危害性、治疗与预防保健知识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社区卫... 目的了解高血压病患者第四医学行为状况,并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高血压疾病知识调查问卷,对永州市824例已确诊为高血压病的患者一般情况、危险因子、症状、危害性、治疗与预防保健知识方面进行调查,并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结果高血压病病人对症状、危险因子方面答对率较高,在高血压危害性及治疗、预防保健方面答对率较低,有75%的病人认为血压随年龄增高是正常的,72%的病人不知道高血压可并发肾功能不全,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后遵医服药率由50%上升列100%,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明显(P<005)。结论针对其第四医学行为的薄弱环节,有目的地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做到知行合一,对高血压病的防治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第四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性干预 预防
下载PDF
依那普利对大鼠残肾细胞外基质蓄积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12
15
作者 阳晓 魏毅 +2 位作者 叶任高 张进华 刘晓文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4期198-201,共4页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有效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依那普利对 5 / 6肾切除大鼠残肾模型早、中期细胞外基质 (ECM)蓄积及其部分调控机制的影响。结果 :残肾模型术后 1周开始给予依那普利 ,术后 5周大鼠尿蛋白显著... 目的 :探讨依那普利延缓肾小球硬化的有效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依那普利对 5 / 6肾切除大鼠残肾模型早、中期细胞外基质 (ECM)蓄积及其部分调控机制的影响。结果 :残肾模型术后 1周开始给予依那普利 ,术后 5周大鼠尿蛋白显著降低〔(2 .0 1± 0 .13) g/ 2 4h比 (3.10± 0 .17) g/ 2 4h〕;病理结果示 ECM多种成分的蓄积显著减少 ,肾小球硬化减轻 (硬化指数 SI为 1.6 7± 0 .76比 2 .0 0± 0 .75 ,P<0 .0 5 )。肾小球内细胞数〔(72 .2 8± 13.70 )个 /肾小球横截面比 (81.16± 16 .6 2 )个 /肾小球横截面〕及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阳性细胞数〔(6 .76± 2 .72 )个 /肾小球横截面比 (8.16± 2 .78)个 /肾小球横截面〕均显著减少 (P均 <0 .0 1)。结论 :依那普利能延缓肾小球硬化 ,减少残肾 ECM蓄积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细胞外基质 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38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42
16
作者 阳晓 叶任高 +5 位作者 刘冠贤 魏炼波 黄光明 李幼姬 郑智华 张国强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01-408,共8页
报告作者 38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临床研究包括 :①在国内率先提出先辨病后辨证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及慢性肾炎新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并对其证候实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②针对肾小球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 报告作者 38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成果。临床研究包括 :①在国内率先提出先辨病后辨证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模式及慢性肾炎新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并对其证候实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②针对肾小球疾病肾上腺皮质激素用药规律及其对中医证候变化的影响 ,首创根据激素不同用药阶段进行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案 ,行之有效 ;③辨病组方 ,辨证施治 ,创立了独具特色的狼疮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详尽方案 ;④发挥中医药优势 ,根据慢性肾功能衰竭不同阶段特点辨证用药 ,有效地改善症状和延缓病变进展 ;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非感染性尿路综合征等西医难治病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取得较满意疗效 ;⑥对腹膜透析患者 ,首创了中西医结合疗法 ,并获得较高评价 ;⑦将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方“肾炎合剂”成功地转化成产品 ,商品名“慢肾宝” ,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研究主要对丹参、全蝎、三七总甙、大黄素、桃红四物汤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丹参、三七总甙、大黄素对狼疮性肾炎患者肾成纤维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 ,并通过使c myc蛋白高水平表达而诱导细胞凋亡。全蝎可减少大鼠膜性肾炎蛋白尿 ,抑制白介素 1活性 ,并扩张肾毛细血管 ,抑制血栓形成及炎症细胞因子释放 ,从而影响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不同阶段循环血一氧化氮、内皮素-1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7
作者 阳晓 黄志平 +2 位作者 张盛光 兰红勤 朱文锋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SCD 1999年第4期237-238,共2页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以肾小球内压增高和高滤过引起的肾单位进行性丧失为特征,自主调节能力的丧失导致肾小球暴露于全身血压是肾小球肥大和硬化发生的中心环节〔1〕。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肾脏生理和病理,其...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以肾小球内压增高和高滤过引起的肾单位进行性丧失为特征,自主调节能力的丧失导致肾小球暴露于全身血压是肾小球肥大和硬化发生的中心环节〔1〕。多种血管活性物质及细胞因子相互作用调节肾脏生理和病理,其中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循环血 一氧化氮 内皮素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对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阳晓 魏毅 +1 位作者 何泽云 张盛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47-548,共2页
本研究观察了参麦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将参麦注射液加入到腹透液中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腔中的C3和IgG含量(P<0.05);对腹腔中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但用药后吞噬... 本研究观察了参麦注射液对5/6肾切除大鼠腹膜透析过程中腹腔局部防御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将参麦注射液加入到腹透液中可显著增加大鼠腹腔中的C3和IgG含量(P<0.05);对腹腔中的巨噬细胞数量无显著影响,但用药后吞噬指数及吞噬百分率有一定增加趋势,并能减轻腹膜间皮细胞的损伤。提示腹透液中使用参麦注射液对腹腔局部防御功能有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麦注射液 腹膜透析 腹腔 防御机制
下载PDF
狼疮肾炎不同中医虚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NF-α信号通路主要受体衔接蛋白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阳晓 朱浪静 +3 位作者 纪玉莲 陈伟英 李晓艳 余学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不同本虚证候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主要受体衔接蛋白-TNF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TRADD)、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和TNF受体相关因子-2(TRAF...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不同本虚证候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信号通路主要受体衔接蛋白-TNF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TRADD)、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DD)、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和TNF受体相关因子-2(TRAF-2)表达变化。方法确诊的51例LN住院患者辨证分型为阴虚内热证组(13例)、气阴两虚证组(26例)及脾肾阳虚证组(12例),设健康志愿者17名为正常组。收集外周静脉血,分离PBMC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4种受体衔接蛋白、Caspase-3和白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正常组比较,阴虚内热组、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TRADD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分别为正常组的0.54、0.32和0.38倍(P<0.05,P<0.01),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FADD 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0.79、0.62和0.72倍,仅气阴两虚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RIP-1 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0.79、0.50和0.60倍,气阴两虚组和脾肾阳虚组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TRAF-2 mRNA表达分别为正常组的0.70、0.52和0.50倍,后两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LN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组LN患者PBMCs中Caspase-3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均P<0.01);(6)阴虚内热证组IL-1β mRNA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气阴两虚及脾肾阳虚证组(均P<0.05)。结论LN各虚证患者PBMCs中TRADD、FADD、RIP-1和TRAF-2 mRNA表达均不同程度低于正常组,其中气阴两虚组、脾肾阳虚组降低幅度较阴虚内热证组相对较小。这些信号蛋白介导的凋亡信号可能参与了LN本虚证候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信号通路 受体衔接蛋白 狼疮肾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中医虚证
下载PDF
腹透液增强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6
20
作者 阳晓 叶任高 +3 位作者 魏毅 孔庆瑜 杨琼琼 余学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0-344,共5页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液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及CD40活化后与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分泌的相关性 ,以揭示腹膜透析时腹腔局部炎症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 ,分别用IFN -γ、4 2 5 %腹透液、4 2 ... 目的 :研究腹膜透析液对大鼠腹膜间皮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及CD40活化后与细胞间粘附分子 - 1(ICAM - 1)分泌的相关性 ,以揭示腹膜透析时腹腔局部炎症的发生机制。方法 :分离、培养大鼠腹膜间皮细胞 ,分别用IFN -γ、4 2 5 %腹透液、4 2 5 %腹透液 +IFN -γ作为刺激因子 ,通过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及流式细胞仪 (FACS)检测间皮细胞CD40表达 ;并通过CD40单克隆抗体 (CD40mAb)活化高表达的间皮细胞CD40 ,用FACS检测间皮细胞ICAM - 1的表达。结果 :腹膜间皮细胞结构性表达低水平CD40mRNA及蛋白。用 4 2 5 %腹透液刺激后 ,间皮细胞CD40mRNA及蛋白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用 4 2 5 %腹透液 +IFN -γ刺激后 ,间皮细胞表面CD40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一步增加 ,且明显高于单纯腹透液刺激组。活化CD40受体可显著增强间皮细胞ICAM - 1的表达。结论 :腹膜间皮细胞可表达CD40 ,4 2 5 %透析液及IFN -γ均能显著增加腹膜间皮细胞CD40的表达。间皮细胞CD40的上调 ,可能是腹透过程中腹腔局部炎症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液 CD40 大鼠 腹膜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