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清AQP4和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朱刚毅 朱义通 陆兆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34-938,共5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收治的12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血清水通道蛋白4(AQP4)和核因子κB(NF-κB p65)表达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元急诊科收治的128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缺损评估量表(NIHSS)将患者分为重度组31例、中度组45例和轻度组52例;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37例和预后良好组91例。另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12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及血清AQP4和NF-κB p65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AQP4、NF-κB p65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分别为(27.37±6.34)μg/L、(2.27±0.24)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65±3.21)μg/L、(0.36±0.11)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BI患者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05、0.612,P<0.05)。入院24 h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48 h、72 h有同样的趋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分别为(34.65±7.51)μg/L、(2.71±0.40)ng/mL,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的(24.41±6.48)μg/L、(2.09±0.2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QP4、NF-κB p65两者联合预测TBI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8,高于各单一指标的0.873、0.830,联合预测的敏感度为91.89%,特异度为85.71%,两者联合优于血清AQP4、NF-κB p65各自单独预测(Z两者联合-AQP4=2.564、Z两者联合-NF-κB p65=2.555,P=0.010、0.011)。结论TBI患者血清AQP4、NF-κB p65水平上升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不良预后有关,可作为预测预后的潜在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水通道蛋白4 核因子κB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贝伐珠单抗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半暗带区BCFB破坏和减轻炎症损伤的机制研究
2
作者 李海荣 陆兆丰 +2 位作者 刘梦佳 朱义通 杨家发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284-289,共6页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BV)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区恢复血-脑脊液屏障(BCFB)完整性和减轻炎症损伤的效果,以及NF-κB/MMP-9途径在实验性TBI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大鼠被随机分成创伤组(TBI组)、创伤后应用BV组(药物干预组,TBI+BV组)... 目的评价贝伐珠单抗(BV)对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区恢复血-脑脊液屏障(BCFB)完整性和减轻炎症损伤的效果,以及NF-κB/MMP-9途径在实验性TBI中的潜在作用。方法大鼠被随机分成创伤组(TBI组)、创伤后应用BV组(药物干预组,TBI+BV组)、假手术组(Sham组)。采用改进的菲尼自由落体法建立大鼠TBI模型,然后用BV抑制TBI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通过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检测VEGF在各组大鼠中的表达,采用改良神经功能评分(mNSS)、伊文思蓝染色、脑组织含水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Western blot研究了VEGF的抑制对炎症反应、BCFB完整性以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TBI诱导损伤半暗带区VEGF升高,并导致紧密连接蛋白减少,破坏BCFB完整性和介导炎症损伤。与Sham组相比,TBI组及TBI+BV组mNSS评分明显升高,BCFB完整性被显著破坏(脑水肿程度增加和紧密连接蛋白下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明显升高。与TBI组相比,TBI+BV组N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紧密连接蛋白显著升高(P<0.05)、脑组织含水量明显改善(P<0.05)、促炎因子IL-6显著下降,抗炎因子IL-10和TNF-β显著升高(P<0.05),Western blot分析表明,BV显著抑制NF-κB/MMP-9通路激活。结论BV通过恢复BCFB完整性、调节炎性因子表达降低炎症损伤、以及抑制NF-κB/MMP-9通路激活抵消TBI后神经损伤,对大鼠TBI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伐珠单抗 血-脑脊液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创伤性脑损伤
下载PDF
改良大鼠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杨家发 朱义通 +5 位作者 陆兆丰 王亚琼 陆若玉 吴亚芳 李海荣 刘梦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46-48,共3页
目的 显微技术下比较两种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差异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显微技术下分离SD大鼠股静脉,分别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实验组)及普通穿刺针(对照组)穿刺置管。成功后肝素封管,结扎固定,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认穿刺成功。注射造影... 目的 显微技术下比较两种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差异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显微技术下分离SD大鼠股静脉,分别用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实验组)及普通穿刺针(对照组)穿刺置管。成功后肝素封管,结扎固定,血管造影进一步确认穿刺成功。注射造影剂,X线显影,估计大鼠血液循环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总体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造影显示成年大鼠血液循环时间为(11.20±1.15)s。结论 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较穿刺普通针具有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以及血流动力学稳定优势。可为后续建立创伤性脑损伤模型、伊文斯兰染色,以及药物干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静脉穿刺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
下载PDF
大鼠自由落体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杨家发 朱义通 +4 位作者 陆兆丰 王亚琼 陆若玉 李海荣 刘梦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将实验与临床相结合,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性的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与轻、中、重度组(A、B、C组)各10只。参照Feeney损伤模型,轻、中、重度组分... 目的将实验与临床相结合,探索建立稳定可靠、简便易行、可重复性的创伤性脑损伤动物模型,为临床研究奠定基础。方法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与轻、中、重度组(A、B、C组)各10只。参照Feeney损伤模型,轻、中、重度组分别按打击高度(50、75、100 cm)使重量为4.5 g的钢棒自由下落打击大鼠硬脑膜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大鼠伤后神经行为学、脑组织形态学、病理学、免疫学改变。结果损伤后改良的神经损伤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mNSS)随打击高度增加而升高(P<0.05),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随着打击高度的增加,光镜下可见神经基质紊乱、神经元肿胀、细胞周围间隙和血管间隙红细胞渗出,神经元细胞及胶质肿胀变性,细胞核肿大变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轻、中、重度组大脑皮质β-APP、GFAP阳性表达程度增强。3组大鼠损伤后改良的神经损伤评分(mNSS)随打击高度增加而升高,均高于假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随着打击高度的增加,光镜下可见神经基质紊乱、神经元肿胀、细胞周围间隙和血管间隙红细胞渗出,神经元细胞及胶质肿胀变性,细胞核肿大变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提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B、C组大脑皮质β-APP、GFAP阳性表达程度增强。结论自由落体打击大鼠硬脑膜,可成功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动物模型,其病理学特征明显,重复性和稳定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创伤性脑损伤 大鼠
下载PDF
58例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微创手术治疗 被引量:7
5
作者 陆兆丰 邱永明 +1 位作者 程小兵 孟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75-1078,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12分,均在CT定位下以YL-1微创引流针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0 000~60 000 IU冲洗引流。术后1 h、3 d及7 d行CT动态扫描,计算血肿量;术后3个月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 CT显示术后1 h血肿量平均为(20±5)mL,术后3 d为(15±2)mL,均较术前的(45±15)mL显著减少(均P<0.05)。术后3~5 d血肿均完全清除。术后5 d平均GCS为(12±1)分,较术前的(8±4)分显著提高(P<0.05)。术后3个月GOS 5分(恢复良好)者45例(占78%),4分(中度残疾)者9例(占16%)。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对GCS≥8分的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创伤小且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微创引流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Elk1的表达及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陆兆丰 朱刚毅 +4 位作者 郏建臣 吴亚芳 亢崇仰 陈悦华 郭新民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07-112,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ETS结构域包含蛋白Elk1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8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siRNA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每组20只。TBI组、TBIsiRNA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大鼠建立中...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半暗带脑组织中ETS结构域包含蛋白Elk1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将8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siRNA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每组20只。TBI组、TBIsiRNA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大鼠建立中度液压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大鼠手术步骤与TBI组、TBI-siRNA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相同,但未实施液压冲击。TBI-siRNA组及TBI-空病毒载体组大鼠于造模前24 h分别经侧脑室注射10μL Elk1-siRNA慢病毒表达载体和空病毒载体,假手术组和TBI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10μL磷酸盐缓冲液。各组大鼠分别于脑损伤后12、24、72 h采用Shapira和Wahl脑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法评估神经功能,神经功能评估后快速断头处死大鼠(每个时间点每组选取5只大鼠),取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脑组织中Elk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Elk1蛋白表达,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各组大鼠脑损伤后24 h选取5只大鼠断头取脑组织,采用Fluoro-Jade染色法计数坏死神经元。结果大鼠脑损伤后12、24、72 h,TBI-空病毒载体组、TBI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TBI-siRNA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高于TBI-空病毒载体组和TBI组(P<0.05),TBI-空病毒载体组与TBI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损伤后12、24、72 h,TBI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大鼠损伤半暗带脑组织中Elk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TBI-siRNA组大鼠损伤半暗带脑组织中Elk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TBI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P<0.05),TBI-空病毒载体组与TBI组大鼠损伤半暗带脑组织中Elk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后24 h,假手术组、TBI组、TBI-空病毒载体组和TBI-siRNA组大鼠大脑皮层坏死神经元数目分别为4.0±1.0、32.0±4.0、33.0±3.0、16.0±2.0,TBI组、TBI-空病毒载体组大鼠大脑皮层半暗带坏死神经元数目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TBI-siRNA组大鼠大脑皮层坏死神经元数目显著少于TBI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P<0.01),TBI组与TBI-空病毒载体组大鼠大脑皮层半暗带坏死神经元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损伤后12、24、72 h,TBI-空病毒载体组、TBI组大鼠大脑皮层半暗带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TBI-siRNA组大鼠损伤半暗带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显著低于TBI组和TBI-空病毒载体组(P<0.05),TBI-空病毒载体组与TBI组大鼠损伤半暗带脑组织中Caspase-3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k1在TBI大鼠损伤半暗带脑组织中表达上调,抑制Elk1表达可减轻损伤半暗带神经元坏死,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损伤半暗带 ETS结构域包含蛋白 Elk1 细胞凋亡 神经功能
下载PDF
12例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陆兆丰 邱永明 +1 位作者 程小兵 孟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5-939,共5页
目的分析肿瘤全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对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回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特征性表现。术后5~7 ... 目的分析肿瘤全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对基底节区巨大生殖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1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显微镜下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回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中的特征性表现。术后5~7 d辅以单纯普通放疗(剂量:全脑照射30 Gy+局部照射20 Gy+全脊髓照射30 Gy)。观察手术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改变以及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随访1年,采用Karnofsky评分法评价生活质量,并与手术前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胞质胎盘碱性磷酸酶(PLAP)和细胞膜和(或)胞质CD117染色阳性。治疗后所有患者颅高压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术前明显改善;CT和磁共振成成像(MRI)扫描显示肿瘤组织全部切除,占位效应也明显减轻。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结论显微镜下肿瘤切除结合术后超早期放疗是治疗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瘤 显微神经外科 放射治疗
下载PDF
微创软通道血肿引流术治疗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98例 被引量:6
8
作者 陆兆丰 程小兵 张鸿日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13-215,219,共4页
目的:探讨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9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开颅组(40例)与微创引流组(58例)。开颅组全麻下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引流组局麻CT定位下以软通道引流管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6万IU冲... 目的:探讨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98例创伤性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患者分为开颅组(40例)与微创引流组(58例)。开颅组全麻下骨窗开颅血肿清除,微创引流组局麻CT定位下以软通道引流管穿刺血肿腔,并以尿激酶5~6万IU冲洗引流。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肿体积,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月后GOS评分。结果:微创引流组术后1 d CT显示血肿量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3~5 d血肿完全清除。术后7 dGCS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三月GO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软通道血肿引流术对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疗效显著,并有方便快捷,创伤小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窦骑跨性硬膜外血肿 微创软通道血肿引流术 手术治疗 GCS评分
下载PDF
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活性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陆兆丰 陆若玉 +5 位作者 吴亚芳 朱刚毅 郏建臣 郭新民 陈悦华 亢崇仰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溶剂对照组、TBI-3-甲基-2-氧基戊酸(KMV)组,每组20只。TBI组、TBI-溶剂对照组和TBI-KM...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损伤(TBI)大鼠脑组织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C)活性变化及意义。方法将8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TBI组、TBI-溶剂对照组、TBI-3-甲基-2-氧基戊酸(KMV)组,每组20只。TBI组、TBI-溶剂对照组和TBI-KMV组大鼠建立中度液压TBI模型,假手术组大鼠给予相同的手术步骤,但不实施液压冲击。TBI前24 h,TBI-KMV组大鼠侧脑室注射10μL KMV,TBI-溶剂对照组大鼠侧脑室注射10μL生理盐水,注射速度为lμL·min^-1;假手术组和TBI组大鼠侧脑室不做注射。分别于TBI后24、72 h及7 d时,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采用Shapira和Wahl脑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Morris水迷宫实验后快速断头处死大鼠,完整取出脑组织,迅速分离出损伤侧大脑皮层、海马及丘脑,采用比色法检测脑组织中α-KGDHC活性。TBI后72 h,每组随机选取5只大鼠,应用40 g·L^-1多聚甲醛溶液灌注固定,断头取脑组织,采用Fluoro-Jade染色液对坏死神经元进行染色并计数。结果TBI后24、72 h及7 d,TBI组和TBI-溶剂对照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TBI-KMV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低于TBI-溶剂对照组和TBI组(P<0.05),TBI-溶剂对照组与TBI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后24、72 h及7 d,TBI组和TBI-溶剂对照组大鼠登台时间及登台累计距离显著长于假手术组(P<0.05),TBI-KMV组大鼠登台时间及登台累计距离显著长于TBI-溶剂对照组和TBI组(P<0.05),TBI-溶剂对照组与TBI组登台时间及登台累计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后24、72 h及7 d,TBI组和TBI-溶剂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海马及丘脑组织中α-KGDHC活性显著低于假手术组(P<0.05),TBI-KMV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及丘脑组织中α-KGDHC活性显著低于TBI组和TBI-溶剂对照组(P<0.05),TBI-溶剂对照组与TBI组大鼠大脑皮层、海马及丘脑组织中α-KGDHC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后72 h,TBI组和TBI-溶剂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坏死神经元数显著多于假手术组(P<0.05),TBI-KMV组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坏死神经元数显著多于TBI组和TBI-溶剂对照组(P<0.01),TBI组与TBI-溶剂对照组大鼠损伤侧大脑皮层、海马和丘脑坏死神经元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BI大鼠脑组织中α-KGDHC活性降低,抑制α-KGDHC活性可加重脑损伤,α-KGDHC可能参与了TBI和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损伤 α-酮戊二酸脱氢酶 神经功能 学习记忆功能
下载PDF
小骨窗经前纵裂入路切除鞍上脑膜瘤29例
10
作者 陆兆丰 程小兵 +1 位作者 赵勇刚 史保中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41-244,共4页
目的探讨鞍上脑膜瘤经前纵裂入路切除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29例经MRI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鞍上脑膜瘤患者,瘤体最大直径3~6 cm,采用小骨窗(约4 cm×5 cm)经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6%)(SimpsonⅠ、Ⅱ),次... 目的探讨鞍上脑膜瘤经前纵裂入路切除的价值及效果。方法 29例经MRI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鞍上脑膜瘤患者,瘤体最大直径3~6 cm,采用小骨窗(约4 cm×5 cm)经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结果肿瘤全切除25例(86%)(SimpsonⅠ、Ⅱ),次全切除4例。视力视野改善者19例。术后尿崩症2例,电解质紊乱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鞍区脑膜瘤向前方、上方、鞍内生长者,采用小骨窗经前纵裂入路能较好显露瘤体,脑组织牵拉轻,并发症发生率低,显著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上脑膜瘤 小骨窗 经前纵裂入路 全切除
下载PDF
脑适应性再灌注基础——血液稀释
11
作者 陆兆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73-375,共3页
关键词 脑适应性再灌注 血液稀释 分类 器官移植 心肌梗塞
下载PDF
大鼠全脑缺血后谷氨酸转运体的表达 被引量:6
12
作者 邱永明 陆兆丰 +2 位作者 田鑫 江基尧 罗其中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4-78,95,共6页
目的探讨3种谷氨酸转运体业型(EAAT-1、EAAT-2、EAAT-3)在全脑缺血大鼠脑内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各6只)及全脑缺血组(30只)。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 目的探讨3种谷氨酸转运体业型(EAAT-1、EAAT-2、EAAT-3)在全脑缺血大鼠脑内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取SD雄性大鼠4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各6只)及全脑缺血组(30只)。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后6h、24h、48h、72h、7d及对照组、假手术组大鼠3种谷氨酸转运体在海马CA1、CA3及皮质运动区的表达。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在海马CA1、CA3及皮质运动区,EAAT-2的表达在缺血后下降,随后逐渐升高;EAAT-3在海马CA1、皮质运动区的表达为逐渐下降趋势,存海马CA3区变化不明显;而EAAT-1在3个区域变化不规律。在大鼠缺血早期神经细胞损伤以坏死为主,缺血后期出现细胞凋亡现象。结论谷氨酸转运体表达变化参与了全脑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过程。EAAT-2表达的降低与早期神经细胞的坏死有关,而EAAT-3表达升高则参与缺血损伤的耐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脑缺血 谷氨酸转运体
下载PDF
血清hs-CRP、TNF-α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孟晓峰 史保中 +3 位作者 乔鹏 陆兆丰 李兵 张晓辉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7年第6期945-947,共3页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自发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 目的探讨监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2例自发性脑出血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选择3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hs-CRP、TNF-α的差异;根据改良MRS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24)及预后不良组(n=18),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的动态变化。结果脑出血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均在发病3d时达到高峰,发病7d、14d时逐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血清hs-CRP及TNF-α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血清hs-CRP及TNF-α可出现明显增高,随着病程进展血清hs-CRP及TNF-α出现了动态变化,并且血清hs-CRP及TNF-α与患者的预后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昏迷 超敏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预后
下载PDF
沙土鼠全脑适应性再灌注的脑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斌 邱永明 +3 位作者 罗其中 陆兆丰 徐英辉 陆兆辉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 动态研究不同灌注时间和灌注量对全脑组织缺血损害的恢复程度和即早基因c fos的表达 ,以探明适应性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沙土鼠随机分 7组 ,实验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 ,造成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 ,夹闭 10min后 ,不同开放... 目的 动态研究不同灌注时间和灌注量对全脑组织缺血损害的恢复程度和即早基因c fos的表达 ,以探明适应性再灌注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沙土鼠随机分 7组 ,实验组夹闭两侧颈总动脉 ,造成沙土鼠全脑缺血模型 ,夹闭 10min后 ,不同开放时间段 (4min ,8min ,10min ,15min ,30min)开放不同脑血流量 (1/ 4 ,1/ 2 ,一次性全开放 )和单纯血液稀释后分别观察缺血海马CA区c fos蛋白的表达 ,及缺血区大脑半球的改善状况。结果 开放 15min ,1/ 2脑血流量时c fos蛋白表达最高 (P <0 .0 5 ) ,海马CA区缺血损害改善最明显 ,开放 15min ,全脑血流量一次性开放时海马CA区损害最严重。结论 ①在适应性灌注流量中 ,脑缺血海马区c fos的表达和神经元凋亡呈反相作用关系 ;②低流量灌注有明显改善脑缺血的作用 ;③夹闭 10min后 ,开放 1/ 2脑血流量 ,持续15min的效果比一次性再灌注开放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土鼠 再灌注损伤 脑保护 全脑缺血 C-FOS基因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孟晓峰 史保中 陆兆丰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18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STBI患者,HBO治疗组82例,同期常规治疗组6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HBO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HBO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HBO治...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及常见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STBI患者,HBO治疗组82例,同期常规治疗组68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HBO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HBO组恢复良好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HBO治疗STBI患者疗效显著,能提高恢复良好率、降低植物生存和死亡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颅脑损伤 治疗
下载PDF
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附35例报告) 被引量:1
16
作者 史保中 朱莉雅 +7 位作者 崔涛 朱刚毅 张鸿日 陆兆丰 乔鹏 郭孝龙 周江朝 孟晓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99-103,共5页
目的探讨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所有患者均行"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 目的探讨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所有患者均行"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结果按Tator标准,出院时优30例,良5例;随访32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6年,其中优23例,良7例,差2例;空洞缩小21例,消失7例。结论"有限的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是目前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并且治疗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但不适合于合并寰枢椎脱位和/或齿状突型颅底凹陷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后颅窝减压术 小脑扁桃体 枕大池
下载PDF
提高神经外科临床实习质量的一些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史保中 孟晓峰 +4 位作者 崔涛 郭孝龙 陆兆丰 张鸿日 周江朝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19期118-119,125,共3页
医学生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期间,首先向他们简要介绍神经外科的研究范畴、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颅高压和脑疝、脑水肿)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然后采用PBL、CBL、医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实习,同时注意培养... 医学生在我院神经外科实习期间,首先向他们简要介绍神经外科的研究范畴、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基础(颅高压和脑疝、脑水肿)以及神经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基本诊治原则,然后采用PBL、CBL、医学模拟教学等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实习,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读片能力和沟通能力,达到了强化"三基"知识,实现"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医务人员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学 临床实习 神经外科 医学生
下载PDF
人工硬脑膜DuraGen^(TM)植入转归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贾锋 陆兆丰 +3 位作者 邱永明 梁玉敏 殷玉华 江基尧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407-409,共3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人工生物型硬脑膜DuraGenTM植入后的转归过程。方法将DuraGenTM修补于15头实验猪右侧硬膜缺损处,左侧作为对照。在修补后1、3、6个月分别处死5头实验猪,行大体标本、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人工生物型硬脑膜修补对硬...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人工生物型硬脑膜DuraGenTM植入后的转归过程。方法将DuraGenTM修补于15头实验猪右侧硬膜缺损处,左侧作为对照。在修补后1、3、6个月分别处死5头实验猪,行大体标本、光镜和电镜检查,观察人工生物型硬脑膜修补对硬脑膜缺损的作用。结果新生自体纤维组织逐步建立于植入物内,形成一个由新生纤维组织和植入物支架组织交织在一起的中间态结构。新生纤维组织逐渐增加,植入支架结构逐步吸收并最终被新生纤维组织所替代。结论人工生物型脑膜DuraGenTM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是目前理想的硬脑膜修补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 生物敷料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6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史保中 孟晓峰 +7 位作者 陆兆丰 张鸿日 崔涛 郭孝龙 程小兵 郝晓伟 陈殿森 孙聚葆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746-748,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于脑出血后10-22d临床症状加重,脱水治疗无效,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诊断为张力性血肿。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于脑出血后10-22d临床症状加重,脱水治疗无效,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诊断为张力性血肿。2例行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4例行微创血肿抽吸引流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按GOS评分,恢复良好者2例,轻残者3例,重残者1例。结论对于高血压脑出血张力性血肿,正确诊断是关键,外科手术,尤其是微创血肿引流术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张力性血肿 微创 手术
下载PDF
单鼻孔经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孟晓峰 程小兵 +6 位作者 史保中 郭孝龙 陆兆丰 张鸿日 沈玲 杨红伟 付兵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91-92,共2页
目的对比观察单鼻孔经蝶(鼻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探讨垂体腺瘤的良好手术入路。方法4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蝶入路和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与经颅入路手术者比较,经鼻蝶入路手术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 目的对比观察单鼻孔经蝶(鼻蝶)入路与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疗效,探讨垂体腺瘤的良好手术入路。方法48例患者分别采用经鼻蝶入路和经颅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结果与经颅入路手术者比较,经鼻蝶入路手术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肿瘤全切除率高、激素改变明显、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经鼻蝶入路是垂体腺瘤切除的良好手术入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切除 手术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