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树水通道蛋白HbPIP2;7的亚细胞定位与多聚化分析
1
作者 邹智 郑玉皎 +1 位作者 乔雪莹 阳江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天然橡胶在橡胶树的乳管细胞中特异性合成。用于割胶的成熟乳管与邻近的薄壁细胞之间不存在胞间连丝,故乳管的水分转入只能通过细胞膜定位的PIP水通道蛋白来实现。为探讨乳管水分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对1个高丰度表达的PIP基因HbPIP2;7... 天然橡胶在橡胶树的乳管细胞中特异性合成。用于割胶的成熟乳管与邻近的薄壁细胞之间不存在胞间连丝,故乳管的水分转入只能通过细胞膜定位的PIP水通道蛋白来实现。为探讨乳管水分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对1个高丰度表达的PIP基因HbPIP2;7进行了克隆,在此基础上对其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多聚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bPIP2;7的编码区全长837 bp,预测编码278 AA,理论分子量为29.56 kDa、等电点为9.11、不稳定系数为29.89、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526,含有1个保守的MIP结构域及6个典型的跨膜螺旋,预测以四聚体的形式起作用。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在烟草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均显示,HbPIP2;7定位在细胞膜。双分子荧光互补和酵母双杂交实验均表明,HbPIP2;7不能形成同源多聚体,推测HbPIP2;7主要通过异源互作的方式参与橡胶树乳管的水分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乳管 水通道蛋白 亚细胞定位 双分子荧光互补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橡胶树HbPIP2;3的亚细胞定位与多聚化分析
2
作者 邹智 乔雪莹 +1 位作者 郑玉皎 阳江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3-449,共7页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其在生物膜上以四聚体的形式起作用。天然橡胶在橡胶树的乳管细胞中特异合成,并在割胶过程以胶乳的形式被排出。胶乳系乳管细胞的胞质成分,其含水量高达70%,水分通过调节胶乳的粘稠度和乳... 水通道蛋白是一类高效转运水分子的膜内在蛋白,其在生物膜上以四聚体的形式起作用。天然橡胶在橡胶树的乳管细胞中特异合成,并在割胶过程以胶乳的形式被排出。胶乳系乳管细胞的胞质成分,其含水量高达70%,水分通过调节胶乳的粘稠度和乳管膨压进而影响橡胶树的产排胶能力,是决定胶乳产量的关键因素。前期研究显示,橡胶树乳管的水分平衡主要由质膜内在蛋白(plasma membrane intrinsic protein,PIP)特别是HbPIP2;3介导。为揭示HbPIP2;3调控乳管水分平衡的分子机制,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对其861 bp的编码区进行分离。序列分析显示:HbPIP2;3预测编码286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30.58 kDa,等电点为8.50,不稳定系数为31.68,总平均疏水指数为0.449,为稳定的疏水型碱性蛋白;该蛋白含有保守的MIP结构域,其中包括6个典型的跨膜螺旋和2个半螺旋;基于同源建模的3D结构预测显示其可以形成同源四聚体。生物信息学预测和在烟草叶片中的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HbPIP2;3定位在细胞膜,这同时也得到了双分子荧光互补(bimolecular fluorescence complementation,BiFC)实验的证实。BiFC实验显示,HbPIP2;3可在细胞膜上形成同源四聚体,这进一步得到酵母双杂交结果的验证。本研究结果表明,HbPIP2;3可通过同源四聚体的方式调控乳管的水分平衡,但是否存在异源互作模式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管 水通道蛋白 亚细胞定位 双分子荧光互补 酵母双杂交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6个蔗糖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阳江华 黄德宝 +1 位作者 刘术金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32-38,共7页
蔗糖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而蔗糖的跨膜运输是由蔗糖转运蛋白(SUT)所介导完成的。通过简并性RT-PCR和RACE技术,笔者首次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6个SUT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HbSUT1、HbSUT2A、... 蔗糖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同化碳的主要运输形式,而蔗糖的跨膜运输是由蔗糖转运蛋白(SUT)所介导完成的。通过简并性RT-PCR和RACE技术,笔者首次从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中克隆了6个SUT基因的全长cDNA,分别命名为HbSUT1、HbSUT2A、HbSUT2B、HbSUT3、HbSUT4和HbSUT5,相应序列已在GenBank上登录(登录号分别为DQ985466、DQ985467、DQ985465、EF067334、EF067335和EF067333)。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表明,所得到的6个HbSUT基因可分为3个亚类,分别被聚为双子叶植物SUT基因的3种类型,即SUT1-type、SUT2-type和SUT4-type。在所分析的39种植物SUT基因中,HbSUT基因与同为大戟科的木薯、蓖麻和乳浆大戟SUT基因的同源性最高,反映这些基因的系统进化与物种进化的一致性。本文为进一步研究橡胶树SUT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将有助于巴西橡胶树中不同库组织,尤其是乳管的蔗糖供给与调控分子机理的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蔗糖转运蛋白 RT—PCR RACE 基因克隆 序列比对
下载PDF
橡胶树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基因CAB2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阳江华 张希财 邹智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4,共7页
基于电子克隆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的叶片中分离到1条858 bp的cDNA。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798 bp的开放读码框,将基因命名为HbCAB2;HbCAB2预测编码26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35个残基的叶绿体信号肽,成熟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24.66 kD... 基于电子克隆结果,采用RT-PCR技术从橡胶树的叶片中分离到1条858 bp的cDNA。结果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798 bp的开放读码框,将基因命名为HbCAB2;HbCAB2预测编码265个氨基酸,其中包含35个残基的叶绿体信号肽,成熟蛋白的理论分子量为24.66 kDa、等电点为4.99;前体蛋白含有1个保守的捕光叶绿素a/b结合蛋白结构域(Chloroa_b-bind,PF00504),包含3个跨膜螺旋和2个短螺旋、1个三聚化基序以及多个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结合位点,可归为LHCB1亚类;HbCAB2与HbCAB1属于反式串联重复,两者在蛋白水平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7.0%。表达分析显示,HbCAB2倾向于在叶片和雌花中表达,且其表达水平随着叶片的成熟而逐渐增加,但在衰老叶片中显著下调。此外,基因的表达还受病原侵染、干旱和低温胁迫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叶绿素 结合蛋白 Lhcb1 病原侵染 干旱 低温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HbMGT10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阳江华 秦云霞 +1 位作者 方永军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53-2358,共6页
Mg^(2+)是植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二价阳离子,是多种酶活性调控的辅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有关高大乔木叶片中Mg^(2+)跨膜运输的研究还很少... Mg^(2+)是植物细胞中含量最高的二价阳离子,是多种酶活性调控的辅因子,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叶绿素分子的中心原子,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有关高大乔木叶片中Mg^(2+)跨膜运输的研究还很少。MGT/MRS2类型的镁离子转运蛋白在植物镁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克隆研究了一个巴西橡胶树MGT基因,HbMGT10。亚细胞定位显示,HbMGT10定位于叶绿体膜上;酵母互补实验表明,HbMGT10具有镁离子转运功能;qRT-PCR分析结果显示,HbMGT10主要在橡胶树叶片中表达,且是叶片中表达丰度最高的HbMGT基因;HbMGT10在叶片中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发育调控,随叶片发育进程表达量明显增加,在淡绿期和稳定期表达量最大;HbMGT10在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日变化,在光强度最大的12:00~16:00的表达量最大。由此推测,HbMGT10在橡胶树叶片叶绿体膜的镁离子跨膜转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橡胶树叶片叶绿体的发育,以及叶绿体中镁离子浓度的调控,以适应橡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镁离子转运蛋白 镁离子 HbMGT10 叶绿体
下载PDF
冰灾情况下电网连锁故障的预防控制 被引量:5
6
作者 阳江华 滕欢 +1 位作者 刘明 朱椤方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7-74,共8页
为了能及时防控冰冻灾害下输电线路的连锁故障,对线路冰厚设置监控及预警功能,提出一种拟合曲线的方法,求取冰厚与时间的实时变化关系;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在覆冰厚度达到断线临界值之前采取两级预警功能,一级预警时判断能否采取融冰措... 为了能及时防控冰冻灾害下输电线路的连锁故障,对线路冰厚设置监控及预警功能,提出一种拟合曲线的方法,求取冰厚与时间的实时变化关系;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在覆冰厚度达到断线临界值之前采取两级预警功能,一级预警时判断能否采取融冰措施,若不能则进行第二级预警,并用基于静态灵敏度的方法计算机组出力和负荷的调整量,采取控制措施来防控连锁故障;针对南方某地区一回110 k V线路的覆冰记录值求取"厚度-时间"的关系,验证覆冰预测方法的正确性;并采用Matlab和BPA软件对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两级防控仿真,验证了防控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灾害 覆冰厚度 时间节点 连锁故障 预防控制
下载PDF
橡胶树β-淀粉酶基因HbBAM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阳江华 龙翔宇 +1 位作者 秦云霞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9-715,共7页
叶绿体内的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重要临时储存形式,这些淀粉的降解需要β-淀粉酶(BAM)。β-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分别在不同组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叶绿体β-淀粉酶在叶绿体淀粉降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橡胶树的转录组... 叶绿体内的淀粉是植物光合作用产物的重要临时储存形式,这些淀粉的降解需要β-淀粉酶(BAM)。β-淀粉酶基因是一个多基因家族,分别在不同组织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叶绿体β-淀粉酶在叶绿体淀粉降解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利用橡胶树的转录组和基因组数据库,通过RT-PCR的方法获得一个橡胶树BAM基因,命名为HbBAM1。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叶片中的表达模式,通过原核表达获得其重组蛋白,并分析其酶活性特点。同源性分析和亚细胞预测分析结果表明,HbBAM1定位于叶绿体中;HbBAM1原核表达产物的最适酶活性温度是35℃,其酶活性受到氧化型谷胱甘肽和双氧水等氧化剂的抑制。HbBAM1基因主要在橡胶树的花和叶片中表达;HbBAM1基因随着叶片的发育进程表达量逐渐增加,在淡绿期和稳定期叶片中表达量最大;HbBAM1基因在成熟叶片中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差异,在光合作用最强的上午10:00和下午16:00的表达量最大,晚上的表达量最低。上述结果表明,HbBAM1可能参与橡胶树叶片叶绿体内淀粉的降解,控制叶片气孔的开放与关闭,从而调控橡胶树叶片的光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Β-淀粉酶 HbBAM1 叶绿体
下载PDF
橡胶树中碱性转化酶基因HbNIN8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阳江华 龙翔宇 +1 位作者 邹智 秦云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421-2426,共6页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产物的重要存储方式,而转化酶和蔗糖合酶是水解蔗糖的主要酶。研究基于橡胶树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到一个中碱性转化酶基因HbNIN8的全长cDNA。该基因预测编码630个氨基酸。同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表... 蔗糖是高等植物光合产物的重要存储方式,而转化酶和蔗糖合酶是水解蔗糖的主要酶。研究基于橡胶树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采用RT-PCR技术克隆到一个中碱性转化酶基因HbNIN8的全长cDNA。该基因预测编码630个氨基酸。同源和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HbNIN8属于α类中碱性转化酶,叶绿体定位。应用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获得其重组蛋白,分析了其酶活性特点,HbNIN8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蛋白的最适pH为7.5,最适温度为4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bNIN8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其表达量随着叶片的成熟而逐渐增加,在稳定期叶片中达到最大,在成熟叶片中,HbNIN8的表达呈现明显的昼夜差异,晚上的表达水平相对高于白天。因此,HbNIN8很可能是负责将叶绿体中的蔗糖水解为单糖,从而调控橡胶树叶绿体内蔗糖和淀粉的分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中碱性转化酶 HbNIN8 叶绿体
下载PDF
橡胶树HbBAM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9
作者 阳江华 邹智 +1 位作者 肖小虎 秦云霞 《植物学研究》 2018年第6期583-591,共9页
在植物中,β-淀粉酶由一多基因家族编码,在不同组织的淀粉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种子和叶片的β-淀粉酶研究较多,而对花等其它异养组织则鲜有报道。本研究从橡胶树胶乳中克隆到了一个β-淀粉酶基因(命名为HbBAM2),其编码区长17... 在植物中,β-淀粉酶由一多基因家族编码,在不同组织的淀粉降解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有关种子和叶片的β-淀粉酶研究较多,而对花等其它异养组织则鲜有报道。本研究从橡胶树胶乳中克隆到了一个β-淀粉酶基因(命名为HbBAM2),其编码区长1752 bp,预测编码583个氨基酸。同源比较和亚细胞分析表明HbBAM2定位于叶绿体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HbBAM2主要在雌花、胶乳和雄花中表达;割胶条件下,HbBAM2的表达水平在新开割树的胶乳中随刀次的增加而明显下调,同时,乙烯利刺激也可部分下调HbBAM2在胶乳中的表达。HbBAM2重组蛋白热稳定性差,以可溶性淀粉和支链淀粉为底物,最适酶活性温度均为25℃,在45℃时已没有酶活性。根据HbBAM2的表达特点和酶学特性我们推测HbBAM2可能通过参与橡胶树花器官淀粉的降解,影响花器官的生长发育,HbBAM2还可能参与了橡胶树胶乳中淀粉的降解,为乳管细胞中的橡胶合成提供能量和碳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Β-淀粉酶 HbBAM2 胶乳
下载PDF
橡胶树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10
作者 阳江华 龙翔宇 秦云霞 《植物学研究》 2018年第5期528-535,共8页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通过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负调控PDC的酶活性,抑制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在中间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橡胶树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基因,HbPDK,编码区长1110 bp,编码369个氨基酸。HbPDK主要在橡...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PDK)通过磷酸化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PDC),负调控PDC的酶活性,抑制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在中间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橡胶树丙酮酸脱氢酶激酶基因,HbPDK,编码区长1110 bp,编码369个氨基酸。HbPDK主要在橡胶树叶片、胶乳和花组织中表达,在叶片不同发育时期,其表达量变化不明显。乙烯利处理只是轻微下调HbPDK的表达量,但割胶处理却能显著下调HbPDK在新开割树胶乳中的表达,HbPDK的表达量下降了近5倍。结果说明HbPDK与割胶促进胶乳产量的增加呈明显的负相关,可以通过调控乙酰辅酶A的生成而影响橡胶树产量。pET32a原核表达载体的Trx标签,促进了HbPDK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通过镍柱亲和层析,获得了纯度在90%以上的重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
下载PDF
橡胶树3个品系产排胶特性季节变化的比较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岳坤 阳江华 +3 位作者 秦云霞 戚继艳 龙翔宇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86,共6页
以S/2 d3割制,对3个品系(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的幼龄开割树割胶,分析和比较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pH值、蔗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割胶季节,热研8-79的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pH值都明显高... 以S/2 d3割制,对3个品系(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的幼龄开割树割胶,分析和比较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pH值、蔗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割胶季节,热研8-79的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pH值都明显高于热研7-33-97和PR107,蔗糖含量依次为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总固形物含量3个品系差异很小,显示热研8-79乳管蔗糖利用率较高,胶乳再生能力较强的品系特性,而PR107则相反。3个品系均分别在5月、7-8月、10-11月形成产量高峰,但不同品系同次产量高峰的时间跨度有很大差异。3个品系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株次产量、转化酶活性、pH值、蔗糖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变化,总固形物含量呈递减趋势变化,显示胶树胶乳再生作用逐渐增强,排胶越来越顺畅的变化过程。在其它季节,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和生理参数的变化比较复杂,并且经常不同步,显示株次产量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结果可为适宜割胶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转化酶活性 胶乳生理参数 季节变化 热研8-79
下载PDF
橡胶树3种割胶制度的产排胶特性变化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岳坤 唐朝荣 +2 位作者 阳江华 秦云霞 戚继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30-1234,共5页
30株成龄未割胶树(热研7-33-97)被分成3组,分别用S/2 d1、S/2 d3、S/2 d5割制割胶,分析第1至第10割次干胶产量、胶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第1至第6割次,3种割制的干胶产量递增,相同割次干胶产量差异不显著。第7至第10割次,S/2 d1和... 30株成龄未割胶树(热研7-33-97)被分成3组,分别用S/2 d1、S/2 d3、S/2 d5割制割胶,分析第1至第10割次干胶产量、胶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第1至第6割次,3种割制的干胶产量递增,相同割次干胶产量差异不显著。第7至第10割次,S/2 d1和S/2 d3割制干胶产量小幅波动并趋于稳定,S/2 d5割制干胶产量递增。第1至第7割次,C-乳清转化酶活性递增,然后趋于稳定。第1至第10割次,胶乳总固形物含量递减,无机磷含量和硫醇含量递增。蔗糖含量在第1至第6割次递减,然后递增。当总固形物含量>40%时,总固形物含量与干胶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当总固形物含量<40%时,两者不相关。第1至第10割次总固形含量、无机磷含量、硫醇含量的变化均有利于C-乳清转化酶提高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胶产量 转化酶活性 生理参数 橡胶树 热研7-33-97
下载PDF
植物蔗糖转运蛋白的基因与功能 被引量:33
13
作者 戚继艳 阳江华 唐朝荣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2-543,共12页
蔗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长距离转运的主要(甚至唯一)形式,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碳架与能量。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负责蔗糖的跨膜运输,在韧皮部介导的源-库蔗糖运输,以及库组织的蔗糖供给中起关键作用。自从菠菜中克... 蔗糖是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长距离转运的主要(甚至唯一)形式,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碳架与能量。蔗糖转运蛋白(sucrose transporter,SUT)负责蔗糖的跨膜运输,在韧皮部介导的源-库蔗糖运输,以及库组织的蔗糖供给中起关键作用。自从菠菜中克隆到第一个SUT基因以来,已先后有多个SUT基因的cDNA得到克隆与功能分析,涉及34种双子叶与单子叶植物。每种植物都有一个中等规模的SUT基因家族,其不同成员之间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但在蔗糖吸收的动力学特性、转运底物的特异性和表达谱等方面存在差异。本文系统介绍国内外(主要是国外)在植物SUT基因的克隆、分类与进化、细胞定位与功能,以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我们在橡胶树SUT基因研究上的初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定位 功能 研究方法 蔗糖转运蛋白 蔗糖跨膜运输
下载PDF
橡胶树糖代谢调控基因HbF2KP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4
14
作者 龙翔宇 何斌 +4 位作者 曹冰 梁启福 方永军 阳江华 唐朝荣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3-28,共6页
根据拟南芥、蓖麻及杨树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F2KP)的核苷酸序列,使用橡胶树胶乳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到1条1 228 bp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两次RACE-PCR获得了橡胶树长2 629 bp的F2KP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HbF2KP。ORF Finde... 根据拟南芥、蓖麻及杨树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基因(F2KP)的核苷酸序列,使用橡胶树胶乳转录组数据库拼接到1条1 228 bp的核苷酸序列,通过两次RACE-PCR获得了橡胶树长2 629 bp的F2KP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HbF2KP。ORF Find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含有211 bp的5'端非编码区,173 bp的3'端非编码区,以及长度为2 244 bp的开放阅读框(ORF)。氨基酸同源性分析发现,该蛋白含有保守的激酶和酯酶结构域,属于具有双功能的果糖-6-磷酸,2-激酶/果糖-2,6-二磷酸酶。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HbF2KP蛋白无导肽酶切位点,不具有跨膜结构域且属于亲水蛋白,推测该蛋白可能在细胞质中发挥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HbF2KP基因在光合组织及非光合组织中均有表达。对非光合库组织胶乳(产胶细胞的细胞质)中的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表达受割胶、伤害处理及死皮胁迫调控,推测其在橡胶树胶乳糖代谢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参与橡胶烃的生物合成调控及死皮胁迫应答。此外,HbF2KP表达受部分植物激素或激素类似物如乙烯利(ET)、植物生长素(2,4-D)、脱落酸(ABA)、水杨酸(SA)及赤霉素(GA)的调控,但调控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HbF2KP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PR107两种割胶制度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岳坤 阳江华 秦云霞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9-424,共6页
采用S/2d3f对照)和S/2d3+ET2%Ga2(2)6/y(刺激)2种割制对PR107第3割龄胶树割胶,分析株次产量和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开割第1个月(未施乙烯利),2种割制株次干胶产量(RY)、胶乳转化酶最适活性(Vmax)、蔗... 采用S/2d3f对照)和S/2d3+ET2%Ga2(2)6/y(刺激)2种割制对PR107第3割龄胶树割胶,分析株次产量和胶乳生理参数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开割第1个月(未施乙烯利),2种割制株次干胶产量(RY)、胶乳转化酶最适活性(Vmax)、蔗糖含量(Suc)、无机磷含量(成)、硫醇含量(R—SH)、pH值递增,总同形物含量(TSC)递减。在5~11月(包含6个刺激周期).对照割制RY基本稳定,刺激割制RY周期性变化:刺激后第1、第2刀RY递增,第5、第8刀RY递减。在7~9月(第2蓬叶稳定后),2种割制Vmax、pH值均较高。对照割制TSC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超过40%.在9月上旬至11月上旬稳定在35%~36%:刺激割制佰C在6月上旬至11月上旬基本稳定在33%。35%。2种割制Pi和R—SH在5~12月呈上升趋势。与对照割制相比,刺激割制Vmax、pH值、R、R—SH较高,TSC、Suc较低。刺激割制年株产干胶3.21奴,比对照割制高22.6%,树围生长量比对照割制低0.28cm.割线死皮率比对照割制高1%,显示刺激割制的一些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胶乳生理参数 乙烯利刺激 季节变化
下载PDF
橡胶树PEPC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岳坤 阳江华 +2 位作者 丁丽 黄红海 桂红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36-2443,共8页
【目的】克隆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为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橡胶树PEPC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ACE获得cDNA全长,用DNAMAN软件预测编码多肽序列,用Prot Pa... 【目的】克隆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全长cDNA,通过生物信息学和基因表达分析,为基因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橡胶树PEPC基因片段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ACE获得cDNA全长,用DNAMAN软件预测编码多肽序列,用Prot Param工具分析多肽基本理化性质,用NCBI-Blast工具搜索同源的核酸及多肽序列,用Clustal X2.0软件比对不同植物来源的多肽序列,并用MEGA 6.06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用Real-time RT-PCR分析基因表达模式。【结果】从橡胶树胶乳中克隆到一个新的PEPC基因的全长cDNA,其长度为3206 bp,包含一个2898 bp的开放读码框(ORF),112 bp的5’UTR和196 bp的3’UTR。预测该基因编码965个氨基酸的多肽(HbPPC2),其分子量为110.35 kDa,等电点为5.76;该基因的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其编码多肽氨基酸序列分别与早期克隆的橡胶树HbPPC1基因(KJ721228)的编码区和编码多肽序列有81.3%和92.1%的同源性。预测HbPPC2定位于细胞质,为不稳定蛋白,其活性受多种因素调控。预测HbPPC2酶活性中心是其第172位残基His,磷酸化位点是其第11位残基Ser,单泛素化位点是其第628位残基Lys。其第178、179、226和366位残基Arg在三维结构中靠近,构成葡萄糖-6-磷酸(G6P)的结合位点;其第450、641、753、767位残基Arg在三维结构中靠近,构成PEP的结合位点。HbPPC2基因在叶片、树皮、胶乳、雄花、雌花均有表达,在胶乳表达量最高;乙烯利处理显著下调该基因在胶乳的表达。【结论】本研究可为橡胶树PEPC功能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HbPPC1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岳坤 阳江华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5-900,共6页
根据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其家族成员的1个全长cDNA,命名为HbPPC1,长度3025bp,包含5′-UTR34bp,3′-UTR93bp,开放阅读框2898bp,编码965个氨基酸。预测HbPPC1分子量为11... 根据橡胶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基因的部分序列设计引物,运用RT-PCR和RACE方法获得其家族成员的1个全长cDNA,命名为HbPPC1,长度3025bp,包含5′-UTR34bp,3′-UTR93bp,开放阅读框2898bp,编码965个氨基酸。预测HbPPC1分子量为110.34ku,理论等电点为6.09。HbPPC1具有C3型PEPC的结构特征,其N端第9-17位残基是可逆磷酸化的不变序列-X-X-SIDAQLR,C端倒数第4位残基为谷氨酰胺(Q),第774位残基为丙氨酸(A)。HbPPC1与5条大戟科植物的PEPC序列(其中木薯2条、蓖麻2条、麻风树1条)的同源性达到95%。系统进化分析表明,HbPPC1与这5条序列聚在同一个进化支中。HbPPC1包含2个酶活性位点和7种类型的Motifs,二级结构以由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Real-timeRT-PCR结果表明,HbPPC1在橡胶树胶乳、叶片、树皮和花中均表达,在胶乳中的表达量最高;胶乳HbPPC1的表达受乙烯利刺激影响,在乙烯利刺激4-72h后胶乳HbPPC1表达明显下调,表明HbPPC1在胶乳pH值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HbPPC1的功能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CD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模式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胶乳中DUF1262结构域蛋白结构与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代龙军 刘明洋 +4 位作者 阳江华 周凯 郭冰冰 杨洪 王立丰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02-810,共9页
为了揭示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酶互作蛋白结构及其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橡胶树胶乳橡胶粒子总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技术以天然橡胶合成关键酶顺式-异戊二烯基转移酶(CPT)抗体从胶乳中捕获了1个含DUF1262... 为了揭示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酶互作蛋白结构及其在天然橡胶生物合成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橡胶树胶乳橡胶粒子总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技术以天然橡胶合成关键酶顺式-异戊二烯基转移酶(CPT)抗体从胶乳中捕获了1个含DUF1262结构域的未知功能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橡胶树基因组中包含50个编码含DUF1262结构域蛋白的基因序列;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表明DUF1262结构域蛋白可能参与调节信号转导或转录调控等过程;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编码该蛋白基因的转录本在根、叶、花、枝和胶乳等组织中广泛分布,但在胶乳中表达较低,在树皮表达较高;水杨酸、脱落酸、过氧化氢及干旱处理可增强该基因在叶片中的转录水平。本研究证明DUF1262参与橡胶树逆境反应等生理过程,为揭示胶乳生物合成调控机制提供新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DUF1262结构域 基因表达 天然橡胶合成
下载PDF
巴西橡胶树PPCK基因家族成员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肖小虎 隋金蕾 +3 位作者 戚继艳 阳江华 朱晋恒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64-2169,共6页
以已发表的PPCK序列为探针,对橡胶树和其他5种植物(木薯、水稻、杨树、蓖麻和拟南芥)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全面搜索,鉴定得到17个PPCK基因,其中包括3个橡胶树PPCK基因,命名为Hb PPCK1-3。序列分析发现,Hb PPCK1-3和其他植物一样在结构... 以已发表的PPCK序列为探针,对橡胶树和其他5种植物(木薯、水稻、杨树、蓖麻和拟南芥)的转录组和基因组进行全面搜索,鉴定得到17个PPCK基因,其中包括3个橡胶树PPCK基因,命名为Hb PPCK1-3。序列分析发现,Hb PPCK1-3和其他植物一样在结构上非常保守,只有一个内含子和一个蛋白激酶结构域,并且相对位置也比较一致。在进化上,橡胶树、木薯和蓖麻3种大戟科植物的PPCK蛋白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Hb PPCK3在树皮中表达丰度最高,其次是种子和雄花;Hb PPCK2在胶乳和根中表达丰度相对较高,而Hb PPCK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都比较低。另外,大部分家族成员的表达都受到真菌侵染、低温和干旱胁迫处理的诱导,而乙烯利处理却能抑制Hb PPCK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PPCK 基因家族 结构和进化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橡胶树cystatin基因HbCYS1的克隆及割胶应答 被引量:1
20
作者 戚继艳 李和平 +1 位作者 阳江华 唐朝荣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833-839,共7页
在植物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广泛参与逆境胁迫应答和发育调控。在已建立的胶乳EST序列数据库中,鉴定了一个注释为cystatin的序列重叠群(Contig)。利用RACE和RT-PCR进一步获得1个长度为947 bp、包含完整读码框(741 bp)的cD... 在植物中,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广泛参与逆境胁迫应答和发育调控。在已建立的胶乳EST序列数据库中,鉴定了一个注释为cystatin的序列重叠群(Contig)。利用RACE和RT-PCR进一步获得1个长度为947 bp、包含完整读码框(741 bp)的cDNA,命名为HbCYS1;去除N端27个aa的信号肽后,HbCYS1蛋白生成1个包含219个aa的成熟蛋白(24.2 ku),具有cystatin反应位点的保守序列基序GG、QXVXG和A/PW,同时具有植物cystatin所特有的LARFAV基序;推测HbCYS1是一种分泌性蛋白,与同样来自大戟科的1个蓖麻cystatin蛋白(CAA89697)的亲缘关系最近,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达79%;在胶乳中,割胶明显促进HbCYS1基因的上调表达。割胶是一种典型的非生物胁迫,橡胶树对割胶胁迫的适应能力是决定其持续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推测HbCYS1基因可能参与橡胶树的胁迫应答与胶乳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树 CYSTATIN CDNA克隆 HbCYS1 序列分析 割胶应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