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初步研究
1
作者 阳雪新 袁咏梅 +5 位作者 吴兆勇 苑召虎 刘珍 童欣欣 陈小卫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42-49,共8页
目的研究分析紧急特殊情况下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收集2013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急特殊情况下的2... 目的研究分析紧急特殊情况下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为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收集2013年1月—2023年6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紧急特殊情况下的24人次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为ABO次侧不相合组;收集同期ABO同型血小板输注610人次,用倾向评分匹配的方法从中筛选出拥有相似特征的24人次ABO同型血小板输注,为ABO同型组。比较两组间血小板输注疗效,患者住院天数及肝肾功能等指标的差异,分析ABO次侧不相合组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②体外模拟受血者输注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盐水介质法检测输注后的红细胞凝集强度。结果①回顾分析中ABO次侧不相合组的血小板差值(ΔPLT)和血小板回收率(PPR)分别为(18.0±20.2)×10^(9)/L,(55.4±54.5)%;ABO同型组则分别为(20.6±15.4)×10^(9)/L,(61.9±48.9)%,以上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51,0.46,P均>0.05。②ABO次侧不相合组患者的住院天数,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IgG免疫球蛋白,IgM免疫球蛋白,CD4计数,CD8计数及B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30.4±17.8)d,(33.0±16.3)U/L,(104.9±64.7)μmol/L,(9.1±2.6)g/L,(1.24±0.83)g/L,(299.3±341.5)cells/μL,(475.7±283.9)cells/μL,(142.8±218.6)cells/μL;ABO同型组患者则分别为(29.5±17.5)d,(31.1±40.5)U/L,(95.6±55.6)μmol/L,(11.8±3.0)g/L,(0.96±0.42)g/L,(397.3±250.9)cells/μL,(622.7±406.6)cells/μL,(190.7±216.6)cells/μL,以上指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t值分别为0.15,0.01,0.39,1.90,1.03,0.72,0.65,0.21,P均>0.05。③回顾性研究中有24人次的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输注,未观察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④模拟1治疗量的A型血小板输给B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模拟1治疗量的B型血小板输给A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模拟1治疗量的O型血小板输给A型(或B型或AB型)成人后的红细胞凝集反应结果为阴性。结论①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与ABO同型血小板的临床输注疗效相当。②紧急特殊情况下输注不多于1治疗量ABO次侧不相合血小板未发现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ABO血型 ABO次侧不相合 输血 溶血 疗效
下载PDF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现状及建议
2
作者 阳雪新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1期17-22,共6页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已有了地方性应用专家共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普及,使得临床普遍担心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内ABO非同型血小板应用较少,特别是紧急抢救没有同型血小板时... 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国外已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也已有了地方性应用专家共识,但由于相关专业知识的不普及,使得临床普遍担心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导致国内ABO非同型血小板应用较少,特别是紧急抢救没有同型血小板时也不使用。本文介绍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概念、血小板上的红细胞血型抗原及国内血小板供需现状,阐述了国内外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提出了ABO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的指导建议,为ABO非同型血小板国内临床输注提供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O血型 ABO血型不合 血小板输注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红细胞Rh血型相容性输血临床意义与经济性分析
3
作者 蓝燕飞 钟明璐 +8 位作者 陈小洁 杨秀华 刘珍 童欣欣 黄慧瑛 阳雪新 刘昌杰 苑召虎 魏亚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6期783-788,共6页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RhD,C,c,E,e抗原相容性输血的临床意义与经济性,为以后全面推广和普及Rh血型相容性输血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筛查并鉴定了Rh相容性输血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意外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了Rh分型前后两... 目的分析我院开展RhD,C,c,E,e抗原相容性输血的临床意义与经济性,为以后全面推广和普及Rh血型相容性输血以及卫生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我们筛查并鉴定了Rh相容性输血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意外抗体的产生情况。分析了Rh分型前后两年患者的住院时长和输血相关费用。结果献血者红细胞的Rh抗原表型与患者的Rh抗原表型匹配度可高达92.43%。住院患者的意外抗体阳性率为1.72%(186/10786),Rh血型系统抗体的检出率为43.30%,抗-Mia抗体的检出率为20.98%。接受Rh相容性输血的患者未产生新的Rh血型系统的抗体。Rh分型后,患者的次均住院时长和红细胞费用均有轻微降低。结论Rh相容性输血可以显著减少新的意外抗体的产生。Rh相容性输血导致的输血相关检测费用的增长没有明显增加医疗费用。Rh相容性输血是值得推广和普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相容性输血 意外抗体 费用
下载PDF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小洁 苑召虎 +2 位作者 阳雪新 杨惠宽 罗淑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16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生PTR患者34例作为为研... 目的研究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症(PTR)患者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发生PTR患者34例作为为研究组。另取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SAA未发生PTR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血浆TGF-β1表达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上述两项指标在PTR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输注前后研究组CD4^+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且研究组血浆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经ROC曲线分析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TGF-β1联合检测诊断PTR的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高于上述两项指标单独检测(P <0.05)。结论 PTR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水平均存在明显低表达,临床工作中可通过联合检测上述两项指标的表达情况,为临床PTR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输注无效症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表达意义
下载PDF
循环免疫复合物对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阳雪新 苑召虎 +3 位作者 陈小洁 陈小卫 魏亚明 周华友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ABO同型输注及非同型输注的疗效,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对血小板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血液科行血小板输注的757例患者,共输注机采血小板1510例次,...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预防性血小板ABO同型输注及非同型输注的疗效,探讨循环免疫复合物(CIC)对血小板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6月在本院血液科行血小板输注的757例患者,共输注机采血小板1510例次,分为ABO同型组和ABO非同型组。利用12 h血小板恢复率来(PPR)评估各组间的血小板输注疗效。体外模拟患者输注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用血栓弹力图(TEG)评估其输注疗效,并测量体外模拟患者输注血小板前后CIC含量的变化。测试A-B/CIC和AB-O/CIC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结果1)血液病患者ABO同型组[PPR=(66.5±52.8)%]与非同型组[PPR=(47.7%±51.6)%]的血小板输注均有效(PPR>30%),且临床上ABO非同型组受血者溶血性输血反应报告并未增多;同型血小板输注组的疗效明显好于非同型组(P<0.05);如果1个患者曾多次输注非同型血小板,再次输注同型血小板的疗效[PPR=(49.8%±51.8)%]与输注非同型血小板的疗效[PPR=(47.7%±51.6)%]无差异(P>0.05)。2)体外模拟患者血小板输注实验中,各不同型组MA值与同型组比均无差异(P>0.05)。3)在体外模拟患者输注血小板后CIC含量的变化的实验中,同型组CIC值与输注前无差异(P>0.05),各不同型组CIC值较输注前减少(P<0.05)。4)AB、A、O型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与A-B/CIC混合后的MA值分别为36.1 mm、37.8 mm、43.1 mm(对照MA值为49.2 mm);AB、A、O型的机采血小板分别与AB-O/CIC混合后的MA值分别为31.1 mm、35.0 mm、45.7 mm(对照MA值为49.5 mm)。结论输注ABO同型及非同型血小板都可以达到血小板输注有效的标准,同型组疗效好于非同型组。主侧不合次侧相合组输注安全风险无增加。CIC能抑制血小板功能,并且CIC与ABO非同型血小板结合多于同型血小板,CIC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C 血小板 疗效 ABO血型不合 输血 血液病
原文传递
一例抗-Fya抗体的鉴定和输血策略
6
作者 黎裕元 蔡葵 +3 位作者 魏亚明 吴敏华 朱琳睿 阳雪新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1年第5期663-665,共3页
Duffy抗原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000~50000,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该血型系统主要包含Fya、Fyb、Fy3、Fy4、Fy5、Fy6,这6种抗原。在人群中产生的表现型主要有Fy(a+b+)、Fy(a+b-)、Fy(a-b+)... Duffy抗原是位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000~50000,是一种趋化因子受体[1],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该血型系统主要包含Fya、Fyb、Fy3、Fy4、Fy5、Fy6,这6种抗原。在人群中产生的表现型主要有Fy(a+b+)、Fy(a+b-)、Fy(a-b+)、Fy(a-b-),在我国Fya属于高频抗原,因此Fya(a-b+)属于稀有血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FFY血型 抗-Fya抗体 稀有血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