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微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陆冬晓 韩敦正 陆东风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1986-1989,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缺血下肢骨骼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刺激侧支微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下肢缺血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缺血下肢骨骼肌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以及刺激侧支微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下肢缺血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缺血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假手术组仅行假手术,不建立模型;下肢缺血组仅建立下肢缺血模型;糖尿病组仅建立糖尿病模型;糖尿病下肢缺血组先建立糖尿病模型,再建立下肢缺血模型;白藜芦醇治疗组按糖尿病下肢缺血组方法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后,以白藜芦醇按20 mg/(kg.d)剂量连续腹腔注射14 d。HE染色测定左下肢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密度(MVD),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IF-1α蛋白表达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VEGF蛋白表达量。结果下肢缺血组MVD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下肢缺血组MVD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下肢缺血组明显降低(P<0.01),而白藜芦醇治疗组MVD及HIF-1α、VEGF蛋白表达量均较糖尿病下肢缺血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治疗可提高糖尿病下肢缺血状态下HIF-1α及VEGF蛋白等促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量,有利于微血管新生,改善局部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 下肢缺血
下载PDF
中国南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陆冬晓 陆东风 褚亚娟 《血栓与止血学》 2014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选取确诊为冠心病并同意行冠状动脉支架术(PCI)治疗的患者112例,抽取外周血并通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CYP2C19的基因型。结果在112例检测标本中,CYP2C19纯合子强代谢型(h... 目的研究中国南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分布。方法选取确诊为冠心病并同意行冠状动脉支架术(PCI)治疗的患者112例,抽取外周血并通过提取基因组DNA检测CYP2C19的基因型。结果在112例检测标本中,CYP2C19纯合子强代谢型(homEMs)、杂合子强代谢型(hetEMs)及弱代谢型(PMs)的发生率分别为40.2%、48.2%和11.6%。结论中国南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弱代谢者的发生率低于中国汉族人总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抵抗 冠心病介入治疗 支架内血栓
下载PDF
大学生自尊权变性:双重权变形式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3
作者 陆冬晓 甄月桥 《人类工效学》 2017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构建大学生自尊双重权变形式模型,并检验量表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分析以形成理论建构并编制量表。使用量表对1030名大学生先后进行两次施测,并对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建立和验证模型的结构。最后,... 目的构建大学生自尊双重权变形式模型,并检验量表信度和效度。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分析以形成理论建构并编制量表。使用量表对1030名大学生先后进行两次施测,并对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以建立和验证模型的结构。最后,对量表进行内部一致性、内容效度、关联效度和区分效度的检验。结果构建了大学生自尊双重权变形式模型。自尊权变性存在两种不同而并立的结构——"结果导向"权变形式和"过程导向"权变形式。"结果导向"包含他人认可、个人成就、人际接纳、外表吸引力四个一阶维度,"过程导向"包括自主评判、人际支持、个人提升、真实表达四个一阶维度。结论研究提出的自尊双重权变形式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尊 自尊权变性 领域权变性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量表 人格 心理咨询
下载PDF
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及冠脉造影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陆冬晓 易家骥 +3 位作者 王玮 何文凯 郭伟 曾智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4年第3期208-209,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 .方法 对老年AMI10 7例 ,分女性组 (A组 ) 33例 ,男性组 (B组 ) 74例 ,分析其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结果 ①女性组AMI发病的平均年龄晚 ,平均病史短 ... 目的 探讨老年女性急性心肌梗死 (AMI)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 .方法 对老年AMI10 7例 ,分女性组 (A组 ) 33例 ,男性组 (B组 ) 74例 ,分析其临床症状、血脂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结果 ①女性组AMI发病的平均年龄晚 ,平均病史短 ;以胸闷、气短、恶心、呕吐、晕厥等为首发症状为主 ;②两组并高血压均较高 ;③女性组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 ,冠脉两支以上病变 ,心功能NYHA分级Ⅲ、Ⅳ级均较男性组高 (p <0 .0 5 ) ;④女性组并发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高于男性 (p均 <0 .0 5 ) .结论 女性组发病年龄晚 ,相对病史短 ,临床不典型 ,伴发病及并发症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女性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大学生自尊获取机制与自尊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3
5
作者 陆冬晓 甄月桥 《教育导刊(上半月)》 2016年第10期50-55,共6页
采用《自尊双重形式权变量表》和《自尊水平量表》,调查了232名本科生和120名研究生。结果发现:1两种自尊获取机制可显著预测自尊水平,"结果导向"负向预测(β=-0.43)自尊,而"过程导向"正向预测(β=0.59)自尊;2该预... 采用《自尊双重形式权变量表》和《自尊水平量表》,调查了232名本科生和120名研究生。结果发现:1两种自尊获取机制可显著预测自尊水平,"结果导向"负向预测(β=-0.43)自尊,而"过程导向"正向预测(β=0.59)自尊;2该预测作用源于两种获取机制对自尊累积、发展的抑制或促进作用。首先,年龄、结果导向、过程导向在自尊水平上的主效应显著;其次,横向比较的结果显示研究生的自尊水平高于本科生,而"高结果导向研究生"却与本科生无显著差异,"高过程导向研究生"则高于本科生,说明了"结果导向"对自尊发展的抑制作用及"过程导向"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正处于自尊体系的建构期,教育工作者可从获取机制的角度助其建构良好的自尊并为成年期的自尊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取机制 权变性 自尊发展
下载PDF
内科学、诊断学电脑试题库的建设与应用
6
作者 陆冬晓 唐朝文 +2 位作者 苏诚坚 曾昭华 连绵波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S1期86-87,74,共3页
题库是提高考试命题质量的基础。本教研室通过对近10年传统题卡进行分析、整理,加强对题库的建设。根据教学大纲要求:(1)按难度高低;(2)按树型结构,每个知识点题目多元化;(3)按书本章、节、目。进行分类作标记。增加题量、... 题库是提高考试命题质量的基础。本教研室通过对近10年传统题卡进行分析、整理,加强对题库的建设。根据教学大纲要求:(1)按难度高低;(2)按树型结构,每个知识点题目多元化;(3)按书本章、节、目。进行分类作标记。增加题量、题型,从而增强了试题的保密性。通过课堂小测验等多种方式检测题的难度、信度、效度。在题库的应用中注意重点内容,依学时建立试题双向细目表。对评卷过程合理化,减少人为误差。通过题库的改革,实行考教分离,促进教学的改革,改变以灌注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开展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朝着多媒体方向发展,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试题库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评价中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邓方阁 陆冬晓 +3 位作者 邓秀芳 曾广翘 江梅 郭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4099-4102,共4页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糖尿病末端血管的评价意义。方法:利用红外热成像检测仪分别采集单纯糖尿病(A组)、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B组)以及正常对照者(C组)远端肢体,以红外表达与分布特性(PDC)及末端血供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比较分析3个组的PDC表达差异性。并以病程5年为基线,比较单纯组和综合组中病程与末端动脉闭塞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受检的远端肢体被分为“PDCⅠ-Ⅳ级、0-3分”4种,其中“PDCⅣ级3分”经血管超声检测均证实已为下肢动脉闭塞。3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468,P〈0.001)。病程〈5年的单纯组与病程≥5年的综合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25,P=0.013)。结论:病程≥5年以上且合并高血压病的糖尿病患者末端血供较差,更容易发生血管闭塞,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灵敏地反映糖尿病患者下肢末端的供血状况,具有早期筛查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红外热成像 远端血 血供状态 评价
下载PDF
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预防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曾智 陆东风 +2 位作者 曾昭华 陆冬晓 何文凯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0期44-46,共3页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 目的研究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在预防对比剂肾病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2月期间我院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A组)和常规剂量组(B组),每组患者各30例。全部采用标准水化治疗[0.9%NaCl溶液1ml/(kg·h)静脉水化12h,并鼓励患者多饮水]和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的基础上,强化治疗组术前24~72h予阿托伐他汀40mg口服.观察术前和术后1、3、7d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改变情况、记录术中造影剂的用量以及有无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术后第1、3天,两组Ccr与术前相比明显下降,血肌酐、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分别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A组Ccr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肌酐、β2-Mg、胱抑素C、hs-CRP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第7天,A、B两组肌酐、Ccr、血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hs-CRP与术前相比无差异。A组对比剂肾病发生率为0,B组出现1例,占3.33%。结论对比剂可能造成轻微一过性肾损害,术前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可能预防对比剂肾病,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值得术前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对比剂肾病 血清肌酐(Scr)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血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载脂蛋白E水平及其基因型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邱志辉 陆冬晓 +1 位作者 伍颖欣 韦绮珊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4期2151-2153,2157,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载脂蛋白E(Apo E)等位基因频率及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183例CAD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组(AHI≥5次/h)98例和CAD组(AHI<5次/h)85例;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 目的探讨冠心病(CA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载脂蛋白E(Apo E)等位基因频率及其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183例CAD患者,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OSA组(AHI≥5次/h)98例和CAD组(AHI<5次/h)85例;同时选择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AHI<5次/h)。分别采用PCRRELP和免疫比浊法测定ApoE基因型和ApoE水平。分析ApoE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其与ApoE水平相关性,比较3组患者Apo E水平和基因频率的差异,对睡眠呼吸参数与血脂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OSA组和CAD组患者的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0.4%和21.2%,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3%);OSA组患者中ApoE水平(52.35±8.50)mg/L明显高于CAD组(46.21±7.21)mg/L和对照组(36.11±9.80)mg/L(均P<0.05);Apo E等位基因对应其ApoE水平为ε4<ε3<ε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同基因型其3组间Apo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组患者ApoE水平与AHI和低氧指数呈正相关。结论 CAD合并OSA患者ApoE水平与ApoE基因和OSA病情程度相关,但ApoE基因非OSA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载脂蛋白E 等位基因 脂蛋白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氧化应激和血管新生的作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韩敦正 汤穆浛 +1 位作者 邢晓雯 陆冬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3-724,共2页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氧化应激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下肢缺血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缺血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建立动物模型,白藜芦醇治疗组在建立糖尿病下肢缺... 目的:初步探讨白藜芦醇对糖尿病下肢缺血大鼠氧化应激和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下肢缺血组、糖尿病组、糖尿病下肢缺血组及白藜芦醇治疗组。建立动物模型,白藜芦醇治疗组在建立糖尿病下肢缺血模型后连续14 d给予白藜芦醇腹腔注射20 mg/kg。HE染色测定各组左下肢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密度(MVD),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的活性。结果:下肢缺血大鼠MVD及8-OHd G蛋白表达明显升高、e 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糖尿病下肢缺血组与下肢缺血组比较,MVD及e NOS蛋白表达降低,8-OHd G表达升高(P<0.01);而白藜芦醇治疗组与糖尿病下肢缺血组比较,MVD及e NOS表达量均增高,8-OHd G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白藜芦醇治疗可减轻糖尿病下肢缺血时的氧化应激,促进外周微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糖尿病下肢缺血 氧化应激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对冠心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邱志辉 陆冬晓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0-1442,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冠心病(CA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CAD合并重度OSA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常规...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冠心病(CAD)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确诊为CAD合并重度OSA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常规加CPAP治疗组。测定基线及24周时血清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常规加CPAP治疗组患者24周时血清hs-CRP水平从基线时4.79 mg/L下降到2.14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患者基线及治疗24周时血清hs-CRP水平分别为3.33和4.58 mg/L,出现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AP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其24周血清hs-CRP水平为1.48 mg/L,明显低于基线时4.12 mg/L(P<0.05),而依从性差的患者其血清hs-CRP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D合并OSA患者持续应用CPAP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冠心病 持续正压通气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持续正压通气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非肥胖者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邱志辉 陆冬晓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13期1757-1759,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非肥胖者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重度OSA合并有冠心病(CAD)的患者,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kg/m2)和非肥胖组(BMI≤28... 目的探讨持续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非肥胖者的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41例重度OSA合并有冠心病(CAD)的患者,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28kg/m2)和非肥胖组(BMI≤28kg/m2),所有患者均接受24周的CPAP治疗。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NT-proBNP水平,比较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非肥胖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平均水平出现明显下降,从治疗前(141.8±156.5)pg/mL下降到(106.7±167.2)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BNP平均水平出现升高的趋势,从治疗前(32.2±24.5)pg/mL升高到(86.3±174.4)pg/m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能有效降低重度OSA合并CAD非肥胖者的NT-proBN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冠心病 持续正压通气 利钠肽
下载PDF
活血降糖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早期血管壁组织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霖 李迎新 +2 位作者 刘华 陆冬晓 罗崇谦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8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其余以高脂高糖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高剂量治疗组,连... 目的探讨活血降糖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血管壁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45只SPF级SD大鼠,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其余以高脂高糖饮食加链脲佐菌素(STZ)诱导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中药低、高剂量治疗组,连续治疗1个月后,采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及血管平滑肌的形态。结果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中药治疗组动脉膜受损程度有所减轻。结论活血降糖胶囊对AS大鼠早期主动脉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降糖胶囊 动脉硬化 血管内膜 平滑 血管
下载PDF
活血降糖胶囊对T2DM大鼠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霖 李迎新 +2 位作者 刘华 陆冬晓 罗崇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2期1208-1209,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选1月龄SD大鼠45只,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其余为实验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灌服活血降糖胶囊悬浮液... 目的观察活血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并发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选1月龄SD大鼠45只,随机取8只为空白组(灌服等量蒸馏水),其余为实验组,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灌服活血降糖胶囊悬浮液1.44g/(kg.d)和模型组(灌服等量蒸馏水)。每天灌胃1次,连续治疗30d后,取主动脉做常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观察其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程度。结果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出现典型粥样硬化病变,活血降糖胶囊中药组动脉膜受损程度有所减轻。模型组主动脉血管壁NF-κB表达明显增加,活血降糖胶囊中药组均可降低其主动脉NF-κB表达(P<0.05)。结论活血降糖胶囊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壁NF-κB表达的作用,发挥对抗血管壁的炎性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降糖胶囊 核因子-ΚB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曾智 陆东风 +2 位作者 曾昭华 陆冬晓 何文凯 《临床医学工程》 2011年第5期699-700,共2页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测定35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A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与35例高血压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及35例健... 目的研究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胰岛素抵抗的情况。方法测定35例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A组)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同时与35例高血压无高尿酸血症患者(B组)及35例健康对照组(C组)作比较。结果 A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B组、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B组及C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Hs-CRP、空腹胰岛素较C组明显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较C组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可能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高尿酸血症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短期口服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杜一鹏 欧阳虹 +4 位作者 卜彤 区碧如 陆冬晓 潘秀娣 曾昭华 《心电与循环》 2021年第1期88-90,共3页
胺碘酮因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目前认为的安全范围较大的良好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往关注的重点大多在于负荷量的多少对药效的影响,以致于对口服给药早期的观察不够谨慎。本文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持续... 胺碘酮因作为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目前认为的安全范围较大的良好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以往关注的重点大多在于负荷量的多少对药效的影响,以致于对口服给药早期的观察不够谨慎。本文报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男性持续性心房颤动心力衰竭患者口服胺碘酮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病例,提醒临床应重视用药的个体化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口服 负荷量
下载PDF
免疫缺陷裸鼠无创性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邓方阁 陆冬晓 +1 位作者 张秀英 李玉林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4,共4页
目的:通过对免疫缺陷裸小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构建一种无创性裸小鼠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方法:16只免疫缺陷裸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实验A组7只,实验B组4只,其中实验A、B组连续3d重复腹腔注射5mg/kg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则... 目的:通过对免疫缺陷裸小鼠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构建一种无创性裸小鼠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方法:16只免疫缺陷裸小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只,实验A组7只,实验B组4只,其中实验A、B组连续3d重复腹腔注射5mg/kg异丙肾上腺素,对照组则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和实验A组于第3次注射后24h处死,实验B组则于第3次注射后2周处死。各组裸小鼠处死前取血清进行心肌酶检测,心脏标本称重,常规HE染色。结果:实验A组、B组、对照组的心脏质量分别为(94.97±6.12)mg、(79.35±7.63)mg、(81.38±10.11)mg,A组相对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显示A组局部心肌组织损伤与变性坏死,而B组病变程度明显较轻,未见斑痕形成。实验A组、B组、对照组的乳酸脱氢酶(LDH)分别为(6662.70±884.78)U/L、(4096.75±448.75)U/L、(4419.40±880.50)U/L,A组相对于B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反复大剂量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可构建免疫力缺陷裸小鼠的心肌缺血缺氧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冠状动脉疾病 心血管疾病 无创 裸鼠 损伤模型 动物实验 异丙肾上腺素
下载PDF
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8
作者 王涛 曾智 +3 位作者 陆东风 曾昭华 陆冬晓 卜彤 《右江医学》 2014年第3期303-305,309,共4页
目的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 目的观察高维持量氯吡格雷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诊断明确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治疗组: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及血糖,口服硝酸酯药物、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2次/天,连用7天),就诊当天口服负荷剂量氯吡格雷300mg,次日起予氯吡格雷150mg/d维持。对照组:治疗次日起予氯吡格雷75mg/d维持治疗,余同治疗组。观察两组对心绞痛控制情况、心电图变化、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疗程为4周。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分别为(1.4±0.6)次VS(3.8±1.1)次,心绞痛持续时间分别为(6.3±1.4)min VS(13.9±6.5)min,心电图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3%VS 6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氯吡格雷150mg/d和75mg/d均为有效、安全的剂量,但高维持量的氯吡格雷更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不稳定性心绞痛 ST段下移
下载PDF
体外自发性搏动乳鼠原代心肌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超微结构
19
作者 邓方阁 陆冬晓 +1 位作者 张秀英 李玉林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9-21,共3页
目的:通过对SD乳鼠体外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CMs)分离培养,并观察其超微结构,以了解心肌干细胞的特性。方法:用体外分离、纯化培养SD乳鼠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与超微结构,并进行心肌特异性标志... 目的:通过对SD乳鼠体外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CMs)分离培养,并观察其超微结构,以了解心肌干细胞的特性。方法:用体外分离、纯化培养SD乳鼠自发性搏动的心肌细胞,应用倒置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结构与超微结构,并进行心肌特异性标志troponin I(cTnI)的免疫细胞化学鉴定。结果:体外分离、纯化培养出心肌细胞,细胞具有自发性搏动特性,表达心肌特异性抗体Tropnin I。电镜下可见细胞内出现肌丝样结构及Z线结构,细胞普遍存在肌小节,细胞间有闰盘连接;部分细胞表面有大量微绒毛,细胞器丰富,可见内质网、线粒体。结论:体外可分离培养扩增出自律性搏动的CMs,这些细胞表现增殖活跃,具有干细胞的增殖旺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鼠 心肌细胞 原代培养 自发性搏动 干细胞 体外
原文传递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婧 陆冬晓 +2 位作者 刘静颐 姚玲 梅馨雨 《黑河学刊》 2013年第6期95-96,共2页
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发展,人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再一味地沉迷于忧郁、焦虑的负性情绪,反而更多地关注自身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作为行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 近年来,由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力发展,人们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不再一味地沉迷于忧郁、焦虑的负性情绪,反而更多地关注自身积极的心理状态和情绪体验。主观幸福感作为行为科学研究的热点,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保持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弹性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