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琳 陆冬筱 李金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638-1650,共13页
比色生物传感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单并且容易操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中污染物检测、生物体内重要标志物的检测以及癌症筛查等多个领域。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主要是借助纳米酶自身所具有的催化能力,模拟类过氧... 比色生物传感技术由于具有灵敏度高、方法简单并且容易操作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中污染物检测、生物体内重要标志物的检测以及癌症筛查等多个领域。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主要是借助纳米酶自身所具有的催化能力,模拟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将显色剂氧化生成有色溶液,从而实现可视化检测,并通过对有色溶液吸光度的检测得到相关物质的含量。与无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相比,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具有选择性更高、检测更快以及灵敏度更高等优点。纳米酶在具有天然酶活性的同时还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易于合成等优点,其相关研究越来越广泛。目前,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已成为辅助相关医学检测的重要方法,同时也广泛应用于便携和实时性相关检测当中,为医学检测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为了提高比色生物传感器的灵敏度以及应用范围,研究人员也在致力于增加可检测物质的种类以及纳米酶种类的多样化等。本文主要介绍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几类典型的纳米酶,以及基于纳米酶的比色生物传感器在生物医学检测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酶 比色生物传感器 过氧化氢 乙酰胆碱
原文传递
石墨烯量子点荧光增强及pH响应特性研究
2
作者 张北龙 李金华 +3 位作者 陆冬筱 张可欣 王笑军 马力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3-534,共12页
本文详细研究了交联剂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光学性质的影响及原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QDs,并与EDC反应得到GQDs/EDC复合物,对GQDs和GQDs/EDC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使用PBS溶液以及人工胃... 本文详细研究了交联剂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对石墨烯量子点(GQDs)光学性质的影响及原因。采用水热法制备了GQDs,并与EDC反应得到GQDs/EDC复合物,对GQDs和GQDs/EDC的光谱特性进行研究。使用PBS溶液以及人工胃液样品,研究pH对GQDs/EDC荧光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GQDs表面缺陷被EDC钝化,使得GQDs的荧光在小于1 min内迅速增强,并在5~20 min内保持稳定;相比单独GQDs,GQDs/EDC的荧光强度显著提升约264倍;pH响应实验表明,在pH值为1.75~4.01及4.01~9.28范围内,GQDs/EDC具有荧光和吸收强度线性响应规律。生物兼容性表明,在25~300μg/mL样品浓度下,人乳腺癌细胞存活率均大于80%;同时,对人工胃液pH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性,其相对标准偏差RSD≤1.10%。EDC介导的荧光增强,使GQDs在检测、传感、成像等领域更具优势。同时,GQDs/EDC灵敏的pH响应特性使其在pH值检测应用中具有良好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量子点 EDC 荧光增强 表面钝化 PH响应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3
作者 陆冬筱 房文汇 +2 位作者 李玉瑶 李金华 王笑军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19-935,共17页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利用样品背散/反射光与参考光相干的非接触非侵入性的新型成像技术,可提供具有微米级分辨率的一维深度,二维截面层析和三维立体的实时扫描图像。OCT技...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光干涉原理,利用样品背散/反射光与参考光相干的非接触非侵入性的新型成像技术,可提供具有微米级分辨率的一维深度,二维截面层析和三维立体的实时扫描图像。OCT技术具有非接触、无损伤、图像分辨率高且操作简单、便携等优点,主要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和诊断领域,弥补了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穿透深度低和超声波成像分辨率低的不足。目前,OCT技术已作为诊断视网膜疾病的临床标准,而且OCT技术结合内窥镜技术已成为临床上心血管及肠胃疾病诊断的重要工具,同时也为肌肉骨骼疾病,乃至癌症早期诊断、手术指导及术后康复提供依据。为了拓宽OCT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医疗检测水平,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增加OCT系统在生物组织中的穿透深度、提高系统的分辨率和信噪比、优化系统综合性能等方面的研究。本文论述了OCT系统的原理、分类,以及其在不同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及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生物医学光学 近红外光
下载PDF
金纳米星诊疗剂的光热特性及其在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吴哲 陆冬筱 李金华 《中国光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3-241,共9页
为了开发一种优异的用于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金纳米星诊疗剂,对金纳米星的制备、光热特性以及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尖端结构增强金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通过种子介导法制备了多枝... 为了开发一种优异的用于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金纳米星诊疗剂,对金纳米星的制备、光热特性以及光热治疗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尖端结构增强金纳米材料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特性,通过种子介导法制备了多枝化的金纳米星,多尖端的结构使其具有明显的光热效果,并探究了其作为光热治疗的诊疗剂和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造影剂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多枝化的金纳米星诊疗剂相比于金纳米粒子具有较高的光热转换效率,达到42%;具有较好的生物兼容性,在100μg/mL浓度下,人乳腺癌细胞存活率为82%;而且具有较好的癌细胞光热治疗效果,在100μg/mL浓度下,经激光照射后,人乳腺癌细胞被有效杀死,其存活率降至37%;同时,金纳米星诊疗剂还具有较好的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造影效果,可显著提高信号强度和造影深度。金纳米星诊疗剂既具有高效光热治疗能力,又具备优异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造影成像能力,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多功能诊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纳米星 光热治疗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下载PDF
透明剂对生物组织光学相干层析成像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王凯聪 房文汇 +2 位作者 邹鹏 陆冬筱 李金华 《光散射学报》 2022年第1期66-72,共7页
生物组织光透明技术针对生物组织具有的高散射及浑浊特性,严重影响生物组织成像的对比度及分辨率等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把离体猪皮表面涂抹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这些光学透明剂(Optical Clearing Agents,OCA),利用... 生物组织光透明技术针对生物组织具有的高散射及浑浊特性,严重影响生物组织成像的对比度及分辨率等问题,提供了较好的解决办法。把离体猪皮表面涂抹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甘油、丙二醇这些光学透明剂(Optical Clearing Agents,OCA),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技术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有效地提取测量信号在渗透过程中随测量深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光透明技术均可增加OCT的成像深度,但对于不同OCA不同深度的作用效果不同。该研究为了解OCA浓度及作用时间对于不同深度最优选择,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参考,进一步理解了OCA的作用机制,对于OCA在医学方面的应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析 生物组织检测 生物组织光透明技术 光学透明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